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进行简单的流程优化-【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2.3.2进行简单的流程优化-【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2.3.2进行简单的流程优化-【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三、流程的优化

任务二进行简单的流程优化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技术需求对已有流程进行优化,并用流程图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技术需求对已有流程进行优化,并用流程图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流程的改进和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它建立在设备和工艺水平提高和对流程内在机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例如,零件加工中材料的改变,会导致设备的改变和工艺方法的改变,从而加工流程就要改变;若材料不变,加工工艺改变了,设备也要改变,流程也随之改变。因此,流程与材料、设备、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优化流程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条件。

2、新课学习

案例分折

生产线焊接设备的流程优化

焊接是种生产工艺,常用的煤接方法是利用大电流将两种金属部件熔接在一起。由于零件太小,目前很多生产线还不能完金依靠机械臂完成工件的抓取,只能手工完成。

其焊接流程为:

焊接台空置→用手放置工件1→用手置工件2→移开双手→脚踩下控制踏板→焊

接电极下压、通电完成焊搂

效率与安全隐患分析:工人手脚并用,双手放好工件后,立即踩下控制踏板,中间可以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快速地完成烨接。但是,由于工人动作太快,双手尚未撤离,控制踏板可能已经被踩下,焊接电极就会直接压到工人的手指,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从提高安全系数角度看,该流程需要优化。

优化方案一:

具体方案是:不采用脚踩下踏板进行焊接,而是在焊接机的两侧放置两个按钮,必须用双手同时按下按钮,烨接机才能进行焊接。这样双手必须离开工件,就登免了煤接时煤接电极砸到手指的事故发生。

优化后的流程为:

焊接台空置→用手放置工件1→用手置工件2→双手按下两侧按钮→焊接电极下压、通电完成焊搂

此流程的优化通过改变流程的环节,将脚的操作改为手的操作,从而避免r 重叠性操作(手脚同时操作)而产生的伤害。

效率与安全隐患分析:这样的设计基本消除了安全隐患,但是依然存在两个问题:

1、双手需要运动到两侧较远的距离才能按下按钮,降低了生产效率。

2.按钮有可能被其他人按下,产生安全隐患。

优化方案二:

将控制按钮改成微动开关,安装在烨接位置的两侧。工人安放好工件之后,只需要打开双手,双手同时触碰两侧的微动开关,就能控制电极下压进行煤接,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流程为:

焊接台空置→用手放置工件1→用手置工件2→双手打开触碰微动开关→焊接电极下压、通电完成焊搂

效率与安全隐出分析:这样的设计消除了安全隐患,但是依然有问题.双手仍要同时触班微动开关,工人重复劳动时间长。

优化方案三:

为了进-步提高安全性,还可以在煤接区域的周国安装光栅传感器,只要任意一条光糖被遮挡,设备就会立即停止。这种优化是以光栅技术作为条件的。

思考:

请说明这三个优化方案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三个优化方案之间有什么关系。

马上行动

孙字小组制作的笔简得到了同学们的充分肯定,经过学校及老师的同意,他们决定为全班每位同学制作一个组合式金属笔停。从一个小组制作-一个笔筒,到-个小组制作多个笔简,必然要对原先的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质量。请分析孙字小组制作流程的优化可以有哪些具体的方案。

案例分析

组合式笔筒的工艺流程及优化

如图2-37甲所示是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的笔筒,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如图2-37乙所示是用激光切割机制作的有机波璃笔简,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建模→激光切制机动割→粘接组合→修饰成形

思考:以上两款笔筒,其工艺流程与手工制作木制笔筒和金属笔筒相比,邸些方面得到了优化?

拓展阅读

流程再造与信息化基础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T学院教授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挺出企业再造理论和方法。企业再造是指“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经营基准,而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并彻底改革”。在一个企业中,业务流程决定组织的运行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摈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主新设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

哈默教授认为,企业的流程再造就是企业的一-场革命。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作为企业再造的手段。流程管理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必须以快速而灵敏的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信息处理系统,几乎所有的相关工序都可以同时进行。通过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决策者可以及时掌握必需的决策信息。信息系统的建设,- 一方面构造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另方而要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网络连接,充分利用外部的信息资源。

学习反思

流程优化条件中,材料、设备、工艺有什么样的关系?流程优化的条件除了这几个方面,还有哪些?

