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措施

合集下载

提升水电站经济运行水平的措施探讨

提升水电站经济运行水平的措施探讨

提升水电站经济运行水平的措施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态意识的增强,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追求也日益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能源在我国仍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随着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以及非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水力发电所需的电力很多,但其排放很少,因此,提高其经济运行水平,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护生态。

关键词:水电站经济;运行水平;措施探讨引言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电力资源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来源。

在当今电力大发展的今天,水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对保证电厂的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厂要加强对水电站的日常维修和维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提高他们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检修的能力,以保证水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

1.水电站存在的问题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1.1.安全管理体系的缺陷安全控制系统是小型水电站运行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系统,但实际上,它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具体实施,而且往往处于形式上。

这种程序性安全控制制度不仅会影响发电厂的运作效率,而且会危及在发电厂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导致发电厂本身的管理混乱。

安全控制制度的缺陷也可能导致有关工作人员对职业安全认识不足,对安全风险缺乏关注。

1.2.缺乏紧急处置系统我国大多数小型水电站都存在短期发展问题,管理制度不足。

缺乏相应的应急系统是水电站管理系统中最大的问题。

与小型水电站运营有关的许多一般性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应急机制造成的,这使得小型问题不断恶化,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情况和后果。

2.提升水电站经济运行水平的措施2.1.管理运营费用主要手段如下:一是降低人力资源使用成本,通过设置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提升企业治理水平,通过有效管理手段提高劳动效率;二是控制采购成本,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公开的招标竞价,让整个招标过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于一般的采购要做到问价比价采购,有效地控制成本;三是加强对可控费用的控制,要尽可能地压缩非生产性的支出,来减少人工费用,通过分流多余的工作人员,以及对于工作中的办公费、招待费和会议费等进行重点的控制。

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探讨

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探讨

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轮发电机组在发电过程中存在着能源的损耗、燃料消耗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提高其效率和降低燃料消耗成本是提高经济性的关键。

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也直接影响着发电机组的经济性。

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提升目标,采用先进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从而提升发电机组的经济效益。

研究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目的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旨在通过引入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促进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提高汽轮发电机组的效率,提升电力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提高发电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实现发电成本的降低。

通过降低燃料消耗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合理规划燃料采购和消耗流程,实现燃料的高效利用,降低成本支出。

优化设备运行管理是提高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运行计划和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提升效益,引入新的设备和管理技术,提高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旨在实现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全面提升,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1.3 意义汽轮发电机组作为现代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性对整个电力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可以大大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正确认识和实施相关措施,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企业管理 一
提 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的主要措施
谢争先 于子 龙
摘要 :针 对于 大连 发 电有 限责任公 司初 期供 电煤 解 决了原 空预器硬密封 因 “ 蘑菇变形 ”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三角漏风
耗 居高不下,公 司从设 备治理 、技术 改造 、运行优 化、 能潜力被 充分挖掘 ,供 电煤耗达同类型机组先进值 。 关键词 :供 电煤耗
济 技 术指标 快速 好转 ,并保 持 上升趋 势 ,供 电煤 耗逐 的设计 值 ,减 温水 用 量低 于设 计要求 。主汽 压 力升 高
年 下降。 了1 . 1 5 M P a ,主汽温度升高 了 2 . 9 4 ℃,再热汽温升 高了 耗下 降约 0 . 2 . 6 g / k w h 。 二是 提 高凝汽 器 真空 ,首先 从提 高真 空严 密性上 火 电机 组运行 是否 经济 ,主要 反 映在供 电煤 耗值 6 . 6 2 ℃ ,过 热器 减温 水量 下 降 了 2 0 . 9 9 t / h ,共 影响煤
1 0 3 5 / 1 7 . 5 一 H M ,型 式 为 :亚 临界 、一 次 中 间再热 、 自 然循 环、单炉膛 、平衡通风 、湿式排渣 、燃煤汽包炉 , 号 为:C C 2 5 0 / N 3 0 0 — 1 6 . 7 / 5 3 7 / 5 3 7 / 0 . 9 8 1 / 0 . 3 9 ; 型式 为: 亚 临界参 数、一次中间再热、高 中压合缸 , 单轴双排汽 、 的型号为 Q F S N - 3 0 0 - 2三相隐极式 同步发 电机 。 因设备 运行 可靠 性差 、运行 经验 不足 等 原因 ,投 板 由6 0 %降到 3 0 %左右 ,给煤机密封风挡板关至 5 0 %左 右 ,锅炉 氧量平 均下 降约 0 . 6 %左 右,在 6 0 % 一 7 0 %额 定 灰含碳量控制在 0 . 5 %以内,大渣含碳量在 1 . 5 %以内, 影 响煤耗 下 降 0 . 6 8 g / k w h ;上述 措施 实施后 ,锅 炉效 2 . 在提 高循环效 率方 面主要 采取以下措施 :

提高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措施

提高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措施

提高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措施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但深入,以及厂网分开,竟价上网的严峻事实,不但要求我们的发电厂仍至每一台机组不仅要安全可靠地运行,而且更要经济合理地运行。

本人从事运行工作十多年。

个人认为只要我们眼睛向内,真抓实干,降低成本,提高人员的,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那么提高效率是可行的,必要的。

单元机组特别是大容量单元制发电机组的燃料消耗量是相当大的,但其中60%左右的能量都以各种不同形式损耗掉而未被利用,所以减少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中的各项损失和自用能量损耗,提高发电机组的效率,降低煤耗率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很大的意义。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提高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1)提高循环热效率;2)维持各主要设备的经济运行;3)降低厂用电率;4)提高热控水平和自动装置投入率。

一、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循环热效率是提高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大头,必须重视起来。

其具体措施如下:1、维持额定的蒸汽参数规范。

根据热工基础理论和汽轮机运行理论可知,提高蒸汽初参数可以提高大容量发电机组的热经济性。

但对于已运行的发电机组来说,最佳初参数已经由设计确定,故维持额定参数是经济运行的主要内容。

如果降低运行发电机组的初参数,会降低其经济性。

如对于高压发电机组,初压头降低5%,汽耗将平均增加1%;初温度降低10℃会使循环效率下降0.5%。

所以应密切监视新蒸汽参数,并及时调整, 使之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2、保持最佳真空。

提高汽轮机真空可以增加可用焓降,减少凝汽损失,提高循环效率,但循环水泵电耗将要增大,故应使汽轮机保持最佳真空运行。

实际上运行中较普遍的问题是真空偏低,达到最佳真空值,这个问题在夏季更为突出,所以提高真空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其具体办法如下:1)降低循环水温度。

