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工业化和农业进步

合集下载

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更是构建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一环。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涉及到农业现代化,也需要进行工业化的转型。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与关系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民向城市转移、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等等。

而农业现代化则是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的过程,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农业组织形式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等。

可以说,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整体过程,而农业现代化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二、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1.资源配置优化:工业化可以提供农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优化了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农业效益。

2.科技进步:工业化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为农业领域提供了更多的科学技术支持,如基因工程、农业生物技术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3.市场需求:工业化带来了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带动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也得到了推动。

4.农民就业:工业化转型带来了更多的城市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1.需求扩大:农业现代化带来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进而带动了对农产品相关加工和销售的需求,推动了工业化。

2.市场繁荣: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为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部门的发展。

3.工业产品供应: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村使用大量的农机具、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推动了农机制造、化肥农药等工业产品的需求。

4.资源需求:农业现代化对水、电、能源等资源的需求增加,带动了相关的工业化发展。

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1.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互为推动力量,相辅相成,能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学讲义_第6章

人文地理学讲义_第6章

第六章人口地理学第一节人口与发展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一般认为,人类由大约4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进化而来。

人类进化经历了古猿-猿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五个阶段。

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洲的东非高原很可能是人类最初完成从猿到人的历史性转变的地方,此后不断向亚、欧两大陆扩散。

5万年前,人类进化进入晚期智人阶段,人类文化进入旧石器晚期;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产生最初的农业,人类开始从游牧、采集转向定居生活,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加快;而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世界人口增长的进程。

(一)农业革命前的人口农业革命前是现代人类形成的漫长时期。

原始人群过着极端分散、闭塞的流动生活,依靠采集、渔猎获得食物,这类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当时人口的增长受到种群增长规律的强大制约。

其人口特征是:(1)极低的人口密度。

据研究,公元前1.5万年,世界总人口约300万,按狩猎采集的实际面积计,人口密度为0.08人/km2;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约4000万,人口密度为0.5人/km2。

(2)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该阶段人口增长缓慢,人口数量受食物所能承受的界限的限制。

(3)人口的分布集中。

由于采集狩猎群体对居住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

(4)开始了人口迁移。

公元前8000年,狩猎和采集者已开始迁移,逐渐覆盖了大部分大洲的一些地区,只剩南极洲还未被人类占据。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一万多年前世界上出现了农业,农牧业成为人类主要生产方式。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差别是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农业社会人口呈现的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案例——第六章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案例——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案例1 苏联的探索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从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条件出发,论证了落后国家一国卖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领导俄国劳动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论述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时,第一次明确地把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

首先,他对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认识更加具体和深刻。

认为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特征,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应的基本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主要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阶级斗争的新形势的继续;资本主义愈不发达的社会,过渡时期就愈长,任务愈艰巨,斗争愈尖锐;过渡时期要经过若干阶段,在政策上要照顾到许多更小的过渡,估计到每一种过渡的特殊任务。

因此,他深感马克思强调新社会诞生时的那种“长久的阵痛”不是没有缘故的。

其次,他虽然没有明确社会主义社会有哪些发展阶段,但已经察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他说,苏维埃俄国只能“过渡到新的、还没有长出来的、还没有稳固基础的社会主义”,将来达到“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显然,在他的思想里有“发达的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之分。

而且他还有一个提法,即从资本主义“跃进到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跃进到中级阶段”,“跃进到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他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的新认识,并察觉到了社会主义是要划分为阶段的。

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新认识、察觉到社会主义有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提法,对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务必从实际出发,不要超阶段很存指导意义。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六章 工业化和农业进步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六章 工业化和农业进步

