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商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的情商培养
万学教育职业能力事业部结合成功的3Q论,结合了当今最先进的管理模型,开发出ACT课程。我们现在来探讨关于大学生情商的培养。
对于情感智商的概念,丹尼尔·戈尔曼并没有提出一个精确的概念。但是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一书的字里行间,人们还是可以看出情感智商概念的端倪。“情感智商包含了自制、热忱、坚持,以及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丹尼尔·戈尔曼接受了萨洛维(P.Salovery)的观点,认为情感智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
1.了解自我,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
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仔细审视情感智商概念和理念,可以看到情感智商概念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强调社会智力,重视智力的实践性和智力运用的现实情景性,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制约作用在强调社会智力时,情感智商理念承接了加德纳(H.Gardner?)多元智商的观点。加德纳对以比奈(A.Binet)为代表的、?以统计和测量为基础的、特质论的传统智力提出强烈批评。他对传统的智力理论只重静态的因素分割,忽视智力的发展,不能较好地预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智力不是单一和一成不变的。智力是多元的、全方位的。丹尼尔在发展情商概念时禀承了这一观点,并对加德纳提出的人际关系能力做了拓展。把加德纳关于“能洞察、辨析他人的情绪、气质、动机以及欲望等,并能对此作了适当反应”、“了解自我内在的情绪,有能力辨析这些感受,并以此引导自己的行为”是人际关系智能的核心这一观点加以转化,并认为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
(二)情感智商概念具有斯腾伯格(R.J.Stermberg?)社会智力概念的浓厚影子。斯腾伯格是社会智力的一个积极倡导者。他认为传统智力理论的固有缺限和局限性是其只顾及心理的内部世界,而没能把构成智力本质的社会智力涵括在内。传统智力理论的学业成就色彩太重,太重智力的产物而忽视分析智力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斯腾伯格提出一种智力的三重结构理论。三重结构理论分别从主体生存的外部世界、主体对信息进行心理表征和操作的内部世界、连接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经验世界去刻画和描述智力的特征。主体的内部世界的描述,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主体外部世界的描述,构成智力经验亚理论;经验世界的描述,构成智力情境亚理论。三个亚理论反映了智力的三个基本特性。智力成分亚理论,说明智力有其不变性和普遍性;经验亚理论表明智力有其相对性;智力情境亚理论,说明智力从本质上说有其特殊性,因人而异。
(三)在智力三重结构理论中,智力成分亚理论处于最底层。它是智力三重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成分亚理论,描述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活动;经验亚理论,则提出了如何保证智力测验是真正的智力活动的问题。智力测验只有保持在基本相同的经验水平上,才能有效和公正。认为处理新事物的能力和自动加工的能力是智力的最基本特质之一;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一种对主体生存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造行为。在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智力有特定的范围。它从本质上揭示了智力的社会文化内涵。丹尼尔·戈尔曼在发展情商概念时,接受了斯腾伯格智力理论,尤其是接受了斯腾伯格智力情境亚理论的思想,“力图按智力对人生成功的功能,重新定义智力”,重视智力是对主体生存环境(主要是人际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造这一基本特质。丹尼尔·戈尔曼在以成功定义智力时,看到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人们的情绪生活更易受到破坏。而情绪对于协调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看到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加需要人们的合作,需要集体智力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情商至关重要。
(四)重视超情感的作用
情商理论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超认知是智力核心的思想基础上,引申出超情感概念,与现代的智力理论发展的方向基本合拍。自比奈·西蒙(T.?Simon)提出第一个智力理论之后,心理学中相继出现过多种相对抗的智力理论。首先出现是基于统计和测量研究的定量智力理论。它们常被称为传统的智力理论。定量智力理论队伍集合了诸如比奈·西蒙、斯皮尔曼(C.?Spearman)、瑟斯顿(L.L.Thurstone)、吉尔福特(J.?P.?Guilford)、卡特尔(J.?M.?Cattel)、弗南(P.?E.?Vernon)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所提出的智力理论,在智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
然而,随心理学的发展,传统的智力理论和测验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日益明显。传统智力理论内部,并没有就什么是智力取得一致意见,不能保证智力测验测出东西,就是某一智力理论定义的智力,不能很好地说明智力的文化背景、种族差异、性别差异、智商的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智力理论,只对智力做出某种静态的分割,只注意分析智力的产物,忽视了智力活动的过程。智力测验的情境与智力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境不同,对动机、个性等因素对智力的影响的说明,苍白无力。
在行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由于传统智力理论与行为主义思想倾向合拍,加之它与统计学的发展紧密结合,并深受心理物理学的影响。虽然在传统智力理论的发展初期,就有研究者对此理论提出过非议,但非议并没有对传统的智力理论产生太大的冲击。然而,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逐步被认知心理学取代,一些研究者对传统智力理论日益不满。部分研究者开始以认知过程分析为基础,提出多种“超越”、“重新建构”传统智力理论的认知智力理论。
以认知过程分析为基础的智力理论,是针对传统智力理论的缺陷和不足发展起来的,尤其是针对传统的智力理论没有产生一种令人信服的智力理论和智力理论与智力测验没有直接关系发展起来的。智力的认知理论,力图通过对智力的内部心理过程的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更进一步揭示智力的本质。
有代表性的以认知过程分析为基础的智力理论,有卡茨(R.?Case)的新皮亚杰主义理论、西格勒(R.?S.?Siegler?)的变异与选择理论、斯腾伯格的三重结构理论、戴斯(P.?P.?Das)的SPSS模型。以认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认知的智力理论,代表了智力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虽然它们在表述智力本质时有大的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高度重视元认知的作用,认为智力的核心是对认知过程的调节、监控、计划能力。
丹尼尔·戈尔曼在发展情感智商概念时,充分借鉴以认知过程分析为基础的现代智力理论强调元认知,强调对认知过程的计划、调节、监控,认为元认知是智力核心的思想。提出超情感概念。认为情绪情感过程的计划、调节、监控是情感智商的核心。超情感,即对情绪情感过程的计划、调节、监控构成情感智商概念的主要方面。它在情感智商概念的五个方面中占了三个方面。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均属超情感的范围。
(五)溶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于情感智商之中
情感智商是加德纳关于智能可以划分为七类,其中一类是人际关系能力观点的进一步演化。在演化过程中,情感智商在阐述人际关系时,大量采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移情、识别他人的情绪意,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充分感受他人的需求与欲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潜能的发挥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基本点。在丹尼尔·戈尔曼关于情感智商的理论里,对于移情、人际关系、精神与治疗情感教育的论述,相当部分都直接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有关。对于这一点,丹尼尔·戈尔曼并不忌讳。“最后两种则是加德纳称为…个人智能‟的同体两面:一面是人际关系技能,如心理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或世界级领袖人物马丁·路德·金展示的;另一方面则是所谓的…内心的‟自我审视能力。”
局限性
情感智商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有其积极的作用。应该看到,智力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情感智商概念从情绪情感过程分析智力的本质,为人们最终发现或接近智力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和分析途径。它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智力理论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理论在分析情感智力时,突出了对情绪的监控、管理和调节活动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在阐述人际关系时溶入大量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有利于儿童的情感发展和情感教育。它开始涉及社会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超出了传统智力理论的范畴,也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