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复习-有关物质的量及溶液浓度的计算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复习-有关物质的量及溶液浓度的计算

第 42课 有关物质的量及溶液浓度的计算温基础获新知A 级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 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 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2.密度为0.91克/厘米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 A 等于12.5% B 大于12.5%C 小于12.5%D 无法确定3. 300毫升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

现欲配制1摩/升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 1:4B 1:5C 2:1D 2:34.将标准状况下的a 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克/毫升,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 A 升摩/4.22a B 升摩/22400abC升摩/5.3622400aab +D升摩/5.36224001000aab +5.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克/厘米3,5%氨水的密度为0.98克/厘米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 等于15% B 大于15% C 小于15% D 无法估算6.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 氯化钠和6.5 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 30% B5.61005.35.26++×100% C 26.5% D5.35.61005.35.26+++×100%7.某温度下向100g 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 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 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8.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枯燥圆底烧瓶中区分充溢:①NH3,②NO2,停止喷泉实验.经充沛反响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2.将规范状况下的a L氨气溶于1000g水中,失掉氨水的密度为b g•cm﹣3,那么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3.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离子,那么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1〕〔〕A. B. C. D.4.用等体积的0.2mol/L的BaCl2溶液,可使相反体积的Na2SO4、KAl(SO4)2、Fe2(SO4)3三种溶液中的SO42ˉ完全沉淀,那么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6∶3∶1B.6∶3∶2C.9∶3∶1D.12∶3∶25.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80 mL 1 mol·L-1的稀硫酸。

现给出以下仪器(配制进程中能够用到):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80 mL容量瓶按运用仪器的先后顺序陈列正确的选项是〔〕A.④③⑦⑧⑥B.②⑤⑦⑥C.①③⑧⑥⑦D.②⑥③⑦⑤⑥6.将8g铁片放入100mLCuSO4溶液中,Cu2+全部被置换后,取出附有铜的铁片洗濯、枯燥、称重,其质质变为8.2g,那么原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125 mol•L-1B.0.25 mol•L-1C.0.175 mol•L-1D.0.5 mol•L-17.实验室欲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80mL。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选用100mL容量瓶,并用蒸馏水洗净后烘干B.用托盘天平称取5.9g NaCl固体倒入容量瓶中溶解C.定容时仰望刻度线会招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1~2mm,用胶头滴管加水至与刻度线相平即可8.有一在空气里暴露过的KOH固体样品,经剖析其含水7.65%,含K2CO34.32%,其他是KOH。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粗盐答案:B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 18gB. 16gC. 36gD. 12g答案:B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是()。

A. 钠B. 铝C. 硅D. 磷答案:B4. 根据化学反应式CaCO3 → CaO +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6.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是氧化剂B. 氧气是还原剂C. 氢气是还原剂D. 氧气是氧化剂答案:D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 + 3O2 → 2S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8. 根据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9. 根据化学方程式2Mg + O2 → 2Mg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是还原剂B. 氧气是氧化剂C. 镁是氧化剂D. 氧气是还原剂答案:B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3 + 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B. 盐酸是氧化剂C. 铝是氧化剂D. 盐酸是还原剂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______ mol氧气。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试题集(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试题集(含答案)

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一、选择题1.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A .1:2B .1:4C .11:14D .1l :28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C 2H 4C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 和C 2H 4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H 23.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 22-)和超氧离子(O 2-)两种。

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lB .1:lC .1:2D .1:34.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 )A .29:8:13B .22:l :14C .13:8:29D .26:16:575.由X 、Y 两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 、B 两种气体物质,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 A 气体(化学式为Y 2)和10mL B气体,则B 的化学式为 ( )A .X 2B .Y 2X 2C .XY 2D .X 2Y 46.将N02、NH 3、O 2混合气22.4L 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7g ,气体体积缩小为4.48L .(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 )A .28.1B .30.2C .33.1D .34.07.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A .H 2SO 4·19B .H 2SO 4 ·H 2OC .H 2SO 4·SO 3D .SO 3· 109H 2O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O.16molCO 2 T3.6g 水。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点归纳规律方法1.化学计算中常考查的守恒思想有“转移电子数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等,它们是解决化学计算的“金钥匙”,首先要准确判断应该运用哪一种守恒解题。

(1)运用转移电子守恒解题①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谁变价)。

②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变几价)。

③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几个变)。

④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2)运用电荷守恒解题电荷守恒的解题依据是: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即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和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解题的关键是:找全离子;离子带几个电荷乘几。

(3)运用质量守恒解题运用质量守恒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哪一种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淡化中间过程,快速解题。

