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材料一1997年震惊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及启示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5fa23a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6.png)
引言1997年的那场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大家还记忆犹新,11年后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又席卷全球,两次危机的发生,既有共同点,也有较大的差异。
而这两次金融危机又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一、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危机回忆东南亚金融危机起始于泰国危机。
1997年7月,在国际投机基金大举抛售泰铢的货币攻击下,泰国被迫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的盯住汇率制度,泰铢当日应声而贬20%,随后迅速扩散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国,新加坡、中国的和也未能幸免。
至1998年初日本金融市场动乱,危机向纵深开展,相继蔓延到俄罗斯、东欧及拉美国家,并使西方兴旺国家股市反复出现震荡。
统计资料显示:1997-1998年几乎所有亚洲国家经济增长都有所下降,一些国家经济出现严重萎缩;拉美国家经济增长率由4.9%下降到2.2%;非洲国家则由平均增长4.6%下降为3.7%。
由于危机发生后,东南亚遭受冲击的国家深化改革并采取一系列调整、改革和刺激经济的政策,再加上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以及美国经济持续走强等外部因素,1999年,东南亚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重围,踏上了复之路。
〔二〕危机爆发的原因1、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账坏账严重。
2、出口大幅度下降,经常工程收支状况恶化。
3、外债负担沉重,构成不合理。
4、固定汇率制度下,金融调控机制失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
5、国际游资兴风作浪是东南亚金融动乱的外部因素。
二、美国次贷危机〔一〕危机回忆美国次贷危机是指发生在美国,因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引起股市剧烈震荡,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缺乏的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标志有两个:其一是标准普尔降低次级债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降低意味着资产的投资价值下降,因此市值数万亿美元的次级债市值将大幅度下降;其二是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次级债,这意味着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开场向其他国家蔓延。
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
97东南亚金融危机
![97东南亚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270ba13643323968001c9201.png)
97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而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已经开始酝酿。
当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未偿还债务急剧上升,泰国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并且发生了银行挤兑的事件。
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并由此揭开了时至今日尚未平息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
(一) 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
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泰铢的暴跌在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货币风潮迅速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市场。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货币自由浮动。
菲律宾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印尼则宣布印尼盾汇率的波幅由8%扩大到12%;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
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大事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ccb9f0bef121dd36a32d829b.png)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爆发后,金融危机就象瘟疫一样在东南亚传播开去,甚至影响到世界金融市场。
这次危机爆发得如此突然,蔓延如此迅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都是事后孔明。
其中危机袭击马来西亚以前, 马来西亚曾经嘲笑别人的忠告,认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快、通货膨胀很低、几乎没有外债,不可能发生货币危机。
但是还是发生了货币危机。
韩国没有泰国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
而且,韩元没有与任何货币挂钩,不少专家认为韩国不会发生泰国式货币危机,结果还是在劫难逃。
那么东南亚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危机爆发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作为一个重大的经济现象,其背景和起因可以看作是一个多种因素的集合,它包括自身状况与外部环境、经济运行方式与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与制度等。
金融资本从70年初石油危机后逐渐活跃起来。
在其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制造全球性金融动荡,并是危机快速扩大的主要媒介。
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
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墨西哥汇率危机。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南美金融危机.每次都令人震惊地表现了国际金融资本的巨大破坏力。
尽管各国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对策,不少国家也努力加强资本管制.但是总体而言这些努力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国际游资数额远超实质经济规模,而它们必然要通过运转满足投资和回报的需要,有人认为它们可以给正常的投资、生产和贸易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个作用当然是有的,但是可惜这些资金并不完全固定在实质经济活动中,而是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有价证券和衍生工具上。
而且,当投资、生产、贸易的比较回报率发生变化时,它们经常借助有价证券和衍生工具的买卖随时撤离、投入。
引起实质经济资金供求的频繁波动,引起汇率和利率的连锁反应。
而庞大的国际游资可以左右一个国家。
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起落,一国政府、中央银行甚至本国资金无法抵挡它们带来的震荡效应。
这些巨大的资本被少数金融机构所掌握。
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分析
![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b8ed37bcd126fff7050b49.png)
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危机于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首先席卷东南亚各国,然后一路震荡殃及台湾、香港、韩国和日本,并最终从地区危机演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该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剖析历史、警示现在、防范未来,了解危机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优化现有的金融体系,防止危机的发生。
