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修行具体步骤

合集下载

四谛法

四谛法

“集谛”所指的是贪等诸烦恼,能集起六道的果报,分开来说,就是“见惑”和“思惑”。“见惑”是照见真理的时候,就可断除
的惑;“思惑”是断见惑后,还要经过思维,修习真理才可断除的惑;“见惑”是妄见,不明白四谛的真理;“思惑”是迷情,迷于世间的事情。“见惑”的内容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瞋、痴、慢、疑十种妄见和烦恼。“思惑”的内容只有贪、瞋、痴、慢,而没有种种的妄见;因为在见道时(即照见真理之时)已断去那些妄见了。思惑比较见惑难断,所以有“见断如破石,思断如藕丝”之说。我们众生有了这“见、思”二惑,所以就要造出许多的善业和恶业,也就要被业力牵引到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去转那轮回的圈子了。
佛教中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谓“果不离因”,无因不成果。就“四谛”来说:苦是集的果,集为苦的因,灭是道的果,道为灭的因。因为若果众生没有贪瞋痴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无精进道法为因,又怎能证得涅槃寂灭之果?故四圣谛照顺序来说,应是先因后果,即为集苦灭道,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欲使其容易化导,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示业因,使它断集,继则先示以涅槃清净之乐,令其欣慕,然后再以道法令其修持,意旨要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因此之故,而先说果而后说因,故为苦集灭道。
二、集谛:亦称为苦集谛。集是招感性,是自己内心所起的无名、贪(无厌的物欲)、瞋(气忿的言行举动)、痴(事理不明的自然心理)等所驱使,去妄造一切恶业,依业受报而招集得来的,故称为招感性。依照佛陀的看法,世界的一切皆由于因果关系而生灭起伏著的,无论怎样细微的事象,也不能存在于因果关系之外。由于我们不知世界真如的“无明”,生起种种的执著、欲望,皆由身、口、意三方面所造出来的业,而业力积集为业因,招集相应其业的苦报,产生的苦果。换句话说,苦果的远因是无明等惑,近因是业,就是一切种种恶业,皆由无明生起“我执”,而执著「我想”为根本,所以苦的根本原因归纳是“我想”。现在很多年青人,就因为“我想点就点”,因此造出种种损人不利己之事,“想做就去做”,不顾后果,就因为“我想”、“我执”太重,把“我”放在第一位。现在的苦果是过去的惑业所生 未来的苦果是现在惑业所生的。又苦果存在之处,常伴以惑业,所以惑业与苦果常互为因果,从无始来即循环相续不已,反覆的受诸生死苦论。因是能招集生死等,故称为“集谛”。

佛教教义

佛教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

佛教经籍繁多,其实不超出“四谛”,即“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

佛教宣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有生、老、病、死、别离、怨憎、求欲、烦恼等八苦(即苦谛)。

造成人生苦的原因(即集谛),是不懂佛教真理的缘故,若懂得佛教真理,按照佛的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即灭谛)。

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即道谛)通俗的讲:佛教的基本教义之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即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从出生到死,就离不开苦。

佛教说,人生有八种苦,人们都好象浸溺在痛苦的海洋里,真所谓“苦海无边”。

释迪牟尼和他的高僧门徒,把佛教思想当做一只大海里的船,称为“慈航”,把人们从苦海里救出来,叫做“普渡众生”。

人们要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才能被“解脱”,永远脱离人世,不再“生”,也不再“死”,即“脱离苦海”,达到幸福的彼岸(即西方极乐世界)。

人们怎样才能通过“慈航”“超登彼岸”呢?那就要信仰佛教,皈依释教,刻苦修行。

怎样修行呢?要求教徒必须遵守许许多多的“清规戒律”,不能有“七情六欲”,虔诚的信仰,佛经所述的“一切皆空”、“无我”、“无常”及“因果报应”┅┅等等的观点。

(例如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代表克制“情欲”的化身,孙悟空就是代表“心情”的化身,猪八戒就是代表“欲念”的化身)这就叫做“修行”。

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也修不好,也许一时间大彻大悟,便可以“立地成佛”对佛教教义”苦”的误解说人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言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不是很快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

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的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

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四圣谛三转十二行我们在学佛法是要学佛陀的法,佛陀是怎么样觉悟的?佛陀是顺逆观察生死轮回的因缘跟生死轮回的寂灭之道而觉悟的,他不是读什么论,不是用什么其他的特别的禅观方法,没有,他就是如实观察生命经验——生命经验怎么发生,生命经验怎么样寂灭;生命经验的发生就是生死轮回的发生,生命经验的寂灭就是生死轮回的寂灭,他就这样觉悟,这叫做得正觉。

顺逆观察十二因缘的深意其实就是对每个缘支都从四圣谛的角度去实际的观察,里面四圣谛包含:一个是如实知的层面,知苦,知集,知灭,知道,这是知的层面;另外一个,在知之后,要断,你知道了这个因缘法缘生法,就要断这个因缘法缘生法的根源,所以四圣谛二转的时候就是修道——苦已经知道了,「此苦已知当复知」,就是进一步的体验把它给解开,集谛已经知道了要断出,「苦集已知当断」,苦灭之道已经知道了就要去取证,「苦灭已知当证」,然后道就应当要去修,「苦灭道迹已知当修」,这就是二转。

再来三转,「苦谛已知已知出,苦集已知已断出」。

苦谛已经知道,进一步的体验跟松开,到最后完全不再有苦的这种逼迫,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苦谛里面,佛陀说,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略说五阴炽然,像火焰一样在燃烧。

什么叫做「苦谛已知已知出」?身心在燃烧啊,苦谛指的就是燃烧,色受想行识五阴燃烧,其实就是十二因缘里面的生,它就是生。

苦谛已知已知出,就是你要知道它像燃烧的火焰,确实知道,不是大脑想的,能够如实知见但是却没有染着,离了那个燃烧,这个叫做出苦——在活着的时候对于这种燃烧的现象如实知而不再去染着,没有投射,没有抗拒,了了分明而无所取着,苦已知已知出。