当循环水温度在20℃左右时,循环水温每降低1℃,真空约提高0.3%, 节约燃料0.3%--0.5%。

对于循环供水系统应采取提高冷水塔和冷却塔效率的措施来降低循环水温。

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安全经济性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安全经济性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安全经济性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摘要:本文对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进行研究,针对机组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效果,为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深度调峰;运行机组;经济性分析在电厂运行过程中,常有机组偏离设计工况运行的现象发生,这使得现场技术人员需要采用深度调峰的运行方式,保证机组的运行状态,为电厂生产流程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该运行机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使生产现场的人员安全得到保障,电厂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以提升。

1电厂汽轮机组的运行方式1.1 定压运行方式当电厂生产压力保持恒定时,汽轮机组在运行方式上可以分为节流配汽与喷嘴配汽两种。

其中,节流配汽指生产人员同时开启多个气压调节阀,以对生产现场实施配汽。

该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汽轮机在进行第一级调速时载荷教较小,但这也会造成较大的节流损失,使机组运行效率发生下降[1]。

另外,当进气流量发生变化时,机组各级温度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使得节流配汽方式的应用对负荷波动的适应性较强。

而在应用喷嘴配汽方式时,生产人员则需按照预先制定的顺序逐步开启调节阀门,对生产进气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调整。

在这种运行方式的支持下,实际生产中只有一个气门会发挥节流作用,使节流损失得到有效遏制。

1.2 滑压运行方式滑压运行在电厂生产中可分为纯滑压运行及节流滑压运行两种。

首先,在应用纯滑压运行模式时,其主要应用方式为,将所有调节阀保持在全开的状态,仅由汽轮机在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时对其进行调节[2]。

具体而言,当机组运行功率稳定后,其就会通过对给水量及锅炉燃料量等指标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汽轮机对其内部蒸汽流量与压力的控制效果,有助于提高汽轮机对机组适应能力。

在这种应用方式的支持下,调节阀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节流损失。

但该方法对锅炉的调节存在滞后性,使得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难满足电网调峰的需求,因此,当多数电厂都很少使用这一方式。

135MW火电机组运行经济分析

135MW火电机组运行经济分析

在当前“厂网分家,竞价上网”的发电形势下,发电厂生产上要求就不仅仅是安全、稳定,更要突出的是“经济”。

提高了发电机组的经济性其意义是相当大的:煤耗降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发电成本的降低。

因此,本文就135MW火力发电机组运行方面的经济性提高进行探讨和分析。

第一,维持额定蒸汽初参数(压力为13.7MP,温度为535 C)。

因为机组设定的参数就是该机组运行效率最高的工况,所以我们要设法让机组的初参数与额定值相近。

从热力学角度来讲,如果压力不够,则蒸汽膨胀做功能力受到限制;如果蒸汽温度不够则蒸汽的过热度不够,到末几级叶片做功时,蒸汽湿度明显增加,则会对叶片产生水冲击的危害,经济性降低就更不言而喻了。

既然初参数那么重要,锅炉运行又怎么来保证呢?我认为司炉和司水密切联系做到:一是燃烧稳定。

二是减温水的控制得当。

根据我运行实习和仿真机操作的总结,我发现二者有其内在的联系。

那就是:温度的控制就是一个波浪形过程。

所以对应于一个工况,减温水的调节是有一个进程的。

加负荷时,减温水投量要适当增加,而且要看着升温趋势及时增投减温水量;减负荷时,要确保参数不变,则要适当降低减温水量直至全收减温水。

值得补充是,无论滑参数减负荷(或升负荷)时,都是让温度先降低(或升高),才让压力和负荷下降(升高)。

再有,当风量减少,如停制粉系统时减温水也要适当减少才能确保初参数稳定。

最后,事故状态下,调减温水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超温和汽温直泄(跳水),这不仅是机组经济性需要更是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

第二,是维持额定的再热参数。

从热力学角度来讲,再热将高压缸的排汽再一次加热便之达到535 C,令蒸汽在中低缸做功时的过热度得到了保证,不致于发生水冲击,减少湿汽损失。

运行调整原则是先用烟气档板调节,再用微量喷水调节,最后用事故喷水调节。

从实操来看,烟气挡板开了以后,一般都不会再调整。

因其影响到炉膛负压的,而且调节较缓慢。

事故喷水是事故用而且要慎用,所以正常时只用微量喷水调节。

如何提升汽轮机运行经济性

如何提升汽轮机运行经济性

如何提升汽轮机运行经济性?一、影响因素1、汽轮机轴封系统漏汽量。

汽轮机属于涡轮式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蒸汽热能进行转化从而使其成为机械能,因此,汽轮机转换效率如何往往会影响到能源利用率。

2、汽轮机通流部分性能影响。

汽轮机通流部分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其中点包括是调节汽门、进汽室等。

3、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其轮机运行效率一般情况下会受到主蒸汽压力、温度两方面的影响,若前者下降则主蒸汽流量便会开始增加,如此一来,便会出现蒸汽损耗的情况,而一旦主蒸汽压力过高便有可能出现汽轮机组负荷大的情况,影响喷嘴、叶片,使运行的安全性4、加热器效率下降的影响。

若在使用或者进行维护时无法正确操作汽轮机加热器便有可能出现堵管、泄露管束多等情况,如此便会出现加热器进出水温升小的情况,不利于提高加热器效率,继而影响到水温,出现汽轮机组煤耗增加。

二、节能降耗措施1、重视并改进汽轮机的运行操作。

认识到计算机运行操作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改进,不但能够保证汽轮机运行状态也能够延长使用年限,节约能源。

工作人员通过对高低旁调整主、再热蒸汽压力和温度等方面进行利用,从而使凝汽器真空略低,如此一来便会使蒸汽量加大暖气速度加快,提高汽轮机启动时间节约能源。

2、加强对给水温度的控制。

汽轮机组运行会受到多方影响,其中给水温度会影响到其效率,若温度偏低不但会使能源消耗增加还会导致热能损耗严重,不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

首先应结合现实情况综合分析前轮机组,之后再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燃料投放方案,之后再按照具体标准对控制技术进行利用开展燃料投放操作,如此便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热能损耗提高利用率。

最后,相关管理人员应结合现实情况和具体需求提出具体的设备检查维护制度,定期检修设备,保证运行情况,降低管道泄漏的问题带来的影响。

3、重视汽轮机冷端优化。

冷端优化,是以汽轮机的微增功率、凝汽器热阻锋多个函数以及冷端凝汽器洁能管参数为基础所进行的,以供电功率增量为目标函数的专用于热力发电厂冷端优化节能技术,其一般情况下都会从循环水系统和真空系统等多个方面4、重视汽轮机轴封系统以及通流部分的性能。