减少公营企业弊病的措施
对大型公营工业企业投资,必须事前作特别认真的研究。
公营企业的非经济的、非商业性的经营目标必须受到限制,而 且要有具体规定。
公营企业应有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11
.
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的技术发展
根据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工业生产经验,逐步改进厂房布局、机 器设计、生产制造和管理能力是提高技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
.
工业化相关理论
恩格尔法则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 贸易条件恶化论 联系效应论 库兹涅茨实证结果
3
➢恩格尔法则
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比 例很高,而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很低;随着人均收入逐 步提高,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比例逐渐下降,而 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逐渐上升。
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多依靠外国私人直接投资, 把技术、资本、熟练劳动力、销售和管理方法等一揽子转移过 来。
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只限定在某些范围内提出技 术转让的要求。
发达国家对技术转让价格的控制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过程中的选择性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已开始出口技术。这
工业部门的联系效应较强。为了取得合乎愿望的经济发展效果,
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发展中国家必须努力发展工业,进行工业
化。
5
.
➢库兹涅茨的统计结论
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部门在劳动就业人数 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而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在劳动就业人数和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相反,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部门在劳动就业人数 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而工业和服务部门在 劳动就业人数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第五章 工业化、农业进步与经济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第五章  工业化、农业进步与经济

二、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支持工业化的理论主要有: 1.恩格尔消费规律。 2.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 3.贸易条件恶化论(由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初级产品价 格与工业品价格相比有长期下降的趋势。 4.联系效应论(由赫尔希曼提出)。 5.库兹捏茨的实证研究。
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发展过程正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初级消费品工业如食品加工、纺织、烟草、家具等是主要工业部门, 并且以比资本品工业如冶金、化学、机械、汽车等部门更快的速度发展。 在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增长加速进行,资本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 趋于上升,但这时消费品工业在产值和速度上仍然占主导地位。 在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以比消费品工业更快的速度增长,并渐占优势。
工业化的三个阶段理论得到了经验的支持。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Hoffman,W.G.) 对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的相对地位变化作了统计分析。 霍夫曼比例 =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 / 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 在工业化第一个阶段,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之间的净产值比率在6:1和4:1 之间,即5(士l.5):1。 在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霍夫曼比率在1.6∶1和3.2:1之间,即2.5(±1): 1。 在工业化的第三个阶段,霍夫曼比率在0.6:1到1.5:1之间,即1(±0.5): 1,换句话说,消费品工业净产值占总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在33%-60%之间,而资本 品工业净产值所占比例在40%~67%的范围内。平均起来,这个阶段的两种工业净产 值是一半对一半。 得到的结论是,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 得到的结论是,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 ,即在最初阶 消费品工业占优势;在第二个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发展, 段 , 消费品工业占优势 ; 在第二个阶段 , 资本品工业迅速发展 , 消费品工业优势地 位渐趋下降;在第三个阶段,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达到平衡, 位渐趋下降 ; 在第三个阶段 , 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达到平衡 , 而有资本品工业 快于消费品工业增长的趋势。 快于消费品工业增长的趋势。 钱纳里把工业部门分为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晚期工业三类。 钱纳里把工业部门分为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晚期工业三类。早期工业包括食品、 皮革、纺织业等工业。中期工业包括非金属矿产品生产和加工,橡胶、木材加工和某 些化学品。后期工业包括重工业和一些在技术上虽简单但其需求只是在后期扩张的工 业如造纸与印刷业等。但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时,这些工业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甚至低于GDP增长,而其他一些新发明出来的产品和新兴工业将取代重工业而迅速发 而其他一些新发明出来的产品和新兴工业将取代重工业而迅速发 展起来。 展起来。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2.5 索洛模型与哈罗德问题
索洛模型解决了第一个哈罗德问题 如不考虑折旧,索洛模型的平衡增长意味着sf(k) = nk sF ( K ) L 两边同时处以k,则sf(k)/k = n n

L
K
根据资本—产出比的定义,F(K)/K = 1/v 从而 n = s/v 这就意味着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 率,经济稳定的趋向平衡增长的轨道。原因是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s、v、n都是外生的 常数,而在索洛模型中,资本—产出比是可变 的,经济可以调整到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 增长率的特定的资本—产出比上
第二个哈罗德问题

GA=Gw这种均衡是“刀刃上的均衡”。因 为一旦两者发生偏离(事实上是经常发生 的),偏离不但不会自行矫正,还会产生更 大的偏离,这也就是所谓的“不稳定原理”, 后人称其为“第二个哈罗德问题”。

