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第1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375faafd1f34693daef3ea5.png)
阅读课本P6— 案例1 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阅读课本P6—7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P6 完成活动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主要因素
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 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家政策、 家政策、自然环境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呢? 人口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呢? 总趋势: 总趋势:不断增长 近百年来速度最快
增长迅速 增长迅速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多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少 增长缓慢
交通拥堵
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愚公移山》故事中“吾又有子,子又有孙, 《愚公移山》故事中“吾又有子,子又有孙,
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指某时期内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鼓励生 育,引 进外来 移民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政治上的独立, 人口增长 中国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开始趋于 印度 的进步, 的进步,人口死 缓慢 巴基斯坦 亡率下降等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dcf2c452b160b4e767fcf9c.png)
较低
缓慢
社会保障制 度健全、 生育观念的 转变等
德国、 日本、 俄罗斯
较高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中国、 民族经济的发 展,医疗卫生 印度、 事业的进步, 巴基斯坦等 人口死亡印度的人口压力
《我们的人口政策》
德国人口宣传画
中国人口宣传画
现金津贴 意大利 新措施鼓励生育 俄罗斯重新实行授 予多生孩子的妇女 为英雄母亲
“低—低—低”
问题 人口老龄化
解决措施
①劳动力、兵源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社会(家庭)养老 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决定性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总趋势:不断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农业革命前: 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 速度加快 工业革命后: 迅速增长 近百年来:急剧增长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地区上的差异
发达国家------ 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 增长很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构成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类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3、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现代型
中国:
“高—低—高”
人口增长过快
发展中国家
(1)环境问题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去平 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问题
(2)资源问题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影响生活水平, 人口增长过快 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 (3)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 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等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 发达国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40a249f111f18582d05a7d.png)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2011年10月31日凌 晨,成为象征性的 全球第70亿名成员 之一的婴儿在菲律 宾降生。。联合国 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70亿人口日”
你知道吗?
世界人口突破60亿的事件为什么会世界瞩目?
因为60亿人口对于地球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 数量。况且,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 长。至2011年,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
人
人口的自
口
然增长
的
数
量
变
化
人口增长
模式及其
转变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 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 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 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 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C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4.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861290a45177232e60a2a3.png)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程标准: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4.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时间差异(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差异性3.空间差异(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表现:兴旺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即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拟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图中A出生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空间差异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兴旺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开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目前已根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④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不一定比开展中国家的低许多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模式,且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相反一些兴旺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已经属于“现代型〞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口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拟高,往往使这些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开展中国家的高。
(2)开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一定属于“传统型〞模式当前,绝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模式,但有些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如古巴。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082ca7a80029bd64793e2c0d.png)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 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 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 较高 ①经济落后, 生活质量较 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 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 原因 福利制度不完善;③受 “养儿防老” 的传统观念 影响;④政治独立、经济 发展、医疗进步 发达国家 较低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 水平高,科技发达, 生活条件好;②有良 好的社会保险和福 利制度;③人们受教 育水平高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指标: 出生率 、 死亡率 和
自然增长率 。
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原始型 基 出生率 本 死亡率 特 征 自然增长率 高 高 低
传统型 高 低 高
现代型 低 低 低
3.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 原始型 传统型 发达国家:现代型 4.人口增长模式 发展中国家: 大多为传统型 的空间差异 全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中国: 基本实现了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现代型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根据三率及其不同的组合,人口增长的转变,经历了原始 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 段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阶段 人口增 长模式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 增长减 低速增 长阶段 缓阶段 长阶段 “高低 “高高低”模式 高”模 式 高低 高” 模式 低低 低” 模 式
第(1)题,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就是劳动力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最大的年份。人口比值越大, 说明该年龄段的人口数越 多。从图上看,0~18 岁年龄段的人口比值最大,说明这一年 龄段的人口数最多,当他们进入劳动力人口年龄以后,劳动力 人口负担最轻;当他们进入老年后(65 岁及以上),劳动力人口 负担最重。第(2)题,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影响劳动力人口的数 量,但是需要一段时间,不是最先受影响的。性别构成、年龄 构成与人口数量无必然联系。 而出生人口减少会导致妇女就业 数量的增多,因此出生人口减少最先影响劳动力的职业构成。
(完整word)第一章__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重点讲义资料,推荐文档
![(完整word)第一章__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重点讲义资料,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dd3b209d0d233d4b14e69cd.png)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拓展】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
2、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拓展】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世界人口增长存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大洲之间。
