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原理(精选)
软交换文档
![软交换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c0293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0.png)
软交换1.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是一种通过软件实现的交换机系统。
传统的交换机通常是基于硬件的,而软交换则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软件实现交换机的功能。
软交换可以处理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通信形式,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软交换的优势2.1 灵活性软交换的灵活性是传统硬件交换机无法比拟的。
软交换可以通过对软件的升级和更新来实现新功能的添加,而传统硬件交换机则需要更换整个硬件设备。
这使得软交换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快速适应变化,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成本效益相比传统硬件交换机,在软交换的架构下,投资成本较低。
软交换可以在通用服务器等现有硬件上部署,而不需要购买额外的专用硬件设备。
此外,软交换在运行成本方面也更加经济,因为软交换可以通过软件调整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2.3 功能丰富软交换通过软件的灵活性,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
软交换可以支持传统的电话交换功能,如呼叫转接、呼叫等待、呼叫保持等。
同时,软交换还可以支持更多的增值服务,如语音信箱、呼叫中心功能等。
这些功能的丰富性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体验。
3. 软交换的应用场景3.1 企业通信在企业通信中,软交换可以代替传统的电话交换机,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软交换可以支持企业内部通话、语音会议、呼叫转移等功能,提高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
同时,软交换还可以和企业的办公电话、IP电话等设备进行无缝集成,提供更灵活的通信体验。
3.2 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可以使用软交换作为核心网络的交换机设备,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通信服务。
软交换可以支持大规模的呼叫处理和转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话体验。
与传统硬件交换机相比,软交换可以更容易进行扩展和升级,适应运营商业务的变化。
3.3 虚拟运营商虚拟运营商可以通过软交换提供电话服务。
虚拟运营商通常没有自己的物理网络基础设施,而是通过与其他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服务。
软交换可以作为虚拟运营商的核心网络设备,提供电话接入、呼叫处理等功能,帮助虚拟运营商更好地提供电话服务。
软交换
![软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0b9e81f3f90f76c661371a4e.png)
什么是软交换?在询问这样的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得到一系列特征的描述:它是NGN(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它具有开放的架构,它能够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分离……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功能(IP PBX)。
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
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
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 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 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 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 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
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
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原理全解
![软交换技术原理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4cf59ff4af45b307e9719776.png)
语音编码种类
• G.711:64Kb/s(无压缩) • G.729a:8Kb/s • G.723.1:5.3kbit/s或6.3kbit/s(可跟据网络情况自动调整速
率)
语音编码技术(2)
语音静荷大小:一个语音分组所包含语段信息 的时间长度,单位一般为ms。
软交换机的功能分工
软交换机其功能可以分为电话呼叫服务器、SIP 服务 器等
• 电话呼叫服务器: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实现对所属中继网 关和接入网关的控制,实现基于分组承载网络的 PSTN/ISDN 业务特性。部分设备制造商将这类服务器再细 分为汇接(长途)层面的呼叫服务器、端局层面的呼叫服务 器和移动呼叫服务器。
• 通过API开放业务,由Application Server或第三方业务平台 放业务逻辑, Softswitch负责业务具体的实施;
• Softswitch充当SSP,通过 INAP 和智能网中已有的 SCP 通信, 重用目前已经存在的智能业务;
• 直接在 Softswitch 本机上提供增值业务(如800号、移机不 改号)
1. 软交换设备技术要求 2. 媒体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3. 信令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功能与协议
PSTN交换局
模拟用户
V5.2用户 PBX用户 ISDN用户 ADSL用户 无线用户
软交换设备
协议处理功能
分
接
资源控制和管理功能
组
入
网
