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引言:中日两国地理相邻,波澜壮阔的东亚历史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中国作为东亚文明的发源地,其悠久的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包括文化思想、语言文字、音乐舞蹈、风俗习惯、美术建筑等方面。

一、文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最重要影响莫过于文化思想的传承。

从古代开始,日本就不断汲取中国的思想精华,塑造了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特色。

佛教、儒家思想和道教都源于中国,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传入使得日本形成了类似中国的宗教体系,同时也影响了日本文人的审美观和处世态度。

儒家思想则塑造了日本的教育体系和社会道德观念,强调家族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道教的思想也对日本的文艺创作和哲学思考有重要影响。

通过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日本形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文化体系。

二、语言文字: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语言文字的传承和改良。

古代日本在文字上采用了中国的汉字,并根据本土语言的需要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和文。

古代的和文主要是以汉字音读的方式表达日语的发音和含义,而且同时也传入了大量的汉字词汇。

这使得日本与中国在语言和文化上有了更密切的联系,方便了两国的交流和文化融合。

汉字也对日本的文化影响深远,不仅是一种文字工具,更是一种美学符号。

汉字的线条和结构形式对日本的书法、绘画和篆刻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字的思维方式也对日本的文学、哲学和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音乐舞蹈: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音乐舞蹈艺术的影响与改良也是显著的。

自古以来,中国音乐舞蹈的艺术成就深深吸引着日本人。

从唐朝开始,许多中国音乐舞蹈艺术家来到日本,为日本的宫廷和民间带来了大量的音乐舞蹈作品和演出技巧。

这些中国艺术家的影响使得日本的音乐舞蹈艺术迅速发展起来,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

日本的能剧就源于中国的宋元剧,它将中国的舞蹈、音乐和戏剧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概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交流的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文化影响愈发显著。

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艺术形式等都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使日本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系。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并就不同领域进行具体分析。

一、哲学思想的传播与影响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都对日本的思想观念和僧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以来,佛教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之一,影响了日本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也在日本发展壮大,并与佛教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传统文化。

1.佛教的传播与影响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后,经过本土化的发展逐渐融入了日本文化。

佛教的信仰和教义对日本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思想中强调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和对人道精神的追求,深深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2.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影响儒家思想强调身份的界定、礼仪的尊重以及道德的重视等,对于日本的社会制度、教育体系以及家庭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中国传入的儒家经典如《孟子》、《大学》等成为了日本儒学的经典著作,并在日本的教育、政治和道德观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道家思想的传播与影响道家思想强调追求内在的平静与自然,对日本的艺术、园林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教的主要观念如“无为而治”、“虚静无为”等理念都在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成为日本文化中追求心灵宁静和自然之美的重要元素。

二、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改良,促使日本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体系。

1.文学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传入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古代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形式在日本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学风格。

日本的和歌就是在中国诗歌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和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温婉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日本文学的代表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可以说是深远的。

从古代至今,中国一直是日本的重要文化源头和学习对象。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的文化、哲学、宗教、语言、艺术等多方面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也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教和哲学方面。

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三大主流思想体系,而这些思想在古代中国广泛传播,也影响了日本文化及宗教信仰。

佛教传入日本后,对于日本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日本的佛教建筑、雕塑、绘画、茶道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儒家思想对于日本的政治、教育、礼仪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日本的儒学教育、国学教育的传承,都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道教思想也在日本的宗教体系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如修行道场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语言和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

古代的日本人通过与中国的交流,吸收了大量的汉字和汉语词汇,这些汉字和汉语词汇丰富了日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并成为了日本的文化符号。

中国的文学作品也对日本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诗歌、散文、戏曲等文学形式在古代中国流传,千古传诵的唐诗对日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的万叶集就是受到唐诗的影响而产生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艺术和科技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绘画、雕塑、陶瓷等艺术形式在日本得到了发展和创新。

在绘画方面,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等画种对日本的绘画技法和风格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雕塑方面,中国的佛像和石刻雕塑对日本的雕塑艺术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在陶瓷方面,中国的瓷器技术和风格对日本的陶瓷制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科技发明和医药知识也对日本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制造业、农业、药物制备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中日两国有着千年的交往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在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佛教教义、诗词艺术等皆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日本文化的基石和元素之一。

日本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传统文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改良和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之一便是儒家思想的传播。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的政治制度、社会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随着儒学的传入,日本逐渐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制度,并在政治、伦理、礼仪等方面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日本的律令制度、宫廷文化、士族道德等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宫廷文化。

中国的佛教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佛教的传入使得日本有了新的宗教信仰,佛教的教义、寺庙建筑、宗教仪式等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也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日本书画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为日本文人雅士提供了新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