(1)大洲之间的差异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增长最快。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增长比较缓慢。
(2)国家之间的差异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及类型(1)构成: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类型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自然增长率低高低原因(1)高出生率:①没有控制生育②早期的农业社会需要多生子女,来帮助从事农业(2)高死亡率:①战争频繁;②食物匮乏③医疗卫生条件差(1)高出生率:①节育还不普及②多生子女一方面可以养老,另一方面可以分担工作,增加收入(2)低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供应和医疗条件改善,人们寿命延长(1)低出生率:①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和家庭观念开始变化;②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等(2)低死亡率:生产力水平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分布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欧日美等发达地区和少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年《金版学案》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年《金版学案》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c2ed51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7d.png)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课标要求
分析不同人口 增长模式的主 要特点及地区 分布。
课标解读
知道: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 空间上的差异。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并利用其指标差异对比分析世界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 应用:能够根据相关的人口资料或 图表,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 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 人口措施。
今后几十年人 采取了控制人
今后变化趋势 口数量将比较 口的措施,人
稳定,一些国 口增长速度将
家还会逐渐减 趋缓,但人口
少
数量还将增加
三、不同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国家 人口问题
影响
措施
发达 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 人口老龄化 足,社会负担加重等
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和 外籍劳工
13.26%
增长5.84% 下降6.29% 上升3.36% 上升2.93%
(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呈现的态势是( ) A.少年儿童比例呈上升趋势 B.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 C.人口总量呈增长态势 D.人口呈零增长态势 (2)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到 10%,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列关于我国老龄化 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 2010 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B.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 方面:
(1)关注塔形特征。不同的塔形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 题:年轻型反映了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高的 问题;成年型反映了劳动力丰富、就业压力较大的问题; 老年型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一般以≥60 岁的 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10%或≥65 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达 7%作为判断一国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50bc87e27d3240c8447ef9f.png)
社会保障制度健 较稳定,一些国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全,生育观念的 家的人口还会逐 转变等 人口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渐减少
发展
中国 家 水平较高
世界新增人口 民族经济的发展,
中,发展中国 医疗卫生事业的 家占到80%以 进步,人口死亡
人口增长开始趋 中国、印度和
于缓慢
巴基斯坦
上
率下降
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世界70亿人口日。2011年10月 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 亿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
2005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的第 十三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国 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向 宝宝颁发了中国第13亿个公民荣誉证 书,并向孩子的父亲赠送了婴儿用品。
随堂练习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200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5‰,60岁 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7亿。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状况 柱状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 ) B A.甲 B.乙 C.丙 D.丁
2.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 C) A.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
【解析】
第(1)题,我国已经完成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进入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第(2)题,根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仍需完善。我 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比重大,所以应完善社会养老保 障体系 【答案】 (1)B (2)C
学生活动:完成教材第3页,思考人口增长的空间变化规律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3页图1.4,讨论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人口增长较多的大洲,排序说明?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2)人口增长较少的大洲,排序说明? 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0420727b4daa58da0114a6c.png)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答案】 C【解析】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
2.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C.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D.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答案】 C【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北美地区的三倍,而总人口远大于北美地区。
(2012·江苏扬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A.①B.②C.③D.④4.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A.埃及B.德国C.中国D.印度【答案】 3.D 4.B【解析】当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零时,人口总量达最大值。
德国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似,目前呈负增长状态。
(2012·南开中学高一检测)读下列图片资料,回答5~6题。
5.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B.2013年,16~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充足C.2005~203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6.关于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出生率从建国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B.建国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C.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延长D.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答案】 5.D 6.A【解析】第5题,我国仍要维持人口的低出生率水平,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越短缺。
图中反映的中心问题是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第6题,上述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建国后生活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建国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下降。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7~8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c3bd6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c.png)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规律方法技巧
人口的三种型态
比较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示意图
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底部变窄,形状像清真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课时练习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课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458ce3376a20029bc642dbf.png)
A.气候干热B.陆地狭小C.地形崎岖D.矿产贫乏
下图为人口随纬度变化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位于( )
A.南半球、中高纬度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北半球、中低纬度D.南半球、中低纬度
5.甲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高纬度,终年严寒B.低纬度,闷热潮湿
C.热带大陆,极端干旱D.温带平原,温暖湿润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半壁人口密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说明( )
A.西部地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更早B.东部地区国土面积较西部地区大
C.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D.东部地区人口应向西部地区大量迁移
6.C
7.B
8.B
【分析】
6.
