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法(1)化学指示剂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放入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剂,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应进行B-D 试验。
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卡/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2.物理监测法应每年用温度压力检测仪检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检测仪探头放置于最难灭菌部位。
3.生物监测法生物指示物为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或SSIK31株)芽孢。
试验用培养基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检测方法: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或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分别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带有指示菌的小型测试包,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标准试验包,无菌取出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同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结果判定:每个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阳性对照组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为灭菌合格;否则灭菌不合格。
(二)干热灭菌效果监测方法1.化学监测法(1)检测方法:将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3~5个分别放入待灭菌的物品中,并置于灭菌器最难达到灭菌的部位。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化学指示剂,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使用中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须<100cfu/ml,无致病微生物,有记录;灭菌剂生物监测每月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有记录;戊二醛每周不少于一次化学监测,有登记;含氯消毒剂(如施康)每日化学监测。
二、压力蒸汽灭菌监测:(一)物理监测,每锅进行,且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灭菌,有记录。
(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剂,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后必须达到规定色泽,才能使用。
(三)生物监测,每周进行,必须合格,有记录。
三、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有登记。
四、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天进行生物监测,有登记。
五、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六、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做好日常监测:灯管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每周一次75%酒精擦拭,有登记。
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有记录并上报院感科。
当强度低于70μw/cm2 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七、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等)及其他消毒物品,应每季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有登记。
八、浸泡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膀胱镜、胆道镜、胸腔镜等)活检钳和灭菌物品,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有登记。
九、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ICU、介入治疗室、层流室等)每月进行消毒后医疗器材、物体表面、消毒液及医务人员手的监测,有报告单备查。
十、医院污水排放要求达到国家标准,接触池出口总余氯每日监测不得少于2 次(采用间歇式消毒处理的,每次排放前监测)。
粪大肠菌群数每月监测不得少于1 次。
肠道致病菌中沙门氏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 次;志贺氏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 次。
1。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技术
5 商品菌片每个纸袋1片,每包50片。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方法
1 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 (1)将菌片连同纸包放入环 氧乙烷灭菌包内,一式2份,放在灭菌器内适当部位;(2) 按环氧乙烷灭菌程序处理后,在洁净度100级条件下,取 出菌片将其接种到营养肉汤管内;(3)于37℃培养48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营 养 琼 脂 表 面 枯 黑 杆 菌 菌 落 形 态 及 色 素
营养琼脂表面枯黑杆菌菌落形态及色素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繁殖体革兰染色菌体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孔雀绿染色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孔雀绿染色
化学指示卡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1.如何看待标准色:标准色是最低合格线。
2.布放正确和足够数量:包中心,双标本。
第2组:以121 Ċ饱和蒸汽作用10min,132 Ċ作用1min, 指示色块与标准色块符合率<20% ;
第3组:以117 Ċ饱和蒸汽作用20min,128 Ċ作用3min, 指示色块与标准色块符合率<20% ;
菌管结构 透气孔 管盖
外管 培养基管
菌片
有菌生长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管使用方法
1 将生物指示剂管2支直接置于标准试验包内,放 于灭菌器下层排气口附近(规范指排气口上方)。 2 按正常灭菌程序进行灭菌处理。 3 将试验包取出,取出指示管, 于管尖部夹碎套管内安瓿。 4 将其置于56℃培养48h。
把关检查:灭菌包装是否符合要求;灭菌包只小不能 大;灭菌包摆放是否正确;装载不过量;放常规监测器 材;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质量,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诊疗活动的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后勤保障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环境卫生学监测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
四、监测内容与频次1. 监测内容:(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包括洁净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等特殊场所的空气监测。
(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包括床栏、床头柜、洗手池、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包括医务人员洗手、手消毒后的采样监测。
(4)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包括消毒液的浓度、有效期等。
(5)无菌物品监测:包括各类无菌包、无菌容器等。
(6)紫外线灯管监测:包括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使用寿命等。
2. 监测频次:(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
(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一次。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每月一次。
(4)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每月一次。
(5)无菌物品监测:每季度一次。
(6)紫外线灯管监测:每半年一次。
五、监测方法与判定标准1. 监测方法:(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用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置在各个采样点,暴露一定时间后,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涂抹法,将采样液涂抹在物体表面,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采用涂抹法,将采样液涂抹在医务人员洗手、手消毒后的手指指尖,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4)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采用滴定法、比色法等方法,测定消毒剂的浓度。
(5)无菌物品监测:采用无菌操作技术,从无菌物品中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6)紫外线灯管监测: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计,测定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连续使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每季度应进行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的监测。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应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2、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进行1次,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为合格。
