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探索
对技术转移人才的人力资源问题思考——以某校企H企业为例
对技术希多人才的人力资源问题思考一以某校企H企业为例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在政策层面上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个人等创新主体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高涨,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提质增效。
这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技术转移人才的贡献,因此技术转移人才的引、用、育、留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一环。
二、技术转移行业人才现状技术转移人才的称谓主要有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理人两种。
技术经纪人是指技术市场中,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为促成他人技术交易而从事中介居间、行纪或代理等,并取得合理佣金的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而技术转移经理人则是专门负责管理、经营技术的专业人才,既要掌握科技成果的丰富专业知识,又要擅长经营管理且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同时还要对科技成果项目进行推广跟踪,在技术拥有者和投资人的市场需求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市场需求相比,我国技术转移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明显供给不足。
首先,从数量上看,这是一个新兴的职业,人才供给缺少源头上的培养支持,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未系统性的设置相关学科,少数高校设置了相关学科但其培养体系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其次,从质量上看,现有的人才多为半路出家,多数从业人员缺少好项目的实战经验。
最后,从政策引导上,各省市的技术转移人才发展各具特色,缺少统一的职业发展规划,导致对该职业的认同感和人才价值获得感低。
在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上,再次强调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要激发亿万劳动者和各类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带动新动能成长,为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持续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为。
因此,作为落实重大科技成果商业化,进而实现科技兴国的关键人才,技术转移人才的机制研究和培养发展尤为重要。
做好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做好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企业发展并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之一是技术,而技术从高校、科研机构转入企业或企业之间的转入,即技术向市场流入的过程被称为技术转移,技术转移的实现需要满足保密性、适配性、精准性等多种要求。
因此,对技术转移人才的需求变得急迫。
关键词: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策略;引言:先进的技术只有做好技术转移工作才能在市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鉴于技术转移过程中需求收集、技术对接、技术保密、技术调试等方面的复杂特点,社会呼吁技术转移人才的到来。
为做好技术转移工作,相关部门必须重视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工作,就人才特点探索人才培养的方式、时间及政策等高效措施。
1技术转移人才的特点1.1扎实的专业知识鉴于技术转移工作者从事行业的特点,该工作需要较高的入职门槛,唯有专业知识扎实且科技知识涉猎广泛的人才可能胜任这份工作。
另外,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
因此,技术转移人才在夯实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并学习最新技术知识,确保对市场最新技术和科研最新成果了如指掌。
技术转移人才在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时,首先需对科研技术、对接企业商品价值和所用技术方向拥有全面而细致地了解,考虑技术对接双方的经济效益、技术适配度和可能性,为提高了解与筛选的效率,技术转移人才应具备扎实而全面的知识基础和优秀的学习能力。
唯有掌握更多行业、商品和技术等综合知识,且了解并熟知技术交叉和技术延伸等方面的知识,才能确保技术转移工作开展的高效性。
因此,扎实和广泛的专业知识是技术转移人才的必备能力。
1.2必要的法律知识鉴于技术转移人才的工作与技术性商品紧密相关的特点,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熟知掌握。
新技术从研发、测试到流入市场成为商品历时较长,且技术转移涉及信息收集、技术保密、技术调试等过程,因此技术转移过程必须确保合法合规。
另外,技术转移对接的企业可能不止一家,不同企业从引入技术到继续研发、调试、到在市场推广的进度不同,相互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一旦对手企业率先申请技术产权或率先将商品推向市场,本企业就失去了先机,之前的技术、资金与人才投入都将大大贬值甚至变得毫无疑义。
技术转移的实践与思考
技术转移的实践与思考技术转移是指把一种技术从一个领域或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领域或企业,以产生更大的价值和效益。
这种转移并不是简单地将一种技术加以推广,或者将某个工厂的生产过程搬到另一个工厂。
它的实质是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设计和调整技术体系,为新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提供支撑和保障。
技术转移是推进新技术引进、改进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不同条件的配合和协作。
首先,技术转移需要有源头的技术创新和研究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技术有足够的创新性和差异性。
若没有源头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者只能面对“半熟”的技术,而半熟的技术只会浪费转移者的精力,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技术转移需要有实践和经验,这些实践和经验可以来自于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以来自于已经转移成功的企业。
这样,转移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思路和选择,能够减少困难和失败的风险。
最后,技术转移需要有一定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交流和合作可以来自于政府政策、专业团体或个人网络,可以让技术转移者更加敏锐地洞察市场、了解用户需求。
技术转移的实践过程中有一些要点需要重视。
首先是寻找合适的技术转移对象。
技术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技术盲区,而这些盲区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承担的。
所以在进行技术转移过程中需要了解新的大环境,分析风险,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不是所有企业或个人都能够做技术转移的开发商和管理者,但是在转移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的初级学习和摸索,所以需要靠实践和经验总结来积累经验。
其次是建立良好的技术转移机制。
技术转移需要有清晰明确的队伍安排和职责划分,需要有系统化的管理和服务,来确保技术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还需要根据技术转移的本质,建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和招商体制,来增强转移能力和竞争优势。
