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PPT
合集下载
植物病理学 第9章 病害循环 图文
第九章 病害循环(侵染循环)
概念:
➢侵染循环(Disease cycle):从上一生长季 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 过程。
➢不同于病害的生活史; ➢不同于侵染过程(病程); ➢了解病害循环的目的:选择最薄弱的环节
进行治理,切断病害的循环
第一节 初侵染和再侵染
• 概念 初侵染 (一次) 再侵染(多次)
➢多循环病害(polycylic disease): 病害在 生长季节中有多次侵染,如马铃薯晚疫病 、稻瘟病、禾谷类锈病;
➢单循环病害 (monocyclic disease): 有些 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初侵染,没有 再侵染。如小麦散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 等
第二节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田间病株 ➢种子、苗木和其他无性繁殖材料 ➢土壤(土壤寄居菌和土壤习居菌) ➢病株残体 ➢肥料
第三节 病原物的传播
➢气流传播(许多真菌病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传播(细菌和一些真菌病害) ➢生物介体(昆虫、线虫、真菌等传病毒) ➢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 ➢人为因素传播
几类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 西瓜和棉花的枯萎病:土传病害 • 小麦的腥黑穗病:种传病害(局部侵入,
系统侵染的病害) • 植物的白粉病:气流和雨水传病害 • 蔬菜根结线虫病:土传病害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规律 PPT
侵染过程,是指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过程,即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感病部位接触、侵入,到引起植物表现症状的过程。又称发病过程,简称病程。由于这一过程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的,所以又称侵染程序。 整个侵染过程,大致可分为 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 4 个时期。
2、影响侵入的环境条件 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除需要一定的侵入途径外,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相配合,侵入才能成功。 影响病原物侵入的环境条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又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决定的,因此,可以根据气候条件预测病原物侵入的可能性。
(1)湿度 湿度对侵入的影响最大。 这是因为,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细菌和游动孢子的游动,都需要在水滴或水膜中,或者在高湿度条件(相对湿度﹥80%)下才能进行。而植物体表面的露水、雨水、以及从自然孔口分泌出来的水分,恰恰为孢子萌发和细菌游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尽管有些水分保留时间不长,但足以满足病原物完成侵入的需要。 因此,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病原物的萌发、活动和侵入,特别是有雨、雾、露水的天气或者潮湿的小气候环境,更是如此。 反之,如果湿度达不到上述要求,气候干旱、环境干燥,那么,孢子便不能萌发,病原菌的侵入也就无从谈起了。
3、潜伏侵染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的抗病性较强,病原物暂时潜伏不活动,寄主植物也不表现症状。等到寄主的抗病性下降时,病原物再开始活动,扩展为害,使寄主植物表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潜伏侵染。
潜伏侵染发生在由死养生物所致的植物病害中。这一概念,对考虑病害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树木的烂皮病、溃疡病、干腐病等,就具有潜伏侵染现象。树木移栽前,其枝干就已经被病菌侵染,但由于树木的抗病性较强,树木并不发病。当树木移栽后,由于根系受损,或者水分管理跟不上,就很容易导致树体失水太多,而使其抗病性下降。结果,潜伏在枝干上的病菌,就从潜伏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从而扩展为害,导致树木烂皮病、溃疡病、干腐病的发生,甚至出现大量死树的现象。
2、影响侵入的环境条件 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除需要一定的侵入途径外,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相配合,侵入才能成功。 影响病原物侵入的环境条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又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决定的,因此,可以根据气候条件预测病原物侵入的可能性。
(1)湿度 湿度对侵入的影响最大。 这是因为,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细菌和游动孢子的游动,都需要在水滴或水膜中,或者在高湿度条件(相对湿度﹥80%)下才能进行。而植物体表面的露水、雨水、以及从自然孔口分泌出来的水分,恰恰为孢子萌发和细菌游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尽管有些水分保留时间不长,但足以满足病原物完成侵入的需要。 因此,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病原物的萌发、活动和侵入,特别是有雨、雾、露水的天气或者潮湿的小气候环境,更是如此。 反之,如果湿度达不到上述要求,气候干旱、环境干燥,那么,孢子便不能萌发,病原菌的侵入也就无从谈起了。
3、潜伏侵染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的抗病性较强,病原物暂时潜伏不活动,寄主植物也不表现症状。等到寄主的抗病性下降时,病原物再开始活动,扩展为害,使寄主植物表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潜伏侵染。
潜伏侵染发生在由死养生物所致的植物病害中。这一概念,对考虑病害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树木的烂皮病、溃疡病、干腐病等,就具有潜伏侵染现象。树木移栽前,其枝干就已经被病菌侵染,但由于树木的抗病性较强,树木并不发病。当树木移栽后,由于根系受损,或者水分管理跟不上,就很容易导致树体失水太多,而使其抗病性下降。结果,潜伏在枝干上的病菌,就从潜伏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从而扩展为害,导致树木烂皮病、溃疡病、干腐病的发生,甚至出现大量死树的现象。
《枝干病害》PPT课件
2、及时剪除病枝并进行适当处理或彻底烧毁,以防蔓 延;
