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王安石 咏梅 示长安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译文:年轻时别离,那种情意是不轻的;如今老了,连相见也使我感到伤心。
随意准备些酒菜,为的是边吃边聊;灯火昏暗,我们把别后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直到 夜深。我正在感慨分隔两地已有三年之久,却又要离开你去万里外的辽国,冒着风沙旅 行。要问我何日相会,怎说得准?你见到那鸿雁南飞,会有我捎来平安的家信。 注释: 示长安君:写给长安君看。长安君:王淑文,是作者的大妹妹,受到了长安县君的封号。 意非轻:情意不是轻的。 怆(chuàng)情:悲伤。 草草:随便准备的。杯盘:指的是酒和菜。 昏昏:昏暗,光线暗淡。 后期:后会的日期。
毕竟,与别相比,会还是快乐的。第二联写会面时的亲情。兄妹俩随 意准备了些酒菜,只是为了把酒谈话,话很多,一直到夜间,还在昏暗 的灯光下说着。这两句,很形象地刻绘了兄妹俩的感情,都是就眼前实 事组织进诗,显得十分亲切;比那些着意雕镂、粉饰拔高的话自然得多。 正因为如此,这联成为传诵的名句。宋吴可《藏海诗话》云:“七言律 一篇中必有剩语,一句中必有剩字,如‘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 平生’,如此句无剩字。”赞赏了句中用语稳妥,浑成一气。同时,王 安石的诗以善用叠字闻名,这联中两个叠字也用得很成功。
二、语言上用反问、比喻、拟人等,描绘形象,抒发情感,寓思想情感于具象之中, 令诗歌形象而含蓄,生动而充满张力。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 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 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 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答案】C 【解析】C项,“作者……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不对。 “红袖”不是诗人自己的衣袖,而是指女子的衣袖。意思是梅花绽放,让闺 阁中的女子也趣味盎然地聚在一起传杯饮酒,以致于酒泼洒出来沾湿了衣袖。
首联欲扬先抑,先写人们责怪梅花为什么迟迟不肯开放,接下来回答人们的疑问, 说梅花迟开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用拟人手法,突出了梅花不争名利,冒雪迎春 的品格。颔联继续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玉容清香,表现了梅花凌雪绽放、艳压春 芳的姿容。颈联写文人雅士面对梅花,诗兴大发、笔走龙蛇,红袖传杯、酒兴盎然 的雅趣,展现了梅花的无穷魅力。
下半四句写别,呼应首联。刚刚在叹息已经三年没有 见面,知心话说不完,眼下自己马上又要到万里外的辽国 去,诗便自然而然地转入惆怅,话题也就引入别后。于是, 妹妹挂念地问:“后会在什么日子?”兄长只能含糊地回 答:“见到大雁南飞,我就会从北国带回消息了。”其实, 诗人自己不能预料会面的日子。诗就在无可奈何的气氛中 结束,留下了一丝安慰,一个悬念。
1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对比。将年轻和年老时面对聚散的感受程度不同进行对比,
②想象。还未分别,作者便已想象去路“尘沙万里”描摹分别之苦;问及“后期”, 作者寄情于将来鸿雁南飞之景,
③虚实相生。实写眼前相聚别离,虚写诗人回忆过去、想象未来,虚实结合加强了离 别的悲凉意味。 ④细节描写。
红袖添香
15. 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①意为世俗之人满眼看到只是艳丽的桃杏,却不识凌寒独放色香俱佳的梅花。
②诗人把世俗之人对桃杏和梅花的态度作对比,讥讽世俗之人的浅薄与庸俗。
③借梅花自喻,暗示自己的改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复杂心情。
①句义②③结合词句分析手法和情感
【解析】
“望尘俗眼那知此”,反面讥诮俗人眼光低俗,不解梅花,“只买夭桃艳杏 栽”。拿俗眼不“知此”而“颇怪”“只买”与梅花实际情形形成对比,突 出梅花形象与气质;同时,不“知此”又暗中与“议论者”(“我”)形成 对比,突出“我”之眼光与追求。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王安石的独特的眼 光与不同凡俗的追求。联系作者的政治追求与作为,我们不难由此诗感受到 他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同时感受到诗人改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 与落寞等复杂心理。
本诗正面写梅花待春来而开,“灯前玉面披香”“雪后春容取胜”,姿容美丽,香 气散发,雪中盛开,触发诗情,引人举杯庆祝。反面讥诮俗人眼光低俗,不解梅花, “只买夭桃艳杏栽”。
一、描绘了梅花卓然不凡的形象,赞美了梅花超凡脱俗的气质,
二、表现了自己对梅花的理解,热爱,与众不同的高雅追求。
艺术上:
一、构思巧妙。拿俗眼不“知此”而“颇怪”“只买”与梅花实际情形形成对比, 突出梅花形象与气质;同时,不“知此”又暗中与“议论者”(“我”)形成对比, 突出“我”之眼光与追求。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王安石的独特的眼光与不同凡俗 的追求。联系作者的政治追求与作为,我们不难由此诗感受到他的确是一位伟大的 改革家。
C.“草草”直言相聚时间甚短,与颈联“三年”时间之长、“万 里”相距之远相呼应,表达了兄妹聚少离多的凄怆之苦。
D.过去湖海久隔,而今万里尘沙远离,旦夕间兄妹重逢又别,作 者以“自怜”“又作”慨叹兄妹相见之难,分离之苦。
首联,“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的意思是年轻时别离,那种情意是不轻的; 如今老了,连相见也使我感到伤心。可知作者把“少年”和“老去”的情感作对比,突出 离别的伤感;
诗人王安石志向远大,立志改革,却不被世人理解,在《咏梅》一诗中含蓄地抒发 了自己的慨叹: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本诗主要描绘了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 进取精神,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颔联,“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中“草草”和“昏昏”的叠词使用,使诗句 对仗更加工整;
颈联,“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的意思是我正在感慨分隔两地已有三年之久, 却又要离开你去万里外的辽国,冒着风沙旅行。可知作者回忆感慨多年的分隔,想象自己 即将离别的地方环境;
尾联,“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的意思是要问我何日相会,怎说得准?你见 到那鸿雁南飞,会有我捎来平安的家信。可知此联和颈联虚实结合,既描写现在的场景, 又回忆过去,想象离别后场景,使诗歌情感更加深沉和有层次感。
这首诗作于嘉祐五年(1060),当时王安石将出使辽 国。王安石与他的大妹王淑文感情很深,这次隔了三年再 见面,见面后马上又要分别,想起年龄老大,会少别多, 无限伤怀,所以写了这首诗。
诗以议论起,用递进法展开。先说自己是个很重感情 的人,在年轻时就对离别看得很重,到了年老,即使是会 面,也引起心中的伤悲。对句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年老了, 会一次少一次,所以相见时对未来充满感伤;一是有会必 有别,因为对离别的感伤,就连对会面也感到心情沉重起 来。
这首诗没有用一个典故,把人所习见的家庭生活细节 捡选入诗,而以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是那么地质朴自然, 因而成为王安石七律中的名作。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项是( )
A.本诗开头直抒胸臆,诗人说年轻时就已伤感离别;而到暮年, 即使是相逢也会因即将而来的分别引起了心中的伤悲。
B.兄妹相聚满是欢声笑语,却也话尽人生沧桑,灯火昏暗,兄妹 仍不愿休息,这一细节传达出了兄妹之间真挚的情感。
这一细节传达出了兄妹之间真挚的情感。 ⑤叠词。“草草”和“昏昏”的叠词使用,传达出了兄妹之间真挚的情感,使诗句对 仗更加工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