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

合集下载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2. 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把这个顶点的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及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形,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 采用讲解法,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画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并讲解画法的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画出给定三角形的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并互相检查。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画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在三角形中,高、中线、角平分线有何联系和区别?2. 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在几何中的应用,如:解直角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等。

七、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2. 强调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在几何问题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画出给定三角形的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并标注出来。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三角形高的作法、中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判定。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图形和例题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高是从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中线是连接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角平分线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它们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有些小组的讨论效率不高,个别同学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对于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掌握程度不一。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增加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这一部分内容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尤其是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热情高涨,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不够扎实。在后续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一点,通过增加典型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观点和性质。

2. 能够识别三角形中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高线的性质和作用,掌握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三角形中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图形。

2. 准备教学用具,如三角板、量角器等。

3. 复习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点,为新内容做好铺垫。

4. 设计教室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新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图像,如三角板、红围巾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像的特点,并尝试总结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学生观察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边、角等基本特征。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这些线在三角形中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2. 探究新知教师演示画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线在三角形中的性质和作用。

学生观察并尝试自己画一画,探究这些线在三角形中的性质和作用。

教师总结三角形的高的观点和画法,强调高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观点和画法,强调它们在三角形中的重要性。

3. 教室互动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实例应用教师出示一些实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教室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6. 作业安置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安置适量的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稳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第一章:三角形的高1.1 教学目标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学会计算三角形的高能够应用三角形高解决实际问题1.2 教学内容三角形高的定义三角形高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高的应用实例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引入三角形高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三角形高的含义。

1.3.2 新课讲解讲解三角形高的定义,解释三角形高的作用和意义。

演示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高,通过几何画图软件或实物模型进行展示。

1.3.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三角形高的知识解决,如计算三角形面积等。

1.3.4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三角形高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1.4 教学评估第二章:三角形的中线2.1 教学目标了解三角形中线的概念学会计算三角形的中线能够应用三角形中线解决实际问题2.2 教学内容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中线的计算方法三角形中线的应用实例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引入三角形中线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三角形中线的含义。

2.3.2 新课讲解讲解三角形中线的定义,解释三角形中线的作用和意义。

演示如何计算三角形的中线,通过几何画图软件或实物模型进行展示。

2.3.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三角形中线的知识解决,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等。

2.3.4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三角形中线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2.4 教学评估第三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1 教学目标了解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学会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能够应用三角形角平分线解决实际问题3.2 教学内容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计算方法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应用实例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引入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含义。

3.3.2 新课讲解讲解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释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作用和意义。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第一节: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是从一个顶点到对边所引的垂线段,也是三角形内一边的垂直平分线。

一个三角形可以有三条高。

1.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个点,称为垂心。

2. 垂心离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即垂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三、求解方法:1. 已知三角形的底边和高,可以求出面积。

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可以求出高。

第二节: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中点的线段,也是三角形内一边的垂直平分线。

一个三角形可以有三条中线。

1.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个点,称为重心。

2. 重心离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比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大。

三、求解方法:1. 已知三角形的底边和中线,可以求出面积。

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可以求出中线。

第三节: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到对边的平分线。

一个三角形可以有三条角平分线。

1.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个点,称为内心。

2. 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即内心到三个边的距离相等。

三、求解方法:1.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可以求出角平分线。

2. 已知三角形的内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可以求出内心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以及求解方法。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课后的练习和巩固,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教学设计
4.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不够积极主动,教师应创造一个鼓励性的学习环境,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确保他们能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够准确识别和运用这些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重难点:三角形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性质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能够准确地识别和画出这些重要线段。
-掌握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这条垂线与对边的交点与顶点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
-理解中线是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且三角形有三条中线。
(四)课堂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础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巩固基本概念。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推理和证明能力。
3.实际应用:结合生活情境,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实践操作,深化理解:
-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如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三角形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鼓励学生通过画图、测量、折叠等手段,亲身体验和验证几何定理。
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最新教案

