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发热

合集下载

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恶性高热: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 患者在 麻醉时迅速产生严重难以控制的高热、肌强 直及酸中毒。严重者可有肌红蛋白尿及肾功 能衰竭。
·该病可伴有肌肉病如肌营养不良和中央轴空 病。发生恶性高热后若不迅速诊断和治疗则 病死率很高, 早期经肌松药治疗, 则病死 率从70%降至10%。
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
- - - 加强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炎, 以及黏膜糜烂。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
·昏迷病人每2 h翻身拍背并且按摩骨突处, 以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和褥疮,身体褶皱 处涂爽身粉。
护理措施 : - - 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 - -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与协助病人排痰,为昏迷病人及时吸 痰,痰液粘稠不易排出者,给予定时雾化 吸入。
物理降温存在的问题:
·在行冷盐水灌肠时,由于工作人员未做好病 人的解释工作,有便意时未嘱其深呼吸。灌 肠的体位不正确,肛管深度不够,压力 过 高等,使灌肠液未保留住,从而未达到 灌 肠降温的目的。
·病人在高热时都会有怕冷的感觉,经常要 求把门窗关上,并盖上厚被子,这样病室 的空气对流及散热就无法进行。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 吸增快。
·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 或总数虽高, 分 类无变化。
中枢性发热的临床特点:
·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 故体温易随外界温 度变化而波动。
·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一般无效, 这是 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解热药难以对其 产生影响, 所以不产生降温的临床效果 。
物理降温存在的问题:
- - - 冰敷使用不恰当: ·未做好病情观察及检查工作,如放置部位
不准确,只放在身体两侧或大腿两侧,有 些病人觉得冰敷难受,出现不配合现象。 ---未能掌握降温的时机: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和护理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和护理
性发热。
发热机制与影响因素
发热机制
中枢性发热的发热机制与常见的感染性发热不同,主要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体 温升高。
影响因素
中枢性发热的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可呈稽留热型或不规则热型。同时,中枢性发热患者的自觉症状较少,无明显 寒战、皮肤苍白或潮红等表现。此外,中枢性发热对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而与脑功能恢复有关。
注意事项
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患者 的反应情况。
其他创新性非药物治疗手段
神经调控技术
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等手段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改善中枢性发热的症状和体征。这种技术具有无创、 无痛、无副作用等优点,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免疫调节治疗
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的原因
脑血管疾病
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可能导 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引起中枢性发热。
脑外伤
严重的脑外伤可能损伤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 异常。
脑部肿瘤
部分脑部肿瘤可能压迫或侵犯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中 枢性发热。
其他疾病
如脑炎、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 ,以及某些药物或毒素也可能 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中枢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调整
01
使用指征
中枢性发热如由细菌感染引起,且病情较重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
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02
药物选择
选择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同时注意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使用或疗程不足。
03
调整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细菌学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如

中枢性发热诊断详述

中枢性发热诊断详述

中枢性发热诊断详述*导读:中枢性发热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中枢性发热是发热病因中较少见的一种,对其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并除外其它发热病因。

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是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

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

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它发热的原因。

感染性发热: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不明原因发热: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

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 即不明原因发热。

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持续性发热:当口温高于 37.3℃或肛温高于 37.6℃,一日间的变化超过 1.2℃,即称之为发热。

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 37.4℃~38℃中等度热 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 41℃以上,持续4周以上,为持续性发热。

弛张热: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较为困难,首先应治疗原发病。

如脑出血者应给予降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降颅压的同时给予止血药;恶性高热者停用麻醉药,给予硝苯呋海因治疗;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者停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脱水和其它并发症,可试用溴隐停、肌松药硝苯呋海因及抗帕金森药治疗。

因通常机体能耐受的体内温度为40.5℃,超过此温度时脑组织容易产生热损害,因此必须积极降温治疗。

遇到中枢性高热,这 5 个处理方法需掌握

遇到中枢性高热,这 5 个处理方法需掌握

遇到中枢性高热,这5 个处理方法需掌握中枢性高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下丘脑前内侧区散热中枢损害、散热机制破坏后出现的发热。

发热特点骤然升高至40℃ 以上;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全身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厥冷;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处理方法人卫版神经病学(8 年制第2 版)第163 页写到,对于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应以物理降温为主。

目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头戴冰帽;四肢大血管冰敷;酒精擦浴;再或者直接上冰毯,同时冰盐水洗胃(即用20 mL 经鼻饲管灌入胃内,10~20 分钟后再抽出,反复进行) 等措施。

01「三明治」法冰毯降温在患者背部及前部均放置冰毯,前部冰毯接触部位为前胸(齐肩)、腹部、双下肢前面。

冰毯与皮肤之间用单层被单隔离。

该法降温效果好,可能与其增加了患者与冰毯接触的体表面积,加速了传导散热有关,而且两层冰毯使患者处于一个低温环境中,患者周围空气温度下降,加速了辐射散热。

但是由于冰毯过低的温度,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发红、腹泻、心律失常、寒战、躁动等不良反应。