因为他看到,如果不明见,就叫做无明,所以就会涉入,会投射,会抗拒或者会执取,那个就叫做集谛,所以集谛要已知当断,然后已断出,三转,就是触到境界不会再有这种无明、爱、取的现象发生了,集谛已断出了,灭谛已知已证出,到三转就已证出,就是不再染着,不再投射,心在一种明解脱的状态已经不用修了,已经自然而然就在这种苦灭的状态,这叫做「灭谛已知已证出」。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其核心教义包括“四正谛”,也被称为“四圣谛”或“四大真谛”。

该教义是佛教修行的基石,通过理解和实践四正谛,信徒可以获得解脱和智慧。

本文将介绍四正谛的概念和意义,并探索广兴它们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一正谛:苦谛苦谛是指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

佛教认为,地球上的一切存在都与痛苦有关,无论是生老病死、分离或是无法满足欲望的焦虑。

苦谛告诉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是我们存在的基本特征。

苦谛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接纳痛苦,而不是回避或逃避它。

通过观察和体验苦难,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培养出自我反思和慈悲的品质。

第二正谛:集谛集谛是指痛苦的起因和根源。

佛教认为,痛苦的原因是欲望、贪心和妄念。

我们对于外物的执着和对于自我存在的执念,是我们经历苦难的根源。

集谛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如何消除痛苦的起因。

通过减少欲望、超越贪心,我们可以减少自身的痛苦,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当我们摆脱对物质和地位的追求,我们能够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在的平静。

第三正谛:灭谛灭谛是指消除痛苦的可能性。

佛教强调通过戒律、定力和智慧来达到痛苦的解脱。

戒律指导我们如何避免负面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定力让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和冥想,智慧则是培养洞察力和正确认知的能力。

通过修行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摆脱痛苦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和平与解脱。

通过观察和了解自己的欲望和妄念,我们能够超越自我,迈向更高的境界。

第四正谛:道谛道谛是指达到解脱和智慧的方法和路径。

佛教认为通过修行,信徒可以实现自己的潜能,超越人类凡俗的境界。

道谛包括八正道,即正确的观点、意念、言辞、行为、生活、努力、思维和冥想。

通过追求道谛,我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觉醒。

八正道的修行能够彻底转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使我们与我们自己、他人和整个宇宙建立起和谐共融的关系。

四圣谛

四圣谛

四圣谛〖一、苦圣谛〗苦既是逼恼的意思。

分为苦相和苦处。

苦相:有八苦与三苦两种说法。

八苦:既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及五取蕴。

(我们对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

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三苦:1苦苦:生、老、病、死、怨憎会属之。

由嗔而起。

2坏苦: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

由贪而起。

苦苦与坏苦称为世俗谛苦。

3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不能做主,称圣义谛苦,五取蕴苦属之。

分苦果:有情世间和器世间⑴、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

⒈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人,称为五趣;另一种分类加上阿修罗,合称为六道。

⒉根据三界来分别:1,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

众生皆有,人还加上爱财,爱名,称为五欲。

2,色(物质)界:没有欲望,唯有清净微妙的色身。

3,无色界:没有欲望,没有身形,只有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等的心以及心在活动。

⑵、器世间:无生命的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

凡所造作都是无常,就不能自主,就是苦,众生对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不能做主,所以称为苦处。

〖二、集圣谛〗集圣谛是苦的原因一、烦恼: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它们是:⑴贪: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之贪,求生求永生,求不再生存。

⑵嗔:是嗔恚。

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生嗔恨。

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嗔恚之恼害,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

⑶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⑷慢:傲慢、我慢,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⑸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怀疑。

⑹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⑺边见:执著断、常二见。

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住“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就是执著“断”。

⑻邪见:各种不正确的思想⑼见取见:执著我们的见解是对的⑽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贪嗔痴称为三毒,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雪歌仁波切讲)任何阶段,都要学习四圣谛。

然程度不同,修学的阶段,也有深浅上的差异。

最粗浅的层次,就是将四圣谛与自己生命连接来学习;接着从自身的体验,推己及人,替别人想一想,类似稍稍体会上士道大乘法。

以上是第一阶段浅显的学习。

接着,体会深入之后,我们会渴求更深入学习四圣谛,生起这种希求心,即可进入空性的学习,这是第二阶段。

等到内心于法生起强大希求与信心,渴望入道修习时,即开始道次第的修学。

由下、中、上士道再入密续,此即道次第修学的次第。

第一阶段:将四圣谛与自己的生活连接,并推己及人。

修四圣谛,大致上有深浅二种层次,由浅入深。

首先,浅的阶段中,以闻思为主,目标是能生起定解及不退转的信心,以及强烈的希求与欢喜。

透过自己生活上的经验,简单地与四圣谛连结,进而体会:“喔~佛陀说的,一点没错~真的是有这些现象~当初我不知道是苦,后来慢慢也感受到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多想想这些生活上的经验,试着将它们连结到苦谛与集谛的道理。

不过,这种认识还谈不上透彻与通达。

例如怀疑自己会不会得到,会不会得不到,像这样先有贪瞋,再由于欲取、欲舍的心,怀疑自己“我能做到吗,”、“我能成佛吗,”此时,我们也许会跟别人竞争,失败就沮丧生气,成功又洋洋得意,傲慢起来。

我们的心,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平静不了。

佛经述说的状态,非常符合我们实际的经验。

透过如是观察与思惟,我们能认识简单的集谛。

接着,也可简单地思惟灭谛与道谛:“我如何出离这些问题,”、“如何出离内心的痛苦,”“因为内心烦恼引发的外在仇人,这些问题该如何出离,”“要如何压伏贪瞋,”“如何处理外在的困境,”……等等,这些都代表简单的灭谛。

虽非真正的灭谛,还算是“断除”这个果位。

用什么方法断除,看看佛经,通常内心会稍稍平静下来,心可以调整一下。

这是简单的道谛。

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理解,十分浅显的阶段。

基本上,就是为了离苦得乐,何者应舍、何者应取等生活上的改变,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学习简单的四圣谛。

佛教中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什么?