2.关系式法解题的答题思路和模式(1)分析题中反应——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计量数关系——确定已知物质与待求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列比例求算(2)分析题中反应——根据某元素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列比例求解3.(1)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掌握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和数目如:CO2;CH4;P4;P2O5等4.活用“三点”可快速准确解电解计算题(1)串联电路中每个电极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准确判断各电极的电极产物。

(3)掌握转移4 mol e-不同电极产物之间满足的关系。

4 mol e-~1 mol O2~2 mol H2~2 mol Cl2~2 mol Cu~4 mol Ag~4 mol H+~4 mol OH-反思归纳1.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计算时常注意的问题(1)要利用“三段式”突破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的计算题。

化学计算高考+真题++专项训练

化学计算高考+真题++专项训练

试卷第1页,总4页绝密★启用前化学计算高考 真题 专项训练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共11小题)1.(1994•全国)100毫升0.3摩尔/升Na 2SO 4溶液和50毫升0.2摩尔/升Al 2(SO 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 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0摩尔/升 B .0.25摩尔/升 C .0.40摩尔/升 D .0.50摩尔/升2.(2008•江苏)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 .密闭容器中CuO 和C 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 .Fe 在Cl 2中的燃烧产物:C .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 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3.(2016•上海)称取(NH 4)2SO 4和NH 4HSO 4混合物样品7.24g ,加入含0.1molNaOH 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 3 1792ml (标准状况),则(NH 4)试卷第2页,总4页2SO 4和NH 4HSO 4的物质的量比为( )A .1:1B .1:2C .1.87:1D .3.65:14.(2013•四川)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1120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 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 .该浓硝酸中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C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NO 2的体积分数是80% D .得到2.54 g 沉淀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是600 mL5.(2013•上海)一定量的CuS 和Cu 2S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 3中,收集到气体V 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 2+和SO 42﹣)加入足量NaOH ,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g ,若上述气体为NO 和NO 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 可能为( ) A .9.0 L B .13.5 LC .15.7 LD .16.8 L6.(1995•全国)常温下,向20升真空容器内通入a 摩硫化氢和b 摩二氧化硫(a 和b 都是正整数,且a ≤5,b ≤5).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 )A .24.5克/升B .14.4克/升C .8克/升D .5.1克/升7.(2011•上海)120mL 含有0.20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200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 A .2.0mol/L B .1.5mol/L C .0.18mol/LD .0.24mol/L8.(2009•辽宁)将22.4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 (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NO 2 B .N 2O 2C .N 2OD .N 2O 49.(2012•新课标)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 A .C 7H 16B .C 7H 14O 2 C .C 8H 18D .C 8H 18O试卷第3页,总4页10.(2009•海南)已知某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且氧的质量分数约为0.5,则其分子中碳的个数最多为(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11.(2008•海南)1molX 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LCO 2(标准状况),则X 的分子式是( )A .C 5H 10O 4B .C 4H 8O 4 C .C 3H 6O 4D .C 2H 2O 4试卷第4页,总4页化学计算高考真题专项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1994•全国)100毫升0.3摩尔/升Na2SO4溶液和50毫升0.2摩尔/升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20摩尔/升B.0.25摩尔/升C.0.40摩尔/升D.0.50摩尔/升【解答】解:100毫升0.3摩尔/升Na2SO4溶液和50毫升0.2摩尔/升Al2(SO4)3溶液混合后,Na2SO4 与Al2(SO4)3 混合后不发生反应,故混合溶液中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L×0.3mol/L=0.03 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Al2(SO4)3 的物质的量为:0.05mL×0.2mol/L=0.01 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3×0.01mol=0.03 mol,所以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为0.03mol+0.03mol=0.06mol,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可以粗略认为是两溶液混合后体积之和,根据公式c===0.40mol/L,故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0 mol/L,故选:C。

高考化学计算专项练习word.doc

高考化学计算专项练习word.doc

高考化学计算专项练习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关键熟练书写有关方程式,理清关系。

1、实验室用100mL 12mol·L-1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被氧化的氯化氢物质的量为()A.小于0.6mol B.0.6mol C.0.6mol—1.2mol之间 D.1.2mol2、在一定体积的的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为()A、等于50 mLB、大于50 mLC、等于100 mLD、大于100 mL3、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含硝酸的浓度为1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A.89.6mL B.112mL C.168mL D.224mL4、在FeCl3和CuCl2的的混和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的质量与所加Fe粉质量相等,则原混和液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7:2B、2:7C、1:2D、2:1二、根据原子守恒计算:不要局限于方程式计算,要从全局出发,考虑整体。

