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迫在眉睫,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突破口进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骄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25-02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任务和使命,是为维持自身在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对社会必须履行的义务。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国家繁荣取得巨大成就的年代,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对实现祖国繁荣富强和振兴充满信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对于一些社会问题认识不够深刻,价值观偏离,缺乏实际行动,产生了一些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作为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一代大学生,加强其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我国发展壮大的思想保障。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成因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颇受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使得我们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遭到质疑和批评。面对社会的疑问,我们也应
作出深刻的反思。不容否认,传统教育模式僵化,内容和方法缺乏与时俱进,以理论灌输为主导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深入其中加以实践,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及辨别能力。当然,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从多方努力,深刻认识其原因找到合理的提高途径。
1.学校教育问题。教育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培有着时代特色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教育应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富有主体精神和有创造力的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主要是知识灌输为主,缺乏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实践性;重视智育而轻德育;以分数为准则的评价体系只注重学校的升序率和学分的高低,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国家、社会和人民责任的认识更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没有实际行动的落实。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权利和义务意识淡薄,长期的被动式接受教育使得大学生逐渐丧失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意识。
2.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日益繁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良的影响如西方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和本位主义,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造成冲击。同时,由于我国各项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公务人员不作为等原因使得贪污腐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假冒伪劣等问题日渐严重,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的思想意识日益滋长,从而缺乏更高尚的追求和认识。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缺乏判断力,容易受影响,在大学生中“拼爹”和
攀比现象严重,利益熏心,使得大学这片净土也难遭幸免。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法则使得社会对人有更高的要求,从而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容易误导大学生。社会媒体宣传的成功人士暴富的案例使得大学生以金钱论成败,只记自我得失,忽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不愿承担社会责任。
3.自身问题。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呵护和溺爱使他们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父母过度依赖,不能面对失败和挫折,骄傲自卑心理严重,意志力薄弱。逐渐形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近年来,面对着社会的巨大压力,对大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毕业后自主择业以及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变化,大学生已不再是“金字招牌”,就业竞争压力大,形势严峻,部分大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融入社会,不能吃苦耐劳,缺乏合作精神,使得一些大学生毕业也面临着失业,“啃老”一族的队伍也日益壮大,无所事事,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也日益淡薄。
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求,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这是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我们应从多方面综合努力,寻找方法在实践中找寻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1.大学生应自觉、有意识的融入社会关注社会的变化。大学生
在校园中学习理论知识但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为将来步入社会融入社会建立初步的认识。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大学生应主动关注社会的矛盾,不能置身事外,应主动分析矛盾的原因、发展和解决办法,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献计献策,增强自身的辨别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为将来毕业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关注同时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使理论得以应用及检验,使得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通过参加社团及公益组织的锻炼使得大学生有社会担当,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社会责任感。
2.学校应为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实践的内容及体制保障。首先,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和课程设置中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使得理论的学习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在课程安排上,如工程实训,让无论文理的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或多或少地掌握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在毕业实习的安排上,可以使学生对于大学四年专业课的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从而检验其学习的效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将来走向社会增加重要的砝码。而在提高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摒弃照本宣科的枯燥教育模式,增加教学的灵活性,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形式上的改变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另外在学习上网络资源和图书的配置要丰富项目和种类,丰富大学生的可支配资源为大学生提供社会服务的
内容和渠道。其次,在学校承担社会责任感的安排机制上,要做到公平有序,不能小部分群体独享教育资源,虽然需要榜样,但是在获得实践的机会上不应有竞争,而是人人参与其中。不能因为是学生干部就在日常锻炼和项目资金以及实践机会上就多于其他同学,应该让更多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
3.发挥媒体舆论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作用。媒体力量在社会中不容忽视,是大众舆论的风向标,媒体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对其产生原因、发展的趋势引导正确的思考方向。媒体应发挥舆论的力量,不能仅仅停留在吸引观众眼球而肆意宣传大学生道德滑坡、冷漠的不良事件,应多关注事件的诱因及应吸取的教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解决办法。媒体同时也是娱乐产品的发行者和制作者,大学生作为娱乐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娱乐产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作为年轻人,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比较强,如果娱乐产品大肆宣扬反动、消极、自私、暴力等的思想,就相当于慢性毒药腐蚀瓦解大学生的心灵和意志。对大学生的思想世界有相当大的破坏作用。网络是当今社会传播信息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不良信息和思想传播的温床,网络的虚拟性和多源性为暴力和犯罪提供了蔽体。因此,对于网络的净化和机制的健全迫在眉睫,监管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媒体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把不良的思想扼杀在源头,为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提供良好的媒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