3、课堂小结

结合技术需求对已有流程进行优化,并用流程图表达出来。

五、教学反思

技术路线写法

科研项目技术路线 一、"技术路线"的解释 1、技术路线是指申请者对要达到研究目标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在内的研究途径。技术路线在叙述研究过程的基础上,采用流程图的方法来说明,具有一目了然的效果。技术路线强调以研发项目为主线,完成项目研究内容的流程、顺序、各项研究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和步骤。合理的技术路线可保证顺利的实现既定目标,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并不是技术路线的复杂性。 2、技术路线是指进行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应尽可能详尽.每一步骤的关键点要阐述清楚并具有可操作性.如有可能,可以使用流程图或示意图加以说明,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二、技术路线编写格式(包括研究路线流程图和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研究路线流程图即产品开发流程图 1、做成树形图,按照研究内容流程来写,一般包括研究对象、方法、拟解决的问题,相互之间关系。 2、做成结构示意图:根据研究项目的子内容、研究顺序、相互关系,方法、解决问题做成结构示意图。 (二)、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示例 1、某产品开发流程图

2、研制途径流程示意图

3、工艺流程 本项目的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概要如下:工艺流程图: 成立研发机构,协调统一行动 深化项目调研,确定研制目的 国内外同类产品及技术对比确定产品目标、技术水平、研制方向设计优化设计,选择最终方案 设备控制方案液压系统设计要求设备液力端结构整机企业标准的制定实行重点突破,解决研发难题 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端结构设计液压泵体改造 制定工艺规程,投入生产试制

4、关键技术 ①经过抗菌肽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体改造,获得了一个由原来抗革兰氏阳性菌又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肽改造成了只抗革兰氏阴性菌而对革兰氏阳性菌没有抑制作用的新型抗菌肽,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了用动物肠道益生菌的嗜醋乳酸菌携带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肽基因工程菌,此基因工程菌能在动物胃肠道中分泌表达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肽,对其它革兰氏阳性菌无效,只要在动物饲料中添加这种活菌制剂,便可防治病原性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 ②为了产品质量稳定性,我们需要确定一吨以上发酵罐的工艺条件,包括最佳发酵液配方、发酵过程中pH调节方法、温度控制、最适宜的发酵时间和搅拌形式等。 其它解释 1、什么是技术特征?技术方案一般由若干技术特征组成。技术特征可以大概分为三类:1、例如产品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零件、部件、材料、器具、设备、装置的形状、结构、成分、尺寸等等; 2、方法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工艺、步骤、过程,所涉及的时间、温度、压力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具等等。 2、技术路线:是指对要达到研究目标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在内的研究途径。技术路线在叙述研究过程的基础上,可采用流程图的方法来说明,具有一目了然的效果。技术路线强调以科学问题为主线,完成项目研究内容的流程、顺序、各项研究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和步骤。 3、研究方案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实验手段、关键技术采用何种具体的实验方法、手段,在阐明实验基本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 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 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 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 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 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 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 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技术路线的写法及示例

技术路线的写法及示例 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 多见于理工科和软科学。 技术路线是指申请者对要达到研究目标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在内的研究途径。合理的技术路线可保证顺利的实现既定目标。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并不是技术路线的复杂性。 技术路线是指进行研究的具体程序的操作步骤,应尽可能详尽.每一步骤的关键点要阐述清楚并具有可操作性。如有可能,可以使用流程图或示意图加以说明,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