提高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创新运行管理

提高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创新运行管理
N0 3 0—1 ./ 3 / 3 8型 、 临界 参 数 、 轴 、 6 7 5 7 5 7— 亚 单 双
缸 双排 汽 、 中压合 缸 , 高 中间再 热 凝 汽式 汽 轮 机 ; 发
电机为 东方 电机 厂生 产 的 Q S 3 0—2— 0 F N一 0 2 B型 三 相二极 式汽轮 同步发 电机 , 用 “ 一氢 一氢 ” 采 水 冷 却 方式 。
为突破 口 , 稳定锅 炉燃烧 开始 , 从 通过管理 优化 和创 新 , 机组运行 经济性 得 到较大提 高 。 使
() 3 煤质 趋劣使设 备 的可用率 降低 。 ( ) 质 下降增 加 了检修 工 作 量和 费用 。由于 4煤
煤质变 差 , 云南 电网 的各 主力 电厂 也不 同程度 地 出
个原 因就是 火 电厂 的 出力严 重不 足而影 响 电网的供
电能 力 。
() 2 煤质趋 劣 使 电厂 煤 耗 和 厂 用 电 率 增加 , 经
济 性 下 降 。 云 南 某 电 厂 2 0 年 的 负 荷 率 仅 为 07 7%, 1 其原 因在 于煤质很 差 , 燃烧很大 量 的煤 也带不 起 负荷 ; 同时 , 电厂 的耗 油量 和辅机耗 电量却 大 幅度 上升, 厂用 电率 比同类 型先进 电厂 高出近 1 。 %
2 机组 运 行 分 析
30 W 火 电机组 能否安 全 、 济 、 0M 经 高效 运行 , 影
收稿 日期 :00— 5— 1 2 1 0 2
现机组 出力 受 限 、 内磨 损 加剧 ( 电厂 均 多 次 出 炉 各 现 受热 面泄漏 、 管 等事 故 )输 灰 系统 出 力严 重不 爆 、 足、 给煤 系统频繁 堵 断 以及 锅 炉燃 烧 方 面 的各 种 问

火电厂单元机组的经济运行措施分析

火电厂单元机组的经济运行措施分析

火电厂单元机组的经济运行措施分析随着国家电力运营体制改革的深入,能源紧张的现状和电力行业的竞争机制,都要求各火电厂必须节能降耗。

为此,火电厂除加强各生产环节的管理、提高职工的运行和检修技能外,深入研究并完善火电厂优化运行技术将进一步给整个火电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单元机组的主要热经济指标单元机组的经济运行状况,主要取决于其燃料和电量的消耗情况,因此,单元机组的主要热经济指标是发电标准煤耗率和厂用电率。

标准煤耗率及厂用电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机组的设计、制造及选用的燃料;但运行人员的调整、运行方式的选择对这两项指标也有很大影响。

单元机组的经济运行就是要保证实现标准煤耗率和厂用电率的设计值,并尽可能地降低,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单元机组的技术经济小指标在运行实践中,常把单元机组的标准煤耗率和厂用电率等主要热经济指标分解成各项技术经济小指标。

控制这些小指标,也就具体地控制了各环节的效率和厂用电率,从而保证了机组的热经济性。

2.1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表征锅炉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

影响锅炉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排烟热损失。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一般占锅炉热损失的4%~8%.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和排烟量。

排烟温度越高,排烟量越大,则排烟热损失越大。

为减少排烟容积,在减少炉膛及烟道漏风的前提下,要保持锅炉有效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

过剩空气系数过大会增大排烟容积,过小会引起其他损失增大。

(2)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可燃气体随烟气排出炉外所造成的热损失。

影响这项损失的主演因素是燃料性质、过剩空气系数、炉膛温度以及炉内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情况等。

(3)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飞灰及排渣含碳造成的热损失。

该项损失仅次于排烟热损失。

影响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燃料性质和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

如煤中含灰分、水分、挥发分高,煤粉细度不合理以及运行中锅炉一、二次风不匹配等均会使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加。

电厂1000MW机组运行经济性研究

电厂1000MW机组运行经济性研究

电厂1000MW机组运行经济性研究摘要:电力能源已经成为了现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从我国电能结构组成中可以看出,其中承担大部分发电工作的还是火力发电厂。

因此加强对电厂1000MW机组运行经济性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是符合未来社会发展大势所趋。

关键词:电厂;1000MW机组;运行经济性电能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由于我国各行各业对电能的消耗量越来越大,也促使国家加大了电力基础设施的资源投入。

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相关技术也已经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地位。

在电厂1000MW机组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好经济性分析,为实现节能以及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关于电厂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概述能够影响到电厂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原因有许多种,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出发。

通过现有的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朗肯循环定律,可以整理出其中影响程度比较大的因素。

分别为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温度、压损、凝结水的过冷度、热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汽缸效率等。

通过相关理论研究证明,上述的这些原因仅有一部分是可以进行优化控制的,但是还有部分是属于不可控因素。

因此就应当要对这些可控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整,结合实际发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进行深入研究,将局部影响因素反馈为真实的经济指标,可视性效果更好。

目前国内1000MW机组项目越来越多,做好经济性研究能够为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做出重大贡献。

二、热力系统热经济性2.1 加装设备目前,国内很多发电厂1000MW机组热力系统中所使用的高压加热器会持续不断的产生大量的热量损失,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置好这些热量,就会出现热量损失现象。

最终反馈出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抽汽量增大,使得整个发电厂的热力经济性有所降低。

针对这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冷却器,这样能够很好的弥补这种缺陷,提高热循环的热经济性。

2.2 回收热排污在1000MW机组运行中,机组运行中排放的一些污水具有较高的温度,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热能。

浅谈提高水电站经济运行的措施

浅谈提高水电站经济运行的措施

浅谈提高水电站经济运行的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能源大量消耗,经济的发展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经济和能源的结果进行合理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建设。

当今在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水电站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在日后水电站建设中,必须要对其经济运行水平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运行水平,带动我国经济建设持续的发展。

本文就对提高水电站经济运行的措施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士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电站;经济运行;措施1概述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的美好愿景与日俱增。

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无疑对生态和不可再生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必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并力求效益最大化。

水利发电的排放微乎其微,提升水电站的经济运行水平对环境保护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对于水电站经济运行来说,制定水电站的最佳运行方式,能够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型,还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经济发电及经济供电等目标的实现。

同时,对提升水电站运行的管理水平、增加水电站的发电量、提高流域防洪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提高水电站经济运行的措施2.1细化精益管理,确保设备可靠性水电站的发电机组、供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决定水电站运行经济性的决定性因素。

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资金、人力、物力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因此,对于水电站的相关人员来说,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水电站经济运行的重要性,提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

对水电站中发电机组、供电设备采取精细化管理,从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检测、维修、改造、优化、更新、运行等各个环节入手,开展精细化管理,确保各环节管理的有效性。