佛教中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什么?

佛教中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什么?四圣谛的次序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

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

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

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

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

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

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

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八正道(一)正见,又作谛见。

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

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

(三)正语,又作正言、谛语。

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

(四)正业,又作正行、谛行。

即离杀生、不与取等。

(五)正命,又作谛受。

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

(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

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

即谓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谛意。

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谛定。

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

十二因缘无明:人与生惧来的蒙昧无知行:由无知而引起的各种欲望和意志识:由欲望和意志引起的人的精神统一体名色:由识引起的人的精神和肉体六处;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即心)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受:通过接触而引起的苦乐感觉爱:由感觉而引起的对乐的事物产生的贪爱之心取:由贪爱而产生的追求和执着之意有:因追求和执着而造成的生死环境生:有了生的环境就有生命的产生老死:有生就必有衰老和死亡佛陀说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4-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4-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 人生苦的产生原因就是十二有支的因缘关 系,这就是集谛。
• 摆脱因缘关系需要“断集”。
6 五蕴、苦、集
灭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苦:人生苦
灭:修正目标
集:人生苦的原因
道:修正方法
1 灭谛
• 十二有支缘生法:消除苦的方法——灭谛 • 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生者既复灭,
俱寂灭为乐。
l ——《杂阿含经》
l 从轮回中解脱
3业
• 婆罗门教的观念 •业
l “作为”之义 l 有所作为就不会消失,总要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4 缘起法
• 基本内容
l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l 因果关系:一切作为都有它的作用,这就是业
,业就要产生后果; l 条件关系:事物存在是有条件的,人我的存在
依靠五蕴和合,五蕴解散则人我空。 l “人我空”,没有一个常存不变的精神主体如
《阿含》
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 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 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 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 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 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罗汉 。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 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 寂灭:从因缘轮回中超脱出来,解脱,涅槃。
2 涅槃
• 涅槃
l 意译为寂灭、灭度等。 l 古印度诸宗教通用的观念,在婆罗门教、耆那教
中也使用。 l 本义一般认为是“把火吹熄”的意思。 l 在佛教里,它被当成是获得解脱的目标。就是说
,无明烦恼之火熄灭了,从因缘轮回中解脱出来 了,从而达到了最高的寂静,最大的安乐。

南怀瑾法门整理(四谛, 十二因缘, 六妙门,十六特胜,四禅)

南怀瑾法门整理(四谛, 十二因缘, 六妙门,十六特胜,四禅)
五行气
上下左右中中带脉心肾肝肺胃
清洗九窍
洗脑[鼻子吸水嘴吐出]
洗食道[舌尖添小舌头]
洗胃[运气在胃里转]
十一切入
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
这十种穿入一切,包括身体.
六字诀
打坐以前,念六個字,是吐任脈的氣,把裏面的氣呼掉。
呵(读如“猴”)

這三個部分是管五臟


嘘(读如"河威"合音)



這三個字是管六腑,六腑是水的系統.

数出息
本来无我把病痛生命都呼出去
按中醫來講,
鼻子呼吸-督脈系統,管中樞神經系統;
開口呼出去-任脈系統,管五臟六腑

知息出
不理妄想不是分别无知而知
[不用特别去注意呼吸.自然地呼吸,只有知性在看着呼吸,记得知性不是在脑中]
知息入

知息长短
止长养息起报身息

知道就是观
[哪里难受病痛就忍在那里,并呼出去,用六字诀]
破了无明叫大彻大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开悟了
八忍忍;道类智忍;
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
呼吸
根本依
三种气[息]
长养气
呼吸
保养用的
报身气
胎儿业报身来的
能量的变动
根本气
精卵结合时的力量/投胎时
动能行阴证到就具神足通
肺是五臟,這裏怎麼又出來肺呢?肺外面有個網膜,像尼龍一樣細得不得了,為什麼我們會發炎、會咳嗽、會生痰呢?因為保護肺的這個網膜的水份不通,所以用“呬”。
嘻(读如"河宜"合音)
三焦
(荷尔蒙系统,甲状腺,胸腺,肾上腺)

中国茶道提出四谛

中国茶道提出四谛

中国茶道提出四谛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在茶道的实践中,茶人们提出了四谛,即和敬清寂,谦适自然,诚实宽宏,清心寡欲。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四个谛,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茶道。

和敬清寂,是茶道中重要的原则之一。

和敬,即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尊重;清寂,则是指内心的宁静和冷静。

茶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茶友们在茶道中相聚一堂,互相倾听,共同品味美妙的茶香。

在茶道过程中,人们需要保持内心的清明,摒弃杂念和浮躁情绪。

只有和敬清寂,才能真正领悟茶道的真谛,体验茶香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谦适自然,是茶道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谦适,是指谦虚谨慎地对待茶道的修行;自然,是指回归本真,追求自然之美。

茶道强调不张扬、不浮夸,茶人们秉持谦逊的态度,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茶道修养。

同时,茶道也强调与自然的亲和力。

茶人们尽力还原自然的美好,通过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让茶道更加朴实和谐。

诚实宽宏,是茶道中的重要理念。

诚实,指的是诚实待人,真诚相待;宽宏,则是指宽容待人,包容他人。

茶道是一种细腻而复杂的艺术,需要茶人们相互交流,分享心得。

在茶道中,诚实的态度尤为重要,只有真诚相待,才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

与此同时,茶道也注重宽容待人,不论是茶艺师还是茶友,都需要展现宽广的胸怀,容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使茶道更加丰富多彩。