最后是构建可持续的技术转移系统。
技术转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升级和创新,特别是在后续的管理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及时评估和更新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浅谈新形势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形势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转变。
本文将从传统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现代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数字化和智能化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影响、产学研深度合作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提升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讨论。
新形势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趋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未来技能人才培养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将被探讨。
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未来的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转变, 传统模式, 现代模式, 数字化, 智能化,产学研合作, 综合素质, 新形势, 社会发展, 未来位置。
1. 引言1.1 新形势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源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必须不断创新和调整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和挑战。
新形势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
传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现代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个性化培养。
在过去,技能人才培养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和标准化培养的方式,而现在则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培养。
注重产学研结合。
新形势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 正文2.1 传统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传统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面对新形势下逐渐暴露出一些局限性。
传统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传统模式下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导致了学生毕业后缺乏实际工作能力,无法立即适应工作环境。
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探析_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的调研与思考_梅元红
高等学校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尽管受到体制、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高校仍在积极地探索更加有效的技术转移路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转移工作,以求更好地履行科技服务社会的职能。
本文主要结合清华大学的工作实践,就高校技术转移模式进行探析。
高校技术转移是一个多主体、多阶段、多层次、多来源的综合性体系,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各种关系。
技术转移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高校、企业、政府、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技术转移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技术开发阶段、技术推广阶段和技术应用阶段;技术来源主要有:高校(技术提供方)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技术接纳方)委托、双方合作研发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新技术。
目前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
1传统的技术转化模式———点对点的高校与企业直接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通过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努力,寻找到合适的企业;或者企业在高校找到合适的科技成果,将其在企业产业化。
以技术的提供方(高校)为点,对应另一个点———技术的接纳方(企业)。
目前,大多数高校设有科技开发部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是最广泛、最典型且至今仍在沿用的转化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①点对点的直接转移,即技术直接由技术提供者(高校)传递给技术接纳者(企业)。
②在校企之间传递的技术主要是包括专利技术在内的高校自有科技成果,是典型的技术推动型技术转移。
该模式参与的主体只涉及到大学和企业,从技术转移的过程看,主要是高校已有技术的推广。
由于技术转移主要靠科研人员或管理人员直接与企业联络,合作规模和技术交易额普遍较小,涉及的技术多是较为简单的应用技术。
该模式虽然有其客观不足和一些限制发展的因素,但仍然是高校技术转移的一种主要模式。
据统计,近年来清华大学每年约1400项技术合同中,点对点是主要的合作模式,2008年合同额达到7.8亿元。
具体见图1。
目前,各高校正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些新的技术转移模式不断涌现。
技术转移人才工作总结汇报
技术转移人才工作总结汇报技术转移人才工作总结汇报一、工作概述技术转移人才工作是为了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提高国家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工作总结汇报将主要从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工作目标与完成情况1. 工作目标本次技术转移人才工作的目标是通过组织培训、引进人才、建立平台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的转化与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与落地。
2. 完成情况(1)组织培训:本次工作中,我们通过组织内外部培训,提升技术转移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共计举办了5场技术转移培训,培训人次达到400人次。
(2)引进人才:为了拓宽技术转移人才流动渠道,我们积极开展引进人才的工作。
通过招聘、人才派遣等方式,共引进了20名高级技术专家加入我们的团队。
(3)建立平台:为了加强技术转移及应用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积极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技术转移平台。
目前,已与10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并成功转移了5项技术成果。
三、取得的成绩与问题1. 成绩(1)在组织培训方面,通过培训技术转移人才的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得技术转移工作更加顺利进行。