东南亚金触危机的原因非常复杂,国际金融大鳄的狙击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导火索,但之所以能成功狙击有东南亚金融制度、经济结构的内在原因,还有世界经济整体大环境的影响。
因此对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首先将其归为三大类:直接因素、内在因素、世界经济因素。
一、直接因素1、乔治·索罗斯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
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主要冲击的3个方面,股市、期市和汇市。
先在期市做多、汇市买进泰铢,再在股市大量吃进造成跟风,等股市升到外资机构都看空的时候再在期市反向做空同时大量抛售股票和泰铢造成恐慌性抛售。
此举造成泰铢大幅贬值,进而泰国货币危机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由此开始。
2、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这类资金在72 000亿美元以上。
国际炒家发现泰铢暴跌跟随进入炒作,进一步导致东南亚各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发不可收拾。
3、外汇政策不当。
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4、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而且在继续实行联系汇率制的同时,过早地开放了资本帐户。
5、外债规模过度,债务结构不合理。
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9161dbc8941ea76e58fa04cd.png)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一、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1971 年到1991 年,泰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 9 %,1991 年至1996 年的年均增长率则达到8 %,这种持续高出世界经济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使得泰国成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第五小龙”。
而且长期以来,泰国通胀率一直有效地控制在3%~6%之间。
国民经济增长和运行绩效可谓骄人。
然而,1997年,泰国却爆发了金融危机。
1997 年2月初,国际投资机构掀起抛售泰铢风潮,引起泰铢汇率大幅度波动。
于1997 年2 月开始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 亿美元的数月期限的远期泰铢合约, 而后于现汇市场大规模抛售, 使泰铢汇率波动的压力加大, 引起泰国金融市场动荡, 泰国央行为捍卫泰铢地位, 仅在1997 年2 月份就动用了2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才初步平息。
3 月4 日,泰国中央银行要求流动资金出现问题的9 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增加资本金82. 5 亿铢(合3. 17 亿美元) ,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从100 %提高到115 % ~120 % ,此举令金融系统的备付金增加500 亿铢(合19. 4 亿美元) 。
泰国央行此举旨在加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并增强人们对金融市场信心, 然而不但未能起到应有的稳定作用, 反而使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下降,从而发生挤提,仅5 日、6 日两天,投资者就从10 家出现问题的财务公司提走近150 亿泰铢(约兑5. 77 亿美元) 。
与此同时,投资者大量抛售银行与财务公司的股票, 结果造成泰国股市连续下跌,汇市也出现下跌压力。
在泰国央行的大力干预下,泰国股市和汇市暂时稳定下来。
进入5 月份,国际投资机构对泰铢的炒卖活动更趋猛烈。
5 月7 日,货币投机者通过经营离岸业务的外国银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
从5月8 日起,以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国铢,在即期和远期市场大量卖泰铢的形式,在市场突然发难,沽空泰国铢,造成泰国铢即期汇价的急剧下跌,多次突破泰国中央银行规定的汇率浮动限制,引起市场恐慌。
发生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发生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8921cb41fe4733687e21aa49.png)
发生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
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
很快,危机开始从泰国向其它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蔓延。
到1998年被称为是发展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也没有逃脱这场厄运。
这不仅使已经连续10年高速增长的东南亚经济遭受到重创,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而且世界经济环境日益恶化。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金融体系、经济运行方式存在着严重缺陷。
同时也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职能提供了一个契机。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因素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
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
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
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因素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
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
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
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
案例二、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
![案例二、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https://img.taocdn.com/s3/m/ef2697b7f121dd36a32d820f.png)
案例二、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
同期。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
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
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
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当大泰铢汇率狂跌20%。
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
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大比索贬值11.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
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 4日贬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市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千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
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
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
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
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
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H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68210b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f.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留下了一系列深刻的经验教训。
