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常见曲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
常见曲线图
1、需求曲线(反比例关系)
2、需求弹性曲线(反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程度)
3、需求水平变动曲线
4、供给曲线
5、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6、拉弗曲线【反映税收与税率的关系】
7、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
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的关系】
由左图可知,曲线A表示价格变
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小,所
以曲线A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
性曲线;曲线B表示价格变动对
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大,所以曲
线B是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曲
线。
“拉弗曲线”的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
收额,它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
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
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
税收的来源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
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
弗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在一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关系。Y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 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库兹涅茨曲线表明:随着一国收入水平的上升,收入分配差距将趋于扩大,当经济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收入差距将开始缩小。库兹涅茨拐点就是倒U型曲线的顶点。这显示经济发展的关注点从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的转化。能否成功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越过库兹涅茨拐点,是一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跻身高收入国家的关键。
9、洛伦兹曲线【反映贫富差距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
组成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
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
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
O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
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
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
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
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
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
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
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
线OHL,也不是45度线OL,而是像图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
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12、微笑曲线【与企业经营的三大因素】
微笑曲线是1992年当时的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出
的企业竞争战略。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术、
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微笑曲线在中间
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如此整个曲
线看起来像是个微笑符号。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
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
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
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13、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
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
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
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
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
【解释】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
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
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
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
后,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
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
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
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
线。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
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用横轴
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
胀率。因此,它表明失业率与
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一般来说,通胀率与失业率
呈反比。】
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名词解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人民论坛杂志在征求50位国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要摆脱中等收入的陷阱,一个关键的挑战就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高速增长。在中国,这意味着采取新的战略来应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过去三十年高速增长带来的其他压力和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