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这部分要写课题的实施方案,也就是你计划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你的课题的研究任务,换而言之,需要您给出一个比较可行的(理论上即可)设计方案来。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两种单体经共聚合反应而生成的弹性体共聚物。按聚合工艺方法可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两大类。从聚合机理来看,ESBR是自由基聚合,而SSBR是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ESBR的发展已过鼎盛时期,而SSBR的发展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 2.1 丁苯橡胶的分类及品种 2.1.1 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 乳聚丁苯橡胶(ESBR)的生产历史悠久,乳聚丁苯橡胶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均是高温丁苯橡胶,1937年由德国Farben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它是当前合成橡胶中生产能力最大的品种。50年代初才出现了性能优异的低温丁苯橡胶。目前所使用的乳聚丁苯橡胶基本上为低温乳聚丁苯橡胶。羧基丁苯橡胶是在丁苯橡胶聚合过程中加入少量(1~3%)的丙烯酸类单体共聚而制成。其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等较丁苯橡胶好。但这种橡胶吸水后容易早期硫化,工艺上不易掌握。高苯乙烯丁苯橡胶是将苯乙烯含量为85~87%的高苯乙烯树脂胶乳与丁苯橡胶(常用SBR1500)胶乳以一定比例混合后经共凝得到的产品。…… 1、工艺流程简述 原料丁二烯和苯乙烯按一定比例用量配成碳氢相液,在多台串联聚合釜中于5~8℃,在有氧化还原催化体系的水乳液介质存在下,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介质中除水、乳化剂外,有引发剂、活化剂、分子量调节、电解质等助剂。当聚合反应6~10小时,聚合转化率达60~62%时,可加入终止剂使聚合反应终止。所得胶乳经闪蒸脱气工序回收未反应的丁二烯和苯乙烯单体后,再加入防老剂和高分子凝聚剂,……

低温乳液聚合生产丁苯橡胶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乳液聚合生产丁苯橡胶工艺流程图 …… 如生产充油胶,则需在胶乳中加入定量的高芳烃油或环烷烃油,充分混合后,送去凝聚,后续工序同上。 表2.1 典型低温乳液聚合生产丁苯橡胶配方表 2、聚合配方及聚合工艺条件 …… 3、主要生产设备 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过程中主要设备是聚合釜闪蒸槽、脱气塔和后处理工序通用的“两机”(挤压脱水机和膨胀干燥机组)。 目前国内采用的聚合釜体积有12、20、30、45m3等多种,每条聚合生产线在4.0~4.5万吨/年,需配备聚合釜16~20台。釜径为2500~3100mm、径/高为1/1.0~1.8、换热总面积为113~160 m3(单位体积换热为3.56~3.78m2/m3),搅拌浆型为框式或布鲁马金式,釜电机功率为30~45千瓦,搅拌转数为73~100转/分。闪蒸槽为卧式,材质碳钢,最好用玻璃衬里。脱气塔为筛

产业技术路线图模板

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产业技术路线图 本项研究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工技[2013]1394号”关于技术基础“十二五”科工项目(第四批)立项的批复,项目名称: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SJC2013603C015。 引言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ping,TRM)最早出现在美国汽车行业,其目的是降低成本,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产品技术路线图。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摩托罗拉(Motorola)和康宁(Corning)公司先后采用了绘制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分别用于技术进化和技术定位及公司的商业战略。技术路线图的奠基人是摩托罗拉公司当时的CEO 罗伯特*加尔文(Robet Galvin),其为设计和研发工程师与从事市场调研和营销的同事之间提供交流的渠道。路线图的设计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看法,并最终实现共识,在这种共识的情况下,可以使其更广泛的传播,作为持续行动的参考和依据1。 技术路线图最初是由摩托罗拉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为了改善技术和产品开发的一致性而发展起来的。自那时起,这种方法在世界各地被应用于公司、部门和国家的不同层面。路线图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目标,如支持创新、战略和政策的发展和部署。解决五大问题: 1.如何更有效配置资源(中长期计划脱节) 2.如何更有效组织重大项目(项目关联性缺失) 3.如何更有效整合资源(有限资源的局限性) 4.如何更有效分工协作(部门条块分割) 5.如何更有效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失常机制缺失) Branscomb提出“技术路线图是以科学知识和洞见为基础,关于技术前景的共识。” “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五大趋势:《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创造性和引导性原则。技术路线图是一种业内广泛应用的独特方法,用于规划和交流技术开发项目、产品演化和市场目标之间的联系,其基本框架如下: 1罗伯特·哈尔,克莱尔·法鲁克,戴维·普罗伯特.苏竣等译.技术路线图-规划成功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必修模块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1 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是《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一个从小培养的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客观的物质条件保证是必须的。目前一些初中、小学学校的计算机数量不足,满足不了正常教学的需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只有更新了教育观念和改善了办学条件的前提下提高了认识水平,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 2 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例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新兴学科,学科中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很快。对于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在保持核心内容──理论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其外围内容──实践内容需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而及时予以必要的更新。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实践的教学环节,各学校可自行编写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实践课教材,系统地研究实践性教学内容、方法和理论,努力改善学生的实践条件,通过实践,让学生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