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说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C正确。全国统一时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A错。东部地区国土面积较西部地区小,B错误。东部地区环境承载力高,经济发达,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应从西部地区向东部迁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C
10.D
【Hale Waihona Puke 析】9.由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以西以北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分布较少;以东以南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季风气候,自然地理环境较好,“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稳定少変的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C正确。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迁移方向、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1)图中A城市是,B城市是,以这两城市为端点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被称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章第1节《人口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章第1节《人口的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10c662ee06eff9aff8072e.png)
(2)表现:
差异
具体表现
到20 世纪
现代型
70年 发达国家进入________ 时 代中 间期
目前 大多数现发代型展中国家还没有完 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
1.判断正误并思考原因。 (1)发达国家人口都为负增长。( ) (2)目前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 家。( ) (3)我国和日本的人口政策是相同的。( ) (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为传统型。( )
(3)×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数量多,因而我 国主要的人口政策为控制人口增长;日本人口老龄 化严重,其人口政策为鼓励生育。
(4)× 大部分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 模式为传统型;但也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 巴等,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 现代型的转变。
2.(1)不是。人口死亡率的高低除了受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影响外,还受年龄结构的影响。例如,发展 中国家青少年比重高,青少年的死亡率低,因而人 口总体的死亡率并不一定高。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 课前新知预习 2 课堂互动探究 3 典型例题剖析
4 知识网络构建 5 学习效果检测 6 课后强化作业
课前新知预习
1.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地区差异。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地区分布。 3.运用有关资料,结合时政材料,分析人口问题及 对策。
不平衡
国家
具体特点
发达 人缓口慢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国家 人口增长________
政治医疗上卫的生独事业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发展
很快
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步,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的数量变化习题课(课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习题课(课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9b1a0e76c66137ee06196c.png)
探讨:就一个地区而言,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习题课(课案)
第三课时
【考纲要点】
1. 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读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
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 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名称和特点。
能够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
模式及其转变
3. 理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1。
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
(1)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读图,回答3一4题 (1)1990年,该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2)与1982年相比,1996年该地 A 、人口大量外迁 B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 、本地劳动力相对不足 D 、城市化水平降低 3。
(1)图中A 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A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居民与文化01人口与人种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居民与文化01人口与人种](https://img.taocdn.com/s3/m/5735f04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4.png)
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设计说明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设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入手,通过学生对周围人口数量变化及产生影响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和过少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难点:不同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三、学习任务二教学模块四、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及产生的影响,我们知道了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人口的增长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六、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课时《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时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不同的人种设计说明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设计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入手,通过学生谈对周围人口分布和对不同人种的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和地位。
重点难点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建立平等的人种观。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些?这些地区为什么人口稠密?(2)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为什么人口稀疏?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人教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一课时
![人教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a65d2a9284ac850ad0242ae.png)
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导学案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第周课题主备人审核人编号使用人编写时间1.1人口的数量变化①景华府01 2013/1/12一、单元目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3.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4.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本节目标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读教材P2--P5图文)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两者共同决定。
[补充知识]: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①三率的计算方法: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100%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口数×100%②三率之间的换算: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的增长(1)时间变化:①总趋势:不断,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______________。
②近100多年来,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的原因:______________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使得人类对________________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
(2)空间差异:①特点:地区上的____________。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____________,人口增长。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的进步,人口死亡发展中国家率不断下降,因而人口增长。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于。
1四、问题探究1.(教材P3活动)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0年后会增加多少人?如果10年后,自然增长率变为1.7%,那时一年人口增加多少?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2.读教材图1.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与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据图分析: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近百年来)人口变化的特点(从数量和增长来看)人口变化原因(从生产力和和死亡率来看)3.读教材图1.4“1950~2005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据图分析:(1)2005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x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abe8904b9f3f90f77c61b8a.png)
空
间
中国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
型向__现__代__型___的转变
7
(3)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_社__会__经__济___发展、传统文 化观念、相关的_人__口__政策等。 【思考】 1.结合下图分析: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点?
