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主要内容一、起草背景二、主要思路及起草过程三、结构与主要内容四、主要特点与先进性五、如何贯彻落实一、起草背景2018-2022年目标任务定位明确即到2022年要实现行动计划设定的目标;新时代的第一个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
三全:以应用引领的基础设施提升;两高:教师和学生素养;一大:互联网+三个转变:专用资源到大资源;能力到素养;融合应用到创新发展三个新模式: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4月三通两平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重点三全两高一大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4月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及三州试点通过“中星16号”连通网络,探索解决边远地区、海岛等特殊地区的学校联网问题,实现100%学校接入互联网。
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问题。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4月从数字化校园到数字校园2012200719981970s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
戈尔,数字地球数字校园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
数字校园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E -Campus”计划高校建设数字校园的经验辐射到中小学校; 以系统建设为主要建设内容; 体现拓展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功能;从“数字化校园”到“数字校园”;从强调平台、优化管理到信息化整体环境; 从建设平台到促进管理和教学应用。
20101997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设立“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教电厅[1997]4号),分批挂牌了961所中小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
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3月页脚内容1目录一、编制背景 (3)二、编制目的 (3)三、适用范围 (3)四、指标体系 (3)(一)指标构成及权重 (3)(二)指标分解描述 (6)1.基础支撑环境(37分) (6)2.数字教育资源(20分) (10)3.应用能力水平(80分) (12)4.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13分) (17)五、说明 (18)页脚内容2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发布了《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
同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
我市要有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建深圳教育云,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必须要有抓手。
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开展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
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公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开展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
为推进我市“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促进并引领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根据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等文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
二、编制目的(一)为我市中小学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提供指引;(二)为3年打造100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提供评估依据;(三)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和未来学校新形态。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1.前言2.总体要求2.1建设目标2.2建设原则2.3建设模式2.4建设内容2.5建设流程3.用户信息素养3.1学生信息素养3.1.1研究态度与思想意识3.1.2研究方式与技能3.2教师信息素养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3.2.2教学方法与技能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前言数字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了规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提高用户信息素养,教育部制定了本规范。
总体要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贯彻以下总体要求:建设目标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原则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效。
3.注重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
4.强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建设模式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可以采取自主建设、委托建设、合作建设等模式,具体选择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
建设内容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教育信息资源建设3.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建设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5.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6.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7.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流程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需求分析2.规划设计3.实施建设4.验收交付5.运行维护用户信息素养用户信息素养是指用户在使用数字校园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注重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应当包括以下方面:研究态度与思想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目录
1.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背景
1.1 政策支持
1.2 技术发展
1.3 教育需求
2.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性
2.1 提升教学效果
2.2 提高管理效率
2.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要素
3.1 信息化设备
3.2 教学资源
3.3 教师培训
3.4 安全保障
4.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实施步骤
4.1 规划建设目标
4.2 选购设备和资源
4.3 教师培训与指导
4.4 持续改进与完善
5. 案例分享:成功的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案例 5.1A 学校A
5.1B 学校B
6.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带来的成果评估
6.1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6.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6.3 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7.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7.1 技术更新换代
7.2 教育观念转变
7.3 安全隐患问题
8. 展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未来发展 8.1 科技的深度融合
8.2 强化数据管理
8.3 个性化学习服务
9. 结语: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12.23•【字号】粤教电函[2010]19号•【施行日期】2010.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督导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粤教电函〔2010〕19号)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教育局:根据国家和广东省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为实施“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加快我省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步伐,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我厅研制了《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
现将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如在执行中有何问题或建议,请与我厅电教馆联系。