5、已知某KOH样品中含水7.62%,含K2CO3 2.23%,含KOH 90%。

现将1.00g样品加入46.00ml 1.00mol/L的盐酸中,过量的酸用 1.070mol/L的KOH中和。

蒸发溶剂,蒸发到无水时,可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A、3.00gB、3.43gC、4.50gD、无法计算6、有5.1g镁、铝合金,投入500mL、2mol/LHCl溶液中,金属全部溶解后,再加入4mol/LNaOH溶液,若要求达到沉淀最大值,则加入NaOH溶液应为()A.250mL B.425mL C.500mL D.560mL7、一定量的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mol/L的足量硝酸溶液中,反应完成后,生成1.12L NO(标况下)。

高考化学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分项训练(新高考解析版)

高考化学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分项训练(新高考解析版)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1.(2022·浙江卷)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12g NaHSO 中含有A 0.2N 个阳离子B .11.2L 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为A 3NC .48g CH 含有中子数为A 3ND .20.1mol H 和20.1mol I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HI 分子总数为A 0.2N【答案】C【解析】A . 4NaHSO 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其中的阳离子只有钠离子,412g NaHSO 的物质的量为0.1mol ,因此,其中只含有A 0.1N 个阳离子,A 说法不正确;B .没有指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11.2L 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因此,无法确定其中所含碳氢键的数目,B 说法不正确;C .4CH 分子中有6个中子,48g CH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因此,48g CH 含有的中子数为A 3N ,C 说法正确;D .2H 和2I 发生反应生成HI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20.1mol H 和20.1mol I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HI 分子总数小于A 0.2N ,D 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

2.(2022·广东卷)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B .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C .1mol CO 中含有246.0210 个电子D .222.4L CO 被还原生成1mol CO【答案】A【解析】A .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得到葡萄糖,故A 正确;B .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 6H 12O 6,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含有O 元素,不是烃类,属于烃的衍生物,故B 错误;C .一个CO 分子含有14个电子,则1molCO 中含有14×6.02×1023=8.428×1024个电子,故C错误;D .未指明气体处于标况下,不能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 错误; 答案选A 。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新高考新教材)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新高考新教材)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新高考新教材)模拟训练题型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向500mL 氢氧化钠溶液中投入10.8g 铝,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回答:(1)铝的物质的量是。

(2)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答案】(1)0.4mol(2)0.8mol·L -1(3)13.44L【解析】(1)铝的摩尔质量是27g·mol -1,n (Al)=10.8g27g·mol -1=0.4mol 。

(2)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n ,则2Al +2H 2O +2NaOH===2NaAlO 2+3H 2↑2mol 2mol 0.4moln则2mol 0.4mol =2mol n ,n =0.4mol ,c (NaOH)=0.4mol 0.5L =0.8mol·L -1。

(3)设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的体积是V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2mol 3×22.4L 0.4molV所以V =0.4mol×3×22.4L 2mol=13.44L 。

2.把10.2g 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L 氢气。

试计算:(1)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

(2)该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该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溶液中,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是。

【答案】(1)52.9%(2)1∶1(3)11.2L【解析】(1)把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镁不反应,只有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设铝的物质的量为n(Al),则:2Al+2NaOH+2H2O===2NaAlO2+3H2↑2mol3×22.4Ln(Al) 6.72L解得:n(Al)=0.2mol,m(Al)=0.2mol×27g·mol-1=5.4g,铝的质量分数为5.4g10.2g×100%≈52.9%。

化学计算题高考冲刺试卷

化学计算题高考冲刺试卷

化学计算题高考冲刺试卷第一题:物质计量与化学方程式1. 用6.8g的碳酸氢铵和19.2g的氯化钙溶液反应,得到固体的氯化铵和氯化钙。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反应中产生了多少克的氯化铵和氯化钙?解答:(1)化学方程式:2NH4HCO3 + CaCl2 → 2NH4Cl + CaCO3↓ + H2O + CO2↑(2)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摩尔比例来计算:由方程式可以看出,NH4HCO3和CaCl2的摩尔比为1:1,因此,摩尔数相等。

1 mol NH4HCO3 →2 mol NH4Cl6.8 g NH4HCO3 → (2 × 6.8)/84 = 0.16 mol NH4Cl1 mol CaCl2 → 1 mol CaCO319.2 g CaCl2 → (1 × 19.2)/111 = 0.173 mol CaCO30.16 mol NH4Cl和0.173 mol CaCO3的摩尔比为1:1,因此,质量也相等。

所以,产生的氯化铵和氯化钙的质量均为0.16 g。

第二题:浓度计算某溶液中含有0.4 mol的NaCl,体积为500 mL。

请计算该溶液的浓度。

解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体积,单位为mol/L。

所以,浓度 = 0.4 mol / (500 mL/1000) = 0.8 mol/L。

第三题:反应的理论产率计算将60.0 g的醋酸与72.0 g的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已知醋酸的理论产率为70.0 g。

