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鲁迅小说启蒙主题的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发展总是由粗到细。 “细节描写越多,描写的密度越 大,生活具象感就越强。 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细节描写,便构 不成生动的形象,也就称不得是文学。 ”[4]可以说,细节描写是传 记作品生动性之所在,也是其文学性之所在。《高僧传》把笔触深 入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中,通过深入的观察分析,于细微 处显精神,丰满了人物形象,也丰富了传记文学创作的内涵。
“吃人的事,对么? ”
“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 ” “对么? ” “……今天天气很好。 ” “对么? ” “……不” “不对? 他们何以竟吃?! ” “也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 “……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 鲁迅先生尽管犹豫、疑惑,疑惑于“铁屋子”究竟能否打 破, 可终究还是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可见他还是寄望于启蒙 的。 因此尽管作品中的“狂人”处在一个充满敌意危险的环境 中, 尽管狂人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也是吃人者中的一员,“我未 必无意之中, 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 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这是鲁迅十分可贵的对于知识分子自身的自省,启蒙者 并不高高在上,一样是受传统专制文化浸染过的人,但还是安 排了这一段激烈辩驳的情节, 赋予笔下的启蒙者一种一往无 前、压倒一切的气势。 因为他对启蒙,怀着深切的希望。 可很快,鲁迅先生对启蒙这一主题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 开始时的寄予希望转变为怀疑。 《示众》是一篇颇为独特的小 说,没有完整的情节,只是一幅速写:去看犯人行刑的各色人 等,胖孩子,红鼻大汉,白背心,苏州俏……人各不同,却全都 一样的麻木无聊,充满着深深的冷漠与隔膜,无动于衷地赏鉴 着他人的死亡。 作者淡漠的叙述背后是隐匿着的感情:这样的 民众,这样永远只是看客的民众,启蒙真的可以改变他们么? 《药》给出了沉重的回答。 夏瑜在狱中依然鼓动看守他的人去 反抗,坚持启蒙的责任,可他的话只成为茶馆中众人的谈资, 他 的 启 蒙 只 换 回 众 人 “恍 然 大 悟 ”似 的 觉 悟— ——“疯 了 ”,这 便 是民众对启蒙者最后的评价。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虽然也是 人们眼中的疯子,但却带有一份冲破阻碍、勇往直前的锐气, 而这里的一句“疯子”却只带来无限悲凉。 凉夜已深,寒已侵 骨,但仍未结束。 鲁迅一向主张创作要打破“欺”与“瞒”,直面 现实的人生,不管这现实是如何的惨淡残酷。 夏瑜死了,他的 血变成了人血馒头,成为去治小栓痨病的偏方。 几千年的旧式 文化在人们的心中筑起一堵看不见的高墙,使人们各个分离, 完全感受不到同类的痛苦,无论这痛苦来自于肉体还是精神。
解释, 对自己的坚持就意味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 被视作异 类,与社会的关系处于敌对状态;而取得世俗认同的途径就是 背弃自己,这样就可融入社会。 魏连殳一方面是异端、怪人,相 对于社会而言;一方面是同伴、启蒙者,相对于新知识分子群 体而言。 对自己的坚持使他意识到启蒙者的责任,催促着他去 行动,而社会的否定则压迫着他,他的行动又只能加深这种压 迫,以至无法在社会立足。 此时社会的肯定便诱惑着他,如果 屈从,须付出沉重的心灵代价,即背弃自己;如果不屈从,则无 以生活。 文本的深层叙述结构表达了这样一种隐喻:启蒙者在 最后终将面临着矛盾的生活决择, 或为得到社会的肯定而背 弃自己的理想原则,或甘于毁灭。 《孤独者》所显示出的深层叙 述结构与当时社会环境中启蒙者的真实处境是相一致的。