提示 每增加10亿人口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体现了人口 增长逐渐加快的趋势。
16
答案 (1)192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920年以后,世界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3)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短缺,影响经济的发展。鼓励 生育,接纳移民。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 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22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世界总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 长迅速。第(2)题,在“二战”之前,没有国家实施限制人口增 长的政策,人口增长较慢是由于受到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 的制约。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增长主要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 口增长。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 对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影响,但不是根本性的影响。 答案 (1)C (2)D
福利制度;
影响
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19
知识拓展 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 化社会。
20
【即时巩固】 1.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含预测)示意图”,回答(1)~(2)题。
21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1.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 第1课时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1.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 第1课时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c30ba23ed630b1c59eeb5ef.png)
国民生产总值的51%。欧洲国家已经到了必须采取行动的时
候。
②举例:________ 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且人口增长过快。 印度
资源 环境 、 发展 ③影响:会不断引发人口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 人民生活贫困等。
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
(2)第二类国家、地区的人口问题 ①表现:人口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出现。 ②举例:________ 人口增长缓慢,目前________ 人口的比例 日本 老龄 为23%,位居全球第一。 负面 ③影响: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________ 影响。如劳动力减 少、社会养老的负担加重。
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
2.世界人口的区域发展差异大。
(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具体表现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
区人口分布较稠密;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平原、低地 人口分布较稠密。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 和南美洲的东部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目前世界上 约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1亿以上者有12个国家,它 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 罗斯联邦、尼日利亚、孟加拉、日本、墨西哥和菲律宾。这 12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为34.2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③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广大____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 的人口
迅猛增长,使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加。
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
三 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1.人口自然增长率
(1)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 来 人口自然增长率
表示。 出生率 死亡率 (2)含义:是由人口__________ 和人口__________ 决定的。 ①人口出生率= ②人口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看一看【知识回顾】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各异,处于不同的人口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原因表析如下:特模原长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原始抵御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高—高—)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明显传统型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高低高) 高—低—高( 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医疗现代型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低低低)(低—低—低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原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状人口增长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况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原因和福利制度;③人们受教③政治独立、福利制度不完善;育水平高经济发展、医疗进步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影响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对策及今后变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化趋势但人口数量还会增加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想一想1.为什么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带来什么影响?2.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练一练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题。
2.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甲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状态下的增长轨迹示意图,M表示增长初期,N表示末期。
乙图为该国人口增长过程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特征,读图完成第3题。
3.下列有关该国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代表该国人口自然增长从M到N转变的轨迹一般是曲线①B.图甲中代表该国人口自然增长从M到N转变的轨迹一般是曲线④C.图乙显示年龄结构中中青年所占的比重较少,一般是政策因素引起的D.该国人口增长处于图甲中N阶段时劳动力资源丰富2013年11月16日,我国有关部门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单独”)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中国农村普遍还没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B.人口老龄化不会给中国带来深刻的影响C.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规模要小于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D.5.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单独”)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其意义不会是()A.有利于缓解我国劳动力即将出现短缺的问题B.顺应群众的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C.有利于稳定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D.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小B.美国人口增速最快,增长量最大C.印度人口总量最大,增速最快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小,增速最快7.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A.沙特阿拉伯B.美国C.德国D.印度下图示意我国2000年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和对2020年人口的预测,其中按照女性20~55岁和男性20~60岁的划分标准,标出了劳动人口的范围。
