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2. 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把这个顶点的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及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形,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 采用讲解法,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画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并讲解画法的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画出给定三角形的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并互相检查。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画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在三角形中,高、中线、角平分线有何联系和区别?2. 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在几何中的应用,如:解直角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等。

七、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2. 强调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在几何问题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画出给定三角形的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并标注出来。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学情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角的平分线、线段的重点、垂线和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边的性质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内切圆及三心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着重介绍了三角形的三种特殊线段,已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等,这些知识是学习本节新知识的基础。

其中,三角形的高学生从小学起已开始接触,教材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从高入手,利用图形,给高作了具体定义,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高为线段,进而引出三角形的另外几种特殊线段——中线、角平分线。

教学目的1、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2、掌握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3、掌握钝角三角形的两短边上高的画法。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的画法、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难点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等面积法的应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你还记得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作法吗?(1)线边重合(2)平移靠点(3)画垂线(4)画垂直符号思考: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你能画出它的对边的垂线吗?二、讲授新课1、三角形的高从△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所在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顶点和垂足之间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高。

思考:你还能画出一条高来吗?能,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内部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内部(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是直角边,另一条高在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交点是直角顶点(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钝角三角形的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另一条高在内部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三角形外一点2、三角形的中线(1)定义:连接△ABC顶点A和它所对的边BC的中点D,所得的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中线。

(2)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中线重心: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定义.2.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掌握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边训练边讲解,然后学以致用.【情感态度】训练同学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画三角形的高线、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难点】画钝角三角形的高线.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如图,△ABC,画它的三条高.问题2 如图,△ABC,画它的三条中线.问题3如图,△ABC,画它的三条角平分线.【教学说明】对问题1,对于钝角三角形的作高要给予集体指导、分类指导,甚至要进行个别指导,以便让绝大局部同学过关.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 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位置有何不同之处?2.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各自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归纳结论】1.定义: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所得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一条高.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以这个顶点和交点为端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有时在形内,有时在直角顶点上,有时在形外;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区别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们的联系是都是平分角.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F 是△ABC 的高,填空:〔1〕BD= =21 ; 〔2〕∠ABE=∠ =21∠ ; 〔3〕∠ =∠ =90°.2.如图,△ABC 中,∠A 是钝角.〔1〕画出AC 、AB 上的高BD 、CE ;〔2〕画出∠ABC 的平分线BF ;〔3〕画出边AB 上的中线CG.3.,如图,AB ⊥BD 于B ,AC ⊥CD 于C ,且AC 与BD 交于点E.那么〔1〕△ADE的边DE 上的高为,边AE 上的高为 ;〔2〕假设AE=5,DE=2,CD=59,那么AB= .4.如下列图,等腰△ABC 中,AB=AC ,一腰上的中线BD 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6两局部,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后,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原三角形分成两种相等的两局部〞.课后余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一块三角形的厚薄均匀的蛋糕,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要求只切3刀,请你在图中把你的方案画出来,并说明理由.【教学说明】题1、2、3可让学生自主完成,题4、5教师可给予相应的指导当三角形两条高求其他边长或一高与其他边长求另一高时,常用面积作为中间量.涉及等腰三角形边的问题时,常要分情况讨论,然后看它们是否满足三边关系,不满足的要舍去.【答案】1.〔1〕DCBC〔2〕CBE ABC〔3〕CFA CFB2.图略. DC 29 解析:△△ADE=21DE ·AB=21AE ·DC ,即21×2×AB=21×5×95,AB=29. 4.解:设AB=AC=2x,那么AD=CD=x.(1)当AB+AD=15,BC+CD=6时,有2x+x=15,所以x=5,2x=10,BC=6-5=1.(2)当BC+CD=15,AB+AD=6时,有2x+x=6.所以x=2,2x=4,所以BC=13. 因为4+4<13,故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5.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请假设干名学生口述小结,老师再利用电子课件将小结放映在屏幕上.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体形式,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提供学生创新的空间与可能,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时机,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