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也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日本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也深受了中国礼仪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宫廷礼仪、宗教礼仪、民间礼俗等都受到了中国礼仪文化的影响,并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体系。

日本的茶道、花道、武士道等都是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而这些礼仪文化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日本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形式。

在中国佛教的基础上,日本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佛教文化,如禅宗、浄土宗等,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佛教传统文化。

日本还在中国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本土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日本的水墨画、浮世绘、茶道等,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自古以来,中国与日本一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日本本土上进行了改良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宗教、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和礼仪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宗教对日本的影响是深远的。

中国传入的佛教、道教和儒家三教以及其它各具特色的宗教教义,对日本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日本在借鉴中国的佛教、道教和儒教的也融合了本土的神道教,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

日本的神道教受到了儒教的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敬畏自然的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

佛教艺术和建筑艺术也对日本的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日本的寺庙和佛教雕塑等都能够看到明显的中国风格。

中国传统文学对日本文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论语》等,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万叶集》是日本古代最早的诗歌选集,其中就有大量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

日本的古典文学作品如《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也在形式和内容上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忠臣藏》、《义经》等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传统艺术对日本艺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对日本的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日本的书法、绘画、园林、茶道等都能够看到明显的中国艺术风格。

尤其是中国的水墨画艺术对日本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日本的山水画、花鸟画等都能够看到中国水墨画的影子。

中国传统礼仪对日本社会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对日本的礼仪习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日本在汉代和唐代学习中国礼仪,形成了独特的礼仪文化。

日本的古代宫廷文化、武士道精神等都受到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社会文化。

浅谈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日本的影响_李苗苗

浅谈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日本的影响_李苗苗

2012年Vol.27 No.2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文学艺术收稿日期:2012-01-16作者简介:李苗苗(1985-),女,河南洛阳人,助教,从事日语语言文学方向的研究。

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一样是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纵观儒学文化,体系非常庞大,包括了道德、修生、养性、治国、治家、哲学、艺术、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至汉朝时,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第一次被改造和融合,成为了中国最正统的符合封建王朝统治要求的思想。

在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影响。

日本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从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看,日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不厚重,但在日本,尤其是日本学者都致力于发掘深层文化。

日本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日本文化可以说就是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兼容与对本民族优秀文化挖掘、承传的基础上形成的。

比如说“和”的思想在日本的传统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从中日语言文字学的角度上看,日本人自称为“和”族,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分不开的。

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儒家文化的地位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佛、道文化业日益兴盛,虽然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并未动摇,但是也受到了佛、道文化的极大挑战。

这个时候,非儒家文化表现出极大地包容性与生命力,在儒学文化思想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成熟的同时,日本的本土文化也在进行不断地演化。

(一)儒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源头公元285年即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人王仁带着十卷《论语》和一卷《千字文》到达日本。

这是儒学经典著作《论语》第一次到达日本,也是有史可靠的儒学第一次与日本的接触。

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第一篇: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儒学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一、儒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儒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得到国家承认并广泛传播,是在公元1世纪前后的三国时期。

当时,在朝鲜半岛,古朝鲜、辰国等奴隶制国家已经被推翻,相继出现了高句丽、百济、新罗等新兴封建国家。

由于各国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原因,最先接受儒学的是高句丽,其次是百济,最后是新罗。

据《旧唐书·东夷列传》记载,高句丽在小兽林王二年(372年)即建立了儒学教育机关“太学”。

“太学”是属于中央的国家最高学府,主要招收贵族子弟,传授“五经”、“三史”等儒学经典和中国史书,以培养国家官吏为目的。

“太学”还设置五经博士制度,给学习成绩优异者授予五经博士称号。

除太学外,在地方上还设置了“扄堂”。

扄堂是地方普通教育机关,主要招收地方的贵族子弟和一部分平民子弟进行教育。

与高句丽不同的是,百济传入儒学的侧重面与高句丽不同。

因为百济经常遭受近邻高句丽的武装入侵,对外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国家防务和统一问题,所以,百济将重点放在建立国家体制和各种典章制度上,以解决国家的统一和防务问题。

为此,百济着重吸取孔孟原始儒学的典章制度。

新罗在建国一个世纪后的公元3世纪末至公元4世纪初,才开始接受儒学。

新罗神文王二年(682年),在中央设立国学,配备博士和助教等教学人员。

招收贵族子弟入学,主要讲授儒学经典。

到元圣王四年(788年),开始实行可居住杜,科考内容也是以儒家经典为主。

儒家对朝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有很多祭礼,朝鲜也有很多祭礼,朝鲜的孔子庙祭祀之礼也是非常重要的活动。

