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判断及其推理
选择性必修第四单元:形式逻辑(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及其推理一、判断类型1.SAP :所有S 都是P 。
(全称肯定判断)2.SEP :所有S 都不是P 。
(全称否定判断)3.SIP :有(的)S 是P ;至少有一个S 是P 。
(特称肯定判断)4.SOP :有(的)S 不是P ;至少有一个S 不是P 。
(特称否定判断)二、关系类型:1.矛盾关系:一方是真,则另一方必为假。
2.差等关系:上位真,下位必真;上位假,下位真假不定;下位真,上位真假不定;下位假,上位必假。
3.反对关系:一方为真,则另一方必为假;一方为假,则另一方真假不定。
4.下反对关系:一方为假,则另一方必为真;一方为真,则另一方真假不定。
参考事例:①S:蛇P:有毒②S:人P:哺乳动物③S:植物P:可食用④S:海洋生物P:鱼SAP SOPSIP SEP 反对 下反对 矛盾 差等 差等三、各项的周延情况1.性质判断中,S称为“主项”,P称为“谓项”。
它们都是独立的概念。
2.一个概念由内涵和外延组成,内涵是这个概念所具有的特征,类似于定义域、函数方程式等。
外延是这个概念所包含的所有符合内涵特征的事物,类似于集合的元素、函数在坐标系中具体对应的点等等。
3.在性质判断中,主项或谓项周延,就是指这一判断断定了这一项的全部外延。
四、直接推理之三段论1.三段论的定义:是一种由三个不同概念,三个性质判断组成的一种推理方式。
例如:所有的近体诗都是在唐代及其以后的朝代出现的诗。
(大前提)乐府诗不是在唐代及其以后的朝代出现的诗。
(小前提)所以乐府诗不是近体诗。
(结论)2.三段论中的周延规则:①在两个前提中都出现的概念叫做“中项”,中项在两个前提中至少要有一个是周延的。
②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结论中也不能周延。
3.几种不能得到三段论结论的情况:①两个前提都是否定判断。
②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判断,即“有的S是(或不是)P”。
③大前提是特称判断,小前提是否定判断。
4.三段论的结论规则:①前提有特称判断,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
辩论推理判断题精选 性质判断及其推理

例18:克鲁特是德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北极熊,北极熊是名副其实的北极霸主,因此,克鲁特是名副其实的北极霸主。
以下除哪项外,均与上述论证中出现的谬误相似?A.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小雅是儿童,因此,小雅是祖国的花朵B.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祝福》是鲁迅的作品。
因此《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C.中国人是不怕困难的,我是中国人。
因此,我是不怕困难的D.康怡花园坐落在清水街,清水街的建筑属于违章建筑。
因此,康怡花园的建筑属于违章建筑例19:凡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都不是公开审理的案件。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A.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B.公开审理的案件都不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C.有关国家机密的某些案件可以公开审理D.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不可以公开审理。
例20:《婚姻法》规定:凡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
而在某婚姻案件中,只有一方是自愿离婚的。
所以,法院的判决结果应为:A.不能判决离婚B.不一定能判决离婚C.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再判决D.应判决离婚例21:小岛国联盟中的一些国家地处热带地区,这些热带地区的小岛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近年来,这些风景优美的小岛国日益被世人所关注,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游客境外游的首选。
在岛国旅游热潮的推动下,这些小岛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
据此,可以推出:A.小岛国联盟国家都地处热带地区B.热带地区的国家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C.有些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D.小岛国联盟国家的经济都在高速发展例22:在中国北部有这样两个村落,赵村所有的人都是白天祭祀祖先,李庄所有的人都是晚上才祭祀祖先,我们确信没有既在白天也在晚上祭祀祖先的人。
我们也知道李明是晚上祭祀祖先的人。
依据以上信息,能断定以下哪项是对李明身份的正确判断?A.李明是赵村的人B.李明不是赵村的人C.李明是李庄的人D.李明不是李庄的人例23: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
第三章 简单判断及推理上

• (4)A与O的关系:矛盾关系 • 特点: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由真推假,由假推真 A真→O假, A假→O真; O真→A假, O假→A真. 例如: 所有事物都是运动的。(SAP) 有些事物不是运动的。(SOP) 所有物体都是固体。(SAP) 有些物体不是固体。(SOP)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E与I的关系:矛盾关系(同上) E真→I假, E假→I真; I真→E假, I假→E真.