新课.问题1: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请将它们全部用符号表示出来.学生回答:图中共有5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ABC、△ABD、△ACD、△ADE、△CDE.问题2:利用长为3、5、6、9的四条线段可以组成几个三角形为什么学生回答:可以组成2个三角形.从四条线段中任选三条组成三角形;共有四种选法:①3、5、6;②3、5、9;③3、6、9;④5、6、9;其中;满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只有第①、④这两组.问题3:利用△ABC的一条边长为4cm;面积是24 cm2这两个条件;你能求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能够求出的△ABC高是3 cm.教学说明:教师利用问题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特别是问题3内容的变化;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和疑问;将学生的思路引入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中.问题1:你能画出下列三角形的所有的高吗学生画出三角形所有的高;观察这些高的特点.问题2:根据画高的过程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高学生讨论回答;师完善并归纳: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连接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问题3:在这些三角形中你能画出几条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每个三角形都能画出三条高.相同点是: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同一点.不同点是: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直角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外一点.问题4:如图所示;如果AD是△ABC的高;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学生回答:如果AD是△ABC的高;则有:AD⊥BC于D;∠ADB=∠ADC=90°.教学说明: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在书中并没有具体给出;所以学生在归纳定义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那么在授课时就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利用具体图形进行定义;再由具体图形中抽出准确、简明的语言;同时要强调:三角形的高是一条线段.在问题3中;有些学生会认为直角三角形只能画出斜边上的一条高;这时教师要给予讲解;说明另外两条直角边也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高.而问题4是要将三角形的高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这是为以后学习证明打基础.2.类比探索三角形的高的过程探索三角形的中线设计说明: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探索;可以留给学生更多思考与探究的空间;有得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问题1:如图;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问题2:如图;如果点D是线段BC的中点;那么线段AD就称为△ABC 的中线.类比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试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中线由三角形的中线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线.如果线段AD是△ABC的中线;那么.问题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所有的中线;并讨论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无论哪种三角形;它们都有三条中线;并且这三条中线都会交于一点;这一点都在三角形的内部.问题4:如图所示;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AE是△ABC的高.试判断△ABD和△AC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回答:△ABD和△ACD的面积相等.理由:∵AD是△ABC的中线∴BD=CD∵AE既是△ABD的高;也是△ACD的高∴△ABD和△ACD的面积相等.问题5:通过问题4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两份.教学说明:让学生利用对三角形的高的探究过程;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对三角形的中线的探究.“类比思想”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运用这种思想进行探究的好处;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问题4和问题5的设立是对三角形中线的知识进行扩展;并不是教科书中的内容;但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三角形中线的特点;同时;根据课堂时间的需要;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讲授;教师可以自行调节.3.通过类比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设计说明:再次使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探究;让学生经历动脑思考探索的过程;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问题1:如图;若OC是∠AOB的平分线;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问题2:如图;在△ABC中;如果∠BAC的平分线AD交BC边于点D;我们就称AD是△ABC的角平分线.类比探索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过程;你能得到哪些结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角平分线相同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这三条角平分线在三角形内交于一点.如果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就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不一样;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有长度;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没有长度.教学说明:对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探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漏下了哪一点没有探究到;教师可以给予提示.三、尝试应用设计说明:通过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基本性质;熟练基本技能.练习1:如图;在△ABC中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BD;中线CE和角平分线BF.练习2:如图;已知AD;BE;CF都是△ABC的三条中线.则AE= = ;BC=2 ;AF= .学生:CE;AC;BD或CD;BF.练习3:如图;已知AD;BE;CF都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 ;∠2= = ;∠ABC=2 .学生:∠BAC;∠3;∠ACB;∠4或∠ABE.练习3:如图;△ABC中;AC=12 cm;BC=18 cm;△ABC的高AD与BE的比是多少学生:解: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所以有解得教学说明:练习的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而练习3是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要让学生有利用面积求高的意识;开阔思路.四、成果展示设计说明: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问题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问题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问题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教学说明:以上设计再次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畅所欲言;加强反思、提炼及知识的归纳;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五、课堂小结1.本节主要学习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的概念与性质.2.本节涉及到的思想方法是类比思想.3.注意的问题:1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和三条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但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直角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外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也交于三角形内的一点.3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都是线段.4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两部分的线是三角形的中线.六、布置作业1、课本69页习题7.1的3、4;教学说明:及时作业是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练习题是对本节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七、补偿提高设计说明: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中;AC⊥BC;AC=8;BC=6;AB=10.求顶点C到边AB的高.学生:解:设顶点C到边AB的高为h;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所以有;解得:h=4.8所以;顶点C到边AB的高为4.8.练习2: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DE//AC;DF//AB.试判断∠3和∠4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学生:解:∠3=∠4.理由:∵AD平分∠BAC;∴∠1=∠2;又∵DE//AC;DF//AB;∴∠1=∠4;∠2=∠3∴∠3=∠4.练习3:利用所学知识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至少画出4种学生:利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得……教学说明:这三个练习是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应用;特别是练习2;加入了平行线的性质;所以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评价与反思本节内容是七年级数学第七章的第二节;主要介绍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虽是一节概念教学课;但重点却在性质的应用上.本节的知识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还要对这三种线段的表示方法和性质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知识入手;并利用类比的方法自主探索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以独立思考为主;并在必要时进行互助交流;让学生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类比思想在探索新知中的作用;使学生在亲自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后;能够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及性质有更好的理解;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教案