功 能
维护和管理功能
接 入 功
语音压缩功能
PSTN端局
中继网关 接入网关
“A”主用 “B” 备用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课件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0875e050e2524de5187e54.png)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用在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接入设 备之间,提供软交换设备对媒体接入设备的控制,是 一种主/从控制协议体系。主要有IETF制定的MGCP、 MEGACO 和ITU-T制定的H.248等。
呼叫控制协议用于建立呼叫,是一种对等方式的通信 协议,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主从方式完全不同。主 要有:BICC、SIP-T、SIP-I等协议。
Package) ◦ DTMF检测包dd(DTMF Detection Package) ◦ 网络包nt(Network Package)
6.3.2 H.248协议消息 6.3.2.1 协议栈结构
H.248 UDP/TCP/SCTP
IP MAC L1
H.248 UDP/TCP/SCTP
IP MAC L1
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
பைடு நூலகம்
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
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
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
提供可编程能力。
6.2.2 软交换体系架构 6.2.2.1 软交换体系架构
业务层 控制层
资源的利用
◦ 电交换达到上限
传统网络的局限
◦ 基于电路交换技术,资源利用率低; ◦ 网络结构不合理; ◦ 业务开发受限; ◦ 无法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1、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
业务层
业务生成 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策略服务器
控制层
控制层设备
控制层设备
传送层
核心分组网
接入层 信令网关
中继网关
2、关联属性
◦ 关联标识
软交换
![软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54aed376caaedd3383c4d338.png)
软交换1.概念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分层组网是建设低成本融合网络的核心理念2.基本要素软交换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生成接口,接入能力,支持系统。
(1)生成接口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接入能力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3)支持系统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
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3. 体系结构软交换控制设备(Soft switch Control Device)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
现代交换原理——软交换技术与NGN
![现代交换原理——软交换技术与NGN](https://img.taocdn.com/s3/m/91b53fce4028915f804dc299.png)
软交换
H.248
H.248/ Megaco 终端
图5
H.248协议应用范围
四、SIP 会话初始协议(SIP)是IETF提出的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 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 SIP系统的基础协议是SIP协议和用于SIP消息体的会话描 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IP主要用于SIP终端和软交换之间、软交换和软交换之间 以及软交换与各种应用服务器之间,如图6所示:
NGN是业务驱动的网络,业界公认的主要特征有: 业务和终端趋于IP化; 高速宽带,能综合实时业务、非实时业务、宽带 业务、窄带业务以及多媒体业务; 业务网采用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与承载分 离的体系结构; 安全可信的网络; 能够保证电信级的服务质量; 有良好的生态模型和商业价值链。
软交换功能
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 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软交换主要 完成以下功能: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呼叫控制功能、业务
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H.232和SIP、INAP)、支持
开放的业务/应用接口功能、认证与授权功能、计费功能、 资源控制功能和QoS管理功能、协议和接口功能等。它的 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4. 多点控制单元。支持三个以上的终端用户进行会话。
二、MGCP • H.323网络向下一代IP电话网 络演进时,H.323网关的媒体 和信令处理功能分离:媒体 网关(MG)负责媒体的处理, 信令处理功能将会转移到媒 体网关控制器(MGC)中。 MGCP • MGCP 主要应用在 MGCP 终 MGCP 端和软件交换之间、 MGCP 媒体网关和软交换之间,如 媒体网关 图4所示: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047ae09f7ec4afe04a1dfcd.png)
2020/3/23
12
软交换网络可以克服现有电信网络
存在的以下问题
软交换网络是开放型的,可以在PSTN及分组网
中传送业务,克服了异构网络环境下进行业务 交换的难题;
软交换将网络的媒体传输部分、呼叫控制部分
及业务生成部分相分离,解决了上层服务交替 时难以平滑过渡的问题;
软交换网络在各层与各单元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和开放接口进行通信,有利于不同网络设备之 间的互通和集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软交换网络通过利用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进行