(2)在引进人才方面,通过引进高级技术专家,极大地增加了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操能力,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3)在建立平台方面,与多家单位积极合作,成功引进了优质科技成果,并通过技术转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问题(1)培训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实际操作,进一步提升培训的实用性。
(2)引进人才的数量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增加引进力度,拓宽技术转移人才的来源渠道。
(3)与合作单位间的沟通与协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成效。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组织培训:根据技术转移人才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并加大培训的力度。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规划与对策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规划与对策发布时间:2022-08-19T09:03:41.57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30卷4月7期作者:齐珂[导读]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使技术转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而技术转移人才培养齐珂郑州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使技术转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而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又是稳定技术转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相应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规划,健全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打造高质量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不断优化移植型人才和嫁接型人才结构,构建完善的实物型技术转移、智能型技术转移、人力型技术转移的技术转移载体体系,满足科技创新的应用。
本文就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规划与对策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高新技术;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规划;对策研究技术转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由技术转移人才的贡献,才促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
如杠杆技术通过人力的手口传播,是人类掌握了一项省力技能,在抬高和挪移较重的物体过程中,减轻了负担,也规避了压、挤和砸伤的风险。
因而,人类就产生了技术转移的主动性和需求性。
1技术转移的发展历程和相关人才培养的意义1.1技术转移的发展历程技术转移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重要的实践活动,自古至今源远流长,远古时期的轩辕黄帝教人制造舟车、结网捕鱼,其妻教人缫丝织布,之后,鲁班发明锯子培养木工,不同历史时期的铁匠,收徒传业,通过以工代训的方式实现技术转移,使很多小工成为把式,最著名的就是我国的造纸、火药等四大发明传到西方各国,在技术转移中贡献更为突出;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是技术转移从个人的手口相传,言传身教演变为学校教育,很多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中办班,实现技术技能的转移;同时,在生产贸易交流中,在运用实践中也通过不通过形式,实现技术转移;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的传播应用技术转移又升级换代,方法方式,多种多样。
高校技术转移培训心得体会
高校技术转移培训心得体会在高校进行技术转移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对技术转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在培训过程中,我了解到技术转移的概念和意义。
技术转移是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通过技术转移,可以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这对于提高高校科研的实际应用价值,推动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培训中,我学到了技术转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技术转移涉及的环节很多,包括技术评估、产权保护、市场调研、技术转让等等。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例如,在技术评估环节,我们需要对科研成果进行技术、经济和市场评估,确定其转移潜力和市场价值;在产权保护环节,我们需要通过专利申请等方式确保技术成果的合法权益;在技术转让环节,我们需要进行技术交流和协商,达成转让协议等。
这些方法和步骤为我们开展技术转移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再次,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我认识到了技术转移中的挑战和困难。
技术转移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科研成果的评估、保护、市场化和实际应用等方面。
在实践中,我们还会面临到市场需求不确定、产权纠纷、合作协议难以达成等问题。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了解到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制定合理的合作协议、加强市场调研、积极寻求政府支持等等。
这些经验对于我今后在技术转移领域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最后,通过交流和合作,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我们组成小组,进行了实际的案例操作和讨论。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想法,只有充分利用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够解决问题,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这对于今后的工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高校技术转移培训让我收获颇丰。
我了解到了技术转移的意义和步骤,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创新驱动时代下的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驱动时代下的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逐渐壮大,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转移和人才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在创新驱动时代下,科技转移和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
一、创新驱动时代下的科技转移科技转移是一种将科学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并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过程。
在创新驱动时代下,科技转移已经成为了国家和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科技转移的形式多样,既包括知识产权转移、技术转让,也包括人才转移和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交流。
