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三篇)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在数位表上摆1.2个珠子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会用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会记录用珠子摆出的不同的数。
2. 通过在数位表上小组合作摆3.4个珠子的活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初步培养有序思考能力及建模思想。
3. 在经历猜测、观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在数位表上摆1.2个珠子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会用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会记录用珠子摆出的不同的数。
【教学难点】:通过在数位表上小组合作摆3.4个珠子的活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初步培养有序思考能力及建模思想。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神奇的小珠子(一)谈话引入新课师:看老师和你们手里都有一些小珠子和数位表,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两样东西上一节有意思的数学课。
揭示课题:神奇的小珠子【设计意图】简明揭示本节课所用学具,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
快速进入本节课教学。
(二)活动探究1.在操作中感受位置思想(1)用1个小珠子表示数师:同学们,你们能用这1个小珠子在数位表中表示一个数吗?表示的是几?你怎么知道的?还能表示另外一个数吗?师:为什么同一个珠子表示出来不一样的数呢?【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在黑板上摆一摆,表示数。
【设计意图】用1个小珠子表示数,在学生摆和说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位值的重要性,也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位值思想。
(2)用2个小珠子表示数师:老师摆了一个数,你们知道老师摆的是几吗?你们怎么知道的?师:你们能挪一挪,表示一个比11大的数吗,这个数是几?师:刚才是11,怎么一挪就得到比11打的数了?师:你们能挪一挪,表示一个比11小的数吗?师:这个数是几?这回怎么一挪就比11小了呢?【学生活动】黑板演示,跟随老师问题,不断思考。
师:看来这个珠子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小珠子在数位表上挪来挪去,就表示了大小不同的3个数,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出示ppt) 【设计意图】学生在1个小珠子表示数时,对位值有了初步的感受,在用2个小珠子表示数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受了位值思想的重要性,在一挪,一摆,一读的过程中体会小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得到的数就不同。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教案2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2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并掌握数字0-10的认知。
2.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数字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的耐心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使学生能清晰认识0-10的数字。
2.培养学生对数字关系的认知能力。
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0-10。
2.数学教具。
3.课件PPT。
4.学生练习册。
5.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将数字卡片0-10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认识数字,并进行认知练习。
2. 学习1.教师用数学教具向学生展示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让学生跟随计算结果。
2.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数字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
3.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数字的认知和计算能力。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巩固记忆。
五、课堂练习1.让学生使用学生练习册上的题目进行练习。
2.教师在一对一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作业布置1.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在家和家长一起进行数字练习,夯实基础。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设计合理,学生参与度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字认知能力较差,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
以上是本节课《摆一摆想一想》的教案设计,希朴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
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并引领学生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1、2个圆片的活动,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会用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读数、会记录用圆片摆出的不同的数。
2.通过在数位表上摆3、4个圆片的活动,合作探究、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感悟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
3.在活动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思考,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感悟位值思想【教学难点】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演示铺垫大家喜欢变魔术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变数学魔术,你们想玩吗?道具:数位表和圆片演示:将一个圆片摆在个位,这是多少?将圆片移向十位,这是多少?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小圆片,能摆出两个不同的数?你们想当魔术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摆一摆,想一想二、动手操作,活动探究(一)师生合作:看一看1.老师手里有2个圆片,想一想,用2个圆片可以摆出哪些数?2.怎样给圆片搬搬家,摆出不同的数? (一人摆,一人记录,说说摆法,记录的方法)3.观察3个组成的数,个位、十位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更好的摆法?(二)同桌合作:摆一摆1.3个圆片可以摆出哪些不同的数?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把所有数找全。
一人摆圆片,一人在记录单上记录。
(3分钟)2.汇报展示(无序到有序,体会好处)演示摆法。
3.比较两种摆法(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三)独立思考:画一画用4个小圆片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不用圆片摆,直接画出来)(四)寻找规律:想一想1.填写组成数的个数,观察1个、2个、3个、4个圆片摆出的不同的数,你有什么发现?大家发现圆片的个数与组成的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吗?小结:组成数的个数比圆片的个数多12.再仔细观察,圆片个数与组成的数有什么关系吗?小结:组成的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之和等于圆片个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本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图形的乐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准确识别和描述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征,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例如,长方形有两对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正方形四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基本图形进行组合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直观想象能力。如用多个三角形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会通过实物模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并尝试找出它的特征和用途。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拼图活动,使用基本图形卡片摆出不同的形状,这个操作将演示图形的组合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图形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识别出基本平面图形,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说明孩子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图形的概念,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孩子在进行图形组合时,还是有些困难,这说明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作者:***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4年第08期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综合是一种思维,实践是一种探索精神。