中国现代文学发韧于五四时期, 是漫长文学史长河中的 一次激烈转身,有此转身,则有一代风流,数辈绝妙文章。 鲁迅 先生是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开创了知识分子与农民这 两大全新题材,影响深远。
叶圣陶是为人生派的代表作家, 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多集中于教育界。 人物刻画十分成功,但却寄意不深,旨在写 出一种灰色的人生, 将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情感呈现给读 者,没有赋予他们任何的责任。 《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是其 代表,他们苟安、怯懦、胆小,实在担不起任何责任。 乡土派小 说对农民题材利用得最多, 所表现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 方面:一是直面现实,揭示农村的落后闭塞;一是将农村理想 化,礼赞其间的田园风物与人性淳朴。 以郭沫若、郁达夫等人 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虽较少涉及农村题材,但他们大量 进行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恰好与人生派、乡土派的现实主义 创作形成互补。 他们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多为归国的留学生, 情绪脆弱敏感,生活穷困潦倒。 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抒发一己 的情感,而这种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
《孤独者》中的叙述事件可进行如下概括: 1.社会的否定:S 城 人 将 其 作 为 谈 助 ;本 家 视 其 为 异 类 ;学 界流言;被校长辞退。 2.对 自 己 的 坚 持 : 悲 哭 祖 母 过 世 ; 相 信 孩 子 们 是 好 的 ; 卖 掉 藏书;托“我”寻事作。 3.社 会 的 肯 定 :客 厅 中 新 的 馈 赠 、颂 扬 ,钻 营 ;《 学 理 七 日 报》刊载赞颂诗文;大良母亲的议论;戒装入敛。 4.对 自 己 的 背 弃 :做 师 长 顾 问 ;猜 拳 行 令 ;作 诗 打 牌 ;戏 弄 孩子们;流水似的花钱。 借用列维一斯特劳斯在《结构主义的人类学》中提出的深 层结构模式,可得以下两组对立范畴:否定与肯定的对立相当 于坚持与背弃的对立,两者是相通的。 后者隐含着对于前者的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就是一个觉醒 了的启蒙者形象。 他明知周围的人要“吃”他,却并不畏惧。 “虽 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 ”不仅不怕,且表现出自己看透 真相的勇气。 “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 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 ”这里体现出的是一种先 觉者欲只身赴难前的决绝与义无反顾。 不仅如此,觉醒的启蒙 者是不甘毫无声息、一声不发的,他要履行这先觉者的责任, 去唤醒他们。 于是有了这一段充满预言警句似的辩驳情节:
颇具说服力,便愈能显出鸠摩罗什学识之博、辩才之高! 慧远栖居庐山三十余年,不仕王侯,高尚其事,以其“历
然不群,独立高林”之人格精神使群情翕服。 传中有几处生动的 侧面描写:“慧义法师,强正少惮,将欲造山,谓远弟子慧宝曰: ‘诸君庸才,望风推服,今试观我如何? ’至山,值远讲法华,每欲 难问,辄心悸汗流,竟不敢语。 出谓慧宝曰:‘此公定可讶。 ’”“陈 郡谢灵运负才傲俗,少所推崇,及一相见,肃然心服。 ”描述极平 淡、简洁,我们却可以深切感知慧远之人格魅力。 以慧义之强正 不惮,谢灵运之负才傲物,乃俱各倾倒,非其精神卓绝、至德感 人,岂能若此[3]?
社 ,1996. [4] 可永雪.史 记 文 学 成 就 论 稿[M].呼 和 浩 特 :内 蒙 古 教 育 出 版
社 ,1991.