只有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为水电站经济运行提供前提和保障。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组运行经济性日益成为企业管理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改善机组运行经济性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因此,本文将介绍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第一,企业应关注机组设备运行状态。

要掌握机组设备实时运行参数,并及时发现参数异常数据,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

因此,企业应统一使用智能设备,明确传感器位置,并采用可靠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系统,以实现机组设备参数实时监控。

第二,企业应优化机组参数设置。

针对不同机组设备型号,应实施严格的参数设置管理,定义运行参数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范围内改变参数设置以达到改善机组运行经济性的目的。

第三,企业应采取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措施。

企业应细化机组保养任务,定期进行机组部件的检查、润滑、清洁等维护工作,以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另外,企业应采用预防性维修方式,定期做好计划性维修,以确保机组设备性能稳定,运行效率高。

第四,企业应采用智能化管理措施。

采用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准确获取机组设备实时数据,并及时发现机组设备故障,从而指导机组运行,实现较高的运行经济性。

综上所述,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包括:关注机组设
备运行状态、优化机组参数设置、采取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措施以及采用智能化管理措施。

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机组的运行经济性,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提高汽轮机运行经济性措施

提高汽轮机运行经济性措施

提高汽轮机运行经济性措施摘要: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是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

为了降低火电厂的运行成本,一方面要通过控制热力设备的运行参数来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减少热力管道和受热面的热损耗。

所以本文通过保持额定蒸汽参数,维持持最佳真空,降低厂电率等方面,减少汽轮机运行中各级损失和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汽轮机效率,以达到汽轮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关键词:经济性;节能;降耗;提高效率减少汽轮机运行中各级损失和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汽轮机效率,降低煤耗,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汽轮发电机组各种相对效率表示汽轮发电机本身的完善程度,而热耗率则标志整个发电设备的经济性,它除受汽轮机的效率影响外,还包括蒸汽参数、凝汽器真空、管道损失和回热、再热循环的影响,汽轮发电机组的热耗越小,其经济性越高。

提高汽轮机组经济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维持额定蒸汽初参数。

提高蒸汽的初参数可以提高大容量发电机组热经济性。

但初参数的提高受金属材料耐热、耐压和投资成本的限制,所以最佳初参数已经在设计阶段确定,故维持额定参数是提高汽轮机经济性的重要内容。

如果降低运行发电机组的初参数,会降低机组的热经济性。

在主蒸汽温度不变时,主蒸汽压力降低,整个机组的焓降就减小,运行的经济性降低。

主蒸汽温度下降,将使汽轮机做功的焓降减少,故要保持原有出力,则蒸汽流量必须增加,因此汽轮机的汽耗增加,及经济性下降。

每降低10℃,汽耗将增加13%-15%。

由此可见,初参数提高其他条件不变,其热效率提高,反之热效率降低。

所以监视新蒸汽初参数,并及时调整,使之不超过规定是提高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的重要措施。

二、维持额定的再热蒸汽参数。

再热机组的再热参数与机组效率有直接关系。

再热汽温越高再热机组的经济性就越高,再热温度提高10℃,大约可提高热效率0.2%~0.3%,但是再热温度的提高,同样受到了金属材料的限制,一般是取再热汽温与初蒸汽温度相等。

充分发挥设备性能优化运行-提高机组实际运行经济性

充分发挥设备性能优化运行-提高机组实际运行经济性
• 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火电厂的节能措施
• 加强节能宣传活动 • 建立健全法规 • 节约燃料油 • 提高设备效率,推广节电技术 1、采用电子变流变
频调速技术;2、推广绿色照明;3.提高泵与风机的运行效率;4.开发高效变 压器;5、发展高效电机
• 推广多联供热技术 • 优化电力结构 1、优先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机组;2、优先建设洁净
冷风量130t/h 大约相当于100kN m3/h
空气的比热
0.35 kcal/m3.℃
温差
270(310℃—40℃)
平均负荷
约 55万 kw
煤耗 2.45g/kwh(100x1000x0.35x270x1000/550000x7000)
* 冷风用量越多,经过空气预热器的一、二次热风量 必然减少,排烟温度肯定升高,每增加100 t/h冷风量 排烟温度要提高7℃左右,影响煤耗约1.5g/kwh左右。
采取的措施
• 提高磨煤机的出口温度,经过实践,将磨煤机出 口温度由85℃提高到90 ℃;煤的可磨性相对大, 对管道的冲刷相对减弱。
• 优化磨煤机密封风压力 治理给煤机的密封风,运行中尽量调整给煤机密 封风量,保证给煤机内没有上返煤粉即可。
• 降低一次风压力,减少空预密封处一次风向二次 风、烟气侧的漏风量。
锅炉效率提高途径四
散热损失 • 锅炉炉墙、金属结构及管道(风烟管道、
汽水管道、联箱等)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 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一般小于0.5%。 • 影响的主要因素:锅炉容量、负荷、相对 表面积、保温情况、环境温度
锅炉效率提高途径五
灰渣物理热损失 • 炉渣、飞灰排出时带走的热量; • 影响因素:燃料灰分、排渣量和温度、干
煤发电工程;3、积极发展核电

浅析提高火电厂运行经济性的措施

浅析提高火电厂运行经济性的措施

炉 内温度不 高的时 候 ,就有 一部分 燃料 未 能完
1 %的 C O,就会增加 5 %左右 的锅 炉热损失 。 主 要监视氧量 ,即烟 气 中氧含量 的百分数。 最合适
的氧量 随燃料种类和燃烧 方法而改变 。 c 、机械不完 全燃烧热损失是 仅次于排烟热 损失 的主要 项 目之一 ,一般达 到 1 5 影响机 - %。
1 前 言 .
环 效 率 下 降 0 5 。 以应 密 切 监 视新 蒸 汽 参 .% 所 数, 并及 时调 整 , 使之 不超过规 定的范 围 。
2 2保 持最佳 真 空。 高汽 轮机 真 空可以增 . 提
随着 我国 发 电生 产 装置 的大 型 化和 装机 容
量 的不 断扩大 ,能源 的消耗也在 大幅 度上升 。 为
了提高 发 电生产 的经 济性 , 降低 生产成 本 , 须 加可 用焓 降 , 必 减少凝 汽损失 , 提高循 环效率 , 但
合理 、 效地利用 能源 , 有 不断提 高能 源的利用 效 循环 水泵 电耗将 要增 大 ,故应使 汽 轮机保 持 最
率。 只有通过对 机组 的运行状 况 、设备性 能等 进 佳真 空运行 。 具体办法 如下 : 其 行 定量评估 , 挖掘节 能潜力 , 才能使 发 电厂适 应 竞 价上 网 的严 峻 形势 ,达 到企 业 利润 最大 化 的 目标 。 减少 单 元 制 发 电机 组 运 行 中的各 项 损 失 和 自用能量消耗 , 提高 发 电机 组 的效率 , 降低煤 耗 率 对 国 民经 济 具有 很 大 的 意 义 。 国火 电厂 我
常, 当再 热温度等于 蒸汽初 温时 , 最佳 的再热蒸
减少 或 者 消 除凝 结 水 的 过冷 却 。 要 是和 凝 汽 主

