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2课
2024~2025学年新教材人教版七上历史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27页)
本课小结
汉 武 帝 巩 固 大 一 统 措 施
28003
政治: 1.颁布“推恩令” 2.设立刺史制度
思想: 尊崇儒术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 一铸五铢钱;②盐铁专
经济: 营;③平抑物价;④注 重发展农业、手工业
军事: 北击匈奴
汉武帝从政治、思 想、经济和军事等 方面巩固了大一统 局面,使西汉王朝 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
28003
思想上——尊崇儒术
董
主要内容:
仲 舒
1.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经》、《尚书》、《礼
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
邦的人才;
3.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文化专制
28003
军事上——北击匈奴
西汉初期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白登之围)
秦末汉初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南下袭扰
西汉初期 国力疲弱,“和亲”政策
北方匈奴的威胁未除
28003
军事上——北击匈奴
根据课本P72,归纳北击匈奴的相关内容
著名将领
卫青、霍去病
著名战役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
28003
汉代讲经图
作用:
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 崇,影响深远。
思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有何不同?其结果如何? 这种“不同”背后又有何相同之处?
秦始皇
汉武帝
对儒学态度 焚书坑儒(抵制)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推崇)
结果 相同 目的
实质
激化了社会矛盾。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经济上:1.统一铸币2.盐铁官营
5.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理。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的盐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A.秦始皇B.汉文帝 C.汉景帝D. 汉武帝
政治: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推恩令(主父偃)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主父偃
yan
ˇ
中央
诸侯
诸侯
中央中央诸侯 Nhomakorabea经汉武帝之世——
143人
5人
75人
175人
62人
7人
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西汉郡国齐国的铁官使用的封泥,是检验产品的证明
五 铢 钱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汉武帝经济大一统: (1)把盐铁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2)全国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政 治 上
解决 措施:
问题:
诸侯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思 想 上:
问题:
解决措施:
思想上不统一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同点
目的
实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
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
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
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
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
密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文化运动——概况
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获有35个博士学位的“中
国自由主义之父”
“横眉冷对千夫指”
贰
从复苏走向觉醒
新文化运动——内容
材料一
科学,不仅指科学知识,更强调科
民主,不仅指民主政治,更强调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精神。
学精神、科学世界观,反对迷信。
×专制 民主
从蒙昧走向复苏 从复苏走向觉醒 从觉醒走向新生
壹
从蒙昧走向复苏
辛亥革命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 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 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新文化运动——背景
材料一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1914年,袁世凯为配合复辟 帝制,加紧进行尊孔活动。颁发 了《祭孔令》,恢复前清的祭孔 规定,亲自抵达孔庙,三跪九叩。 要求北洋政府定“孔教”为“国 教”,列入“宪法”。
卷尾语
新文化运动是进步的知识分 子在思想领域里一次反封建的 激烈斗争,它用新思想、新文化 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 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推动了中 国历史的发展。
当堂达标
历史第12课知识点
历史第12课知识点
哎呀呀,历史第 12 课的知识点来啦!先来说说古代的政治制度吧,就像一个大框架把国家给支撑起来。
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郡县制,这可厉害啦,它就像是给国家搭建了一个稳固的舞台,让一切都能有序运转起来。
那时候的老百姓就在这个舞台上生活呢!
然后呢,还有文化方面。
文字的演变多有意思呀,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现在我们熟悉的汉字,这不是就像一次超级漫长的旅行嘛,一路变化,一路发展。
就好比我们现在用手机交流,以前的人可想象不到呢,这不神奇嘛?
经济也很重要啊!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就如同给国家这台大机器添加不同的燃料,让它跑得更快或更稳。
像丝绸之路的开辟,不就是让经济贸易变得超级活跃嘛,就好像给国家打开了一扇通往财富的大门!
