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02丝绸之路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语文课件-2丝绸之路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课件-2丝绸之路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课件-2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丝绸之路:东至汉唐古都长安为起点,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tr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

中国从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妆品,特别重要的是从大宛输.苜蓿.蚕豆.石榴■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中国。

从西域和伊朗传入中国的,还有箜篌.琵琶.隼篥等乐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计等技艺。

安息和罗马的毛织品.玻璃也源源东来。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高耸地立着。

削唉:等候。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浩浩汤汤:水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极有声势。

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文中指中国赠送的绫罗绸缎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

形容在一个高大陡悄的山岭。

文崇山峻岭:中说明路途遥远。

美轮美奂:轮,咼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咼大华丽。

文中用来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 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遐想:美处伦。

漫无边命地想象。

(语意未尽)ai (载重)ai (记载)ai (载重)<zengengxing (助兴)xing (姓曾)(兴奋)(曾经)(1)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性左齐山尔I塔里木盆地且天古单nil!兰(2 )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

"张鸯:(今陕西城固)人,西汉著名探险家、夕卜交家。

他曾两次出使西域,一次出使云南,两次随军出征匈奴。

他官至大行(负责外交事务,位列九卿),随卫青出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

课件PPT WH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2019年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 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精选文档

2019年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 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精选文档
丝绸之路的影响:丝绸之路是中西方文化 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了汉朝与西方的 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代的物产,促进 了汉代国力的强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 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 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 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 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
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 一次把从中国中原地区,经新疆而抵中亚 的陆上通道翻译为“silkroad”,翻译成中文 就是“丝绸之路”。这就是丝绸之路得名 的由来,后来所指范围逐渐扩大,另外还 有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 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 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 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 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 之路的故事。
矗(chù)(矗立) 凹 (āo)(凹陷) 戎(róng)(戎装) 循(xún)(循环) 鸵(tuó)(鸵鸟) 匕 (bì)(匕首) 贸(mào)(贸易) 芝(zhī)(芝麻) 奂(huàn)(美仑美奂)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 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 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 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2、走进“丝绸之 路”,思考:课文描写 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丝绸之路》 人教新课标版(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丝绸之路》 人教新课标版(张PPT)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玄奘三藏赴印度: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唐三藏 便起身赴印度取经。但此时的丝路大部分控制在突厥 手中,唐朝禁止出国旅行。公元627年(一说629年) 唐三藏还是悄悄地从长安出发,越过边关,绮河西走 廊途径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向西边进发, 当时唐三藏认为伊吾、高昌为异教之地,但却意外地 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特别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国竟有僧 人三千人。此后,唐三藏又向西绮塔缤斯、塔什干、 撒马尔汗等地抵达印度。唐三藏还留下了西行记录 《大唐西域记》一书共12卷。(后人根据他的行记写 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写作手法: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 “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 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首尾呼应 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寻 访 “ 丝 绸 之 路”
丝绸之路的主线(长安—敦煌) 丝绸之路的南线(阳关—葱岭) 丝绸之路的北线(玉门关—葱岭) 丝绸之路的国外部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zǎi (记载) zēng(姓曾) 曾 céng(曾经)
xìng (助兴) 兴
xīng (兴奋) tǔ (吐痰)
吐 tù (呕吐)
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思考:
1.“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找出相 关语句)
2.运用“时间、地点、人物、做了什么”的方 法简单地概括这条路上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1)“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 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 路呀!”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1.识记文中的词语。 2.理解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3.了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

(完整)五级下册语文课件 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五级下册语文课件 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词语积累
四字成语:
AABB 浩浩荡荡
拓展:清清白白 快快乐乐 蹦蹦跳跳 高高大大
词语积累
新词:
西域 薄礼 遐想 矗立 凝望 匕首 精神饱满
好句: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 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这真是一条伟大的 路呀。
课堂小结
学习完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丝绸之路的伟大作用。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 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 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将来我们可 以开拓更多的“丝绸之路”,贸易之路。
字词乐园—会认字
字词乐园—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
近义词
反义词 多音字
词语解释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
活的一样。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
石雕。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造句:国庆阅兵那天,海陆空三军
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 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
造句:他画的花鸟形象生动,栩栩
如生。 造句:望着满天的星星,我的脑海里充
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今举世称颂。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字词乐园—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
造句:夜幕降临了,鸟儿归林了,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造句:望着满天的星星,我的脑海里充 造句:公园里各种花儿竞相开放,
铺天盖地,不计其数。 造句:夜幕降临了,鸟儿归林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2 丝绸之路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2 丝绸之路PPT、优质教学课件

