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一窥-1500字高三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芬奇一窥-1500字
说起闪耀在我们生活中的“人文”与“科学”这两颗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晶,不知为何我的第一反应是想起了他。
列奥纳多•达芬奇,他被世人誉为旷世奇才,人们说造物主再也造不出第二个他。他留下的人文画作《蒙娜丽莎》让世人膜拜,他留下的科学探究成果《莱斯特抄本》让比尔•盖茨视若镇家之宝。人们知道最多的,也许是他那些闻名遐迩的带有“人文思想”的艺术作品,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他也是一个通天文晓物理的“科学怪才”。
在他身上,“人文”与“科学”这两颗结晶同样的流光溢彩,他是将人文与科学的左右手运用极佳的典型范例。
我想我们需要追溯到几百年前的欧洲,再度探寻他斑斓如蝶翼的杰作中的奥秘。
《蒙娜丽莎》,他最富盛名的作品。画中那个神秘的女子有着永恒迷人的微笑,她双手随意搭在扶手上的曼妙姿态有着永不消减的魔力。她那双温和亲切却又深邃迷离的眼睛——据说,无论你处在画像前的什么位置,你盯着那双眼睛看,就会觉得那双眼睛也在默视你。蒙娜丽莎,她亘古地昭显着“人”的美丽,她像一束光,照亮在十五世纪欧洲满布教会阴霾的天空。毫无疑问,
她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彰显着人文主义的一面大旗,是人文瑰宝人文精华。
可为何,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不寻常的美?在《蒙娜丽莎》这幅名作中——经后人研究发现——它的光、影、线,它的构图、用色、布局……竟然也有着对“科学”的运用。从人类视觉神经活动的角度来说,赏画时,蒙娜丽莎的眼睛往往第一时间抓住你的视线。而你在欣赏那双迷离的眼睛的同时,颧骨的阴影与嘴唇的弧度相得益彰,更使得她的笑容若隐若现,楚楚动人。当然,也有光学角度的说法、其他生理学角度的说法……而可以肯定是,对于科学知识的运用让蒙娜丽莎从简单的“美丽”变成了复杂的“魅惑”。
再来看看他的《岩间圣母》吧。画中,圣母面庞慈祥和蔼,她低垂着头,右手搂着圣婴约翰。画面的右下角,小耶稣坐在地上,手指着约翰,瞪大着眼睛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在小耶稣的后面,天使微微侧过身,脸庞上浮现着一个恬静美好的笑容。圣母、幼童、天使,他们处于一个幽美的岩洞中,身旁浅淡色彩的花袅娜地开,身
后是青山秀水,天伦之乐处处洋溢,整个画面典雅静美之气从容自然地流出。众所皆知的是,这幅《岩间圣母》,虽然是宗教体裁的画作,但不拘泥于教会条条框框的达芬奇使它完全打破了
教会束缚,充分借由“神性”尽情表达了“人性”,人文色彩不言自明。
但你知道吗?这幅画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机械学原则,立体几何原理,明暗对比法则,光线的反射性……达芬奇绝不仅仅是个画家,他同时还是个对大千世界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的人。他在天文、物理、军事、密码、水利、地质等等方面均有研究,他的自然科学知识很多时候都在他的画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达芬奇的作品总是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美感。欣赏他的作品,得有人文情怀,兼具对科学之美的鉴赏。
达芬奇把人文与科学完美融合,他的不朽是多方面的。他用科学的宝剑磨砺了人文的宝石,他用人文的宝石闪耀了科学的价值。
与他同时代的人们何等荣幸。他们的生活正被文艺复兴之风吹走弥漫了整个中世纪欧洲的大雾,而达芬奇身为文艺复兴中的领军人物、一代巨匠,他用他的画笔与灵思为人们的生活抹出诸多绚烂的色彩,且永不褪色灿烂至今。试想吧!如果人类艺术宝库中少了达芬奇的杰作,那将是多大的损失与遗憾。而正因有了达芬奇对于人文与科学的牢牢把握,人类艺术宝库才留下了如此璀璨的珠玑满列。而我们后人,也能满怀着惊叹赞美,陶醉于达芬奇的构筑的世界。
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多出一种无可比拟的享受。
是的,在达芬奇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人文、科学的相辅相成,找到一种人文、科学、生活的相互融合。我想,这大概也是这三者最佳状态的融合吧!彼此缠绕,彼此开花结果。人文与科学,都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我们的生活,也为人文与科学的发展开辟着轨迹,影响着人文与科学。
达芬奇是历史长河中的珍珠,而历史的长河如今依旧在奔腾前流。愿人文之花绽放出生活的姹紫嫣红,科学之泉浇灌出生活的硕果累累,而生活,依然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无尽的珍珠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