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教案

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1.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定义;(重点)2.能够准确地画出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并能够对其进行简单的应用.(难点)一、情境导入这里有一块三角形的蛋糕,如果兄弟两个想要平分的话,你该怎么办呢?本节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三角形的中线【类型一】 应用三角形的中线求线段的长在△ABC 中,AC =5cm ,AD 是△ABC 的中线,若△ABD 的周长比△ADC 的周长大2cm ,则BA =________.解析: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BD =CD ,∴△ABD 的周长-△ADC 的周长=(BA+BD +AD )-(AC +AD +CD )=BA -AC =BA -5cm =2cm ,∴BA =7cm.故答案为7cm.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理解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ABD 与△ADC的周长之差转化为边长的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类型二】 利用中线解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如图,在△ABC 中,E 是BC 上的一点,EC =2BE ,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 ,△ADF 和△BEF 的面积分别为S △ABC ,S △ADF 和S △BEF ,且S △ABC =12,则S △ADF -S △BEF =________.解析:∵点D 是AC 的中点,∴AD =12AC .∵S △ABC =12,∴S △ABD =12S △ABC =12×12=6.∵EC=2BE,S△ABC=12,∴S△ABE=13S△ABC =13×12=4.∵S△ABD-S△ABE=(S△ADF+S△ABF)-(S△ABF+S△BEF)=S△ADF-S△BEF,即S△ADF-S△BEF=S△ABD-S△ABE=6-4=2.故答案为2.方法总结: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高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底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探究点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BAC=60°,∠BCE=40°,求∠ADB的度数.解析:根据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C=60°,得出∠BAD=30°.再利用CE是△ABC 的高,∠BCE=40°,得出∠B的度数,进而得出∠ADB的度数.解:∵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C=60°,∴∠DAC=∠BAD=30°.∵CE是△ABC 的高,∠BCE=40°,∴∠B=50°,∴∠ADB=180°-∠B-∠BAD=180°-30°-50°=100°.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灵活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表示方法,同时此类问题往往和三角形的高综合考查.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探究点三:三角形的高【类型一】三角形高的画法作△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作法中,正确的是()解析: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过点C 作边AB 的垂线段,即作AB 边上的高CD ,所以作法正确的是D.故选D.方法总结: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必须满足:(1)过该边所对的顶点;(2)垂足必须在该边或在该边的延长线上.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类型二】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高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5,BC =6,AD ⊥BC 于点D ,且AD =4,若点P 在边AC 上移动,则B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当BP ⊥AC 时,BP 有最小值.由△ABC 的面积公式可知12AD ·BC =12BP ·AC ,解得BP =245.故答案为245. 方法总结:解答此题可利用面积相等作桥梁(但不求面积)求三角形的高,这种解题方法通常称为“面积法”.【类型三】 三角形的内角与角平分线、高的综合运用在△ABC 中,∠A =12∠B =13∠ACB ,CD 是△ABC 的高,CE 是∠ACB 的角平分线,求∠DCE 的度数.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用∠A 表示出∠B 和∠ACB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 ,再求出∠ACB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CD ,最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E 即可.解:∵∠A =12∠B =13∠ACB ,设∠A =x ,∴∠B =2x ,∠ACB =3x .∵∠A +∠B +∠ACB =180°,∴x +2x +3x =180°,解得x =30°,∴∠A =30°,∠ACB =90°.∵CD 是△ABC 的高,∴∠ADC =90°,∴∠ACD =90°-30°=60°.∵CE 是∠ACB 的角平分线,∴∠ACE =12×90°=45°,∴∠DCE =∠ACD -∠ACE =60°-45°=15°. 方法总结:本题是常见的几何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性质,找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图形解答.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9题三、板书设计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2.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连接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本节课由实际问题“平分三角形蛋糕”引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进而学习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然后从画图入手,分三种情况,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思想.同时,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对这三种线段留下清晰的形象,然后结合这些具体形象叙述它们的定义以及表示方法,最后通过例题进一步巩固。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教案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会画不同三角形的高.2.掌握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3.能正确运用三角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相关概念及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三)学习难点运用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解决三角形有关实际问题.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高;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中线;三角形的一个角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角平分线.2.预习自测(1)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 ,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_______,E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知识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解题过程】BC边是顶点A得对边,过点A作BC边的垂线,交点B是垂足,所以AB 为BC边上的高.同理AE边上的高为CD,EC边上的高为AB.【思路点拨】运用高的定义,过三角形一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这一点与垂足之间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高.【答案】AB.CD.AB(2)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E是AB 的中点,则△ABC 的中线是________,△ABD的中线是_______.B【知识点】三角形中线的概念【解题过程】△ABC的顶点A和它对边中点D的连线AD为△ABC的中线;而△ABD中,顶点D与它对边中点E的连线DE为△ABD的中线.【思路点拨】三角形的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连线成为中线,故找准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是关键.【答案】AD.DE(3)△ABC的角平分线BE是()A.射线B.直线C.线段D.都有可能【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它与角平分线的区别【解题过程】三角形的一个角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思路点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平分线是射线.【答案】C(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2)构成三角形的元素:①三个顶点;②三条边;③三个内角.(3)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问题探究探究一三角形的高.●活动①回顾旧知师:回顾构成三角形的元素并回忆小学时如何作出三角形的高.(1)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内角.(2)过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段.B教师总结:从△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画垂线,垂足为D,所得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高.【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活动②画出以下三角形的高AD.BE.CF.师问: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三角形的高是什么线?三个图形的高有什么区别?它们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学生抢答:看谁总结得最快最完整?学生回答:三角形有三条高,都是线段.锐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每个三角形的三条高(或高所在的直线)都相交于一点.教师总结: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高是线段;锐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外部;三角形的三条高(或高所在的直线)都相交于一点(如上图点O),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几何知识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由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探究二三角形的中线与角平分线. ▲●活动①大胆猜想,探究新知识师问:妈妈有一块三角形蛋糕,她想平均分给小明和小亮,并且两人所得蛋糕均为三角形,你能帮妈妈出主意吗?学生回答:找到一边的中点,然后和这边所对的顶点相连,沿着这条连线切割,所得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学生回答:分割后的两个三角形底相同,高相同,所以面积相等.【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促使学生找到三角形边上的中点,为得出中线的概念作铺垫.●活动②反思过程,发现新概念.教师展示新知: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B师问:三角形的中线是什么线?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线?三角形的中线所分成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并且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线.三角形的中线所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因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中线的概念以及它平分三角形面积的性质.●活动③动手操作,大胆发现.如图,画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并认真观察三条中线的位置关系.B师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并且相交于一点.教师展示新知: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并且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找到三角形的重心,深刻理解三角形的重心在三角形内部.●活动④集思广益,探究新知.师问:请同学们画出三角形中∠A的平分线(量角器)B教师总结:如图,画∠B的平分线BD,交∠B所对的边AC于点D,所得线段BD叫做△ABC的角平分线.师问:你能画出三角形另外的角平分线吗?学生展示:B师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什么线?与角平分线有什么区别?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射线,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的一点.教师总结: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都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我们把这个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内切圆的圆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区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不同,并找到三角形的内心.为初三学习三角形的内切圆奠定基础.探究三 利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概念解决问题.★▲ ●活动①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及性质例1如图(1)所示,AD.BE.CF 是△ABC 的三条中线,则AB=2_____,BD=_____,AE= ______.如图(2)所示,AD.BE.CF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________,∠3= ______,∠ACB=2__________.4321(2)(1)F EFEBC A BC【知识点】 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解题过程】(1)因为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中线,则AB=2AF=2BF ,BD=CD ,AE=CE=AC ;(2)因为AD.BE.CF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2,∠3=∠ABC ,∠ACB=2∠4.【思路点拨】已知三角形的中线,找准中点可得线段的数量关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平分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所得的两个小角相等.【答案】(1)AF 或BF ,CD ,AC (2)∠2,∠ABC ,∠4练习:如图,在△ABC 中,AE 是中线,AD 是角平分线,AF 是高.则BE=_____=________;∠BAD=________=_______;∠AFB=______=90°.D E FABC【知识点】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概念【解题过程】因为AE 是中线,则点E 为BC 的中点,所以BE=CE=BC ;因为AD 是角平分线,所以∠BAD=∠CAD=∠BAC ;又因为AF 是高,即 AF ⊥BC ,所以∠AFB=∠AFC=90°.【思路点拨】运用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进行求解.【答案】BE=CE=BC ;∠BAD=∠CAD=∠BAC_;∠AFB=∠AFC=90°【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能准确判定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活动② 三角形的中线运用例2 在△ABC 中,AD 是△ABC 的中线,E 为AB 的中点,则△AED 的面积与△ACD 的面积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EBC【知识点】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解题过程】在△ABC 中,AD 是△ABC 的中线,所以=;又因为E 为AB的中点,所以==【思路点拨】AD 是△ABC 的中线,所以AD 平分△ABC 的面积,同理DE 也平分△ABD 的面积.【答案】=练习:如图,点D.E.F分别是BC.AD.BE 的中点,且=1,求.EFB C【知识点】三角形的中线.【解题过程】∵D.E.F分别是BC.AD.BE的中点,∴AD是△ABC的中线,BE是△ABD的中线,AF是△ABE的中线,又∵=1,∴=2=2,=2=4,∴==8.【思路点拨】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求解.【答案】83. 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2)三角形的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3)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重难点归纳(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2)注意重心和内心分别是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的交点.(3)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解决有关问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教案、教学设计
2.小组合作题要求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3.作业完成后,及时检查,对错误进行修改,确保知识点的掌握。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同时,注重课后的跟踪辅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学习将更具挑战性。此时,学生正处于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几何图形的认识逐渐从表面特征向内在关系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4.探究思考题:
请同学们思考:在等边三角形中,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有什么特殊性质?并尝试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证明。
5.小组合作题: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有什么特殊性质?将你们的发现和证明过程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认真思考,确保作业质量。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几何画板、PPT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3)组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分享经验的能力。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尺规作图,探究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性质,发现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022年数学精品初中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特色教案