清心寡欲,是茶道境界的高度体现。

清心,指的是内心的洁净和平静;寡欲,则是指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茶道倡导减少欲望的纷扰,使心静下来,专注于当下的茶道体验。

在茶道的修行过程中,茶人们通过品茶、冥想等方式,使自己的心境变得纯净而平和。

唯有清心寡欲,茶人们才能更好地领略茶道的美学意境,实现身心的内外协调。

总结起来,中国茶道中的四谛为和敬清寂,谦适自然,诚实宽宏,清心寡欲。

这些原则构成了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着茶人们的修行和生活方式。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涉及茶叶、器具等物质层面的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精神实践。

慧灯之光一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慧灯之光一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慧灯之光一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四谛与二谛(世俗谛及胜义谛)有什么不同呢?二谛是见解的对境,四谛虽然也有见解对境的成分,但主要是以修持方法为重点,始终围绕着如何修持才能获得解脱的主题而宣讲的。

所以二谛与四谛在佛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常识,如果能够了解,就会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如果不广学二谛或四谛等佛教的太多理论,而只是在学到适当的理论后便专修也可以,但除了一些极利根的人以外,就很容易出差错。

譬如,如果只知道人身难得、轮回痛苦的道理,往往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疑问:我修这些到底能不能得解脱?如何得解脱?修的是不是正法?这些疑问一旦出来,由于没有闻思的智慧,自己就无法解决并由此产生困扰,从而成为修行的违缘。

但是,智慧却可以帮助和鼓励我们,所以,作为修行人,还是应该有一些应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实修的人来说也不但是需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常识。

一、概述四谛的修法就是从出离心、菩提心开始。

出离心让我们超越轮回,菩提心让我们在超越轮回后却不离轮回。

这二者之间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

如果没有出离心、不能超越轮回,我们就与六道众生无异,谁也没有能力去度化他人。

如果要超越轮回,就必须断除贪欲轮回的念头,但在超越之后,却不能脱离这个轮回世界。

所谓“脱离”的意思,就是得到涅槃后不度众生,只追求自己的解脱。

声闻缘觉就是不但超越而且脱离了轮回,他们安住在灭定中,因定力有限,所以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度化众生。

但大乘佛法则要求超越却不能脱离轮回。

因为大乘菩萨不论是修空性、无我或大悲心,其目的并不是要逃避轮回的痛苦,而是为了具有更强大的能力,能够更有效、更完整地去利益众生,能够更无私地付出。

凡夫因为没有超越轮回,所以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他们身不由己地要流转轮回。

而大乘菩萨虽然超越了轮回,却自愿不离轮回,因为他们深知,要度化众生就必须身处其中,因为在涅槃中并没有众生,所以大乘菩萨不能脱离轮回。

在这点上最重要的,是要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分开来看。

国学经典导论05-07佛教教义之四谛

国学经典导论05-07佛教教义之四谛

05-07佛教教义之四谛佛教在释迦牟尼与众教徒的努力下,发展成为一个支系庞大、教义精细的体系,而在后来的不断传播中,又构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因此教义就显得更为庞杂了,但总起来说,则以人生解脱为主要目标,因此其教义也集中在人的本质与人生解脱等方面。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据称是释迦牟尼最初悟道的核心与他说教的内容。

“谛”就是“真理”或“实在”的意思,“四谛”亦即是佛教“四大真理”之意。

“四谛”分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1.苦谛。

什么是“苦谛”?苦谛就是把人生本质定义为“苦”。

释迦认为人从出生一直到死,都在“八苦”的之中煎熬,毫无幸福可言。

而这也成为佛教教义的出发点。

《增一阿含经·四谛品》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

是谓名为苦谛。

所以人生“八苦”乃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其范围包含了人生的过程与人生愿望的不得实现,故“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没有丝毫欢乐之处。

“五阴”也即是“五蕴”,指色、受、想、行、识等构成人身体的五种要素,是佛教对人的一种特殊称谓,“五盛阴”,或者叫“五阴盛”,意思是人身是诸多苦的聚集,所以人本身的存在也是“苦”。

而这也可以看出佛教教义所具有的消极悲观的一面,他们积极宣扬人生苦的一面,是为了倡导人们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之道。

2.集谛。

所谓“集谛”,指造成人生苦痛与烦恼的原因。

“集”就是“原因”的意思。

人生之所以苦痛,主要有两条原因:一条叫“业”,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即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

归结起来,主要分为“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

而其中的“业报轮回”说在民间老百姓中流行甚广,也成为约束百姓行为,防止行恶的重要来源之一。

3.灭谛。

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

佛教教理之四谛

佛教教理之四谛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 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 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 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 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 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 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 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 界为目的。 界为目的。
涅槃: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 涅槃: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 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 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圆 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 ),当智 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当智 慧和修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 慧和修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生死和烦恼都超 杜绝了,就是“涅槃” 越 、杜绝了,就是“涅槃” 。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 不生不灭、超越时空、了脱生死、 不生不灭、超越时空、了脱生死、跳出三界轮回的真 如境界。 如境界。
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 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 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 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谓 解脱” 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 之“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 苦果也。 苦果也。 注维摩经一曰: 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 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 唯识述记一本曰: 解谓离缚,脱谓自在。 华严大疏五曰: 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 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 涅槃之别称。 “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又】涅槃之别称。以涅槃之 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 言解脱者, 体,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言解脱者,体 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 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 立解脱名。 立解脱名。”

四圣谛——精选推荐

四圣谛——精选推荐

四圣谛佛教经籍浩如烟海,但只讲了四个字:离苦得乐!离苦得乐的内容是什么?就是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这四圣谛是佛教教义的根,也就是缘起论,一切佛法都是从此展开来讲的,比如十二因缘,生死十二因缘都是苦,苦的原因是无明,断除无明即离苦,具体断除无明的方法即是道。

