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医疗软件系统特色及优势-20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医疗软件特色——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
数字化医疗软件特色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
第一章新医改下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
1.1新医改的总体框架与思路分析
2009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
1.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3.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4.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5.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6.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意见”指出,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意见”强调,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
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意见”认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第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传统体制下政府管理“越位”和“缺位”的问题;第二,要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合力,提高效率;第三,必须要充分考虑政府资金拨款制度的基本框架,财权、事权统一,保证投入渠道的畅通;第四,最重要的是要方便群众,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价格比较低廉、质量比较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应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政事分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打破条块分割,按区域、人群配置和管理卫生资源的局面。在进一步明晰政府责任的前提下,重新构建政府、市场、机构等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根据上述考虑,卫生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按照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机构从按部门、地方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按区域、人群设置,实行属地化管理,除卫生行政部门外,其他部门不再隶属和管理卫生机构。实行中央、省、地(市)三级卫生管理的体制。同时,消除现行体制下不同级次的机构承担同样任务、服务重叠的弊端,分清各级承担的不同职能和任务。
中央一级,主要进行卫生发展的宏观管理,制定有关大政方针、行业监督管理的标准和法规制度;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引导和补助地方卫生发展建设;直接管理少数全国和大区域的医疗、卫生中心。省、市一级,主要负责本省范围的卫生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定,行使监督执法方面宏观调控的职责,举办覆盖全省的专科医院和少数在省内有影响
的综合性医院,建立省级卫生防疫中心,主要承担检测验证和指导,对地市级医疗卫生建设扶持补助。地、市一级,为基本医疗卫生的主要提供和管理者,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城镇按人群的需要设置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四级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另一级为综合性医疗服务,与社区形成双向转诊体系。农村一般仍为县、乡、村三级体系,乡镇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倡导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地、市一级的防疫和监督机构承担具体的检查、监测、监督等职能。除此之外,医学教育、科研等也要根据功能和任务相应划分大体的级次。
企业办医(为企业特殊服务的门诊部除外)不再是企业福利制度的一部分,而是作为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资,根据医院的服务方向纳入到社会卫生体系相应的级次中管理,私人、合资合作等其他形式的办医也要服从区域卫生规划的总体要求。
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实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卫生发展的全行业管理,卫生部门要转换职能,真正实现从“办医院”到“管卫生”,从“管机构”到“管市场”的转变。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政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缩小直接管理的范围,把重点放在包括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保健等在内的公共卫生、卫生监督执法、卫生科研教育等方面。对于医疗等更多地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首先,引导卫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等的市场准人管理,健全医疗服务技术规范,严格监督执法,规范医疗行为;其次,通过计划、资金、政策等手段对医疗机构大规模的建设、购置大型设备等进行调控管理;同时,作为国有资产或国有股权的代表,会同国有资产投资和管理部门对相应的机构进行服务状况、财务收支等的监管。
新的卫生管理体制强调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统筹管理,并不意味着卫生部门一家办医,要努力营造办医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鼓励和吸引社会、企业、个人等对卫生的投入。为此,要处理好卫生管理部门与机构的关系。目前城镇医疗机构正在进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机构类别的划分,不同的机构实行不同的财税、价格政策。下一步,多数机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