孔子庙又名文庙,是为奉祀孔子及儒学贤达的庙宇,它的发展是以儒学的地位为基础的。

朝鲜的孔子庙,与儒学在朝鲜的传播同步发展,到李氏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成为遍布全国各地、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庙宇。

另外,在朝鲜,把家庭礼节看得很重,而且成为老幼的自觉行为。

比如,在家里一日三餐,盛饭菜先承老人的,并给老人摆单人桌,由儿媳或儿子恭顺地端到老人面前等等。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韩文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韩文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韩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首先中国汉字的传入和日本文字的发展日本名族和世界上其他名族一样,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口头语言,但是就日本的文字而言,它却是在中国的汉字逐渐传入日本以后才逐渐产生的。

日本从最初没有文字到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假名文字与“和汉混合”的文字体系,这个过程是全面学习和引进汉字,并且根据日本原有的语言对它滴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其次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具有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日本资本主义思想产生之前。

儒学传入日本大约是在公元五世纪以前。

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革新,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

我们知道,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现代化程度要比我们高,但韩国的现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

韩国将儒家文化的精神,通过电影、电视,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

儒家思想在现代韩国伦理道德观念中仍然在起作用。

尽管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韩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如5月8日被确定为韩国的“双亲节”,以提醒人们重温渊源悠久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俗。

我们知道,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也就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可以说,韩国是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被西方很多学者称作“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

这一称号没有给中国,而是给了韩国,韩国没有抛弃和否定传统文化,而是把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了现代社会中,现代生活中,走出了一条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000字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便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

它强调了仁、义、礼、智、信、忠、孝等精神,这些观念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的基石,而且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从思想、伦理和教育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从思想方面看,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勤奋努力、诚实守信、互相尊重、谦虚谨慎。

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尤其在商业生活中更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个商业国际化的时代中,许多企业家从儒家思想中获取启示,不断完善自身行为方式、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以此保持业务人员间的互信,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遵循着儒家思想,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吴敬琏、李嘉诚等。

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品德修养,如进一步提高自己道德水平就可以实现“大同之世”,这一思想能够伦理借鉴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政治互助等方面。

二、从伦理方面来看,儒家思想提倡的人的分工与和谐相处、尊重长辈和团结合作,与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需要的优秀素质是一致的,比如说现代的企业要求员工要有团队意识,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尊重他人,这正是儒家思想中的“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和“对社会的尊重”之体现。

此外,在家庭教育方面,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同样积极影响着现代家庭的家庭伦理,使家庭更加和睦幸福,此理念也值得现代家庭好好借鉴。

三、从教育方面来看,儒家思想更是对现代教育的一大贡献。

自古至今儒家思想的核心都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儒家思想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品德的最佳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韩国等传承儒家思想的国家,这一观念的重要性仍然非常显著,日本的“教育普及基本法”,其中虽然不完全是儒家思想的传承,但在其中也融入了儒家思想的教育基本理念,如倡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要求学校的教育内容必须是全面的,既要传授知识,也要着重人格修养。

这也是儒家思想为现代教育制度提供借鉴与发展的在实践中的体现。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愈发显著,不仅积极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方向,也对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教育充满启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借鉴与参考。

中日关系浅谈

中日关系浅谈

浅谈中国与日本对世界各国来说,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没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就谈不上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责任,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局势都有着重要影响。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两国相交历史悠久。

以此看来中日之间应该创造一种令人激动的关系。

在历史的历程之中,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在日本立国之初,怀着追求国家富强的希望,日本向中国进行了多方位的学习。

这种学习涵盖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至服饰饮食,大至建筑风格,甚至是国家机构的设置,无不深受中国的影响。

乃至于文化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媒介——文字,也是对中国文字的学习与借鉴。

尤其是在思想领域,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日本产生了不可轻视的巨大影响。

正是源于这种在立国之初的对中国的全方位学习,日本文化与社会思想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深刻的文化思想的相通性,为中日两国的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与契机。

因而,在当下之时代,日本社会之中都或多或少的映射出我国文化的印记。

诸如,在当今日本社会之中,儒家思想依旧占有一席之地,而这种从千余年前就开始的影响,对日本民族的价值取向与认知观念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

这种在认知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互通性,在某种层面上带来了中日两个民族在相关领域的认同感与亲切感。

而这种认同感与亲切感为文化的交流开辟了捷径。

这也就是在当下中国,日本的相关文化产业具有较强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原因。

在当下的中国青少年一代之中,以动漫产业为代表和先锋的日本文化产业,备受青睐。

成为了中国青少年一代的娱乐休闲的主要内容之一。

这种文化的冲击力,还表现在日本游戏产业在中国的“大行其道”。

日本相关产业在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中日文化的相通性密不可分的。

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使日本相关产业对中国的青少年一代的思维模式具有极大地契合性。