举例来说,假定s=10%,Vr=4,于是Gw=2.5%, 假定实际增长率G比有保证的增长率高0.1%,为 2.6%,那么伴随2.6%的产出增长,加速器原理将 要求4×2.6%的国民收入追加投资,投资将达到 产出的10.4%,而储蓄被限制在10%,于是实际 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0.1%导致投资超过储 蓄0.4%。而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任何投资超过储 蓄都将带来设备短缺、存量减少、刺激更多的投 资,带来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扩张。因此实际增长 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将导致实际增长率更快增 长。反之亦成立。对均衡的偏离不是自行矫正, 而是自行加重。

罗斯托(Rostow, W. W.)提出经济起飞的必 要条件之一:生产投资从占国民收入的5%或 不足5%提高到超过10%。这一数值从何而来 呢?
推算
罗斯托假设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经济,资本— 产出率为3.5,每年人口增长率为1%-1.5%。 要使按人口计算的国民生产净值保持原有的水 平的话,国民生产也得按1%-1.5%的速度增长。 根据s = G × v,所以储蓄率必须保持在3.55.25%的水平。 在相同人口增长和资本—产出率条件下,如果 人均收入要提高到2%,国民生产值就要按33.5%的速度增长,那么储蓄率就要提高到 10.5%-12.25%(方法同上)。这就是罗斯托 10%以上比例的来源。

6工业化与农业进步 PPT课件

6工业化与农业进步 PPT课件

工业部门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不断提供新
产品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效用。

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不断追求新产品和服务。
(二)促进农业发展

需求方面

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客观上有利于农业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 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非农人口的大量增加为农业发 展提供市场贡献。


供给方面

提高现代农业投入品和技术条件(生物技术等)。
最近,韩国成功的渡过了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 风暴。韩国的外汇储备1997年底仅有38亿美元,到 2000年1月则已跃升为768亿美元。韩国的信用程度 定级已恢复到投资可靠程度。

第1节 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工业化:国民经济结构实现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
业占统治地位、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

(二)资本主义不完全市场经济模式

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实行资 本主义制度,但是国家干预加强。
特点:


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作用加强。 市场机制不完全,国家计划增强。 主要采取政府税收的形式完成资本积累。 政府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投资优先发展重工业,市场机制仍然作 用于私人企业。
(三)社会主义中央计划模式

减少农业投入成本,增加国家财力,提供资金。
(三)具有较强的联系效应

后向联系:一个产业同向它提供投入的产业之 间的联系。钢铁-采矿业 前向联系:一个产业同向吸收它的产出的产业 之间的联系。钢铁-机械、汽车
具有较强的前后向联系的部门作为主导部门。 如汽车部门



汽车维修、交通运输。公路建设等-汽车-钢铁、 橡胶、玻璃工业、电子工业等

第六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

第六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

第六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一、要点识记1、选择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战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对新世纪前50年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的设想。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3、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要寻找新的思路,实行以新型工业化为背景,由新技术革命带动的、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4、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问题理解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1)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3)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4)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三步走”与“新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在196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最早提出了一个“两步走”的设想。

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1975年1月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这个设想。

但这个设想以及整个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都没有得到落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强调以国民生产总值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标准。

由此,他提出了一个“小康水平”的设想。

对工业化的理解

对工业化的理解

工业化是指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工业化的实现通常伴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方式革命、城市化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变革。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革命:工业化的核心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革命,通过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手工劳动和小规模生产,转而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

这种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工业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城市化和人口流动。

工业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和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城市人口。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为工业化提供了人力资源和市场需求。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住房、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三、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使经济结构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进行了根本性调整。

传统农业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化则将经济的重心转移到工业生产上。

工业化的推进不仅带动了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也促使了服务业的兴起。

工业化使得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减少了对农业的依赖,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四、社会变革和文化影响:工业化不仅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变革。

工业化加速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进程,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和职业群体。

同时,工业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惯。

例如,工业化催生了现代教育体系,提高了人们的教育水平;工业化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创新。

五、环境挑战和可持续发展: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工业化过程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