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最新教案
三角形分类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特征,可以 将三角形分为不同类型,如等边三角 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 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 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0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02
03
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 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d2=2S/(a+b-c),d3=2S/(a+c-b),其中S为三角形面积。
04
内心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与这三顶点到对边的垂足 所构成的三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角平分线长度求解方法
01
公式法
对于三角形ABC,若已知两边a、b和夹角C,则其角平分线的长度l可用
公式 l = 2abcos(C/2) / (a + b) 计算。
课堂小测及成绩反馈
01
成绩反馈
02
本次课堂小测平均分为85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60分。
03
大部分同学对于三角形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得 比较好,但在应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些困难。
04
需要加强对于三角形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 确性。
THANKS.
推论3
以重心为起点,作三角形的三 条高线,这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
中线长度求解方法
方法1
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在已知三角 形两边长及其夹角的情况下,可 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第三边长,
进而求得中线长度。
方法2
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将三角 形补全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 边形的性质求解中线长度。
02
面积法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第一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1 三角形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理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三条边的特点。

强调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2 三角形的分类介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边长和角度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第二章:三角形的高2.1 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解释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一个顶点垂直于对边的线段。

强调三角形的高是线段,而不是线段的长度。

2.2 三角形高的画法引导学生如何从一个顶点画出垂直于对边的线段,即高的画法。

演示和练习如何准确地画出三角形的高。

2.3 三角形高的性质介绍三角形高的性质,如三角形有三条高,每条高都垂直于对边。

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图软件或实物操作来验证高的性质。

第三章:三角形的中线3.1 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解释三角形的中线是指从一个顶点将对边平分的线段。

强调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而不是线段的长度。

3.2 三角形中线的画法引导学生如何从一个顶点画出将对边平分的线段,即中线的画法。

演示和练习如何准确地画出三角形的中线。

3.3 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介绍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如三角形有三条中线,每条中线将对边平分。

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图软件或实物操作来验证中线的性质。

第四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4.1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解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指从一个顶点将相邻两个角的角平分的线段。

强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不是线段的长度。

4.2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画法引导学生如何从一个顶点画出将相邻两个角的角平分的线段,即角平分线的画法。

演示和练习如何准确地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4.3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介绍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如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每条角平分线将相邻两个角的角平分。

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图软件或实物操作来验证角平分线的性质。

第五章: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综合应用5.1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教案、教学设计
2.小组合作题要求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3.作业完成后,及时检查,对错误进行修改,确保知识点的掌握。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同时,注重课后的跟踪辅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学习将更具挑战性。此时,学生正处于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几何图形的认识逐渐从表面特征向内在关系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4.探究思考题:
请同学们思考:在等边三角形中,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有什么特殊性质?并尝试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证明。
5.小组合作题: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有什么特殊性质?将你们的发现和证明过程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认真思考,确保作业质量。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几何画板、PPT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3)组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分享经验的能力。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尺规作图,探究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性质,发现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教案: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推理和证明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高的定义与性质2.中线的定义与性质3.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4.应用练习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吗?它们有什么性质?”听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学生的答案,并给出正确的定义及性质,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Step 2:高的定义与性质(15分钟)1.教师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高的定义与性质;2.教师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高的定义与性质,并写在黑板上;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归纳总结的内容发表出来,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3:中线的定义与性质(15分钟)1.教师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中线的定义与性质;2.教师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中线的定义与性质,并写在黑板上;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归纳总结的内容发表出来,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4: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15分钟)1.教师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2.教师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并写在黑板上;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归纳总结的内容发表出来,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5:应用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练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辅导;3.学生上台进行答题和讲解。

Step 6:总结与拓展(1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并对教学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教具:黑板、白板、练习题、三角形模型等。

【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内容:本节课学习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并能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2、经历探索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的过程,感受三角形稳定性的内涵,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良好的几何推理意识和简单的分析思想,感受三角形“三线段”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教学难点: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教学方法:采用“操作——猜想——验证——合作”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操作实验:用纸任意剪三个锐角三角形。

按下列要求用折纸的方法折出线段:(1)三角形的所有的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所有的中线;(3)三角形的所有的高。

(说明和建议:折纸活动中有少数学生折三角形的中线和高有错误或困难,教学中教师作示范并及时纠错。

)二.新课探究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都是用连结顶点——对边(或对边所在直线)上一个特殊点的方法来定义的,所以具体折纸的过程(先确定折痕的两个端点,再确定折痕),为学生具体形象地叙述它们的定义增加了清晰的感性认识。

问题1:请你借助折纸的方法来描述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高。

问题2:从折纸中你发现锐角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几条中线?几条高?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形成共识:1.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一条高;2.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中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一条中线;3.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