(上接第 115 页) 鲜血,是最有可能刺激这种死水般沉默的武器了,可启蒙者们 流出的鲜血却成为被吃掉的人血馒头。 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 病的华老栓们,华小栓们,以及与他们一样的一切人们,麻木 依旧,愚昧依然。 话语,鲜血,启蒙,沉默。
启蒙既然是无功的,无法撼动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结 构,那么启蒙者以后的命运如何呢 ? 《彷徨》集中的《孤独者》回答 了它。 在这里,启蒙的主题仍然被坚持,但关注的重点已经转为 启蒙失败之后启蒙者痛苦处境的揭示。 鲁迅对此表现出一种绝 望与希望相交织、承认绝望又反抗绝望的令人动容的态度。我们 可以通过法国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提出的文本“纵读”法去 追踪文本的深层叙述结构,从而理解启蒙者的矛盾处境。
(下转第 123 页)
— 115 —
了实实在在的事实依据,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动人! 《高僧传》常常通过细节从侧面来烘托人物形象。 如《释法
遇传》中有一段细节:“(遇)讲说众经,受业者四百余人。 时一僧 饮酒,废夕烧香,遇止罚而不遣。 安公遥闻之,以竹筒盛一荆 子,手自缄封,以寄遇。 遇开封见杖,即曰:‘此由饮酒僧也,我 训领不勤,远贻忧赐。 ’即命维那鸣槌集众,以杖筒置香橙上, 行香毕,遇乃起,出众前向筒致敬。 於是伏地,命维那行杖三 下,内杖筒中,垂泪自责。 ”法遇少时极其任性夸诞,遇道安后 却忽然信佛,以安公为师。 收到老师的信后,法遇见信如见师, 深深自责。 这就让我们通过法遇的言行从侧面对道安德行之 高远、道风之谨严、影响之深远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道安到底 学识个性如何,则还需去道安本传中寻找答案。 再如《支遁传》 中叙众名士为支遁饯行:“一时名流,并饯离于征虏。 蔡子叔前 至,近遁而坐。 谢万石后至,值蔡暂起,谢便移就其处。 蔡还,合 褥举谢掷地,谢不以介意。 ”这里对传主支遁没有作任何正面 的描绘,但通过蔡子叔与谢万石一连串的举动,将支遁为当时 名士所倾慕的情形极为生动地烘托了出来。 又如 《鸠摩罗什 传》中有一段对鸠摩罗什与其师槃头达多相互切磋、反复辩难 的精彩描写:“师谓什曰:‘汝於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 ’什 曰:‘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诸漏失。 ’师曰:‘汝 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安舍有法而爱空乎? 如昔狂人,令绩师 绩缕,极令细好。 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 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 ”狂人曰:“何以不见? ”师曰:“此 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 师,师亦效焉。 皆蒙上赏,而实无物。 汝之空法,亦由此也。 ”什 乃连类而陈之,往复苦至,经一月馀日,方乃信服。 师叹曰:‘师 不能达,反启其志,验于今矣。 ’于是礼什为师,言:‘和尚是我大 乘 师 ,我 是 和 尚 小 乘 师 矣 。 ’”在 这 一 段 流 畅 有 致 而 又 饶 有 趣 味 的 描写中,主要记叙了槃头达多的辩词,并没写鸠摩罗什到底是如 何驳难让其师臣服的, 而我们愈是感觉其师之言的生动有趣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8 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8 2009
简析鲁迅小说启蒙主题的变化
赵震,刘进
摘要:在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中,启蒙是其重要的主题。在此总的主题下,不同篇目具体的侧重点不尽相同,鲁迅先生对 启蒙的态度影响了对主题的处理。 从希望到绝望,是鲁迅态度的沉痛变化,由此折射出他对社会对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启蒙;希望;怀疑;绝望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09)08-0115-01 作 者 简 介 :赵 震 (1984 - ), 男 , 辽 宁 鞍 山 人 , 西 华 师 范 大 学 ( 四 川 南 充 637000)2007 级 现 当 代 文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刘 进 (1971-),男 ,四 川 南 充 人 ,博 士 ,西 华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副 院 长 ,硕 士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文 艺 美 学 。 收 稿 日 期 :2009-03-08