3.1 保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工具性学科,这就决定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况且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任何一个人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状态都难以做到了如指掌、面面俱到,因此有时课堂上出现学生知老师不知、老师这么认为学生却那么人为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及清醒、冷静、正确、客观、理性和辩证的认识。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彻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带给我们的桎枯枷锁,才能真正营造相互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良好课堂氛围。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作为教育行为的执行者必须彻底放弃对师道尊严的某些狭 隘而执着的理解,以宽广的胸怀面对学生的体温、质疑和异议。 3.2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创造性来源于创造欲望,创造欲望要用积极的手段去激发。在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教师上课只介绍一种论点,并将这种论点当作结论性的东西告诉学生,不允许也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和质疑的空间。例如,关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的问题虽然有一个通常的说法,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的因素。历史上围绕这个问题还有过不小的争论,甚至到了诉诸法律的地步,但我们大多数教材连提都不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学术思想和观点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具体进步过程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创造的艰苦和乐趣的机会、让学生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认识的机会就这样被一个个地错过了。.

高中技术课程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高中技术课程(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 (二)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1.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2.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3.万维网、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 (三)信息的加工 1.M i c r o s o f t W o r d文字处理软件。 2.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3.M i c r o s o f t P o w e r P o i n 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4.分辨率、位图、矢量图、颜色、图形、图像的概念。 5.B M P、T I F F、G I F、J P G等文件格式的特点。要求:在熟练运用W i n do w s X P系统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加工处理信息。 (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1.数字化生活的各种体现方式。 2.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信息安全,病毒防治。 4.网络文化,信息免疫。要求:理解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信息技术能力 (一)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1.信息表达的各种常用方式。 2.电子邮件的收发、地址构成和特点。 3.能用Q Q、M S N等信息交流工具表达和交流信息。

要求:了解信息表达的各种常用方式,能运用电子邮件、QQ、博客、微博等工具表达和交流信息。 (二)多媒体技术基础 1.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和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媒体的基本特性、数据格式、使用方法和应用特点。 3.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4.掌握对声音、图像、动画及视频的加工和处理。要求:熟悉常用软硬件的安装与使用,能运用相关软件对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三)网络技术基础 1.网络基本概念,网络的组成与分类,网络协议和功能。 2.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交换技术。 3. 理解 Internet、TCP / IP 协议、IP 地址和域名,了解 ISO / OSI 参考模型。 4. 互联网常见服务,理解 DNS、电子邮件系统、文件传输、远程登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

一、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答:1. 从目标到内容的质变 由于信息技术课经历了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到“应用软件的使用”又到“信 息技术”的过程,长期以来,大多数信息技术课以讲语言、讲应用工具为主,重点放 在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即使把 2000 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与新课标相比,在目标、内容与形式上,差异也是非常大的。由此给一线教师 所带来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 ( 1 )新课标以培养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通过高中信息 技术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必修模块“更 多关注课程的深层内涵。该模块所依托的信息技术内容不宜过分提高。”“将课程重 点转移到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也就是说,在新课标下我们 教学的重心不能只停留在讲解什么技术和软件工具能干什么,怎么干,不能只教会学 生这个技术怎么用,那个工具如何操作,而是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 的信息技术或工具和方式“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当然这首 先要求学生对各种相关的信息技术和工具要达到熟练的程度。 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与挑战就是转变教学观念,将教 学重点转移到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而不再是操作与技能。 ( 2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课标解读的第 54 页还指出“关于各学段课程任务的轮廓性分野是这样确定的: 小学——初步接触信息技术,形成感性经验;初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开始 学习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高中——在持续经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形成个性化发展,追求自由于信息文化的能力”,必修模块“所依托的技术内容不宜 过分提高,可以在初中经验的基础上注入一定的实用技巧,注重对方法的归纳与总结”。 由此看来,新课标的教学就技术内容而言是非零起点,已经假定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 技术应用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 (完整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 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 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 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 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 学习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 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 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 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 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技术路线描述.