三.能力训练1.三角形“三线段”的画法(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画法(2)三角形的中线的画法(3)三角形的高的画法2.逻辑推理训练:看图(图3.l -3)填空:(1)∵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____=∠____=1/2∠____( )。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画、折等实践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通过画图、折纸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会交于一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画、折等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及创新精神.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应用和自主探究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画出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并理解它们概念的含义、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在钝角三角形中作高.【教学过程】本节课按照“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求新知”——“拓展创新,挑战自我”——“课堂小结,感悟反思”——“走出课堂,应用数学”的流程展开.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为了迎接“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活动,同学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希和皮皮进行了跳远训练.那么如何测量他们的跳远成绩呢?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你能画出它的对边的垂线吗?(引出三角形高)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身边的跳远,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1 :探究三角形的高1.三角形高的定义:(你能描述三角形的高吗?)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如图,在△ABC 中,AD⊥BC , 点 D 是垂足,AD是△ABC 的一条高.2.做一做:(每一个同学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们吗?从这三条高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可以反过来画好高后,找哪条边上高))3.议一议:(使折痕过顶点,,顶点的对边边缘重合)如果用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纸片,你能通过折或画的方法找到它的高吗?它们的高有几条?它们又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4.练一练:(1)AD 为ABC ∆的高,则ADB ∠=∠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3)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BC 中BC 边上高的是(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唤醒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认识与确认,有助于新知的解决,并且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与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折或画出三角形的高,提高学生的基本作图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小组合作交流,并通过观察、猜想经历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体验了“发现”知识的快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设计练习,使学生对三角形高的的有关知识加以巩固,让学生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活动2:探究三角形的中线问题1:你能将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吗?(引出三角形中线)1.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第一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1 三角形的定义学习目标: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三角形具有三个顶点和三个内角。

三角形的边和角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利用实物或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三角形的性质。

举例说明三角形的不等式定理。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设计一些简单的几何题目,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解决问题。

第二章:三角形的高2.1 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和性质,学会计算三角形的高。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高是从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三角形有三条高,分别从三个顶点出发。

三角形的高与对边和内角有关。

教学活动:利用实物或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通过几何软件或手工绘制,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三角形的高。

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高的性质和规律。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三角形高的理解和计算。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高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三角形的中线3.1 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和性质,学会计算三角形的中线。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中线是连接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

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分别从三个顶点出发。

三角形的中线与对边和内角有关。

教学活动:利用实物或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角形中线的概念。

通过几何软件或手工绘制,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三角形的中线。

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规律。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三角形中线的理解和计算。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中线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4.1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学会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从一个顶点出发,将对应角平分的线段。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案章节一:三角形的高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掌握三角形高的作法。

2. 能够运用三角形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

2. 三角形高的作法:a. 以一条边为底,作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

b. 垂直平分线与对边相交,交点即为垂足。

c. 连接顶点与垂足,即为所求的高。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三角形高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高的作用。

2. 讲解:结合图形,讲解三角形高的定义和作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三角形高的作图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章节二:三角形的中线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中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作法。

2. 能够运用三角形中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三角形中线的定义: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线。

2. 三角形中线的性质:a. 三角形的中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b. 三角形的中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三角形中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中线的作用。

2. 讲解:结合图形,讲解三角形中线的定义、性质和作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三角形中线的作图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章节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

2. 能够运用三角形角平分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三角形的顶点出发,将顶点与对边连接,并把这条线段分为两部分,使这两部分的长度相等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交点将对边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度相等。

b.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将顶点的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作用。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能够判断给定的三角形中是否存在高、中线、角平分线。

•能够灵活运用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图形推理和证明。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高中线•高:从三角形的顶点到与对边垂直的线段。

•中线:连接三角形两个边的中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从三角形角的顶点到对边上的一点,将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讲解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举例说明,注重概念的把握和性质的理解。

•学生实践: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给定的图形进行练习并互相检查。

•学生合作:学生在小组中合作,通过讨论、交流和思考,掌握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推理方法和证明技巧。

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引入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概念解释:详细讲解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强调掌握概念的准确性。

3.举例说明:通过实例图形讲解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应用。

4.学生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给定的三角形进行练习,检查是否理解清楚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5.学生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探讨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推理方法和证明技巧。