科技转移有助于将科学技术成果更快更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进生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科技转移也能够帮助科研机构和高校形成积极向上的研发环境,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二、人才培养在创新驱动时代下的作用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人才已经成为了国家和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在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服务业的过程中,各种热门技能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而人才的供给较为稀缺,为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变得愈发重要。
近年来,许多企业和高校都开始大力发展人才培养,采取各种措施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拥有实际应用技能和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这对于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创新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如何在创新驱动时代下实现科技转移和人才培养之间的融合在创新驱动时代下,科技转移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为实现这种融合,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托于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科技转移服务于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非常重要。
在这样的创新体系下,科技转移的服务功能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可以有机对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介绍的流程顺畅。
2. 建立人才培养机构与科技创新机构之间的紧密联动各类人才培养机构协同工作,与科技创新机构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对于发挥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硬性需求的有力保障。
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研究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承担着科技成果转移与应用的重要使命。
而建设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围绕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展开研究,探讨其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路径。
一、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重要性1.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时,所产生的科技成果需要通过技术转移的方式实现产业化应用,进而造福于社会。
而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推介、转让等环节的专业化操作,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质量。
2. 推动产学研结合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政府等各方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通过技术转移,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
3. 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转移经验和专业知识,为科技人才提供技术转移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机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1. 人才队伍缺乏当前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中存在人才队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对技术转移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对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造成了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发展受限;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完善,导致了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情况。
2. 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部分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中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了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技术转移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而缺乏这些方面的人才会影响技术转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机制不健全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机制不健全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这其中包括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技术转移团队的管理体制不够灵活等方面,这些都将影响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我国技术转移人才发展困境与对策
摘要:技术转移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的重要环节和推动力,技术转移的顺利有效实现依赖于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体系的建立。
我国技术转移人才数量在持续增长,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级人才团队还较为紧缺,呈现出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职业资格评定制度不健全、人才管理和统计制度不完备等诸多问题,还需要从构建技术转移人才专业化培养体系、规范开展技术转移专业职称评定、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发展、完备技术转移人才统计和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评定;人才统计和管理技术转移活动贯穿创新驱动发展链条,是促进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技术转移体系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程度,对实现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这需要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助力科技创新与企业需要相互对接,促进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近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技术转移体系,持续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