4、判断的种类
性质判断
简单判断
非模态判断 关系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负判断
复合判断
判断 必然判断 模态判断 可能判断
1.什么是推理? 推理就是根据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例:科学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 不合乎逻辑的思维不是科学的思维。 信息是可以分享的。 知识是信息。 知识是可以分享的。 2.推理的结构: 推理由判断组成,组成推理的判断包括前提 和结论两个部分,已知判断是前提,新推出的判断为 结论。
4、推理的种类
性质直接推理 性质推理 三段论 简单判断推理 非模态推理 1、演绎推理 模态推理 2、 归纳推理 3、 类比推理 复合判断推理 关系推理 联言推理 选言推理 假言推理 负判断等值推理 二难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二、性质判断及其相互关系
1.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就是直接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 判断,又叫直言判断。如: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 2.性质判断的逻辑结构 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构成。 其公式为:所有(有的)S是(不是)P。 其中,量项‚所有(有的)”和联项‚是(不是)”是逻辑 常 项;主项‚S”和谓项‚P”是逻辑变项。 从质上区分:有肯定与否定之分;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困难不是不能克服的。 从量上区分:有单称、全称、特称之分; 某个 是 所有 S P 有些 不是
MBA逻辑讲稿第一讲:简单性质判断与推理

(3)题干必须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使考 生通过阅读,概括,总结后,找到相应 的逻辑结构,从而回答问题。就2003年 逻辑考试改革变成25题每题2分后,更 有加大单题阅读量的倾向。 •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凡金属都是导电的。铜是导电的,所以铜是金属。 下面哪项与上述推理结构最相似? A.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蝙蝠不是卵生动物,所以, 蝙蝠不是鸟。 B.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卵 生动物。 C.所有从事工商管理的都要学习企业管理,老陈是学 习企业管理的,所以,老陈是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 D.只有精通市场营销理论,才是一个合格的市场营销 经理,老张精通 ,所以老张是合格的市场营销经 理。 E.华山险于黄山,黄山险于泰山,所以华山险于泰山。
• 一切宣传都是有倾向性的。 • 一切宣传都不是有倾向性的。 • 有些宣传是有倾向性的。 • 有些宣传不是有倾向性的。 这四个判断就是具有相同素材的直言判断,它 们的主谓项相同,即主项都是“宣传”,谓项都 是“有倾向性的”。只是质和量有所不同,即联 项和量项有所不同。这四种判断中,存在着一种 特定的关系,通常称为对当关系。判断间的对当 关系有四种,即矛盾关系、从属关系、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 从属关系、 和下反对关系。根据对当关系,我们可以从一个 和下反对关系 判断的真假,推断出同一素材的其他判断的真假。
• 日常语言中的直言判断在表达上是不规范的,在 逻辑分析中应先整理成规范形式。例如,“凡人 皆有死”,应整理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这是A判断;“有人不自私”,应整理成“有的人 不是自私的”,是o判断。 • 要求熟练地区分判断的类型。 练习:说明以下判断类型。 • 有些宣传是有倾向性的。 • 有些上业余体校的小学生不想当运动员。 • 语言都不是上层建筑。 • 所有的留学生都不是来自美国。 • 有些工商干部不是大学毕业生。
性质判断及推理

第一节性质判断及推理一、性质判断的定义和结构(一)性质判断,又称直言判断,是指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二)从结构上看,量项+主项+联项+谓项(1)主项:表示被断定对象的概念,通常用符号“S”表示。
(2)谓项:表示被断定对象的性质的概念,通常用符号“P”表示。
(3)联项:也称联结项,它是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它表示性质判断的“质”,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
一般用“是”和“不是”表示,在肯定判断表达中,联项有时可以省略。
(4)量项:表示所断定的主项数量或范围的概念。