承载传送,克服了基于TDM的传统网络容量不
2020/3足/23 的缺点。
13
新的网络结构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原 有网络近期不会消失,就产生了新、旧 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如何灵活、有 效地使现有的PSTN网络与分组网络实现 互通,将PSTN逐步地向IP网络演进,其 关键的技术就是软交换 。
2020/3/23
23
(3)业务提供功能 相对于传统网络中业务由设备水平决定,下一 代网络是以软交换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为核心, 以业务驱动网络。网络运营为业务运营商提供 开放式接口,引入独立于网络运营商的业务运 营商。业务运营商将利用不同的技术为用户提 供个性化的服务。
(4)业务交换功能 识别智能网呼叫并把它上报给业务控制功能, 最终由SCF控制整个呼叫从而保证软交换网络 内的用户享用现有智能业务。
务的方式,在制订交换机规范时就已确定该交
换机应提供的功能,因此,在增加新的业务时,
必须要对交换机和相关的信令流程作相应的修
改。
2020/3/23
10
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的比较
为了满足快速修改和生成业务的需要,缩短提 供业务的时间,出现了公共的业务平台,即智 能网。智能网的设计思想是把呼叫控制和业务 提供分离开。交换机完成呼叫控制,智能网完 成业务提供。智能网的出现大大增强了传统电 信网络提供业务的能力,缩短了业务提供的时 间。但是这种分离仅仅是第一步,随着承载的 多样化还必须将呼叫和承载连接进一步分离, 这就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思想。
软交换
![软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77adcb074431b90d6c85c7cb.png)
软交换1. 软交换基础概念什么是软交换?在询问这样的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得到一系列特征的描述:它是NGN的核心,它具有开放的架构,它能够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分离……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功能(IP PBX)。
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
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
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 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 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 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 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
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
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课件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0875e050e2524de5187e54.png)
信令传输适配协议简称SIGTRAN协议,是将在传统的 电路交换网中传送的信令消息转换成在IP网络上传 送的信令消息时所用的适配协议的总称。它支持标 准的原语接口,不需要对现有的电路交换网络中信 令的应用部分进行任何修改,从而保证已有的电路 交换网络的信令应用可以不必修改而直接使用。主 要的SIGTRAN协议包括NO.7信令的传输层协议SCTP及 适配协议:M2PA、M2UA、M3UA、SUA/IUA/V5UA等。
实体:
◦ 接入网关、中继网关、信令网关、综合接入设备、边界网 关、智能软终端等
功能:
◦ 传送层(承载/传输层)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将接入层中的 各种媒体网关、控制层中的软交换设备、业务应用层中的 各种服务器平台等各个软交换网络的网元连接起来。
实体:
◦ 传输
SDH网络;ASON网络;
◦ 承载
1、 软交换的引入
引入智能网 引入H.323网络 程控交换机功能分离
业务网络(SCP)
信令模块
业务 接入 模块
呼叫 处理 模块
中继 模块
中心局电路交换机
SS7信令传输网络 (STP)
TDM传输网络
信令模块
中继 模块
呼叫 处理 模块
业务 接入 模块
中心局电路交换机
PSTN 用户
程控 交换机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用在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接入设 备之间,提供软交换设备对媒体接入设备的控制,是 一种主/从控制协议体系。主要有IETF制定的MGCP、 MEGACO 和ITU-T制定的H.248等。
呼叫控制协议用于建立呼叫,是一种对等方式的通信 协议,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主从方式完全不同。主 要有:BICC、SIP-T、SIP-I等协议。
WCDMA移动软交换基本原理-deng
![WCDMA移动软交换基本原理-deng](https://img.taocdn.com/s3/m/968c788884868762caaed5f3.png)
R -S G W G G SN
G M SC se rv e r
C
M h
G c
N c PSTN N b
H LR
H
A uC
G r
G n
D G F
E IR
G f G s
VLR
B
E N c
V LR
B
SG SN
M S C se rv e r
M c
M S C se rv e r
M c
CN C S -M G W
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是无线网络控制器,主要完成连接 建立和断开、切换、宏分集合并、无线 资源管理控制等功能。具体如下: 执行系统信息广播与系统接入控制功能; 切换和RNC迁移等移动性管理功能; 宏分集合并、功率控制、无线承载分配 等无线资源管理和控制功能。
1、MSC分成两个不同的实体:MSC服务 器(MSC Server,仅用于处理信令), 和电路交换媒体网关(CS-MGW,用于 处理用户数据),MSC Server和CSMGW共同完成MSC功能。对应的GMSC 也分成GMSC Server和CS-MGW。
R4软交换功能实体
MSC服务器(MSC Server) 继承了 R99 MSC的所有电路域控制面 的 功能,不在其内部实现承载面的交 换功能; 对外提供纯粹的信令接口 集成了R99 VLR功能,以处理用户业务 数据及CAMEL相关数据。
