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2)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
2、环境承载力的发生基础——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 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 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 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多能承受的污 染物最大排放量。
7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区别:
研究的承载对象不同:区域环境容量是指区域环境系 统对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表征其大小的指标是污染 物的种类和数量。而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区域环境系 统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大承载量,其研究指标不 仅要有各种污染指标,还应有社会经济方面的指标。 服务对象不同:区域环境容量为污染防治提供量化依 据,可在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布局等领域得以应用; 而区域环境承载力除了提供合理的污染物排放量外, 还应提供与环境系统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指标,主要 用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3
环境系统是自组织系统 环境系统是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保证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条件 下,系统自发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也就是说环境系统具有维持自身稳定和发展的 能力。
环境系统的功能 功能一:环境系统维持自身稳定和发展的能力 功能二:环境系统和外部介质相互作用的能力
----提供自然资源和容纳净化污染物
10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 人地系统 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 人地系统持续发展理论
11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
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并满足当代人需求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 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 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 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1
熵变描述
熵---系统的无序性、混乱度 熵变:ds=dsi+dse
18
四、环境保护与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从环境保护角度促进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 展,在观念和实践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 问题:
人类发展要与地球生物圈承载能力相适应 正确处理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关系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出 建立生态观念 建立自然资源核算体系
19
五、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理论
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熵变描述 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
8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联系:
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环境容量反映 的是环境功能作用的外部性;环境承载力反 映的是环境功能作用的内部性。 环境承载力是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环境对 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最大支持,必须是建立 在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即环境容量基础 之上的。所以环境承载力也可以定义为区域 环境以最大的环境容量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 展的承载能力。
12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 模式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技术 做到环境资源商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13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强调持续性 体现公平性 追求协同发展 推崇人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最强音,它既要 作为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又要成为环 境规划的最终目标。对持续发展的最求, 应贯穿于环境规划的始终。
9
二、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
3、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关系 环境规划不仅要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作
出安排,还要以环境承载力 为约束条件,在 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 济布局提出最优方案 。
环境规划的目标是协调环境与社会、经 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不 破坏或少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甚至在发展经 济的同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换句话说,其 目标是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 范围之内制定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
4
(二)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关系 环境系统是环境规划的对象之一;
---环境规划目的是协调环境和社会经济发 展关系 环境规划关注的是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 的相互作用(功能之一)
5
二、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 1、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某一自然环境所能容纳的生物数目之最 高限度。(远东英汉大辞典)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 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区域性;时序性;可变 性;可调控性;客观性。
16
三、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人地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伴随区域人地系统演变而 共轭演进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人地系统演变相互 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演变相互制约
17
三、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人地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
空间条件的有限性 资源状况的约束性 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的限制性
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 系统。区域环境规划的成效,应充分体 现人地和谐共生这一主线。
20
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 统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 达到某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临界限制”时,通过涨落发生非 平衡相变,在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 信息的同时,由原来的无序混沌状态变为时 空、结构和功能上的新的有序稳定状态,形 成耗散结构分支。可见,人地关系形成耗散 结构过程,正是靠系统开放而不断向其内输 入低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得以维 持。
14
二、人地系统
人地系统的内涵 人地系统是人类社会和其所赖以生
存的地理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 流动所联结起来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
人地系统由人类子系统和地理环境 子系统组成。
15
二、人地系统
影响人地系统发展的基本因素
人类需求结构因素是影响地域人地结构性 变化的牵引动力 人类活动结构因素是人地系统的主体 地理环境因素是从供给方面制约人类活动 结构发展的因素 区际关系因素是来自外部的影响人地系统 发展的因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
主要内容: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 复合生态系统 空间结构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生态学
2
第一节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一 、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 (一)环境系统 Ø 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
质、水、土壤、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生存 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物,它 们分别构成 了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 壤环境 以及城市环境等要素子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