2022年数学精品初中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特色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在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中, 除了它的三边外, 还有它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角形的高, 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意义、作法和发现的规律性结论.2.学习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意义.(2)会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3)结合图形写出三种线段分别得到的相应结论.3.学习重、难点: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意义和画法.难点:结合三角形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探索相应的规律结论.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4页《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第1自然段.〔2〕自学时间:6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 划出你认为是重点的语句.〔4〕自学参考提纲:①表述出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 所得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②如图1, ∵AD是△ABC的高,∴AD⊥BC于点D〔或∠ADB=∠ADC=90°〕.反之, ∵AD⊥BC于点D〔或∠ADB=∠ADC=90°〕,∴AD是△ABC中BC边上的高.③请画出以下三角形三边上的高, 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发现:三角形的高可以在三角形内, 也可以在三角形边上, 还可以在三角形外.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三角形的高, 这局部知识实际上是探讨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生会作锐角三角形的高, 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线, 学生容易混淆, 所以应跟踪学情点拨引导.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找准要作哪条边上的高, 及掌握直角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的用法.〔2〕生助生:学生互助交流不同类别三角形的高的画法.4.强化:〔1〕强调三角形的高线是一条线段.〔2〕作三角形高的方法.〔3〕练习:如图, 写出以AE为高的三角形.解:△ABE, △ABD,△ABC,△AED,△AEC,△ADC.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4页《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第2自然段到第5页的第1自然段.〔2〕自学时间:6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 结合图形划出你认为是重点的语句及存有疑点之处.〔4〕自学参考提纲:①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中线.②结合右图填空:∵AD是△ABC的中线,∴BD=CD=1BC.2S△ABC.∴S△ABD=S△ADC=12反之:∵BD=DC, ∴AD是△ABC的中线.③画出以下三角形三边的中线, 说说你的发现.发现:它们的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相交于一点.④要找到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钢板的平衡点, 你应怎样做?作它的三条中线, 交点即为平衡点〔即重心〕.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重点了解学生对画中线的根本步骤, 及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即重心的掌握.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寻找画中线的方法:a.先要找准边的中点;b.连接该中点与这边所对的顶点的线段.〔2〕生助生: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学习疑难点.4.强化:〔1〕强调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2〕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和中线的画法.〔3〕练习:如下图, AM是△ABC的中线, 假设△ABM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求△ABC的面积.S△ABC=2S△ABM=40平方厘米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5页图11.1-5到“练习〞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6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 结合图形完成参考提纲.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和学习疑点.〔4〕自学参考提纲:①定义: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这个角的顶点与对边上的交点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②结合右图填空:∵AD是△ABC的角平分线,∴∠1=∠2=1∠BAC.2反之, ∵∠1=∠2, ∴AD是△ABC的角平分线.③如右图, △ABC中, ∠B、∠C的平分线相交于O, ∠A=70°, 那么∠BOC=125°.④画出以下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你有什么发现?发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相交于一点.⑤你怎样来区别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的高线垂直于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平分三角形的角.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探究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已经掌握了量角器的用法, 能很快地画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从概念、画法等方面区别高线、中线、角平分线.〔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解决学习中的疑惑.4.强化:(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及其画法.(2)练习:①, AD是△ABC的中线, AE是∠BAC的平分线, 那么BD=DC=12BC,∠BAE=∠CAE=12∠BAC.②, BD是△ABC的角平分线, DE∥BC, ∠DBC=20°, 求∠AED.解:∵BD是△ABC的角平分线, ∴∠DBC=12∠ABC.∵DE∥BC,∠DBC=20°,∴∠AED=∠ABC=2∠DBC=40°.三、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及存在的缺乏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体形式, 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提供学生创新的空间与可能, 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时机, 培养学生独立探究, 合作学习的能力.一、根底稳固〔每题10分, 共50分〕1.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都是〔C〕2.如图,在△ABC中, AD是角平分线, AE是中线, AF是高, 那么:(1)BE=EC=12BC;(2)∠BAD=∠DAC=12∠BAC;(3)∠AFB=∠AFC=90°;(4)△ABC的面积=12BC·AF.3.如图, 在△ABC中, AD平分∠BAC且与BC相交于点D, ∠B=40°, ∠BAD=30°, 那么∠C的度数是80°.4.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D.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中线、角平分线分别交于同一个点5.如下图, 在△ABC中, ∠1=∠2, G为AD的中点, 连接BG并延长, 交AC于点E, CF⊥AD于点H, 交AB于点F.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有〔A〕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③CH是△ACD的边AD上的高.二、综合应用〔每题10分, 共20分〕6.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为多少度?解:如图, △ABC中, ∠B=90°,AD、CE是△ABC的角平分线, 那么∠DAC+∠ECA=12〔∠BAC+∠BCA〕=45°,∴∠AFC=180°-(∠ECA+∠DAC)=135°.所以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为135°.7.如图, 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 AB=5cm,AC=3cm.△ABD的面积为acm 2,(1)S △ABC=2acm 2;(2)△ABD 与△ACD 的周长之差为2cm.三、拓展延伸〔每题15分, 共30分〕△ABC 中, AD 是∠A 的平分线, DE ∥AC 交AB 于E, EF ∥AD 交BC 于F, 试问EF 是△BED 的角平分线吗?说说你的理由.解:EF 是△BED 的角平分线, 理由如下:∵AD 是∠BAC 的平分线, ∴∠1=∠2.∴DE ∥AC,∴∠5=∠2=∠1. ∵EF ∥AD,∴∠3=∠5,∠4=∠1,∴∠3=∠4,∴EF 是△BED 的角平分线.△ABC 中, ∠ACB=90°,CD ⊥AB 于D, AB=13,CD=6,BC=10, 求AC 的长.解:∵S △ABC=12AB·CD=12AC·BC, AB=13,CD=6,BC=10, ∴AC=AB CD BC •=13610⨯=7.8.