02血管内降温优点:迅速、平稳、可控。

将葡萄糖、氯化钠等基础液放置于4℃ 冰箱中降温,然后将治疗药物配入低温液体中,配入后确认溶液内无结晶、沉淀及药物颗粒,然后用自制棉套包裹,给患者静脉输入,低温药液输入总量为1500~2000 ml,连续治疗3 天。

若体温连续24 小时在38.5℃ 以下,则停用低温药液。

但是有人提出虽然静脉输入4~20℃ 低温液体是一种有效诱导体温降低的方法,但是该技术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禁忌证及禁忌人群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03冬眠合剂氯丙嗪(冬眠灵)50 mg+哌替啶(度冷丁)100 mg+异丙嗪(非那根)50 mg,加入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哌替啶(杜冷丁)100 mg+异丙嗪(非那根)50 mg+乙酰丙嗪20 mg,加入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魏勇军教授治疗中枢性发热的经验

魏勇军教授治疗中枢性发热的经验

魏勇军教授治疗中枢性发热的经验
张军海;徐海龙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16(38)11
【摘要】中枢性发热是指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伤后导致产热和散热功能
失调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常见于重型颅脑损伤、重症脑血管病、颅脑手术后、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及脑肿瘤术后等患者,是严重脑部疾患常见的一个伴随症状。

魏勇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并根据“急则治标,实则泻之”的治则,创立的通腑清脑合剂灌肠在治疗中枢性发热疗效显著。

现将魏勇军教授运用通腑清脑合剂治疗中枢性发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总页数】3页(P1612-1614)
【作者】张军海;徐海龙
【作者单位】河北魏县中医院内三科,河北魏县056800;河北魏县中医院内三科,河北魏县 056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1;R441.3
【相关文献】
1.魏品康教授以升阳益胃法治疗发热伴淋巴结肿大1例
2.魏勇军教授运用加味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经验
3.魏勇军教授从痰瘀论治2型糖尿病临床经验
4.魏志军教授
治疗直肠刺激征经验5.魏志军教授治疗久泻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枢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方法

中枢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方法

中枢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方法中枢性高热是由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损害,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导致的发热,体温骤升至40℃以上,持续数小时、数日。

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损害,使机体代谢增加,加速器官衰竭,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不但能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而且对防止或减轻多器官功能损害极为重要。

物理降温是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降低体温的重要方法。

物理降温通过促进皮肤的散热,使散热大于产热来达到降温目的。

1 目的1.1为高热患者降温。

1.2患者实施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1.3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2 开窗通风法患者体温在39℃以下,可将病室的门窗打开,通风换气或者打开电风扇或者空调机使室温下降,从而使患者体温自行调节,达到降温的目的。

3 冰袋冰囊降温法3.1评估3.1.1 患者的年龄、病情、体温等情况。

3.1.2 患者局部皮肤状况。

3.1.3 病人的心理状态。

3.2注意事项3.2.1 部位: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腘窝等血管丰富处。

3.2.2 时间:每次放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免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

长时间使用者,休息60分钟后再使用,给予局部组织复原时间。

3.2.3 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每10分钟查看一次局部皮肤颜色,病人局部皮肤无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

3.2.4 使用冰袋降温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钟内进行。

3.2.5 使用过程中,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与添加。

冰袋完整、无漏水,布套干燥。

4 温水擦浴法温水擦浴一般应使用低于患者皮肤温度的温水,即32-34℃的温水进行擦浴,这样可以很快将患者的皮肤温度传到散发。

在温水擦浴前最好先在患者头部放置冰袋,这样有助于降温,又可防止由于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