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中日两国都处于东亚,文化有着相同的本源,但是随着发展逐渐走向了分化。

日本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曾热情地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日本的每一种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日本又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因此,两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一、思想文化:1、文化的由来: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统治者大多依托黄河,深居内陆,对外交往相对较少,处于一个半封闭的状态中。

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独立,并且绵延不断。

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古代中国汉族、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

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

与中国不同,日本地理特征较为单一,四面环海,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自然条件恶劣,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没有大江大河可以依托,因而其战略选择自然以开发海权为主。

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便开始对其海军进行重点发展。

尽管资源有限,但单一的地缘环境决定日本战略选择的单一性及由此而带来更高的战略意志,使日本在海权方面的发展远比中国要厉害得多。

2、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道家、儒家、法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政治思想主张。

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揉合各家学派的观点,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主,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兼容道家合理思想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与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德治政治文化相适应,以和为贵、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政治思想,厚德载物、兼容天下的政治价值取向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要内容。

浅谈中国儒家,佛学,道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儒家,佛学,道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儒家,佛学,道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一)儒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义,勇,仁,礼,诚,名,忠,克”,就是引用借鉴了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武士道的“为主尽忠,死而后已”,为主君毫无保留舍命献身的精神,则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

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儒家的中庸思想、推崇“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哲学也对日本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日本社会文化中“没有绝对的是非”,日本人对一件事情的观点常常是暧昧不清的,不说明到底是对是错,自己究竟站在哪一立场上。

,“温、良、恭、俭、让”劝诫日本人相互之间和睦相处,相濡以沫,即使受到委屈,被人咒骂也不怨恨,不动怒。

日本民族把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奉为民族精神的精髓,甚至把自己的民族称为“大和民族”;“和为贵”思想被日本企业界吸取并加以改造,提出“和谐高于一切”的口号,认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和谐关系。

日本企业认为管理人员与雇员之间、同事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决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二)佛教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儒家思想相反的,佛家思想在被日本人接受之前经历了较为波澜的过程,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渗透演变过程之后,禅宗思想得到了日本民众尤其是武士阶层的崇敬与欢迎。

人们信仰佛教超现实的神秘性, 尤其是传说在禅定修炼中能获得超凡的神异力量, 对以习武为业的日本武士们具有无比的诱惑力。

禅宗了悟生死的超脱态度符合日本武士的尽忠心理及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禅宗也宣扬生死轮回和灵魂不死的佛教教义, 禅宗主张在顿悟中, 参悟生死, 达到无生无死的涅槃境界。

佛教思想中的宿命论深深烙印在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里。

从日本的文学作品到影视动漫等,都可以看到宿命论的影子。

宿命论使得日本人对待现实世界的不公平和不满有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宽容和忍耐,“今世的一切是前世注定的,很多不可改变的东西都是命中注定的”,“今生得不到的祈求来世能够得到”,等等这些思想,使得日本人对待生命和生活有了种超然度外的心态。