企业、高校的技术转移人才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专门设置了有关技术转移的机构或职位,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
截止到2020年6月,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达到453家,类型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团、民办非企业及内设机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培训技术经纪人,陆续已有超过五万人参加过各类技术经纪人的培训,他们在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与当前迅猛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需求相比,我国的技术转移体系仍有一定差距。
其中,我国专业技术转移人才还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在一定程度制约了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加快培养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提升技术转移人才从业能力和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是我国完善科技果转移转化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的困境(一)技术转移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从技术到市场转变的过程,包含十分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
本文将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推动科学研究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需要高校具备先进的科研技术,更需要高校与企业、产业界等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人才培养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校应该将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
高校应该与企业、产业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可以与企业开展联合研究,通过研究项目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同时,高校还可以与企业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
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依据和方向。
其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高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
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创新创业比赛和项目孵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意识。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再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加强科技成果的保护和运用。
高校应该加强对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技成果的申请和转化。
高校可以设立科技转化机构,负责科技成果的评估和推广,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转化服务。
同时,高校还可以与企业签订科技转化协议,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技术转移工作总结
技术转移工作总结
技术转移是指将已经研发成功的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实现产业升级
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积极开展了技术转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现在,我将对这段时间的技术转移工作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
首先,我们团队在技术转移工作中注重了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组织技
术交流会、举办技术培训班等方式,我们成功地将研发的技术成果向外部单位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我们也注重了技术成果的应用,与企业合作,将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我们团队在技术转移工作中加强了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
我们积极与
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技术转移工作。
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实际需求,提升了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也为团队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平台。
最后,我们团队在技术转移工作中也不断加强了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
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多项技术转移项目,提升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技术转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之处。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作,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技术转移工作,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研究一、引言技术转移是指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高校中,技术转移通常是由专业化团队来完成的,他们负责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申报、转化等一系列工作。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对于高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研究,旨在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二、高校技术转移团队的建设1. 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首先需要重点加强人才培养。
高校可以通过设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学科来培养技术转移专业人才,为专业技术转移团队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高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参与技术转移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技术转移能力和素质。
通过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才能为技术转移团队的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 机构建设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或部门,专门负责技术转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该机构可以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包括技术转移专家、商业化专家、法律专家等,以确保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高校还可以建立与技术转移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为技术转移团队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 资源配置为了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高校需要合理配置相关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等。