作为这两种题材开创者的鲁迅, 却从中提炼出更为深刻 的主题,并在创Baidu Nhomakorabea中一以贯之,那就是启蒙。 这一主题在以后 的文学创作中不断地被叙述。 尽管在以后的两个十年中启蒙 的主体、受众对象和方式不断变化,结果也不尽相同,但其核 心仍然是一种启蒙叙事。 鲁迅小说中关于启蒙主题的提出并 不是偶然的,它是来自于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鲁迅是 一位具有深切责任感的伟大作家,对国民性、国家前途等重大 问题的思考贯穿了其一生。 中国为何落后? 从文化角度鲁迅得 出结论是:“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 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诲 人们不要去直面或改变严酷的现实,而安于麻木、苟且的生存 状态,这是中国落后的文化原因。 如何改变它? 只有进行启蒙。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几千年前的高僧们早已成为历 史,可《高僧传》的出现,使他们跨越历史的时空为人们所认知 了,仿佛他们又复活了。 慧皎已有意识地把这各式各样的细节 描写当作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传人笔法来运 用,对之后出现的三部僧传(唐道宣的《高僧传》、宋赞宁的《宋 高僧传》、明如惺的《明高僧传》)颇有影响,对当代已成为热点 的传记文学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苎田.史记菁华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 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 [3] 汤用彤.汉 魏 两 晋 南 北 朝 佛 教 史[M].石 家 庄 :河 北 教 育 出 版
“吃人的事,对么? ”
“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 ” “对么? ” “……今天天气很好。 ” “对么? ” “……不” “不对? 他们何以竟吃?! ” “也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 “……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 鲁迅先生尽管犹豫、疑惑,疑惑于“铁屋子”究竟能否打 破, 可终究还是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可见他还是寄望于启蒙 的。 因此尽管作品中的“狂人”处在一个充满敌意危险的环境 中, 尽管狂人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也是吃人者中的一员,“我未 必无意之中, 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 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这是鲁迅十分可贵的对于知识分子自身的自省,启蒙者 并不高高在上,一样是受传统专制文化浸染过的人,但还是安 排了这一段激烈辩驳的情节, 赋予笔下的启蒙者一种一往无 前、压倒一切的气势。 因为他对启蒙,怀着深切的希望。 可很快,鲁迅先生对启蒙这一主题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 开始时的寄予希望转变为怀疑。 《示众》是一篇颇为独特的小 说,没有完整的情节,只是一幅速写:去看犯人行刑的各色人 等,胖孩子,红鼻大汉,白背心,苏州俏……人各不同,却全都 一样的麻木无聊,充满着深深的冷漠与隔膜,无动于衷地赏鉴 着他人的死亡。 作者淡漠的叙述背后是隐匿着的感情:这样的 民众,这样永远只是看客的民众,启蒙真的可以改变他们么? 《药》给出了沉重的回答。 夏瑜在狱中依然鼓动看守他的人去 反抗,坚持启蒙的责任,可他的话只成为茶馆中众人的谈资, 他 的 启 蒙 只 换 回 众 人 “恍 然 大 悟 ”似 的 觉 悟— ——“疯 了 ”,这 便 是民众对启蒙者最后的评价。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虽然也是 人们眼中的疯子,但却带有一份冲破阻碍、勇往直前的锐气, 而这里的一句“疯子”却只带来无限悲凉。 凉夜已深,寒已侵 骨,但仍未结束。 鲁迅一向主张创作要打破“欺”与“瞒”,直面 现实的人生,不管这现实是如何的惨淡残酷。 夏瑜死了,他的 血变成了人血馒头,成为去治小栓痨病的偏方。 几千年的旧式 文化在人们的心中筑起一堵看不见的高墙,使人们各个分离, 完全感受不到同类的痛苦,无论这痛苦来自于肉体还是精神。
解释, 对自己的坚持就意味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 被视作异 类,与社会的关系处于敌对状态;而取得世俗认同的途径就是 背弃自己,这样就可融入社会。 魏连殳一方面是异端、怪人,相 对于社会而言;一方面是同伴、启蒙者,相对于新知识分子群 体而言。 对自己的坚持使他意识到启蒙者的责任,催促着他去 行动,而社会的否定则压迫着他,他的行动又只能加深这种压 迫,以至无法在社会立足。 此时社会的肯定便诱惑着他,如果 屈从,须付出沉重的心灵代价,即背弃自己;如果不屈从,则无 以生活。 文本的深层叙述结构表达了这样一种隐喻:启蒙者在 最后终将面临着矛盾的生活决择, 或为得到社会的肯定而背 弃自己的理想原则,或甘于毁灭。 《孤独者》所显示出的深层叙 述结构与当时社会环境中启蒙者的真实处境是相一致的。
中国现代文学发韧于五四时期, 是漫长文学史长河中的 一次激烈转身,有此转身,则有一代风流,数辈绝妙文章。 鲁迅 先生是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开创了知识分子与农民这 两大全新题材,影响深远。