四圣谛的意思是四种圣者知道的真谛。

四圣谛是佛祖悟道后所总结出的学说,告诉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的因果:苦:世间的烦恼即苦,这是世间果。

集:苦生起的原因,这是世间因。

灭:苦的消灭,这是出世间果。

道:灭苦的方法,这是出世间因。

四圣谛的次序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

这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来源。

知道苦的原因,才能将其断除。

集谛指明了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烦恼和证果。

消灭了苦的境界是清净的。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方法。

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精进,摆脱烦恼的束缚,从生死苦海中解脱。

苦圣谛苦是逼恼、苦恼、烦恼的意思,有漏皆苦,有六识七识的聚会就有烦恼。

众生经常被无常所患累逼恼,所以是苦。

苦相可以分为三苦和八苦。

苦处可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苦果就在这两种世间显报。

一、苦处1.有情世间:众生身心的活动,称为有情世间。

(1)根据有情众生的种类分: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人称为五趣。

阿修罗五趣中都有,合称六道。

天人、人、阿修罗称三善道或三善趣;地狱、恶鬼、畜生称三恶道或三恶趣。

因为阿修罗的不定性,也有把它归为恶道的说法。

(2)根据欲望烦恼的轻重分:欲界、色界、无色界。

a.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

欲界众生都有这三种欲望,人还有名欲、财欲两种欲望,合称五欲。

b. 色界:此界众生都通过禅定进入,已经没有了欲界众生的欲望,只有清净微妙的色身。

c. 无色界:无色界众生不但没有欲望而且没有身形,没有可以显现的外在的物质,只有心及心所生发的活动。

有情世间是由我们过去的烦恼造种种业所形成的力量而显现的。

对于器世间小乘有部与大乘见解有分歧,小乘认为实有,大乘瑜伽派认为是心实有,大乘中观派认为是幻有,而根据《楞伽经》记载,佛祖在楞伽城哈哈大笑,他看到了劫火洞然,大千俱坏,而没有说这是因为众生过去的烦恼的业力所显现,所以在这点上要清楚,如果陷入真相维识的万法唯心,就会搞出某法师祈祷世界末日的笑话,走入邪途而自认为得道。

中国古代宗教修行与思想观念

中国古代宗教修行与思想观念

中国古代宗教修行与思想观念中国古代宗教修行是一种普遍存在并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传统。

从古代的祭祀、巫术,到后来的道教、佛教和儒家等各种修行方式,中国人一直在寻找与神灵相通的途径,并在不断地实践、认识中加深对自身的理解、命运的把握和对世界的理解。

道教,是一种融合了本土宗教和外来思想的宗教。

道家的修行强调的是“无为而治”,主张“道法自然”,追求自我意识的解放和身心的真正自在。

在道家看来,人生就是一次追求“道”的过程,修身养性、修行修义、掌握修道的方法和途径,寻找通往天人合一的方式和方法,并且在“道”的引领下逐渐悟出人生真谛。

佛教则不同于国内宗教的神秘属性,是一种更加以人性为出发点、更加深入人心的修行方式。

佛教通过对宇宙自然规律的透彻理解,建立了一种彻底超越人性的境界,追求的是超越自我,不断地获得解脱从而达到最终的彻底境界。

佛教强调“四谛”(苦、集、灭、道),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而解脱之道则是通过个人的悟性、个人的觉性,通过不断的修行和悟悟来达到的。

因此,在佛教中,人在境界和命运中获得的解脱,更加深刻和彻底。

儒家则意在营造一种人性化、人文化的修行方式,将人与世界“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宣扬“仁爱之心”、“中庸之道”等思想,追求不断深入人性的沉思和探究,人们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反省和对世界的认识,最终可能达到一种超越人性、超越现实的境界。

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去除外在干扰,重新认识自身,人性就能逐渐获得提升和升华,最终可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修行方式,更强调人伦和道德背景,佛教和道教则更强调个人悟性和神秘属性。

同时,在中国古代宗教修行中,还有一种叫做“静坐”的方式,也被称为“禅修”,它其实是佛教和道家的修行方式。

在这种修行方法中,人们通过呼吸掌控自身身体、意识,去掉世俗的因素,进入一种“静谧”的内在状态,从而达到一种与神灵直接沟通的状态。

在中国古代宗教中,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寻找与神灵相通的途径,并在于神灵的对话中得到新的觉悟、新的理解。

三乘佛法心要--四圣谛

三乘佛法心要--四圣谛

【三乘佛法心要】——四圣谛创古仁波切苦圣谛苦圣谛是全然理解痛苦。

大家显然都觉察到痛苦的存在,而且当饥饿、寒冷或疾病的觉受产生时,他们也认知到其中的痛苦。

但是,苦圣谛包括对一切痛苦的觉知,因为它涵盖了痛苦的自性和本质。

它包括对潜在及显著的痛苦的认识:显著的痛苦是立即的痛楚或目前的困境;潜在的痛苦则比较难了解,因为它开始的时候是快乐,但是基于它的本性,这种快乐无法永远持续,而且必定会改变。

由于快乐必定会转变为痛苦,潜在的痛苦可以说是无常的快乐。

例如,当我随着最尊贵的噶玛巴一起去不丹时,不丹国王邀请我们去皇宫。

不丹的皇宫非常华丽,国王的内殿也是美仑美奂;仆人很多,他们的态度也都十分尊敬及顺从。

可是,我们发现纵使他拥有如此多美好的事物,国王本人的内心却有很多痛苦。

国王说噶玛巴的来临让他大感安心,他强调由于他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噶玛巴的访问对他深具意义。

