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药物规范使用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药物防治措施研究

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药物防治措施研究

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药物防治措施研究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它利用水域资源进行养殖,可以提供人类所需的鱼类、虾类等水产品。

水产养殖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养殖业的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药物防治措施。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及其药物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一、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1.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细菌性热病、细菌性败血症等。

细菌性疾病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养殖动物的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寄生虫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主要包括鱼体内寄生蠕虫、外寄生虫等,这些寄生虫会在养殖动物体内寄生,导致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以上述疾病为例,接下来我们将就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药物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二、药物防治措施1.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常见的抗生素包括土霉素、氯霉素等。

这些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养殖动物受到的细菌性感染。

2.抗真菌药物对于真菌性疾病,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甲硝唑、氢氧化氧化碘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清除养殖动物体表和鳃部的真菌,预防和治疗真菌性疾病。

3.抗寄生虫药物针对寄生虫性疾病,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氯硝西林、阿维菌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清除养殖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减少寄生虫对养殖动物的危害。

三、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药物浓度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需要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体重等因素来确定药物的浓度,避免因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2.用药周期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养殖动物的耐药性来确定用药周期,避免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3.药物残留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需要严格遵守药物使用的指导书,避免因药物残留而导致水产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水产用药注意问题总结汇报

水产用药注意问题总结汇报

水产用药注意问题总结汇报水产用药是指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正确使用水产药物是保障养殖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关于水产用药注意问题的总结汇报。

首先,水产用药应该严格按照兽药的使用规定进行,切勿滥用兽药。

在水产养殖中,合理选用药物并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投药,不得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更不得使用已过期的药物。

其次,要严格控制药物抗性的产生。

水产药物长时间的、频繁的使用会导致水产养殖病害的抗药性产生。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避免滥用同一种或同一类药物,而应根据疫病的病原学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防治,并尽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此外,要注意药物残留物的控制。

水产养殖中的药物投放会产生药物残留物,严重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药物的最低残留限量和最短禁药期要求,确保水产品不含违禁药物残留。

在使用药物时,还要关注观察期问题。

观察期是指从最后一次投药后至水产品放养、出售或食用之间所需的时间,以确保药物代谢残留物已经降解到安全水平。

要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和使用说明,合理设置观察期,并在观察期内严禁出售或食用有药物残留的水产品。

另外,水产用药还需注重药物环境安全。

养殖环境对药物的稳定性和效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投药时要正确控制水质参数,如水温、pH值等,以确保药物在理想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最后,要及时消除药物残余。

养殖结束后,要尽快进行水体的消毒和清洗,以确保药物残余物得以有效清除。

同时,养殖设备和器具也要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止药物和病原体的滞留和传播。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水产药物对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水产用药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按照使用规定使用药物、控制药物抗性、控制药物残留、设定观察期、关注药物环境安全和及时消除药物残留。

只有合理使用药物,才能提高水产养殖的抗病能力,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实用新技术专题讲座——第四篇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药物防治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实用新技术专题讲座——第四篇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药物防治

使用药 物 的理化性 质 、 理 、 药 用药禁 忌等全
面了解 , 以期做 到合理用 药 , 有效用药 。


水产养 殖动物病害 防治常用药物分

利用 药物 防治水 产养 殖动 物疾病 常用
的方法有外 用泼洒与 口服治疗 , 因而我们常
物源祛毒 王” “ 、鳜鱼康” 。 等
3 口服药 : 口给药 防治水产养殖 动物 、 经
药等 ; 按药 物的剂型 , 可将 药物 分为液体剂 、 固体 剂等 ; 按药 物的化学 性质 , 可将 药物分
为氧化 类 、 氧化类 等 。其实 , 非 药物类 别 的 分类方法 多种多样 , 主要是 根据不 同的需要
而进 行分类 , 无论 怎样 分类 , 但 每一 种药物 除主要功 能外还有许多其 它的辅助功能 , 因
生 素” 等。 二、 把握药 物 的主要 用途 、 注重药 物 的
1 杀虫药 : 、 外用泼洒类 的杀虫药按驱杀 寄生虫 的种 类可分为两类 , 其一是驱杀原生
动物类 寄生 虫的药 物 , 即杀灭 车轮虫 、 斜管
虫等原生动 物寄生虫 的药 物如 “ 杀车灵” ; 等
其二是驱杀 后生动物类寄生 虫的药物 , 即杀
等 甲壳 类寄 生 虫的 药 物 如 “ 鳋 静 ” 鱼 、
“ 水 停 ”、 鱼 宁 ” 弄 “
等。
O 刘 堂水 魏 丽英 李 远 国 艾桃 山
2、 菌 药 : 杀 常
( 武汉 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 司 武 汉 ,30 0 40 7 )
药物 防治 、 生态 防治 、 免疫 防治是 水产 养殖动物病 害控制的三大 主要 方法。其 中, 药物 防治最 为简单 、 实用 , 容易被 养殖者 也 所接受 。在 防治水 产养 殖动物 疾病 的过程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人民群众重要的饮食来源。

然而,由于养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导致水产养殖中存在一定的病害风险,这就需要运用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本文将重点讨论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是养殖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合理用药成为解决病害问题的重要手段。

养殖业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用药,并且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此外,养殖业者还应选择质量可靠的药物,并确保其来源合法可靠。

同时,要加强对药物的监管,确保药物的合格率达到预期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水产病害,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除了合理用药外,还需要加强防病环境的建设和管理。