叶圣陶是为人生派的代表作家, 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多集中于教育界。 人物刻画十分成功,但却寄意不深,旨在写 出一种灰色的人生, 将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情感呈现给读 者,没有赋予他们任何的责任。 《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是其 代表,他们苟安、怯懦、胆小,实在担不起任何责任。 乡土派小 说对农民题材利用得最多, 所表现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 方面:一是直面现实,揭示农村的落后闭塞;一是将农村理想 化,礼赞其间的田园风物与人性淳朴。 以郭沫若、郁达夫等人 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虽较少涉及农村题材,但他们大量 进行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恰好与人生派、乡土派的现实主义 创作形成互补。 他们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多为归国的留学生, 情绪脆弱敏感,生活穷困潦倒。 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抒发一己 的情感,而这种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
《孤独者》中的叙述事件可进行如下概括: 1.社会的否定:S 城 人 将 其 作 为 谈 助 ;本 家 视 其 为 异 类 ;学 界流言;被校长辞退。 2.对 自 己 的 坚 持 : 悲 哭 祖 母 过 世 ; 相 信 孩 子 们 是 好 的 ; 卖 掉 藏书;托“我”寻事作。 3.社 会 的 肯 定 :客 厅 中 新 的 馈 赠 、颂 扬 ,钻 营 ;《 学 理 七 日 报》刊载赞颂诗文;大良母亲的议论;戒装入敛。 4.对 自 己 的 背 弃 :做 师 长 顾 问 ;猜 拳 行 令 ;作 诗 打 牌 ;戏 弄 孩子们;流水似的花钱。 借用列维一斯特劳斯在《结构主义的人类学》中提出的深 层结构模式,可得以下两组对立范畴:否定与肯定的对立相当 于坚持与背弃的对立,两者是相通的。 后者隐含着对于前者的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就是一个觉醒 了的启蒙者形象。 他明知周围的人要“吃”他,却并不畏惧。 “虽 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 ”不仅不怕,且表现出自己看透 真相的勇气。 “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 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 ”这里体现出的是一种先 觉者欲只身赴难前的决绝与义无反顾。 不仅如此,觉醒的启蒙 者是不甘毫无声息、一声不发的,他要履行这先觉者的责任, 去唤醒他们。 于是有了这一段充满预言警句似的辩驳情节:
颇具说服力,便愈能显出鸠摩罗什学识之博、辩才之高! 慧远栖居庐山三十余年,不仕王侯,高尚其事,以其“历
然不群,独立高林”之人格精神使群情翕服。 传中有几处生动的 侧面描写:“慧义法师,强正少惮,将欲造山,谓远弟子慧宝曰: ‘诸君庸才,望风推服,今试观我如何? ’至山,值远讲法华,每欲 难问,辄心悸汗流,竟不敢语。 出谓慧宝曰:‘此公定可讶。 ’”“陈 郡谢灵运负才傲俗,少所推崇,及一相见,肃然心服。 ”描述极平 淡、简洁,我们却可以深切感知慧远之人格魅力。 以慧义之强正 不惮,谢灵运之负才傲物,乃俱各倾倒,非其精神卓绝、至德感 人,岂能若此[3]?
社 ,1996. [4] 可永雪.史 记 文 学 成 就 论 稿[M].呼 和 浩 特 :内 蒙 古 教 育 出 版
社 ,1991.
(上接第 115 页) 鲜血,是最有可能刺激这种死水般沉默的武器了,可启蒙者们 流出的鲜血却成为被吃掉的人血馒头。 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 病的华老栓们,华小栓们,以及与他们一样的一切人们,麻木 依旧,愚昧依然。 话语,鲜血,启蒙,沉默。
启蒙既然是无功的,无法撼动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结 构,那么启蒙者以后的命运如何呢 ? 《彷徨》集中的《孤独者》回答 了它。 在这里,启蒙的主题仍然被坚持,但关注的重点已经转为 启蒙失败之后启蒙者痛苦处境的揭示。 鲁迅对此表现出一种绝 望与希望相交织、承认绝望又反抗绝望的令人动容的态度。我们 可以通过法国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提出的文本“纵读”法去 追踪文本的深层叙述结构,从而理解启蒙者的矛盾处境。
(下转第 123 页)
— 115 —
了实实在在的事实依据,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动人! 《高僧传》常常通过细节从侧面来烘托人物形象。 如《释法