中医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进展
现部分整理如 下。
夹火 , 横窜 经隧 , 上 冲犯脑 , 蒙 闭清 窍, 或 热人 心包 、 热 入血 分 等, 即“ 热病神 昏” , 证型属 阳亢风 动、 痰火 内闭、 热盛腑实 、 瘀血 阻络等_ 2 ] 。也有认为该病在传统的风 、 火、 痰、 瘀之下, 必有更 为直接的致病 因素 , 即所谓内生毒邪 , 为里实热证[ 6 ] 。
中医 典 籍 中没 有 “ 中枢 性 发 热 ” 一 名, 属“ 发 热” 、 “ 里热” “ 热
文章编号 : 1 O O 7 —2 3 4 9 ( 2 O 1 3 ) O 5 一O 0 7 5 一O 3
闭” 等 内容 , 为脑卒 中、 脑 外伤 等一些脑部疾 病 的并 发症 , 大多 数属中风 ( 中脏 腑) 范 畴, 其基本 病机为平 素气血 亏虚 , 心 肝肾
2 0 1 3 年第 3 4 卷第 5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7 5
中医药治疗 中枢 性发 热的进展
邵锦 华
( 广 西苍 梧 县 中 医医院 ,广 西 苍梧 5 4 3 1 0 0 )
关键 词 : 中枢 性 发 热 ; 中 医药 治 疗 ; 综述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4 1 文献标识码 : A 1 病 因病 机
大学学报 , 2 0 0 6 , 2 2 ( 6 ) : 3 8 9  ̄3 9 o .
老年抑郁症属 于中 医郁 证 范畴 , 祖 国医学认 为“ 郁证 ” 发
病原 因是 由于劳神 过度 , 忧思 郁结 , 内伤 七 情 , 五志 过极而致 情绪变化 。由于老年人 具有 特殊 的生理 和病 理特 点 , 在 药 物
6 结 语
[ 7 ] 王学义 , 金圭星 .电百印联合 小剂量 抗抑郁剂 治疗老 年抑郁症 的 研究 _ J ] .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 4 , 1 3 ( 7 ) : 8 5 6  ̄8 5 7 . [ 8 ] 杨丽 明 , 刘 秀勤 , 陈丽清 .电针结合抗抑郁药促进 老年抑郁症 患者 康复 _ J ] . 中医药通报 , 2 0 0 7 , ( 2 ) : 3 3 . [ 9 ] 李智敏 , 曹丽华 , 张 尚联 , 等 .电针合并小剂 量米氮 平治疗 老年 抑 郁症 的疗效观察 _ J ] . 四川精神卫生 , 2 0 0 9 , 2 2 ( 3 ) : 1 7 4 ~1 7 5 . [ 1 O ] 吴文忠 .电针结 合耳 压治疗老年期抑郁症 2 5例 E J ] . 南京 中医药

中枢性发热

中枢性发热

中枢性发热脑干梗塞后出现胃出血和高热都是很常见的,这是这个疾病的并发症,况且病人本身疾病较多,治疗复杂的很。

有些治疗甚至是矛盾的,需要抓住关键的进行治疗的。

高热的原因有:1、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2、胃出血后出现的肠道积血吸收时造成的吸收热;3、脑干梗塞是体温调节中枢受损,造成体温调节障碍,出现的中枢性高热。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使用物理降温,比如酒精擦浴,冰块降温,冰毯降温,但是清醒的病人不宜使用冰毯降温的。

还有可以使用药物亚低温治疗的,但是要备好呼吸机的,因此只使用于比较严重的病人。

退热的药物比如尼美舒利颗粒剂,地塞米松,吲哚美辛栓等,效果不错,但是会加重胃肠道出血。

而治疗胃出血的冰冻盐水和是肾上腺素会使血压升高的。

退热也可以选择中药中药治疗的,比如清开灵,柴胡注射液,羚羊角注射液等,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的。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中枢性发热在发热的各种病因中较为少见,其表现及处置也与常见的各种感染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不同。

因此临床上在确定中枢性发热时,应首先除外各种感染性、药物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

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

1 体温调节中枢及其功能障碍一般认为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的前部和视前区(preoptic and anterior hypothalamic areas,POAH) 。

POAH 有两种温度敏感神经元,即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并以热敏神经元为主。

这些神经元能感受其周围血液温度的变化和接受来自皮肤及内脏感受器的信息。

其它部位如下丘脑后部、延髓和中脑网状结构及脊髓也有少量温度敏感神经元,并向POAH 传递信息。

POAH 也具有体温信息整合的作用,建立调定点,并通过产热和散热机制实现体温调节。

产热由寒战和非寒战(主要在新生儿) 机制而实现,散热则由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而完成。

POAH 受刺激时产生出汗、皮肤血管扩张,损坏时则引起高热。

神经外科常见发热原因

神经外科常见发热原因

一、中枢性发热常术后短期内出现,体温较高水平,解热药效果不佳,特点:突然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躯干温度高,肢体温度次之,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

中毒症状不明显,不伴发抖,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相反可比农闲为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四肢发凉。

一般不伴随温度升高而出现脉搏和呼吸增快。

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高热时用解热剂(如乙酰水杨酸等)一般无效。

常见于1、脑血管病特别是出血破入脑室及第三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较常见;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损害下丘脑。

2、脑外伤和脑手术术后尤其鞍区术后的病人等可引起发热。

3、癫痫处理:物理降温为主,人工冰毯、冰帽,将至34℃比较理想,持续降温可配合人工冬眠;亚低温;静脉滴注冷生理盐水(4-6℃)二、开颅术后感染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例,术后3天,患者出现新近发热,难以解释的意识改变、局灶性神经体征(头痛、发热、畏寒、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升高,糖定量降低,血常规中性粒比例增加,核左移,细菌学培养阳性。