养殖环境的净化与卫生是预防病害的重要一环。

水质的清洁与有害物质的排除对于水产养殖来说至关重要,以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通过定期清洁养殖设施、加强水质监测等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不仅可以预防病害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适当的饲料配制也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优质饲料的选择和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发生病害的风险。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还包括控制养殖密度、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助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除了上述措施外,水产养殖业者还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引导和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病害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防控水产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业者应积极利用相关科研成果,选择适合自己养殖水产品的病害防治方案,并定期进行科学检测。

同时,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交流,及时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以提高水产养殖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

养殖业者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用药,并加强对药物的监管;加强防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的清洁与安全;适当的饲料配制和科学技术的引导与应用也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养殖技术-水产健康养殖规范用药注意要点

养殖技术-水产健康养殖规范用药注意要点

养殖技术-水产健康养殖规范用药注意要点目前,水产品的污染源主要有药物残留、致病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含量超标和生物毒素积累四大类,其中兽药残留是目前动物源性食品最常见的污染源,在水产品中也不例外。

导致水产品中药物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滥用药物和饲料添加剂是主要的原因,规范用药是防止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提高水产品质量及跨越“绿色技术壁垒”的根本措施。

因此,养殖生产者必须规范使用国家标准渔药。

(一)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陆续颁布了《动物防疫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2002年4月,农业部193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的公告。

国家把规范用药纳入法制轨道,水产养殖用药必须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使用假、劣兽药及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其它化合物和生物制剂。

原料药不得直接用于水产养殖。

(二)科学合理用药1、渔用药物的使用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

2、水生动植物增养殖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3、病害发生时应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提倡使用水产专用渔药、生物源渔药和渔用生物制品。

4、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水产养殖用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或在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应填写《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该记录应保存至此水产品销售后2年以上。

(三)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药物进入动物体内,一般要经过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不会立即从体内消失,药物或其代谢产品以蓄积、贮存或其它方式保留在组织器官中,具有较高浓度时,可以对人产生影响。

经过休药期,残留在动物体内的药物可被分解或完全消失或降低到对人体无害的浓度。

水产养殖疾病防控的多个注意事项,原来高手都是这样安全用药

水产养殖疾病防控的多个注意事项,原来高手都是这样安全用药

病害监测DISEASE MONITORING--------------□--------------------------水产养殖疾病防控的多个注意事项,原来高手都是这样安全用药■郭志文(武汉正大水产有限公司)安全用药是鱼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同的养殖品种,不同的用药季节,不同的池塘环境与药物不同的理化性质及其含量决定了选择不同的药物对水产养殖品种发生的疾病进行防治,为做到安全施用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笔者结合生产实翩将药物的安全使用事项总结如下。

1养殖品种的药敏性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对不同类别的药物其药敏性与耐受力是不相同的,这对鱼用杀虫药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安全使用杀虫药物时必须注意:可用于所有养殖品种及养殖池塘的杀虫药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而“氯氯菊酯”、“氟戊菊酯”、“辛硫磷溶液”等适用于常规养殖品种如草鱼、鲤鱼、鲫鱼、輪鱼、白讎、花讎、青鱼等养殖池塘;虾、蟹主养塘及混养塘禁止使用菊酯类杀虫药如“氯氟菊酯”、“氤戊菊酯”等;蹶鱼、淡水白鲍等主养池塘及混养池塘禁止使用有机礴类杀虫药如“辛硫磷溶液”等;“甲苯咪哩”禁止使用在斑点叉尾鋼、大口鲍:、胭脂鱼、蚌、贝的主养塘及混养塘;乌鳗养殖池塘禁止使用“硫酸亚铁”等。

2药物对养殖品种的刺激性外用泼洒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刺激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其一是使鱼类产生应激反应,其二是破坏鱼类的体表粘液。

名特优养殖品种如蹶鱼、斑点叉銅、黄颠鱼等无鱗及药物敏感鱼类,使用杀菌剂时应注意保护其体表的粘液,因为粘液是鱼类的第一道保护屏障,不宜使用强刺激性的药物如“强氯精”、“漂白粉”、“硫酸铜”等。

养殖鱼类病毒赅病防治时最好使用刺激性小的杀菌剂如“聚维酮碘溶液”、“二氧化氯”等,禁止使用强刺激性的杀菌剂如“强氯精”、“漂白粉”等,否则会使患病鱼产生应激而稣3养殖品种对药物的耐受力春季因养殖水体水温低,透明度大,鱼体蹄力差,水产养殖动物对药物的耐受力下降,因而使用杀虫、杀菌药物时必须注意适时降低使用剂量,高温养殖期则可以适当加大剂葩用;透明度大的养殖水体用药量应适当减少,反之增加;红水、黑水、浊水等不良水质,首先应改良好水质后方能使用甲苯咪呼使用不当导致养殖斑点叉尾御发生死亡杀虫、杀菌繩躺aw;水质肥且藻相丰富时选用非氧化类的杀菌剂,水质肥但有机质丰富时选用氧化类的杀菌剂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高铁酸钾”、“过氧幅”等;阴雨天气确需使用杀菌剂时可选择“二氧化氯”,也可根据池塘藻类丰富程度选用非氧化类的杀菌剂如“聚维酮碘溶液”;季节交替时使用杀菌剂时首先使用氧化类的杀菌剂,然后再选用一次非氧化类的杀菌剂。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实用给药方法与技术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实用给药方法与技术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实用给药方法与技术不少从事水产动物养殖的人员,在渔用药物的使用上存在许多误区,不正确地使用渔用药物,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贻误治疗的最好时机,还可能导致药物对水产动物机体和养殖环境的污染。