三、项目技术路线描述 工艺流程图; 产品结构图,框架图; 项目工艺路线的可行性,合理性分析; 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描述申报项目研究开发的内容),通过阐述项目技术原理、作用,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 加入项目系统架构图 根据项目系统结构,对各个部分子系统分别进行阐述。 1、xxx子系统:(可以用文字和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阐述。) 2、xxx子系统: 二、涉及的关键技术 三、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项目技术路线描述 (2)项目创新点:描述项目在理论创新、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结构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点。要用技术语言,尽可能多的用实验数据对技术创新性进行描述,要有数据分析、对比,要有新旧技术、结构或工艺对比。 (1) 理论创新(企业补充) (2) 应用创新:[请认真审核编辑,把创新说清楚。该部分非常重要] 创新点1、XXXXX的应用技术 ①创新程度:本项目在应用性方面有较大的创新。包括:(企业补充)。 ②创新难度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企业补充) 采用先进的XXX技术,解决了*****问题, (3) 技术创新:[请认真审核编辑,把创新技术说清楚。该部分非常重要] 创新点2:自主创新XXXX技术。 [请认真审核编辑,把创新技术说清楚。该部分非常重要] 技术内容:必要时要画出技术逻辑图 ①创新程度:新颖性和独创性分析(主要指创新技术的突破强度、先进程度、创新技术占项目总体技术的比重等,主要论述技术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原创性的、是综合技术的集成、是技术延展还是应用领域的开拓)***。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技术介绍,阐述独特的一面。与传统的某某产品的区别和优势在于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二次绿色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包括体积能量、质量比能量)、低的自放电率、宽的使用温度范围、长的循环寿命、环保、无记忆效应以及可以大电流充放电等优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电极材料性能的改善,尤其是正极材料。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正极材料有LiCoO2、LiNiO2以及LiMn2O4等,但由于钴有毒且资源有限,镍酸锂制备困难,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差等因素,制约了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开发新型高能廉价的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 1997年,Padhi等报道了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能够可逆地嵌脱锂,且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电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是首选的新一代绿色正极材料,特别是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电化学界不少研究人员的关注,近几年,随着锂电池的越来越广的应用,对LiFePO4的研究越来越多。 2.1 磷酸铁锂的结构和性能 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橄榄石结构,为稍微扭曲的六方密堆积,其空间群是P mnb型,晶型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磷酸铁锂的空间结构图 LiFePO4由FeO6八面体和PO4四面体构成空间骨架,P占据四面体位置,而Fe和Li则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其中Fe占据共角的八面体位置,Li则占据共边的八面体位置。晶格一个FeO6八面体与两个FeO6八面体和一个PO4四面

体共边,而PO4四面体则与一个FeO6八面体和两个LiO6八面体共边。由于近乎六方堆积的氧原子的紧密排列,使得锂离子只能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脱嵌,也因此具有了相对较高的理论密度(3.6g/cm3)。在此结构中,Fe2+/Fe3+相对金属锂的电压为3.4V,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在材料中形成较强的P-O-M 共价键,极大地稳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导致材料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Wang等对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做了详细的分析,图2.2是LiFePO4的循环载荷伏安图,在C-V图中形成两个峰,在阳极扫描时Li+从Li x FePO4结构中脱出,在3.52V形成氧化峰;当在4.0~3.0扫描时Li+嵌入到Li x FePO4结构中,相应的在3.32V形成还原峰;C-V曲线中的氧化还原峰表明在L iFePO4电极上发生着可逆的锂离子嵌脱反应。 图2.2 磷酸铁锂的循环载荷伏安图 2.2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及研究 LiFePO4正极材料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形态、颗粒的尺寸以及原子排列,因此制备方法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其中固相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碳热还原法、微波合成法和脉冲激光沉积法;液相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沉淀法以及溶剂热合成法等。 2.2.1 固相法 2.2.1.1 高温固相反应法… 2.2.1.2 碳热还原法 碳热还原法也是固相法中的一种,是比较容易工业化的合成方法,以廉价的