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ASA 和AAS 〞条件.2.能初步应用ASA 和AAS 〞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数学思考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 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过程中, 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解决问题会用ASA 和AAS 〞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情感态度1.通过探索和实际的过程体会数学思维的乐趣,激发应用数学的意识.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式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Ⅰ、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一天, 小明的妈妈叫他去玻璃店画一块三角形玻璃,小明不小心把画的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他为了省事,他从打碎的三块玻璃中选一块去,小明想法能办得到吗? 假设能,你认为小明应该拿哪块玻璃去呢? 为什么?【师生行为】教师通过〔Flash课件〕展示视频内容, 提出情境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发表自己的见解.【设计意图】创设性的设计问题,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①使学生快速集中精力, 调整听课状态.②知识的呈现过程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学有用的数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明确本节课的探究方向, 激发学习欲望.Ⅱ、实践操作、探索新知问题1、如图, △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 画△A1B1C1,使A1B1=AB,∠A1=∠A,∠B1=∠B把画得△A1B1C1剪下来放在△ABC进行比拟, 它们是否重合?问题2、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 画△A1B1C1,使A1C1=AC, ∠A1=∠A,∠B1=∠B, 请你猜想△A1B1C1与△ABC是否全等? 假设它们全等,你能用"ASA"来证明你猜想结论成立吗?【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 动手实践、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 难免有困难, 教师要鼓励学生争论和启发引导下及时作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作图过程. 得出结论: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用数学语言表示为:在△ABC与△A1B1C1中∠A=∠A1AB=A1B1∠B=∠B1∴△ABC≌△A1B1C1(ASA)【设计意图】对于问题1, 因为学生已经在学习“SSS〞条件有了一定的作图和探究图形的根底. 所以这里就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适时引导. 对于问题2, 学生在问题1的根底上通过类比思想可以得出结论. 〔即:可以通过"角边角"(ASA)来证明在△ABC和△A1B1C1中因为∠A1=∠A,∠B1=∠B所以∠C1=∠C在△ABC与△A1B1C1中∠A=∠A1AC=A1C1∠C=∠C1∴△ABC≌△A1B1C1(ASA)〕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 使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Ⅲ、例题讲解、应用新知例1、如图,点D在AB上, 点E在AC上, BE和CD相交于点O, AB=AC,∠B=∠C,求证:BE=CD例2、例2、如图, 海岸上有A、B两个观测点, 点B在点A的正东方, 海岛C在观测点A的正北方, 海岛D在观测点B的正北方, 从观测点A看C, D的视角∠CAD与从观测点B看海岛C, D的视角∠CBD相等, 那么点A到海岛C的距离与点B到海岛D的距离相等, 为什么?【师生行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互相讨论、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题设中的条件, 以及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的条件, 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证明:〔1〕在△ADC和△AEB中,∠A=∠A 〔公共角〕AC=AB∠C=∠B∴△ACD≌△ABE (ASA)∴AD=A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又AB=AC∴BE=CD证明:〔2〕∵∠CAD=∠CBD, ∠1=∠2∴∠C=∠D.在△ABC与△BAD∠CAB=∠ABD〔〕∠C=∠D 〔已证〕AB=BA 〔公共边〕∴△ABC≌△BAD〔AAS〕∴AC=BD即点A到海岛C的距离与点B到海岛D的距离相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会用“ASA或AAS“判断三角形全等, 标准地书写证明过程. 培养学生合情合理的逻辑推理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标准地书写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体会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Ⅳ、课堂练习、稳固新知1、如图1,小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 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 那么最省事的方法〔〕A、选①去,B、选②C、选③去2、如图2, O是AB的中点, 要使通过角边角〔ASA〕来判定△OAC≌△OBD, 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以下条件正确的选项是(〕A、∠A=∠BB、AC=BDC、∠C=∠D3、如图, 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 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 使BC=CD, 再定出BF 的垂线DE, 使A, C, E在一条直线上, 这时测得DE的长度就是AB的长度, 为什么?4、如图, AB⊥BC, AD⊥DC, ∠BAC=∠CAD, 求证:AB=AD【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 解答问题.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运用〞ASA/AAS条件来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练习可以通过让学生来演示结果, 形成共识.【设计意图】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定理, 并能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稳固知识, 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定理的情况.Ⅴ、反思小结、布置作业1、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你有何收获?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呢?【师生行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 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总结.学生把作业做在作业本上, 教师检查、批改.【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 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等方面加以归纳, 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以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开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 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本节课我结合情景问题自然地引入课题,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和交流的学习时机,通过“画图〞——“观察“——“操作〞——“交流〞发现“ASA/AAS〞定理. 在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将带来教育者的深刻变化.我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现实情景, 具有强列的吸引力,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节课, 通过情景引入问题, 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整个探索过程, 不仅教师引导学生的过程, 同时也是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顾及全面、充分准备好自己的心理提升.缺乏之处:本节课安排学生的活动较多, 教师必须准备到位, 操作有序、收放自如. 教学中出现学生有自己的语言描述时、语言不够准确简练, 描述不够完整等等, 都需要教师及时纠正.。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题】: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学情分析】:平行班学生在小学已学过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画法及概念,对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高都能画得较好,但对于平行班的学生来说,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画法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知识点,大多数学生需要针对此在课内课外进行突破训练。