特殊检查PCT/CRP 治疗:消除高危因素如切口愈合情况、脑脊液漏、尿管等,治疗糖尿病等其它内科疾病。

及时更换敏感抗生素(药敏+细菌培养)抽放或引流脑脊液、鞘内注射。

(据统计术后第一天发热病人80%没有感染,术后第五天发热90%出现明确感染,其中切口42%、泌尿道感染29%、肺炎12%)三、感染是术后二天发热主要原因,常见如下泌尿道、手术区域(多表现术后4-5天)、肺炎、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难治性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四、常见非感染行发热药物热:常见伴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β内酰胺类、磺胺类、苯妥英钠等。

血肿、痛风、输血反应、静脉栓塞性疾病(肺静脉栓塞多伴低热)、脱水热五、恶性高热麻醉诱导后10小时内出现,突然发生高碳酸血症,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5-46℃,骨骼肌僵直。

常用退热药:吲哚美辛纳肛、安痛定肌注。

中医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进展标签:中枢性发热;中医药治疗;综述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丘脑、脑干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发热,患者体温常高达39℃以上。

持续高热、超高热会迅速增加脑耗氧量,加重脑缺氧、脑水肿、脑细胞变性及凋亡,增加致残率、死亡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1]。

西医治疗除针对病因处理外,没有特效退热药物,常依靠物理降温,但只能起暂时的退热效果,停用后发热常出现再反复。

近年来有很多中医治疗中枢性发热的文献报道,现部分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典籍中没有“中枢性发热”一名,属“发热”、“里热”“热闭”等内容,为脑卒中、脑外伤等一些脑部疾病的并发症,大多数属中风(中脏腑)范畴,其基本病机为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阴虚阳亢,肝阳暴涨,阳升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隧,上冲犯脑,蒙闭清窍,或热入心包、热入血分等,即“热病神昏”,证型属阳亢风动、痰火内闭、热盛腑实、瘀血阻络等[2~5]。

也有认为该病在传统的风、火、痰、瘀之下,必有更为直接的致病因素,即所谓内生毒邪,为里实热证[6]。

2 治疗方法根据中枢性发热病位在脑,属里、实、闭、热、痰、风、瘀等特点,临床上以清热开窍、清热化痰、清热泻火、平肝熄风、通腑泄热等治法较为常用。

2.1 清热开窍法因邪热闭窍者,当速开窍清热。

宋建英等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物理降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中枢性高热50例,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比较P<0.05(对照组有效率78%)[6]。

田辉等用醒脑静注射液与冬眠合剂联合治疗中枢性高热54例,与对照组53例比较在退热起效时间及退热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7]。

马云枝[8]、薛素霞等[9]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物理降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中枢性高热效果显著。

张东奎[10]、李海华[11]、刘巍[1]等用安宫牛黄丸配合西医支持、对症处理及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发热均取得明显疗效。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枢性发热患者便秘防治的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枢性发热患者便秘防治的疗效观察

由表 1可见 , 2组便秘发生率及有效率 比较经 x 检验
差异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O 1 ) , 治 疗 组 疗 效优 于 对
照组 。
3 讨

本研究 显示 中枢性发 热卧 床患者 实施综合 护理 干预
后, 很大程度 的提高 了便秘 的防治效果 。中枢性 发热患者
与对照组比较 , P< O . 0 1
理疏导 , 讲解不 良心理 因素 与便 秘的关 系以及便秘 对本身 疾病的影 响等 , 取得患者的配合 , 解除患者心理压力。 1 . 2 . 2 . 2 饮食 指 导 向患者 及家 属讲 解 合理 膳 食 的意 义, 讲 明饮 食与排便 的关 系 , 根据 病情 制订 合理饮 食 。对 于神志清 、 无吞咽 困难 的患者给予高纤 维素 、 高维生 素 、 高 营养饮食 , 如新鲜蔬菜 、 水 果等 , 因高纤 维素的食 物可吸 收
理人员进行培训 , 由责 任护 士执行综 合护 理干 预措施 , 并
且定期进 行效 果评 价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 1 . 2 . 2 . 1 心理护理 新人院患者 当日进行全 面的评估 , 如
2组疗效 比较 见表 1 。
表 1 2组 疗 效 比较 例
饮食 习惯 、 排便习惯 、 便秘史 等, 针对 患者存在 的问题 , 有目 的地进行健康宣教 , 告知患者及 家属预 防便 秘的 目的及重 要性 。大部分患者 突然发病而出现抑郁 、 焦虑 、 恐惧等心理 反应 , 主动与患者沟通 , 了解患者 心理变化 , 对患者进 行心
2 结 果
1 . 2 . 1 对照组 1 . 2 . 2 治疗组
对患者进行 常规 护理 , 如 有便秘症状 , 用 除常 规护理 外 , 进行 综合 护理 干预 。成