请计算该反应中乙酸乙酯的理论产率。

根据反应方程式: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 + H2O可以知道,1 mol的乙酸生成1 mol的乙酸乙酯。

醋酸摩尔质量(Mr) = 60.0 g / 60.0 g/mol = 1.0 mol乙醇摩尔质量(Mr) = 72.0 g / 46.0 g/mol = 1.57 mol由于乙酸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1,所以乙酸乙酯的摩尔数也为1.0 mol。

高考——化学晶胞的相关计算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含解析

高考——化学晶胞的相关计算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含解析

高考——化学晶胞的相关计算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含解析一、晶胞的相关计算1.国庆70周年阅兵式展示了我国研制的各种导弹。

导弹之所以有神奇的命中率,与材料息息相关,镓(Ga)、锗(Ge)、硅(Si)、硒(Se)的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如砷化镓、磷化镓等)都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硒常用作光敏材料,基态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__As,第一电离能Ga__As。

(填“大于”或“小于”)(3)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水晶中硅原子的配位数是__。

(4)GaN、GaP、GaAs都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类型与晶体硅类似,熔点如下表所示,分析其变化原因:__。

晶体GaN GaP GaAs熔点/℃170014801238(5)GaN晶胞的结构如图1所示。

已知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①晶胞中Ga原子采用六方最密堆积方式,每个Ga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Ga原子数目为__。

②从GaN晶体中“分割”出的平行六面体如图223cm3,则GaN晶体的密度为__(用含a、N A的代数式表示)g·cm-3。

2.Fe、HCN与K2CO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Fe+6HCN+2K2CO3=K4Fe(CN)6+H2↑+2CO2↑+2H2O,回答下列问题:(1)此化学方程式中涉及的第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2)配合物K4Fe(CN)6的中心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

(3)1mol HCN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H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_______。

(4)K2C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其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____。

(5)冰的晶体结构模型如图,它的晶胞与金刚石相似,水分子之间以氢键相连接,在一个晶胞中有________个氢键,若氢键键长为d nm,则晶体密度(g·cm-3)计算式为_______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计算一般化学平衡问题的计算1.某体积气门的密封容器,器皿适度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有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c(g),超过均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应力就是反应前的掌控可逆反应中各种物质的起始量、变化量及均衡量,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就能够答疑通常化学平衡的计算题。

只不过对于特定的均衡存有其特定的规律,可以展开特定数学分析或技巧解题。

+b(g)5,则6a的转化率为()a.67%b.50%c.25%d.5%(99广东)3.在一密封溶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出现如下反应:2b(g)2c(g)反应达至均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b.50%c.60%d.70%4.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灌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封容器中,立即发生棕色。

反应展开至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

在60s时,体系已超过均衡,此时容器内应力为已经开始时的1.6倍。

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b.在2s时体系内的应力为已经开始时的1.1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mold.均衡时,如果放大容器体积,则可以提升n2o4的转化率(90mce)5.mmolc2h2跟nmol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molc2h4,将平衡混和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3m+nmolb.c.3m+n+2pmold.2y5m+2n-3pmol1m+nmol6.x、y、z为三种气体,把amolx与bmoly压入一密封容器中,出现反应x+2z,达至均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用户: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a.c.2(a+b)a+b×100%b.×100%5b52(a+b)a+b×100%d.×100%55a7.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搭和,出现如下反应:aa+bbcc(s)+dd1当反应展开一定时间后,测出a增加了nmol,b增加了nmol,c减少了2nmol,d增加了n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b=、c=d=(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3)若只增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同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至成正比,则该反应为反应(填上“吸热”或“放热”)8.1体积so2和3体积空气混合后,在450℃以上通过v2o5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杭州质量检测]对于方程式3SiO2+6C+2N2===Si3N4+6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氧化剂B.每生成1.4 g Si3N4转移0.12 mol电子C.CO是还原产物D.Si3N4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答案:B解析:Si和O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均不变,故Si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项错误;生成1 mol Si3N4消耗6 mol C,转移12 mol电子,1.4 g Si3N4的物质的量为 1.4 g140 g·mol-1=0.01 mol,则每生成1.4 g Si3N4转移0.12 mol电子,B项正确;C为还原剂,对应的生成物CO为氧化产物,C项错误;Si3N4属于新型硅酸盐材料,D项错误。

2.O3具有强氧化性,将O3通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O3+I-+H+―→I2+O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O3+2I-+4H+===I2+2O2+2H2OB.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C.O2是还原产物之一D.该反应能说明氧化性O2>I2答案:B解析:A项中方程式虽然满足原子守恒,但不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后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3+2I-+2H+===I2+O2+H2O,故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A项错误,B项正确;O3和O2中O的化合价均为0,故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该反应能说明O3的氧化性大于I2,而不能说明O2的氧化性大于I2,D项错误。