综合与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都是有益处的,特别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流意识、创新能力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而“摆一摆,想一想”恰巧体现了综合实践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和思考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探究知识和方法,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本课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和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此外,还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内容。
综合性强,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此前已对数位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但一年级学生对于数位和位值的概念理解不够准确、深入,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直观的学习方式。
因此,借助在摆和想的活动中积累经验,渗透数学思想,落实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四、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三会”目标为设计依据,以番禺区小学数学“三导四环”教学模式为设计导向,以“圆片能摆几个数”为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实践活动。
活动设计四个层次:感受位值、学会有序思考、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通過挑战游戏,由易到难,使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发散,同时让学生更好感知规律,感受运用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简便性,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
五、教学目标1. 会用圆片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写数。
2. 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人教新课标教案:《摆一摆,想一想》我是一名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教授的是《摆一摆,想一想》这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第二节《摆一摆,想一想》。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 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2. 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
难点: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物体和几何图形模型;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玩具或生活用品,如积木、小球、瓶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试着摆一摆,看看能摆出哪些物体和几何图形。
2. 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具,讲解并示范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如“这是一个正方体,它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描述自己手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彼此手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尝试用语言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描述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语言描述家中的一种物体或几何图形,并画出来。
答案:例如,“我家有一个圆形的桌子,它有四条腿,上面可以放东西。
”2. 作业题目:请试着用语言描述学校的一种物体或几何图形,并告诉同学。
答案:例如,“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它有两层,里面有很多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以及是否能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将是评价本节课效果的重要标准。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试着用语言描述家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左”、“右”、“前”、“后”的基本概念。
2.能够描述简单的方位关系。
3.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左右的概念理解。
2.方位关系的描述。
3.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1. 《摆一摆,想一想》教材内容解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左右的概念及简单的方位关系描述,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和实际场景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2. 教学活动安排•活动一:左右辨认让学生自觉坐到教室正中央,教师指定左手和右手,学生做出相应动作。
•活动二:环形游戏在教室内设置环形的活动场地,引导学生分清方位关系,依次走到下一个指定位置。
•活动三:指导学生画线以教室的门和窗为参照物,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左边或右边的窗和门。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2.实践操作法3.讨论交流法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学生做几个左右的动作,热身教学气氛。
2.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图片和实际场景,引入左右的概念。
3. 游戏互动让学生参与各种左右方位相关的游戏,加深理解和记忆。
4. 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左右方位关系,加强对概念的牢固掌握。
5. 总结归纳通过讨论,总结左右的概念及方位关系,梳理教学内容。
六、课堂反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理解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七、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通过观察、游戏等方式,巩固左右的概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以上为《摆一摆,想一想》教案部分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一. 教材分析《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理解物体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摆放物体,感知和理解10以内的数量关系;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摆放和比较,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量关系、大小、多少等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来感知和理解。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喜欢通过实际的活动来学习。
但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理解10以内的数量关系,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理解10以内的数量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物体、计数器等。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的说出数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不同数量的小物体,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摆放和比较,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数量关系?让学生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摆一摆,想一想(的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摆一摆,想一想(6)的板书设计题目:如何设计能让一年级学生轻松掌握的板书一、本课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念数字6,并能用数字6表示物品或个数。