发热的分型及其特点

发热的分型及其特点

发热的分型及其特点发热是指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生理现象。

根据发热的特点和病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周期性发热和中枢性发热。

一、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体温升高。

感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

感染性发热的特点是发热持续时间长,一般超过1周;发热程度较高,通常超过38℃;伴随其他症状,如乏力、头痛、咳嗽、呕吐等;发热的起病急,常伴有寒战。

感染性发热的常见病因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腔感染等。

二、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是由于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

非感染性发热的特点是发热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周内;发热程度较低,通常在38℃以下;体温波动较大,常出现寒战和出汗;伴随其他症状,如关节痛、皮疹、咳嗽等。

非感染性发热的常见原因有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三、周期性发热周期性发热是指发热反复出现,每次发热持续数天至数周,然后自行退热,然后再次发热。

周期性发热的特点是发热周期性,通常每隔数周至数月发生一次;发热程度较高,体温可达39℃以上;发热伴随其他症状,如头痛、腹痛、关节痛等。

周期性发热的常见原因有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周期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四、中枢性发热中枢性发热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体温升高。

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1周;发热程度较高,体温可达40℃以上;发热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头痛、抽搐等。

中枢性发热的常见病因有脑膜炎、脑炎、脑卒中等。

这些发热的分型及其特点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发热进行判断和诊断,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对于感染性发热,治疗的关键是寻找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对于非感染性发热,需要找出引起发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对于周期性发热,需要进行详细的家族史和基因检测,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对于中枢性发热,需要进一步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护理进展

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护理进展

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护理进展一、概念中枢性高热: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出现的临床症状。

其发热特点:①体温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无寒战;②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③全身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厥冷;④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好,而物理降温有一定疗效;⑤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

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或总数虽高,分类无变化。

高热的危害: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损害,使机体代谢增加,加速器官衰竭,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高热以出血性多见,是由于出血和周围水肿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以及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的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物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所致。

脑外伤和脑手术:严重脑外伤和颅脑手术累及垂体窝、三脑室部位、后颅窝等可引起发热。

尤其以往经三脑室入路行鞍区肿瘤切除后,常发生中枢性高热。

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癫痫可引起发作后体温升高。

可能因肌肉持续性收缩使产热增加,以及癫痫发作使神经元过度兴奋放电,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短暂性功能紊乱,导致发热。

颈段或上胸段病变:损伤中间外侧柱,使体温调节反射传出障碍,可引起发热。

体外循环术后,由于术中机器转流、血流降温与复温、全麻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等原因,极易发生体温不升、高热等体温异常变化。

酒精戒断:有报道长期酗酒者,在戒断后产生中枢性发热。

中枢性高热的治疗:首先应治疗原发病。

有报道,中枢性高热与脑内多巴胺受体功能失调有关,故使用该受体的激动剂--溴隐亭可能有效。

2.5mg/次,每日3次。

王振刚等将60例颅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行物理降温加嗅隐亭治疗,B组行物理降温加对乙酰氨基酚治疗,C组行单纯物理降温处理。

小孩反复发烧的原因儿童发烧如何科学用药

小孩反复发烧的原因儿童发烧如何科学用药

小孩反复发烧的原因儿童发烧如何科学用药小宝宝最爱出现的异常就是反复发烧,每次发烧让父母都非常的揪心,那么,小孩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呢?小孩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一、不明原因的发热:不明原因的发热指的就是由于各种尚不明确的原因引起的发热。

这种不明原因的发热的主要特点就是持续发热在3周以上,同时体温在38度5以上。

如果是这种原因引起的发热通常医生都会详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做各种常规的实验检查的。

二、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指的就是这种发烧不是由于各种传染病或者一些致病物质或者各种炎症引起的发烧。

通常这种发烧是由于人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者其它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快,散热过差。

三、中枢性发热:中枢性发热是引起孩子发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如果治疗这种发烧的话除了要注意高节中枢神经异常引起的发热,同时还要注意是否由其它的感染源引起的发热,最好是做好全身的感染原因的检查才能对症下药。

四、持续性发热:这种发热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反反复复,发烧的温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当孩子发烧,父母要根据不同的温度选择不同的方法给孩子降温: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摄氏度—38摄氏度;中烧38.1摄氏度—39摄氏度;高烧39.1摄氏度—40摄氏度。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常吃、照常睡及照常玩,妈妈就不必急于给宝宝喂药,物理降温更适合。

Tips:不要盲目“捂汗”:一些家长认为给宝宝“捂汗”发烧会好得更快。

但事实上,这样身体的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更是容易“中暑”。

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擦身降温:妈妈可以用75%的酒精,再加入适量的温开水,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用酒精擦额头、腋下、大腿根和颈部,千万不能擦前胸。