3、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细菌菌落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的内镜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4、各种医疗器械应根据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监测。
(1)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应无菌。
(2)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的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cfu/件(cfu/g或cfu/100cm),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3)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0cfu/件(cfu/g或cfu/100cm),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5、定期对血液净化系统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监测。
(1)每月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菌落总数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2)每季度进行内毒素监测。
在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的内毒素应不得超过1EU/ml;在血液透析装置入口的输送点上的细菌内毒素不得超过5EU/ml。
(3)每半年进行1次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必须符合国家医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的要求。
6、应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生物学监测每周进行。
7、应对环氧乙烷灭菌器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生物监测应每灭菌批次进行。
8、当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追溯、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基本方法。
消毒灭菌是确保环境和物品卫生的重要措施,对于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消毒灭菌效果可以评估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方法一:物理监测物理监测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温度和时间来评估消毒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常见的物理监测方法包括:1.温度计监测:使用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消毒过程中的温度,确保温度达到杀菌要求。
2.时间监测:记录消毒过程中的持续时间,确保达到所需的时间要求。
物理监测方法简单易行,但无法评估外部如热量分布或物体形状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方法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方法通过使用生物指示物质来评估消毒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包括:1.生物指示器法:使用含有特定微生物的指示器,如脱氢酶、芽孢等,将其置于消毒过程中进行监测。
监测完成后,对指示器进行培养和检测,判断是否有生物生长,以评估灭菌效果。
2.菌落计数法:通过培养并计数消毒前后的菌落数来评估灭菌效果。
消毒后菌落数显著减少或完全消失即可认为消毒灭菌效果良好。
生物监测方法能够直接评估杀菌的效果,但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实验操作,并需更长时间进行结果分析。
方法三:化学监测化学监测方法通过测量化学物质的浓度来评估消毒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常见的化学监测方法包括:1.酶监测法:通过测量消毒剂残留物的酶活性来判断消毒过程中杀菌剂的效果。
2.指示剂监测:使用化学指示剂,如指示纸或试纸,来测定消毒结果。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杀菌效果。
化学监测方法简便易行,并能够快速获得结果,但只能提供相对的指数,无法直接评估消毒灭菌的效果。
结论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确保消毒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综合使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消毒灭菌效果。
在实施消毒灭菌过程中,还需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消毒设备的正确运行和消毒剂的正确使用,以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及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技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
的观点。
演讲人姓名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不合格的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三、消毒剂 的监测
化学监测
一.含氯消毒剂浓度测试纸:
○ 测定时,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 比较,读出溶液所含的有效成分浓度值。
○ 时间超过1分钟,颜色即逐渐消退。
化学监测:(测氯 浓度试纸)
三、消毒剂 的监测
化学监测
戊二醛浓度测试纸操作方法: 从小瓶中取出一条试纸,并旋紧瓶盖; 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并及时取
三、消毒剂的监测
•生物监测
• 检测方法:
B、倾注法: ➢用 无 菌 吸 管 吸 取 消 毒 液 1 . 0 m l , 加 入 9 . 0 m l 含 相 应 中 和 剂 的 无
菌生理盐水采样管中混匀; ➢分 别 取 0 . 5 m l 放 入 2 只 灭 菌 平 皿 内 , 加 入 已 熔 化 的 4 5 ℃ - 4 8 ℃
三、消毒 剂的监测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
○ 必须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 进行
生物和化学的监测。
○ 使用中的消毒剂国家卫生标准:皮肤黏膜消毒液 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 液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 得检出。
三、消毒 剂的监测
化学监测要求 ○ 应该根据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 ○ 含氯消毒剂:应该每日监测浓度,并做好记录; 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 用期限 ○ 戊二醛:每周不少于1次监测浓度;应同时对消毒、 灭菌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
六、手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 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 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的棉拭子,剪去操 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 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进行细菌菌落总数 和致病菌检测。
结果判定: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判定为灭 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葡萄 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都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则 灭菌过程不合格。
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菌片事 先放入一次性注射器中(每个注射器中放1个菌 片),然后封装在一剥离式包装袋内。菌片在灭 菌器内布放的数量应足够多,应放在那些在性能 鉴定时发现是最难灭菌的部位,并均匀分布于整 个灭菌物品中。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 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 细菌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2)致病菌检测:按《消毒技术规范》3.17.15原 则执行。
4、结果判定
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2)Ⅱ、Ⅲ类环境布点、采样方法
依 据 《 消 毒 技 术 规 范 》( 卫 生 部 2002 年 版 ) 3.17.8。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 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 4角及中央5点(双对角线),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 样点 处 ,采 样 高度 距 地面 1.5 米(GB15982-1995: 0.8~1.5米),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 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于37℃培养48小时, 计数平板菌落数,并计算出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方案
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方案一、背景消毒灭菌是保障环境卫生的重要手段,对于减少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消毒灭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卫生环境的质量,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环境卫生学重要的工作之一。
二、目的本工作方案旨在制定一系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措施,确保环境卫生的质量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稳定和有效。