提高汽轮机经济和稳定性运行的主要措施

提高汽轮机经济和稳定性运行的主要措施

提高汽轮机经济和稳定性运行的主要措施摘要:华能伊敏电厂三期2×600MW超临界机组作为国产首台超临界机组、汽轮机采用哈尔滨汽轮机厂与三菱公司联合设计、生产的模式,型号为N600—24.2/566/566,本机组为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伊敏电厂是华能集团的重要企业之一,肩负着东北地区供电的需求,同时也是华能集团重要的盈利企业,因此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尤为重要。

下面结合华能伊敏电厂三期机组汽轮机的运行情况,浅谈提高600MW超临界汽轮机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变压运行;顺序阀控制;变频改造1、利用顺序阀控制方式、减少节流损失华能伊敏电厂三期2×600MW汽轮机组每台机组配有两个高压主汽门、四个高压调门、两个中压主汽门和四个中压调门。

定压运行中,汽轮机负荷改变是通过变化高压调节汽门的开度增减汽轮机的进汽量来实现。

华能伊敏电厂汽轮机采用的DEH调节系统具有阀门管理功能,可选择调门单/顺序阀控制方式,即节流调节/喷嘴调节方式。

单阀控制是把四个高压调门一同进入同步控制。

在这种运行方式下,所有的阀门均处于节流状态,对于汽轮机启动运行初期,虽高调门的节流加大,但对汽轮机各部件获得均匀加热较为有利,大大加快了机组的启动速度,因此,我厂汽轮机在启动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单阀控制方式。

顺序阀控制时,调节汽阀按预先设定的顺序逐个开启,通常仅有一个调节汽阀处于节流状态,其余均处于全开或全关状态,这种调节方式减少了阀门节流损失、提高了汽轮机的效率,因此我厂在滑压运行及90%~100%额定负荷运行时采用顺序阀控制方式。

2、积极进行设备变频改造,减少厂用电损失华能伊敏电厂二期凝泵型号是C720Ⅲ—4,额定流量1590t/h,额定电流303.3A,额定功率1800kw,自2010年5月份凝泵改为变频控制,实际运行中凝泵在满负荷和低负荷时参数的变化,从中看出负荷降低时关小除氧器上水调门使凝结水量变小,但电机负荷的下降却不多,这就说明存在较大节流损失。

提高风力发电场综合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提高风力发电场综合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提高风力发电场综合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风力发电场的经济效益,取决于风力发电场的发电收入和运营管理费用。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风力发电场风机的发电量、控制和降低运营管理费用,是保证风力发电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提高风机发电量的技术措施影响风机发电量的主要因素,包括风机的可利用率、风力发电场设备的安全管理和风机的最优输出。

(1)提高风机的可利用率。

通过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保证风机的可利用率:1)高效、快速处理和解决风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降低风机故障停运时间;主要技术措施:建立风机各类故障清单、故障处理程序、方法等技术标准;建立故障处理定额标准、质量记录等方面的管理标准;建立考核体系及方法。

2)提高风机的运行维护工作质量,发现风机运行存在的潜在质量隐患,及时有效处理。

风机潜在质量隐患,主要包括风机、变配电设备所包含的部件(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液压系统、偏航系统、电控装置及其部件、箱变、电缆、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等)质量隐患。

主要技术措施:1)根据机组运行时间,抽样测试部件的性能参数,与该部件本身技术要求进行核对;定期进行机组噪声、温升、振动、接地、保护定值校验等方面的测试;作好质量记录;建立考核体系等方法。

2)储备合理、经济数量的备品备件,保证风机故障时,能够快速处理、排除故障。

3)依据风机的运行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风力发电场设备的定期检查、预防性试验。

(2)保证风机、变配电设备等资产的安全。

风力发电场资产的安全管理,对保证风力发电场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非常重要。

主要内容包括:1)风力发电场资产的安全管理;保证不丢失、损坏。

2)保证特殊情况下风力发电场设备的安全防护。

(3)风机输出的优化。

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输出功率受到风机安装地点的空气密度、湍流、叶片污染、周围地形、地表植被等方面的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达不到最优状态。

风机投入运行后,应根据风机安装地点的具体情况,调整叶片的安装角度,使风机的功率曲线满足现场风资源的风频分布,保证风机发电量最大。

提高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

提高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
, ,
性, 严重时还将影响机组出力。 提高 组 机 通流 分 效率 2 机维 J 。 6 机细 两耐 况: 情 外漏及 3 .柳组大修时卮 . 6 1 洎翎 检猹通流韶 , 汾 如有结 内漏。 外漏是指由于管道及 设备的严密性缺陷 , 造 垢、 堵塞隋 况喧及时处理。 32 . 在摸清机组特性后可以将轴封、 6 汽封等间 成的汽、 水泄漏出热力系统的现象。伴随着这些工 质损失的是各种品质的能量。内漏是指由于阀门的 隙尽量调至中下限值。 严密陛不 良, 造成的汽 、 水在热力系统中由高参数 3 _ 7减少机组泄漏, 虽然没有能量流出热 统作用。 力系统 , 但这些工质只参加了低参数的热力循环 , 3 .加强对没备、 . 7 1 系统的巡检, 运用观、 触、 听、
科f J l 技 论 坛