多喝水排尿:发烧的宝宝要多喝水,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发热的病因和发热机制

发热的病因和发热机制
肝癌、肾癌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中枢性发热
中枢性发热是指由于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 起的发热,如脑炎、
脑外伤、癫痫等
04
不明原因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是指经 过详细检查后仍无法 确定病因的发热,这 种情况在临床上较为
少见
2
发热机制
发热机制
致热原的作用:致热原是指能够引起发热的物质,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致热原通常是由
诊断和治疗
8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发热机制
感谢观看!!
-
恳请各位导师批评指正
感谢您的聆听
汇报人:XXXX
指导老师:XXX
1
发热的病因
发热的病因
01
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最常见 的发热原因,包括细 菌感染、病毒感染、 真菌感染等。常见的 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 支气管炎、泌尿系感 染、胃肠道感染等
02
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通常由 非感染性疾病引起, 如风湿性疾病、结缔 组织病、药物反应、 过敏反应等。此外, 某些肿瘤疾病也可以 引起发热,如淋巴瘤、
产热增加过多,就会导致体温升高,引发发热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在体温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染、炎症等因素可以刺激
3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可以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同时,
交感神经兴奋还可以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4
炎症反应:许多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都会引起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本身就是导致发热的原因之一。 炎症反应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和代谢产物的堆积,从而引起发热

中枢性高热试题及答案

中枢性高热试题及答案

中枢性高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枢性高热的常见病因不包括以下哪项?A. 脑出血B. 脑梗死C. 脑肿瘤D. 肺炎答案:D2. 中枢性高热的体温通常超过多少摄氏度?A. 37.5℃B. 38.5℃C. 39.5℃D. 40.5℃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中枢性高热的典型症状?A. 头痛B. 恶心C. 出汗D. 皮肤干燥答案:C4. 中枢性高热的诊断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神经系统疾病史B. 高热C. 无感染证据D. 无发热答案:D5. 治疗中枢性高热时,以下哪项措施是不恰当的?A. 物理降温B. 药物治疗C. 过度使用抗生素D. 补液答案:C6. 中枢性高热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以下哪项?A. 脱水B. 电解质紊乱C. 肺炎D. 脑水肿答案:C7. 以下哪项检查对于中枢性高热的诊断没有帮助?A. 头部CTB. 脑脊液检查C. 血常规D. 心电图答案:D8. 中枢性高热的发病机制与以下哪项无关?A.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B. 神经递质异常C. 内分泌紊乱D. 免疫系统异常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中枢性高热的常见治疗方法?A. 冰毯降温B. 激素治疗C. 抗生素治疗D. 抗癫痫药物答案:C10. 中枢性高热的预后通常与以下哪项因素无关?A. 原发病的严重程度B. 高热持续时间C. 治疗及时性D. 年龄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枢性高热可能由以下哪些疾病引起?A. 脑炎B. 脑膜炎C. 脑肿瘤D. 脑外伤答案:ABCD2. 中枢性高热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哪些?A. 意识障碍B. 抽搐C. 呼吸急促D. 心率加快答案:ABD3. 以下哪些检查有助于中枢性高热的诊断?A. 头部MRIB. 脑电图C. 血培养D. 胸部X光答案:AB4. 治疗中枢性高热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恰当的?A. 物理降温B. 药物治疗C. 抗生素治疗D. 补液答案:ABD5. 中枢性高热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预防感染B. 控制原发病C. 定期体检D. 避免过度劳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枢性高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需要治疗。

发热

发热

加强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 炎,以及黏膜糜烂。因此,必须做好 口腔护理。 昏迷病人每2 h翻身拍背并且按摩骨突 处,以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和褥疮, 身体褶皱处涂爽身粉。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与协助病人排痰,为昏迷病人及时吸 痰,痰液粘稠不易排出者,给予定时雾化 吸入。 气管切开患者有分泌物及时吸出。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保持气道湿化,可定时气道 内滴入湿化液,气管切开处覆盖湿润的无 菌纱布,保持伤口局部干燥。
脑卒中后发热

发热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对患者 的预后具有不利的影响。
中枢性发热:是由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 变或损害,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导致的发 热,体温骤升,持续数小时、数日。
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
增加,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 损害,使机体代谢增加,加速器官 衰竭,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 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突然高热,
体温可直线上升, 达40~ 41℃, 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直至死 亡;或体温突然下降至正常。 躯干温度高, 肢体温度次之, 双侧温 度可不对称, 相差超过0.5℃。 虽然高热, 但中毒症状不明显, 不伴 发抖
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
相反 可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 四肢发凉。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 和呼吸增快。 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 或总数虽高, 分类无变化。
静脉低温输液疗法: 经冷敷、温水擦浴及酒精擦浴后,体 温仍高于39 ℃的患者,可给予静脉输 注低温液体。液体温度在0 ℃~10 ℃, 40 滴/min~60 滴/min。 50岁以上以及小儿患者输入5 ℃~10 ℃ 500 mL液,40 滴/min,其余年龄 输0 ℃~4 ℃1 000 mL液,60 滴/min。