1. 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拌药饵投喂法、浸泡(药浴)法、注射法和局部涂抹法等。

拌药饵投喂法和药液浸泡法比较适用于需要大批量处理的治疗对象,而注射法和局部涂抹法则只适用于观赏鱼、繁殖用亲鱼等能实行个体管理的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

选择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适宜方法,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1 根据患病水产动物的状况患病后的水产动物的摄食量一般都是趋于下降的,游泳的速度也变得比较缓慢,常出现离群独游的现象。

对于食欲严重衰退的水产动物群体,即使将药物拌在饲料中投喂,也只能是尚未丧失摄食能力的水产动物能吃进药饵,因此,难以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具有摄食能力的水产动物吃进了过多的药饵,还可能会导致药害现象的发生,而如果摄食药饵量太少,由于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不能达到抑制病原体的药物浓度,就不仅不能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还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此外,未被水产动物摄食的药饵,可能在水体中不断地释放药物,还会对养殖水体中的微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采用拌药饵投喂的给药方式时,一定要考虑患病的水产动物是否还有摄食能力。

1.2 根据病原体的特性病毒、细菌、真菌和各种寄生虫都可能成为水产动物的病原体,而能治疗百病的药物是没有的。

因此,在采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之前,必须要首先确认病原,对疾病作出正确地诊断。

对于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没有药物能进行有效的治疗。

对患病毒性疾病的水产动物用药,主要目的是在于控制病原性细菌对水产动物的二次感染。

对于由病原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一般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注意针对患病水产动物究竟是全身性感染还是局部感染,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

水产养殖池塘药物使用与安全

水产养殖池塘药物使用与安全

水产养殖池塘药物使用与安全在水产养殖业中,药物的使用是保障水产动物健康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但同时,不合理的药物使用也可能对池塘环境和水产动物本身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使用药物并确保水产养殖池塘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池塘药物的使用原则以及安全管理措施。

一、合理使用药物1.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不同种类的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明确病原体的类型。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或请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来确定。

只有选用对特定病原体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正确使用药物剂量:每种药物都有其建议的使用剂量范围。

使用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起到预期的疗效,而使用过高的剂量则可能对水产动物造成毒害。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池塘的水体情况和养殖动物的种类、年龄等因素,准确计算和按照建议的剂量使用。

3.遵守使用规定:不同药物有不同的使用规定和禁忌,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守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遵循官方指导文件和监管部门的要求。

特别是在禁药期和提前期,禁止使用有毒、对环境有害的药物。

4.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方法也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池塘安全的重要环节。

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投放方式使用,如药浴、药浇、药糊等。

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将其均匀分布到池塘中,并确保覆盖整个池塘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二、加强药物使用安全管理1.规范购买渠道:购买药物时应选择正规的渠道,并查看药物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2.储存药物的注意事项: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要远离食品和饲料的储存地点,以免产生交叉污染。

同时,在药物存放区域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区分和识别。

3.定期检查药物库存:定期检查药物的库存情况,查看药物是否过期或出现异常。

过期的药物应该及时处理,避免误用和污染环境。

4.建立药物使用记录:每一次使用药物都需要进行记录,包括药物名称、用量、使用时间、使用目的等信息。

水产动物绿色健康养殖及疾病防治用药手册

水产动物绿色健康养殖及疾病防治用药手册

水产动物绿色健康养殖及疾病防治用药手册山东兖州市滨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介走进滨阳------山东滨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座落于闻名中外的孔孟之乡,古九州之一的兖州市,公司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为技术依托,产品以质量为基石,以高科技含量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兽药企业。

山东滨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占地20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建有粉剂、散剂、预混剂、片剂、颗粒剂生产车间,口服溶液剂生产车间,固体消毒剂(杀虫剂)车间,液体消毒剂(杀虫剂)车间,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车间等四大车间十二条生产线,现有职工2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5人,硕士生16人,大专以上学历60人。

公司拥有优良人才资源,先进的厂房设备,成熟的市场销售网络,高质量的系列产品,在业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公司以“为水产养殖业保驾护航,生产高效、优质、安全产品”为己任,让水产品绿色环保,助水产养殖行业健康发展!风雨十载光辉呈现水产药品目录一、培藻肥水类F001 精华肥水宝【产品特点】快速肥水、肥效独特、抑制病害菌,培育活性生物饵料。

【主要成分】氨基酸、腐殖酸、中草药、活性氮、磷、钾、硅等微量元素、肥料增效剂等。

【功能用途】➢复合培藻:本品通过生物发酵降解处理,活化浓缩其中的营养精华素,迅速培育基础饵料生物。

➢速效肥水:立体培育水体、水底菌藻平衡,肥水迅速。

➢肥效持久:特有的营养成份培养的有益藻类和浮游生物更具有抗逆性的特点,可减少因气候变化和阴雨天影响造成倒藻缺氧,及因此而引发的应激反应。

➢培菌润水:抑菌驱虫,增强免疫,促进生长。

➢调节酸碱度:稳定PH值,清热解毒,增强抗应激能力。

➢促进健康:降解底质污染物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成份,并转化为藻类所需的养分,促进有益藻类的健康生长,增强光合作用,营造‘肥、活、嫩、爽’水色,提高水中溶解氧,稳定PH值。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用药方法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用药方法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用药方法概述:养殖过程中,无论苗种的消毒还是成鱼的病害都要用药。