尤其,在当今世界日趋全球化的世界,这些教训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其对当下全球经济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其爆发始于泰国。
由于泰国央行长期维持泰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使得该国的货币发生了严重的过度升值。
此举加剧了贸易逆差和国内资本外流,最终导致泰国央行难以维持铢的汇率,并引发了危机的爆发。
接着,亚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也“受到感染”,危机迅速扩散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与此同时,外资也开始纷纷撤离这些国家,导致了当地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1.资本外流的风险亚洲金融危机最大的教训之一是资本外流的风险。
当当地资产价格下跌或货币贬值时,投资者和借款人会转移资金到平稳和高收益市场。
这种外流往往会导致当地国家的资产贬值和流动性危机。
此外,对于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和硬通货的地区,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资本外流风险更加突出。
2.外汇储备的意义亚洲金融危机使很多国家认识到了外汇储备的重要性。
外汇储备是国家在支付国外债务时使用的一种资产。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家储备的外汇资产有助于国家对债务的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外汇储备还可用于应对国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
3.免除货币固定汇率的风险亚洲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货币固定汇率的风险。
尽管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但在全球竞争激烈的经济中却可能导致货币的过度升值。
如果国家选择自由汇率体制,其货币的汇率将会浮动,这样就可以减少贸易性质的申请和投机行为。
影响全球经济正如我们上面所讲的,亚洲金融危机留下的深刻经验教训对全球经济稳定有着直接影响。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各自的银行和金融部门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
全球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也加强了监管和协调,以更好地应对未来金融危机的发生。
浅谈泰国金融危机
![浅谈泰国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e055ac2d4b35eefdc8d33389.png)
浅谈泰国金融危机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爆发的时间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
2、背景1997年2月,乔治·索罗斯等国际金融投机商掀起抛售泰铢风潮,引起泰铢兑换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
同时,泰国国内银行遭到了几对冲击,泰国金融秩序陷入混乱中。
同年5月,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一度降到十年来的最低点。
泰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动用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干预市场,财政部长辞职,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泰铢再度贬值的猜疑。
从年初的1200点猛跌到461.32点,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被迫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改用了市场浮动汇率制度。
银行利率由10%提高到12.5%,当天,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下跌17%。
东南亚股市大幅下跌,导致当地股市狂泻不止,股市的严重受挫反过来又引起汇市的遽跌。
泰铢大幅度贬值,不仅给泰国经济造成重大灾难,而且迅速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整个东南亚地区,最终引发了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
二、泰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1、泰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1)、出口产品结构单一,经常项目赤字严重.泰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出口推动。
(2)、举借外债饥不择食, 短期外债居高不下.进入90 年代,发展中国家争夺外资的竞争愈演愈烈.(3)、泰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及财政收支的巨额赤字, 使得泰国除了进一步放开外商投资范围(4)、过分依赖于举借外债来弥补资本缺口(5)、资本项目过早开放.泰国政府于90年代初基本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实现了本币的全球可自由兑换;(6)、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不合理, 呆帐,坏帐迅猛滋生.(7)、泰国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却未能及时进行管理和引导, 金融机构大规模向房地产和股市放贷;(8)、政府部门监管不力,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泰国政府在经济高增长过程中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金融监管缺位(9)、外汇储备水平偏低.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由于国家外汇储备水平偏低, 泰国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分析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ae0545f7ec4afe04a1df71.png)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概述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
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
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
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
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
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
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二、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纵观东南亚金融危机其产生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
东南亚国家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
但年期的高速增氏却积累起一些严重的结构问题。
在这些回家沾沾自喜的同时更加迫切地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然而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同时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并非完全是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导致一场“成长性的衰退”“泡沫经济”明显。
2“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帐呆帐严重。
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6ff4cf81192e45361166f572.png)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
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
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
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 1。
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
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 1。