6.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在掌握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基础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7.总结回顾:简单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与归纳。

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练习:通过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清楚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2.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探讨和交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推理方法和证明技巧。

3.个人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应用技巧。

教学资源•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图形•高中数学教材及相关辅导书籍•练习题集•课堂讲授PPT教材参考1.高中数学1 第8章三角形的性质2.高中数学2 第5章平面向量与三角形3.沪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八章三角形的性质下册第五章平面向量与三角形教学设计人:AI助手。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教案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2.能利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2.熟练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2.准确区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能够独立完成与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教学方法】以学生实践为主,在已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发现新的结论,以此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设计说明: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忆来巩固基础知识的运用,并借此引入新课.)问题1: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请将它们全部用符号表示出来.学生回答:图中共有5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ABC、△ABD、△ACD、△ADE、△CDE.问题2:利用长为3、5、6、9的四条线段可以组成几个三角形?为什么?学生回答:可以组成2个三角形.从四条线段中任选三条组成三角形,共有四种选法:①3、5、6,②3、5、9,③3、6、9,④5、6、9,其中,满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只有第①、④这两组.问题3:利用△ABC的一条边长为4cm,面积是24 cm2这两个条件,你能求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能够求出的△ABC高是3 cm.(教学说明:教师利用问题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特别是问题3内容的变化,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和疑问,将学生的思路引入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中.)二、自主探究1.通过作图探索三角形的高(设计说明:通过经历画三角形的高的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形象,并能结合这些具体形象叙述高的定义.)问题1:你能画出下列三角形的所有的高吗?学生画出三角形所有的高,观察这些高的特点.问题2:根据画高的过程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高?学生讨论回答,师完善并归纳: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连接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问题3:在这些三角形中你能画出几条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每个三角形都能画出三条高.相同点是: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同一点.不同点是: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直角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外一点.问题4:如图所示,如果AD是△ABC的高,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学生回答:如果AD是△ABC的高,则有:AD⊥BC于D,∠ADB=∠ADC=90°.(教学说明: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在书中并没有具体给出,所以学生在归纳定义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那么在授课时就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利用具体图形进行定义,再由具体图形中抽出准确、简明的语言,同时要强调:三角形的高是一条线段.在问题3中,有些学生会认为直角三角形只能画出斜边上的一条高,这时教师要给予讲解,说明另外两条直角边也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高.而问题4是要将三角形的高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这是为以后学习证明打基础.)2.类比探索三角形的高的过程探索三角形的中线(设计说明: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探索,可以留给学生更多思考与探究的空间,有得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问题1:如图,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问题2:如图,如果点D是线段BC的中点,那么线段AD就称为△ABC 的中线.类比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试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中线?由三角形的中线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线.如果线段AD是△ABC的中线,那么.问题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所有的中线,并讨论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无论哪种三角形,它们都有三条中线,并且这三条中线都会交于一点,这一点都在三角形的内部.问题4:如图所示,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AE是△ABC的高.试判断△ABD和△AC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回答:△ABD和△ACD的面积相等.理由:∵AD是△ABC的中线∴BD=CD∵AE既是△ABD的高,也是△ACD的高∴△ABD和△ACD的面积相等.问题5:通过问题4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两份.(教学说明:让学生利用对三角形的高的探究过程,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对三角形的中线的探究.“类比思想”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运用这种思想进行探究的好处,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问题4和问题5的设立是对三角形中线的知识进行扩展,并不是教科书中的内容,但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三角形中线的特点,同时,根据课堂时间的需要,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讲授,教师可以自行调节.)3.通过类比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设计说明:再次使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探究,让学生经历动脑思考探索的过程,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问题1:如图,若OC是∠AOB的平分线,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问题2:如图,在△ABC中,如果∠BAC的平分线AD交BC边于点D,我们就称AD是△ABC的角平分线.类比探索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过程,你能得到哪些结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角平分线相同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这三条角平分线在三角形内交于一点.如果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就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不一样,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有长度,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没有长度.(教学说明:对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探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漏下了哪一点没有探究到,教师可以给予提示.)