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广东省教育厅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关于《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的说明一、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加快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我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行为,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提升我省教育信息化水平。
根据国内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和广东省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结合我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的实际,制定《广东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二、指导思想《标准》以国家和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为依据,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为宗旨,以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创新和学校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服务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为本,以着眼全局、应用导向、科学规划、强调普适为原则,从规划管理、基础建设和应用成效等方面指导和规范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引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城乡间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均衡配置。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全市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已取得较好成效,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各地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平台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
为进一步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根据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努力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创建工作,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系列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精神,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高为核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转变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市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提升“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管理、应用水平,加快建设涵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到2018年,全市全面建设60所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到2020年,全市完成200所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
全市基本建成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校园环境,实现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培养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具有较高品质和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三、重点工作1.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逐步推进1000M 光纤进校、100M光纤到班,无线网络全覆盖。
宽带网络能够满足广大师生个性化智慧化的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需求。
2.搭建智慧教育管理平台,为广大中小学开展智慧教育和智慧管理提供性能良好、服务便捷的网络平台。
建立师生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评价、科研、资产等的智慧化管理。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学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逐渐得到了关注和推广。
智慧校园建设旨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本文将介绍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方案以及实施步骤。
二、目标与意义1. 目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工作效能;- 优化教学过程和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支持。
2. 意义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校管理效能,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教育质量;- 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资源,促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改进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实施步骤1. 规划与准备阶段- 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智慧校园建设的规划与目标;- 确定智慧校园建设的预算和资源需求;- 筛选合适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并进行谈判和协商;- 开展相关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学校的现状和问题。
2. 设计与开发阶段- 根据学校的需求和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技术解决方案;- 确定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并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 开发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优化;- 配置硬件设备和网络设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实施与推广阶段- 在学校范围内推广智慧校园建设的理念和目标,增强师生对智慧校园的认知和支持;- 进行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培训工作,确保师生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开展专业的培训和培训活动;- 多渠道宣传智慧校园建设的成果和效果,引导其他学校加入智慧校园建设。
4. 运营与维护阶段- 建立智慧校园管理团队,负责系统运营和维护工作;- 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和优化,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监测系统的数据和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和问题;- 维护与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智慧校园建设技术指南最新版
智慧校园建设技术指南最新版
一、概述
1.1 智慧校园的定义和目标
1.2 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智慧校园建设技术框架
2.1 基础设施建设
2.1.1 校园网络基础设施
2.1.2 数据中心建设
2.1.3 安全防护体系
2.2 信息化应用系统
2.2.1 教务管理系统
2.2.2 科研管理系统
2.2.3 资产管理系统
2.2.4 数字化校园系统
2.2.5 移动校园系统
2.3 智能化管理
2.3.1 智能教学管理
2.3.2 智能校园管理
2.3.3 智能安防管理
2.4 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2.4.1 数据采集与整合
2.4.2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2.4.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三、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3.1 总体规划与设计
3.2 分阶段实施策略
3.3 组织保障与制度建设
四、智慧校园建设案例分析
4.1 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典型案例4.2 经验借鉴与启示
五、智慧校园建设趋势与展望
5.1 新兴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5.2 智慧校园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校园的概念逐渐被提上日程。
智慧校园建设是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并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本文将从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师生互动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智慧校园的具体举措。
二、硬件设施建设1. 建设无线网络为了实现校园范围内的网络覆盖,有必要建设一套高速的无线网络。
通过在校园中建立多个无线基站,覆盖教室、图书馆、操场等重要场所,实现无线上网需求。
2. 提升教室设施为了使学生在教室内更好地学习,可以更新教室设施,例如安装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交互工具,提高课堂互动和教学效果。