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
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
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
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1999年才结束。
钜丰金业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a622d5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8.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1997年起,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地区。
这次危机对亚洲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波及。
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早已过去,但其对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仍然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启示。
一、危机的爆发和扩散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泰国。
1997年7月,泰国泰铢贬值引发了大规模的外汇抛售和股市崩盘,导致金融危机迅速扩散至邻近国家。
随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也相继受到了冲击。
在这些国家,贸易收入和货币贬值使得其企业面临破产和财务危机,银行和金融机构迅速陷入危机,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崩盘,整个经济体系处于失控状态。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证券市场的崩溃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股市暴跌,房地产市场大幅萎缩。
危机导致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大量的人失去了工作,亿万家庭的财富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2.资本流出在危机爆发时,亚洲国家的外债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这使得投资者失去了信心并开始撤离。
大量的外资流出加深了亚洲国家经济的困境,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资本外流。
3.汇率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亚洲国家通过货币贬值保护了出口,但同时也导致其进口成本的上升,导致物价水平大幅上涨和通货膨胀。
在危机期间,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幅度较大,涉及到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危及到了全球经济。
4.金融体系的瘫痪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各个国家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瘫痪,无法支持经济活动和企业发展。
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破产和破产风险导致了大范围的企业倒闭和资产减少。
三、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1.亚洲国家需要降低外债水平亚洲金融危机是一场外债危机,亚洲国家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外债水平。
同时,亚洲国家需要更多地依靠国内的经济增长,减少对外贸易的依赖,避免出现太大的贸易逆差。
2.亚洲国家要加强监管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的缺陷和监管不足。
为了应对金融风险和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亚洲国家需要建立严格的金融监管机制,限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加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https://img.taocdn.com/s3/m/1042fe2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6.png)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1997年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受这场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的货币、股票和相关资产的暴跌。
一方面,这场危机严重打击了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亚洲各国先后进入大萧条,另一方面,金融危机造成了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一些国家陷入了长期混乱。
这场危机更是冲击到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的经济。
1997年,泰国经济出现疲软现象,“金融巨鳄”索罗斯随即高调进入泰国金融市场,他多次卖空泰铢。
时隔不久,泰铢崩溃。
泰国政府随即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顿时出现狂跌,泰国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亚洲金融危机由此爆发,并迅速波及到亚洲各国。
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和新加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亚洲各国的经济均在高速增长,这也吸引了全球资本流入,而资本的流入进一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外资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经济泡沫越吹越大的风险在所难免。
由于当时亚洲各国均采用的是固定汇率制。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些经济体的货币被严重高估。
再加上各国的外汇储备不充足,金融危机暴发后,亚洲的股市和汇市一路狂跌,许多国家的经济也因此一蹶不振。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对日本和韩国的传统工业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日本和韩国两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为了摆脱困境,两国政府下大力气对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提出以文化产业“刺激内需、拉动出口”重振经济的口号,并在短期内走出困境。
【PPT】泰国发生了金融危机.
![【PPT】泰国发生了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1ca81d97680203d8ce2f2468.png)
1997年底,泰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导致国内货币 贬值。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生 活困苦,政府被迫集体引咎辞职。 这次金融危机从泰国开始,迅速波及新加坡、日 本、马来西亚、印尼、香港等东南亚国家,不仅 导致这些国家经济衰退,而且导致政府倒台,印 尼发生大规模骚乱、致使执掌印尼30年的苏哈托 政权被迫垮台;日本政府集体引咎辞职等等。 1998年2月11日,美国纽约股市的股票平均价格 开盘就狂泻,这是受亚洲股市狂跌的影响。西欧 和加拿大股市也大幅度下跌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死亡人数
达2300多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1000亿美 元,无形损失更为严重,特别是国防部情报局资 料几乎全部遗失,空气严重污染。“911”以后, 全美的旅游业、航空业损失重大。同时,“911” 事件使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如从动辄 派兵转为本土防护为先,建立导弹防御体系暂停, 重点打击国际恐怖组织等。
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也存在联系
开天辟地
改革开放
继往开来
3.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这则寓言包含什么哲理?
一个粗心的工人在制造铆钉时忘了给 其中一枚做个钉‘帽。恰巧这枚铆钉被用 来给该国元帅的千里马钉马掌。在一次抗 击外敌入侵的战斗中,马掌脱落,但元帅 并不知道继续追赶敌人。不久,马的脚伤 太重而马失前蹄。元帅从马上摔下来,被 乱马踩死。顿时,群龙无首,军队大乱。 敌军乘机反扑,一举灭掉这个国家。
创造条件,我要 坐在月亮上。行吗?