遇传》中有一段细节:“(遇)讲说众经,受业者四百余人。 时一僧 饮酒,废夕烧香,遇止罚而不遣。 安公遥闻之,以竹筒盛一荆 子,手自缄封,以寄遇。 遇开封见杖,即曰:‘此由饮酒僧也,我 训领不勤,远贻忧赐。 ’即命维那鸣槌集众,以杖筒置香橙上, 行香毕,遇乃起,出众前向筒致敬。 於是伏地,命维那行杖三 下,内杖筒中,垂泪自责。 ”法遇少时极其任性夸诞,遇道安后 却忽然信佛,以安公为师。 收到老师的信后,法遇见信如见师, 深深自责。 这就让我们通过法遇的言行从侧面对道安德行之 高远、道风之谨严、影响之深远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道安到底 学识个性如何,则还需去道安本传中寻找答案。 再如《支遁传》 中叙众名士为支遁饯行:“一时名流,并饯离于征虏。 蔡子叔前 至,近遁而坐。 谢万石后至,值蔡暂起,谢便移就其处。 蔡还,合 褥举谢掷地,谢不以介意。 ”这里对传主支遁没有作任何正面 的描绘,但通过蔡子叔与谢万石一连串的举动,将支遁为当时 名士所倾慕的情形极为生动地烘托了出来。 又如 《鸠摩罗什 传》中有一段对鸠摩罗什与其师槃头达多相互切磋、反复辩难 的精彩描写:“师谓什曰:‘汝於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 ’什 曰:‘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诸漏失。 ’师曰:‘汝 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安舍有法而爱空乎? 如昔狂人,令绩师 绩缕,极令细好。 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 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 ”狂人曰:“何以不见? ”师曰:“此 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 师,师亦效焉。 皆蒙上赏,而实无物。 汝之空法,亦由此也。 ”什 乃连类而陈之,往复苦至,经一月馀日,方乃信服。 师叹曰:‘师 不能达,反启其志,验于今矣。 ’于是礼什为师,言:‘和尚是我大 乘 师 ,我 是 和 尚 小 乘 师 矣 。 ’”在 这 一 段 流 畅 有 致 而 又 饶 有 趣 味 的 描写中,主要记叙了槃头达多的辩词,并没写鸠摩罗什到底是如 何驳难让其师臣服的, 而我们愈是感觉其师之言的生动有趣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8 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8 2009
简析鲁迅小说启蒙主题的变化
赵震,刘进
摘要:在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中,启蒙是其重要的主题。在此总的主题下,不同篇目具体的侧重点不尽相同,鲁迅先生对 启蒙的态度影响了对主题的处理。 从希望到绝望,是鲁迅态度的沉痛变化,由此折射出他对社会对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启蒙;希望;怀疑;绝望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09)08-0115-01 作 者 简 介 :赵 震 (1984 - ), 男 , 辽 宁 鞍 山 人 , 西 华 师 范 大 学 ( 四 川 南 充 637000)2007 级 现 当 代 文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刘 进 (1971-),男 ,四 川 南 充 人 ,博 士 ,西 华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副 院 长 ,硕 士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文 艺 美 学 。 收 稿 日 期 :2009-03-08
作为这两种题材开创者的鲁迅, 却从中提炼出更为深刻 的主题,并在创Baidu Nhomakorabea中一以贯之,那就是启蒙。 这一主题在以后 的文学创作中不断地被叙述。 尽管在以后的两个十年中启蒙 的主体、受众对象和方式不断变化,结果也不尽相同,但其核 心仍然是一种启蒙叙事。 鲁迅小说中关于启蒙主题的提出并 不是偶然的,它是来自于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鲁迅是 一位具有深切责任感的伟大作家,对国民性、国家前途等重大 问题的思考贯穿了其一生。 中国为何落后? 从文化角度鲁迅得 出结论是:“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 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诲 人们不要去直面或改变严酷的现实,而安于麻木、苟且的生存 状态,这是中国落后的文化原因。 如何改变它? 只有进行启蒙。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几千年前的高僧们早已成为历 史,可《高僧传》的出现,使他们跨越历史的时空为人们所认知 了,仿佛他们又复活了。 慧皎已有意识地把这各式各样的细节 描写当作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传人笔法来运 用,对之后出现的三部僧传(唐道宣的《高僧传》、宋赞宁的《宋 高僧传》、明如惺的《明高僧传》)颇有影响,对当代已成为热点 的传记文学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苎田.史记菁华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 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 [3] 汤用彤.汉 魏 两 晋 南 北 朝 佛 教 史[M].石 家 庄 :河 北 教 育 出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