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餐菜名的翻译开题报告2700字》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菜名的准确英译

浅析中国菜名的准确英译

浅析中国菜名的准确英译陈思(2012418287)翻译学院翻译专业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也引发中国美食追根溯源的讨论。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并对中国菜感兴趣。

因此,中式菜肴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一种载体。

如何正确恰当的翻译中国菜名在传播中华文明方面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到中国,并对中国菜很感兴趣。

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常常好奇和渴望知道中国一些菜名的由来、起源和其真正的含义。

中国菜的名字作为一个窗口,实际上是用一个有效手段来告知外国人中国的一些文化背景。

因此,重视菜肴的准确应以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中国菜名的特征由于中国菜的多样化,中国菜名字的特征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从语言学还是从文化层面。

1.1从语言学观点1.1.1经常使用缩写中国菜的特点结合许多配料和调味料在一个单一的食物中,那样经常会出现很难用很短的名字去呈现出包含所有材料的情况。

从而缩写名字通常是首选。

“豆豉炒三鲜”,中国人觉得这些食物食物无论是单独或者搭配在一起都是上佳口味,鲜美可口。

有烹饪方法和食物材料组成名字,简明易懂,并且传达出了食物的特性。

在翻译时应同时传达出这种思想。

在网上有众多关于炒三鲜的英译,最为普遍的是Mix seafood with black bean sauce。

这种翻译方法突出了三鲜的种类,简明扼要。

相传周武王在庆功宴上犒劳他八个伐纣有功的大臣,所以食物取名八宝饭。

正宗的八宝饭由糯米、豆沙、枣、葡萄干、苹果干、蜜瓜、莲子、杏干、枸杞、山楂肉、猪油、白糖、淀粉做成。

成品八宝饭应该是晶莹透亮、香甜可口。

而翻译时应译出的口味而不是八个大臣。

1.1.2 经常使用四字格式在中国很喜欢用数量的音节在同一个词或者短语中他们是有两个音节或者两个双音节组成四字词语,这样让人感到整齐,圆满。

菜名翻译终稿

菜名翻译终稿

浅析中国传统菜名的翻译朱林祥英语083 200810010329摘要:中国是“吃文化”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不要说菜的做法博大精深,就连菜的名字也是五彩缤纷。

而菜名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就自然成了很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所以中国传统菜名的英译应当能够清楚传递菜肴的原料、味道甚至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等信息。

关键词:中国传统菜名翻译方法引文: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菜名浓缩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烹调技艺和地方特色,折射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饮食文化。

对于来到中餐馆吃饭的外宾来说,读中餐菜单是他们了解中国菜肴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步。

因此,一份英译很好的中餐菜单对介绍和宣传中国的饮食文化帮助外宾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有着一定的重要作用。

菜名作为一盘菜最直观,最鲜活的一种代号兼有艺术欣赏和商品广告的双重功效,它是人们想象和接受该盘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菜名翻译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此菜的经济效益以及它的色香味给人们留下的主观印象。

它作为鲜活的语言运用实例,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民族的审美观。

现状:1,问题:1.1由于标准不一,一道菜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翻译。

中国菜闻名世界,吸引着各国众多的食客,所以很早就有人从事中国菜名的英文翻译工作,现在国内外中餐菜谱上的英译名有了很大的进步还很不规范,甚至比较混乱,尤其是翻译得标准不一,质量有好有坏,一道菜可能会出现多种译法。

[1] 例如:回锅肉,英文名有sliced pork doubly sautéed,twice-cooked pork,twice–cooked spicy pork slices,double sautéed (Sichuan style),Huiguo Rou 等多种译法;宫爆鸡丁,有chicken with dried red pepper,grand duke’s chicken with peanuts,spicy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Kung Pao chicken,Gong Pao chicken等译法;麻婆豆腐,有bean curd Szechan style,pork-marked grandma’s bean curd,Mapo’s bean curd,Mapo Dofu,Ma Tofu等译法;更有甚者,翻译不好还会导致笑话,如将“蚂蚁上树”翻译成“一堆在爬树的蚂蚁”,“驴打滚儿”翻译成“翻滚的毛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翻滚的肉团”,“童子鸡”翻译成“没有性生活的鸡”(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诸如此类的翻译令人啼笑皆非。

中式菜名英语开题报告

中式菜名英语开题报告

中式菜名英语开题报告中式菜名英语开题报告一、引言中式菜名英语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与国际交流的重要一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中国菜品走向世界舞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中式菜名的翻译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旨在探讨中式菜名英语化的现状、挑战和解决方案。

二、现状分析1. 翻译难题中式菜名的翻译难度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文化差异上。

中文菜名通常由几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寓意,而英语则更注重简洁和直观的表达。

因此,直接将中文菜名翻译成英文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丢失或歧义的产生。

2. 文化认同中式菜名不仅仅是一道菜的名称,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一些中式菜名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如“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

在英语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菜名的文化认同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挑战与解决方案1. 译名创新为了更好地传达中式菜品的特色和口感,一些餐厅和翻译团队开始尝试创新的翻译方式。

他们将菜名的意境进行转化,用形象生动的英文词汇来表达,例如“宫保鸡丁”翻译为“Kung Pao Chicken”,“麻婆豆腐”翻译为“Mapo Tofu”。

这种方式既保留了菜名的原意,又符合英语读者的口味。

2. 文化适应在进行中式菜名英语化时,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

一些菜名可能在中国非常有名,但在国外并不为人所知。

因此,翻译团队需要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解释性的词语或短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菜品。