3、化学防治: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90%百 菌清300倍液,25%多菌灵350倍液等。
精品医学
34
泡桐丛枝病(凤凰窝)
1. 分布及危害 2.症状
(1) 丛枝型 (2) 花变枝叶型
精品医学
35
三、病原
MLO 原核生物界
四、发展规律
精品医学
30
核桃枝枯病
一、分布及危害
二、症状:主要危害幼嫩枝条。受害枝的叶片变黄脱落。皮 层颜色改变暗灰褐色、浅红褐色、深灰色。死亡的枝条上不 久产生黑色突起。
精品医学
31
三、病原: 半知菌亚门的矩圆黑盘孢 (Melanconium Oblongum) 胡桃黑盘孢 (M.juglandinum)
28
2)各地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不同。 3)弱寄生菌,只能侵害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 4)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 5)病害发生与树种、气候、土壤、造林及管理状况、树 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和病虫危害等密切相关。
精品医学
29
5.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良种 2) 培育健康壮苗 3) 造林后加强管理 4) 改善林地及周围卫生状况 5) 避免造成伤口,保护伤口 6) 化学防治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00倍液、843康复剂
精品医学
37
枣疯病
1、分布及危害
2、症状
根部:具疯症的根孽 枝叶:小叶型、花叶型
花器:变枝叶
果实:花脸型、组织松散
精品医学
38
3、病原 MLO 4、发病规律
1)侵入以后,首先运行至根部,然后遍及全株 2)传播:嫁接、叶蝉 3)潜育期:1个月-1年
3、化学防治: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90%百 菌清300倍液,25%多菌灵350倍液等。
精品医学
34
泡桐丛枝病(凤凰窝)
1. 分布及危害 2.症状
(1) 丛枝型 (2) 花变枝叶型
精品医学
35
三、病原
MLO 原核生物界
四、发展规律
精品医学
30
核桃枝枯病
一、分布及危害
二、症状:主要危害幼嫩枝条。受害枝的叶片变黄脱落。皮 层颜色改变暗灰褐色、浅红褐色、深灰色。死亡的枝条上不 久产生黑色突起。
精品医学
31
三、病原: 半知菌亚门的矩圆黑盘孢 (Melanconium Oblongum) 胡桃黑盘孢 (M.juglandinum)
28
2)各地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不同。 3)弱寄生菌,只能侵害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 4)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 5)病害发生与树种、气候、土壤、造林及管理状况、树 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和病虫危害等密切相关。
精品医学
29
5.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良种 2) 培育健康壮苗 3) 造林后加强管理 4) 改善林地及周围卫生状况 5) 避免造成伤口,保护伤口 6) 化学防治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00倍液、843康复剂
精品医学
37
枣疯病
1、分布及危害
2、症状
根部:具疯症的根孽 枝叶:小叶型、花叶型
花器:变枝叶
果实:花脸型、组织松散
精品医学
38
3、病原 MLO 4、发病规律
1)侵入以后,首先运行至根部,然后遍及全株 2)传播:嫁接、叶蝉 3)潜育期:1个月-1年
第四节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与侵染循环
10/23
茶树病虫害防治
(三)潜育期
— 潜育期是指从病原物和寄生关系开始到表现明显症状 为止的时期。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引水分和 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引水分和 养分,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 蔓延的时期,也是植物体对病原物 的扩展产生一系列抵抗反应的时期。 的扩展产生一系列抵抗反应的时期 — 1.病原物的扩展 — 2.寄主植物抗扩展 — 3.潜育期的长短
19/23
茶树病虫害防治
— (二)单病程(单循环 单循环)病害:指一个生 长季节只有一次侵染过程的病害。这种病 长季节只有一次侵染过程的病害 害的侵染期短而潜育期长,一般在生长季 害的侵染期短而潜育期长 节不会扩大蔓延,发病平稳 发病平稳,不易造成大 流行。
— 这类病害中也包括一些作物的重要病害 这类病害中也包括一些作物的重要病害,如小麦
7/23
茶树病虫害防治
只侵入角质层不侵入细胞壁
8/23
茶树病虫害防治
2. 自然孔口侵入
— 气孔:引起叶斑病的多种真菌 引起叶斑病的多种真菌、细菌 — 水孔:叶尖、叶缘 — 皮孔:枝干、果实、块根、 、块茎 — 蜜腺:梨火疫病
9/23
茶树病虫害防治
2.环境条件对侵入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侵入的影响
上三种黑穗(粉)病,小麦粒线虫病 小麦粒线虫病、大麦条纹病、 水稻恶苗病、稻曲病、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棉花枯黄 萎病、马铃薯卷叶病、多种果树病毒病等 多种果树病毒病等。
20/23
茶树病虫害防治
— 对于单病程病害,只要消灭初侵染来源 只要消灭初侵染来源, 集中消灭其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就能 集中消灭其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 有效地防治。对于多病程病害 对于多病程病害,除需要 防治初侵染外,还要解决再侵染问题 还要解决再侵染问题。 再侵染次数越多,需要防治的次数也越 需要防治的次数也越 多。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四章侵染过程参考PPT
一、定义
病原物同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 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 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
在侵染过程中,植物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 织水平和个体水平上均有反应表现
二、侵染过程的四个时期
侵染过程
接触期 侵入期 潜育期 发病期
三、接触期
1.接触的类型 物理(机械)接触 化学接触 生态条件影响接触
白粉病菌孢子在干旱的条件下亦能萌发
四、侵入期
1.定义 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持续时间
2.病原物的寄生方式
几乎都是内寄生
寄生物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
极少数是外寄生
寄生物的营养体或产孢机构主要集中在寄主组织表面, 而 以吸器(真菌)、口针(线虫)或吸根(寄生性种子植物)的方式从 寄主组织中吸取营养
以稻瘟病菌为例
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分生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