提 高 汽轮机 运行 的经 济性
苏 磊
( 五矿 营 口中板有 限责任公 司, 辽宁 营口 15 0 ) 10 5
摘 要: 结合 实际, 谈谈提 高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 。 关键词 : 汽轮机 ; 经济性; 注意事项
l 提高蒸汽动力设备运行经济f 生 的意义 降低了 工质的救9 能力, 使得机组热经济性下降。 发现漏 时处理 , 汲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 , 是发展国民经济的 3汽轮机优化运行措施及 注意事项 运行中不能处理的要尽量隔绝。 命脉 , 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3 维持额定负荷运行 , . 1 避免过分偏离, 尽量使 3. . 7 2每次启机正常后应全面检查汽轮机疏水 重要基础。节能是缓解能源矛盾的现实选择 , 是解 减少节流损失 系统是否全部关严。 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 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提高汽轮机经济性。在多机组并列运行时 , 应认真 3 3提高 . 7 检修质 , 量 使用较高压力等级的阀门 途径, 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合理分配胡. 组负 以保证阀门关严, 止 防 泄漏重复发生。 汽轮机是蒸汽动力设备中的主要设备, 而且 荷 , 3. . 7 4治理内漏除了要采用质量较好的阀门和 提高总体经 益。 镑£ 燃料成本及用水成本占企业蒸汽动力生产成本的 3 . 2要踝{? 正 荷时维 经 加强{备维护外, 殳 建议装设对有关系统隔离阀门或 7% 0 以上, 因此提高汽轮 机的经济 郾 列 提 济性就要采 本, 取复合式的滑压莓F 方式。 当机组负荷 调整阀门, 运行人员在操作隔离阀门或不需要调整 全开, 关必全关的习惯。 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较高时进行定压运行 , 利用调门的开度来调节负 的疏水阀门时应养成开J 2影响汽轮机经济运行的 主要因素 荷, 汽轮机进汽压力较高, 循环热效率就高, 且负荷 3 5充分利用和完善疏水系统的回收水泵和 . 7 远 相对内效率也就较高。当机组在 收集水箱 , 尽量减少甚至杜绝疏放水的直接排放。 2 负荷。 1 机组在额定负 荷时女 明 趺i 行参 偏离设计值不 , 数均维持设计值, 则此时节流损失最小 , 机组经济 较低负荷区域运行时进行调门全开的滑压方式运 应当区分无压疏水、 经常疏水、 启动疏水等类型, 结 性最好。当机组负荷偏离额定负荷时, 虽然其他运 行, 这时由于汽门开度较大, 节流损失相对减小, 而 合疏水点位置的选择, 』 的没} j 。 分爵进f j r 龟 各种负荷下新蒸汽的容积流量 4汽轮 动中的经济性问题 嵋 行参数维持设汁值, 但蒸汽流量将偏离设计值, 调 且主蒸汽温度不变 , 节阀将存在节流损失, 汽轮机调节级、 高压缸和末 基本不变, 各级喷嘴、 动叶出口 流速不变 , 比焓降和 4 合理安排辅 1 机没备的启动时间。 内劲 5 , 胡相对内 搜a 汁值。 霹嗜 不变 全 璋 殳 4 2减少不必要的疏水排放 。充分利用机组的 几 级工况将偏离设i值, 十 使机纽约 经济瞄 低。 择 2 真空系统的运行情况。由于真空降低 , ' 2 蒸 3 3提蔚 麟 填空 启动旁路系统或类似旁路的凝疏管路系统 , 有效降 汽的有效焓降减少, 在进汽量不变的情况下发电机 3. 认真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 . 3 1 加强对 机组运 低机组启动过程中的汽水排放。 在不得不进F汽水 播 出口 端差、 真空、 过冷度等 排放时。 应当对比投 ^收益来考虑对这些汽水的回 出 力将下降, 在发电机出力不变的情况下 , 机组的 行参 嗾醉 进、 水温、 找出影响机组真空的主要因素 , 及时 收利用 , 以提高经济陛。 进汽量将 增大, 汽耗率升高 , 机组经济性降低; 真空 的综合分析 , 降低, 排汽缸温度将 匕 机组冷源损失增大, 升, 循环 处 理改 进。 4 3缩短机 组的启动时间。 通过改造疏水系统 32认真做好真空系统查漏工作, 3 及时消缺。 如增大启动疏水管径 、 增加疏水 或合理分布疏水 热效率降低。 2 回热系统的茜, . 3 厅 情况。 果 如 回热系统工怍 3. 3 3加强对凝汽器咬 青 洗系统的维护管理, 点等方法来缩短暖管时间; 通过投 入 汽缸夹层加热 装置或预先投入汽缸预暖系统来改进机组差胀或 不正常。 使得部分本级蒸汽流 人 低—级抽汽中, 高 提高清洗效果。 压抽汽将排挤低压抽汽 , 造成机 组热经济眭降低。 3. 3 4注意对轴封供汽压力的调整。 金属温差不达标等问题; 预先进行详细的设备检查 和试验, 认真进行事故预想 , 在现场安排足够的检 抽汽流人凝汽器贝会将造成机组冷源损失增大, 0 给 35 , 维持射水池的水 3 温在较低水平。 3. 3 保砸 气 导 身工f 6 静 暑自 僦 的竞好。 其中包 修人员以应对起机过程中 寸 脚 出现的设备问题 ; 在 水温度降低 , 给水在锅炉中吸热量将增大 , 机组热 凝结水铜管的清洁与 机组并网以后, 应按照要求尽快接带负荷等。 经济性将降低。 造成回 热系统运行不正常的因素主 括循环水温度及流量的控制 , 5加强生产管理 , 保证汽轮机经济运行 要有加热器端差增大、 加热器汽舰无水位运行、 0 抽 严密, 以及冷却水管的捌 犟 顷j 。 身 s 根据汽轮 1 棚经济园 需要及时制定租修订 汽压损增大、 高压加热器旁路泄漏、 加热器停运等 3 保 . 蝴 回 4 热系统正 常运行 3 .定期记录 .1 4 抽汽及加热器的运行参数, 认真 管理制度、 规程; 定期检查管理制度、 规程的执行情 方面, 况; 组织分析生产技术指标及审定整改方案。 2 主、} 4 热蒸汽 殴 当主 蒸 温度、 。 压 分析 嘣 馐 等参数变化的原因, 处理。 及时 力降低时 , 蒸汽的有效焓降将减少 , 在进汽量不变 3. .2加明刘力口蛹氟 4 j } 的监视, 尽量利用 5 2增强节能意识和责 , 规范操作, 进一步 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 要根据负荷情况 , 探索出机组 的情况下发电机出力就会下降, 在发电机出力不变 停 时间进行消缺。 3 3提高加热器水位 自 . 4 动投入 , 率 保证加热器 稳定、 经济运行自 旨 q 导值, 手 对异常现象 , 要认真对待, 的情况下, 机组的进汽量将增大, 增加汽耗率 , 降低 仔细分析, 弄清原因, 及时处理。加强设备巡检和检 机组经济性。 虽然机组主、 再热蒸汽温度、 压力升高 有水位运行。 3 4加强对汽机、 4 锅炉侧给水温度的对比。 修消缺的管理 ,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全面 可提高机组经济性 , 但温度升高使得设备、 管道温 度也随之升高, 材料蠕变速度 加快, 蠕变极限变小; 3 . 5保证朗绸主、 再热翱 皴 额 定值 5 尽 3 量做 圜翩参数压红线运行,减少操作失 优化运f方案, i 各运行岗 位要密 作 。 砌 都 呤 — 主、 再热蒸汽压力升高不仅使得设备、 内热应 管道 3 .督促锅炉运行 ^ 保持主 5 1 员 参数 误, 以提高汽轮柳谴许 叠 济性为 出发 。 力增大, 还会造成蒸汽最终湿度增大, 加重对汽轮 压红线 运行 。 5 4通过对 汽轮机本体及辅助设备 的技术改 机床级叶片的腐蚀, 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 3 2保证回热系统正常运行 , 5 确保给水温度正 造, 运用先进技术 , 有效提高机组循环热效率和汽 2 机 赫恿 . 5 流部 l 造成柳组通流音 效 常 。 5 啐 3 3在保证主、 . 5 再热蒸汽参数额定的前提下尽 轮初蓝 济性, 许 圣 提高设名. 可靠陛。 率下降的原因 有通流部分结垢、 , 、 堵塞 轴封 汽封间 再热器减温水喷入量。 隙过大等设备缺陷, 这些缺陷直接影响机组热经济 量减少过、