我们往往认为某种情况会带来难以想像的快乐,但事实上那种情况含有极大的烦恼。

当我们想到那些确实很幸运的众生——天神或非常富裕及健康的人——时,他们拥有的似乎尽是快乐,我们很难理解这种现况的根及本质其实是痛苦,因为现况必定会改变。

什么是快乐?由于它的究竟本质,快乐往往意味着往后的痛苦。

没有任何世俗的快乐会持续很久。

世俗的快乐包括变迁的因素,也就是俱生的痛苦。

因为这个理由,苦圣谛所指的的痛苦的觉知,不只是立即的痛苦,还包函各种潜在的痛苦。

佛陀开示苦圣谛,因为世俗的一切事物都是痛苦的一种形式。

假如一个人不自觉自己在受苦,他永远都不会有铲除这种痛苦的动机,因此他会继续受苦;当他觉察到自己在受苦时,他可以设法克服这个痛苦。

就较微妙的痛苦来说,如果一个人很快乐,但觉知这种快乐本身含有痛苦的种子,他就比较不会依恋这种快乐。

那时候他会想到:“噢!这似乎是快乐,但是它含有俱生的痛苦。

”然后,他就会想要脱离它。

苦圣谛的要义就是对痛苦的觉知。

一旦我们对痛苦的本质有很清楚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开始避免痛苦。

中国茶道4谛是什么

中国茶道4谛是什么

中国茶道4谛是什么中国茶道四谛,又称“茶之四义”或“茶道四境界”,是指茶道修行中的四个重要方面,即色、香、味、形。

这四个方面概括了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茶道四谛的含义。

一、色(Se)“色”指的是茶汤的颜色。

中国茶叶的品种繁多,每种茶叶冲泡后的色泽也各具特点。

在茶道中,色彩是评判一壶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茶汤越鲜艳透明,体现了茶叶的新鲜程度以及深度的发酵与炒制工艺。

色泽鲜亮的茶汤常常让人心生愉悦,也显示了饮茶的品质与雅致。

二、香(Ka)“香”指的是茶叶独特的香气。

“香高雅”的茶叶,常常让人回味无穷。

茶叶的香气多种多样,来源于茶叶的品种、生长环境、制作工艺等众多因素。

不同茶叶的香气也各具特色。

例如龙井茶带有醇厚的焦香,普洱茶散发出陈香,铁观音茶带有烘焙的果香等。

通过闻到茶叶的香气,可以预知茶叶的品质和特点。

三、味(Mi)“味”指的是茶汤浓淡、回甘的感受。

“味”也被称为茶道的“灵魂”。

茶叶的口感体现了茶叶的品质和制作水平。

不同茶叶有不同的滋味,如绿茶清爽甘甜,红茶醇厚馥郁,乌龙茶层次丰富等。

在品茶过程中,通过品尝茶叶的滋味,可以细腻感受茶叶所带来的世界,寻找茶道的真谛。

四、形(Kei)“形”指的是茶具、茶叶的形状和外观。

“形”也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茶具、茶叶的外观可以感受到茶道的内涵和美学。

茶具的独特造型和精美工艺,以及茶叶的整齐、匀称的形状,都能为品茶过程增添一份仪式感和美感。

同时,形状也是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好的茶叶通常形态完整,表现出茶叶的健康和品质。

以上就是中国茶道四谛的详细介绍。

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追求心灵和身体平衡的修行。

通过颜色的鲜亮、香气的悠扬、味道的浓郁和形状的美丽,茶道将人们与大自然、与自己的内心联系起来,带来身心愉悦与满足。

通过品茶,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到茶叶所带来的美好体验,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生活品质。

四谛就是四种真理

四谛就是四种真理

四谛就是四种真理,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四谛就是四种真理一、苦谛,苦,这个世间实实在在是苦的,你不要一直不觉悟,这个世间无乐可言,因为是刹那、是生灭、是无常、是缘起。

所以,这个世间真是苦,不但是身苦,还有心灵的烦恼的苦,所以叫做苦谛。

此是苦,就是世间的果。

二、集谛,集谛的意思就是集合一切烦恼,就会感应种种的痛苦,业感就会有缘起。

所以,此是苦,就是世间的果;此是集,这是世间的因,“集”就是集一切的烦恼,简单讲:集一切见思二惑等等烦恼,贪瞋痴慢疑等等。

三、灭谛,我们身心皆苦,有一个快乐的涅槃,所以,这个“灭”是灭苦的意思,意思是说:一个人证悟了涅槃的妙心,则能离一切苦。

所以,“灭”就是灭苦,也就是涅槃义。

此是灭,是出世的果。

四、道谛,是指八正道,还有三十七道品,“道”就是路,就是可以通,可以通往涅槃之道,所以,此是道。

意思是说:你修八正道、修三十七道品,可以通往涅槃,可以度脱生死,此是道。

此是灭,是出世的果;此是道,是出世的因。

好了,有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就变成:世间果,此是苦;世间的因,此是集;出世的果,能得涅槃,此是灭;出世的因,此是道,修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就可以了生死、离苦得乐。

示相转:对上根人讲的;劝修转,对中根人讲的;作证转,对下根器的人讲的。

上根人:示相转是啥意思呢?上根的人一听到此是苦,就知道苦有逼迫性,所以,不会像世间人这样子。

此是集——有召感性,你只要对这个财色名食睡死执不放,你就有召感痛苦的。

此是灭——可证性,就是涅槃是可以证入的、证悟的。

此是道——是可修性,意思就是说:上根器的人,跟他开示了这个苦、集、灭、道,他就能够知道要修行。

有逼迫性,此是苦;有召感性,此是集;可证性,此是灭;可修性,此是道,对上根器的人来讲,就是示相,只要稍微点一下,就醒过来。

就像一只好马,看到主人拿起这个皮鞭,这一匹马就跑得很快;根器利的人也是一样,一听到了正法,他一辈子决定不放弃三宝,决定不放弃善知识,一定要好好修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谛修行的具体步骤第•步:先安住清净尸罗-一持戒第二步:净身器一-出离心1. 身心远离。