三、监测内容1.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包括各种消毒灭菌剂,如含氯漂白粉、紫外线灯、消毒剂等。
2.监测项目(1)浓度监测:监测消毒剂浓度是否符合标准。
(2)杀菌效果监测:监测消毒剂对不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杀灭效果。
(3)时间监测:监测消毒剂的作用时间,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
4.监测方法(1)浓度监测:采用比色法、浓缩法等方法检测消毒剂的浓度。
(2)杀菌效果监测:采用培养法、过滤法等方法检测不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在消毒剂作用下的存活情况。
(3)时间监测:采用实验室实验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监测周期监测周期根据场所的不同和卫生情况的需要,可以每天、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1.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量和浓度,确保消毒灭菌效果稳定和有效。
2.对于使用不当或无法起到消毒灭菌效果的消毒剂,需要及时更换。
3.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消毒灭菌操作规范且安全。
4.对于消毒灭菌效果不好或者存在其他问题的场所,需要及时进行整改。
五、考核方法将消毒灭菌效果作为环境卫生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加强反馈和解决问题的监管机制,不断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六、总结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环境卫生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工作方案提出各种监测方法和周期,并强调了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于确保环境卫生质量和消毒灭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内容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内容
1.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按要求定期进行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一次,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必须每日或使用前监测)。
2.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4.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5.压力蒸汽灭菌器: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要进行BD试验,并有详细记录。
新灭菌器使用前及大修后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对拟采用的新包装材料、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6.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对新的灯管和使用中的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新灯管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的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
7.各种消毒后的内镜(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活检钳、异物钳、切开刀)等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8.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胆道镜、膀胱镜、宫腔镜、胸腔镜等)及附件: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9.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数总数必须≤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医院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院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标准操作规程一、消毒灭菌设备的监测(一)清洗消毒器的监测1.日常监测: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
2.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器应停止使用。
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清洗消毒器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3.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
4.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每次检测3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二)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1.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2.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经过灭菌和灭菌是否合格。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法:(1)应每周监测一次。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制成标准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或使用一次性标准生物测试包,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
标准生物监测包置于灭菌器排气口的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如果一天内进行多次生物监测,且生物指示剂为同一批号,则只设一次阳性对照即可。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为标准消毒效果监测,特制定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1、监测频次:每季进行。
2、采样⑴采样时间:空气消毒后4小时内、手术操作前。
⑵平板暴露法:暴露前先检查平板是否污染,是否有气泡及霉点。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m,采样时将平板盖翻开,斜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在放置、收取平皿时,手不能在暴露平皿的正上方移动。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上的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共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图1 室内面积≤30m2布点图图2 室内面积>30m2的布点图3、考前须知⑴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⑵平板摆放如取一条对角线,防止离门近的一条。
⑶工作人员不要靠近自动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4、结果判定⑴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⑵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给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手、物体外表消毒效果监测1、监测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给中心等。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和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样的原则 在采样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样品二次污染。同时,为确保准确性,采样时要有一定的数量和固定的部位。采样后6h内尽快送检,若样品保存于0~4度条件下,时间不宜超过24h.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医务人员手效果监测
化学消毒剂的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透析液。
01
采样量及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一次性注射器)吸取 ﹥1ml 被检样液,应注明消毒剂名称。细菌室接种1ml并根据不同种类消毒剂加入相应的中和剂,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02
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采样方法
0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 : 化学指示卡,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 : 化学指示胶带
化学监测 :
1
b_d指示图
2
监测真空水平,检查灭菌器是否漏气
3
适用于预真空灭菌锅,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合格后方可使用
4
放置位置:灭菌炉排气口的上方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01
02
03
04
结果计算:
50000×平均菌落数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
(cfu/m3) 平板面积(cm2)×5min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
01
工艺监测:要求必须满足必要的无菌参数:灭菌温度、压力、时间。正确的包装、合理的放置、无菌设备无技术性故障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持续提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对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
二、监测内容1.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及环境外表、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监测,包括消毒物品细菌数、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以及灭菌物品微生物的检测。
