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

康美琴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多校区办学模式日益增多,高校建设资金运作复杂,面对这种新格局,传统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进行了新老校区的建设与改造,基建投资日益加大,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应加强基建财务的核算与监督,有效地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收益,从而促使学校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现状与特点1.建设资金流量大。高校基本建设资金与日常办公运行经费、教学与科研经费、设备购置费相比,具有资金流量大的特点。特别是开发新校区,往往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来运作,如此庞大的资金耗用量,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基建财务管理的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2.基建财务管理周期长、难度大。高校的基本建设,特别是新校区的建设,从征地、立项、报批、设计、招标、建设、验收、决算、交付使用等。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基建财务人员必须

对每一个基建项目的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监督、核算和管理,以确保核算准确,管理到位,这种漫长的建设周期必然加大基建财务管理的难度。

3.资金筹集的风险性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基本建设的投资方式也相应改变,由以往的国家或地方投资转化为学校自筹。目前,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教育事业费的拨款、学费和住宿费收入,而这只能维持高校行政、教学与科研运行,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学校建设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纷纷向银行贷款举债发展。然而现阶段高校的贷款数额已远远超过其自身的偿债能力,还本付息的困难使高校背上沉重的负债包袱,导致财务负债风险。

二、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基本建设规模大,资金筹措困难。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项目的要求,加剧了高校对土地扩张、校舍建设的投资需求。由于高校基本建设的资金大多由高校自筹。

而高校筹资渠道狭窄,一般采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来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各家银行都在缩紧银根,控制贷款额度,高校筹资渠道受阻,从而影响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专业化基建财务人员缺乏。目前,有些高校人员机构建设滞后于管理的需求,没有配备专门的基建财务人员,只是由行政财务人员担任,基建财务独立性差,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业务上只能简单的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对基建知识知之甚少,未能参与项目的决策、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及决算等过程,财务人员专

业素质不高,很难履行核算、管理、监督的职能。

3.基建财务事前管理意识淡薄。很多高校的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财务人员参与基本建设过程的重要性,认为基建财务只是一个资金管理部门而已,只要照章办事,按规定付款即可,没有参与到基建工程建设中来。从项目的决策到完工过程都由基建人员完成,基建财务只是负责付款、记账,对整个工程基本不了解,无法对各种费用的支出做出合理的判断,工程的财务监督形同虚设;财务人员不参与招标文件编制和施工合同的订立,往往容易导致施工合同的内容不全面、条款之间不严谨,特别是工程款支付条件、付款方式、质保条款、违约金等总有一些不详之处,这种事前管理意识的淡薄,不利于财务监督职能的发挥。

4.基建会计核算不规范。目前,多数的高校基建财务在账务处理上还存在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建账与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原因在于高校基建会计制度还不健全,财务人员对相关的基建会计制度不熟悉而成。因而导致了核算中容易混淆资本性投入和费用性支出,不能正确使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和待摊投资等科目,对于综合性的费用不能准确合理地分摊,特别是贷款利息应以资本化部分,只能简单地按在建工程投资额比例分摊,很难对在建期和完工后的利息进行分阶段精确计算,导致工程造价成本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5.工程竣工决算滞后,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反映了工程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时实际发生的全部成本及费用,是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进行资产管理的依据。根据财政部的相关

文件规定,基建工程竣工后3个月内应完成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但事实上,大部分高校的基建项目竣工决算严重滞后,甚至有些项目虽已完工并使用多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办理决算,致使账上仍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反映而长期挂账,无法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使该部分资产未能纳入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的核算管理,导致资产使用与资产管理相脱节。

三、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建议1.多渠道筹措资金,减低贷款风险。现阶段高校超额贷款及沉重的利息负担严重制约了高校基本建设的发展,从而影响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应拓宽视野,开辟新的筹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贷款风险。(1)土地置换。高校可利用老校区的地理优势,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批准之后进行土地置换,获取新校区的建设资金,既减轻贷款风险,又有利于整合高等教育的资源。(2)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高校可与融资租赁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协议,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或配套设备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由对方投资,通过支付租赁费方式来减轻建设资金集中支付的压力。(3)吸收民间资本。学会向社会寻求资金,比如争取企业、基金会或个人捐赠,减低高校建设成本。

2.配备专业财务人员,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意识。要做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专业财务人员的配备是关键,有助于推进基建财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财务人员应加强基建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参与到基本建设中来,通过参加工程管理部门的例会,了解项目投资的决策和建设过程,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

程进度与质量等,以便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控制,充分发挥基建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将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效结合。

3.健全基建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基建财务核算。财政部2009年印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主要变化包括一条: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要求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这样,新制度实施后,高校的基建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将会统一规范,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完整。财政部应尽快归类、整合现有的基建财务制度,制定完整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使之形成规范、系统、全面、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内部基建财务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用科学的制度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4.加强部门协调,完善投资管理。高校要完善投资资金的管理体制,必须加强基建、内审、财务、资产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才能从不同方位、不同时期有效监控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投资效益。基建部门应及时将基建项目的工程进度情况及质量信息报送给财务部门。

以便财务部门根据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工程进度款及时到位。财务部门应及时编制各类基建报表,为基建、内审、资产等部门提供准确的会计资料信息,有利于各部门对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工程竣工决算及资产入账等做出合理的判断。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应主动关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及时登记交付使用的资产,对于已使用但未办理财务决算的资产也要加强管理,采用暂估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