中枢性高热的特点及降温方法

中枢性高热的特点及降温方法

中枢性高热的特点及降温方法1.体温升高持续时间长:中枢性高热的体温升高时间可以持续几天到几周,或者甚至更长。

这是因为中枢性高热是由于大脑抑温中枢功能失调或病变引起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2.体温调节功能受损: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受损,无法通过出汗和周围血管扩张来散热。

因此,即使环境温度较低,患者的体温也很难下降。

3.不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相较于外周性发热,中枢性高热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即使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患者的体温仍然较高。

针对中枢性高热,有多种降温方法可以采取。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降温方法及其适用情况:1.使用退热药物:退热药物是最为常见有效的降温方法之一、常用的退热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来使体温下降。

但是,使用退热药物需要注意剂量和用药频率,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2.导热散热:导热散热是另一种常见的降温方法。

可以使用冷毛巾敷在头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可以起到散热作用。

同时,也可以进行全身冷水或温水浴来降温。

但需要注意的是,导热散热时不可过度或过快,避免引起寒战和血压下降。

3.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通过外界物理方式来降低体温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使用冷却毯、冷风扇、冰块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降低体温,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降温,避免引起低温休克等并发症。

4.中枢性高热的病因治疗:对于中枢性高热的病因,需要进行相应的病因治疗。

例如,对于中枢性高热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高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除了以上的降温方法,还有一些辅助的措施可以帮助降低体温,如保持室内通风、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使用冷却毯或纯棉质单衣等。

总之,中枢性高热是由大脑抑温中枢功能失调或病变引起的体温升高。

其特点包括体温升高持续时间长、体温调节功能受损以及不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

对于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方法,可采用退热药物治疗、导热散热、物理降温等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中枢性发热在发热的各种病因中较为少见,其表现及处置也与常见的各种感染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不同。

因此临床上在确定中枢性发热时,应首先除外各种感染性、药物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

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

1 体温调节中枢及其功能障碍
一般认为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的前部和视前区(preoptic and anterior hypothalamic areas,POAH) 。

POAH 有两种温度敏感神经元,即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并以热敏神经元为主。

这些神经元能感受其周围血液温度的变化和接受来自皮肤及内脏感受器的信息。

其它部位如下丘脑后部、延髓和中脑网状结构及脊髓也有少量温度敏感神经元,并向POAH 传递信息。

POAH 也具有体温信息整合的作用,建立调定点,并通过产热和散热机制实现体温调节。

产热由寒战和非寒战(主要在新生儿) 机制而实现,散热则由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而完成。

POAH 受刺激时产生出汗、皮肤血管扩张,损坏时则引起高热。

下丘脑后部受刺激时产生皮肤血管收缩、立毛和寒战,损坏时则引起体温降低或变温性。

近年来研究证实,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为POAH 的神经介质;精氨酸加压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 为内源性散热物质,蛙皮素能抑制POAH 的热敏和非热敏神经元,引起变温性。

此外,也有报道其它神经肽,如神经降压素、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8 (CCK-8) 和生长抑素等内源性神经肽也影响体温调节〔1〕。

2 中枢性发热的临床特点
双侧下丘脑前部病变,特别是视前区体温敏感神经元的病变,引起体温整合功能障碍,使躯体的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等散热机制障碍,从而导致中枢性高热。

由于散热机制障碍,所以在发热时不伴有出汗、呼吸快、脉搏增快以及皮肤血管扩张等生理性散热反应。

中枢性发热主要有下列特点。

2.1 突然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直至死亡;或体温突然下降至正常。

2.2 躯干温度高,肢体温度次之,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

2.3 虽然高热,但中毒症状不明显,不伴发抖。

2.4 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相反可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四肢发凉。

2.5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

2.6 无感染证据,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或总数虽高,分类无变化。

2.7 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2.8 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如乙酰水杨酸等)一般无效,这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所以不产生降温的临床效果。

但用氯丙嗪及冷敷可有效。

3 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
引起中枢性发热的疾病以脑血管病、脑外伤及脑部手术侵袭较常见,也可见于脑部肿瘤、癫痫、酒精戒断和急性高颅压等。

此外,有学者将恶性高热和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也归为体温调节障碍一类〔2〕。

3.1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发热以出血性多见,特别以内侧型出血破入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桥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较常见;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损害下丘脑前区也易引起中枢性高热。