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物品的大小,会说出“大、小”的概念。
3.学生能够用牙签和糖果实现数目的表示和计算,并能化解数目(如用2和4组合表示数字6)。
二、本课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数字6的认知及表示、比较物品大小、牙签和糖果的运用。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大、小的比较和区分,数字6的组合表示。
三、教学策略通过贴近生活的题材,和趣味性和生动性较高的教具,为一年级学生创设一个体验式的数学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生活情境的体验,增强数学概念的感性理解及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具设计1.数字卡牌。
设计6张大小不等的牌,每张牌上写有具体数字(1~6),并漆成不同颜色,以增强视觉效果。
2.牙签和糖果。
通过运用牙签和糖果,让学生进行计数及加减运算,并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
在教学前期,用生活中的数字来设计铺设数学环境,如用印有数字6的闹钟、“6”字的横幅等。
让学生对数字6有更深的认识。
2.数字6的认知及表示。
根据实际情境,用数字卡牌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通过比较牌上数字的大小,学会描述物品的大小,并学会识别数字6。
3.比较物品大小。
在比较物品大小的环节中,利用实物进行举例,例如:两个不同大小的苹果,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大小,并说出它们的大小是大还是小。
4.牙签和糖果的运用。
引导学生通过牙签和糖果进行计数,如将一个糖果放在一根牙签上,可以代表数字1。
让学生掌握利用牙签和糖果实现数目的表示和计算,并用2和4组合表示数字6。
5.拓展思维,总结结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从实际的物品中,体验到各种数学概念,既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牢记板书的重点和难点,并给予明显的标识,便于学生记忆和引导学生的关注点。
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人教版
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人教版教材分析:《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中第四课时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模型。
2.学具:每组学生一套平面图形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名称。
2.老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二、探究活动1.活动一:观察三角形和正方形(1)老师出示三角形和正方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老师提问:你们能找出三角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3)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正方形可以分成若干个三角形。
2.活动二: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1)老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老师提问:你们能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3)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长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正方形可以分成若干个长方形。
3.活动三:观察圆形和其他图形(1)老师出示圆形和其他图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老师提问:你们能找出圆形和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吗?(3)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圆形可以和其他图形组合成各种图案。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图形组合图案,让学生说出图案中包含哪些图形。
2.学生分组进行图形组合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2.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组合实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图形关系。
3.学生自由发挥,用平面图形创作有趣的图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摆一摆,想一想(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摆一摆,想一想(6)题目:摆一摆,想一想(6)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环境中的事物,发现它们的数量、形状和位置的关系。
2. 通过比较运算符的大小,判断大小关系。
3. 利用数量关系,完成简单加减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发现数量和形状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进行简单数学运算。
3.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分享答案,积极参与课堂。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和形状的关系,简单加减法的计算。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进行解答。
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6),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数量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加减法运算,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便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算能力等方面,在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多地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知识。
二、教学过程1. 想一想:(1)将图片放到投影仪上,问学生这三个动物有几只脚,让学生思考这里面有哪些数学概念。
(2)让学生夹出一张牛,问学生这张牛是不是等于一只牛,为什么。
(3)将图片放到投影仪上,问学生两只鸭子加一只鸭子等于几只,让学生自己画一幅图图示。
(4)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图,让老师来求他画的图中有几个四角的图形。
2. 摆一摆:教师将教案放到投影仪上,让学生图一图,问老师 2+1=多少,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家里的3样物品,设计成一个图形,通过绘图板巡视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数量和形状之间的关系。
3. 小结:让学生围成小组,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学表达式,让学生表演一下,一起检查对错。
其中相加用和表示,相减用差表示。
三、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和表现,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乐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人教版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 语言语调:我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语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会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调整语速、音量和语调,使讲解更具吸引力。
2. 时间分配:我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在实践操作环节,我会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课堂提问:我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
我会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4. 情景导入:我运用实物小棒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案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练习题,但对于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在课堂提问环节,我需要进一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和针对性,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同时,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环节能够更好地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并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我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一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正处在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