身远离者,离恶友之杂往,心远离者,离不善之寻思。

2. 喜足少欲。

于所己得之物不嫌其不妙不多是为喜足,于所未得之物不复求少求多是为少欲。

3. 住四圣种。

(0衣服喜足圣种,(二)饮食1 ••足圣种,(三)卧具喜足圣种,(四)乐断修圣种。

第三步:修五停心观1. 不净、停止贪爱2. 慈悲、停止嗔恚3. 缘起、停止愚痴4. 六界、停止我见5. 持息、停止散乱「缘青瘀等 ------- 治显色贪缘被食等--------- 治行色贪甲・不净观<缘虫蛆等----------- 治妙触贪缘尸不动--------- 治供奉贪.缘骨锁------------ 通治四贪乙•持息念:数、随、止、規、转、净第四步:修四念住:片、受、心、法1-别相念住位的修行甲、自相别观1.身念住-观身不净:2.受念住- 观受是苦:3.心念住- 一观心无常:4.法念住- -一观法无我。

乙、共相别观1.观身-空.苦.无常.无我;2.观受-苦.空.无常•无我;3.观心- -无常.苦空.无我;4.观法一- -无我.苦.空.无常。

丙、杂缘法念住1. 二二合缘--- 法身、法受、法心:2. 三三合缘一一法身受、法受心、法身心:3. 四合缘一一身受心法。

2-总相念住位的修行法无我---------------------第五步:生四善根:暖、顶、忍、世第•法1 •暖位的修行:修总相念住后,观智已经发达,可以自由运用,便由苦谛四行相而扩充,遍观四谛十六行和,生第•善根,此中分下中上三品,但所修无异。

这时还是初修,观智还不锐敏。

四谛十六行相:(甲)苦谛下四行相1. 无常(或译非常):待缘故,……非究竟故。

谓观五受阴因缘生,新新生灭,故名无常行。

2. 苦:逼迫性故,……如荷重担故。

谓观五受阴若无常,即是苦,为无常之所逼,故名苦行。

3. 空:违我所见故,内离士夫故。

谓观五受阴•相异相无故空,故名空行。

4. 无我(或译非我):违我见故,……不自在故。

谓观五受阴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无相,故名无我行。

(乙)集谛下四行相1. W:如种理故,牵引义故。

谓观六因生苦果,故名因行。

2. 集:等现理故,……出现义故。

谓观烦恼有漏累和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行。

3. 生:相续理故,……滋产义故。

谓还受后有五阴,故名生行。

4. ....................................... 缘:成办理故,为依义故。

谓观四缘生苦果,故名缘行。

(丙)灭谛下四行相1. 灭:诸蕴尽故,……不续相续断故。

谓观涅槃诸烦恼火灭,故名灭行。

2. 尽(或译静):三火息故,……离三有为相故。

谓观涅槃种种苦尽,故名尽行。

3. 妙:无众患故,..... 胜义善故。

谓观涅槃-切中第一,故名妙行。

4. 岀(或译离):脱众灾故,……极安稳故。

谓观涅槃离世间生死法,故名出行。

(T)道谛下四行和1. 道:通行义故,……治邪道故。

谓观五不受阴三十七品等道,能通至涅槃,故名道行。

2. 正(或译如):契正理故,……治不如故。

谓观五不受阴三十七品等道非颠倒法,故名正行。

3. 迹(或译行):正趣向故,……趣人涅槃宫故。

谓观三十七品等道是•切圣人去处,故名迹行。

4. 乘(或译出):能永超故,……弃舍一切有故。

谓观三十七品等道能运行人必至三解脱,爱见等烦恼不能遮,故名乘行。

2 •顶位的修行:修暖法上品后,观智又进,便生第二善根,虽仍如前遍观四谛十六行相,只是境界较深,转更明朗,此中亦分下中上三品,但所修无异。

这是己经熟修,观智较前锐敏。

3 •忍位的修行:修顶法上品后,观智更进,便生第三善根,此中亦分下中上三品,在下忍里面,遍观上下八谛三十二行和:在中忍里而,便有所谓灭缘灭行的修法。

「下品:遍观上下八谛三十二行相 忍位2中品:灭缘灭行的修法 i 上品:更用集中观智仅•刹那将那中忍最后所留的•行•使更猛利。

1 •苦一 —第32周仅留此行 下界苦谛 2.空一 —第31周灭此行 3.无常-一第30周灭此行 4.无我-一第29周灭此行 5.苦一 —第28周灭此行二 上界苦谛 6.空一 —第27周灭此行 7.无常-一第26周灭此行 8.无我-一第25周灭此行 9.集 —第24周灭此行二 F 界集谛 10W 第23周灭此行 11生一 一第22周灭此行 12缘一 一第21周灭此行 上界集谛 13集 一第20周灭此行二 14因一 ―第19周灭此行 15生一 一第18周灭此行 16缘一 一第17周灭此行 下界灭谛 18尽一 -_第第層潢咽牝行 19妙——第14周灭此行 20出一 -一第13周灭此行 21灭一 第12周灭此行二 上界灭谛 22尽一 第11周灭此行 23妙一 第10周灭此行 24出一 第09周灭此行 25道一 第08周灭此行二 下界道谛 26正一 -一第07周灭此行 27迹一 第06周灭此行 28乘一 第05周灭此行 上界道谛 29道一 第04周灭此行二30正一 第03周灭此行 31迹一 第02周灭此行32乘——第01周灭此行 灭缘灭行的修法: 第七灭缘 第六灭缘 第五灭缘 第四灭缘 第三灭缘 第二灭缘 第•灭缘4 •世第•位的修行:修忍法上品后,观智超绝, 行,也是仅-•刹那,所以没有三品的差别。