病害防治中常常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选择不同的用药方法,现将主要的几种用药方法介绍如下:养殖过程中,无论苗种的消毒还是成鱼的病害都要用药。

病害防治中常常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选择不同的用药方法,现将主要的几种用药方法介绍如下:一、药浴法一般用于转池及运输前后消毒鱼体,在网箱养鱼时也常采用此法。

若在鱼种放养前对鱼体进行药浴,就可**预防疾病。

1.常用消毒药物(1)高锰酸钾药液:用浓度为10~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0~30**。

可**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和单殖吸虫等,但不能杀死形成胞囊的孢子虫。

药液宜现配现用,且药液用水应选用含有机质较少的清水,背光进行药浴。

(2)漂白粉药液:用**氯30%、10~2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药浴10~30**,可**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

(3)食盐水:用3%~4%的食盐水药浴10**,可**鱼体表及鳃上的一些细菌和原虫。

(4)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药液:每立方米水体中放漂白粉10克和硫酸铜8克,药浴10~30**,可**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和原虫。

(5)硫酸铜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的混合溶液药浴10~30**,可**寄生在鱼体表及鳃上的原虫。

(6)聚维酮碘:每立方米水体用10%聚维酮碘溶液4.5~6毫升药浴10~30**,可**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和原虫。

2.方法(1)每次药浴鱼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缺氧。

(2)药浴时间的长短与用药池塘的水温、水质以及鱼的品种有关,应灵活掌握。

每次使用前,先取少量药液试验一下,以**使用**。

(3)药浴后,连药液一同轻轻倒入鱼池中。

不要捞鱼,以防擦伤鱼体。

(4)药液配制后,只能药浴一批鱼,否则药液稀释,会影响消毒效果。

(5)药浴时,不要使用金属容器。

二、挂篓(袋)法此法主要用于网箱养殖区域或大水面养殖,具有用药量少,方便简单,没有危害及副作用小等优点。

水产养殖用药管理制度模板

水产养殖用药管理制度模板

一、总则为保障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预防水产动物疾病,规范水产养殖用药行为,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养殖场所有水产养殖活动,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品的养殖。

三、用药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应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水质、加强饲养管理等,减少用药次数。

2. 规范用药,合理选择:根据水产动物疾病发生情况和药效特点,选择适宜的渔药进行防治,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 休药期:严格按照渔药标签或产品说明书的休药期规定,确保养殖水产品在休药期内不得用于人类食品消费。

四、用药管理1. 养殖户应明确哪些渔药可以使用,哪些是禁用渔药,严禁使用。

养殖户要在养殖场显著位置张贴并严格遵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下发的《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

2. 准确诊断,对症用药。

水产动物发生病害时,要根据症状准确识别病害,以便对症下药。

3. 准确计算水量,严格按规定用药。

不随意加大用药量,避免产生药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 使用池塘遍洒渔药时,要把药物充分溶解,尽量稀释,泼洒均匀,池塘边角等都要泼到。

配制药液,不得使用金属器皿;药液随配随用,不宜搁置过长时间,以免降低药效。

5. 正确掌握药性,不能随意混用。

部分渔药混用后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如敌百虫等杀虫剂类药物与生石灰混用后,会产生高毒的敌敌畏,对鱼虾产生毒害。

6. 正确选择施药时间。

池塘泼洒渔药,一般选择晴天中午进行,高温季节宜在上午或下午进行,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时间,以免影响药效。

五、监督与处罚1. 养殖户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对违反用药规定,造成水产动物死亡、产品污染等严重后果的,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养殖场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规范