三、监测频率1. 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年每季度对重点部门(科室)进行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等进行卫生学监测。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监测。
四、监测方法1.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用采样器采集空气、物表和医务人员手样本,将样本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用采样器采集消毒物品样本,将样本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同时检测致病性微生物和微生物的灭活效果。
五、质量改进1.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 针对存在问题的科室,与相关责任人员召开原因分析会,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 加强对科室的指导和督促,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
4. 定期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对持续改进的科室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改进效果不佳的科室进行约谈和督促。
六、培训与宣传1. 定期组织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的认识和重视。
2. 加强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的知晓率。
七、制度执行与监督1. 由医院感染控制科负责组织实施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改进工作。
2. 各部门、科室要积极配合,确保监测与改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医院感染控制科要对监测与改进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八、制度修订本制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以适应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工作的需要。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部分)ppt课件
内窥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
采样时间
消毒灭菌后 使用前
采样方法
监测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 从待检内镜的活检口注入内镜(使用蠕动泵)用无 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注入的液体2h内送检
合格标准
消毒内镜 细菌总数 ≤ 20 cfu/件
灭菌内镜 无任何细菌检出
遵循WS/T 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采样时间
手卫生后 接触病人或诊疗操作之前
采样方法
棉拭子法: 1、被检人员将双手伸出,五指并拢。 2、检查者取2支无菌棉试纸,并浸沾于含相应中和剂的无 菌洗脱液中。 3、取一支棉拭子在一只手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 涂擦2次(一只手的涂擦面积约30cm2 ),并随之转动 采样棉拭子;按同样方法用另一支棉拭子涂擦另一只手。 4、剪去操作者手接触的部位,将2支棉拭子投入10ml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化验单书写:科室、采样地点、被采人、采样人,采样时 间。
采样步骤
用棉拭子蘸取相应中和剂
双手的屈指面,从指跟到指端; 往返涂擦2次,同时转动棉签.(一只手一支棉试纸)
将手接触的部分折断,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
合格标准
卫生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
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医院感染监测内容
♦ 医院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 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 ♦ 消毒剂微生物学监测 ♦ 医务人员手微生物学监测 ♦ 灭菌效果生物监测 ♦ 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监测 ♦ 医疗用水的微生物学检测
医院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采样时间
消毒后 操作前
1、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Ⅰ) 洁净系统自净后 、操作前
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质量改进制度
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质量改进制度一、临床各科室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100%,不合格物品不得使用。
监测方法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二、环境卫生监测:1、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进行监测。
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及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2、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三、使用中的消毒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完整皮肤消毒剂菌落总数≤10CFU/mL(g),霉菌和酵母菌≤10CFU/mL(g),不得检出致病菌;破损皮肤的消毒剂应无菌。
使用中的消毒剂菌落总数≤50CFU/mL(g),霉菌和酵母菌≤10CFU/mL(g)。
不得检出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使用中破损皮肤消毒剂应符合出厂要求.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含氯消毒剂等应每日监测;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2%戊二醛或2%万金消毒液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四、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要求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执行: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
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其标准为:无菌生长。
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宫腔镜、胸腔镜、脑室镜等)及附件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
其标准为:无菌生长。
五、灭菌效果的监测1、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符合灭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结果计算: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倍数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 (cfu/ cm2) 采样面积(cm2)
小型物体表面的报告结果,用 cfu/ 件表示。
Page
28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Page 19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1、日常监测:每日。 2、强度监测:对更换的新灯管亦进行检测, 每季度测一次,将强度低于70的灯管更换, 高于80的每半年检测一次
3、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
Page 20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 5min 后, 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 探头置于距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照 射 1min, 直到数字不在增长为止
放置位置:灭菌炉排气口的上方 温度:134℃ 时间:3.5-4分钟 空锅做,锅应预热或有直接B-D测试程序的灭菌器不需要 预热
Page 18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包里放指示卡,由玫瑰色变绿色,包 外指示胶带由黄色变成桔红色可间接判断达到灭 菌合格物
生物监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 使用时将菌片一式两份,布放于各代表性部位, 灭菌后在菌条件下将菌片放于恢复培养基内。培 养48h后观察结果
Page
3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评 价(合 格)标 准
一、医疗用品 1、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进 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 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消毒物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 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接触皮肤、 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3、生物监测:每月进行,对新灭菌器使用前或拟采用新 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都必须进 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灭菌植入型器械、特殊感 时每锅进行
小型快速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快速内镜灭菌器、等 离子体灭菌器均应进行(工艺、生物、化学)监测。 4、B-D试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
Page 11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