我需要通过这个教案,帮助他们巩固对数字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教材的第四章“认识数字4、5、6”。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4、5、6的形状和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4、5、6的形状和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
小学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教案教学设计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1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二、新课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
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小结:教师提问:.(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三、课堂作业在○里填上””、“”或“=”。
35○53 78○69 13○3170+9○79 63-3○70 1+80○8165○65+5 37○37-1 100○90+9四、课外实践作业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一年级数学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一年级数学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5《摆一摆想一想》。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实际地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棋子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整个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还能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一年级的小朋友中,让他们玩,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
所以,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内容:“自主探索”、“合作探究摆一摆”和“独立思考想一想”。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知识。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使他们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逐步发展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基于上述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这一实践活动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交流等活动,巩固100以内数位及数值的概念;(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3)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结合所学的数的分解组成,直观形象地熟悉和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2、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1、观察发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位表、9颗珠子、统计表格(三)说教法学法学生独立试摆棋子,与小组交流,给学生创设一个独立操作、探索及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能在属于自己的空间自由地去摆,反复地思考、交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尤其在摆较多棋子操作无序的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目的是通过合作相互补充、完善,探索出摆圆片的方法和规律,使操作走向有序,有利于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教案7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7 1. 教学目标•让学生重点掌握数学中“比较大小”的概念。
•能够利用各种实际情境进行大小比较的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3.1 比较大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大小,进行比较。
•让学生分辨大小,确定大小关系。
3.2 实际问题比较•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困难。
4. 教学准备•准备多种大小不同的物品或图片,用于比较练习。
•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思考。
5. 教学过程5.1 游戏活动1.让学生参与比较大小的游戏,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大小的认知和理解。
5.2 实际问题讨论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来解决。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关系困难。
6. 教学反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交流讨论。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强化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理解和运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比较大小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
8. 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比较大小,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可以进行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9.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和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课程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教案3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3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背诵拼音字母表,并能熟练朗读。
2.能够理解图形的特点,举一反三。
3.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
二、教学重点1.认识并理解不同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2.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简单填空和推理。
3.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各种图形的图片和排列组合。
2.讲义和课堂练习题的复印件。
3.小贴纸和奖励小礼品作为奖励。
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让学生通过唱歌或游戏的方式回顾并巩固拼音字母表的学习。
2. 学习新知(15分钟)•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图形的排列规律,思考其中的规律性。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排列规律进行简单填空练习。
•分组讨论,比较不同组的解决方案,并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4. 拓展应用(10分钟)•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思考,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排列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总结学习收获和困难。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并对正确和错误进行讨论和纠正。
五、课堂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完成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并将答案带到下节课上。
六、教学反馈与调整•收集学生的作业,及时进行评阅并给予反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本教案设计,旨在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提升自身水平。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五篇)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复习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感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重要性。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3. 加深学生对数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已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能熟练说出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因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自制数位表,通过摆圆片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从而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一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巩固数位及位值思想,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与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演示铺垫1. 今天咱们要学习一个新内容,你们每组面前都有一些学具,先看一看,玩一玩。
