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形成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显著地改变了它们各自的经济实力和相互之间的力量对比状况。
美国凭借经济和综合国力方面的超强实力和突出优势,夺取了世界经济领域里的霸权,构建起了一套以它自己为核心、由它主导的世界经济的一元格局。
其基本步骤和具体表现包括: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推动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如马歇尔计划、“道奇路线”。
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对发展中国家推行以“第四点计划”为代表的新殖民主义。
此外,为了建立和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还建立了所谓的“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对顺从、依附于它的国家进行庇护,对敌对国家进行威胁与恐吓。
演变
(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其基本的态势是美国高开低走,而其他国家则急起直追。
作为这种运行的结果,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也发展了变化,最终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告别一元走向多元。
主要表现有: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美国的地位下降,西欧日本的地位上升,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态势。
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
苏联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作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登上了世界经济舞台。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80年代末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集团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激烈、复杂,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组织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
1、欧洲联盟。
现有25个成员国,其一体化程度仍在逐步提高。
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987年10月美国与加拿大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落后于前两个地区。
从发展阶段来看,它仍然属于一个政府间合作的经济论坛;从组织原则看,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组织方式,即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实行互利、协商一致、自愿、灵活的原则,多形式、多结构地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合作。
目前该组织成员有21个。
除了上述这三大区域化组织外,还有众多的经济集团遍布世界各地。
战后最早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1949年建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有30个左右,涉及将近三分之二的国家。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国家、民族经济关系对传统的自身疆界的跨越和突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
相互投资越来越普遍、频繁,资本流动的国际化程度达到空前的高度。
国际金融活动发展迅速,其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数额,规模巨大。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实力的总和,包括物质力、精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
过去,大国之间也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但其中军事力量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强盛衰落,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核心是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而不单纯是军事力量。
(三)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四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是70年代以来的新科技革命,也叫信息革命。
新科技革命的后果之一,就是使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使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终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递进到信息社会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搞市场经济的国家由原来的西欧、北美、日本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扩展到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涉及50多亿人口。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和苏联、东欧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可以预见,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将继续下去,并改变世界经济的面貌。
(五) 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
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所谓“全球性”,首先是指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普遍的,不是某个或某些国家所独有;其次是指这些问题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最后,是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球的协调与合作。
人口问题首先表现为人口的持续膨胀。
人口膨胀已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压力。
人口问题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
人口的老龄化,将造成国家革新能力的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负担加重,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粮食问题日益突出。
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2.3%,而人口却增长了10%。
目前世界上处于饥饿状态和营养不良的人数至少8亿人。
(七)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为了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大国,都在主动、自觉地调整经济结构,改革与调整成为时代的潮流。
这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各国的经济改革和调整包括了广泛的内容,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和手段;还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经济政策。
(八)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2000年,世界上最大的200家跨
国公司的销售总额比世界上除西方七国、中国、巴西和西班牙等国外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经济总额还大;而前五位的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高于182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认识
近年来国际金融交易市场的年交易额为500万亿美元。
其四,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其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国际分工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由过去的垂直型的分工为主逐渐过渡到水平型分工为主,即按照产品或生产流程的分工,从而使得各国的生产成为世界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必然趋势和归宿,但其发展和推进的过程是不平坦的。
作为一场的革命,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和世界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全球化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从而使世界各国取长补短,提高经济效益;为各国提供广阔的市场,使其产品能够更加便捷、顺畅地实现;使科技成果和信息在世界各地更加顺利地自由流动,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加剧世界的两极分化。
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目前人类能源按照现在的消费量和已知的储藏量,石油可维持20年,煤炭可维持111年,天然气可维持22年。
也就是说,如果继续走高能耗的发展道路,人类注定没有前途。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困扰和阻碍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另一大难题,所有这些,正在动摇人类生存的基础、
(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
“不平衡”既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1960年,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发展中国家的30倍;199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60倍;到21世纪初进一步扩大到74倍。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跨国公司的发展,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但也应当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其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高额垄断利润。
所以,它也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加深了南北矛盾。
发展中国家必须善于实行正确的政策,利用它的积极作用,缩小或限制它的消极作用,使其为发展本国经济服务。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也要发展和组建自己的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