总之,历史第 12 课的这些知识点,就像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呢!它们可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惊喜呀!。
初一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发 展为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1
02
03
豪门贵族的崛起
汉朝时期,豪门贵族逐渐 崛起,掌握了大量土地和 财富。
农民阶级的地位
农民阶级是汉朝社会的主 体,承担着主要的生产任 务,但生活较为贫困。
商人阶级的地位
汉朝时期的商人阶级逐渐 崛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官方推崇的学术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以儒学经典为主要教 材,培养官吏和学者。
征辟制度
皇帝或中央政府直接征召有名望的人 士担任官职的制度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
80%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 率。
100%
水利工程的修建
汉朝政府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如 灌溉渠道的修建和维护,保障了 农业生产的稳定。
80%
农作物的多样化
汉朝时期,农作物种类增多,如 稻、麦、粟等,丰富了人们的饮 食来源。
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汉朝时期,手工业技术不断进 步,如冶铁、纺织、制陶等, 产品品质和产量均得到提升。
商业都市的出现
汉朝出现了以长安、洛阳等城 市为中心的商业都市,促进了 商品流通和贸易发展。
货币与度量衡的统一
汉朝政府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制度,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 和规范。
社会阶层与阶级关系
太尉
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三公九卿制
历史12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12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以渔猎和采集为主要经济活动,社会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私有财产。
在这个时期,人们生活在原始森林和山野之间,大多数游牧狩猎、采集植物为生。
这一时期主要是父系部落的形成和部落间的战争。
第二课: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土地私有制成为社会生产的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社会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大阶级,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要制度和思想基础。
第三课:大一统的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在秦朝的统治下,实行了各项变法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度。
同时,秦始皇还兴修了万里长城,统一货币和改革文字。
第四课:遗臭万年的秦朝在秦朝的统治下,实行了严酷的暴政,解决了社会矛盾则采取了残酷的手段。
其中最著名的是焚书坑儒,让令公卿大臣对焚书坑儒奉行绝学,国家法律,帝家事,礼乐行,民间诗数十数。
第五课:辉煌的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汉朝的统治下,实行了浅尝辄止,对“新政”采取了开明的政策。
在政治方面实行列表法,颁行“废董王,追诛功臣”的新政,偏护远亲而猜忌近臣。
在经济方面实行兴办水利,修筑界途,构筑茅庐,养多立少,发展生产和开办富商商会。
在文化方面实行“老庄道”,致力于黄老道家思想,创建文学制度,发展书法,推崇学术。
第六课:继位的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政治动荡的局面,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可能最重要的是“五胡乱华”。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政治动荡的局面,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可能最重要的是“五胡乱华”。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政治动荡的局面,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可能最重要的是“五胡乱华”。
在这个时期,历史上出现了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局面,汉族和五胡族之间的矛盾激化。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6.1896 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以期“官商一 气,力顾利权”,并提出要“以惠商恤工为本源”。对 此评价正确的是( ) A.清政府主导近代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依然单纯地学习西方的器物和技术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被迫放宽了 民间工商业活动的限制 D.仍然没有突破洋务运动的框架
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瓜分中国的迷梦。
2.经过 (1900年——1901年)
(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3.结果及影响:
内容 影响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 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解析:B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驻 军。
3.(2008年宁夏文综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 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 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 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 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 覆没。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 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 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
4.(选做)下图是 1907 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 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最终版
道家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儒家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
董仲舒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景帝的统治措施: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什么叫大一统?
小知识: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来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
*
2.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
相关措施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统治长达两千多年!
推恩令
图2
图1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推恩令”妙在哪儿?
通过“推恩令”将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削弱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七年级上册 历史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识点背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2.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刺史制度。
①实施“推恩令”: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②借口削爵、夺地、除国,镇压诸侯的叛乱。
③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作用: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2)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董仲舒)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精神支柱;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作用:实现了思想上大一统;使儒家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精神支柱;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推崇,对以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产生了深远影响;3)经济上: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全国范围内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作用:(1)中央政府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稳定了经济形势(2)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军事上:北击匈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高潮。
作用:漠北战役后,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
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巩固了西北边疆,从军事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3.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意义:(1)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2)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拓展。
4.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的认识(1)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君主,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秦皇汉武成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课件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5、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阿拉伯文学的是()
C A.《荷马史诗》
B.《诺亚方舟》 C.《天方夜谭》 D.《大唐西域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
伊斯兰教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如何 创立的?