角平分线的画线在初一上学期学生已学过,在这里要让学生明确一般的角平分线是射线,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学会在三角形中用几何语言表示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并尝试在较复杂的图形进行分析与推理。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概念,并掌握这三种三角形重要线段的画法(2)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各交于一点。

能根据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的位置(在三角形内、在三角形外、在三角形的顶点处)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3)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

(4)学会识别较复杂图形中的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画法与几何语言表示。

【教学难点】: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教学突破点】: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图,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画法,体会和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

【教法、学法设计】:教法:讲授法,举例法;学法:动手画图、观察图形【课前准备】:教师:PPT课件及几何画板课件,学生:直尺和三角板【教学过程设计】:三、形成性训练【形成性练习】(1)下列选项中,表示△ABC 中AB边上的高是()(A)(B)(C)(D)(2)如图,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AB=2AF(B)∠ACE=21∠ACB(C)AE=BE(D)CD⊥BE(3)如右图所示,D、E分别为△ABC的边AC、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E是△BDC的中线B.BD是△ABC的中线C.AD=DC,BE=ECD.图中∠C的对边是DE通过形成性练习(1),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三角形的边与高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内容:本节课学习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并能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2、经历探索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的过程,感受三角形稳定性的内涵,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良好的几何推理意识和简单的分析思想,感受三角形“三线段”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教学难点: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教学方法:采用“操作——猜想——验证——合作”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操作实验:用纸任意剪三个锐角三角形。

按下列要求用折纸的方法折出线段:(1)三角形的所有的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所有的中线;(3)三角形的所有的高。

(说明和建议:折纸活动中有少数学生折三角形的中线和高有错误或困难,教学中教师作示范并及时纠错。

)二.新课探究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都是用连结顶点——对边(或对边所在直线)上一个特殊点的方法来定义的,所以具体折纸的过程(先确定折痕的两个端点,再确定折痕),为学生具体形象地叙述它们的定义增加了清晰的感性认识。