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规范

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规范第一章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概述 (3)1.1 病害防治的意义和重要性 (3)1.2 水产病害的分类及特点 (4)第二章病害监测与预警 (4)2.1 监测体系建立 (4)2.1.1 监测目的 (4)2.1.2 监测范围 (4)2.1.3 监测体系构成 (5)2.1.4 监测流程 (5)2.2 病害预警与报告 (5)2.2.1 预警指标 (5)2.2.2 预警发布 (5)2.2.3 报告制度 (6)第三章养殖环境管理 (6)3.1 水质调控 (6)3.1.1 水质监测 (6)3.1.2 水质调控措施 (6)3.2 底质改良 (6)3.2.1 底质监测 (6)3.2.2 底质改良措施 (6)3.3 养殖环境消毒 (7)3.3.1 消毒剂选择 (7)3.3.2 消毒方法 (7)3.3.3 消毒频率 (7)第四章苗种管理 (7)4.1 苗种选购与运输 (7)4.1.1 选购原则 (7)4.1.2 运输要求 (7)4.2 苗种检疫与处理 (8)4.2.1 检疫程序 (8)4.2.2 处理措施 (8)4.3 苗种繁育与养殖 (8)4.3.1 繁育技术 (8)4.3.2 养殖管理 (8)第五章饲养管理 (9)5.1 饲料选择与投喂 (9)5.1.1 饲料选择 (9)5.1.2 投喂技术 (9)5.2 饲养密度与方式 (9)5.2.1 饲养密度 (9)5.2.2 饲养方式 (9)5.3 饲养环境调控 (9)5.3.1 水质调控 (9)5.3.2 水温调控 (10)5.3.3 光照调控 (10)5.3.4 氧气供应 (10)第六章病害防治技术 (10)6.1 生物防治 (10)6.1.1 概述 (10)6.1.2 方法 (10)6.2 化学防治 (10)6.2.1 概述 (10)6.2.2 方法 (11)6.3 物理防治 (11)6.3.1 概述 (11)6.3.2 方法 (11)6.4 综合防治 (11)6.4.1 概述 (11)6.4.2 方法 (11)第七章疫苗接种与免疫增强 (12)7.1 疫苗种类与选择 (12)7.1.1 疫苗种类 (12)7.1.2 疫苗选择 (12)7.2 疫苗接种方法 (12)7.2.1 注射法 (12)7.2.2 滴鼻法 (12)7.2.3 喂食法 (12)7.3 免疫增强剂的应用 (13)7.3.1 免疫增强剂种类 (13)7.3.2 免疫增强剂应用方法 (13)7.3.3 免疫增强剂应用注意事项 (13)第八章病害防治药物使用规范 (13)8.1 药物选购与储存 (13)8.1.1 药物选购 (13)8.1.2 药物储存 (14)8.2 药物使用原则 (14)8.2.1 安全性原则 (14)8.2.2 效果性原则 (14)8.2.3 经济性原则 (14)8.3 药物残留与检测 (14)8.3.1 药物残留 (14)8.3.2 检测方法 (15)第九章病害防治法律法规与政策 (15)9.1 法律法规概述 (15)9.1.1 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 (15)9.1.2 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5)9.2 政策措施与实施 (16)9.2.1 政策措施 (16)9.2.2 实施情况 (16)9.3 法律责任与处罚 (16)9.3.1 法律责任 (16)9.3.2 处罚措施 (17)第十章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 (17)10.1 宣传教育与培训内容 (17)10.1.1 基本概念与原则 (17)10.1.2 病害识别与诊断 (17)10.1.3 防治方法与技术 (17)10.1.4 管理与法律法规 (17)10.2 宣传教育与培训形式 (17)10.2.1 线上宣传与培训 (17)10.2.2 线下宣传与培训 (18)10.2.3 合作与交流 (18)10.3 宣传教育与培训效果评价 (18)10.3.1 评估指标 (18)10.3.2 评估方法 (18)10.3.3 持续改进 (18)第一章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概述1.1 病害防治的意义和重要性水产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维护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无公害渔药使用准则与病害预防

无公害渔药使用准则与病害预防

无公害渔药使用准则与病害预防渔用药物虽然能够治疗所养殖的鱼虾蟹的疾病,但因为水产品最终将摆上百姓的餐桌,所以对其防病治病所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必须加以重视。

为防止水产品中所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食品卫生法规定,在鱼虾蟹等水产品中不得含有抗生素或合成抗菌剂或其它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为了防止药物残留,必须了解药物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休药期。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定了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渔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禁用渔药。

一、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渔用药物的使用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

养殖过程中对水产动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原则。

渔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与没有生产标准的渔药。

积极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高效、速效、长效以及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渔药,提倡使用水产专用药、生物性渔药与渔用生物制品。

鱼虾蟹发生病害时应对症下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加大用药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用药时间。

水产品上市前,应有相应的休药期。

休药期长短,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符合《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要求,水产养殖饲料中的药物添加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要求,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素类药物。

二、养殖水产品的病害预防鱼虾蟹等生活在水中,一旦发生了病害,通过水的传播会很快发生流行,并经常呈现大范围扩散趋势,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另外患病的鱼虾蟹等随着病情的加重不摄食,加上水产品生活在水里,给治疗和隔离带来很大困难。

治病用药液全池泼洒、药浴或打针都很不方便,有的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水产动物病害防治首要的是注重预防。

做好病害预防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预防工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目的。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为规范我镇渔药使用安全,提高稻鱼品质和质量安全,降低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稻渔产量和提高种养户收入,特制定本准则。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使用方法与禁用药。

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管理及病害防治中的渔药使用。

2 渔用药物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2休药期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

3 渔药使用基本原则3.1 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对病害的防治,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3.2 渔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务院、农业部有关规定,严禁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生产执行标准的渔药。

3.3 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建议使用生物渔药、生物制品。

3.4 病害发生时应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

3.5 食用鱼上市前,应有休药期。

休药期的长短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必须符合NY 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要求。

3.6 水产饲料中药物的添加应符合NY 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要求,不得选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

4 常用渔药4.1 水产增养殖中常用的外用渔药及使用方法表1渔用药物使用方法5 禁用渔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渔药。