WCDMA移动软交换基本原理
邓大为
WCDMA系统结构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 信系统)是采用WCDMA空中接口技术 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把UMTS 系统称为WCDMA通信系统。UMTS系统 采用了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类似的结 构,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和UE。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38eeb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4.png)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软件实现的通信交换技术,用于实现电话网
络中的交换机功能。
传统的电话交换机是通过硬件设备实现的,而
软交换则完全依靠软件来完成交换功能。
软交换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传统电话交换机的功能,包括呼
叫接通、呼叫转移、呼叫保持、呼叫转接等。
它基于计算机服务器,通过软件程序来处理和转发电话呼叫。
软交换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灵活性:软交换技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扩展,可以根
据需求快速调整和更新交换功能。
2. 成本效益:相比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软交换技术成本更低,因为
它不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
3. 可伸缩性:软交换技术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可以处理大量的电话
呼叫和用户。
4. 多功能性:软交换技术可以集成多种通信功能,如传真、语音信箱等。
然而,软交换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对网络质量要求较高,需要较好的网络带宽和稳定性;安全性方面也需要特别关注,以保护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灵活、高效的电话交换服务。
它是未来通信发展的趋势之一。
交换第8章(软交换基本原理)ppt课件
![交换第8章(软交换基本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4f84d4ee06eff9aff80769.png)
SIP/H.323 SIP/H.323
AMG
IAD
Soft-phone
E-phone E-Phone
MGW PLMN
6
软交换的定义
▪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部分。 ▪ 国际软交换协会(ISC)的定义:提供呼叫控制功能的
软件实体。 ▪ 广义的定义:泛指一种体系结构,利用该体系结构可以
建立下一代网络框架,涵盖NGN架构中的四个功能层面, 主要由软交换设备、信令网关、媒体网关、应用服务器 等组成。 ▪ 狭义的定义:专指软交换设备,定位于控制层面。
31
MGCP协议栈
MGCP UDP
IP MAC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32
H.248/MEGACO协议
▪ MEGACO是由IETF的MEGACO工作组制定的,H.248 是由ITU-T制定的。H.248和MEGACO实质是一样的, 是IETF和ITU-T共同认可的标准协议。
▪ 软交换和媒体网关或软交换与H.248/ MEGACO终端之 间的标准协议。
软交换技术
1
下一代网络(NGN)概述
NGN定义:
▪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 ➢ NGN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 的全新的网络。 ➢ 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 ➢ 业务和呼叫控制完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 分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 ➢ 开放式业务架构。
3
MAC
2
1
30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 MGCP协议是H.323电话网关分解的结果,由IETF的 MEGACO工作组制定,具体内容可参见IETF RFC2705。
▪ MGCP协议主要用于软交换和媒体网关或软交换与 MGCP终端之间。
软交换技术专业知识讲座
![软交换技术专业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2c1371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a.png)
2023/12/13
1
序言
“软互换”旳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 国旳贝尔试验室首次提出;
软互换技术是老式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变 旳关键技术;
软互换技术不但实现了网络旳融合,更主要旳 是实现了业务旳融合;
软互换系统吸收了IP网络技术、ATM网络技术
和智能网技术等众家之长,形成了分层、全开 放旳体系构造;
2023/12/13
24
(5)操作维护功能
配置管理
查看媒体网关、查看中继线及中继组配置,路由旳配 置
客户服务
查看配置旳 号码,以及相应号码所开通旳业务
系统监控
查看系统进程信息和中继资源信息
顾客管理
不同顾客能够授予不同权限
历史话务统计
分析某一时间段内话务量连续变化
告警系统
2023查人/1看机2/各命13类令历交史 互告功警能纪录
狭义
一种建立在开放平台上能够实现分布式通信功
能并为下一代网络提供呼喊控制和信令旳开放 式原则软件
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旳关键设备之 一,它独立于传播网络
一般称之为软互换设备或者软互换控制器
2023/12/13
17
软互换旳概念
软互换能够集成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 例如无线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之间,完毕不同通信协议旳转换;
软互换本质上提供一种开放旳网络体系构架,为不同旳厂家开发各个层面 旳产品提供开放旳原则。引入软互换是为了建立一种集有线、无线、话音、 数据、多媒体业务为一体旳综合性旳网络,这是化零为整旳思想,而在网 络组件旳设计上,又采用化整为零旳措施,分离业务与呼喊控制、分离呼 喊与承载,这是为了以便各个组件独立演进;