问题1:请你借助折纸的方法来描述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高。

问题2:从折纸中你发现锐角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几条中线?几条高?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形成共识:1.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一条高;2.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中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一条中线;3.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

三.能力训练1.三角形“三线段”的画法(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画法(2)三角形的中线的画法(3)三角形的高的画法2.逻辑推理训练:看图(图3.l -3)填空:(1)∵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____=∠____=1/2∠____(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八年级《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优秀教学设计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作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根据这一目的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
教学流程
依据本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
教学过程
2 你能描述三角形的高
3 一个三角形有几边?那么高有几条呢?
4 你能做出下列三角形的高吗?
②若一个三角形有高在它的外部,则这个三角形为
∆的中线交于点ABC
线吗?
ABC中的A
∠的平分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教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2.能正确作出一个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概念的同时还要掌握它们的画法难点: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及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高线的位置关系.三、教学用具刻度尺、直尺、量角器四、相关资源三角形三线的动态演示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把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BC的顶点A上,再把橡皮筋的另一端从点B沿着BC边移动到点C.观察移动过程中形成的无数条线段(AD,AE,AF,AG…)中有没有特殊位置的线段?你认为有哪些特殊位置?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积累,找到以下特殊位置的线段(AD,AE,AF).设计意图: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为下面抽象出它们的概念做准备.(二)探索新知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下表:设计意图:通过完成表格,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有关的概念.2.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按照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线,观察各个图形间的相同或不同点,并要求学生进行归纳.(1)任意画一个锐角△ABC,请你画出BC边上的高.(2)你能画出其他两边上的高吗?(3)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重要线段概念图形几何语言表示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段,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AD是△ABC的BC上的高,∴AD⊥BC∠ADB=∠ADC=90°.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接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AE是△ABC的BC上的中线,∴BE=CE=12BC.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AF是△ABC的∠BAC的角平分线,∴∠BAF=∠CAF=12BAC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同一点.(4)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外部?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5)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直角边BC边上的高是AB;直角边AB边上的高是CB;斜边AC边上的高是BD.(6)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相交于一点.(7)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学生操作,观察,交流,归纳.归纳: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特性: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高在三角形内部的数量 3 1 1 高之间是否相交相交相交不相交高所在的直线是否相交相交相交相交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的位置三角形内部直角顶点三角形外部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画出钝角三角形的高,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掌握三角形高线的画法,通过进一步观察,归纳得出三角形高线的特性.3.类似地,要求学生按照三角形中线与角平分线线的定义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中线与角平分线,观察各个图形间的相同或不同点,并要求学生进行归纳.结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在三角形的内部交于一点.结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在三角形的内部交于一点.设计意图:类比三角形的高的探究,得出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和相关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三)课堂练习1.三角形的三条高在( ).A .三角形的内部B .三角形的外部C .三角形的边上D .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边上2.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A =40°,则∠BOC = .3.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则ABD S △ ACD S △.学生独立完成.答案:1.D.2.110°.3.=.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认识.六、课堂小结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有关概念及它们的画法.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几何表达及简单应用.注意:(1)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直角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外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也交于三角形内一点.(3)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4)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两部分的线是三角形的中线.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七、板书设计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段,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接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高、中线、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章节一:三角形的高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掌握三角形高的作法。

2. 能够运用三角形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

2. 三角形高的作法:a. 以一条边为底,作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

b. 垂直平分线与对边相交,交点即为垂足。

c. 连接顶点与垂足,即为所求的高。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三角形高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高的作用。

2. 讲解:结合图形,讲解三角形高的定义和作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三角形高的作图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章节二:三角形的中线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中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作法。

2. 能够运用三角形中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三角形中线的定义: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线。

2. 三角形中线的性质:a. 三角形的中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b. 三角形的中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三角形中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中线的作用。

2. 讲解:结合图形,讲解三角形中线的定义、性质和作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三角形中线的作图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章节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

2. 能够运用三角形角平分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三角形的顶点出发,将顶点与对边连接,并把这条线段分为两部分,使这两部分的长度相等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交点将对边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度相等。

b.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将顶点的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9.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9.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9.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经历折纸、画图等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2.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会交于一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折纸、画图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2.注重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与同伴之间交流的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充分进行操作、思考和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髙的概念,会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分别交于一点.课前准备课件、直尺教学过程情景一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按角分为哪几类?学生回顾思考,并举例回答:1.锐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钝角三角形情景二1.复习用量角器或折纸的办法画出或折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学生在纸上利用量角器画出任意一个角的平分线,或用折纸的办法得到角的平分线.2.在一张薄纸上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你能设法画出它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吗?学生可利用在1中的折纸的办法得到,也可通过量角器画出.3.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学生观察、阅读、体会角平分线定义的含义,它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4.每人准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毎个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利用量角器画出它们的角平分线.(1)你能分别画出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吗?(2)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它们吗?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小组派代表演示.(3)在每个三角形中,这三条角平分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情景三1.(1)什么是三角形的中线?(2)如何画出三角形的中线?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明确三角形中线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3)什么是三角形的髙?理解垂线与高的区别.2.每人准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1)分别画出它们的三条中线.(2)用折纸的办法能得到它们吗?你发现它们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画、折,小组内讨论、相互交流.以小组为代表回答所得的结论.3.相关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2)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3)三角形的三条髙交于一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观察、交流得出结论.课堂练习教材第110页练习.学生通过训练、回答,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课窒小结1.本节课我收获了哪些知识?2.本节课我还有哪些不明白问题?学生交流总结得出本节知识点:(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高.教师总结本节重难点.布置作业教材第111页习题A组、B组.。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优秀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优秀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课题】: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概念,并掌握这三种三角形重要线段的画法(2)能根据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的位置(在三角形内、在三角形外、在三角形有顶点处)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3)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