全称量项,对主项的全部外延做了断定;特称量项,只对主项的部分外延做了断定;单称量项,所断定的主项只是某一个个别对象;二、性质判断的种类1.全称肯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全体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思维形式:所有S是P;简写:SAP;简称A。
2.全称否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全体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思维形式:所有S不是P;简写:SEP;简称E。
3.特称肯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有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思维形式:有S是P;简写:SIP;简称I。
4.特称否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有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思维形式:有S不是P;简写:SOP;简称:O。
5.单称肯定判断:是断定某一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思维形式:这个S是P。
简写:SaP;简称a。
6.单称否定判断:是断定某一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思维形式:这个S不是P。
简写:SeP;简称e。
由于单称判断是对主项全部外延的断定,这一点与全称判断相同,所以,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又可被看作是全称判断,在推理中按全称判断处理。
三、同一素材的判断同一素材的判断:如果两个性质判断的主、谓项均相同,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同一素材的判断。
由相同素材构成的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称为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从判断的逻辑形式方面来看,性质判断表达的是对主项S与谓项P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的断定。
逻辑学—04简单判断及其推理

根据上述两条规则,换位法有三个有效式:
SAP╞═
PIS
SEP╞═╡PES SIP╞═╡PIS
前提真,结论真, 能说明推理正确吗?
下面两个无效式是运用换位法推理时常犯的错误 :
△SAP╞═ PAS
△SOP╞═ POS
凡是正确思想都是来源于实践的。所以,凡是来 源于实践的思想都是正确思想。 有的党员不是干部,所以,有的干部不是党员。 美是客观的╞═ 客观的都是美 有的人不是干部,所以,有的干部不是人。 有的人不是好人,所以,有的好人不是人。
E——I
所有S是P——有的S不是P
A——O
国会中有的议员是狗娘养的。马克.吐温的声明.doc 国会中有的议员不是狗娘养的。
有S是P——有S不是P
I——O
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可
以由一个性质判断的真或假, 推出
与之主、谓项相同的其他性质判断
的真假情况。 这种推论叫做对当关系推理
理习题1.ppt 对当关系推
+
—
+
—
+
—
+ +
+ +
+
A 所有S是P
+
—
+
—
—
—
—
E 所有S不是P
—
—
+
A 所有S是P
+
—
+
—
—
—
—
O 有S不是P
+
+
+
E 所有S不是
P
—
—
——+— NhomakorabeaI
有S是P
+
《逻辑学》第五章(精简版)

换质换位 连续交替进行法
13
换质法
通过改变前提判断中联项的质从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
规则: 1.改变前提的质,由肯定变为否定,或由否定变为肯定,
主、谓项的位置不变。 2.换质后判断的谓项是原谓项的矛盾概念。
SAP SEP
SIP SOP
SEP SAP
SOP SIP
换质不换位,谓项加并非
14
换位法
23
【思考与训练】
3.从“一切好的干部都是密切联系群众的” 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A.有些好的干部不是密切联系群众的 B.不密切联系群众的是不好的干部 C.密切联系群众的是好干部 D.不密切联系群众的不是不好的干部
24
【思考与训练】
4.从“学习不好的同学都不是考试及格的同学”这一前提 出发,能否分别推出以下五个结论?如能,请将推理形式用符 号表示。
A.并非所有北大学生都不是共产党员
B.有些非民主党派成员不是非北大学生
C.并非所有学文科的都是非北大学生
D.有些今后不会成为杰出人士的人不是北大学生 E.有些北大学生是非民主党派成员。
【答案】D
27
第三节 三段论推理
凡人都会死, 张三是人 , ∴张三也会死
M——P
S——M S——P
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概念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 出一个性质判断结论的间接推理——三段论。