浅谈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发展及其影响

浅谈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发展及其影响
流 中 归纳 总 结 出历 史性 的 启 示 与 认 识 。
【关键 词 】儒 家思想;传播力 ;影 响力 【作者 简介 】陈思,女 ,安徽 明光人 ;中共 明光 市委 党校 助教 ,硕士 ;研 究方向 :中华文化传播 、地 方文化 史
一 、引 言 中 国 和 日本一 衣 带 水 ,两 国 之 间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关 系 , 无论从社会生 活和人伦文化来看 ,两 国文 化都有 着很 多的相 似之处 ,这就是两 国之间两千 年问不 断交流 的结果 。中 国文 化对 日本 的影 响非常之深刻 ,其 中 中国传 统文 化 中的儒 家思 想及其学 说对 日本的影响最深 ,在 中 日交流 中作 出 了重要 的 贡献 。在封建 时期 ,El本统治 者 已经接 受 了儒学 ,并在 修身 、 齐家 、治 国、平 天下这 四方 面采用 了 以孔孟 思想 为 核心 的儒 家 学 说 来 规 范 当 时 国 人 的 思 想 行 为 。因 此 ,儒 家 文 化 在 日本 历史 上产 生了根深蒂 固的影 响,并且 随着多年 的发展 融合演 变最终成 为 日本传统道德 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基 于以上的分析与思考 ,本 文从儒 家文学 对 日本 的传播 发展及其 影响出发 ,在查 阅中 日儒 家文 化资料 的基础 上对儒 家思想在 日本 的传播发展及其影 响进行分 析探讨 与总 结 ,从 而浅谈儒 家思想在 日本发展史上 的地位 。 二 、儒 家 思 想 在 日本 的传 播 与 发 展 儒 家思想在 日本 的传播 与 发展 由于 两 国朝代 的历 史 变
0.585>0.5,属 于统计 学意义上的中度相关 ,因而可 以认 为该 校教师 的职业倦怠 和组织犬儒 主义是相互关联的 。
四 、结 语 第 一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理 工 学 院 教 师 职 业 倦 怠 处 于 一 般 水 平。第二 ,华东交通 大学 理工学院教 师组织 犬儒 主义水平 处 于中等偏下水平 。第三 ,华东 交通大 学理工 学院教 师职业倦 怠 和 组 织 犬 儒 主义 是 相 关 的 。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仁爱思想的经济价值
仁是儒家伦理重要的范畴,它具有统率其它伦理范畴 的性质。仁既是个人道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的范 畴,又是社会道德的范畴。
“仁也者,人也。” “仁,人之安宅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仁之实,事亲是也。” “君仁臣忠”,“当仁不让于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一、儒家文化传入日本 二、日本企业家的儒家文化情结 三、仁爱思想的经济价值 四、“忠”的思想的意义 五、“和”的思想与日本经济发展 六、儒家人伦思想与家族主义组织形式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儒家思想传入日本
1、儒学传入日本,大约是在5世纪以 前,《古事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 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 2、“冠位十二阶” “十七条宪法” 3、还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积极摄取中国文化 4、儒学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贵族 官僚必修的教养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日本企业家的儒家文化情节
日本是一个深受儒学影响的国家,经过历史的长期积淀, 日本是一个深受儒学影响的国家,经过历史的长期积淀,儒 学已渗透到日本人民思想深处和情感之中, 学已渗透到日本人民思想深处和情感之中,他们的近代工业 既克服了儒学传统中的消极因素, 既克服了儒学传统中的消极因素,又吸取利用了其中的合理 成份。 成份。 主要表现在: 主要表现在: 继承儒学注重道德修养的思想, 继承儒学注重道德修养的思想,树立企业家的领导形象 和企业的长远利益; 和企业的长远利益; 中庸”和谐的原则和方法,调整企业内部上与下, 用“中庸”和谐的原则和方法,调整企业内部上与下, 本企业与外企业、与用户等的关系; 本企业与外企业、与用户等的关系; 运用天地人三才统一的整体观, 运用天地人三才统一的整体观,全面把握企业发展的重 要时机以利于企业的生存、壮大等等。 要时机以利于企业的生存、壮大等等。

日本道德律与儒家文化浅谈

日本道德律与儒家文化浅谈

境” 中提到 , 但是大概是本尼迪克特基于 自身的国籍 与学术限 没有 比这更加荣耀 的事情 。 这是一种无可辩驳的将“ 天皇的忠” 对 置于某种宗教性 的 制, 只能从西方人 的角度来看 日本人 的这一种道德划分 , 而不
能完全采用一种东方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这使得她的结论 的得 出也是西方式的 , 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的结论呢。 这是她


日本人的道德律
不管是名义上的还是亲生的 , 臣子忠于大名 , 同时所有的 日本 国名都忠于一个万世一系的最高权威 ,近乎宗教领袖 一般 的
人物 , 天皇。
与其他许多国家的 国民不同 ,E本人的道德律具有严密 l
的道德体系和道德分区 。例如情义的世界 , 的世界 , 忠 孝的世
界等 等 , 他们不 会简单的用“ 漠” 自私 ” 冷 “ 之类 的表现个 人在
由此可见 日本文化中的那一套等级制度实则就是中国传统儒 家文化 中的那一套“ ” 礼 的制度的 日 本化。而 日本人将 一种 等
其程度又远甚与中国人 。 到社会分级 的各个 阶级之间 的严密的等级制度 。而这一种等 级制深深的刻人 自己的民族性之 中,
级制度是不允许被逾越的 , 一旦逾越便是失礼 , 便是不忠 。因 此而上机便是可 以自由的惩罚甚至杀掉下级的人。 而下级对于上级则体现了一种忠 的原则。 儿子忠于父 亲 , 参 考文献 :
[ 本 尼迪 ・ 1 ] 克特. 菊与刀
1 05
当时 日本政治与文化 的大化改新等等重 大的社会变革。
2 1- 0 1 2
文 艺 生 活 LT A URE IE IER T LF

国 文 艺
日本道 德律与儒 家文化浅谈
诸舒鹏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摘要:中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日本自圣德太子时代、“大化革新”到幕府时代、明治维新直至近现代,儒家文化广泛传播,绵延不绝,并且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儒家文化作为东方文化构成的主体,事实上对韩日本民族社会发展、思想道德教育等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观的积淀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