2. 师:你们手里的这两个学具叫什么?生:数位表、珠子。
师:“数位表”很正确,这个珠子叫磁珠。
(随手拿一颗粘到黑板上)活动2【活动】活动引入演示铺垫。
1.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个位上,问学生:这是多少?2.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十位上,问学生:这又是多少?4.师:神奇吗?(2)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小圆片,却能摆出两个不同的数来呢?引导学生回答:把圆片摆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摆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让学生初步感受:把圆片摆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
5.你们也想玩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动动小手“摆一摆,动动大脑,想一想”一起来探寻数中的小秘密吧。
我们先来看看用2个●可以在个位和十位上摆出什么数?谁来试着摆一摆?(出示两颗小珠子,请3位同学上黑板摆一摆)(5)师追问:指着其中的一个记录单,如表一:①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的?②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11的?③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0的?④从“2”到“11”你是怎么变化的?⑤从“11”到“20”你又是怎么操作的?2.小结:这个魔术很神奇吧?看来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放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 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
☆《摆一摆想一想》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0-5,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观察物体的数量,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3.能按照指定数目进行物品摆放,并理解相等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0-5,掌握书写。
2.能够简单比较数量大小。
3.理解相等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0-5。
2.物品卡片若干。
3.丝带、玩具等辅助教具。
4.教学PPT素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0-5,让学生认识并模仿书写。
引导学生数一数课桌上的橡
皮擦数量。
2. 活动一:数字认知
让学生分组,每组一人出示数字卡片,其他同学依次数数,识别卡片上的数字。
3. 活动二:比较大小
老师出示两组物品卡片,让学生比较数量的多少,判断哪组更多,哪组更少。
4. 活动三:摆一摆
老师指定指定数量的物品,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摆放方式。
例如:请摆放3个玩具。
5. 活动四:想一想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用给定物品进行摆放,并讲解自己的布置理由。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我们学习了数字0-5的认识和书写,掌握了简单的比较大小方法,以及相等概念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
1.自己书写数字0-5。
2.练习比较数量大小。
3.回家摆放家里的物品,数一数每种物品的数量。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题目:请用数学语言描述以下过程:小明从盒子里拿出3个红色小球,然后放回2个红色小球,最后盒子里有5个红色小球。
-答案:小明从盒子里拿出3个红色小球,然后放回2个红色小球,最后盒子里有5个红色小球。
-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需要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过程。
板书设计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小物品,想一想其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本节课还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逻辑推理、空间观念和问题解决。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发现并总结物品摆放的规律。同时,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品的空间位置和排列方式。此外,学生还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摆一摆,想一想”。这一章节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数和计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能够正确地数出10以内的数字。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已有的数数能力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2.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学生将学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将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表示数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一年级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5摆一摆,想一想。
二、教学准备:投影片、数位表、黑白棋若干颗、记录表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知识。
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使他们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逐步发展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基于上述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这一实践活动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与游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位、数值的概念。
2、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100以内数的特点与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玩乐中感受数学的神奇奥妙,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摆棋子写数的活动中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点与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发现100以内数的规律并能用口头语言表述数的规律。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我打算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尽情地摆弄、玩耍手中的棋子,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引导来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让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后,让学生在情趣高昂时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老师给大家讲个《神奇的1》故事好吗?从前,数学王国中有个小精灵名字叫1,一直以来他都闷闷不乐的,很不开心,认为自己总是最小的,让人瞧不起。
国王看见了,也很伤心,于是,想了个办法,请来了一个魔术师,名叫数位表,让他来帮帮小精灵1,让她变得快乐,变得自信。
教学流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受其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是教学的设计意图魔术师挥动着神奇的魔棒,让小精灵1在他的身上尽情地舞蹈,当她跳到十位上时,她变成了10,其他的数学王国中的小朋友为她鼓掌,她很开心,很开心,继续舞蹈着。
当她跳到百位时,她变成了100,下面掌声、欢呼声更是激烈。
当她跳到了万位时,她变成10000,人们就奋勇上来与她舞蹈。
从此以后,小精灵1就不再苦恼,不再看不起自己了。
而是,在数学王国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余热。
(注:本故事纯属自编。
)小朋友,我们要不要学着魔术师,来变变魔术?今天我们就学魔术师,用数位表和棋子来变魔术,看看谁最聪明,变得又多又好。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实践活动一:(1)、学生拿出学具(数位表及棋子),我们用4颗棋子,和一张数位表,来变魔术,比一比,谁变得多,变得好。
出示友情提示:1、只用4颗棋子,在数位表上摆数。
2、摆出一个数读出来,并写在本子上。
3、完成后,与同桌说说你变了多少个数?你是怎么变的?(2)、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引导需要帮助的同学。