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措施来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六章第三节党对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六章第三节党对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农 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民的教育主要集 中在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等方面
知识拓展
1955年1月,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四十八 万多个。 4月,党中央于春季决定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六十 五万个发展到一百万个。 1955年7月31日至8月1日,党中央召开省、市、 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毛泽东作《关于农业合作化 问题》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合作化运动的具体方 针、步骤和方法,提出必须注重质量,反对盲目追 求数量,重申自愿互利原则,要求合作社要全面规 划,有计划地发展。
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的教育
• 向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合作 化道路的教育 • 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工农业密切结合和巩固工 农联盟的教育 • 进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不同道路的教育 • 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 进行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贫农和中农亲密团 结的教育等
二、对手工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采 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从供销入 手,实行生产改造。其组织形式由手工业生产合作 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 社。步骤是由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 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党对手工业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关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知识拓展
1953年9月7日,毛泽东主席就改造资本主义工 商业问题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进行谈话。 他在谈话中系统阐明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对私营 工商业改造的方针政策。这次谈话有力的推动了私 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
1.成功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之后的又一伟大壮举 2.三大改造时期,我国的农民、手工业者及资本主 义工商业者都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优势,深 刻的提高了其政治觉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供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
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这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和支撑。

首先,新型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科技进步,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例如,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分子和信息水平上实现了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如现代育种、生物农业、转基因技术等。

这些现代高科技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经营集约水平和增强耕地资源产出能力,优化了农产品品质结构,提高了商品农产品的质量。

其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还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随着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的一体化发展,以及生态环保、农业休闲旅游以及以农业为原料的生物化工领域的发展,使得原来的产业划分界线逐渐模糊。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以工业生产的办法推动农业生产,从而带来了农业的革命性变化。

此外,根据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由于大量剩余劳动的存在,其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把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到工业部门去,更有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有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同时,农业部门生产的粮食与原材料等产品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农村的大量人口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综上所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

工业化发展可以有效合理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技术支撑、提供生产资料等,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发展经济学课件8:工业化、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课件8:工业化、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

第四篇: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化n工业化、城市化、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n经济发展中的优先顺序选择2第八章:工业化、城市化、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n 第一节: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n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n 第三节: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n 第四节:传统农业的改造3第一节: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n 一、工业化的涵义及其模式n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n 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4一、工业化的涵义及其模式n 1、什么是工业化?n 工业化的定义有许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n 一类是较窄的定义,认为工业化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n 一类是较为宽泛的定义,不仅包括了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了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5狭义的“工业化”的定义n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的辞条“工业化”就采用了类似的定义,即:n “工业化是一种过程。

下面是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一般说来,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

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

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增加了。

”6广义的“工业化”的定义n 另一类定义较为宽泛,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即持此种观点。

他把“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参见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

n 一方面,这一过程必须由低级到高级,是不断前进的,是动态的;另一方面,这一过程必须是突破性、革命性的。

7广义工业化的基本特征n 第一,工业化首要的和最本质的特征即机械化的过程,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亦即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变革;同时,它还包含着生产组织和国民经济结构多层次的相应调整和变动。

n 第二,它包含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n 第三,工业化必然促成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量的增多,但一般说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相对比重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第6章工业化、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

第6章工业化、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
步。包括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进步,也包括社会的、政治 的、法律的、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进步。 第二、现代化的 时间 比 “工业化” 久远
工业化 —— 是人类历史告别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特定阶段, 也是人类社会跨入现代经济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现代化 ——的历程是无止境的。现代化是包括工业化在内的人类 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长河。
【Data:】
世界粮食价格 (2008,1,): 大米 : $ 1000 / 吨; 小麦: $ 400 / 吨; 玉米: $ 200 / 吨
中国2007年从美国进口大豆826万吨(3亿蒲式耳),创历史之最。 近几年,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40%。
〔Data:〕 中国:——
农民人数:占世界40%;
务经济” “工业化” vs “城市化”
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和信息化及知识经济的到来,是DCs 近代以 来经济发展和进步的显著标志
然而,广大 LDCs自二战结束后也致力于推进本国的工业化。但 迄今为止,除少数小国和地区进入“ 半工业化” (Semi-industrilization)或者 “新兴工业化” 国家(或地区) ( New industrilization countries or areas )行列外,大部分距离实现工业化 的目标还相当遥远
(见: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
所谓 “基要生产函数”(stratgical production function )
—— 指国民经济中具有 战略意义 的生产部门的生
产函数
(—— 例如:交通、运输、动力、机械、钢铁 等)
因为,
在工业化过程中,上述生产部门的生产函数将 首先发生改变,然后,以某种支配的方式扩展或 影响到社会其他生产部门