3. 建设多媒体实验室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创造,可以建设多媒体实验室,配备计算机、摄像机、音响设备等设施,供学生们进行多媒体创作和学习。
三、软件系统建设1. 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一个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程管理等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自己的课表、成绩等信息,而教师可以方便地进行课程安排和成绩录入等工作。
2. 制定在线教育计划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在线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学科辅导。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3. 建设电子图书馆建设电子图书馆,整合学校图书资源,提供在线借阅和查询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和阅读各种资源,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四、师生互动建设1. 推行在线作业评改通过网络将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上传至教师端,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评分系统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分结果。
2. 开展在线问答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在线问答平台,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查找答案和向老师请教。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设家校互动平台建立一个家校互动平台,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站,方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中小学智慧校园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方案第1篇中小学智慧校园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校园建设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为中小学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二、目标定位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2.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3. 优化校园服务,提高师生满意度。
4. 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三、建设原则1. 合法合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 实用性: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为出发点,确保系统实用、易用。
3. 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具备良好的扩展性,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4. 安全性:确保信息数据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5. 人性化:关注用户体验,提高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建设内容1. 硬件设施建设(1)校园网络升级:提升校园网络覆盖范围和带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2)智能终端部署:为师生提供智能设备,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面覆盖。
(3)安防监控系统:建设高清监控系统,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2. 软件平台建设(1)教育教学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2)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
(3)校园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校园服务,提高满意度。
3. 教育教学应用(1)智能课堂:利用智能设备,实现课堂教学互动、资源共享。
(2)个性化学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3)在线教研: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 管理与服务应用(1)学生管理:实现学生信息、成绩、考勤等管理信息化。
(2)教师管理:实现教师信息、考核、培训等管理信息化。
(3)校园服务:提供校园资讯、通知公告、办事指南等一站式服务。
五、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立项报告,明确项目目标、内容、预算等。
深圳市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标准
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3月1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目录一、编制背景 (3)二、编制目的 (3)三、适用范围 (3)四、指标体系 (4)(一)指标构成及权重 (4)(二)指标分解描述 (7)1.基础支撑环境(37分) (7)2.数字教育资源(20分) (11)3.应用能力水平(80分) (13)4.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13分) (17)五、说明 (18)2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发布了《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
同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
我市要有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建深圳教育云,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必须要有抓手。
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开展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
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公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开展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
为推进我市“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促进并引领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根据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等文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附件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2017年11月1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进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其特征如下图所示: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1/ 23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高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试行)教育部2018 年 4 月目录1 前言 (6)2 总体要求 (7)2.1 建设目标 (7)2.2 建设原则 (8)2.3 建设模式 (8)2.4 建设内容 (9)2.5 建设流程 (10)3 用户信息素养 (11)3.1 学生信息素养 (11)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 (11)3.1.2学习方式与技能 (12)3.2 教师信息素养 . (13)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3)3.2.2教学方法与技能 (13)3.3 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14)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5)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 (15)3.4 技术人员信息素养. (16)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6)3.4.2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17)4 信息化应用 (17)4.1 主要类型 (17)4.2 总体要求 (18)4.2.1建设要求 (18)4.2.2应用要求 (19)4.3 教育教学 (19)4.3.1网络备课 (19)4.3.2网络教学 (20)4.3.3网络教研 (20)4.3.4课堂教学 (20)4.3.5教学资源 (21)4.4 教育管理 (22)4.4.1教务管理 (22)4.4.2行政管理 (22)4.4.3财务管理 (23)4.4.4人事管理 (23)4.4.5学生管理 (23)4.4.6设备资产管理 (24)4.5 教育评价 (24)4.5.1学生发展性评价 (24)4.5.2教师发展性评价 (24)4.5.3学校发展性评价 (25)4.6 生活服务 (25)4.6.1家校互通 (25)4.6.2文化生活 (25)4.6.3社会开放 (26)5 基础设施 (26)5.1 主要类型 (26)5.2 总体要求 (27)5.2.1建设要求 (27)5.2.2应用要求 (28)5.3 网络环境 (28)5.4 数字终端 (29)5.5 数字化教学空间. (30)5.6 创新创造空间 . (30)5.7 文化生活空间 . (31)6 网络安全 (32)6.1 组织管理 (32)6.2 网络应用 (33)6.3 校园环境 (33)7 保障机制 (34)7.1 组织架构 (34)7.2 全员培训 (34)7.3 制度建设 (35)7.4 资金投入 (35)7.5 多方协同 (36)8 附录 (36)8.1 术语定义 (36)8.