技术路线汇总

技术路线汇总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技术路线汇总 一、软硬件课题 模板1 1) 业务调研 本项目主要是关于面向敏感用户设备跳闸的综合监测及故障判别研究,相关部门与合作单位需要共同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模式和案例,并对项目相关技术、关键和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需要对项目开展工作流程、项目细节、进度控制进行规划等等,这就要求在整个项目的研究及研发过程中要定期开项目联络会议。 2) 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根据前期工作成果和结论,开展项目实施分析,编制项目方案设计。 3) 关键技术研究 根据方案设计,开展项目相关理论研究。 4) 软硬件开发测试 根据方案设计,进行敏感用户设备跳闸的综合监测系统研发与测试。 5) 选取试点进行项目研究成果验证 项目成果试运行,结合相关研究报告,针对性开展实践应用。并对现场结果进行研究分析,论证项目成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必要时进行二次讨论和修正。 6) 项目报告、专利申请、论文发表 结合现场运行情况和前期研究成果,开展项目技术研发报告编制工作。以及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工作和论文发表工作。 7) 项目验收、科技鉴定 组织项目验收资料,开展项目验收,科技鉴定。 模板2 1) 业务调研 本项目主要是关于低压线路电压调节补偿相关技术研究的,运维检修部、

配电中心、供电所等与合作单位需要共同研究核心技术、工作流程和项目细节等等,这就要求在整个项目的研究及研发过程中要定期开项目联络会议。 2) 方案设计 根据前期工作成果和结论,开展项目方案设计。 3) 技术设计 根据系统方案设计,开展装置和嵌入式软件详细技术设计,研制装置。 4) 购件定货 根据方案设计,开展市场调研,购置项目装置试制所需要的元器件或者单元,购件定货。 5) 加工生产与软件开发 根据技术设计,利用购置的元器件和单元,进行装置各单元的加工生产。 根据方案设计,开展嵌入式控软件开发与测试。 6) 组装调试 开展装置组装及调试工作。 7) 现场应用 在试点区域进行设备安装,对终端指标进行后台监控,并通过现场与后台数据对比验证科技成果,最终达到成果交付。 8) 分析报告、专利申请、论文发表 结合现场运行情况和前期研究成果,开展项目分析报告编制工作。以及专利申请工作和论文发表工作。 9) 项目验收、科技鉴定 组织项目验收资料,开展项目验收,科技鉴定。 二、软件课题 1) 业务调研 本项目主要是智能变电站SCD图形化分析及文件管控技术研究开发,相关部门与合作单位需要共同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模式和案例,并对项目相关技术、关键和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需要对项目开展工作流程、项目细节、进度控制进行规划等等,这就要求在整个项目的研究及研发过程中要定期

工艺技术路线

工艺技术路线 智能化系统及相关部件检验入库→智能化系统及相关部件 ↓原材料检验入库→柜身及自动送出推进装置加工→检测合格→喷涂工序→检验合格→柜体 与自动送出推进装置、智能化系统装置装配→产品整体调试→检测合格→包装入库。 (1)柜身加工车间 1)生产任务和生产纲领 车间主要承担年产3万套(件)智能钢木密集架产品的柜身下料及机械加工的生产任务。该车间位于2#厂房内。车间布置了下料生产区、柜身生产区、自动送出推进装置生产区、中间仓库。 2)工艺流程方案 设计:按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尺寸→开料:用剪板机把冷扎板剪出需 要的尺寸→冲压:冲出折角边和把手位→折叠:用折板机折出内折边和 外折边等→点焊:点焊加固,分处焊和加焊→检测合格→中间仓库:中 间仓库存放,准备进入喷涂车间 3)主要设备选型及设备概况 根据工艺需求,新增主要设备有: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数控 冲床、数控转塔冲床、全自动电焊机等。 数控剪板机,配备了自动上下料装置,主要用于下料。设备采用全 钢焊接结构,有足够的强度与刚性;液压传动系统,操作安全可靠,外 形美观;设有快速灵活的间隙调节机构,剪切精度高;设有灯光对线装置,便于划线剪切。;后档料尺寸及剪切次数有数字显示装置;机床左 右及后面设有安全防护栅装置、电器柜设有开门断电及前后设有紧急开

