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觉醒(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 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 的艰难处境。”
—— 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面临怎样的严重危机?
经济上: 加大资本输出
和商品输出
控制经济命脉
掀起瓜分狂潮
政治上: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共同瓜分 共同控制
军事上: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 既是指近代中华民族逐渐摆脱自身沉 湎于小农文明的沾沾自喜状态,重新认识世界和重新认识自己的 过程,又是指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自主、富强、进步而进行的 观念更新的过程。 ——戴逸主编《民族觉醒的历程》
中华民族的觉醒表现在哪些方面?(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
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旧格局无法继续保持
19世纪40-6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军事: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经济: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从一国到多国 侵华的程度加深
—— 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下层民众: 义和团运动
清政府: 清末新政
维新派:戊戌变法 民族资 产阶级
革命派:辛亥革命
新的希望
旧式农民战争 彰显反抗决心
孕育变革因素 客观推动现代化进程
思想启蒙 奠定资产阶级革命基础
民国取代帝国 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进步
社会各阶层的救亡探索,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从打开市场 到控制经济命脉
政治: 割占领土 取得特权
瓜分狂潮 控制中国
从破坏主权 到完全控制
天朝的危机
(家国的危机)
民族的危机
(国家的危机)
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 他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 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 的艰难处境。”
经济觉醒
近代民族工业 的兴起与发展
农业文明 转向工业文明
政治觉醒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君主专制 走向民主共和
思想觉醒 维新思想 进化论 民主共和思想
传统儒学 到近代民主思想
中国社会结构开始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
中华民族的觉醒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民族觉醒的条件
民族危机的深重
救亡变革的推动
西学பைடு நூலகம்渐的深入
经济觉醒
民族觉醒的表现
政治觉醒
思想觉醒
社会结构开始转型
谢 谢 指 导!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 欧美日本各国,接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 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 ……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 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覆灭为代价, 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 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以前更好的条 件…… 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统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治 阶
器物
清政府:清末新政 制度
级 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下层民众:义和团运动

反清
扶清灭洋
变化:
阶层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内容更深入,由学习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
原因:
民族危机的加深
西学东渐的深入
中华民族的觉醒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何为民族的觉醒?
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 既是指近代中华民族逐 渐摆脱自身沉湎于小农文明的沾沾自喜状态,重新认 识世界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又是指中国人民为争 取独立、自主、富强、进步而进行的观念更新的过程。
——戴逸主编《民族觉醒的历程》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 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 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
“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
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系统,是政治制度 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 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 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维新派派)带来的解 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 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 现。这些人、……他们处在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 忧时之思;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找出路,成为 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维新运 动中的种种实践活动,为后来的改革留下了历史起 点。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 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觉的先觉者。但 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 他们走得越远就越孤独。甲午大败,“成 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 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 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世纪40—6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