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论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目录

一、内容摘要 (2)

二、关键词 (2)

三、金融机构的网络化趋势 (2)

四、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差别日趋模糊……………………………第2-3页

五、银行业将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 (3)

六、非银行金融机构向股份制形式转换 (4)

七、政府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理日益加强…………………………………第4-5页

八、金融机构的兼并趋势………………………………………………………第5-7页

【内容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蓬勃兴起,与商业银行竞争并形成半壁江山的局面;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互助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转变为股份制形式,西方国家政府和金融当局对非银行机构的监管日益加强;90年代后期,网络银行的迅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产生量巨大影响。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体制转型发展趋势

一,此处应为顿号金融机构的网络化趋势

在因特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银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运用因特网这一高科技手段全面改造银行业,提升银行业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网络银行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方向。

网络银行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后迅速蔓延带因特网所覆盖的各个国家。网络银行的发展极为迅速,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网络银行已覆盖了除现金以外的所有零售银行业务和部分投资银行业务。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800家银行加入了互联网,其中100多家可提供在线交易服务。欧美国家约有四十家银行不仅向客户提供网络票据支付业务,而且能够办理一系列的在线交易服务。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银行开通了网上金融服务,网络银行如雨后春笋般的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在整个欧洲金融界,目前已有1200多家金融机构开设了网上金融业务。据统计,发达国家85%的银行已经或正准备开展网上金融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也打开了虚拟之门,产生了网络银行的新模式。目前已有20多家银行行拥有网址和主页。尽管我国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的银行不少,但能够提供网络银行服务且影响最大的主要有4家: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首行缩进两字符二,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差别日趋模糊

最初,非银行金融机构直从事专门的金融业务,与商业银行没有任何利益冲突,20世纪60年代后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实力迅速增大,并和商业银行争夺业务。他们以优惠的

利率和优良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存款。并努力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商业银行面临巨大威胁。面对竞争,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冲破传统经营理论的束缚,努力拓宽业务范围。实现业务经营的多样化和综合化。这样商业银行与非金融机构之间传统的业务分工被打破。使二者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商业银行与非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交叉,使西方经济学家不得不对二者的功能重新加以评价。传统的观点认为,由于商业银行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所以只有商业银行才具有创造信用和存款的能力。然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崛起,与商业银行并驾齐驱,从而使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同样具有创造信用和存款的能力。西方经济学家断定,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和存款创造过程中,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无本质上的区别。这种观点被称为货币金融新论。

网络银行的发展使银行和金融机构能够迅速的处理和传递大量的信息,进一步打破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专业分工,各种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日趋相似,商业银行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业务渗透;由于网络银行的交易成本低廉,支付结算越来越成为大众化的金融服务,银行业逐步转变为理财型,咨询型的金融机构。三,银行业将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

网络银行的发展使银行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要变化,银行开始涉足金融衍生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大量非银行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已成为当今银行的主产品,传统业务给银行带来的收益已不足40%,银行服务的综合化,全能化已经成为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四,非银行金融机构向股份制形式转换

纵观世界各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所有制性质,大致包含三类,即国家所有,私人所有和互助合作性质。属于第一种类行的主要是官方金融机构或政策性金融机构;美国的互助储蓄银行和储蓄放款协会是互助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而绝大多数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属于私人金融机构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生了一项重大变化,即互助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大多转变为股份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如1982年,美国在联邦政府注册的互助储蓄银行和储蓄放款协会转换为股份制形式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美国政府的这一新规定顺应了金融业激烈竞争和金融机构兼并的需要,因为美国商业银行是股份制银行,而且大部分银

行已改头换面,成为银行行持股公司。互助储蓄银行和储蓄放款银行转换为股份制形式,与银行持股公司的组织形式一致,为银行持股公司的吞并创造了条件。

五,政府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理日益加强

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及其商业银行界限的渐趋模糊,使西方国家金融当局的管理范围,也不断邮商业银行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扩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和金融当局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有日益加强的趋势。例如,美国于1980年通过的新银行法明确规定,凡是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这一规定将所有吸收存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都纳入了货币政策影响的范围,从而使货币政策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又如,美国1989年的银行法直接称为新金融机构法,他将进一步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邮联邦储备体系严格管理和监督。

政府和货币当局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的日益加强,还表现在逐步取消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种优惠。已美国为例: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对非银行行金融机构(如互助储蓄银行和储蓄放款协会等储蓄机构)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主要包括:1,允许他们对储蓄存款支付较高的利息,他们的利率一般都高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2,纳税待遇比商业银行优惠;3,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因而互助银行和储蓄放款协会在痛商业银行竞争时,处于优势地位,并逐步形成了对商业银行的巨大威胁。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逐步取消了对储蓄银行和储蓄放款协会的各项优惠政策,并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主要有:1,逐步取消了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制;2,取消了对储蓄机构的税收优惠;3,规定了储蓄机构必须实现的资本和资产比率。1989年,美国的金融机构改革,恢复和实施法明确规定,互助储蓄银行和储蓄放款协会的资本和资产比率必须达到1.5%;1994年以后必须达到3%。美国政府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得以在同等条件下竞争。

六,金融机构的兼并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国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储蓄机构)开始出现了兼并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1,非银行金融机构本身为了实现经营的规模效益;2,政府和货币当局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