三、尝试应用(设计说明:通过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基本性质,熟练基本技能.)练习1:如图,在△ABC中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BD,中线CE和角平分线BF.练习2:如图,已知AD,BE,CF都是△ABC的三条中线.则AE= =,BC=2 ,AF= .学生:CE,AC,BD或CD,BF.练习3:如图,已知AD,BE,CF都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2= =,∠ABC=2 .学生:∠BAC,∠3,∠ACB,∠4或∠ABE.练习3:如图,△ABC中,AC=12 cm,BC=18 cm,△ABC的高AD与BE 的比是多少?学生:解: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所以有解得(教学说明:练习的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而练习3是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要让学生有利用面积求高的意识,开阔思路.)四、成果展示(设计说明: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0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0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中体现出来的性质;2.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图等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肯于实践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难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区别,画钝角三角形的高.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把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BC的顶点A上,再把橡皮筋的另一端从点B沿着BC边移动到点C.观察移动过程中形成的无数条线段(AD、AE、AF、AG…)中有没有特殊位置的线段?你认为有哪些特殊位置?预备知识1.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2.线段中点的定义: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3.角平分线的定义: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高你还记得“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吗?如何求△ABC的面积?如何求△ABC的面积?从△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所在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所得线段AD叫做△ABC 的边BC上的高.(也叫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几何语言反之∵ AD是△ABC的高∵∠BDA=90°(∠CDA=90°)∴∠BDA=∠CDA=90° ∴ AD是△ABC的高用同样的方法你能画出△ABC 的另两条边上的高吗?你有何发现?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并且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且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直角边BC 边上的高是____;直角边AB 边上的高是____;斜边AC 边上的高是____.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并且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归纳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同一点.思考(中线)已知D 是BC 的中点,试问△ABD 的面积与△ADC 的面积有何关系?连接△ABC 的顶点A 和它所对的边BC 的中点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几何语言 反之∵ AD 是△ABC 的中线 ∵ BD=CD (或BD=BC) ∴ BD=CD=BC ∴ AD 是△ABC 的中线用同样的方法你能画出△ABC 的另两条边上的中线吗?你有何发现?探究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认真观察! 你可得到什么结论?归纳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2121取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木板,顶住三条中线的交点,木板会保持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这块三角形木板的重心.角平分线任意画一个三角形,你能设法画出它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吗?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BAC 的平分线AD ,交∠BAC 所对的边BC 于点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的角平分线.几何语言 反之∵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 ∠1=∠2∴ ∠1=∠2=∠BAC ∴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画出△ABC 的另两条角平分线,观察三条角平分线,你有什么发现?探究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认真观察! 你可得到什么结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同一点.练习1.如图,(1)(2)和(3)中的三个∠B 有什么不同?这三个△ABC 的边BC 上的高AD 在各自三角形的什么位置?你能说出其中的规律吗?2.填空:(1)如图(1),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中线,则AB=2_________,BD=____,AE=____.(2)如图(2),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___,∠3=____,∠ACB=2________.212121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由一个动画演示引入,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形中有很多条特殊的线段. 然后从画图入手,分三种情况: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培养学生形成分类讨论思想,同时,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对这三种线段留下清晰的形象,然后结合这些具体形象叙述它们的定义以及表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2.能利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2.熟练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2.准确区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能够独立完成与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教学方法】以学生实践为主,在已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发现新的结论,以此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设计说明: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忆来巩固基础知识的运用,并借此引入新课.)问题1: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请将它们全部用符号表示出来.学生回答:图中共有5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ABC、△ABD、△ACD、△ADE、△CDE.问题2:利用长为3、5、6、9的四条线段可以组成几个三角形?为什么?学生回答:可以组成2个三角形.从四条线段中任选三条组成三角形,共有四种选法:①3、5、6,②3、5、9,③3、6、9,④5、6、9,其中,满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只有第①、④这两组.问题3:利用△ABC的一条边长为4cm,面积是24 cm2这两个条件,你能求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能够求出的△ABC高是3 cm.(教学说明:教师利用问题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特别是问题3内容的变化,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和疑问,将学生的思路引入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中.)二、自主探究1.通过作图探索三角形的高(设计说明:通过经历画三角形的高的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形象,并能结合这些具体形象叙述高的定义.)问题1:你能画出下列三角形的所有的高吗?学生画出三角形所有的高,观察这些高的特点.问题2:根据画高的过程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高?学生讨论回答,师完善并归纳: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连接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问题3:在这些三角形中你能画出几条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每个三角形都能画出三条高.