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9)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 2006— 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12月目录1.前言 (1)2.建设目标 (2)3.建设原则 (3)4.建设流程 (4)5.建设内容 (4)5.1空间环境 (4)5.1.1教室 (5)5.1.2课桌椅 (5)5.1.3多媒体讲台 (5)5.1.4智能黑板 (6)5.1.5采光 (6)5.1.6照明 (6)5.1.7温度 (6)5.1.8空气 (7)5.1.9色彩 (7)5.1.10布线 (7)5.2设施设备 (7)5.2.1网络系统 (8)5.2.2多媒体设备 (10)5.2.3教学终端 (12)5.2.4录播系统 (14)5.3应用系统 (16)5.3.1备课系统 (16)5.3.2授课系统 (17)5.3.3即时反馈互动系统 (18)5.3.4在线学习系统 (18)5.3.5教学评价系统 (19)5.4数字化教学资源 (20)5.4.1数字化教材同步资源 (20)5.4.2数字化教学辅助资源 (21)5.4.3数字化图书资源 (22)5.4.4数字化校本特色资源 (22)5.5管理平台 (23)5.5.1设备管理平台 (23)5.5.2应用系统管理平台 (24)5.5.3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25)5.6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26)5.6.1考点系统 (26)5.6.2考务管理系统 (27)6.规范性引用文件 (27)1.前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等文件精神,推进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制定《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教室(含学科专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和传统教学的优化和重构。
智慧教室围绕教、学、管、评、研等学校核心业务及其主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结合现代优秀教学理论成果,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1.22•【字号】粤府办〔2017〕67号•【施行日期】2017.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粤府办〔2017〕67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城镇幼儿园、中小学学位不足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省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以城镇住宅小区、城市发展新区、老城改造区、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聚集区、产业聚集区、商业区等学位紧缺地区为重点,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确保满足适龄儿童及学生学位需求,切实消除大班额。
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98%以上和92%以上,各地公办幼儿园占比达3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80%以上。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到95%以上。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升幼儿园保教品质,建成更多条件良好、管理规范、科学保教、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幼儿园。
坚持育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建成更多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科学、信息化水平高、师资队伍优良、学生发展全面的现代化义务教育学校。
二、主要措施(一)增加学位供给,满足入学需求。
1.科学测算学位需求。
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政府要以城镇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千人学位数分别不低于40座、80座、40座为标准,统筹考虑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计生政策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状况、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服务半径、建设标准和教学保障能力等因素,对区域内未来5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时间空间变化情况开展科学预测,对城区、乡镇等区域尤其是城区的新增学位需求和缺口情况进行分年度、分学段全面测算,列出需求清单,作为教育基础设施分期规划建设的依据。
广东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粤教信息[2013]5号
广东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粤教信息〔2013〕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年8月26日附件: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为加快我省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水平,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创建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根据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一、明确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1.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是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是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与支撑。
各级政府要把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健全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2.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面完成《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宽带接入率100%;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多媒体教学进班级覆盖率达100%;高等学校全面完善数字化校园;各级各类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并得到广泛共享和智能推送;网络学习广泛普及,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充分显现,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全国领先。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进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其特征如下图所示: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高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为切实有效地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展开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动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其特征如下图所示: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升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三、建设原则育人为本、深度融合。
智慧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驱动、整体设计。
要广泛学习吸收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用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方式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创新,重新设计和推动学校的系统变革和内涵发展,形成新模式、新流程、新结构。
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与终身化现代教育体系提供动力,打造适合信息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的虚实融合的育人环境,驱动教育创新与变革。
开放共享、特色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与全省教育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当地智慧城市建设“一盘棋”,依托省“粤教翔云”和区域教育云,实现通用流程和资源服务的高度共享,鼓励学校联盟发展,避免出现“单兵作战”、“信息孤岛”。
要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尊重校情,鼓励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强化示范辐射。
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四、建设任务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模式创新和学校形态的系统重构,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校园系统框架图其中智慧学习环境是基础,知识共享服务体系是关键,智慧应用是核心,特色创新是标志,师生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保障,进而形成开放的现代校园生态。