3.将SO2通入足量Fe2(SO4)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为SO2+2Fe3++2H2O===SO2-4+2Fe2++4W①,Cr2O2-7+a Fe2++b H+―→Cr3++Fe3++H2O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Cr3+>SO2B.方程式②中,a=6,b=7C.Cr2O2-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D.方程式①中W为OH-答案:C解析:由反应①②中各元素的价态变化可知,反应①中,SO2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2>Fe2+。

高考化学24个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专题14 速率计算专练

高考化学24个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专题14 速率计算专练

专题14 速率计算专练1.研究CO2与CH4反应使之转化为CO 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ΔH,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在压强为P4、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

2.用Cl2生产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HCl,利用如下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4HCl(g)+O2(g)=2Cl2(g)+2H2O(g)+Q(Q>0)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在不同时间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1)计算0~2min内Cl2的平均生成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合适的温度范围是380~440℃,选择该温度范围可能的原因是:①加快反应速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煤的合理利用及CO2的综合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请回答以下问题:合成甲醇在恒温2 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02和3molH2,发生反应:C02(g)+3H2(g)CH30H (g)+H20(g),测得不同时刻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变化(p后/p前)如下表:(1)反应前1小时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_mol/(L·h),该温度下C0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

4.大气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烟气中的NO x必须脱除(即脱硝)之后才能排放。

(1)汽车排气管上的催化转化器,发生上述的CO将NO2还原为单质反应。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 和NO2充入2L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回答以下问题:①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高考化学晶胞的相关计算专项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高考化学晶胞的相关计算专项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高考化学晶胞的相关计算专项训练练习题及解析一、晶胞的相关计算1.元素X位于第4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1对成对电子。

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B.X2+的配位数为8,Y2-的配位数为4C.与每个Y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Y2-共有12个D.该晶体的熔点比氧化锌高2.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6g冰(图甲)中含共价键数目为4N AB.12g金刚石(图乙)中含有σ键数目为4N AC.44g干冰(图丙)中含有N A个晶胞结构单元D.12g石墨(图丁)中含σ键数目3N A3.氮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Mn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锰的第三电离能比铁的第三电离能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NCl 的沸点(71℃)比HCN 的沸点(25.7℃)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3NCl 、2NH -、2NO -三种微粒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微粒的是_______。

(4)4Mn N (氮化锰)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0.3851nm 。

该氮化锰的密度为-3g cm ⋅(列出计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开发锂离子电池的科学家。

TiS 2、LiCoO 2 和 LiMnO 2 等都是他们研究锂离子电池的载体。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Ti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

(2)在第四周期 d 区元素中,与 Ti 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________。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真题练习1.[2022·广东卷]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BaS(s)+4H2O(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a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答案:C解析:温度越高,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越少,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ΔH>0,A项错误;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状态,由图象曲线变化趋势可知a上面的曲线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项错误;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故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C项正确;BaSO4为固态,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D项错误。

2.[2024·吉林卷]异山梨醇是一种由生物质制备的高附加值化学品,150 ℃时其制备过程及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15 h后异山梨醇浓度不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 h时,反应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①>②C.0~3 h平均速率v(异山梨醇)=0.014 mol·kg-1·h-1D.反应②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答案:A解析:3 h时异山梨醇的浓度仍在增大,1,4­失水山梨醇的浓度仍在减小,说明此刻反应②未达到平衡状态,即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A错误;由题图可知,3 h时山梨醇的浓度已为0,副产物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①、③均是不可逆反应,15 h后异山梨醇的浓度不再变化,1,4­失水山梨醇的浓度大于0,说明反应②是可逆反应,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①>②,B 正确;0~3 h 内平均速率v (异山梨醇)=0.042 mol·kg -13 h=0.014 mol·kg -1·h -1,C 正确;反应②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但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故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D 正确。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计算题练习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计算题练习

1-mol g 87g4.17⋅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计算题练习1. 将3.20g Cu 溶于B mol/L 过量的硝酸溶液30.0 mL 中,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2和NO ,反应结束后,将所剩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 mL ,测得c (NO 3-)=0.200 mol/L 。

(1)试求稀释后溶液的pH 。

(2)生成的气体中NO 2和NO 的物质的量(可以含有B 的代数式表示)。

(3)用NaOH 溶液吸收氮的氧化物是防止NOx 污染的一种方法。

原理为: 2NO 2+2NaOH =NaNO 3+NaNO 2+H 2O ,NO +NO 2+2NaOH =2NaNO 2+H 2O 若生成的混合气体能被NaOH 溶液完全吸收,试讨论B 的取值范围。