工业化与现代化

工业化与现代化
件下,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经济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 第二,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第三,科学技术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第四,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 第五,自然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程度。 第六,开放性和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
上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对经济发 展发挥作用。只有实现各个因素的相互协调、 彼此配合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学原理 社会主义部分
第六章 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对经济发展认识的演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发展的思 想。 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 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根本动力。
2. 列宁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诞生的这一 历史事实,提出了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最 主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大幅度地增加产 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列 宁领导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并认为这是实现 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
3. 毛泽东同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提出了一 系列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例如他曾指 出:“中国一切政党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 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 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版主 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舒服生产力的,还是 解放生产力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经济发展思想 的继承和发展,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的经济实 际,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经济发展、怎样实现 经济发展的问题,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时间 给予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理论的开创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 时代发展的变化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在社会 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 发展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邓小 平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长期停滞的原因?
1. 缺乏适宜的替代技术 2. 农民对技术缺乏知识和了解 3. 承担风险的能力很低 4. 投资资金缺乏 5. 现代投入品供给不足 6. 传统制度的障碍
3.2 农业的技术进步
1、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一个固定数量的农业 资源能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说,一 个既定数量的农产品只需要以前更少的投 入。
2、土地改革的形式
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土地有偿转移 土地无偿转移
土地租佃契约的改变
租佃契约期限的限定 降低地租
3、农场规模和效率
土地改革有可能使农场经营规模变小,是 否牺牲规模效率呢?学术界有争论的。
1. 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2. 更有效率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
土改(农民个人所有制)
粮食供不应求
粮食价格上涨
工业部门的工资仅能维持生计 即粮食价格决定工人工资
工业部门工资上涨
成本增加 收益减少
农业的作用 ——粮食贡献为例
削减工业投资的欲望和数量
工业化停滞
第三节 农业的进步
传统农业的技术停滞 农业技术进步
3.1传统农业的技术停滞
舒尔茨:“在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里,农 民世世代代都同样地耕作和生活。他们年 复一年地耕种相同类型土地,播种同样的 作物,使用同样的生产要素和技术”。
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应承担主要的工作
原因包括: ① 农业技术R&D预期收益小且不确定性
很大,私人不愿承担. ② 私人部门即便愿意承担也会偏重于资
本密集型机械技术的研究,而不愿从 事劳动密集型生物技术的研究.
3.3 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
土地占有形式与经济刺激 土地改革的形式 农场规模和效率
1、土地占有形式与经济激励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以比消费品工业更 快的速度增长,并渐占优势。
霍夫曼定理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 优势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迅 速发展,消费品工业的优 势地位渐趋下降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 续快速增长,消费品工业 和资本品工业达到平衡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 主要地位,实现工业化。
在美国,一个农民能够生产足以够100人的粮 食。
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粮食和农业增长情况
人均粮食生产的变化(%)
人均农业生产的变化(%)
拉丁美洲
1948- 1960
0.4
1960- 1970
0.6
1970- 1980
0.9
1980- 1985
0.3
1948- 1960
0.2
1960- 1970
0.0
大庄园制
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广泛存在。特点:大农场, 具有封建农奴性质;庄园主并不积极农业生产, 土地只是权势的象征。
农业劳动者没有刺激。土地所有者对改进和提 高农业生产率的农业技术不感兴趣。
效率很低。
种植园制
亚非拉各国广泛存在。殖民地性质的土地所有 制形式。由外国资本家所有,雇佣当地工人生 产,种植经济作物外销。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霍夫曼比率