创立背景:
(1)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部落间战争频繁,外部 势
力入侵
(2)多神和偶像崇拜成为了其民族统一和发展 的严
重障碍
《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建立
▪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 ▪ 创立者:穆罕默德 ▪ 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 经典:《古兰经》
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61 0年 创 立 伊 斯 兰 教
622
622年,
年
带领少
麦
数信徒,
加
出走麦
传
地那,
教
建立政
失
教合一
败
的国家
630年, 兵临麦加 城下,达 成协议。 麦加成为 伊斯兰教 的圣地。
麦 加 大 清 真 寺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 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 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 一同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 活动。
历史感悟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反映了阿拉伯人渴望实现统一 的需要。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 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二、阿拉伯帝国
问题1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形成起到 了什么作用?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整体感知
大一统的含义:
指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 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 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而“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
一、削弱地方势力
1.背景
相关史事 西汉建立后,刘邦继续实行郡县制,为巩固统
素养提升
1.汉武帝即位以后,就有不少朝臣认为“诸侯连城数十,泰
强”,并向武帝“数奏其过恶”,要求对他们“稍侵夺”。
C 对此,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军机处 B.设置转运使
C.颁行推恩令 D.设立锦衣卫
素养提升
2.考证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从如图所示两枚钱币的
B 考证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
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一、削弱地方势力
2.措施 ②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效果: 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材料1: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 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占列侯总数的一半。
——《史记》 材料2:不少诸侯王因“骄淫失道”,而被除国,如燕王刘定国与文康王姬通 奸、夺弟妻为姬及杀人等罪,被主父偃告发处死刑而自杀国除。像类似刘定国这 样犯罪或谋反而被除国的,还有燕、济川、齐、淮南、衡山、江都等九国。
三、尊崇儒术
2. 实施
材翻料译:董所仲有舒不向属汉于武儒帝家建,六议艺:,诸范不围在之六内艺,不之符科合孔孔子子之学术说者的,学皆派绝,其都道禁,绝勿其使理
并论进,不。许邪它辟们之与说儒灭学息并,进然,后使统邪纪恶可不一正而的法学度说可归明于,灭民绝知,这所样从做矣了。就能政令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平壤陆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日军战领威海卫,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迫签《马关条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矛盾 (主要原因)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引来列强镇压 (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回应——义和团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结局:失败。
2、庚子国难 硝烟弥漫的战场
(1)时间: 1900年6月 (2)参与国:英、美、法、俄、德、意、日、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应”事件二:义和团运动
图说历史 ——冲击的罪证
1895年1月,日军 1897年,德国在
在荣成湾登陆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甲午战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 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爆发原因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 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 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
小试牛刀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开端。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 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 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 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 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
对清政府的影响: ① 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② 洋务运动兴起
为什么史学界认为第
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 的继续和扩大?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继 根本原因 续 和目的
战争性质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扩 发动战争者 大
侵略时间
英国 两年
英法 四年
侵略范围 开放口岸 主权遭破坏
社会性质发 生变化
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5口
11口
领土司法领海关税遭 主权进一步丧失
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进一步加深
看两个世界的碰撞明背景
皇上, 居住在这样 的国家多安
全啊!
清朝水师旧式船只
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
装小备农落经后济
封建道君光主皇专帝制制度
维多资“利本M亚i英义n主o女国ta经义u王的r”君早济(三期《“主的角铁马权立甲贸发那利宪舰易杜展法示”制案意)图》
清闭军关的男简锁耕陋女国装织备
对船英外坚国扩棉炮张纺利织厂
看两个世界的碰撞明背景
鸦片战争前夕的两种文明的对比
英国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经济
军事
船坚炮利
2024-2025年历史必修上册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带答案)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基础过关练知识点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
引发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 )A.丞相的废除 B.锦衣卫的设立C.内阁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置2.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皇权弱化时,内阁的作用可能被凸显;相反,皇权强化时,内阁作为附庸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
这表明明朝内阁( )A.成为法定中央决策中枢B.意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受到司礼监的严重制约D.本质上服务于专制皇权3.《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宰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唯存中书舍人。
”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维护国家统一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制衡4.明代内阁调帖之权,即章奏由内阁拟定意见,粘附于章奏上送批。
不经过内阁调帖,司礼监无擅自批红的权力,否则即使司礼监擅权而为,也会遭到内阁的封驳。
这说明明代( )A.中枢体制运作的理性化B.内阁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C.内阁掌握了政务决策权D.内阁控制了司礼监的运作知识点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5.明朝前期,明政府派郑和七下西洋“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当时船队远航的规模、资金、装备、技术等都领先世界、享誉海外,后期明政府中止了郑和远洋航行。
导致“下西洋”政策变化的因素是( )A.明政府严禁海外贸易B.倭寇骚扰东南部沿海C.明政府财政负担沉重D.欧洲殖民者活动猖獗6.明朝人谢杰认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明中后期,私人海外贸易合法化后,倭患问题基本解决。
这说明倭患问题( ) A.由国内贸易引发 B.与海禁政策相关C.靠商人自发解决 D.因西葡殖民引起知识点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7.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明穆宗给俺答汗下诏说:“朕惟天地以好生德……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育于宇内也。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教案)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二、内容分析汉武帝在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使之成为汉朝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也从此成为中国历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推恩令”的实施,巧妙地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
在社会经济方面,汉武帝实行盐铁国有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在国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改善国家财政状况,进一步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教学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唯物史观)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出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聚集学生注意力,开展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1.削弱地方势力(1)教师活动措施1:实施“推恩令”。