引言:中日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与世界各民族一样,日本有其独特的文化。

原始日本人在岛国特殊地理环境下,吸收儒、佛、道思想逐渐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其中儒学与神道相融合,形成为日本的"儒教",对日本人民的道德观、教育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有国际性特殊文化现象的东方文化,它影响着中国、日本、越南、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但是目前研究儒学对韩影响的较多,而在对日影响方面却相对较少。

这对意欲了解甚至学习日本文化发展的学生多有不便,而关于儒学对日的影响文献资料、古迹介绍等还是大量存在的。

本论文通过儒学思想进行解读,浅析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从中也可看出日本文化中注重实务,重视思想的合理性并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将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等实用主义的性格。

此研究将会使更多的人了解日本文化的发展史、文化的创新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对中日学者也是极为有利的。

正文:儒家哲学原始儒家是继承中华远古文明思想而来,并特别重视国家社群的维护及个人修养的实践的哲学,其中周文化的社会哲学理想更是儒学价值意识的根本基础。

儒家传统指得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儒学一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

儒家学说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它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串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时至今日,儒家传统的价值意识依然主导着并决定着中国人社群的道德信念与家庭伦理。

浅谈中日儒学的异同与日本文化

浅谈中日儒学的异同与日本文化
四 中国儒学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质, 而日本儒学则长期与佛教、神 道等其他思想共存, 这也是中日儒学的不同之处。日本儒学的共存 性, 实际是曰本文化的多元共存性格的表现。中国儒学是在不断吸 收、溶化其他诸家思想的过程中发展的。例如, 董仲舒包容法家、阴 阳家的思想; 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等。但是, 中国儒学在外在形 式上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经常进行论辩。诸如原始儒学时期的儒 墨 、儒 法 之 争 , 汉 初 的 儒 学 与 黄 老 刑 名 之 学 的 斗 争 , 汉 武 帝 以 后 的 “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等。与中国儒学不同, 日本儒学对其他思想 流 派 表 现 了 明 显 的 共 存 性 。 圣 德 太 子 制 订 了《 十 七 条 宪 法 》作 为 其 施政的基本方针, 其中有十三条二十一款文字取自儒家的《周易》、 《 尚 书 》、《 左 传 》、《 论 语 》、《 诗 经 》、《 孝 经 》、《 韩 诗 外 传 》等 。 其 思 想 实 质 兼 收 并 蓄 , 包 括 了 儒 、道 、法 、佛 等 诸 多 理 论 , 比 如 第 一 条 “以和为贵, 无忤为宗。人皆有党, 亦少达者。是以或不顺君父, 乍违 于邻里。然上和下睦, 谐于论事, 则事理自通, 何事不成”— ——这是 儒家; 第二条“笃敬 三 宝 , 三 宝 者 佛 法 僧 也 …… ”— ——是 佛 家 ; 第 三 条“承诏必谨。君则天之, 臣则地之。天覆地载, 四时顺行, 万气得 通。地欲覆天, 则致坏耳, 是以君言臣承, 上行下靡, 故承诏必谨, 不 谨必败。”— ——是法家; 这集中表现了日本文化的多元共存性。
文化研究
2007.7 ( 中旬刊)
浅谈中日儒学的异同与日本文化
□王荣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及个人见解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及个人见解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及个人见解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日本的文化起源于历史上的中国。

而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最广泛的,古代的日本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上都吸收了唐文化,继而逐步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带有鲜浓中国意味而又独特的日本文化。

唐对日本的文化影响真是广泛,在政治上,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效仿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在文化领域,日本大量吸取了唐朝的文化,仿效唐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也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在生活习惯上,也习染唐风,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后发扬光大,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日本人也在重阳节登高,日本的传统服装和服也是由唐朝服装改进而来,他们还向唐朝学会了制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围棋也于此时传入日本。

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一位汉学家内藤湖南所说: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了。

这深刻地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多么大--它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日文化的比较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唐与日本交往中所显示的强盛,同时还感受到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向先进文化学习的民族,这种好学精神有利于推动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日友好往来的历史也告诫后人,只有和平友好往来,双方民族才会共同进步鉴真大师的东渡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仅对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建筑、雕刻、医学、文学、印刷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也极为显著,尤其是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展览,我们将全面了解、学习鉴真精神,大力弘扬鉴真精神,进一步促进扬州与日本在经济、文化、学术等各方面的交流,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攻坚克难,加快崛起,为实现“两个率先”的伟大目标而奋发有为。

在文化的本源上,日本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是相近的或相通的。

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在汉字传来前没有自己的固有文字等等,说明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作者:刘丹来源:《大观》2017年第02期摘要:中国有着长远的历史发展,古时期创作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和科技创作,并随后传往众多国家,促进这些国家和区域的发展。