3. 品牌建设随着中式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一些知名中餐馆开始将菜名进行商标注册,并在全球范围内保护自己的品牌。

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式菜品的知名度,还能够有效防止盗用和模仿。

四、结论中式菜名英语化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语言和文化差异,并采取创新的方式来传达菜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同时,品牌建设也是中式菜名英语化的重要一环。

浅议中文菜名的翻译

浅议中文菜名的翻译
pork stewed
by【M1
【7]Wierzbicka,A.(1990).111e Meaning
mantic,Culture,and 149. C,ogniaon.Cognition
of Color Terms:Se—
Linguiaics.1(1),99—
【8l姚秋莉.廒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U】.外国语言文学,
stewed pig hoof in clean
soup
bed
with brown 8auce。清炖猪蹄
除以上举例外,中国菜的烹饪方式主要有:炒(stir-卸, saute),炸(丘y;deep--fry)。蒸(steam),煮(boil),焖(braise;stew), 炖(stew),烤(roast;broil;grm;basting)o (4)以口感味道命名 以口感味道命名可采取“主料+味道”的方式翻译: 比如:醋溜土豆:主料是土豆,口味偏酸,可译为potato
浅议巾文菜名的翻译
武夷学院外语系 汪倩
[摘要】中国莱一方面是世界饮食种类中独具特色的菜品.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文化的特殊戴体。由于各国餐饮、文化的巨大 差异,翻译中文菜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究竟如何才能翻译好中 文莱名呢?本文将结合翻译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中国菜 文化翻译目的
f酏fing叩.
spirits
rose.

在以上例子中up,rise,都和“向上”有关,被用来隐喻快乐 和喜悦。汉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 他们个个情绪高扬。 他正在兴头上。 这些表达方式是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的。直立的姿势往 往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英汉两种语言之所以都用“喜悦是 上”的隐喻概念,是因为在人类的认知和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空 间的感知比较容易。空间概念的形成也就比较早.由此最初用 于空间概念关系的词语后来被隐喻时间、情感等抽象概念。由 于人类在空间概念的认知发展中的共性,再加上人类相同的生 理体验。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喜悦是上”的隐喻概念。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表示“喜悦”的隐喻概 念,在英汉两种语言里便呈现出各自不同个性来。在英语中。有 “喜悦是离开地面”的隐喻概念,具体的表达方式如:

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顺应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顺应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顺应性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题目: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顺应性研究研究背景:中式菜品在国内外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式菜品产生兴趣。

然而,由于中式菜名的特殊性,其英译存在较大的困难,不仅影响了海外消费者对中式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挑战了翻译和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水平。

因此,进行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顺应性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式菜品在国际传播中的效果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成效,并为中式菜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中式菜品的英译与文化顺应性关系,为中式菜品在国际传播中的推广提供有益的经验。

具体而言,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梳理中式菜品特征和英译方法,理解其英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2. 调研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式菜品和其英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3. 基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顺应性问题;4. 探讨如何在保留中式菜品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更加适应国际消费者口味和文化需求的英译。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式菜品特征和英译方法的梳理;2. 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式菜品和其英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的调研;3. 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顺应性问题的分析;4. 中式菜名英译的适应性探讨。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语言和文化分析等方法,旨在通过多角度的研究手段,深入探讨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顺应性问题以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通过对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顺应性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式菜品的国际传播与发展。

同时,本研究也将对文化交流和语言翻译等领域提供借鉴和启示,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浅析中餐菜名的翻译

浅析中餐菜名的翻译

浅析中餐菜名的翻译作者:段薇来源:《商情》2013年第15期【摘要】本文首先浅析了中、西餐菜品命名差异,再根据中餐菜名的翻译目的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原则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中餐菜名,西餐菜名,文化差异,翻译原则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物产,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其中饮食颇具代表性。

二者在原料种类、烹饪方法、进餐方式、菜式命名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必须得到保证。

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对美味的追求也几乎达到极致。

1.中西餐菜品命名差异1.1中餐菜品命名的特点1.1.1以人名菜,以典名菜以人名菜,以典名菜也是传统菜肴常用的命名方法,表现出谐谑之雅。

麻婆豆腐、东坡肉等,就是以人名菜的例子。

以典取名的例子也有不少,唐高僧慧寂为道士诵经行道时用果脯、面粉、蔬菜、竹笋制的羹汤,称为“道场羹”。

1.1.2多采用写实的质朴方法给菜命名。

先秦时代所列菜名有牛炙、羊炙之类,以原料和烹法结合命名的较多。

到了汉代,菜肴的命名大体承袭了先秦时代的格式,名称上少不了主料加烹法,一看名字便知是什么菜肴。

如牛白羹、犬肝炙、鹿脯、炙鸡、鱼脍、腊兔等。

到隋唐时代,菜肴命名方法有了根本的改变,以味、形、色、人名、地名、容器名入菜名的现象已很普遍,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也开始用于菜名,这与文人们关注饮食的风气以及文学发展的程度有关。

如光明虾炙、贵妃红、七返膏、金铃炙、见风消、玉露团、长生粥、过门香等。

宋代开始,菜肴的命名趋向质朴,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

1.2西餐菜品命名的特点西餐菜品例如:副菜、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

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

熟食的蔬菜通常是与主菜的肉食类菜肴一同摆放在餐盘中上桌,称之为配菜。

这些西餐菜品命名则相对直截了当,突出原料,虽少了艺术性,但更多了实用性。

谈中餐菜名的翻译

谈中餐菜名的翻译
于各个 中餐菜 系之 中。 二、 菜名翻译的原则和理论
中国菜式种类繁 多 , 命 名 方法不 一 , 但 总体上 可 以从 以 下几个 方面加 以区分 。我们在对菜名进 行 翻译 时 , 要针对不
同的命名方 法采 用相应的动态对等 翻译 手段 , 使译文 既能准 确地 反映出它所 承载地信息 , 又符合 中西文化 对其 内涵理解