三明市所有的工科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都是行政人员mpa55三段论的省略式三段论的省略式省略大前提依据规则把结论中的大项同小前提中的中项联结起来组成大前提省略小前提依据规则把结论中的小项同大前提中的中项联结起来组成小前提省略结论依据两个前提中中项所处的位置按规则推出结论561
第五章 简单判断演绎推理
逻辑思维训练(3)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

自然语句中的句子不少是歧义语句,为了正确地 进行逻辑分析,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逻辑整理,根据 语境条件,排除歧义,准确把握自然语句所实际断定 的内容,即准确地把握语句和它所实际表达的命题之 间的对应关系。
非自然语句,如动作(算命)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主管通报传达的 官吏)操之以入。中射之士(为宫中办事的官吏) 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
量项:反映命题对象数量的概念,是性质命题的量。 在性质命题中量项有三种: 全称量项,通常用“所有”、“任何”、“每一个”、“一切” 等表示。 27.甲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上海人。
28.凡人皆有死。
29.教师是脑力劳动者。
特称量项,通常用“有”、“有的”等来表示。
30.有的进口设备不是一流的。
单称量项,通常用“这个”、“某个”、“那个”等来表示。
33.这商品很便宜。
肯定命题是由肯定联项将主项和谓项连接起来的。表示肯 定联项的语词,通常为“是”(32);有时也可以省略(33)。
否定命题: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34.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35.有的天鹅不是白的。 否定命题是由否定联项将主项和谓项连接起来的。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否定联项的语词,通常由“不是”来 表示(34),但有时也可以用“不具有”、“没有”、“不存
四、素材相同的A、E、I、O四种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性质命题间的对当关系:具有相同素材(主项和谓项)且具 有A、E、I、O四种命题形式的性质命题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
如果两个性质命题没有相同的主谓项,则无法比较其真假。
43.所有的姑娘都是漂亮的。 44.有些小伙子是聪明的。 如果具有相同的主谓项,则可以比较其真假。 45.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46.有的天鹅是白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表示中项在前提中不周延会出现的 若干情况:
(1)
(2)
(3)
M SP
(4)
MS P
MP S
Ms p
(5)
MS
P
以上图示表明:一个中项不周延的三段论
推理,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这种结论的或然性违反了必然推理的要求,因
而,是有逻辑错误的推理。用公式表示,设以
上五种图示的前提情况都是:
第四讲 性质判断及其推理
(二) 直言三段论
第一节 直言三段论概述
直言三段论是由直言判断所构成的推理。所谓 直言判断,就是断定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的判断,以此区别于带有条件性的假言判断、选 择性的选言判断等复合判断。
一、 直言三段论的定义与结构
直言三段论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将两 个性质判断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性质 判断结论的推理形式。
三段论的结构:
从词项看,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包含三个词
项,每个词项都出现两次。其中在前提中两次
出现,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词项,称为“中
项”,用“M”表示;结论的主项称为“小项”,
用“S”表示;结论的谓项称为“大项”,用“P”
来表示。
三段论的前提:
三段论的前提有大前提与小前提之分。其
中,包含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
从以上规则2、规则3、规则4和规则5,可
推导出以下两个规则。
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两个特称判断相搭配为前提,有两个I判
断、两个O判断、I判断与O判断相搭配三种情
况。这三种情况都不可能推出必然结论。