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
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侵染钉,直接侵入植物
芽管直接侵入植物表皮
侵入丝突破寄主细胞后恢复至原来的菌丝状
3.4 真菌直接侵入的机制
机械压力
白粉菌侵入丝的压力为7个大气压 根肿菌在附着胞内形成一弹头状结构,撞 击根毛,穿透细胞壁
植物病害的潜育期长短不一
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散部位
局部扩散,系统扩散
影响潜育期长短的因素
病原物致病力的强弱
寄主抗病力强弱
环境条件
局部侵染 叶斑(leaf spot)
病原物的营养吸收
死体营养, 活体营养
影响潜育期长度的因素
温度 湿度
系统侵染向日葵枯萎(wilt)
潜伏侵染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 由于寄主的抗病性强,病原物只能在寄主体内潜伏 而不表现症状,但当寄主抗病性减弱时,它可继续 扩展并表现症状。
病原物同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 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 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
在侵染过程中,植物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 织水平和个体水平上均有反应表现
二、侵染过程的四个时期
侵染过程
接触期 侵入期 潜育期 发病期
三、接触期
1.接触的类型 物理(机械)接触 化学接触 生态条件影响接触
白粉病菌孢子在干旱的条件下亦能萌发
四、侵入期
1.定义 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持续时间
2.病原物的寄生方式
几乎都是内寄生
寄生物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
极少数是外寄生
寄生物的营养体或产孢机构主要集中在寄主组织表面, 而 以吸器(真菌)、口针(线虫)或吸根(寄生性种子植物)的方式从 寄主组织中吸取营养
以稻瘟病菌为例
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分生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
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
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侵染钉,直接侵入植物
芽管直接侵入植物表皮
侵入丝突破寄主细胞后恢复至原来的菌丝状
3.4 真菌直接侵入的机制
机械压力
白粉菌侵入丝的压力为7个大气压 根肿菌在附着胞内形成一弹头状结构,撞 击根毛,穿透细胞壁
植物病害的潜育期长短不一
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散部位
局部扩散,系统扩散
影响潜育期长短的因素
病原物致病力的强弱
寄主抗病力强弱
环境条件
局部侵染 叶斑(leaf spot)
病原物的营养吸收
死体营养, 活体营养
影响潜育期长度的因素
温度 湿度
系统侵染向日葵枯萎(wilt)
潜伏侵染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 由于寄主的抗病性强,病原物只能在寄主体内潜伏 而不表现症状,但当寄主抗病性减弱时,它可继续 扩展并表现症状。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ppt
1.田间病株
田间带病的活植物体,为田间病株。无论是多年 生或一年生的植物,病原物都可以不同的方式在田间 病株的体内外越冬或越夏。
❖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在露地和保 护地间传播和为害。
❖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主上越夏, 冬季在贮藏的种菜上越冬。
❖田间病株还包括其他作物、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等。
❖以腐生的方式:一些病原真菌和细菌。
❖以寄生的方式:病毒可以寄生在土壤真的真菌、 线虫等微生物体越冬。
❖土壤中的腐生菌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 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 inhabitants)两类。 土壤寄居菌主要随病株残体生活在土壤中,病株 残体分解,它们就死亡,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 细菌都属于这一类;土壤习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 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 机质上繁殖,如腐霉菌(Pythium)、丝核菌 (Rhizoctonia)和镰刀菌(Fusarium)多属于这 种类型。
第一节 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 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是病害在 一年的时间当中的循环过程,涉及病原物、寄主、 环境、时间、空间的变化。
病害循环与病原物生活史不同,生活史是病原物 个体发育过程,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循 环可以完全不同,如黑粉菌。但生活史和病害循环 密不可分,病害循环是以生活史为基础的,是制订 植物病害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据。
❖苗木和接穗:由病毒、类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多种 果树病害,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柑桔黄龙病等;
❖种薯:马铃薯晚疫病菌、环腐病 。
3.土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 所。病原物可以休眠、腐生或寄生在其他生物体的 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田间带病的活植物体,为田间病株。无论是多年 生或一年生的植物,病原物都可以不同的方式在田间 病株的体内外越冬或越夏。
❖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在露地和保 护地间传播和为害。
❖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主上越夏, 冬季在贮藏的种菜上越冬。
❖田间病株还包括其他作物、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等。
❖以腐生的方式:一些病原真菌和细菌。
❖以寄生的方式:病毒可以寄生在土壤真的真菌、 线虫等微生物体越冬。
❖土壤中的腐生菌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 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 inhabitants)两类。 土壤寄居菌主要随病株残体生活在土壤中,病株 残体分解,它们就死亡,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 细菌都属于这一类;土壤习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 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 机质上繁殖,如腐霉菌(Pythium)、丝核菌 (Rhizoctonia)和镰刀菌(Fusarium)多属于这 种类型。