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任务如下:(一)建设智慧学习环境以感知、识别、联结为主要特征,以“云网端”为核心,形成智慧校园的新技术形态;以智能工具、知识库和社交网络为要素,构建智慧校园的虚拟空间,实现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形成“可感知、可分析、可干预、可自愈”的新型学习环境。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建设移动物联的校园网推动校园网络扩容提速,实现网络服务全覆盖,满足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要求。
接入区域教育城域网,有独立或共享的计算水平和存储空间,学校网络出口配置固定教育网IP地址,接入带宽不低于1G,班均接入带宽不低于50M。
以WiFi或4G技术等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推动无线校园建设,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
有条件的学校,利用智能终端建设物联校园,为智慧教育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2.建设智慧教室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在线学习社区以及第三方服务,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
在全面实现每个教室拥有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给每个教室配备即时反馈系统,为教师配备移动教学智能终端,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为学生配备移动学习终端,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学情分析及教学改进服务,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批改、学情动态诊断与个性化补救等关键问题,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及评价体系。
教师数与教师使用移动教学终端比例不低于1:1,即时反馈系统教室配备率达100%,学生拥有移动学习终端的比例逐年增大,全面实现互动教学常态化。
3.建设泛在学习中心以人工交互、三维仿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和模式识别技术等为基础,推动学科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教学功能场室的升级改造,配备先进的可交互智能设备设施,建成面向智能制造、生命科学、宇宙探索、智慧阅读、艺术创作等创新实验室。
把非正式学习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拓展学校的公共空间,打破固定功能的设计思维,将学校整体作为学习空间实行重新设计,打造成数字化学习社区。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实践教育基地等共建学习体验中心,支持学生参与并实行高水平的项目学习、体验学习。
4.构筑智能安防校园建有智能校园安防系统,或通过区域统一上网认证实行上网,能够通过安全网关、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上网行为审计系统等工具实现对师生上网行为的管理,对师生的网站访问情况实行控制与审计,实现网络应用的“可管、可控、可用”,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安防系统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电子监考、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等统一管理和控制。
有条件和特殊需要的学校,应部署消防报警系统、紧急广播与疏散系统、视频智能识别系统、应急(紧急)定位求助系统和其他特殊类型安防子系统。
(二)构建知识共享服务体系智慧校园需要构建互连互通的知识共享服务体系,搭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体系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创建协作学习社群,为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1.搭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粤教翔云”和区域教育云,全面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各类信息化平台和资源无缝融入教师、学生、家长个人空间,个人空间集成了教与学、资源应用、交流协作与个性化展示等功能,成为进入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唯一入口。
教师个人空间融入智慧学习平台,便于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展开教学活动,利用教与学行为分析系统实施精准教学,使用远程教学系统展开远程互动教学,通过视频直播、远程互动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个人空间融入学生远程学习平台,提供课程选修、在线学习、学习分析、资源推送、协作交流、成果展示等功能,为探索个性化学习、翻转学习、深度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支撑。
鼓励家长开通网络空间,即时了解学生的成长,与教师、学校实行即时沟通,并通过家长空间获得更丰富的家庭教育服务。
2.提供体系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采用“共享、购买、自建”策略,实现省、市、县(区)教育资源中心互联互通,通过省、市教育资源云或公共服务平台,获得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
学校主要建设校本资源,结合学校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引进或自建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在线课程、生成性数字教育资源,逐步形成校本知识库。
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化,内容涵盖学校全学科、全学段,实现所有学科都能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课程资源,满足信息化教学常态化的需要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3.构建协作学习社群依托网络学习空间,结合教与学需要,构建虚实结合的学习社群、教学社群、教研社群等。
各类社群的建设要突破传统学校、班级、小组的物理空间限制,根据师生项目、任务、兴趣等组建社群,形成同伴互促、协同发展的协作教育共同体。
要引入外部专家、专业人员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专业性引领。
(三)展开以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智慧应用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促动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和服务模式,促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智慧校园的作用与功能要体现在学校的各项业务之中,要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充分体现智慧校园整体效能。
1.展开智慧教学应用基于智慧校园,变革教与学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基于用户特征的推荐式学习交流系统,对课程设置、实施、评价实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和“伴随式”数据收集,使用教与学过程大数据的行为记录、分析和诊断,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即时精准反馈,提供教育资源的适配性服务,实现个性化学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综合使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创新实验室或泛在学习中心等展开智慧教学,将课堂延展为课前、课中、课后和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的混合式学习,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探究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可视化学习和知识建构式学习等,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
基于支持O2O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和智能学习终端展开泛在学习、体验式学习、远程协作学习、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创新型开放学习。
2.展开智慧教研应用基于用户特征的推荐式学习交流系统,使用教与学过程大数据的行为记录、分析和诊断,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即时精准反馈,展开反思性教研。
展开教师专业水平诊断、分析,为教师提供差异化、按需的专业培训和指引,实现精准教研。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研协作系统,构建基于项目、兴趣的教研协作社群,促动教师群体成长。
3.展开教育治理应用利用区域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或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办公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选课管理系统、学生成长档案系统、教师评价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建立实名制管理网络空间。
各网络空间和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并与省、市、(县)区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及服务互联互通,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多平台、多终端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能将各种应用系统无缝集成。
建立或使用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平安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校园能耗监管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师生成长分析系统,实时动态分析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实现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