中西饮食 文化 差异和菜名特点
义” 。而尤金 ・ 奈达 在他 的专 著《 翻译 的理 论与 实践 = 》 一书 中提 出的翻译 的动态对等理论也适用 于这一类 文体 的翻译 :
“ 动态对等也就 是译文读者对译入语的反应程 度大体上 应与 原语读者一样 ” 。因为交际 的不 同性 , 所 以在 翻译 中没有 绝 对的对等 。在翻译 中要做 到最大 限度地贴 近原文 , 并要 对原 文做出一些适 当调整 以达 到动态对 等的 目的 , 使读者 易于理
NO. 2 2 0 1 4
G e n e r a l N 0 . 9 2
谈中餐菜 名的翻译
孥 勇
( 营 口职业技 术 学院, 辽宁 营 口 1 1 5 0 0 0 )
摘 要: 菜名的翻译不仅仅是用于饮食 的 目的, 而且还具有文化传播 的意义。通过对 中西方文化 的差异 的分析 , 阐述 了莱 品的
的人都读不懂或不理解的感觉。菜肴的名称归属于专有名
词一类 , 通过菜名这种信 息载体 , 人们 可 以了解 菜肴 的用料 、
工艺 和文化意义 。
适 当地采用连接介词 , 如i n ,接
译成“ C h i c k e n b r e a s t i n t o m a t o 8 & u c e ” 。“ 椒盐 排 骨 ” 翻译 成

浅谈中式菜肴菜名翻译技巧

浅谈中式菜肴菜名翻译技巧
中餐菜名大多根据制作方法进行命名,部分菜名会利用比喻、象形等方式进行命名,从整体上看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一为写实命名法,其二为虚实命名法,其三为艺术命名法。写实命名法是常见的使用方法,其方式是由简单易懂的词汇组成,让食客一目了然,从名字中就能了解到制作的食材以及制作的方法,比较直观的了解到菜肴的特点,对此类菜肴进行翻译时比较简单,可以采用直译法,如:蒜蓉粉丝蒸扇贝。虚实命名法会根据菜品的特征进行美化,是将虚词和实词的结合,通过菜名能看到主要材料,但不一定在菜品中全部都能体现出来,例如:松鼠桂鱼,是将桂鱼用刀划开网格的纹理在进行制作,在制作成功后进行摆盘装饰,“松鼠”代表的是桂鱼成菜后的形状,这是对菜品形状的美化,但在菜品种并不会出现松鼠为原材料。艺术命名法是指菜品的本身就是由传说或者是典故中研发而来的,菜名的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如“霸王别姬”以及“草船借箭”都是从典故之中引用过来的,读到菜名就能联想到菜名背后的故事[2]。
二、菜品命名
菜名对菜品尤为重要,一个好的菜名能够帮助菜品更加的畅销,菜名可以诠释菜品的做法也可以有传播文化功能等。一道美味佳肴如果有一个新奇雅致的名字将吸引更多的食客,也会增加食客的食欲以及愉悦食客的心情,因此,要重视中国菜肴的命名,除了对菜肴的色、香、味有所要求外还要关注菜品的命名,以好的名字将菜品进行推广,菜品得到推广后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1]。
1.2按照烹饪方式加上食材的方法。在中式菜肴之中,烹饪方式数不胜数,为便于翻译,把烹饪当中常有的烹饪方式进行归类
(1)将食材置于有水的锅具之中,进行加热的烹饪方式,例如炖(stewed)、煮(boiled)、煲(stewed)、涮(quick boiled)等等,菜名有:猪肉炖粉条(Braised Pork with Vermicelli)、水煮鱼(Sliced Fish in Hot Chili Oil)、涮羊肉(Hot Pot,Mongolian Style)菠菜煲鱼汤(Spinach and Fish Soup)等[3]。

《中文菜名英文译法》讨论稿

《中文菜名英文译法》讨论稿

《中文菜名英文译法》讨论稿
在翻译中文菜名成英文时,可以采取直译或意译的方式。

直译
是指将中文菜名直接翻译成英文,如“鱼香肉丝”翻译为“Shredded Pork with Garlic Sauce”。

意译则是根据菜品的特点
和口感进行翻译,如“宫保鸡丁”翻译为“Kung Pao Chicken”。

在选择翻译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菜品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确保翻译准确、贴切。

另外,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口味和文化背景差异,有时候需要对
菜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地迎合英文读者的口味和习惯。

比如,将“红烧肉”翻译成“Braised Pork Belly”,更能够让英文
读者直观地了解菜品的烹饪方式和口味特点。

总的来说,翻译中文菜名成英文需要综合考虑文化、语言、口
味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翻译准确、地道、贴切。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
中餐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也能够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讨论稿中找到更多共识和创新点,为中文菜名
的英文翻译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浅析中餐菜名的翻译

浅析中餐菜名的翻译

浅析中餐菜名的翻译随着中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品尝中餐。

然而,其中一个可能会让外国人困惑的问题是中餐菜名的翻译。

虽然越来越多的中餐餐厅已经采取了英文菜单,但中餐菜名的翻译依然是一股力量,因为中文和英语之间存在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本文将浅析中餐菜名的翻译。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中文是一门象形文字,而英文是一门声音文字。