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探讨

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探讨

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300MW汽轮发电机组在电力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发电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面临挑战。

如何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不断增长,300MW汽轮发电机组产能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发电效率不高、燃料成本偏高、运行管理不够精细、技术更新较慢、设备维护不及时等诸多方面制约了其经济性的提升。

本文旨在就如何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义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探讨目前,我国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是十分重要的。

300MW汽轮发电机组是我国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发电设备,其能效和经济性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成本,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

研究如何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通过深入探讨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措施,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规划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发电效率,减少燃料成本,优化运行管理,引入先进技术,加强设备维护,从而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提高发电效率提高发电效率是提高300MW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当前的能源形势下,提高发电效率意味着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的竞争力。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优化汽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是提高发电效率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汽轮机、锅炉、汽机等设备的设计参数进行精细调整,可以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发电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措施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颜溪摘要:针对本厂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机组经济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机组正常运行的参数控制、制粉系统的定期维护、优化启动方式、采用混配煤技术及充分利用厂级AGC等方面总结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措施。

通过本厂近年的经济指标进行对比,证明这些运行措施对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有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再加上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强劲需求使燃煤价格不断攀升,火力发电企业的利润不断被挤压,提高运行经济性成了每个发电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发电厂运行经济性,一般是通过供电标煤耗来反映,供电标煤耗又可细分为发电标准煤耗和厂用电率,这两个经济指标上去了,公司的效益就可以得到提高。

找出影响经济指标的因素并在运行调整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使机组运行经济性得到提高。

发电标准煤耗是每发1KW.h的电所需要的标准煤,bb=0.123/ηbηpηtηriηm ηg其中ηb、ηp、ηt、ηri、ηm、ηg,分别代表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循环效率、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汽轮发电机机械效率、发电机效率[1]。

厂用电率是机组每发1度电所消耗的厂用电量。

管道效率、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汽轮发电机机械效率、发电机效率,大小取决于设计、制造、安装,同时除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偏低,约78%~90%左右,其他三个效率均在95%~99%左右,提高空间不大。

锅炉效率、循环效率、厂用电量与运行调整关系密切,只要调整得当,仍有潜力可挖,汽轮机效率可从减少冷端损失。

下面着重从这几点着手讨论:一、锅炉效率— 1 —锅炉效率是表征锅炉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下表列出本厂2007年各台炉的效率。

2007年度锅炉效率表:序号名称1号机组2号机组3号机组4号机组平均1 锅炉效率89.36 89.32 84.6 88.9 88.05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反平衡方法计算出来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排烟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等[2]。

1.排烟损失在锅炉热损失中占最大的一项,排烟温度每增高10~20℃,可使排烟损失增加约1%。

减少排烟损失措施主要有保证锅炉各受热面清洁,即进行炉膛水冷壁、烟道、空预器受热面吹灰,炉膛及时打焦,减少其换热热阻;减少炉膛烟道漏风,各观察孔和打焦孔要及时关闭,保持炉底水封挡板关闭严密。

2.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指的是部分固体碳粒在炉内未燃尽造成的热损失。

通过运行人员调整,合理选择送风量维持最佳过剩空气系数,特别是低负荷做好稳燃工作,高负荷防止炉膛结焦、变工况时及时调整风量、改变配风方式,增加燃料在炉内停留时间;合理选择煤粉细度,增加风、粉混合,使各项损失之和最小;由于我厂的燃烧方式为双近双出正压直吹式钢球磨,机组的负荷靠调整运行中磨煤机的容量风门进行控制。

又由于我厂的进煤方式为汽车煤,来煤中含有木棍、编织袋的杂物,容易造成运行中磨机分离器堵塞,使磨机出口温度降低,煤粉变粗,造成飞灰含碳量偏高,运行中加强运行中磨机出口温度的监视,发现温度磨机出口温度降低,并且磨进出口压差增大时清理分离器,使磨煤机出粉细度得到保证。

3.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

指的是烟气中残留的可燃气体,控制主要通过调整燃烧,保证合理氧量,使燃料在炉内完全燃烧。

4.散热损失。

加强各受热面保温,减少散热损失。

— 2 —5.灰渣物理热损失。

主要与煤中含灰量和灰渣温度有关。

二、循环效率循环效率主要与主蒸汽参数、凝汽器真空、回热设备等因素有关。

首先,主汽压力是单元机组监视和调整的主要参数,主汽压力降低,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焓降降低,使机组汽耗率增大;主汽压力太高,使锅炉、汽机承力部件应力增大,造成设备损坏,同时使汽轮机末级叶片湿度增大,叶片冲蚀,压力太高超过旁路或安全门动作值时,旁路或安全门动作,浪费工质。

因此额定负荷工况,要保证主汽压维持在额定值。

低负荷时一般采用滑压运行,应尽量保证调节汽门全开,以减少节流损失。

其次,主汽温度波动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有很大的影响,主汽温度提高,可提高机组经济性,但温度过高会使金属材料机械强度降低,金属材料蠕变速度增加,机组寿命缩短,超温严重时,可能引起过热器爆管;主汽温降低,焓降降低,汽轮机汽耗增加,经济性降低,使汽轮机末级叶片湿度增加,对叶片冲蚀作用加剧,主汽温度下降过多,往往是发生水冲击的先兆。

因此,机组运行中,要保证主汽温度在额定值。

主汽温度调整手段较多,应优先采用改变火焰中心、烟气挡板、烟气流量等烟气侧调整手段,用蒸汽侧减温配合调节,尽量减少换热中的不可逆损失。

再次,凝汽器真空:凝汽器真空度对机组煤耗影响较大,真空度每下降1%,煤耗约增加1%~1.5%,出力约降低1%。

真空降低太多,排汽缸温度升高,甚至造成轴瓦振动增大,威胁机组安全;还造成机组出力下降,若维持工况不变,势必增大进汽量,引起串轴增大。

维持好凝汽器真空,不管对机组安全性、经济性都有好处。

影响真空的因素主要有:循环水量、循环水温、凝汽器铜管清洁程度,机组负荷、真空系统严密性、真空泵效率、轴封压力等。

第一,循环水量大小主要受循环水泵启动台数、管道阻力、循环水前池水位影响。

— 3 —可以通过计算或试验得出通过增启循环水泵提高凝汽器真空,对机组微增出力与循环水泵多耗电量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看哪个更有利。