(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 竟含着什 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 “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 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 人想 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 得多, 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 壁”,英勇 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 诗── ( 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话还与课文第一段相呼应。文章 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B)
古朴 典雅 石雕 矗立 鸵鸟 戎装 满载 芝麻 缫丝 守候 冶铁 凿井 灌溉 犀牛 雕刻 凝望 商贸 遐想 精神饱满 美轮美奂 高鼻凹眼 丰富多彩 栩栩如生 不计其数 浩浩荡荡 崇山峻岭
1.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 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 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东至汉唐古都长安为起点,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 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 “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 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中国 从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妆品,特别重 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天马;中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 榴、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中国。从西域和伊 朗传入中国的,还有箜篌、琵琶、筚篥等乐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 计等技艺。安息和罗马的毛织品、玻璃也源源东来。历史上一些著名 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 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完整)五级下册语文课件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 2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五级下册语文课件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 2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 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1)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后有功,被封为博望侯。
我的词语库:
崇山峻岭 五彩缤纷 浩浩荡荡 栩栩如生 精神饱满 天高云淡 浩浩荡荡 远道而来 满
脸笑容 绫罗绸缎 崇山峻岭 丰富多彩 不计其数 商旅不绝 高头大马 远道而来 盼望已久 精彩表演 历尽艰险
边自由朗读课文,边思考:中国使者为什么称“丝 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它的伟大体现在哪里? 在课文中寻找合适的话来说明。
伟大的路
(1)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这是一条联系东西方友谊的路。
(2)他们越过崇山峻岭……也传进了我国。──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经济之路。
(3)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 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
西安 鼓楼
西安,古称 长安,为中国六 大古都(北京、 西安、洛阳、开 封、南京、杭州) 之首,与世界名 城雅典、开罗、 罗马齐名,并称 世界四大古都, 闻名遐迩的“丝 绸之路”就是从 这里开始的。
• 汉武帝刘 彻的雄才大
略直接开启
了丝绸之路 的 帷幕!
张骞 • 汉中城固(今陕
西城固)人,西 汉著名探险家、 外交家。出使西 域前是个郎官, 守卫皇宫。官职 虽小,但胆量不 小。后有功,被 封为博望侯。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 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 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 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 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优质-五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丝绸之路》优质-五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4)“从那以后, 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 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美轮 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 文化交流的 路。
想象: 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 是怎样的场面? 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并说说从 哪 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隆重、热情
①望着这座群雕, 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
丝绸之路路线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 正满 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 就仿佛看到了当 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 仿佛听 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 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 联系在了一起, 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读一读
栩栩如生: 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 像活的 一样。 浩浩荡荡: 水势广大的样子, 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五彩缤纷: 颜色繁多, 非常好看。 文中指中国 赠送的绫罗绸缎五颜六色, 令人眼花缭乱。 崇山峻岭: 高大陡峭的山岭。 美轮美奂: 轮, 高大; 奂, 众多。 形容房屋 高大华丽。 遐想: 漫无边际地想象。
丝绸之路的得名:
19世纪,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 把从中国中原地区, 经新疆而抵中亚的陆上 通道翻译为“silkroad”,翻译成中文就是“丝 绸之路”。 这就是丝绸之路得名的由来, 后来所指范围逐渐扩大, 另外还有草原丝绸 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边自由朗读课文,边思考: “丝绸之路”是一条 怎么样的路? 在课文中寻找合适的话来说明。
旅不绝的景象, 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 铃声……
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 祥门外, 这里正是汉代古都长安, 也是丝绸 之路的起点, 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 是昔 日繁华的见证。 所以作者站在这里, “仿佛 看到”“仿佛听到”, 自然而然地遥想起丝绸 之路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 这也是作者写作此 文的动机触点。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 丝绸之路 课件(共37张PPT)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 丝绸之路 课件(共37张PPT)

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
条伟大的路呀!” 这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说是“伟大 的路”?
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 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
民友好往来,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 以这条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输出: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 等。(技术)

易错提示:左边是“ 彳”,不是“亻”。 组词:循环 遵循

易错提示:第一 笔是撇,不是横。 组词:匕首
多音字、形音字

zài(载歌载舞) zǎi(记载) bó (薄雾)
这本书记载(zǎi) 了我们祖先为庆祝丰收 而载(zài)歌载舞的情 景。 墙角的那株薄( bò ) 荷在薄( bó )雾中若隐若 现。 小英的妈妈烙出的薄 ( báo)饼很好吃。
3.读完后,说说“丝绸之路”是什么样
的路,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 ,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 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 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
材的枯燥。同时,有助于提高或深化主题。
课文第二部分讲述了怎样一件事,根据 课文内容,完成下表。
时 间