严禁使用对水域环境有严重破坏而又难以修复的渔药,严禁直接向养殖水域泼洒抗菌素,严禁将新近开发的人用新药作为渔药的主要或次要成分。

禁用渔药见表2。

表2 禁用渔药。

水产药物规范使用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

水产药物规范使用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



3.其他途径的药物污染 如饲料加工、使用过程中 受到药物的污染,当将盛过抗菌药物的容器用于贮 藏饲料,或盛过药物的贮藏器没有充分清洗干净而 使用,都会造成饲料加工或使用过程中药物污染。 养殖用水中含有药物。养殖水体受到药物污染等 引起药物在水产养殖动物内的残留。 4.鱼药的生产营销体系不规范 近几年我国的水 产药业发展较快,据统计,目前约有鱼药生产企业 200余家,不少鱼药在养殖生产中成效明显,受到 广大渔民的好评。但也有不少鱼药档次低、疗效差、 配方陈旧、重复,生产工艺落后;还有不少产品为 依赖化工、兽药、医药、农药等的代用品,加之大 批假冒伪劣鱼药混入市场,且鱼药市场管理不规 格,销售渠道混乱,产品标识不统一,导致禁用药 物流入市场,给养殖水产品质量造成安全隐患。
美国
日 各种致病微生物均不 氯霉素 (0.05ppm) 、 磺胺甲基嘧 鳗鱼中总 本 得检出:沙门氏菌、 啶 汞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单 (0.02ppm) 、 磺 胺 二 甲 嘧 啶 0.4ppm、 胞增生李氏特菌、霍 (0.Olppm)、 磺胺 — 6— 甲氧嘧啶 甲基汞为 乱弧菌、副溶血弧菌、 (0.03ppm) 、 磺 胺 二 甲 氧 嘧 啶 0.3ppm。 大肠杆菌。 (0.04ppm)、磺胺奎林(0.05ppm)、 嗯喹酸 ( 奎菌酮 0.05ppm) 、 乙胺 嘧啶 (0.05ppm)、 基夫拉松 ( 巴接 松 0.1ppm) 、 尼卡巴嗪 (0.02ppm) 和其他抗生素。 韩 各种致病微生物均不 微生物、化学物残留、金属异物、 对韩国获 国 得检出:沙门氏菌、 氯霉素、土霉素(0.1ppm) 、 嗯喹 得注册资 金黄色葡萄球菌、单 酸 (ND) 、 麻 痹 性 贝 毒 (80ug / 格才能出 胞增生李氏特菌、霍 100g)、 二氧化硫 (30ppm) 、 一氧 口。 乱弧菌、副溶血弧菌、 化碳(20ppb)、虎红(焦油色素ND) 大肠杆菌。

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治与药物使用指南

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治与药物使用指南

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治与药物使用指南水产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在提供丰富的水产品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威胁。

为了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防治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药物使用指南。

一、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鱼类、虾类、贝类等多种水生动物造成威胁。

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包括鱼类红斑病、水霉病、青斑病等。

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养殖环境清洁和改善水质,避免过度密度养殖,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抗氧化剂。

在治疗方面,可以使用一些广谱抗生素药物,如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等,但需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

二、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如鱼病毒性脑炎、虾杆状病毒病等。

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养殖管理制度,加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如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等。

目前,针对某些病毒性疾病已经研制出相关的疫苗,如鱼病毒性脑炎的疫苗,可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三、真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对水产养殖也具有一定影响,如白点病、背鳍孢子虫病等。

预防真菌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持合理的水质,避免过度密度养殖。

此外,饲料的质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选择新鲜、高质量的饲料有助于提高养殖对象的抵抗力。

对于真菌性疾病的治疗,可以选用一些广谱抗真菌药物,如硝唑烯类药物、环酮类药物等。

四、寄生虫性疾病水产养殖中的寄生虫疾病主要包括鱼虱病、鳃虫病等。

预防寄生虫疾病的措施包括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控制野生动物入侵、避免混养等。

目前,针对某些寄生虫已经研制出一些药物来进行防治,如氧氟沙星和多虫脲等,但使用前需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因为一些药物可能对水质和养殖对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治与药物使用指南是确保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外,合理管理养殖环境、提供合适的饲料、加强养殖对象的免疫力等都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彻底清塘:池塘也是病原体滋生和贮藏的 场所,池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水产动物 的生长与健康。 ► 清整池塘:收捕后,排干池水维修塘基、 闸门并清除过多淤泥及迟边杂草,晒池。 ► 药物清塘:常用的清塘消毒药物有生石灰 和漂白粉。
a.生石灰。 ①干塘消毒,排去塘中大部分水,只 留10公分,或者在晒干的塘进水10公分,80~120 公斤/亩生石灰,生石灰溶解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 ②带水清塘,以水深0.5~1米计,用生石灰 150~200公斤,用竹筐装石灰,挂在船尾水中, 缓慢滑动小船,使石灰浆散入水中。用生石灰消 毒,可杀死敌害的鱼虾和有害微生物。用生石灰 消毒,毒性7~8天消失。 ► b.漂白粉:有效含量32%以上,10-20公斤/亩(1 米水深计算),均匀泼洒。4-5天药性消失。
(三) 鱼体检查
► 进行检查的病鱼要求刚死的或垂死的病
鱼,置于白瓷盘或盆中。检查的部位主 要是体表、鳃和内脏。
(二)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抗病力
1.挑选健康的苗种,到质量有保证的孵化场购苗, 规格整齐,体表有无附着物或损伤,运动活跃苗 为好苗。 2.人工免疫:人工对水产动物注射、浸浴疫苗,使 机体获得免疫力。对病毒性的疾病,免疫接种是 最有效的防治途径。 3.做好定质、定量、定点、定时的“四定”投饲原 则。提供营养全面,新鲜不变质的饲料,保证水 产动物吃饱吃好,而又不浪费饲料。
► 增加溶解氧的方法:
a.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有增氧、搅水、曝气等三方 面 的作用。在大雾或阴雨连绵天气和凌晨时分增 加开动增氧机的时间和次数。 b.换水,注入溶氧充足的新鲜水,缓解溶氧不足。 c. 使用化学增氧剂,产品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如 增氧灵,颗粒氧等,当缺氧时,本品200克/亩(约 700-750粒左右),全池抛撒,防止缺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2)大陆以外 据欧盟快速通报系统资料显示, 2005年2月在进口的养殖鲑鱼、师鱼 (Yellowtail)及虹鳟产品上检出孔雀石绿残余。英国从日本的师鱼片 中检出孔雀石绿残余,从丹麦的虹鳟产品中检出具有隐色孔雀石绿成 份。 2005年8月加拿大食品检验局证实,加拿大饲养的三文鱼及鳟鱼也发现 了含有致癌物质孔雀石绿。 2005年7月4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公布了对鲑鱼、 鳟鱼、罗非鱼等养殖类水产品进行孔雀石绿药品残留的抽查结果:按 照有关规定,日本对进口的鲑鱼、鳟鱼进行了 119件数的抽检,发现孔 雀石绿残留超标的国家有挪威 50件、智利30件、加拿大8件、美国7件、 泰国6件、英国4件、新西兰4件、俄罗斯4件、中国4件、澳大利亚 2件。 此外,罗非鱼中含孔雀石绿超标为 29件,其中台湾 20件、泰国9 件,其它鲜鱼类产品含孔雀石绿超标的有 59件。 2005年8月21日,香港食环暑对大陆进口的鳗鱼以及鳗鱼制品抽样了 62个样本,发现有 55个样本有孔雀石绿残留。抽查的 23个淡水鱼样 本,包括草鱼、鲫鱼,桂花鱼等, 4个当地样本全部合格,而 19个大陆 样本中有7个有孔雀石绿残留。 2005年8月新加坡农粮与兽医局表示,新加坡从中国进口的鳗鱼所含的 孔雀石绿,含量很低。