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中枢性高热是由于出血和周围水肿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以及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的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物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所致。

也有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下丘脑的病理改变。

有报道在409例脑出血患者中,有20例中枢性发热,其中12例死亡。

脑梗死引起中枢性发热者较少见,但可发生在大面积脑梗死和桥脑梗死患者,可能为大面积梗死灶周围水肿影响下丘脑、桥脑病灶影响了下丘脑的传出径路所致。

3.2 脑外伤和脑手术严重脑外伤和颅脑手术累及垂体窝、三脑室部位、后颅窝等可引起发热。

尤其以往经三脑室入路行鞍区肿瘤切除后,常发生中枢性高热及胃粘膜出血等并发症。

脑部手术侵袭引起的中枢性发热多发生于术后数天内。

3.3 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癫痫可引起发作后体温升高。

可能因肌肉持续性收缩使产热增加,以及癫痫发作使神经元过度兴奋放电,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短暂性功能紊乱,导致发热。

有报道93例癫痫患者中有40例(43%)抽搐发作后发热,其中27例(29%)抽搐发作后发热者无感染迹象。

癫痫发作后平均5.37h开始发热,平均持续21.78h。

3.4 急性脑积水据报道急性脑积水可引起高热,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体温恢复正常。

急性脑积水发热可能由神经肽释放,中枢多巴胺介质紊乱,或下丘脑受压所致〔3〕。

3.5 酒精戒断有报道长期酗酒者,在戒断后产生中枢性发热。

3.6 颈段或上胸段病变损伤中间外侧柱,以及使体温调节反射传出障碍,可引起发热。

但颈段横贯性损伤一般不引起发热。

3.7 Wolff等报道了周期性高热综合征,伴有呕吐、高血压和体重下降,患者有糖皮质激素分泌增高。

周期性高热综合征的机制尚不清楚,氯丙嗪对症治疗有效〔1〕。

3.8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 恶性高热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患者在麻醉时迅速产生严重难以控制的高热、肌强直及酸中毒。

患者可有高血糖、血钙,以及磷、钾及镁等离子增高,肌酸激酶(CK)显著增高,严重者可有肌红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

该病可伴有肌肉病如肌营养不良和中央轴空病。

发生恶性高热后若不迅速诊断和治疗则病死率很高,若早期经肌松药硝苯呋海因治疗,则病死率从70%降至10%。

3.9 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 为抗精神病药罕见的严重并发症。

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中枢多巴胺功能紊乱有关。

约15%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可发生该征。

任何抗精神病药均可诱发NMS 。

NMS 可发生于治疗后数小时至数月内,但最常见在2 周左右。

发热和运动障碍为最主要的特征,运动障碍以帕金森样表现多见,如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及动作缓慢等,也可有肌紧张异常(dystonia) 和舞蹈。

约70% ~80%
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心动过速、出汗或血压改变。

可有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

意识障碍可从朦胧至昏迷,患者发病后1~3d 病情迅速进展,平均持续 2 周,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但病死率达20%。

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及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约10% 可遗留帕金森综合征、运动障碍、痴呆及共济失调。

患者血中CK 可增高,白细胞计数可显著增高,也可有肝功能异常、血氧分压降低、酸中毒.
4 中枢性发热的诊断和治疗
中枢性发热是发热病因中较少见的一种,对其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并除外其它发热病因。

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是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

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

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它发热的原因。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较为困难,首先应治疗原发病。

如脑出血者应给予降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降颅压的同时给予止血药;恶性高热者停用麻醉药,给予硝苯呋海因治疗;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者停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脱水和其它并发症,可试用溴隐停、肌松药硝苯呋海因及抗帕金森药治疗。

因通常机体能耐受的体内温度为40.5℃,超过此温度时脑组织容易产生热损害,因此必须积极降温治疗。

一般采用氯丙嗪25~50mg,肌注或静滴,每日2次,儿童每次0.5~1mg/kg。

同时采用物理降温如冰帽、冰毯或冷敷。

效果不佳者可试用静脉滴注冷生理盐水(4~6℃)或冷甘露醇,据报道对中枢性高热有显著疗效
市售丹曲洛林(硝苯夫海因)为橙色粉状的安瓿,不适于长期保存。

每支含20mg(内含氢氧化钠和甘露醇),可用注射用水60ml溶解,pH为9~10,对MH的治疗剂量为2.0mg/Kg,每5分钟从选用大静脉进行注射一次。

必要时用药总量为10 mg/Kg。

据临床报道病人很少用药>4 mg/Kg。

用药后的效应,主要是肌肉强直或挛缩的缓解,但不是麻痹;深呼吸而有力和出现咳嗽。

即使用药剂量为2.0 mg/Kg,在其半衰期(≥10小时)血内仍可保持有效的治疗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