公元前115年 伊朗高原北部 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张骞 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 双方交换礼物。
事件简述
人物介绍
张骞(?—前114年),
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
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家。
让人自然而 然地联想起两千 年前丝绸之路辉 煌的景象。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 (共15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 (共15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课文导读
学习时,先理清作者的表达顺序; 然后对中国与安息国互赠物品的描写要 深入领会;最后通过阅读第十二自然段, 围绕“为什么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这 一问题,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和历史意义。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2021/8/242021/8/2420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42021/8/24August 2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
中国的丝绸不但内服而且外用。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 首脑凯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谁料,他比演员更 引人注目,满剧场的人都把眼光盯在这件从来未见过的丝袍上。 当大家知道这是中国生产的丝织品后,又是高兴,又是羡慕。 此后,身着中国丝绸锦绣,成了罗马上层人物高贵和权力的象 征。欧洲人把中国叫作赛里斯国(Serice),就是丝绸之国的 意思。今天,我们在雅典卫城巴台农神庙的女神像身上,在意 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收藏的酒神巴克科斯的女祭司像上,都可 以看到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所穿着的丝绸服装,轻柔动人,当 时的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黄金,罗马元老院曾多次下 令禁止穿用丝织服装,但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 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 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 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 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
三. 写好生字
1. 出示生字,引导观察:坦、克、潜、艇、舰。 2. 重点指导:潜、艇。 3. 学生练写。 四.
作业
1. 课后第三题抄写。
2. 扩词:
步( )(
)(

导(
()
空( )(
)(

枪(
()
3. 找出一些军事方面的图书看看,读读。
)(

)(

识字 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激发学生 学习汉字的兴趣。
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
1. 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
示冬天气候特点的?哪些词语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词语表 示在洞里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 2.分组讨论。请四个大组推选一人来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 板上,贴后 以组为单位读一读。
3.练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4.去掉生字注音读韵文。 5.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 3“蟒蛇”你了解吗?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 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 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 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 四.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 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 之路的故事。
矗(chù)(矗立) 凹 (āo)(凹陷) 戎(róng)(戎装) 循(xún)(循环) 鸵(tuó)(鸵鸟) 匕 (bì)(匕首) 贸(mào)(贸易) 芝(zhī)(芝麻) 奂(huàn)(美仑美奂)
1、边自由朗读课文, 边思考:“丝绸之路”是 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 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 明。
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
书写,检测效果
1.认识新偏旁“羽”。
2.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 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 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2、走进“丝绸之 路”,思考:课文描写 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
(1)时间:公元前115年。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
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
张骞(?—前114年),
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
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家。他
曾两次出使西域,一次出使云
南,两次随军出征匈奴。他官
至大行(负责外交事务,位列
九卿),随卫青出征匈奴有功,
张骞
封博望侯。
张骞拜别汉武帝图
张骞出使西域图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 双方交换礼物。
3、想象:安息国的将 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 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 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 地方可以看出来?
(1)隆重。
①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 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 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 腾。”
1.
出示词卡,认读字词。
1正音。
2“开火车”读,齐读。
2.
指导朗读。
1自由读。
2指图读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武器。 3指导:这一课的词语都跟军事有关,朗读时要响亮、有力, 体现我人民解
放军个英勇威武。
4范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陆、空、导、弹、枪。 2.学习偏旁。 3.重点指导:陆、导、枪。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识字 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 12 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饽 饽生机和生 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录音带。 主要板书安排:师资。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看图说话。 课外: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 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2)热情。
①找出有关句子,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②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 东西,很高兴……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
4.说说“丝绸之路”的 历史意义。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一.
复习
1.认读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 )叔叔保卫着祖国的安全。陆军 叔叔驾驶( ),
手持( )、( )在海上作战,他们驾驶(
着( )。在海面上巡逻,非常威武。
3 最神气的要数(
),他
们驾驶( 二.朗读课文
),潜入水下。他们开 ),在蓝天上翱翔。
1.
投影出示第一幅图。(把字盖上)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识字 7。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听写词语。 课外:朗读韵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 7
(板书)。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的
任务 是看图学习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在河西走廊 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城西北约 90公里处。
阳关,位于敦煌市城西南70公里处, 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 一次把从中国中原地区,经新疆而抵中亚 的陆上通道翻译为“silkroad”,翻译成中文 就是“丝绸之路”。这就是丝绸之路得名 的由来,后来所指范围逐渐扩大,另外还 有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 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 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 感。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组词。 课外:朗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指导看图
1. 出示挂图,指导看图。
2. 指名回答:
(1)图上画了(
)、(
)和(
)。
(3) 按顺序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武器装备:
空中有(
)、(
)。
海里有(
)、(
)。
陆地上有(
)、(
)和(
)。
二.看图识字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 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 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 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 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 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6.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四. 好)
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约多越
识字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认识常见的军事装备和三个军种的服饰特点,了解一些军 事知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识字 6。
一.
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 现在
,老师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
(教师放音乐,出示投影),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 野外怎
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 那是因为北 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 认读。 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 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