中文里的每个字都有它自己的、独特的含义,而多个字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词语。

但在英文中,单词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拼合而成的。

这导致中文菜名的翻译存在许多困难。

例如,像“宫保鸡丁”这样的菜名。

它是中国湘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菜之一。

但如果直接翻译成英文,就变成了“kung pao chicken”。

这个翻译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实际上它并不完全准确。

宫保鸡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鸡肉,而是将鸡肉切成较小的丁,再加上花生、红辣椒和葱等调料炒制而成的。

但英文翻译只是简单地将鸡肉翻译成了“chicken”,并没有准确地传达菜肴的味道和特色。

另一个例子是“麻婆豆腐”,这是一道以豆腐和肉末为主要食材的川菜。

这个菜名翻译成英文通常是“mapo tofu”。

然而,麻婆豆腐的特点在于麻辣的口感和豆腐的柔软口感,但英文翻译中的“mapo”并不能完全传达这种味道和口感。

这意味着,只有在中餐菜名的翻译中传达正确的味道和口感,才能更好地吸引外国顾客。

因此,在翻译中可以尝试加上一些形容词或短语来更好地解释这种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例如,在解释“宫保鸡丁”时,可以添加形容词“kung pao”,并表达“鸡肉味道酸甜可口,辣度适中”的含义。

同时,除了口味,文化差异也是中餐菜名翻译的一个难点。

例如,中国人喜欢在吃饭时吃一些小菜,如泡菜、酸甜小黄瓜和糖醋蛋等。

但是,这些食物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被视为附加菜肴,而不是主菜。

因此,在将这些菜名翻译成英文时,需要对它们进行重新包装,以与西方菜肴的文化背景相融合。

例如,翻译成“Pickled Vegetables with Spicy Sauce”而不是“泡菜”,或“Sweet and Sour Cucumber” 而不是“酸甜小黄瓜”。

中餐菜名的英译探析

中餐菜名的英译探析

中餐菜名的英译探析2018.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續匚"率$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传统饮 食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作用越来越不可低量。

中华美食品种丰富、博大精深,做好中餐菜名的翻 译,对于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彰显民族精神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中餐命名特征翻译技巧近年来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向 往中国的饮食,央视热播的《舌尖 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更让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中华美食历 史悠久,饮食文化自身就是一种 旅游资源,不仅能为我国带来经 济效益,而且对于弘扬我国传统 文化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外国游客来到中国,除去观赏 美外,自不的是要的美食,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翻译的好 一定上着的:。

1.中餐命名特征中名自 就 ,一,一的名 得上是一的好 。

,,名繁多。

古人云“山中 中燕,陆,中不仅富,而且作,名上为1.1材质工艺写实法用而 的名 。

中用 名的,。

/ 也是一种 的名方式,如砂锅米线、铁板炒饭、瓦罐汤、火锅鸡。

此外,煎、炸、烧、煮、烤、卤、焖、蒸、炖、炒等不胜枚数,也很用0 名的 ,煎包、炸鸡翅、炭烧鱼、水煮肉片、烤羊腿、打卤面、焖牛肉、蒸燕窝、炖排骨、番茄炒蛋、干煸土豆、小葱拌豆腐。