(4)学会识别较复杂图形中的三角形的重要线段,培养从不同角度识别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①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②在复杂图形中应用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教学突破点】: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图,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画法,体会和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

【教法、学法设计】:教法:讲授法,举例法;学法:动手画图、观察图形
【课前准备】:教师:PPT课件及几何画板课件,学生:直尺和三角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能够判断给定的三角形中是否存在高、中线、角平分线。

•能够灵活运用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图形推理和证明。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高中线•高:从三角形的顶点到与对边垂直的线段。

•中线:连接三角形两个边的中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从三角形角的顶点到对边上的一点,将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讲解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举例说明,注重概念的把握和性质的理解。

•学生实践: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给定的图形进行练习并互相检查。

•学生合作:学生在小组中合作,通过讨论、交流和思考,掌握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推理方法和证明技巧。

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引入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概念解释:详细讲解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强调掌握概念的准确性。

3.举例说明:通过实例图形讲解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应用。

4.学生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给定的三角形进行练习,检查是否理解清楚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5.学生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探讨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推理方法和证明技巧。

6.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在掌握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基础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7.总结回顾:简单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与归纳。

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练习:通过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清楚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2.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探讨和交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推理方法和证明技巧。

3.个人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应用技巧。

教学资源•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图形•高中数学教材及相关辅导书籍•练习题集•课堂讲授PPT教材参考1.高中数学1 第8章三角形的性质2.高中数学2 第5章平面向量与三角形3.沪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八章三角形的性质下册第五章平面向量与三角形教学设计人:AI助手。

初一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

初一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

课题7.1.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能做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及所在直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角平分线也都交于一点.3、经历画、折等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 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几何语言表达。

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教学难点1、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2、不同的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3、三角形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区别,三角形的高与垂线的区别.教具多媒体,PPT课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3个。

学具几何作图工具、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3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忆如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同样的,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你能画出它的对边的垂线吗?(引入三角形的高)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三角形的高1、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注意:(1)标明垂直的记号和垂足的字母(2)三角形的高与垂线有何区别和联系?(3)表示方法:①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线.②AD⊥BC于D.③∠ADB=∠ADC=90°2、做一做:(每一个同学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的纸片)问题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从这三条高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可以反过来画好高后,找哪条边上高)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交于同一点。

ABCD问题2、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们吗? 使折痕过顶点,顶点的对边边缘重合 3、议一议:如果用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纸片,你能通过折或画的方法找到它的高吗?它们的高有几条?它们又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直角三角形有三条高,其中直角边BC 的高是AB 边 直角边AB 边 上的高是 BC 边 ;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是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是学好三角形的基础,因此本课要求学生明确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在学生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试验、观察理解概念,总结性质;对于三角形三条高的探索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思考,再合作交流,形成共识,获得事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2.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3.能说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叠合”的方法,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对概念的辨析能力和画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6.在探索中,培养大胆质疑、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和区别。

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关键:运用好数形结合的思想,特别是研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时,从折叠、度量入手,获得三种线段的直观形象,以便准确理解上述基本知识。

教学用具:
三角板、投影仪、计算机、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以及它的外角和内角,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三角形。

我们主要研究三角形的三种重要险段,来探索这些线段的性质。

(二)观察与思考
1.由学生动手,
剪出一个三角形纸片 ABC ,按图所示的方法折叠,把边 BA 叠合到边 BC 上,展开后,折痕BD把∠ABAC分成∠1和∠2两部分.观察∠1和∠2有什么关系.
2.给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angular bisector of a triangle ) . 如下图,在△ ABC 中,∠ABD =∠DBC , BD 是△ 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
3.再分别将边 AB 叠合到边 AC 上,边 CA 叠合到边 CB 上,观察三条折痕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别用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纸片,重复上面的操作.三条折痕之间是否仍然存在上述关系?
用几何画板演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折、剪、拼的过程,以及探讨交流的过程分析得出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关系。

(三)做一做
1.给出三角形中线的定义
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mediano of a triangle )
如下图 ,在△ ABC 中, BD = DC ,连结 AD ,则 AD 是△ ABC 的一条中线.每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
分别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从
中你发现了什么?
用几何画板演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

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画,探究三角形的中线的特点
(四)一起探究
1.给出三角形高的定义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height of a triangle ) ,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下图,在△ ABC 中, AD⊥BC , 点 D 是垂足,AD是△ABC 的一条高.
2.请你在下图中分别画出△ ABC 的三条高.
3.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也相交于一点吗?如果相交于一点 H,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交点H分别在什么位置?
用几何画板演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

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形成共识。

小结:
名称画法性质
高三角板或量角器画垂线的一
部分
三条线相交于三角形内、外或边上一点
中线得用直尺画两点之间的线段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且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
等的两部分
角平分
线
利用量角器画角的平分线的
一部分
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且这点到三边的距
离相等
(五)练习巩固
P138 练习1、2
(六)总结归纳
这节课着重讲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在理解上述定义时,必须注意到两点:一是三条都是线段;二是钝角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揭示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在几何中的作用,要求在学习时熟练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七)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及练习
(八)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