软交换机的基本原理
![软交换机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a031ec4afe04a1b071dee8.png)
作性允许用户同时享有恩科薪产品的商扩属性和Hi- tadli needom StorB鼯的可靠性。
日立数据系统还宣布与息科公司签定了一项意向书, 其内容为转铺和支持思科的MDS 9∞O系列Multilayer Direc伽幅韶FBb曲曲itch幅,将其作为日立数据系统s^N 交换机产品的一部分。有关协议奢救确定后,日立数据系 统将向客户提供MDs 9000以展垒謇相关晨务和支持。
3软交换机的框架
软交换机主要处理实时业务,首先是语音业务,以后 还将处理视频和多媒体业务。虽然目前敷据业务量增长掘Fra bibliotek。,§
万方数据
快,但目前语音业务的收益仍是数据业务的好几倍,所 以从经济角度来看,软交换机首先应能支持语音业务, 这样可以保证软交换设备基本的实用性。随着两络融合
过程的推进,必将会不断出现新的应用,因此软交换还 应该考虑在具有新的网络服务设施的屙时提供各种增 值业务和补充业务。 3.1基本框架结构
磴剐P网闻以及各类冈关的互逼。
(3)统一的赉源控制和蕾理 NGN的目标悬要实现电路变换同络和口罔络的融合 以及业务的互通。这就要求盛须鼻体考虑如何实现中堪电 路赉潭和碍媒体的控捌和蕾理。以璐uP和s霹的互通为倒,
跚傻提供电路壹囊,它对电路赉■的措埭和控制较俺
单;而SIP中列由SDP协议进行完瞢和相对复杂的臂理.较 交换机酋够实理这些资濠的统一控■和警理。
万方数据
的呼叫控制、H.323的呼叫控制等)的基本呼叫控制,而与 业务相关的控制部分,在软交换机中是与基本呼叫控制分 商的,只是通过软交换机将业务相关的控制提交给业务应 用层,并与其交互。该交互基于开放的AH,能够进行逻辑 化控制,实现与外部应用平台的互通。
软交换技术原理
![软交换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0b478aaaea998fcd220e7a.png)
软交换技术原理软交换网络设备的技术要求软交换网络中的主要设备软交换设备(SS)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完成协议适配、呼叫处理、资源管理、业务代理等,并作为系统的对外接口完成和其它系统的互连互通功能。
信令网关(SG)完成电路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之间SS7转换的功能中继媒体网关(TG)在软交换的控制下,完成流媒体的转换功能,主要用于中继接入接入媒体网关(AG)在软交换的控制下,完成流媒体的转换功能,主要用于终端用户、PRI、BRI、V5接入IAD主要完成终端用户的语音、数据、图象等的综合接入功能应用服务器利用软交换提供的应用编程接口(API),通过提供业务生成环境,完成业务创建和维护功能软交换设备技术要求NGN 的控制核心:软交换设备软交换机(Softswitch )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软交换可继承原有PSTN/ISDN 网络的业务特性,因此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传统的TDM 交换演进到NGN 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软交换设备的功能要求软交换机提供业务的方式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 Softswitch 中直接完成的新业务提供方式有三种通过API 开放业务,由Application Server 或第三方业务平台放业务逻辑, Softswitch 负责业务具体的实施;Softswitch 充当SSP,通过 INAP 和智能网中已有的 SCP 通信,重用目前已经存在的智能业务;直接在 Softswitch 本机上提供增值业务(如800号、移机不改号) 业务提供功网管功能计费功能SSF 功能呼叫控制功各种 媒体SI PH.248MG CPINH.323 IPN O.7AAA 服务器网管服务器 应用服务 SIP 系统 Softswi tch互通功信令网关信令网关软交换设SIP/INAPSNMPSS7/IP(SIGTRINASIP/BICCSH软交换机的功能分工软交换机其功能可以分为电话呼叫服务器、SIP 服务器等电话呼叫服务器: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实现对所属中继网关和接入网关的控制,实现基于分组承载网络的PSTN/ISDN 业务特性。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ac5e25cfc789eb172dc8b9.png)
②下一代网络(NGN)提供的业务
全面继承PSTN传统话音业务(包括基本话音 业务、电话补充业务、CENTrEx业务、 ISDN PRI补充业务、IN类业务等); 基于SIP的宽带多媒体业务; PSTN与因特网相结合的业务(即PINT业务, 如点击拨号、点击传真、WEB800、ICW 等 ); 用户可定制的个性化业务。
5.5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①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状况
欧洲电信部门对于软交换(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和应 用,大体上采用比较务实和谨慎的态度,他们根据 自身网络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的发展来采取对策。
德国电信积极开拓国际IP网的话音业务,注重新技术和 新设备的试验和评估。 英国电信在长途网和本地网中实现分组话音,在本地网 的5个节点中开展了软交换实验,部分已经商用,并且试 验规模在逐步扩展。 比利时电信的技术部门在NGN方面,重点研究未来分组 话音网络的体系架构和需求,为开展现场试验进行技术 准备
④ 软交换的主要协议
MGCP协议
MGCP协议主要用于软交换和媒体网关或软交换 与MGCP终端之间,软交换通过此协议控制媒体网 关/MGCP终端上的媒体/控制流的连接、建立和释 放。 MGCP协议基于主从结构,因此其解决方案有利 于网关的互连,适合构建大规模网络,且可以和 No.7信令网关配合工作,能与No.7信令网良好集 成,协议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此外,由于呼叫控制 与媒体处理分离,可使多个厂家的设备来构建网络。
5.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媒体网关接入功 能 呼叫控制功能 业务提供功能 互连互通功能 网管功能 操作维护功能 计费功能 认证/授权 地址解析 语音处理
5.4 软交换系统的新业务简介
传统话音业务 话音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媒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