1.2吉庆象征写意法即用食的谐音、象征意义或独特外形来命名的方法。

中餐食 寓意广泛,中国人喜吉祥,常用好听的谐音或一些积极词汇来给食物名,以此传达美好祝愿,烘托喜庆气氛。

如年年有余(“鱼”与“余”谐音)、绝代双骄(红辣椒炒青辣椒)、百年好(婚宴上一道百合花甜食)、龙凤呈祥(以鸡为 的,蛇象征龙,鸡象征凤,寓意富贵吉祥)。

浅议中文菜名的翻译_汪倩

浅议中文菜名的翻译_汪倩

味汁的方法翻译 比 如 : 茄 汁 鱼 片 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 , 椒 麻 鸡 块 cut-
lets chicken with hot pepper 除 以 上 举 例 外 , 中 国 菜 的 切 功 和 形 状 主 要 有 : 丁( slices ,
dices) , 块( cubes , pieces) , 片( slices) , 末( minces) , 丝( shred) , 条 ( straps) , 段( chunks) , 柳( fillets) 。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浅议中文菜名的翻译
武夷学院外语系 汪倩
[ 摘 要] 中 国 菜 一 方 面 是 世 界 饮 食 种 类 中 独 具 特 色 的 菜 品 , 另 一 方 面 又 是 中 国 文 化 的 特 殊 载 体 。由 于 各 国 餐 饮 、文 化 的 巨 大 差 异 , 翻 译 中 文 菜 名 并 不 是 件 容 易 的 事 情 。随 着 2008 年 奥 运 会 的 临 近 , 这 一 问 题 得 到 了 越 来 越 多 的 关 注 。究 竟 如 何 才 能 翻 译 好 中 文菜名呢? 本文将结合翻译理论进行分析, 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
( 3) 以 烹 制 方 法 命 名 1) 以 烹 法 和 主 料 命 名 , 可 采 取 烹 法 + 主 料 的 方 法 翻 译 : 比 如 : 烤 乳 猪 roast suckling pig , 炒 鳝 片 Stir- fried eel slices 2) 以 烹 法 和 主 料 、辅 料 命 名 , 可 采 取 烹 法 + 主 料( 形 状) + ( with) 辅 料 的 方 法 翻 译 : 比 如 : 仔 姜 烧 鸡 条 braised chicken fillet with tender ginger 3) 以 烹 法 、主 料 和 味 汁 命 名 可 采 取 烹 法 + 主 料( 形 状 ) + ( with,in) 味 汁 的 方 法 翻 译 : 比 如 : 红 烧 牛 肉 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 , 清 炖 猪 蹄 stewed pig hoof in clean soup 除 以 上 举 例 外 , 中 国 菜 的 烹 饪 方 式 主 要 有 : 炒 (stir- fry, saute), 炸( fry; deep- fry) , 蒸( steam) , 煮 (boil), 焖( braise; stew) , 炖 (stew), 烤( roast; broil; grill; basting) 。 ( 4) 以 口 感 味 道 命 名 以 口 感 味 道 命 名 可 采 取“ 主 料 + 味 道 ”的 方 式 翻 译 : 比 如 : 醋 溜 土 豆 : 主 料 是 土 豆 , 口 味 偏 酸 , 可 译 为 potato with vinegar flavour , 糖 醋 里 脊 : 主 料 是 猪 肉 , 口 味 偏 甜 , 可 译 为 pork with sugar vinegar flavour 。 中国菜的味道与所用原料, 烹饪方法, 形状等相比就要简 单 的 多 。大 多 数 的 中 国 菜 味 道 就 是 咸 、酸 、( 麻) 辣 、甜 。由 于 咸 是几乎所有中国菜都有的味道, 所以翻译时可以省略。 4 . 以 人 名 、地 名 、典 故 、传 说 命 名 的 菜 肴 翻 译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很多菜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 典 故 和 优 美 传 说 。因 此 在 翻 译 以 人 名 、地 名 、典 故 、传 说 命 名 的 菜肴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 究竟是翻译得直白一些让外宾 一看就明白是什么菜, 还是为了体现中国文化而保留其文化 特 色 ? 比 如“ 麻 婆 豆 腐 ”是 译 成 Stir- Fried Tofu in Hot Sauce 还 是 译 成 MapoTofu 好 呢 ? 笔 者 认 为 , 在 做 此 类 翻 译 时 要 考 虑 目 的 语 的翻译目的和读者。 1) 一 般 外 国 食 客 对于一般的外国食客他们所需要的英译菜名仅仅只是方 便他们点菜, 翻译时应力求简洁明了, 不必承载传播美食文化 的 责 任 。比 如“ 夫 妻 肺 片 ”, 据 传 是 因 为 一 对 夫 妻 卖 的 凉 拌 肺 片 非 常 好 吃 , 人 们 便 将 其 口 传 为“ 夫 妻 肺 片 ”, 而“ 佛 跳 墙 ”也 是 源 自 食 客 的 一 句“ 佛 闻 弃 禅 跳 墙 来 ”的 赞 词 。如 果 要 把 这 些 典 故 、 传说在菜单上写清楚, 或是在客人点菜时介绍给他们无疑是 费力不讨好, 即使解释半天, 外国朋友仍然无法知道这道菜是 什 么 口 味 , 是 用 什 么 原 料 做 的 , 好 吃 不 好 吃 。 所 以“ 夫 妻 肺 片 ” 译 成 Pork Lungs in Chili Sauce 显 然 比 Husband and wife ‘ s Pork Lungs 让 人 好 接 受 得 多 。“ 麻 婆 豆 腐 ” 在 这 里 当 然 是 译 成 Stir- Fried Tofu in Hot Sauce 更 好 。 2) 想 要 了 解 中 国 饮 食 文 化 的 国 际 友 人 想 要 了 解 中 国 饮 食 文 化 的 国 际 友 人 或 是 ( 下转第 104机 制 的 相 似 性 并 不 能 掩 盖 生 活 习 俗 、价 值 观 念 、认 知 方 式 、文 化积淀的差异所导致的互异性,决定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是民 族文化个性。

浅谈中式菜肴名称的英译

浅谈中式菜肴名称的英译

浅谈中式菜肴名称的英译中文摘要中国菜历史悠久,以其味香色美闻名中外。

中式菜肴名称中更是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幽默。

准确形象地把中国菜名译成英语,可以让外国友人在品尝我国菜肴独特风味的同时,还能从菜名中了解中国菜的烹调艺术和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中国菜常用的十六种刀工和十一种主要的烹调方法的译法,菜肴的三类命名方式:写实命名法、虚实命名法、艺术命名法,及其文化内涵,并结合实例归纳提出了七种具体实用的中式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直译法,直译+音译法,音译+释意法,直译+释意法,直译+注释法,意译法和转译法。

关键词:中式菜肴名称;刀工;烹调方法;菜肴命名方式;翻译方法AbstractChinese cooki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for its rich flavor and delightful colorings. Chinese dishes names are especially full of intelligence and humor of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ranslate Chinese cuisine names accurately and vividly so that foreign friends can understand the ar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names of dishes while tasting the unique flavor of Chinese dishes.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knife skills and culinary art of Chinese cuisine, three kinds of naming methods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bout Chinese dishes, and seven kinds of practical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hinese dishes name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 names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spreading of Chinese cuisine culture.Key words: Chinese dishes names;knife skills;culinary art;naming methods of dishes; translation methods一、引言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十分讲究吃的国家,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

浅谈中国菜名翻译

浅谈中国菜名翻译

浅谈中国菜名翻译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菜肴用料和烹调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中文的意象性都增加了中国菜名在翻译时的复杂性。