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基金,用于支持科研人员进行技术转移工作,包括技术评估、知识产权申报、技术转让等。
高校还可以为技术转移团队提供相关的办公设施和信息平台,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高校技术转移团队的实践研究1. 科技成果评估技术转移团队在进行科技成果评估时,需要全面了解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商业化潜力等相关信息,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技术转移决策和工作安排,因此评估工作尤为重要。
高校可以开展技术成果评估的实践研究,总结一系列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为技术转移团队的评估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海南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现状浅析——以国家(海南)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为例
332023年12月上 第23期 总第419期科技创新驱动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与市场转化普遍存在“两张皮”现象,多数科研成果停留在中试阶段,市场规模化、商业化仍存在“最后一公里”[1]。
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业务人员既要熟悉与科技成果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要了解企业的运作规律,但是具备后续跟踪服务能力的专业型人才较少,领军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成为限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2]。
1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发展情况技术经纪人是市场经济中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而出现的新职业类型,在转移、转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国家出台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配套制度,提出建成若干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上万名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的要求,为细化落实技术转移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培养基地建设规划目标提供了指导性和实操性[3]。
为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部火炬中心分别开展了两批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备案工作[4],在全国已布局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36家。
其中,第一批为11家,第二批为25家[5]。
2023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了《高质量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指出,要全面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强化技术经理人市场化配置、搭建完成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6]。
到2025年,要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超过10万人;从业的职业技术经理人不少于1万人,建成人才培养基地超过50个[7]。
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过程中,技术转移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成效,相关部门就需高度重视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问题。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期能够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专业化的、高质量的技术转移人才。
关键词:技术转移;人才发展;问题;对策1.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的问题1.1相关政策未得到切实落实在我国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的问题,尽管现阶段国家已将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要求各地必须加强技术转移领军人才的培养,而且一些文件中明确指出可将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作为职称评审、考核、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转移工作。
而且要求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等还应设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以壮大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并为其提供优厚待遇。
但当前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多以宏观性为主,并未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且未采取相应的手段及措施。
如:相关机构的服务人员的收入通常则是通过买卖双方的交易额来获取佣金,但针对于佣金的提取比例,相关标准中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佣金比例往往需要三方协商确定,进而则会增加不确定性。
调查发现,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等针对于技术转移人才岗位的设定、培养、考评、待遇等并未制定具体的细则,而导致工作业绩无法与绩效考核挂钩,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尚未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切实落实相关工作,而使得各项政策无法得以切实落实。
1.2技术转移人才发展培养体系尚不健全专业的技术转移人才发展培养队伍的建设可有效保证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贯通。
为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速度,则需将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工作纳入技术转移市场体系建设当中,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立技术转移专业或者增设与之相关的学科等。
尽管现阶段各地都比较重视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的问题,但从当前各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情况来看,并未建立有效的培养手段。
从业技术转移服务的感触和收获
从业技术转移服务的感触和收获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已经从一个对技术转移服务方面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学生逐渐成为公司技术转移服务方面的主力军,先后完成几项技术转移服务工程项目。