如果以两个I判断为前提,由于I判断的主项和 谓项都不周延,因而前提中就没有一个词项周 延,这就违反了“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 则。
提的小前提。可用符号公式表示为:
MAP
SAM
∴S A P
在日常语言中,三段论的表述具有随意性,
往往并不遵循先大前提,次而小前提,最后结 论的规范表述方式。这种表述方式被称为“非 标准形式”。
二、三段论的公理
所公理,通俗地说,就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它无须借助其它判断证明。三段论的公理是三段 论推理诸多内容的基本依据。
如果以两个O判断为前提,则违反了“两个 否定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的规则。
如果是I判断和O判断相搭配为前提,则在
前提中只有一个周延的词项;根据“中项至少
要周延一次”的规则,这个周延的词项应该做
中项,那么小项和大项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
但是根据“如果有一个否定前提,则结论必然
是否定判断”的规则,在结论中,大项是周延
PAM (大前提)
SAM (小前提)
结论就会有SAP、SEP、SIP、SOP四种情况。
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 周延
必然推理之所以“必然”,就在于结论的 断定范围不超出前提的断定范围,换言之,前 提的范围包含了结论。因此,前提真实,则结 论必然真实。三段论属于必然推理,自然也具 有这种特点。在三段论中,如果大项或小项在 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在却周延了;也就是说, 在前提中只对大项或小项的部分外延作了断定, 而在结论中却对大项或小项的全部外延作了断 定,这样,结论就超出了前提的断定范围而犯 了逻辑错误。如果错误出现在大项上,称为 “大项扩大”; 如果错误出现在小项上,称 为“小项扩大”。
例如,如果大、小前提分别是MEP和MES,则S 和P可能有以下图形所表示的几种情况。
(1)
(2)
M
SP
P
M
S
(3)
(4)
MS P
M
SP
(5) M
S
P
以上图形可归结为SAP、SIP、SOP、SEP 四种判断。由此可见,两个否定判断不能得出 必然结论。
5.如果有一个否定前提,则结论必然是 否定判断;如果结论是否定判断,则必 然有一个否定前提。
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所以只能有三个词项, 是因为大前提与小前提必须借助一个共同的词 项联结起来,从而在结论中推导出大项与小项 必然关系。如果只有两个词项,就不能构成三 段论推理;如果出现了四个词项,则大前提和 小前提之间就没有起媒介作用的词项,因而不 能推出确定结论。一个三段论如果违反这一规 则而出现了四个词项,就犯了“四词项”(或 称“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三段论的公理概括地说,即如果对一类事物有 所肯定,那么,对这类事物的每一个子类或分子
就要有同样的肯定。 这是遍有公理。
如果对一类事物有所否定,那么,对这类事物
的每一个子类或分子就要有同样的否定。 这是 遍无公理。
展开来说:
(1)如果对一类事物有所肯定,那么,对这 类事物的每一个子类或分子就要有同样的肯定;
一方面,如果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判断,就
意味着要么中项与大项的全部外延相排斥;要 么中项与小项的全部或部分外延相排斥。结果 都是小项全部或部分与大项全部外延相排斥, 结论自然是否定判断。另一方面,如果结论是 否定判断,即小项的全部或部分外延与大项的 全部外延相排斥,则在前提中,要么中项与大 项的全部外延相排斥,要么中项与小项的全部 或部分外延相排斥,这意味着大前提和小前提 必然有一个是否定判断。
“四词项”的逻辑错误有些很容易辨别, 而有些就需要相关的逻辑知识或对语词内涵的 了解而进行分析。
2.中项至少在前提中周延一次
中项所以至少要在前提中周延一次,是因 为这样才能起到使大项和小项发生必然联系的 媒介作用;否则,大项与小项的联系就是或然 的,不能推出确定结论。违反这条规则,就犯 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2)如果对一类事物有所否定,那么,对这 类事物的每一个子类或分子就要有同样的否定。
(1)可用公式(竖式)表示为:
MAP
MEP
SAM
SAM
∴S A P
SE P
可用欧拉图形表示为:
P M S SM
MS
P
第二节、三段论的规则
以下规则是有效进行三段论推理所要遵循的
基本规则。
1.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应该只有三个词项
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在前提中,大项或小项必须至少有一个与 中项在外延上是相容关系,这意味着前提中至 少要有一个肯定判断。这样,中项才能起到联 结大项与小项的作用。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 的,就意味着中项既与大项的全部或部分外延 相排斥,又与小项的全部或部分外延相排斥, 因而就无法得出确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