第一节 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 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是病害在 一年的时间当中的循环过程,涉及病原物、寄主、 环境、时间、空间的变化。
病害循环与病原物生活史不同,生活史是病原物 个体发育过程,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循 环可以完全不同,如黑粉菌。但生活史和病害循环 密不可分,病害循环是以生活史为基础的,是制订 植物病害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据。
❖苗木和接穗:由病毒、类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多种 果树病害,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柑桔黄龙病等;
❖种薯:马铃薯晚疫病菌、环腐病 。
3.土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 所。病原物可以休眠、腐生或寄生在其他生物体的 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解析
❖ 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侵染最有效的 来源。
三、土壤
❖ 1、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 ❖ 2、病原物的休眠体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
土壤中存活。 ❖ 3、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 invaders)和土壤习居
菌(soil inhabitants)两类。 ❖ (1)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的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
第一节 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一、初次侵染
1.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 引起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
2. 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 3. 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
次侵染。 4. 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
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 防治。
四、病株残体
❖ 1、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活, 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
❖ 2、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植物 组织的保护,对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尤其是受到土壤中腐 生菌的拮抗作用较小。当植物的残体分解和腐烂的时候,其中的 病原物往往也逐渐死亡和消失,残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 一般决定于残体分解的快慢。
第三节 病原物的传播
❖ 1、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依赖外界因素,其中有自然因 素和人为因素。
❖ 自然因素中以风、雨、水、昆虫和其它动物传播的作 用最大;
❖ 人为因素中以种苗或种子的调运、农事操作和农业机 械的传播最为重要。
❖ 2、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真菌主要 以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 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 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 。
三、土壤
❖ 1、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 ❖ 2、病原物的休眠体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
土壤中存活。 ❖ 3、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 invaders)和土壤习居
菌(soil inhabitants)两类。 ❖ (1)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的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
第一节 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一、初次侵染
1.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 引起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
2. 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 3. 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
次侵染。 4. 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
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 防治。
四、病株残体
❖ 1、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活, 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
❖ 2、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植物 组织的保护,对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尤其是受到土壤中腐 生菌的拮抗作用较小。当植物的残体分解和腐烂的时候,其中的 病原物往往也逐渐死亡和消失,残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 一般决定于残体分解的快慢。
第三节 病原物的传播
❖ 1、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依赖外界因素,其中有自然因 素和人为因素。
❖ 自然因素中以风、雨、水、昆虫和其它动物传播的作 用最大;
❖ 人为因素中以种苗或种子的调运、农事操作和农业机 械的传播最为重要。