便生第四善根,所观与上忍同,仍是最后所留的一第六步:过世第•法位,入于见道才算真实证入,分作四层: 第一层证入一一匕来.入流•预流(须陀疽) 1 •预流向——见道第03心一一苦类忍一-无间道:丿断色界九惑:贪.①.痴•慢.疑.身.,边邪.见•戒I断无色界九惑:贪.①.痴.慢.疑.身.边.邪.见.戒第04心一一苦类智-一解脱道J断色界九惑:贪.①.痴•慢.疑.身.边.邪.见•戒断无色界九惑:贪•①•痴•慢•疑•身•边•邪•见.戒第05心一一集法忍一-无间道一-断欲界七惑:贪•嗔.痴•慢.疑.①.①.邪.见.①第06心-一- 集法智一-解脱道-一断欲界七惑:贪.嗔.痴.慢.疑.①.①.邪.见.① 第07心一一集类忍一-无间道:r断色界六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①I慚无色界六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①第08心-一 -集类智一-解脱道:r断色界六惑:贪.①.痴.風疑.①.①.邪.见①i断无色界六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①第09心-一-灭法忍一-无间道一-断欲界七惑:贪.嗔.痴.慢.疑.①.①.邪.见.① 第10心-一-灭法智-一解脱道---断欲界七惑:贪.嗔.痴.慢.疑.①•①.邪.见.① 第门心一一灭类忍-一无间道:r断色界六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①I撕无色界六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①第12心-一 -灭类智一-解脱道:厂断色界六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①[断无色界六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①第13心- 一-道法忍一-无间道一-断欲界八惑:贪.嗔.痴.慢.疑.①.①.邪.见.戒第14心-一-道法智一-解脱道-一断欲界八惑:贪•嗔.痴•慢.疑.①.①.邪.见.戒第15心一一道类忍-一无间道:「断色界七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戒断无色界七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戒2•预流果------ 修道第16心-一-道类智一-解脱道:丿断色界七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戒[断无色界七惑:贪•①•痴•慢•疑•①•①•邪•见.戒至此三界88见惑悉断。

第二层证入------ 来(斯陀含)一一修道第•品-一-下下品道断欲界上上品思惑(润2人生)第二品-一-下中品道断欲界上中品思惑(润1人生)1-•来向:《第三品一一下上品道断欲界上下品思惑(润1人生)第四品-一-中下品道断欲界中上品思惑(润1人生)<第五品-一-中中品道断欲界中上品思惑]欲界九品思惑(润1大生)>各四:贪•嗔•痴•慢2 ••来果:第六品一一中上品道断欲界中中品思惑丿第三层证入一一不来•不还(阿那含)一一修道1 •不还向:丁第七品一一上下品道断欲界下上品思惑]1第八品一一上中品道断欲界下中品思惑(润1大生)2 •不还果:第九品一一上上品道断欲界下下品思惑丿丿厂①中般:谓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此②生般:谓往色界生己不久便般涅槃果①有行般:谓生色界而動修便般涅槃L此五种行色界有〈④无行般:谓生色界不勤修便般涅槃七⑤上流般:转生色究竟或有顶夭方般涅槃丿种⑥无色般:谓在欲界离色界贪从此命终生于无色一一此•种行无色界J⑦现般:谓即住于此能般涅槃 ----------------------------------------------- 此•种不行色无色界第四层证入一一无生邙可罗汉)1-阿罗汉向-一-(修道)初定九品-一-断此色界离生喜乐地i品至九品思惑二定九品-一-断此色界定生喜乐地•品至九品思惑三定九品-一-断此色界离喜妙乐地•品至九品思惑四定九品-一-断此色界舍念清净地•品至九品思惑五定九品-一断此无色界空无边处地-品至九品思惑色无色界72品思惑六定九品-一-断此无色界识无边处地•品至九品思惑各三:贪•痴.慢七定九品-一-断此无色界无所有处地一品至九品思惑八定九品-一-断此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地-品至八品思惑2 •阿罗汉果-一-(无学道)金刚喻定一断无色界有顶第九品思惑-一-无间道尽智断无色界有顶第九品思惑-一-解脱道至此三界81品思惑悉断,亦即见思二惑断尽之时。

附:关于见惑的品数,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

八十八者于•切烦恼中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见之十惑,名为本惑,余悉名随惑。

此中小乘贪嗔痴慢之四,通于见修二断,疑与五见者,唯见断也。

此见断之十惑,就所迷之谛理而差别为八十八使也。

又大乘贪、嗔、痴、慢,与身见、边见之六,通于见修二断,余四者唯见所断也。

即苦集灭道之四谛为所迷之真理,迷其真理而起,于欲界为三十二,于色界为二十八,于无色界为二十八,通三界而为八十八也。

欲界之三十二者,先迷于苦谛之理而起十惑:•身见,以五蕴假和合之苦果迷执为常-•之我见也。

二边见,以为此我体死后常住,或以为死后断绝,各执•边也。

三邪见,此现在之身对于过去业因之果报拨无道理也。

四见取见,迷执前三见为正见也。

五戒禁取见,迷执现在苦身作种种邪戒苦行,为此身生于人天乐处之因也。

六贪,爱以前五见为可者。

七嗔,嗔以前五见为非者。

八痴,不知五见之理非也。

九慢,以五见为是而生慢心也。

十疑,疑苦谛之理也。

以上十惑中五见与疑,宜以谛理为所迷,故谓为亲迷之惑。

他之贪嗔痴慢四者,以其五见为所迷,故谓为銃迷之惑。

此亲疏之十惑为迷于欲界苦谛真理而起之烦恼,故入于见道,观欲界苦谛时,•时断之。

次,迷于集谛之理而起七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