因我工作勤奋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所以我负责的技术转移服务工程项目多次受到委托方、设计方及单位的好评。
毕业后,我来到XXXXXXXXX有限公司就职,被安排到XXXXXXXXX部,第一个月从中学到了最基础的东西。
学习了《技术转移服务服务规范》规章制度:,规定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通用流程、服务评价与改进、技术转移服务主要类型等共12章,着重突出了两大特点:一是进一步明晰了技术转移概念,指出技术转移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
技术转移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科技信息和科技能力等;二是规定了七类社会关注度高且已形成较成熟模式的技术转移服务类型,包括技术开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服务、技术评价服务、技术投融资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服务,提出了差异化的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和服务流程。
其中,技术评价服务、技术投融资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服务力求引导技术转移服务与互联网技术、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向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技术转移服务业是我国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部曲”、《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陆续出台,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业呈现机构类型多元化,服务内容丰富化,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需求个性化的良性发展态势。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传播技术转移理念,指导技术转移实践,引导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化发展,带动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结构优化,提升技术转移体系整体效能,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人才等要素市场加速融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将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专 业人 才培 养 模 式 中存 在 的问题 ,并 借 鉴 国外技 素质的技术转 移专业 队伍密 不可分 。据统计 ,目前我
术转 移 专业人 才 培养 的经验 ,构建 出 了适合 我 国 国 国至少有八成 的科研专利成 果没有实现转化 。造成科
技成果转化率 低的因素有很多 ,其 中作为服 务于科 技 成果转 化工 作的高 素质 人才 的缺乏无 疑是重 要 因素。 培养 以促进成果转 化为 目的 ,为促进他人技术交易 的 2 世纪是知识与各类高科技引导潮流 的世纪 ,如 高素质人才 ,成 为提 高科技 成果转化率 的重要途径 。 l 何将各种技术成果 迅速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 ,进而创造 技 术转 移 的 内涵 和 特 征 商业价值 已成为各 国竟相 关注 的焦点 。然 而 ,从技术 “ 技术转移 ” 的定义 ,至今似 乎没有 一个统一 的 开发 、研究 到技术 应用 ,不是 技术知识 、实践技巧或
情 的技术转 移 专业人才 培养 模 式 。 关 键 词 :技 术 转 移 ; 学历 教 育 ; 资 格 认 证
一
、
收 稿 1 :2 1 — 4 1 9期 0 0 0 — 1
基金项 目:广东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计划项 目 “ 广东技术转移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阶段性成果 ( 0 9 2 0
5. 注重校 园文 化建 设是培 养高职生情 商的保 障 作 为一 种特 殊 的软 环境 和 氛 围 ,校 园文 化对 学 生起着 陶冶情操 、砥砺 品行 、磨炼意志 的作用。这就 要 求高 职 院校 必须 重视 校 园 文化 建设 ,开展 形 式多 样 的校 园文化活动 ,形成健 康 向上 的氛 围, 民主宽松 的环境 ,使高职生时 刻感受 到特 有文化 的熏 陶 ,以利 于高 I 生情 商 的塑 造和 培 养 。在 多层 面 的校 园文 化 { 只 建设 中 ,校风是校 园文化建设 的核心 内容 ,也是影响 学生 情 感 智力 发展 的 重要 条件 , 良好 的 校风 会潜 移 默化 地 提高 学 生 的情感 智 力 。如 团结 友爱 的 校风 有 利 于使 人 与人 之 间保持 和 谐 的人 际关 系 ,促 进 同学 之间相互 沟通 、理解 、帮助 。此外 ,丰富多彩 的校 园 文 化 活动 能够 满 足 大学 生 的精 神 需 要 和心 理 需 求 , 是高 职 生 热衷 参与 和勇 于 表现 并 能从 中受 益 匪浅 的 最佳形式 。在 活动过程 中,将 自我实现意识 、竞 争意 识 、团结协 作精神 和抗挫折失败 能力等情 商 目标 ,融 人具 体 的 活动 内容 ,变 换 形 式将精 神 实质 恰 当合 理 地 表现 出来 ,使参 与者和旁观者都 能深受感染 ,无疑 会切 实提 高他 们的情 商水 平 。
第卷第 6・6 期职 时 业 空c ON AR RHO E R o EI Z
对技 术 转移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反 思 和探 索
陈 小 琼 谭 绮 球
( 东 科学 技 术职 业 学 院 , 广 东 广 州 5l 6 0) 广 4 0
摘 要 :从 技 术 转 移 的 内涵 出发 ,分 析 了技 术 转 移 者科技成果从一个组织到 另~个组织的简单转移 ,“ 过 专 业 人 才 知 识 和 能 力 结 构 , 总 结 了现 行 我 国 技 术 转 程”涉 及多个领域 ,成果转 化高低与是否具 备一支高
X 08 ) M0 2 7
作者简介:陈小琼 (9 2 ,女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 ,硕士 ,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课程 体系改革研 究 ; 1 7 -) 谭 绮球 ( 9 5 ,女 ,广 东省人才研 究所书记 ,教授 ,从 事教育技术和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管理 理论与实践 1 5 一) 研究 。
上 ” 技能至上 ”的偏见误 区,树 立德育 、能育 与情 、“ 育 并重的教育理念 。换言之 ,高 职教育要把教育教学 从 以培养 和 发展 高职 生 的技 能 为 中心 ,转 移 到在 发 展 技 能 因素 的 同时 ,注 重培 养 和发 展高 职 生 的非 智 力 因素 ,尤其是情商 能力 的培养上来 ,促使它们 协调 发展 。 2. 强师资 队伍 建设是培 养高职 生情商 的关键 加 师 资 队伍 建设 决 定教 育 的成 败 ,建 设 一 支高 素 质 的 教师 队伍 ,是教 育 发展 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丹 尼 尔 ・ 戈尔曼在其所著的 ( ( 情感智商 一书 中指出 :“ 情 商 高者 ,能清醒 了解 并把握 自己的情感 ,敏锐感 受并 有效反馈 他人情绪变化 的人 ,在生 活各 个层面都 占尽 优 势。情 商决定 了我们 怎么样 才能充分 而又完善地发 挥 我们 所拥 有 的各 种能 力 ,包 括 我们 的天 赋 能力 。 ” 所 以作为教 师仅 仅拥有 良好 的专业 素质 还远远 不够 , 而且还要 有较高的情商作铺 垫。具 体地 说 ,不仅要谙 熟本 专业 知识和教育教学 规律 ,而且要了解学生 、熟 悉学生 ,善于感知他们 的情感 与需要 。事实上 ,教师 的言传 身教本身就是情商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严 于律 己、诚实正直 、言行 如一的高 尚品德 ,丰富 而健 康 的情感 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 等情商素质表 现 ,都 会 对学生 良好情 商的养成起 到定向的引导作用和 积极的 促进 作用 。 同时 ,教师 对学 生的尊 重 、关心 、鼓励 、 肯 定 、理解 和信 任 ,会使 学生 感 知人 与 人之 问 的美 好 ,并产生 “ 模仿 ”意 向,这 种教育作用是其 他任何 教育手段都无法 取代的 。因此 ,教师必须 善于培养和 提 高 自己的情 商修 养 ,以高 昂的斗 志 、饱 满的 热情 、 良好 的心理状 态投 入到教 书育 人活动 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