如果翻译不当,会给外国消费群体造成理解上的困惑。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菜肴翻译的原则以及刀工、烹调方法和调味品的译法,最后探讨了中国菜肴的翻译方法及文化内涵。

标签:中国菜名饮食文化翻译原则译法文化内涵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大批海外游客在饱览我国秀丽风光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美味菜肴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中国菜流派纷呈,原料丰富。

中国的菜名,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也折射出中国人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有浓郁的地域性文化特色。

因此准确形象地把中国菜名译成英语,对传播我国饮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主要介绍两点:一是刀工、烹调方法以及调味品的译法,二是菜名的翻译方法和文化内涵。

一、刀工、烹调方法以及调味品的译法1.刀工的译法用刀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有:切,削cutting,切片slicing,切丝shredding,切碎mincing,切丁dicing,切柳filleting,切菱形diamond cutting,去骨boning,去皮skinning/peeling,刮鳞scaling,剁末mashing,刻、雕carving等。

经过加工后的原料具有丁、条、丝、片、块等几何形状,如肉丝pork shred,鸡块chicken cubes,鱼片sliced fish/fish slices等。

其他的加工方法还有酿stuffing,腌picking/salting,浸、泡marinating,去壳shelling,刨丝grating,打芡dressing等。

2.烹调方法的译法一般汉语菜名中包含煮、炒、炸等词较多,因此适当掌握这些词的翻译,可以说,翻译菜名即成功了一半。

中国的烹调方法不下五十种,下面是一些常见方法的翻译:煮to boil,煲、炖to stew,烩to braise,干烧dry braised,煎fry,炒to stir-fry,爆to quick fry,炸to fry/to deep fry,扒frying and simmering,煸to sautee,煨to simmer,熏to smoke,烤to roast/barbecue,烘to bake,蒸to steam,白灼to scald,涮to instant boil。

浅谈中式菜单的翻译

浅谈中式菜单的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中式菜单的翻译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目录摘要 (1)引言 (2)1中式菜单翻译的障碍 (2)1.1 菜式空缺造成的词汇空缺 (2)1.2 中国菜名命的特殊性 (2)2中式菜单翻译的目标和原则 (3)2.1 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原则 (3)2.2 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原则 (3)2.3 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原则 (3)2.4 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原则 (3)2.5 体现中国文化,使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为辅的原则 (4)3中式菜单翻译的方法 (4)3.1 直译法 (4)3.2 意译法 (5)3.3 音译法 (6)3.4 直译加音译法 (6)结束语 (6)参考文献 (7)致谢 (8)浅谈中式菜单的翻译【摘要】当前中国的餐饮行业正日趋国际化,中餐菜单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中餐菜单的英译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不尽规范的现状。

本文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实代虚、化繁为简、适当注释的英译基本原则,并针对中餐菜名的具体命名方式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旨在对中餐菜单英译的规范化能有所帮助,本文为了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不仅能品尝到我国菜肴的独特风味,还能从菜名中了解中国菜肴的烹调艺术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餐菜单英译文化差异原则方法Abstract: Accurat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would play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isine culture as well as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catering industry, But many curren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need to be standardi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isine culture, the paper proposes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which are stressing ingredients rather images, simplification and proper illustration. After that, way of naming Chinese cuisine is classified into four groups and each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technique is discussed.Key Wor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Cultural differences Principle Techniques引言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浅谈中餐菜单英译

浅谈中餐菜单英译

随着我国加入 !"# 及对外交往活动的日益 增多 ! 中国的餐饮业同其它行业一样也面临着走 向世界这个问题 " 然而要成功地将中国的餐饮业 向世界推介 ! 实现中国餐饮业走向世界这一宏伟 目标 ! 有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 对此 ! 不同的人 完全有可能会持不同的观点 " 有人认为首先要解 决的问题是中餐的卫生问题 ! 也有人会认为应该 是其口味问题 " 笔者以为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应该是中餐菜单的翻译问题 ! 因为中餐菜单翻译 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享有悠久历史的中餐的美味 佳肴能否给愈来愈多的海外人士留下美好而深 刻的印象! 让中餐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 者 ! 从而成功地实现中国餐饮业走向世界 " 然 而!要 解 决 中 餐 菜 单 的 翻 译 问 题!将 中 餐 菜名成功地翻译成英文 ! 让来华旅游 # 观光 # 留 学 # 工作和生活的海外人士在中国的餐馆或酒店 用餐时 ! 可以根据餐馆或酒店提供的中餐菜单的 英文版随心所欲地点他们喜欢吃的菜肴 ! 对广大 的翻译工作者来说 ! 是一件绝非容易但又完全可 能而且必要的事情 " 而要翻译好一份中餐菜单 ! 笔者以为译者首先要明确中餐菜单的语篇类型 # 语篇功能和翻译目的 " 此外 ! 译者还有必要了解 中餐菜名的构成和命名方法 ! 以便将一道道中餐 菜名更好地翻译成英文 ! 从而总结出一些切实可 行的中餐菜名的英译原则与方法 "
一 !中 餐 菜 单 的 语 篇 类 型 !功 能 和翻译目的
根 据 德 国 的 $%&’%()*% +,)--. /%*- 0,(1,,( 和 2’()-&)%*, 34(5 的翻译功能目的论 ! 译者在对 语篇进行翻译处理之前通常先要明确语篇的类 型 # 功能和翻译目的 " $ 所谓语篇类型 ! 简而言之 ! 是指起某种交际 功能!具有可识别性的语言单位!也称语体 " %&6’(7689) 语篇类型的分类方法及划分依据 ! 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看法 " 英国的翻译理论家 7,&,( 3,:1%(; 根 据语篇语言的主要功能将语篇类型分为三类* (6 )$表情类 %(,<=(,--)>,? 语篇 !即表达作者情感的 语篇 " 如文学作品 # 权威人士演讲 # 私人信件 # 自 传 # 散文等 + @A)$ 信息类 %()*B4(1%&)>,) 语 篇 ! 即 让 读者知晓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的语篇 ! 包括教材 # 科学报 告 # 报 刊 文 章 # 学 位 论 文 # 会 议 记 录 或 议 程 等 + (C) $ 呼 唤 鼓 动 类 % (04D%&)>,) 语 篇 " 通常有公共告示 # 产品说明书 # 广告 # 政治宣 传等" 在语篇类型的划分依据方面! 德国的 $%&’%()*% +,)-- 和英国的 7,&,( 3,:1%(; 是一致 的 " 在语篇类型的名称方面 ! 他们两人在第一和 第二类方面是基本一致的 ! 只是在第二类语篇类 型 的 名 称 上 ! 德 国 的 $%&’%()*% +,)-- 换 成 了 $ 呼 唤或施加影响类 %@%==,EE%&)>, 4( 4=,(%&)>,? 语篇 ! 如广告等 " 也有人将语篇类型概括性地分为两大 类 * 文学类语篇和非文学类语篇或实用类语篇 " &F’ (7F8AGF8C)!&9’(7FCFGFCC)!&H’(7CIGJ9) 当然 ! 还有其它一些分类方 法 ! 限于篇幅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 译者在进行翻 译之前明确语篇的类型 ! 有助于对语篇进行功能 分析 ! 并且有助于译者在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方