读图,回答8-9题。
8.影响我国2000~2020年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B.生态环境C.经济发展D.社会文化9.我国城镇人口到2020年社会养老形势严峻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A.老年人口的大幅增加B.劳动人口减少C.社会养老能力发展缓慢D.劳动人口增加题。
10-11,读图完成下图为“台湾省不同年份人口金字塔图”)10.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A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口迁入率不断上升C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D )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11.预测到2031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就业压力大C D.城市人口占比例过高12-13题。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L曲线表示人口(12..自然增长率B.出生率A .死亡率C D.迁移率)13.图示不同人口增长阶段中属于增长减缓阶段的是(D.Ⅳ C A.ⅠB.Ⅱ.Ⅲ14-15读“四种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示意图”,回答题。
图中表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14. B.①A .②C.④D.③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15.A.①B.②C.③D.④乐一乐【单独二胎】“单独二胎”是指中国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只要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2013年计划生育成为热点话题,多位委员和党派提案都涉及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修改完善。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卫计委相关人士明确指出,其实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此次的新政应该简称为“单独两孩”更为准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也就是说,如果“单独家庭”的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话,那该家庭就不再适用此次的新政了。
高一地理2016 年暑假作业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第 1 章第 1 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想一想【参考答案】1.人口增长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改善,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
可见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死亡率,进而影响人口增长的转变。
死亡率的下降打破了“高位静止”的均衡状态,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出生率的下降则使这种迅速增加的势头得以遏制,最后实现死亡率和出生率在“低位”的均衡,人口出现零增长。
2.发展中国家受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欠发达,无法提供充足的社会福利保障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等因素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未进入现代型。
练一练【答案】1.B 2.D【解析】第 1 题,①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最高,④图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低,③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比②图高,由此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2 题,④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答案】3.B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以上,8.87% 岁以上人口占65 、中国4【解析】试题分析:A 、D 5、4【答案】.而农村因受人口迁出的影响,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已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人口老龄化,使社会负担加重,对中国影响较大;因受政策、人口数量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规模都多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是因实行计划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同时,因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
故选D。
5、我国劳动力数量较多,目前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而因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人们欢迎生育政策的调整;此次人口政策是适度调整,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因合理的调整生育政策,所以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故选A。
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答案】6.C 7.A【解析】第 6 题,人口总量最大的是印度,人口增长量最小的是德国,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印度。
第7 题,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较小,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最小。
【答案】8.C 9.B 【解析】第8 题,本题考查了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因素。
对比图中变化,可知20 年间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福利的完善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
第9 题,本题考查了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知识。
对比两图可知,到2020 年劳动人口略有增加。
【答案】10.A 11.B【解析】10.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A 对。
老龄人口比重增大,可能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B 错。
与人口迁入率无关,C 错。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老龄人口比重超过少儿人口比重,可能出现负增长,D 错。
11.根据图中各年龄段人口比重,预测到2031 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 对。
人口增长速度过慢,A 错。
劳动力短缺,就业压力小,C 错。
图示不能显示城市人口占比例大小,D 错。
考点:人口年龄结构,区域面临的人口问题。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12.C 13.C【答案】14.D 15.A【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图中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高,且数值相似,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表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D 对。
根据图中数值,①是三低模式,是现代型,A 错。
②、③死亡率都较低,不是原始型,B、C 错。
15.根据图中数值分析,①地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人口出生率略低于人口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A 对。
②人口增长较快,老龄化问题不大,B 错。
③人口增长快,没有老龄化问题,C 错。
④人口寿命短,没有老龄化问题,D 错。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人口老龄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