关装置,带有防护罩脚踏开关,以保证工作时操作安全。 数控折弯机,配备了自动上下料装置,主要实现原料折弯工艺。设 备采用了全闭环数控系统、两把光栅尺、一个光电编码器实时检测反馈,步进电机驱动丝杆组成全闭环控制。两把光栅尺;一把对后挡料、一把 对滑块的位置实时检测反馈纠正;光电编码器对油缸死挡块的位置进行 检测反馈给数控系统。 数控冲床,配备了自动上下料装置。J21S系列压力机其喉深超过同规格普通压力机的二倍,因此其属深喉口类压力机。适用于板料冲孔, 落料,弯曲和浅拉伸等工艺。 数控转塔冲床主要实现产品板料加工。设备采用钢板焊接的闭式O 型机身,刚性好,稳定性高;简单易学的人性化控制系统,操作方便(进口冲压专用系统,功能强大); CAD自动编程,识别Procam转换代码,实现现场编程,后台编程;夹钳避让功能,实现板材无死区加工;冲压 速度可调,增强设备的柔性能力;传动系统采用进口的高精度、大导程 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精度高,性能好;主要气动元件、电器元件采用 稳定的进口品牌产品,使机床性能更趋完善;集中润滑装置,减少各无 能运动副的摩擦,提高机器使用寿命;转塔采用日本技术薄转塔,长导 向并经热处理去内应力,刚性好、精度稳定、抗冲击能力强;模具采用 先进的加工及热处理工艺,使用寿命长,型号国际通用;高性能全自动 浮动夹钳,万向球、毛刷混合结构工作台。 全自动电焊机主要用于各个部件及产品整体的焊接。该设备优点有: 抽头式变压器结构,适用于220V/380V两种电压;输出绕组采用独特的架空技术,散热快,过载能力强;变压器铁芯采用高矽硅钢片,损耗小、效率高。

新戊二醇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路线的选择

新戊二醇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2.1新戊二醇生产工艺 新戊二醇工业化生产路线有2 条,即卤代丙醇路线和异丁醛路线。 卤代丙醇路线以2,2- 二甲基-3- 氯代丙醇为起始原料,先环醚化,再碱解生成新戊二醇,因原料紧缺,产量极微。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新戊二醇均采用异丁醛路线,即以异丁醛、甲醛为起始原料,经碱性催化剂催化缩合生成中间体2,2- 二甲基-3- 羟基丙醛(俗称羟基新戊醛,简称HPA),再还原为新戊二醇。 因羟基新戊醛被还原的方法有甲醛歧化和催化加氢,故工艺上又分歧化法和缩合加氢法2 种。 2.1.1歧化法 歧化法又称一锅法、甲酸钠法,以异丁醛、甲醛为原料,在液碱(30%-40%NaOH 溶液)催化作用下,先缩合生成羟基新戊醛;此后再在碱作用下羟基新戊醛与甲醛按坎氏反应(歧化反应),羟基新戊醛被甲醛还原生成新戊二醇,甲醛则被氧化成甲酸,经液碱中和成甲酸钠。 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工艺的具体操作为:将异丁醛、甲醛按1:2(摩尔比,下同)的配比备料并投入反应釜,搅拌下升温至30-35 ℃。滴加液碱,保持pH=9--11, 缩合反应2.0--2.5h ;再加液碱至pH≥13,即发生歧化反应,通过不断滴加液碱保持该pH 值;反应1.0--1.5h 后,停止加碱,保温反应0.2--0.5h 。最后加甲酸,中和物

料至中性(一般控制pH=6.6--7.2)。减压脱水浓缩物料,冷却后在萃取塔内套用纯苯(或其他有机溶剂)逆流萃取3 次,萃取液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 次,沉降后除去含有甲酸钠的水层,减压脱除溶剂。最后分馏出微量的低沸物,冷却结晶即得到产品。 其流程见图2.1 。 图2.1 歧化法工艺流程图歧化法的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最早由上海南大化工厂投产。1980年以后,随着国内几套丁辛醇大型装置的引进,副产的异丁醛量大价廉,吉化化肥厂、长松化工厂、江城助剂厂、天津大沽化工厂、吉化助剂厂、大庆市天源化工厂、淄博市永流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东辰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采用此工艺建立生产装置,使该工艺进一步完善,精制后的产品纯度可达99.5% 以上,工艺总收率达72%-74%(以异丁醛计,下同)。 目前行业内对该工艺总结的要点是: 严格控制反应的pH值和温度,注意加料顺序和速度,采用2 个反应器使两步反应在最优化条件下进行。 歧化法以甲醛作还原剂,不仅消耗较多甲醛和液碱,使生产成本升高, 还副产大量低价值的甲酸钠和生产废水,而且产品中微量的甲酸钠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国外歧化法已逐渐被缩合加氢法取代。 2.1.2缩合加氢法 缩合加氢法是近20 年来,国外陆续开发出的新工艺方法。该采用三乙胺催化缩合,然后在中压或高压下催化加氢,将羟基新戊醛还原为新戊二醇。 反应方程式如下:

技术路线描述

三、项目技术路线描述 1)工艺流程图; 2)产品结构图,框架图; 3)项目工艺路线的可行性,合理性分析; 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描述申报项目研究开发的内容),通过阐述项目技术原理、作用,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 加入项目系统架构图 根据项目系统结构,对各个部分子系统分别进行阐述。 1、xxx子系统:(可以用文字和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阐述。) 2、xxx子系统: 二、涉及的关键技术 三、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项目技术路线描述 (2)项目创新点:描述项目在理论创新、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结构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点。要用技术语言,尽可能多的用实验数据对技术创新性进行描述,要有数据分析、对比,要有新旧技术、结构或工艺对比。

(1) 理论创新(企业补充) (2) 应用创新:[请认真审核编辑,把创新说清楚。该部分非常重要] 创新点1、XXXXX的应用技术 ①创新程度:本项目在应用性方面有较大的创新。包括:(企业补充)。 ②创新难度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企业补充) 采用先进的XXX技术,解决了*****问题, (3) 技术创新:[请认真审核编辑,把创新技术说清楚。该部分非常重要] 创新点2:自主创新XXXX技术。 [请认真审核编辑,把创新技术说清楚。该部分非常重要] 技术内容:必要时要画出技术逻辑图 ①创新程度:新颖性和独创性分析(主要指创新技术的突破强度、先进程度、创新技术占项目总体技术的比重等,主要论述技术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原创性的、是综合技术的集成、是技术延展还是应用领域的开拓)***。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技术介绍,阐述独特的一面。与传统的某某产品的区别和优势在于XXXX,具有XXX优势;开创了XXXX的新领域、新方式。该技术具有独创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②创新难度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指技术艰深程度、复杂程度和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面向应用创新的创新点技术,需分析所面向的技术领域或面向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参数以及对本创新点技术的影响因素,测试手段、仪器和相关接口技术等,说明难度) (4)结构创新、工艺创新 如果是结构创新、工艺创新,需进行新旧结构或工艺对比,并画出新旧结构图和工艺流程图。要有数据分析、对比,要有新旧技术、结构或工艺对比。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二次绿色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包括体积能量、质量比能量)、低的自放电率、宽的使用温度范围、长的循环寿命、环保、无记忆效应以及可以大电流充放电等优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电极材料性能的改善,尤其是正极材料。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正极材料有LiCoO2、LiNiO2以及LiMn2O4等,但由于钴有毒且资源有限,镍酸锂制备困难,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差等因素,制约了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开发新型高能廉价的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 1997年,Padhi等报道了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能够可逆地嵌脱锂,且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电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是首选的新一代绿色正极材料,特别是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电化学界不少研究人员的关注,近几年,随着锂电池的越来越广的应用,对LiFePO4的研究越来越多。 2.1 磷酸铁锂的结构和性能 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橄榄石结构,为稍微扭曲的六方密堆积,其空间群是P mnb型,晶型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磷酸铁锂的空间结构图 LiFePO4由FeO6八面体和PO4四面体构成空间骨架,P占据四面体位置,而Fe和Li则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其中Fe占据共角的八面体位置,Li则占据共边的八面体位置。晶格一个FeO6八面体与两个FeO6八面体和一个PO4四面体共边,而PO4四面体则与一个FeO6八面体和两个LiO6八面体共边。由于近乎六方堆积的氧原子的紧密排列,使得锂离子只能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脱嵌,也因此具有了相对较高的理论密度(3.6g/cm3)。在此结构中,Fe2+/Fe3+相对金属锂的电压为3.4V,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在材料中形成较强的P-O-M共价键,极大地稳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导致材料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