浅谈中式菜名英译问题

浅谈中式菜名英译问题

浅谈中式菜名英译问题中式菜名英译方面的研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提出中式菜名英译的必要性,并结合中式菜名文化和语言特点分析菜名英译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结合中餐菜名的特点,探讨菜名英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期使中式菜名英译体系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一中式菜名英译的必要性1.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的需要。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特色显著,关注饮食文化,从古语“民以食为天”就能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饮食。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来华的外国友人不断增多,对于中华饮食文化也表现出越发浓厚的兴趣。

因此,对于中式菜名英译的规范性,有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使中华饮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因此,中式菜名的准确翻译关系到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的长远发展。

2.中式菜名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一菜多译现象普遍。

目前,在国内,对于中式菜名英译的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中式菜名英译的规范性没有给出统一的标准,导致“一菜多译”的现象非常普遍。

例如,馒头有时被译成“Steamed Bun ”,有时又被译成“Steamed Bread ”。

回锅肉也有多个版本,如“Huiguo Rou”,“Double Sautéed Pork”,Twice-cooked Pork”等;“左宗棠鸡”一般被译为“Governor Tso’s Chicken” 或“General Tso’s chicken”,然而目前很多翻译人士采用汉语拼音直译的方式,将其译成“Zuo Zongtang’chicken”。

2.2 错译误译。

当今,现有的很多中国菜名在英译时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仅没有反映出中国菜追求形美、意美的意境,还常常因为使用错误的翻译方法,让外国有人产生误解。

如将“红烧狮子头”译成“Red Lion Head”,字面意思即为“红色的狮子头颅”,可想而知外国人看到是何等的惊悸,更别说尝一尝了。

再比如以前人们把”童子鸡”译作“the 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口水鸡”被译成“slobbering chicken”,北京小吃“驴打滚”则翻译为“rolling donkey”等等,外国人看到这样的菜单恐怕要被吓坏了。

中式菜名英译的翻译技巧的开题报告

中式菜名英译的翻译技巧的开题报告

中式菜名英译的翻译技巧的开题报告
中式菜名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英语非母语者或者在海外的中国人来说,翻译中式菜名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中式菜名的英译翻译技巧,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和传达中式菜品的名称和文化背景。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将梳理相关文献,了解现有的中式菜名英译规范和翻译技巧。

其次,我们将分析中式菜品名称的特点,主要包括它们的构成、文化背景和地域区别。

接着,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如音译、意译、直接翻译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比较。

最后,我们将总结中式菜名英译的翻译技巧,提出相关建议和注意事项。

本文预计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中式菜品,采取不同的英译翻译策略能够更好地传达菜品名称和文化背景,并减少歧义和误解。