日本是和我国相邻的国家,其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中国文化的传输为日本古时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据文献记载,中日两国进行文化交往从汉朝时期开展,目前已有2000多年往来,中国文化已经深入到日本文化的体系中。

文化是各国当前发展的主要构成之一,为了使国家综合实力得到强化,各国纷纷开展文化建设。

本文从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入手,从语言文字、农业文化、思想信仰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了解中国文化在日本发展中文化建设方面起到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影响前言:文化是当前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对人们生活有着直接影响,人们的饮食生活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精神信仰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体现。

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同样各国之间存在文化交流,有着相互融合的文化部分。

日本和中国文化就存在融合或是相似的部分,这是因为从汉朝时期两国就进行文化的往来,古时期主要是日本向中国进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引进,例如文字、农业生产等方面。

这些文化的输出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体系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很多中国文化已经融入日本文化中,形成重要的建设作用。

一、中国文化中的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字起到重要影响成为日语组成部分中国要远远领先于日本创作自己的文字,早在秦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就呈现繁荣的态势,处于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前列。

而那个时期的日本还是一个孤立岛国,整体发展水平较为原始,只形成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1]。

在西汉建立初期,人们已经开展海上探索,当时有一部分汉朝居民从朝鲜半岛过度海洋来到日本,为日本人带去文明,主要是汉字的使用方法、具体发音和词义等文化。

日本人深深被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所深深折服,他们通过运用自身智慧对汉字文化进行学习和创新,对汉字文化中的字体和音等内容进行吸收,用词义和假名文字等形式进行结合,形成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

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篇

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篇

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篇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1在日本思想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中国儒家思想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文化与思想》一书阐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律令制订的影响。

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在福冈县志贺岛发现的金印、在《魏志》上留有记载的卑弥呼,这些都表明了当时日本的当权者积极向大陆派遣使者,通过与大陆强国保持联系来维持对国内各势力的权威。

长期以来,从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入了数量众多的文物和先进技术,而其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无疑是文字的传入了。

现今失传的《魏略》是早于《魏志》的史书,在《魏志》的注释里有从中引用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一节关于倭人的记述如下:“其俗、不知正岁四节,但计春耕秋收为年纪。

”大意是说,当时的日本人还不知年的计算方法以及四季的区分,仅仅通过春耕秋收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中国经三国时期、晋朝而进入南北朝时期,日本的王亦开始向南朝诸国派遣使节,《宋书·夷蛮传》中附录了记载倭武王征服诸国、统一国家业绩的《倭王武上表》。

在倭国国王的对外交往中文字被正常地使用,埼玉县稻荷山古坟中出土的铁剑上镌刻着前后八代倭王的系谱,由此可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接受和汉字的使用远在佛教传入的几个世纪之前便开始了,而佛教在日本的接受和普及也正是以良好的汉字汉文知识为背景才成为可能。

由于文字的传播和普及,高度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得以传入。

稻荷山古坟发现的铁剑上刻着“辛亥”纪年,如将此辛亥年确定为公元471年,那么日本在公元5世纪后期便拥有了与中国相同的纪年方法。

《日本书纪》中记载了钦明天皇十四年,百济的历法博士来日,推古天皇十年(602),百济僧人观勒传入历书。

这样,在公元7世纪前期,有关天文地理的知识便传入日本,在年月日历法计算方面,日本终于进入了“中华圈”。

中国传来的历法中将太阳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天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天分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分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节气分为十五日,如此井然合理的自然观在日本民间被广为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安塞县第二小学黄文梅
摘要:中国儒家文化思想扎根于中国,传播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日本就是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教大的国家之一。

日本通过对中国儒家思想的吸收衍化发展,将其融入了其本国的民族精神、宗教“神道”、“武士道”、企业文化、法制、教育等各个方面,而且这种影响也会日益深化。

关键词:儒家思想;日本;继承和发展
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一样是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纵观儒学文化,体系非常庞大,包括了道德、修生、养性、治国、治家、哲学、艺术、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至汉朝时,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第一次被改造和融合,称为了中国最正统的符合封建王朝统治要求的思想。

在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影响。

日本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从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看,日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不厚重,但在日本,尤其是日本学者都致力于发掘深层文化。

日本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日本文化可以说就是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兼容与对本民族优秀文化挖掘、承传的基础上形成的。

比如说“和”的思想在日本的传统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从中日语言文字学的角度上看,日本人自称为“和”族,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分不开的。

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日本的传播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董仲舒“摆出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儒家文化的地位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佛、道文化业日益兴盛,虽然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并未动摇,
但是也受到了佛、道文化的极大挑战。