承认条件的客观性,去做具备里一 定条件、经过努力可以成功的事情,而 不是相反!
2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的是
BCD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C、彗星的出现预示着国家的兴衰 D、逢“8”就“发”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d61a3d0cbb68a98271fefae8.png)
2、危机蔓延至东北亚 、 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 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 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企业的大量 倒闭使韩国银行呆帐和坏帐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 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 外债却越来越多。 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 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 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 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 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 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的国家 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 容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 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
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 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 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 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 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 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 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 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 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 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 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 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3、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巴西 、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 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的巨大 杀伤力不断显现,大多数东亚国家的经济跌入谷底。 尽管各国的货币都已大幅度贬值,但出口仍呈下降 趋势。
泰国金融危机
![泰国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67e1191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9.png)
4
01
泰国金融危机对 亚洲各国的经济 造成了巨大的冲 击
影响
02
许多国家的货币 贬值,股市下跌, 银行出现了大规 模的不良贷款
03
同时,危机也导 致了社会不稳定, 出现了失业和社 会骚乱等问题
5
国际影响
危机揭示了亚洲各国经济的脆 弱性和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
泰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亚洲其 他地区,进而影响了全球 由于许多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 模式上存在相似的问题,如过 度依赖出口、银行体系不良贷 款等,因此泰国金融危机的爆 发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警惕
6
改革与应对
01.
1
在泰国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开始进行深刻的改革和调整,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首先,许多国 家开始转向浮动汇率制度,以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汇率风险。其次,各国加强了银行体系的风险管
理,提高资本充足率,清理不良贷款,加强监管。此外,各国还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减少对出口的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依赖,促进内需的增长
02.
同时,国际社会也开始反思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认为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以避免类似
2
的危机再次发生。一些国家呼吁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增加发展中国
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此外,国际社会还加强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改革与应对
启示
总的来说,泰国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深 刻的。我们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 ,加强自身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应 对危机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 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只有这 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经济 和金融体系
20XX
1997泰国金 融危机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cf84967fb84ae45c3b358ca6.png)
5.金融市场监管不严
东南亚国家在80年代后实行金融自由化,但同 时没有辅以充分的监督体制,泰国从1989年开 始分阶段解除对全部经常项目和部分资本项目 的外汇管制,利率完全放开,于是商业银行的 经营范围扩大,各种金融公司纷纷成立。导致 追逐高额利润造成物业过剩、储蓄与投资的差 额扩大、通货膨胀上升和以套利为目的的短期 外资流入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产生背景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和
作用明显上升。美国出于自身的考虑,昔日的盟 友和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东南亚地区都被认为是 自己的挑战。同时,国际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 ”和各种贸易壁垒则是对美国的挑战。正是由于 这些变化,经济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 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已成为 国际对外关系的核心目标。
行业PPT模板:www.1p pt.co m/ hang ye /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www.1p pt.co m/ 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www.1ppt.c om/excel/ PPT课件下载:www.1p pt.co m/ kejian/ 试卷下载:www.1ppt.c om/shiti /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在多极化发展的同时,全球化的
