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全国各地PX事件中各地政府应对策略分析
案例背景:
近年来,以引进大型二甲苯化工项目(后简称为“PX”项目)而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屡次在国内发生。如厦门“PX”事件,6月1日群众集体和平“散步”,抗议“PX”项目在厦门落户;2011年8月14日大连市民自发组织到位于人民广场的市政府进行示威集会,随后展开游行。2012年10月22日,宁波镇海湾塘等村数百名村民,以该市一化工企业(PX项目)距离村庄太近为由,到区政府集体上访,并围堵了城区一交通路口,造成群体性事件。现在我就以PX系类事件对其中政府公共危机应对策略进行若干简单分析。
案例分析:
1、各方广泛参与呼唤制度平台依然欠缺
各方PX事件中,政府在信息讨论上主要采取被动策略,很少主动与群众交流。大连PX事件以及宁波镇海事件,都出现了暴力行为的报道。信息不公开透明,导致后续的事件中暴力冲突的隐患日剧突出。这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是极为不利的。
2.经济发展和地方民意的博弈日渐突出
PX事件的发生地,都是在中国经济相对而言非常发达的地区。这就说明公众们利益诉求已经从吃饭问题更多地走向了公平公正、知情权、参与权等各种新层次上的问题。这个时候政府仍然只遵循“经济发展第一位”的思路,必然导致与民意的冲突,使得本来可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演变成公共危机事件。
3. 政府对各种新型媒体和传播方式应对不足
在PX项目事件中,新型媒体从时间和空间上极大地缩短了人们同公共危机事件的距离。各种新媒体上传播的消息,可以及时有效地将政府的应对策略传播给群众,从而有助于政策的高效性。但是它也对政府处理不同意见的速度与正确性提出了挑战。当前若干次PX事件的发生,也从一定程度上给政府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应对新媒体上。相信这一点在未来的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中,都会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