(消费品工业 净产值/资本品 工业净产值)
5(±1)
2.5( ±1)
1( ±0.5)
1以下
四、 工业化的经验模式
类别
演进型工业化模 式(自由市场经 济模式)
革命型工业化模 式(计划经济模 式)
混合型工业化模式 (不完全的市场经济 模式)
典型国家
英国、法国、美 国等
2.3 要素贡献
劳动——农业剩余劳动力
资本——为工业化提供规模较大的资本积累 自愿储蓄(市场力量自动转移) 强制储蓄(政权力量强制转移)
2.4 外汇贡献
工业化初期农业是主要的外汇来源。
农产品出口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外汇贡献的第二个方面是农业生产可以节 约进口粮食的宝贵外汇。
自然的缓慢的演 进过程,工业化 起步和进程大多 是消费品发展导 向,符合霍夫曼 定理
短时间集中资源, 工业化的顺序发生了 起步和进程大多 改变;时间较短 是资本品工业发 展导向的。
案例
英国工业化历程 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 东亚经济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模式
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工业,进行工业化
库茨涅茨的经验分析为工业化必要论提供 了历史证据。
截面分析:按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对不同收入 的国家进行分组,观察各组之间劳动力职业 结 构和国民收入在各个部门份额的差异。
剖面分析:对一组既定的国家较长一段的历史 数据进行研究,考察这些国家在长期的经济增 长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职业结构和部门收入结构 的变化。
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 人民公社
互助组 初级合作社 高级合作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
2
1.5
1
0.5
粮食(亿吨)
农业产出指数
0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78年-1992年 “因穷求变”阶段, 改革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
库茨涅茨定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一产 业在总产值和劳动力就业构成中的份额会显著下降,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份额都会增加。
2、工业部门结构变动的一般规 律
第一阶段:初级消费品工业是主要工业部 门,并且以比资本品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发 展。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增长加速进行,资 本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趋于上 升,但是消费品工业在产值和速度上仍占 主导地位。
1992年至今 “为富求变”阶段, 改革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民的发展问题
一个广为引用的计量研究
林毅夫:1979-1984年中国农作物产值 增长中,家庭承包制的贡献率为46.89%。
土地流转的基本形式
转包:原承包人把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 条件转给第三方。转包时,受让方只对转包人承担 责任,并不改变原来的承包关系(与集体)。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
制造业产值份额的增加过程。
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过 程。
在这个过程中
1. 一国逐步提高加工原料以制成消费品与资本品 和提供劳务的能力。
2. 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 重不断上升,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 比重不断下降。
二、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为了获取最大利润,相对于大庄园而言,生产 率高,对采用新技术有一些刺激。
但雇佣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也是缺乏效和使用权分离, 地主占有土地,佃农耕作土地。
按照契约向地租缴纳地租。
由于地租过高,也抑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采用 新技术的动力。
恩格尔法则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 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
为了适应消费结构的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应 大力扩张。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
工业扩张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业化是二元经济结构改造的必由之路。
贸易条件恶化论(deteriorating trade terms theory )
印度经济学家撒克(Thanker,S.Y.):
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 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P190)
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 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 了;其次,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 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 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
五、工业化和城市化
工业化使城市取得主宰地位,推动城市化, 即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
规模经济效果
城市化推进了工业化
集聚经济效应
第二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发达国家的高效农业
发展中国家的低效和低生产率农业
1960年,发达国家农业人口1.15亿,农业总产 值780亿美元,人均产值680美元。发展中国家 人均产值52美元,农业生产率差距13:1;到 2000年,农业生产率差距扩大到50:1
产值比重
就业比重
人均gdp
四组国家人均收入与农业份额
(1998)
组别
人均国民收 农业产值份 农业劳动力
入(美元) 额(%) 份额(%)
低收入国家 420
27
66
中下收入国 1120
15
45

中上收入国 4740
7
20

高收入国家 26270

8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统计资料,转自齐良书《发展经济学》198页
1.5
1.0
0.0
0.4
0.1
-0.5
-1.4
-0.3
0.0
0.8
0.5
0.6
1.2
1.3
中国50年来农业产值、就业人数的变化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元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52 1962 1970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1970- 1980
0.7
1980- 1985
0.4
远东(不 0.8
0.3
0.7
1.2
0.7
0.3
0.6
1.1
包括日本)
近东(不 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