在进行中式菜名的英译时,需要关注各个方面的细节,如菜品的地域特色、食材、烹饪方法等,以确保英文名称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同时,应避免直译和过度意译,保留其本土的风味和特色,以便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本文的意义在于提高中式菜名英译的专业性和翻译水平,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龚颖芬.交际翻译策略在中国菜名英译中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8:148-150.
[8]陈炼.小议中国菜名英译的方法[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72-73.
[9]李坤.中国菜名英译谈[J].文教资料,2006,10:183-184.
[10]熊欣.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七、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
年月日八、教Biblioteka 室审核意见签名:年月日
通过收集和阅读有关的著作,广泛学习、吸收和利用前人己有的知识经验和研究成果、现状与发展动态,依据对已有资料的考察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及其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量的文献资料为该课题的相关基本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文献资料法是本课题研究资料和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分析论证依据的基本来源。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Thompson(2010)提出要把中国菜名英译赏析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其具备的几个教学优势进行了探讨。
Quentin(2004)觉得,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餐饮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国际化的挑战。为了服务外国游客,大量中国菜名被译成英文。然而中文菜名英译中存在的机械直译、忽略文化内涵、菜式空缺三大问题,其因此提出了大众化菜名英译采用归化策略,蕴含文化内涵的菜名英译采用异化策略的解决方法。
创新之处:
随着对外开放和烹饪文化交流力度的加大,中国菜的外译便成为必须和必要。好的译名能够使中国菜锦上添花,然而,不好的译名却刻板乏味,貌合神离,甚至南辕北辙,给人带来很多认识上的遗憾,本文的研究能够弥补这个遗憾。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篇论文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文献研究法,搜集大量中餐菜名,以及菜名翻译有关的资料。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
研究内容:
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和中餐菜名
1.1文化
1.1.1文化的定义
1.1.2文化的特点
1.2饮食文化
1.3中国饮食文化
1.4中餐菜名的作用与特点
1.4.1中国菜名的特征
1.4.1.1从语言学观点
1.4.1.2从社会文化角度
1.4.1.3从“八大菜系”相似的命名理据
1.4.2菜名的功能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饮食文化之中,菜名文化也成为了能够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形式多样的菜名中,不乏诗情画意的菜名,也构成了我国极具艺术品味的菜肴发展体系。另外,随着对外开放和烹饪文化交流力度的加大,中国菜的外译便成为必须和必要。好的译名能够使中国菜锦上添花,然而,不好的译名却刻板乏味,貌合神离,甚至南辕北辙,给人带来很多认识上的遗憾。因此,本文以介绍中式菜名英译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基础,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提出了两种具体实用的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并对中式菜名英译难的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利于中式菜名翻译的一些可行建议和举措。
1.4.2.1从语篇功能方面看
1.4.2.2从菜名的功能来看
第二章中餐菜名翻译的必要性和现状
2.1中餐菜名翻译的必要性
2.2中国菜名翻译的现状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2.2.1一个菜名不止一个翻译版本
2.2.2选择了错误的翻译策略
2.2.3不同文化之间缺乏了解,经常会导致意义传达的失误
2.3中国菜名难翻译的原因
谢先泽(2000)等认为,中餐菜名翻译的研究至少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中餐菜名翻译原则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第二,对菜谱中菜名的翻译针对性不够强;第三,对源自历史典故和富有文化意义的菜名翻译的研究几乎是蜻蜓点水,缺少值得借鉴的范文,缺少规范。
(二)国外研究现状
Jackson(2005)认为,中国饮食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从中国菜的命名方式入手,探讨菜名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就目前中国菜名英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菜名英译的一些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到中国,并对中国菜很感兴趣。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常常好奇和渴望知道中国的一些菜名的由来和其真正的含义。中国菜的名字,作为发展饮食文化的窗口,实际上通过具有诗情画意菜肴名称,这种别致的文化传播手段来为外国人介绍一些中国的文化背景。因此,从传播中国固有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作用。
[11]曹彪,王瑞莲.中国菜名英译中文化因素的保留[J].海外英语,2013,18:114-115.
[12]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017年5月30日—6月9日:论文答辩、二次答辩,成绩评定。(答辩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要及时修改,以便装订论文终稿);
2017年6月10日—6月17日:整理论文材料,论文装订、刻盘。
预期成果:
本文预计能按时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字数在5000英文单词左右、文学方向的的学士毕业论文。
研究计划:
2017年1月19日—1月23日:指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选定题目;
2017年4月13日—4月17日:完成任务书部分和开题报告;
2017年4月20日—5月6日:完成论文第一稿;
2017年5月7日—5月19日:完成并上交论文第二稿;
2017年5月20日—5月29日:完成论文三稿,学生就毕业论文进行查重检测,并提交查重检测报告。查重检测报告的重复率不能大于30%,达不到要求者暂缓答辩(5月29日上午11点之前上交论文三稿,以便答辩老师阅读),指导教师分组阅读论文,师生做好答辩准备;
[4]郭晶.浅议中国菜名英译之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0:267.
[5]陈洁.中国菜菜名英译中的文化信息传递——以杭州菜菜名英译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40-141.
[6]刘永华.中国菜名英译的原则与具体方法探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168-169.
六、参考文献:
[1]郑锦怀.浅谈中国菜名英译[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04:89-91.
[2]林红.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32-35+40.
[3]白艳凤.试论中国菜名英译的原则[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110-111.
浅析中餐菜名的翻译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来源
中国餐馆提供的英文菜名常常令前来就餐的外宾一头雾水。近年来,媒体频繁报道中国菜名的误译,某些译文甚至吓跑了不少国际友人。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以及更好地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政府针对如何翻译中国菜名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并出版了《中文菜名英译》一书以供参考。中文菜名的英译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本人采用中餐菜名的翻译为题。
第三章中餐菜名英译方法
3.1直译法
3.2意译法
结语
中餐菜名的翻译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已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但总的来说该领域的翻译缺乏统一和规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虽有部分专家学者努力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果,但难以满足中外交流飞速发展的需要。而且从学术发展和创新的角度来说,菜名翻译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开拓。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中餐菜名的翻译都有着各自的见解,如下:
(一)国内研究现状
王斌传(2005)认为,菜名作为完整和独立的语篇,属于“非文学类语篇”,确切地说,属于“信息类语篇”,因为通常情况下菜单只是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菜名方面的信息。
熊力游(2004)认为,首先表现为信息功能,这是最基本的传递原料、配料、烹调方法等信息的过程。菜单作为餐馆商品广告之一,具有吸引顾客,推销产品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