5.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 我国现有 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不能涵盖养殖、捕捞、 加工、检测等各个环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 理工作涉及质检、检验检疫、卫生检验、环 保、兽药、饲料等多个部门,法律对渔业行 政主管部门授权有限,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没 有真正的监督、检查、处罚权,不能根据渔 业生产实际,开展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工作,对违法违规使用鱼药、鱼用饲料的行 为缺乏执法权限,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此 外,水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检验、管理机构不 健全,基础设施和法规体系建设方面不配套、 设备不足、科研力量弱、管理手段落后等 等,都是导致药残监管失控的直接原因。
美国
日 各种致病微生物均不 氯霉素 (0.05ppm) 、 磺胺甲基嘧 鳗鱼中总 本 得检出:沙门氏菌、 啶 汞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单 (0.02ppm) 、 磺 胺 二 甲 嘧 啶 0.4ppm、 胞增生李氏特菌、霍 (0.Olppm)、 磺胺 — 6— 甲氧嘧啶 甲基汞为 乱弧菌、副溶血弧菌、 (0.03ppm) 、 磺 胺 二 甲 氧 嘧 啶 0.3ppm。 大肠杆菌。 (0.04ppm)、磺胺奎林(0.05ppm)、 嗯喹酸 ( 奎菌酮 0.05ppm) 、 乙胺 嘧啶 (0.05ppm)、 基夫拉松 ( 巴接 松 0.1ppm) 、 尼卡巴嗪 (0.02ppm) 和其他抗生素。 韩 各种致病微生物均不 微生物、化学物残留、金属异物、 对韩国获 国 得检出:沙门氏菌、 氯霉素、土霉素(0.1ppm) 、 嗯喹 得注册资 金黄色葡萄球菌、单 酸 (ND) 、 麻 痹 性 贝 毒 (80ug / 格才能出 胞增生李氏特菌、霍 100g)、 二氧化硫 (30ppm) 、 一氧 口。 乱弧菌、副溶血弧菌、 化碳(20ppb)、虎红(焦油色素ND)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单胞增生李斯特菌 不得检出
副溶血性弧菌
不得检出
③重金属指标
项 目 汞(以Hg计),mg/kg 甲基汞,mg/kg 镉(以Cd计),mg/kg 指 标 ≤0.4 ≤0.3 ≤0.1 检 测 方 法 GB 5009.17食品中总 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009.17食品中总 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009.19食品中镉 的测定
� �
孔雀石绿事件
� � � �


事件回顾 (1)国内 2005年2月1日,欧盟海关在厦门同安将军食品工业有 限公司出口到关的一批冻鳗中检测出孔雀石绿残留。 2005年3月3日,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捡疫队的 工作人员在渝中区西三街水产交易市场发现了600只被 孔雀石绿污染的甲鱼。 2005年06月30日的《河南商报》报道:湖北省仙桃市 和河南省郑州市兽药市场内有违禁药物孔雀石绿销售, 并发现在当地的养殖鱼塘有使用。 2005年7月27日,韩国海关在福建省福清伟龙食品有限 公司,福清龙恒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到关的两批鳗鱼制品 中检测出孔雀石绿残留。