❖ 2、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真菌主要 以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 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 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 。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_图文
,在变动的室温下,几天之后就能产生大量孢子。
❖ 有性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比无性孢子更窄,且要求较低的温度。 白粉菌:晚秋才产生闭囊壳,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子囊菌:有性孢子越冬后的落叶中产生,其发育过程需要一个低温 阶段。
2、湿度
➢ 在实验室中,对未产生子实体的病组织,常用保湿 的方法促其产生子实体。
2)多循环病害: 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 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
❖ 多为局部侵染的病害,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 原物的增殖率高;
❖ 病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的条件下会迅速死亡,越冬率 低而不稳定。
❖ 病害数量增幅大,可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 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有称“单年流行病害”。
苗木: 由病毒、类病毒等引起的多种果树病害,
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等 ;
种薯:马铃薯病毒病、细菌性环腐病
种植后不但本身发病,还可以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 。
3、病株残体
❖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残体中 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
❖ 病残体上的病原物往往是土壤病原物的主要来源。
1)直接侵入: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 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寄生性较强的真菌(如白粉病
, 2)自然孔口:锈气菌孔,、炭水疽孔、菌皮属等孔、真蜜菌)腺等; ,以气孔最为重要。
多数真菌和细菌,真菌以芽管、菌丝或侵染丝侵入; 3)伤口侵入:机械损伤、自然伤口。
弱寄生的真菌、许多细菌、病毒
根据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再侵染把病害划分为:
1)单循环病害: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 染或虽有再侵染,但危害作用很小的病害。
2)❖多多为循种环传病或害土:传的系统性病害;
❖ 有性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比无性孢子更窄,且要求较低的温度。 白粉菌:晚秋才产生闭囊壳,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子囊菌:有性孢子越冬后的落叶中产生,其发育过程需要一个低温 阶段。
2、湿度
➢ 在实验室中,对未产生子实体的病组织,常用保湿 的方法促其产生子实体。
2)多循环病害: 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 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
❖ 多为局部侵染的病害,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 原物的增殖率高;
❖ 病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的条件下会迅速死亡,越冬率 低而不稳定。
❖ 病害数量增幅大,可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 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有称“单年流行病害”。
苗木: 由病毒、类病毒等引起的多种果树病害,
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等 ;
种薯:马铃薯病毒病、细菌性环腐病
种植后不但本身发病,还可以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 。
3、病株残体
❖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残体中 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
❖ 病残体上的病原物往往是土壤病原物的主要来源。
1)直接侵入: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 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寄生性较强的真菌(如白粉病
, 2)自然孔口:锈气菌孔,、炭水疽孔、菌皮属等孔、真蜜菌)腺等; ,以气孔最为重要。
多数真菌和细菌,真菌以芽管、菌丝或侵染丝侵入; 3)伤口侵入:机械损伤、自然伤口。
弱寄生的真菌、许多细菌、病毒
根据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再侵染把病害划分为:
1)单循环病害: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 染或虽有再侵染,但危害作用很小的病害。
2)❖多多为循种环传病或害土:传的系统性病害;
植物病理-17-侵染过程与病害循环
Specialized structures
• Haustorium 吸器 • Biotrophic infectious hyphae
侵染剂量infection dosage
➢病原物成功侵入往往需要一定的数量,群体 效应。植 物病原物完成侵染所需的最低接种体数量称为侵染剂量 (infection dosage)。 ➢侵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病原菌的活性、寄主品种 的抗病性和侵入部位而不同。
• Penetration via natural openings
• 气孔:引起叶斑病的多种真菌、细菌。 • 水孔:叶尖、叶缘。十字花科黑腐病 “V”
• 皮孔:枝干、果实、块根、块茎
• 蜜腺:梨火疫病
Colonization
• Growth and/or reproduction of the pathogen in/on infected tissues
Inoculum Release Pathogenesis Primary Infection Secondary Infection Overwintering/oversummering Transmission
生活史 (Life Cycle)
• The sequence of life stages that an organism undergoes from birth to reproduction ending with the generation of the offspring.