管道阻力增大时应及时对循环水泵入口旋转滤网和胶球清洗收球网进行冲洗;前池水位降低时,应及时补水保证循环水正常出力。

第二,循环水温主要受季节影响较大,由于公司新增了冷却塔直补管道,环境温度高时加大对冷却塔补入低温水可使循环水温降低。

第三,凝汽器钢管清洁程度可以通过投运较球清洗系统保证,也可以在机组检修时对凝汽器管道进行冲洗。

本厂通过试验发现,在高负荷时,由于运行两台循环水泵,循环水压头高,胶球容易挂在收球网上,造成回球不畅,当停运一台循环水泵降低压头后,由于压力的减小,胶球不容易挂在收球网上,收球率较高,收球率达到85%以上,于是对收球的方式作规定,要求在夜间降负荷时进行收球。

第四,真空系统严密性可以通过真空严密性试验判断,也可以通过增启备用真空泵,真空提高的程度来判断,若是真空系统不严,应进行查找、消除。

第五,运行中保证真空泵在正常水位,真空泵效率除与泵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真空泵工作水温有关,水温升高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温,真空泵冷却器脏污时要及时清洗。

第六,真空还与凝汽器热负荷有关,其中包括低缸排汽,汽缸疏水,管道疏水、高加危急放水,低加至凝汽器疏水,小汽机排汽,凝汽器真空较低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凝汽器热负荷,应对排入凝汽器的管道进行排查,避免因阀门内漏造成高温汽水排入凝汽器造成热损失关增加凝汽器负荷。

第七,回热系统:保证各高加、低加正常投入,高、低加出口温度应与机组负荷对应工况相符,给水温度每降低10℃,煤耗约增加0.5%,水温降低时应及时查清原因消除;加热器疏水水位调节投入自动,要防止水位高,影响换热;水位过高,疏水— 4 —返入汽缸,造成水冲击。

同时要防止水位过低,排挤低一级抽汽。

作好加热器维护工作,保证较高的高加投入率。

三、汽轮机经济运行的有关因素汽轮机经济运行与下列因素有关:合理分配负荷,尽量使汽轮机进汽调节阀处于全开位置,减少节流损失;尽量回收各项疏水,减少机组汽水损失,减少凝结水过冷度,减少凝汽器端差;保证轴封系统工作良好,避免轴封漏汽量增加。

四、降低厂用电率辅机运行方式合理与否对机组的厂用电量、供电煤耗影响很大,各辅机启停,应根据机组工况变换进行合理经济调度。

对火电机组来说,给水泵、循环水泵,引、送风机、制粉系统所消耗的电量占厂用电的很大比例。

第一,给水泵是电厂内容量最大的辅机设备,节电潜力在于,机组启动过程中,可用临机汽源供汽泵用汽,在凝汽器真空足够时及时投入汽泵运行;电泵运行中,给水流量达到循环关闭条件时,及时关闭;给水泵再循环门内漏要及时处理。

第二,循环水泵节电,在于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在保证真空条件下,环境温度低或低负荷时,两台循泵运行要及时停运一台,或采用两机三循泵的方式。

第三,制粉系统在电厂中厂用电节能潜力较大,主要是制粉系统运行受到影响因素较多,如煤质变化、钢球装载量、煤粉细度、磨煤机出口分离器清洁程度、回粉管是否堵塞等,作好对制粉系统参数的监视调整,根据煤质变化及时改变送风量,保证磨煤机出口温度在允许范围;钢球装载量减少时及时加钢球,保证磨煤机经济出力;煤粉细度要保证经济细度;如前述对磨机出口分离器和回粉管及时清理,保证通道畅通。

第四,机组启动时,并网后及时切换厂用电,即将启备变电源切为本机带,尽量少用外购高价电。

— 5 —五、提高电厂自动装置的投入率提高电厂自动装置的投入率减少运行人员操作,减轻劳动负担,同时自动装置调整较人员调节及时,调节动作较快,容易保证设备和运行参数在最佳值工作,还有助于降低厂用电量。

六、利用厂级AGC优化电厂内机组负荷分配优化电厂内机组负荷分配不同类型的机组,具有不同的经济性;即使同一类型的机组,由于设计、安装维护等原因,具有不同的热力特性,机组煤耗也不同。

对机组本身而言,在不同工况其热效率也不同。

因此,当中调对电厂下达总负荷指令时,利用厂级AGC在厂内部进行负荷二次分配,使全厂经济性最好。

在某一机组存在影响负荷的缺陷时,及时将负荷转移至其它机组,将全厂负荷受缺陷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七、改进锅炉的启动方式改进锅炉的启动方式,合理控制油枪用油量,减少启动用油。

为了增强炉底加热效果,公司将炉底加热汽源由辅助蒸汽联箱改接至辅汽母管,使炉底加热汽源压力提高。

冷态启动初期,锅炉水上好后,对锅炉提前投入炉底加热系统,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对炉水进行予加热,使汽包壁温达到120℃以上,缩短了启动时间,节约了投油量。

锅炉点火后,合理使用油枪,及时启动制粉系统在机组带30-40MW负荷时投粉,达到以煤代油的目的,当机组负荷带至150MW燃烧稳定后停用全部油枪,大大减少启动用油。

八、利用配煤技术降低煤耗每台炉都是针对特定的煤种设计的,对于煤质变化与设计煤种差别不大时,锅炉的燃烧不受影响,效率也能得到保证。

而今煤碳市场是卖方市场,采购煤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到达设计煤种。

通过混配,以满足锅炉对煤质的要求,提供稳定的煤质,减少运行调整难度,提高燃烧效率。

对于白天高负荷,可使发热量适当偏高,而— 6 —对夜间低负荷,为了“W”火焰锅炉获得的火焰充满度,可配制低发热量的煤,使负荷降低需摘除的火嘴减少,炉膛燃烧工况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煤耗也不会升高太多。

结束语除了加大投入对设备进行改造,如成为全国首家投运带负荷优化功能的厂级AGC 系统,大辅机加装变频器,对汽机汽封进行更换,对空预器密封进行升级等;本厂还通过在运行各班组开展指标竞赛,加强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活动,使机组运行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2007年供电标煤耗的358 g/kwh,2008年降至347.23 g/kwh ,2009年进一步降至339.34 g/kw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