1.不遵守休药期 休药期是指水产品允许上市前 或允许食用前的停药时间。不少养殖业者对鱼 药使用中的休药期规定意识淡薄,不遵守休药 期的有关规定。 目前我国使用的较多水产药物均缺乏具体的 休药期规定。这是药残产生的主要原因。 2.滥用药物 养殖业者未增强对药物使用的认识 和掌握药物特性,在用药剂量、给药方法、用 药部位和用药动物的种类等方面不遵守用药规 定,或者使用在水产品中未经批准的药物,甚 至达到了滥用药物地步。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 由于这些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情况缺乏 研究,没有休药期的规定,如作为饲料添加剂 来喂养水产动物,极易造成药物残留。不管有 病无病皆用药,把用药当成“灵丹妙方”,增加 了养殖对象对药物的依赖性,致使养殖水产品 质量安全无法保障。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附录10 鳗鲡中恩诺沙星、环丙沙 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残留检测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法
SC/T 3021—2004水产品中孔雀石 绿残馏量的检测液相色谱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 不断提高,各地渔业病害也相应增多,养殖用药量迅 速增加。由于管理滞后,目前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的 现象比较普遍,养殖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 突出。
水产品安全范围
主要国家对进口水产品安全卫生要求
国家 欧盟 微生物 各种致病微生物均不得检 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单胞增生李氏特 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 菌、大肠杆菌。 各种致病微生物均不得检 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单胞增生李氏特 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 菌、大肠杆菌。 药物名称及限量 其他 氯霉素 (0.1ppb)、 硝基呋喃 、 孔 必须获 雀绿和结晶紫、多氯联苯 (PCBs)、 得欧盟 呋喃唑酮不得检出、铅 (0.2ppm)、 注册资 镉 (50ppb) 、 砷 (1ppm) 、 汞 格。 (0.5ppm)。 氯霉素 (0.05ppm) 、 磺胺甲基嘧 鳗鱼中 啶 (0.02ppm) 、 磺 胺 二 甲 嘧 啶 总汞 (0.Olppm) 、 磺 胺 -6- 甲 氧 嘧 啶 0.4ppm、 (0.03ppm) 、 磺 胺 二 甲 氧 嘧 啶 甲基汞 (0.O4ppm)、磺胺奎林(0.05ppm)、 0.3ppm 嗯喹酸 ( 奎菌酮 0.05ppm) 、 乙胺 嘧啶 (0.05ppm)、 基夫拉松 (巴接 松 0.1ppm) 、 尼卡巴嗪 (0.02ppm) 和其他抗生素。
中国对水产品的安全要求
(以活鳗鲡为例)
①感官要求
项目 形 态 外 观 色 泽 指 标 蛇形,前部近圆筒状,尾部稍扁,体态匀称, 无畸形:鱼体健康,游动活泼,无损伤;不得 有病鳗症状。 背部呈深青灰色或银灰色,腹部近白色,腹背 黑白分明,具有鳗鲡固有的光泽;体表有粘液。 肉质鲜美,气味正常,无土腥味、青苔味、油 味等异味存在。 Nhomakorabea�

3.其他途径的药物污染 如饲料加工、使用过程中 受到药物的污染,当将盛过抗菌药物的容器用于贮 藏饲料,或盛过药物的贮藏器没有充分清洗干净而 使用,都会造成饲料加工或使用过程中药物污染。 养殖用水中含有药物。养殖水体受到药物污染等 引起药物在水产养殖动物内的残留。 4.鱼药的生产营销体系不规范 近几年我国的水 产药业发展较快,据统计,目前约有鱼药生产企业 200余家,不少鱼药在养殖生产中成效明显,受到 广大渔民的好评。但也有不少鱼药档次低、疗效差、 配方陈旧、重复,生产工艺落后;还有不少产品为 依赖化工、兽药、医药、农药等的代用品,加之大 批假冒伪劣鱼药混入市场,且鱼药市场管理不规 格,销售渠道混乱,产品标识不统一,导致禁用药 物流入市场,给养殖水产品质量造成安全隐患。
滋气味
②微生物指标
名 沙门氏菌 称 指 标 不得检出 检 测 方 法 检测方法GB/T 4789.4 食品 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 检验 GB/T 4789.10食品卫生微生 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 验 GB/T 4789.30食品卫生微生 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 斯特菌检验 GB / T 4789 . 7 食品卫生微生 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2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关系到 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渔业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 趋势,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之首, 2003年,中国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 4800多万吨;渔业的发展,不仅为我国 1000 多万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解决了国内水产品的消费需求问 题,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水产品的国际贸易,去年中国水产品对 外贸易额超过 60亿美元。 农业部相关报告显示,受 “氯霉素事件”影响,2005年1至6月 份,我国水产品对欧盟出口量、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 70.8%和73%。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国向欧盟出口的水产企 业(主要是龙头企业)总数为 95家,每个企业因欧盟禁令遭受 的损失平均在 300万美元至500万美元之间。此外,由于对欧盟 水产品出口贸易涉及近 5万人,涉及养殖渔(农)户 10万人以 上,重点渔业地区所受冲击尤为剧烈,受到的损害十分巨大和 广泛。
二、水产药物与水产安全的关系

疾病控制 水产药物用于控制水产动物的各种疾病。 药残问题 磺胺类、沙星类药物 2005年3月,日本检验机关在福建对日出口的烤鳗中检出了恩诺沙星 药物残留,据了解是福清市某烤鳗厂的产品在抵港通关时被检出。 氯霉素事件 2001年出口欧盟冻虾仁和部分大闸蟹检出氯霉素残留,引起全世界关 注。2001年初,奥地利发现当地 “家乐福”部分虾仁含有氯霉素。欧洲 专家发现,中国出口的冻虾仁中含有 0.2ppb到5ppb的氯霉素。2002 年1月25日,欧盟委员会决定禁止中国动物源性食品进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