Plant roots secrete a wide range of compounds; among those are sugars and amino acids that are engaged in attracting (chemotaxis) microbes (1), flavonoids act as signaling molecules to initiate interactions with mycorrhiza (AM fungi) (2), rhizobium and (3) pathogenic fungi (oomycetes) (4), aliphatic acids (e.g., malic acid) are involved in recruiting specific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Bacillus subtilis)
第一节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植物病理学课件)
产生各种各样的休眠体,如真菌的卵孢子 、厚垣孢子、菌核、冬孢子、闭囊壳等。 ②腐生(saprophyte)
可以在病株残体、土壤及各种有机物上腐 生而越冬、越夏。棉苗立枯病菌、甘薯黑斑等 。 ③寄生(parasite)
活体营养生物如小麦条形柄锈菌、小麦白 粉菌。植物病毒粒体可以在寄主植物和介体内 越夏和越冬。
1、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和方式
(1)直接侵入
直接侵入是指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保护组织 (角质层、蜡质层、表皮及表皮细胞)和细胞壁从 而侵入寄主植物。
有的病原物如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部分真 菌直接侵入寄主。
2021/7/29
真菌的侵染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
2021/7/29
(2)自然孔口侵入 植物的自然孔口很多,包括气孔、水孔
霉菌)、自生麦苗、转主寄主等。
2种子:
种子之间:如小麦粒线虫的虫瘿、菟丝子的种 子、麦角菌的菌瘿等;
种子表面:小麦腥黑穗病; 种子内:小麦散黑穗病菌。 苗木:由病毒、类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多种果树
病害,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柑桔黄龙 病等 ; 种薯:马铃薯晚疫病菌、环腐病菌等 。
(2)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指病原物在一 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 次再侵染,又叫单年流行病害。该类病害多是 局部侵染病害,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 值率高,寿命较短,对环境敏感。如马铃薯晚 疫病、白粉病等。
2021/7/29
(二)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章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节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原物侵染过程infectionprocess就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可以在病株残体、土壤及各种有机物上腐 生而越冬、越夏。棉苗立枯病菌、甘薯黑斑等 。 ③寄生(parasite)
活体营养生物如小麦条形柄锈菌、小麦白 粉菌。植物病毒粒体可以在寄主植物和介体内 越夏和越冬。
1、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和方式
(1)直接侵入
直接侵入是指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保护组织 (角质层、蜡质层、表皮及表皮细胞)和细胞壁从 而侵入寄主植物。
有的病原物如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部分真 菌直接侵入寄主。
2021/7/29
真菌的侵染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
2021/7/29
(2)自然孔口侵入 植物的自然孔口很多,包括气孔、水孔
霉菌)、自生麦苗、转主寄主等。
2种子:
种子之间:如小麦粒线虫的虫瘿、菟丝子的种 子、麦角菌的菌瘿等;
种子表面:小麦腥黑穗病; 种子内:小麦散黑穗病菌。 苗木:由病毒、类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多种果树
病害,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柑桔黄龙 病等 ; 种薯:马铃薯晚疫病菌、环腐病菌等 。
(2)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指病原物在一 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 次再侵染,又叫单年流行病害。该类病害多是 局部侵染病害,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 值率高,寿命较短,对环境敏感。如马铃薯晚 疫病、白粉病等。
2021/7/29
(二)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章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节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原物侵染过程infectionprocess就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植物病害诊断—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和发生流行(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侵染性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1.预测的依据
在病原物方面:病原致病力的变化和数量,包括初侵染 来源的数量和传播方式等情况。
借昆虫传播的病害:介体昆虫的发生规律。 寄主方面:当地主要品种的感病性、品种布局、种植方 式以及植株生育状况。 环境方面:全面分析当地气象资料和作物栽培条件。
2.长期预测
长期预测是预测一个生长季节或一年,以致 几年的病情变化。