2. 较低温度下,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某校甲、乙两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均用200 mL 12 mol / L 盐酸与17.4 g MnO 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氯气,并将制备的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的氯气。

分析实验结果发现:① 甲、乙两组制得的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② 甲组在较高温度下将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所制得的产品中Ca(ClO 3)2的含量较高。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多少克?(2)实验中所得到的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原因,并写出可能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3. 水垢可以看作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为研究含有Ca 2+、Mg 2+、-3HCO 的水所形成的水垢的化学组成,取干燥的水垢6.32 g ,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得到5.78 g 剩余固体A ;高温灼烧A 至恒重,残余固体为CaO 和MgO ,放出的气体用过量的Ba(OH)2溶液吸收,得到的11.82 g 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计算专项练习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关键熟练书写有关方程式,理清关系.1、实验室用100mL 12mol·L-1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被氧化的氯化氢物质的量为()A.小于0.6mol B.0.6mol C.0.6mol—1.2mol之间 D.1.2mol2、在一定体积的的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为()A、等于50 mLB、大于50 mLC、等于100 mLD、大于100 mL3、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含硝酸的浓度为1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A.89.6mL B.112mL C.168mL D.224mL4、在FeCl3和CuCl2的的混和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的质量与所加Fe粉质量相等,则原混和液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7:2B、2:7C、1:2D、2:1二、根据原子守恒计算:不要局限于方程式计算,要从全局出发,考虑整体.5、已知某KOH样品中含水7.62%,含K2CO3 2.23%,含KOH 90%.现将1.00g样品加入46.00ml1.00mol/L的盐酸中,过量的酸用1.070mol/L的KOH中和.蒸发溶剂,蒸发到无水时,可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A、3.00gB、3.43gC、4.50gD、无法计算6、有5.1g镁、铝合金,投入500mL、2mol/LHCl溶液中,金属全部溶解后,再加入4mol/LNaOH溶液,若要求达到沉淀最大值,则加入NaOH溶液应为()A.250mL B.425mL C.500mL D.560mL7、一定量的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mol/L的足量硝酸溶液中,反应完成后,生成1.12LNO(标况下).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最少是()A.450mL B.500mL C.400mL D.不能确定8、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l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标准状况下224mL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单质铁的质量为()A.11.2g B.2.8g C.5.6g D.无法计算三、转化法:把宏观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与电子或其他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9、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mL2mol/L的HCl,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A.5.1g B.10.2g C.13.6g D.15.3g10、将质量为m g的铁与铜粉的混合物,溶于100mL 4mol·L-1 HNO3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为0.05mol N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则沉淀质量为()A.5.52g B.(m+6.8)g C.(m+2.55)g D.(m+12.0)g11、将3.5gFe,Mg合金投入到一定量的硝酸中,金属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HNO3被还原为NO和NO2),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值可为()A、1.12 LB、5.34LC、7.26LD、8.23L12、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是()(A)504mL (B)168mL (C)336mL (D)224mL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计算13、已知氧化剂XO(OH)2+被Na 2SO 3还原到低价.如还原含2.4×10-3mol XO(OH)2+的溶液,需30mL0.2 mol/L的Na 2SO 3溶液,则X 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 )A .+2B .+1C .0D .+314、已知白磷(P 4)与CuSO 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 4+CuSO 4+H 2O →Cu 3P +H 3PO 4+H 2SO 4,则1molCuSO 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 ( )A.2/5 molB.1/5 molC.11/5 molD.1/20 mol15、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 mol ·L -1 Na 2S 2O 3溶液恰好把224 mL(标准状况下)Cl 2完全转化为Cl -,则S 2O 32-将转化成 ( )A.S 2-B.SC.SO 3 2- D .SO 42-五、溶解度计算:牢记三个公式16、25℃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Sg.同温下,把Sg 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到(100+S)g 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得到一定量的蓝色晶体.若将此蓝色晶体溶解成饱和溶液,应加水的质量是 ( ) A.(100+S)g B.(100- )g C.100g D. (100- )g17、 现有t ℃时质量分数为a %的KNO 3溶液m g ,将其分成质量比为1∶2的甲、乙两份溶液.甲溶液蒸发5 g 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2 g ;乙溶液蒸发12 g 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5 g.