进程日趋加快,其主要特征是:第一,科技进步特别是新信 息技术的发展,把世界日益联接成一个整体,世界变得越来 越小。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网络全球化,世界经济全 球化突出地变现出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特征。第二,自由贸易 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方向,全球性的市场日渐形成。第三, 国际产业分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正从垂直向水平方 向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生产体系,使生产的全球化联系 越来越紧密,分工越来越细,跨国协作越来越广泛。第四,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和重要变现,国际金融市场也日益全 球化,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这次金融危机从表象来看,是 手持巨额透支基金的国际投机商炒出来的。因为在现代开放 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投机活动无处不在,几十亿,上百亿元 的交易在电脑键盘上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
东南亚金融危机97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97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45bdf0d3b52acfc788ebc94b.png)
1.3学者们的看法
1.3.1 “这个成绩看起来是个经济奇迹。”然而,人们发现
这个奇迹是靠流汗得来的,而不是靠灵感:“新加 坡的增长也是靠动员资源,其程度就连斯大林也会 自叹不如”。 不管用什么标准来衡量,40%的投资份额都已高得 惊人;70%的投资份额会显得很荒唐。所以我们可 以马上得出结论:新加坡将来不可能再达到能与过 去相媲美的增长速度。
泰国汇率制度
1946年5月规定官方汇率为:9.9 5铢等于1美元, 40铢等于1英镑。
1973年2月14日宣布依然同美元官方汇率挂钩. 1978年3月8日,政府宣布泰铢同美元脱钩,改与
一揽于货币挂钩,外汇平准基金会每人宣布泰铢对 美元的买入及卖出价,并对商业银行的外汇买卖价 格作出限制。 1984年11月5日,泰铢贬值14.8%,官方汇率为1 美元兑27.15铢.(实际上是盯住美元) 之后泰铢有所升值,1990年年底价为1美元兑 25.290铢。危机前上升到1:22.5
1.3.4理论解释——亚洲奇迹的基础已经 出现了动摇
虽然1998年出口下降至529亿美元,1999年出口增 长了7.2%,2000年出口增长了19.5%。
泰国高速增长的特点
投入性增长,技术缺乏,效率低下 外资拉动效果显著 出口导向,国内市场小 国内资源少,进口多,经常项目赤字严重
1990~1998:泰国国际收支的变动 (单 Leabharlann :百万美元)泰国经济增长水平
1990年至1996年,泰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约达8%。 1995年泰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500美元,世界银 行将泰列入中等收入国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泰国带来巨大冲击,当年经 济增长-1.4%,1998年经济大幅衰退,增长率为 -10.5%。1999年下半年起,泰经济开始走出低谷, 当年增长4.4%。
《东南亚金融危机》课件
![《东南亚金融危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9a1b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2.png)
结论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对当时的东南亚及 其周边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有了经验教训,但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东南亚金融危机》PPT 课件
欢迎来学习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PPT课件,了解危机的爆发、传染效应、 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应对措施,以及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背景
1997年,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中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的东南亚,突然陷入了一场金融危机。该危机 传染性强,在东南亚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原因
IMF援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财政援助和贷款,协助东南亚国家度过严重的金融危机。
减缓汇率下跌
许多政府采取了措施以防止汇率下跌,例如中国的财政政策改革。
改革金融监管
一些国家采取了改革金融监管、加强透明度的措施,以避免未来再次出现类似危机。
危机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失业率上升
由于企业倒闭和裁员,失业率 攀升。
东南亚国家曾经一直依靠出口贸易发展经济, 但是这种依赖性最终引发了危机。
经济因素
泰国的过度投资和无担保信贷形成了泡沫, 危机在泰国爆发。之后危机迅速蔓延到马来 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
危机爆发原因
泡沫经济
泰国的过度投资和无担保信贷 导致经济泡沫。
股票市场崩盘
危机引发了股票市场崩盘。
银行抢购
银行的不良贷款迅速增加,导 致市场失去信心,出现了银行 抢购现象。
印射到其他经济体的传染效应
1
币值下跌
亚洲国家币值下跌,引发了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
2
出口减少
中国、日本等国家因为东南亚的市场需求减少,出口额减少。
高考历史冲刺练习:历史精练52
![高考历史冲刺练习:历史精练52](https://img.taocdn.com/s3/m/efae7f12b307e87101f696e2.png)
高考历史冲刺练习:历史精练521、1997年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进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发达国家操纵国际金融市场B、泰国“泡沫经济”的破灭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错误解答】C【错解分析】考生缺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此题首先要抓住题干所反映出的信息,“世界性的灾难”,而不是地区性的灾难,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地区性的经济危机可在短时间内妨碍到其他地区,应选D项。
【正确解答】D2、考)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一组是()①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②两者是同时同步进行的③后者对前者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④后者是实现前者的途径和步骤,前者是后者的最后归宿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错误解答】D【错解分析】考生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间的关系认识不清。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进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妨碍。
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进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途径和步骤。
此题可用排除法,②错,应选A项。
【正确解答】A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如此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妨碍的一切其他措施;(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