措施2:削爵、夺地除国,镇压叛乱。
措施3: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措施4: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
措施5:确立察举制。
2.推动经济的发展(1)教师活动措施1: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措施2: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措施3: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措施4: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措施5: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措施6: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2)学生活动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握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尊崇儒术(1)教师活动措施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措施2:在长安兴办太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高二历史第12课知识点
高二历史第12课知识点近代史是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类社会在这一时期面临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高二历史第12课将重点介绍近代史的知识点,包括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
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开始在英国兴起的一场大规模的技术和社会变革。
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机器代替了人工劳动,大规模的工厂开始兴起,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也逐渐形成。
工业革命的发生对于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拉开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序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
帝国主义则是指一些国家通过经济、军事和政治手段,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控制和扩张的行为。
这一时期是大航海时代之后,欧洲列强开始崭露头角,通过殖民地扩张获取资源和市场,并将殖民地作为经济的附属品。
帝国主义也是国家间力量对比悬殊的表现,一些强国通过军事手段、外交手段或者经济手段,将其他国家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通过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压制,使自己的国家利益得到最大化。
在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背景下,全球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
其中,印度兵变、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各国社会和政治结构,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除了事件之外,人物也是历史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例如,中国近代史中的洋务运动,出现了一批积极主张引进西方科技的人物,如郑观应、李鸿章等。
这些人物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样,在世界的其他地区,也涌现出一大批伟大的人物,如乔治·华盛顿、拿破仑·波拿巴等。
综上所述,高二历史第12课的知识点是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近代史的发展和变革,认识到科技进步和国际关系对历史走向的重要影响,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启示。
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记住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更要深入理解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八上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2张PPT)
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 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三.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内容
内容
(3)倡导文学革命
为什么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言文 山海经 洪水滔天鲧(gǔn)窃帝之息壤以 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 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 土以定九州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 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 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 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 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 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 反抗。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学观点。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 暗。”
——陈独秀《新青年》
三.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内容
内容
怎么写?
(3)倡导文学革命:推倒旧文学,倡导白话文。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课前预习: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主要阵 地、旗帜和内容等。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世纪初北京大学课堂问好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 学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学生:升官发财!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三.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内容
内容
写什么?
三.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内容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教学课件
刺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史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监察职能
作用:抑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梳理西汉统治者解决王国问题的重要措施,并谈谈解决王 国问题对巩固统治的作用。
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诸侯王可 将封地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子弟作为侯国。这样侯国的数量越来 越多,而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还以各种理由 对诸侯王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从政治上消除了诸侯国对朝廷 的威胁。
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使西汉实现了政治 上的大一统。
加强经济管控
汉武帝时期,朝廷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 高了粮食的产量。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 播种速度。这一时期,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 进一步发展。
背景:
01 富商大贾,冶铸鬻(yù)盐(冶铁铸币卖盐),财或累万金,而
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
02 当时的农民见经商容易致富,也纷纷弃农经商。《史记·货殖列
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 门……” 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①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汉书·董仲舒传》
这里的“博士”跟我们现在说的博士是一个意思吗?
不是,材料中的“博士”是中国古代学官的名称。秦 始皇时就设有博士一职,主要是备皇帝顾问。到了汉武帝 时,博士由备皇帝顾问转向了教授儒家经学。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种“不 同”背后有“相同”之处吗?
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打击了儒家学派;而汉 武帝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古典名著
四大名著 作 者 时间
主要内容
价值
叙述东汉末年、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 三国时期的政治 我 国 最 早 一 部
明初 和军事斗争
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 明初
描写北宋末年农 我 国 第 一 部 以 民起义,歌颂农 农 民 起 义 为 题 民的斗争精神 材的长篇小说
四大名著 作 者 《西游记》 吴承恩
三、商业的繁荣:
清人作《盛世滋生图》(局部) 描绘了清朝中期苏州的繁华
苏州的码头和市场
晋商,指山西商人 集团,我国著名商 帮,明代时借助北 方边镇贸易而崛起, 至清代已是足迹遍 天下,经营行业数 十种,其中以食盐、 茶叶和金融业为主。
“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商 人 群 体
【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 宅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 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 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 看乔家”之说。
大兴文字狱的目的: 为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
知识分子
评价“文字狱”
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②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为了加强思想 统治,为了加 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
文字狱
归纳:清朝由盛而衰的原因?