植物病原线虫
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
大多数植物病原线虫体形细长,两端稍尖, 形如线状,多为乳白色或无色透明,需要用显微 镜观察。线虫体长约0.3~lmm,个别种类可达 4mm,宽约30~50μm。雌雄同型的线虫雌成虫 和雄成虫皆为线形,雌雄异型的线虫雌成虫为柠 檬形或梨形,雄成虫为线状。线虫虫体分唇区、 胴部和尾部。虫体最前端为唇区。胴部是从吻针 基部到肛门的一段体躯。尾部是从肛门以下到尾 尖的一部分。
3.中短期预测
中短期预测是对一个生长季节内,十几天或 几十天的病情变化进行预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 发病的过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侵入前期 侵入前期是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
感病部位接触,并产生侵入机构为止 的阶段。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侵入期
半寄生植物:植物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 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缺乏根系而 需要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其导管与 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
(2)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 (3)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寄生性植物靠种子繁殖。 被动传播:种子主要依靠风力、鸟类和种子 调运传播。 主动传播:成熟时果实吸水膨胀开裂,将种 子弹射出去。
侵入期是指病原物从侵入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 的阶段。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病害发生过程与侵染循环PPT资料
种子、苗木、
合 欢
鳞茎、块根、 四
枯 萎
接穗等带菌
季 海
病
棠
线
虫
病
唐菖蒲青霉病
中国菟丝子
2.有病植物 病株的存在,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 多年生植物一旦染病后,病原物就可在寄主体内定 殖,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如枝干锈病、溃疡病、 根癌病等。感病植物是病原细菌越冬的重要场所。 病原真菌可以营养体或繁殖体在寄主植物体内越冬。 由于园林植物栽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有些植物病 害连年发生。温室花卉病害,常是次年露地栽培花 卉的重要侵染来源,如花卉病毒病和白粉病等。
气
雨
流
水
传
传
播
播
3.动物传播 为害植物的害虫种类多,数量大,也是 病毒、植原体和真菌、细菌、线虫病害的传播媒介。 传毒昆虫不仅能携带病原物,而且在为害植物时, 把病原物接种到所造成的伤口中去。如松材线虫病 由松褐天牛传播。
4.人为传播 人类活动在病害的传播上也非常重要。 人类通过园艺操作和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远距离 调运而传播病害。如某些潜伏在土壤中的病原物, 在翻耕或抚育时常通过操作工具传播。许多病毒和 植物菌原体可以借嫁接、修剪而传播。松材的大量 调运,加速了松材线虫病的扩展和蔓延。加强植物 检疫,是限制人为传播植物病害的有效措施。
(一)接触期
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到开始萌发入侵称接触期。接 触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病毒、植 原体和类病毒的接触和侵入是同时完成的,细菌从 接触到侵入几乎也是同时完成的,都没有明显的接 触期。
真菌接触期的长短不一,一般真菌的分生孢子寿命 较短,同寄主接触后如不能在短期内萌发,即失去 生命力;而当条件适宜时,孢子在几小时内即可萌 发侵染。也有些真菌接触期可长达数月。例如,桃 缩叶病菌的孢子在芽鳞内越冬,次年新叶初放时才 进行侵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细菌:少数细菌:单个细菌;多数细菌:一定数菌量。 ③ 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104-5个粒体。 病原物的侵入量大,繁殖较快,容易突破寄主的防御。
2)。 ② 湿度:最为重要,因为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细菌的繁
殖以及游动孢子和细菌的游动都需要在水滴中和水 膜上进行。 因此,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
此期是病原物侵染过程的薄弱环节,防治的有利阶段。
植物表面孢子萌发 形成侵入结构
根际分泌物对病原物的影响
1)诱发病原物积聚:
2)刺激休眠体和孢子的萌发: 3)营养:伤口侵入的病原物,先在伤口吸收死亡细胞 的营养物质,生长后侵入。
(二)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一段时期 1、侵入途径: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一般就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
1、田间病株; 2、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块根、块茎、鳞茎) 3、植物病残体 4、土壤、粪肥 5、介体
1、田间病株:多为一些严格寄生菌
多年生植物根、茎部:如苹果和梨的轮纹病、腐烂病、 病毒病以及枣疯病等。 田间杂草 :多种病毒病和细菌病 带病寄主:保护地内的寄主(黄瓜霜霉菌 )、自生麦 苗 、转主寄主 等。
普通植物病理学
General Plant Pathology
第三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一、病害的侵染过程
定义: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又称病程。
包括: 侵入前期(接触期) 侵入期 潜育期
发病期
(一)侵入前期(接触期)
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或到达能受到寄主外渗物质
影响的根围、叶围,即到达侵入部位形成各种侵入结构的 一段时期.