这个时候,飞、儒家文化表现出极大地包容性与生命力,在儒学文化思想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成熟的同时,日本的本土文化也在进行不断地演化。

(一)儒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源头。

公元285年即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人王仁带着十卷《论语》和一卷《千字文》到达日本。

这是儒学经典著作《论语》第一次到达日本,也是有史可靠的儒学第一次与日本的接触。

王仁应该是在日本推行儒学文化的开路先锋。

自王仁开始,日本贵族和僧人开始研习《论语》和《千字文》和汉语,全面学习中华文化。

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和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是纯粹的汉语史书,有了儒家文化的初步影子。

(二)中国儒学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的高峰。

盛唐时期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

据考证,日本遣唐使共派出12次,每次最多时300人到800人不等,中国先儒家文化思想及政治体制,均在唐朝时期由浅入深地被日本民族吸收。

当时儒家思想影响日本国民的道德生活极深,自从圣德太子执政时期(593~621)奖励儒学以来,经过不断提倡,社会上很快形成好儒习汉的风气,儒家思想很快普及到日本各地。

孝德天皇(749~757)在位时更是并效仿唐制,令全国每户备孝经一本,主张“孝为百行之先”。

平安朝初期的文化继承了奈良时代学习唐代文化的遗风,汉文学特盛,约历时一个世纪之久,被称为“贞观文化时代”。

这也是中国儒学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的高峰时期。

(三)朱子学说在日本的统治地位标志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达到顶峰。

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朱子学传日本,经过350多年的传播,逐渐地兴隆起来,并被德川幕府奉为“官学”,成为江户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随着中国阳明学和清代考证学的传入,日本又相继形成了阳明学派、古学派、考证学派等儒学流派,达到了日本儒学的鼎盛时期。

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传入日本后,经过不断的衍化和本土化,日益和日本本国结合,影响了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对日本民族精神的影响。

日本被称之为“大和魂”的民族精神,在日本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国家,这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和”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兼容天下、博大胸怀的文化观念也使得日本文化对域外文化始终保持了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宽容精神,给日本国家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二)对日本宗教“神道”的影响。

神道是日本民族固有的、传统的精神产物。

因此,它在日本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直至今日,神道在日本人的生活当中仍然无所不在。

日本神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作为原始社会里的民族宗教的原始神道阶段、带有“神佛融合”倾向的皇室神道阶段、以“神儒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近世神道阶段和国家神道、教派神道阶段。

一是儒家文化思想的传入促使日本神道的“觉醒”和形成;二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启发了日本神道积极谋求自身的理论体系化的“意识”;三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客观上“庇护”和“扶持”了日本神道的发展;四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促使日本神道通过对教义、教理的参考、借鉴,完成了自身的理论和学说的建设,比如说神道的祭祀以及以藤原惺窝及其弟子林罗山为首的“神儒一致论”甚至“神主儒从”论, 无不透露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痕迹。

(三)对日本“武士道”的影响。

武士道是日本的一种特殊文化,它是随着武家社会的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精神。

一方面武士道的产生是由社会条件的需要,适应主君、家臣、武士等社会关系的协调产生的;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相关元素吸收并包孕育而成的。

日本的“忠”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忠君爱国”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作为现代发达国家,“忠君”的思想即全体日本人民忠于天皇陛下的思想一直主导着日本的主流思想了。

(四)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当代日本社会,被融入企业管理方法和思想之中。

儒家文化思想中的“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日本的众多企业家。

儒家文化思想的“和为贵”思想也被日本企业界吸取并加以改造,提出“和谐高
于一切”的口号,认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和谐关系。

日本很多的企业文化都认为管理人员与雇员之间、同事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决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五)对日本法制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内涵对日本的法制建设有着极大地影响。

日本进入7世纪以后,当时的圣德太子进行了日本社会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了《十七条宪法》,虽然并非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宪法,但是却是日本法制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其第一条就是“以和为贵、无忤为宗。

”这简直就是直接把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和为贵”直接搬来适用。

其第四条“群卿百寮、以礼为本。

”也是儒家礼制的最大体现。

其第九条“信是义本、毎事有信”也是在中国儒家文化思想源于孔子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影响下产生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儒家文化思想通过在日本的不断传播、衍化和本土化,被日本文化大量吸收,影响了日本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而且这种影响也势必日益深化。

参考文献:
[1]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2] 严绍璗.《日本儒学的近代意义》.《中日比较文化论集》.,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0.
[3]崔景明,赵秀兰.“儒家文化圈”中的中韩日[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5).
[4]山室信一.明治儒学的存在形态及其意义[A].刘岳兵.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
[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张德.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J].探索与争鸣,199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