(3)、汇报交流①、最多摆几种?②、你是怎么摆的?上来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一人摆,大家读,老师帮着板书)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④、比一比,谁摆的好?为什么好?评价他们的摆法。
⑤、小结。
教学流程2、实践活动二:(1)、下面,我们用自己手中的棋子,四人小组分工,自由选择1颗、2颗、3颗、5颗、6课棋子,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去变魔术,一边变,一边读,并及时记录在本子上,然后与组内的同学交流,并由组长组织汇总在记录表上,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四人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践操作(3)、汇报交流你选择几颗棋子?你是怎么摆的,分别摆出哪些数?你发现了什么?(4)、验证自己的猜想。
用自己最好的方法,快速地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说出7颗、8颗、9颗棋子分别能摆出哪些数字,便把汇总表补充完整。
(5)、交流反馈(三)、巩固升华1、游戏:猜年龄小红的奶奶今年的年龄,个位数字加上十位数字正好是10,小红的奶奶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小的奶奶今年已经是七十多岁了,她应该是多少岁?2、拓展练习用10颗棋子能摆几个两位数?11、12颗呢?回家自己试一试,并找一找,他们之间又会有什么规律?(四)、全堂小结谁能说一说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学会认真观察,多动脑,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多神奇的发现。
重要环节之一。
再者,趣是低段学生课堂的调味品,有了它,学生才愿学、乐学、爱学。
因此,我创设讲故事这样的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奥妙的欲望。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一年级的小朋友中,让他们玩,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比较、归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应用获取数学知识,让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做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在练习设计中,我让学生做个小游戏--猜谜语,正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让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快感。
流有余念,让学生自由探究,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五、教学片段实录片断(一):师:我们也来当一当魔术师,来变变魔术吧!请大家拿出四颗棋子和数位表,就用四颗棋子,在数位表上摆数,比一比,谁摆的最多,摆得方法最好。
注意,开始之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友情提示。
生:齐读后,开始动手摆棋子,并一边读数,一边写数。
师:摆好的同学,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摆的,都摆出了哪些数?并比一比,谁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师: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变魔术,并说说你是怎么摆的?生:我是这样摆的:(上台演示)先把4颗棋都放在个位上,是4;再移一颗到十位,是13;再移一颗到十位,是22;再移一颗,是31,再移一颗到十位,就四颗都在十位上是40。
师:老师做你的小秘书,把你刚才摆的4个数写下来(板演:4、13、22、31、40)生:老师,我不跟他一样。
师:好,你上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我是这样摆的,我全部都先放在十位上,就是40,然后全部都放在个位上是4,再放一颗到十位上,其他的放在个位上,就是13,然后,反过来,3颗放在十位上,一颗放在各位,就是31,还有两颗放在个位上,还有两颗放到十位上,是22,然后,再反过来放,还是一样是22,所以就只有一个22了。
师:小朋友们听清楚了吗?告诉老师,我们也把他写下来。
师:小朋友的想法都不错,我们一起为他们俩鼓掌!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生:呵呵,老师,我是随便摆的。
师:哦?那你认为你的方法怎么样?比较喜欢哪一种摆法?说说理由。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这样一颗一颗移不会忘记,而且好玩点。
生:我喜欢第二种摆法,只要摆好一个数,交换它们的位置,就成了另一个数,简单点。
生:我不喜欢第三种摆法,这种摆法有时候会忘记掉了哪些数都不知道。
师:每一个同学都有心目中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不管用哪种方法来摆,摆出的都是5个数。
但是,我们也应该要考虑一下,哪些方法会比较好,到时,我们也可以用那种方法,这样我们就能摆得多,而且摆得快了。
片断(二):师:刚才我们分别用1-6颗棋摆出了相应的数(演示)。
而且发现了一些小秘密。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如果用7、8、9颗棋各能摆出多少个数呢?生:分别能摆出8、9、10个数。
师:谁同意他的想法?说说你的理由。
生:用1-6颗棋摆出的是2、3、4、5、6、7个数,所以用7、8、9颗棋就能摆出8、9、10个数。
师:一定吗?生:一定。
师:这毕竟是我们刚才发现的小秘密,到底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只有通过验证才能知道确切的答案。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不过这一次你可以选择摆一摆,也可以不摆,在脑子里想,然后直接写出这些数。
生:动手实践操作。
师:通过验证,你们的猜想正确吗?生:我选7颗,写了8个数:7、16、25、34、43、52、61、70。
生:我用9颗棋写出了10个数:9、18、27、36、45、54、63、72、81、90。
生:我用8颗棋写出了9个数:8、17、26、35、44、53、62、71、80。
师:其他同学写的数都是一样吗?生:一样。
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都是对,老师为你们骄傲,那我们也来祝贺自己吧!生:棒!棒!棒!我真棒!六、教学反思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教师对教材的驾驭和处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索能力的发展。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我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充分玩耍棋子,摆弄棋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
然而从开始设计,到之后的实践上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这堂课以下几个方面让我感触颇深:1、理念更新,落实实际行动。
新课程观念新了,思维活了,而实实在在落实课堂实际中才是最重要的。
在整堂课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从情景创设,到实践操作,接着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征与排列规律,最后应用规律。
教师都只是提供了材料,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感知与操作,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最终在相互合作交流中掌握了知识。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的课堂中,同学们一反课改前的静,而是热闹闹的动了起来,这也是我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与合作交流的成功之处,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下,思维开拓了,能力发展了,头脑也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浓了。
在整堂课中,我就是让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用棋子变魔术,创造出一系列数的,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征与排列规律。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之后,我用猜想--验证--应用,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让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3、合作交流,发展学生能力。
实践操作,汇报交流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用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和运用数学。
学生是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竞争欲,因此,我化静为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娱乐中、探索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感。
整堂课中,都是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完成,在合作交流中发展,使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4、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①、时间调空问题。
这样相对开放的实践活动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时间度的把握相对要困难点。
如这节课,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1-6个棋子摆数、发现其中的规律,比较拖,浪费了时间,使后面的一些活动无法完成。
实践活动课中如何更好的把握时间的度,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