引起全株性的感染(潜育期较长) ;如枯 黄萎病、枣疯病等,这些病原物可通过 输导组织扩展,形成系统性病害。
2、环境条件影响:
以温度影响最大,和病原物发育的适温有关, 因为在植物体内,受外界湿度的干扰小。
(四)发病期:指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此期是病原物大量增殖、扩大危害的时期。 真菌性病害往往在受害部位产生孢子等子实体,称为产孢期 新产生的病原物的繁殖体可成为再次侵染的来源。
5、介体
昆虫是多种病毒、细菌和线虫的传播介体;
一种病原物可以在几个场所越冬、越夏。
(二)初侵染和再侵染
1、初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 首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为初侵染。 2、再侵染:受到初侵染而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 在同一生长季节中经传播引起寄主再次发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残体中
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
病残体上的病原物往往是土壤病原物的主要来源。
病原物的休眠体,一般先存活在病残体上,当残体腐烂和 分解后,再散落在土壤中。
4、土壤及粪肥
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
以休眠体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休眠孢子囊、卵孢子、冬孢子、厚垣孢子、菌核、 子座、胞囊(线虫)、种子(菟丝子、列当) 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土壤寄居菌: 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存活,病残体一旦腐烂 分解,病原菌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大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属于这种类型。 土壤习居菌: 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 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中繁殖。 腐霉菌、丝核菌和镰刀菌多属于这种类型。
③ 光照
(三)潜育期
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明显症状的时期
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繁殖和蔓延的时期,也
是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1、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方式 :
1)局部侵染: 病原物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
或点发性的感染(潜育期较短),如真
菌性叶斑病。
2)系统侵染: 病原物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
紫外光和近紫外光对某些真菌的繁殖有促进作用。
二、 侵染循环
定义:指病害从一个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
度发病的过程,也称为病害循环。
主要涉及三个环节: 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2、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3、病原物的传播
(一)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
定义: 指病原物如何度过寄主植物的休眠期或收获
后的阶段,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来源。
白粉菌:晚秋才产生闭囊壳,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子囊菌:有性孢子越冬后的落叶中产生,其发育过程需要一个低温 阶段。
2、湿度
在实验室中,对未产生子实体的病组织,常用保湿
的方法促其产生子实体。 大多数真菌需要较长的潮湿时间。
3、光照:光是许多真菌产生繁殖器官所必需的。
一般12 h的光暗交替,就能促进孢子产生。 有些真菌需要在全光条件下培养才能产生孢子。
1)直接侵入: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 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寄生性较强的真菌(如白粉病,
锈菌,炭疽菌属等真菌);
2)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等,以气孔最为重要。 多数真菌和细菌,真菌以芽管、菌丝或侵染丝侵入; 3)伤口侵入:机械损伤、自然伤口。 弱寄生的真菌、许多细菌、病毒
伤口侵入
直接侵入
气孔侵入
病原物侵入寄主的三条途径
直接侵入
真菌的侵染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
气孔在叶表皮分布很多,
下表皮的分布则更多
叶正面
瓜霜霉
叶背面
葡萄霜霉病
叶背面霉层
2、影响侵入的因素
1)病原物侵入所需接种体的数量:侵染剂量
真菌: 2① )环境条件:
锈菌、白粉菌:单个夏孢子或分生孢子接种叶片,就可引起侵染 小麦赤霉病菌: 分生孢子浓度104 个/ml.
2、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
种子: 种子之间:如线虫的虫瘿、菟丝子的种子;
种子表面:烟草花叶病毒污染番茄、辣椒种子。 种子内:豆科植物的病毒病
苗木: 由病毒、类病毒等引起的多种果树病害,
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等 ;
种薯:马铃薯病毒病、细菌性环腐病
种植后不但本身发病,还可以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
3、病株残体
苹果炭疽病发病
影响产孢的因素
1、温度:比生长要求的温度范围窄, 2、湿度 无性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同该菌生长最适温度基本一致。 3、光照:
有些需高温和低温交替:苹果炭疽病菌恒温条件下不容易产生孢子, 在变动的室温下,几天之后就能产生大量孢子。
有性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比无性孢子更窄,且要求较低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