则t ℃时,KNO 3溶解度为 ( )A .41.7 gB .50 gC .40 gD .60 g18、在某温度下,将200gKNO 3溶液蒸发掉10g 水或向其中加入10gKNO 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NO 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20%B 、47.5%C 、50%D 、52.5%19、某温度下,某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8%.取一定量的该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W g 该无水盐,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M g 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该盐晶体.那么,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溶质质量为 ( )A .26.8W% gB .(M-W)gC .(W-M)* 26.8% gD .(M-W) * 26.8% g20、已知t ℃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 克中含溶质m 克,若该溶液蒸发b 克水并恢复到t ℃时,析出溶质m 1克,若原溶液蒸发c 克水并恢复到t ℃时,则析出溶质m 2克,用S 表示该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 )A .m a m S -=100B .c m S 2100=C .c b m m S --=)(10021D .b a m m S --=)(100221、某无水盐在30℃时的溶解度为50g ,20℃时的溶解度为20g.若将100g 质量分数为30%的该盐溶液从30℃降到20℃,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是: ( )A 、16 g ;B 、12 g ;C 、10 g ;D 、1 g ;六、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熟记有关公式2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NO 3、Mg(NO 3)2、Al(NO 3)3三种溶液,取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NO 3-)之比为 ( )A .1:1:1B .1:2:3C .3:2:1D .3:4:323、将标准状况下的某气体(摩尔质量为Mg ·mol -1)溶于ag 水中,所得到溶液的密度为bg ·cm -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L -1,则该气体溶入水中的体积是 ( ) A 、L c M ac )1(4.22- B 、L M c 4.22 C 、L Mc b ac -10004.22 D 、L b ac 10004.2224、体积为V mL 、密度为d g/cm 3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溶质m 克,其摩尔浓度为Cmol/L ,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 ) A .M d w C ⨯⨯=1000 B .100d v w m ⨯⨯= C .%100%d M c w ⨯⨯= D .M v m C ⨯⨯=100 25、已知溶质质量分数为2a%的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 ·L —1,试判断a%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 —1) ( ) S 29S 216A.大于2bB. 等于2bC. 小于2bD.无法确定26、在硫酸、明矾和硫酸钾组成的混合溶液中,c (Al 3+)=0.4 mol ·L -1,c (SO 42-)=0.8mol ·L -1, 水电离的[H +]=10-13 mol ·L -1,则c (K +)为 ( )A .0.15 mol ·L -1B .0.2 mol ·L -1C .0.3 mol ·L -1D .0.4 mol ·L -1七、化学平衡计算:三段式27、一定温度下,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 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 ·s)B .反应开始到10 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D .反应开始到10 s 时,Y 的转化率为79.0%28、在一定条件下,测得2CO 22CO+O 2平衡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 .在此条件下,CO 2的分解率是 ( ) A.M M -44 B. M M )44(2- C. M M 244-D. M M -4429、在1升密闭容器中,把1molA 和1molB 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A(气)+B(气)xC(气 )+2D(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molD ,并测得C 的平衡浓度为0.4mol/L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X 的值为2;B.A 的转化率为40%;C.A 的平衡浓度为0.4mol/L ;D.B 的平衡浓度为0.8mol/L.八、pH 计算:30、相同温度下,中和10mLpH =10的氨水,需pH =2的盐酸V 1mL ,若中和10mLpH =11的氨水,需pH =1的盐酸V 2mL,则V 1和V 2的关系是 ( )A .V 1<V 2B .V 1=V 2C .V 1>V 2D .V 1=0.1 V 231、常温下,将pH=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则稀释后溶液中C(SO 42—)与C(H +)之比约为( )A 、1:1B 、1:2C 、1:10D 、10:132、等量的苛性钠溶液分别用PH 值为2和3的醋酸溶液中和,设消耗醋酸溶液的体积依次为V a 和V b ,则两者关系正确的是 ( )A.V a >10V b ;B.V b =10V a ;C.V b <10V aD.V b >10V a .九、电化学计算:书写电极反应式,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计算33、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 2和CuSO 4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01摩/升)500毫升,当阴极析出0.48克Cu 时,在标准状况下,阳极可得到的气体约为: ( )A .0.168升B .0.14升C .0.336升D .0.24升34、用质量均为100g 的铜片作电极,电解AgNO 3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质量相差28g ,此时阳极质量为 ( )A 、121.6gB 、93.6gC 、89.6gD 、88.2g35、用惰性电极电解M (NO 3)x 的水溶液,当阴汲上增重ag 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 的原子量为 ( )A.22.4ax/b.B.11.2ax/b.C.5.6ax/bD.2.5ax/b十、多步反应,考虑反应先后顺序36、向100mL 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N 、NaSCN 和NaI 混合液中滴入0.1mol 液溴后,测得 有一半CN-已被氧化,则原溶液中NaSCN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已知①还原性I ->SCN ->CN ->Br - ②SCN - 和CN -的氧化产物为(SCN) 2和(CN) 2) ( )A .4mol/LB .2mol/LC .1mol/LD .0.8mol/L37、在100mL 含等物质的量的HBr 和H 2SO 4 的溶液里通入0.02molCl 2,有一半Br -变为Br 2.