工艺监测:要求必须满足必要的无菌参数: 灭菌温度、压力、时间。正确的包装、合 理的放置、无菌设备无技术性故障
Page
1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生物监测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大型医院应进行两次以上
用国际标准抗力的细菌芽胞制成的干燥菌片,或由菌片和 培养基组成的试管,即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是判断灭菌 效果 的直接指标,属于裁定性监测 标准菌株: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
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每月。
2、采样面积及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 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 涂擦面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 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 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Page 9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结果计算:
50000×平均菌落数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
(cfu/m3)
平板面积(cm2)×5min
Page
10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器
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 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手 术包(高危包)还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结果判断:阳性——培养液颜色由紫变黄,说明有菌生 长,灭菌不合格 阴性——培养液经不变色,仍为紫色,说明灭 菌合格,但阳性对照必须有菌生长
Page 13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对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质量 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包放在排气口的上方, 并设阳性对照。 灭菌植入型器械、严重污染物时必须每锅进行生 物监测。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也应进行生 物监测。 新安装的设备和大修后设备应该进行生物监测, 监测方法应符合GB 18278-2000 的有关要求。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立即连续重做两遍试验, 如均合格,只需分析前次不合格的原因,如仍有 不合格,则需追溯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 灭菌物品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由NordriDesign™提供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 测, 是对已处理的物品及环 境的有效管理措施,更 有利于以后工作的改进, 技术的更新
Page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怎样监测消毒灭菌效果呢? 进行采样,通过检测物品消毒,灭 菌后的效果 或测定某种物品是否污 染及污染程度,其结果均以物品所 含微生物的数量来计算
Page 24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1、采样时间:在灭菌、消毒处理后,存放 有效期内采样。 2、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灭菌的敷料、缝 线、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械以 及适合于无菌间的其它物品。
Page
25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3、采样面积及采样方法: ⑴灭菌物品:直接送细菌室在无菌台内采 样,被采表面<100cm2, 取全部表面; 被 采表面≥100cm2,取 100cm2。
Page 23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的监测 1、重点科室(部门):每月进行。
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室(ICU)、产 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 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 导管室、口腔科、内镜室、传染科等。 2、普通科室:每季度进行。 3、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 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Page 29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结果计算: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手细菌菌落总数 = ——————————
(cfu/ cm2)
。
30(cm2)×2
Page
30
谢
谢!
由NordriDesign™提供
Page 4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二、使用中消毒剂和灭菌剂(无菌器械保 存液)
1、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数应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2、使用中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必 须无菌。 3、化学监测:符合要求,有记录。
Page 5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样的原则
在采样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 样品二次污染。同时,为确保准确性,采 样时要有一定的数量和固定的部位。采样 后6h内尽快送检,若样品保存于0~4度条件 下,时间不宜超过24h.
Page 14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Page
15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 :
化学指示卡,
Page
16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 :
化学指示胶带
Page
17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
:
b_d指示图
监测真空水平,检查灭菌器是否漏气
适用于预真空灭菌锅,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合格后 方可使用
8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平板暴露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空气中的自然沉降进 行采样的,也是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进行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 1.5m,距墙 1m。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 线3 点,即中心一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 1m处; 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 1m。 采样方法:用从化验室取回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收回送验
⑵消毒物品:根据情况直接送细菌室在无 菌台内采样或就地按灭菌物品采样。若消 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时,应注明消毒剂名 称。细菌室加入相应的中和剂。
Page 26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 4h 内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 ≥100cm2,取 100cm2。 3、采样方法: 用 5cm×5cm 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 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 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 涂抹各 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 4 个规格板面积,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投入含无菌洗脱液10ml试管中并注明 消毒剂名称立即送检。由细菌室加相应的中和剂。
Page
21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化学消毒剂的监测 1、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灭 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每月一次。 2、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 等易挥发产品每日监测; 戊二醛监测 每周不少于一次。内镜室每日一次, 有记录。
Page 2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采样方 法 1、采样时间: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 (无菌器械保存液)、透析液。 2、采样量及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 (一次性注射器)吸取 ﹥1ml 被检样液,应注明 消毒剂名称。细菌室接种1ml并根据不同种类消毒 剂加入相应的中和剂,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 用。
Page
6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监测的项目包括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效果监测 医务人员手效果监测
Page
7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手术室的要每月进行一次空气采样,
方法有平板暴露法,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空气微生物 采样器等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