乾隆: 好大喜功,大肆铺张,奢侈无度 官吏: 贪得无厌,贿赂公行,安享太平,刮
吕留良案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杰出 的学者、思想家、诗人 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 因为吕在“华夷”之辩 上捅到了雍正的痛处, 当时吕已死去,心狠手 辣的雍正却不饶他,于 是吕留良被挫骨扬灰、 吕氏满门抄斩。
大兴文字狱
康雍乾三朝 文字狱: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 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 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 造大批冤狱。
南京清代丝织 中心
苏州的丝,杭州的绸,南京云锦苏杭愁。
商业的繁荣
《盛世滋生图》
票号 (晋商)
“天下一家,信义为本”
《中国晋商会馆名录》中,山西会馆星罗棋布, 从大都市到小商镇,凡有山西商人的地方就有山 西晋商会馆,覆盖了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省 区的大都会、大商埠和重要商镇码头都建有山西 会馆。在许多省份,山西会馆下伸到中小城市以 至商业发达的乡镇……。
手工业
青花海水行龙瓷扁瓶
明朝青花盘
景德镇的青花瓷
·
明
明
青
朝
花 海
玉
水
壶
行 龙 纹
春 瓶
扁
瓶
南京的云锦
苏州、明代丝织 中心
云锦是丝绸中最高贵的一 种,有“寸锦寸金”之说。
云锦是明清皇帝御用物品。 明清皇帝在江宁(南京) 设置织造府。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祖上3代4人在江宁织造府 任职长达65年之久。
民膏脂
外交政策: 闭关锁国
圆明园
大贪官和珅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恭王府
恭王府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 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 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具体说就 是不与外国往来,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 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清朝统 治者严防海疆不受侵扰,确实是自卫的 需要;
但不加分辨地关闭国门,却妨碍了中国 自身的发展,导致了中国与世界的日益 隔离。中国从此被抛在世界进程的后面。 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 响,最终造成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一、社会经济的繁盛
主要表现: 农 业—— 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加 手 工 业—— 纺织品、瓷器、茶叶大 量出口 对外贸易—— 顺差 (出口﹥进口) 商 业——商帮的形成和市镇的发展
农作物普遍种植
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 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 伦布)。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红楼梦》 曹雪芹
时间 明朝
清朝
主要内容
价值
反映人民蔑视封 建统治和干预斗 争的精神
一部具有浓郁 浪漫主义气息 的长篇神话小 说
鞭挞了封建礼教 和封建制度的罪 恶,揭示了封建 社会走向没落的 历史真实
我国古典小说 高峰,具有高 度思想性和艺 术性
三、近代前夜的潜在危机
主要表现:
实行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 “文字狱”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
(1587—— ?)字长庚, 江西奉新县人。 有“中国的狄 德罗”美誉。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姓名 年代 类别 著作 成就
李时珍
明代
徐光启
明末
宋应星 明末
医学 医药学
农学
科技
《本草纲目》东典方医学巨
一部重要的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
书
17世纪中国 《天工开物》 科技的工艺
玉米,原产美洲大陆 。最初传入欧洲(哥 伦布)。 16世纪传入我国。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 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作观 赏植物。
手工业发展
传统纺织图
清代纺织图
苏州机户多半‘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 营,机匠计工受值’。 ——《简明中国古代史》
手工业 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所用时间
27年
所含内容
1892种药物, 附药方11000多 则,插图1160 幅
所享盛誉
“东方医学巨典”
徐光启
徐光启(1562.4.24 -1633.11.8),字 子先,号玄扈,天主 教圣名保禄,汉族, 上海县法华汇(今上 海市)人,明代著名 科学家、政治家。
《农政全书》成书于 明朝万历年间,基本 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 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 各个方面,而其中又 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 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 的“农政”思想。
晋商老照片
晋商豪宅: 王家大院
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据测算,1700~1820年间,中国的国内 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3% 提高到32%,而欧洲仅从23%提高到26%”
(封建经济的顶峰)
、科技与文化
李时珍
(1518-1593),字东 壁,明代蕲州 (今湖北省蕲春 县)人。明代著 名医药学家。
庄廷龙《明史案》
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 书》。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 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 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 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此前,庄 廷龙已死。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 戮尸。李令晰为《明书》作过序,被处死。 明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