原溶液中HBr和H2SO 3的浓度都等于 ( )A.0.015 mol/LB.0.016 mol/LC.0.15 mol/LD.0.16 mol/L38、现有浓度各为2mol/L 的FeCl 3、FeCl 2、CuCl 2的混合溶液100mL ,加入amol 铁粉,填写下列表格:2(1)若b≤0.005mol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b=0.01mol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b≥0.15mol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平均值法40、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克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有()A、锌B、铁C、铝D、镁41、两种金属混合物50克,与Cl2反应,消耗Cl271克,这两种金属可能是()A、钠和铝B、铁和镁C、钙和铜D、铁和铜42、由10g含杂质的Ca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后,产生0.1 mol CO2,则其中的杂质可能是()A、KHCO3和MgCO3B、K2CO3和SiO2C、MgCO3和SiO2D、NaHCO3和Na2CO3十二、多步反应,考虑总反应式或关系式43、取对水蒸气的相对密度为0.4的CO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若干克,通入到盛足量的Na2O2固体粉末的容器中,并同时加入少量的O2,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称重发现固体粉末的质量增加了2.1g,则原混合气体的质量比为()A.1:4 B.2:3 C.6:5 D.7:244、一定量的铁粉和9克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克水,则加入的铁粉质量为()A.14g B.42g C.56g D.28g十三、巧算法45、将KCl和KBr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g,则原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2:1B、1:2:3C、1:3:2D、3:1:146、在50g含1.17gNaCl和0.84g NaF溶液中滴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2.87g固体,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钠与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D、氟化银难溶于水47、一包铝铁混合物粉末,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该粉末和原粉末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粉末中铝的含量为:()A.30% B.47.6% C.52.4% D.70%十四、极限法48、含8.0g 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 Na2SB Na2S和NaHSC NaHSD NaOH和NaHS49、现有含等物质的量的KHSO3、NaHSO3的混合物m g与200 mL盐酸反应.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且气体体积均以标准状况计.请以具体数值或带有字母的代数式等填写下列空白:(1)该固体混合物中KHSO3与NaHSO3的质量比为 .(2)如亚硫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3)如果盐酸过量,则生成SO 2气体的体积为 L.(4)如果反应后亚硫酸氢盐有剩余,盐酸不足量,要计算生成SO 2气体的体积,还需知道的条件或数据是 .(5)若KHSO 3和NaHSO 3以任意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则m g 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SO 2的体积范围是 .50、在25℃,101 kPa 条件下,将15 L O 2通入10 L CO 和H 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 ,则原CO 和H 2的混合气中V (CO)= L ,V (H 2)= L.(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 ,则原CO 和H 2的混合气中V (CO)∶V (H 2)=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十五、其他51、(1)将mg 铁粉和ng 硫粉均匀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红热,冷却后加入_________________毫升bmol/L 的盐酸就不再产生气体;(用含m 和b 的代数式表示)若把已放出的气体收集起来,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一共_________________升.(2)若把0.1mol 铁粉和1.6g 硫粉均匀混合后,铺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引燃,完全反应后,将残渣全部放入过量的稀H 2SO 4中充分反应,结果所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明显少于2.24L ,其简述原因.52、有100mL NaOH 溶液,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O 2,得到了Na 2CO 3和NaHCO 3的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含溶质35.8gNa 2CO 3和NaHCO 3.,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 ·L -1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测得共产生CO 28.96L (标准状况)(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回答)(1)原混合物中Na 2CO 3为 _______________g(2)若以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 (mL ),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mol ),建立n=f (V )的函数关系,将V 在不同取值范围时,n=f (V )的关系式填入下表并作图V 的取值范围 n=f (V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a mL 同浓度的NaOH 溶液,与足量的CO 2发生反应,得到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最大质量为(用含a 的数学式表示).49、(10分) (1)120∶104 (2分)(2) (2分)0.6200 400 600 800 盐酸体积V/mL 0.4 n(CO 2)/mol(3) (2分)(4)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分)(5) L ~ L (2分)50答案:(1)5 5 (2)a a --2010(3)10<a <2051、(1)解:设需加入VmLbmol/LHCl )(4.0564.22)()(72501000256L m m V mL b m V b V m =⨯==⨯=⨯气体(2)铁娄在受热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故放出的气体体积减小.52(2)V 的取值范围 n=f (V ) V ≤100mL 0 100mL <V<500 mL (0.001V-0.1)molV ≥500 mL0.4 mol0.6 盐酸体积V/mL 0.4 n(CO 2)/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