相同点是: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同一点.不同点是: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直角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外一点.问题4:如图所示,如果AD是△ABC的高,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学生回答:如果AD是△ABC的高,则有:AD⊥BC于D,∠ADB=∠ADC=90°.(教学说明: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在书中并没有具体给出,所以学生在归纳定义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那么在授课时就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利用具体图形进行定义,再由具体图形中抽出准确、简明的语言,同时要强调:三角形的高是一条线段.在问题3中,有些学生会认为直角三角形只能画出斜边上的一条高,这时教师要给予讲解,说明另外两条直角边也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高.而问题4是要将三角形的高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这是为以后学习证明打基础.)2.类比探索三角形的高的过程探索三角形的中线(设计说明: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探索,可以留给学生更多思考与探究的空间,有得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问题1:如图,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问题2:如图,如果点D是线段BC的中点,那么线段AD就称为△ABC 的中线.类比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试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中线?由三角形的中线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线.如果线段AD是△ABC的中线,那么.问题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所有的中线,并讨论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无论哪种三角形,它们都有三条中线,并且这三条中线都会交于一点,这一点都在三角形的内部.问题4:如图所示,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AE是△ABC的高.试判断△ABD和△AC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回答:△ABD和△ACD的面积相等.理由:∵AD是△ABC的中线∴BD=CD∵AE既是△ABD的高,也是△ACD的高∴△ABD和△ACD的面积相等.问题5:通过问题4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两份.(教学说明:让学生利用对三角形的高的探究过程,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对三角形的中线的探究.“类比思想”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运用这种思想进行探究的好处,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问题4和问题5的设立是对三角形中线的知识进行扩展,并不是教科书中的内容,但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三角形中线的特点,同时,根据课堂时间的需要,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讲授,教师可以自行调节.)3.通过类比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设计说明:再次使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探究,让学生经历动脑思考探索的过程,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问题1:如图,若OC是∠AOB的平分线,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问题2:如图,在△ABC中,如果∠BAC的平分线AD交BC边于点D,我们就称AD是△ABC的角平分线.类比探索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过程,你能得到哪些结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角平分线相同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这三条角平分线在三角形内交于一点.如果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就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不一样,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有长度,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没有长度.(教学说明:对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探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漏下了哪一点没有探究到,教师可以给予提示.)三、尝试应用(设计说明:通过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基本性质,熟练基本技能.)练习1:如图,在△ABC中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BD,中线CE和角平分线BF.练习2:如图,已知AD,BE,CF都是△ABC的三条中线.则AE= =,BC=2 ,AF= .学生:CE,AC,BD或CD,BF.练习3:如图,已知AD,BE,CF都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2= =,∠ABC=2 .学生:∠BAC,∠3,∠ACB,∠4或∠ABE.练习3:如图,△ABC中,AC=12 cm,BC=18 cm,△ABC的高AD与BE 的比是多少?学生:解: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所以有解得(教学说明:练习的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而练习3是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要让学生有利用面积求高的意识,开阔思路.)四、成果展示(设计说明: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问题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问题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问题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教学说明:以上设计再次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畅所欲言,加强反思、提炼及知识的归纳,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五、课堂小结1.本节主要学习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的概念与性质.2.本节涉及到的思想方法是类比思想.3.注意的问题:(1)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和三条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但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直角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外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也交于三角形内的一点.(3)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都是线段.(4)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两部分的线是三角形的中线.六、布置作业1、课本69页习题7.1的3、4;(教学说明:及时作业是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练习题是对本节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七、补偿提高(设计说明: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中,AC⊥BC,AC=8,BC=6,AB=10.求顶点C到边AB的高.学生:解:设顶点C到边AB的高为h,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所以有,解得:h=4.8所以,顶点C到边AB的高为4.8.练习2: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DE//AC,DF//AB.试判断∠3和∠4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学生:解:∠3=∠4.理由:∵AD平分∠BAC,∴∠1=∠2,又∵DE//AC,DF//AB,∴∠1=∠4,∠2=∠3∴∠3=∠4.练习3:利用所学知识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至少画出4种)学生:利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得……(教学说明:这三个练习是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应用,特别是练习2,加入了平行线的性质,所以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评价与反思】本节内容是七年级数学第七章的第二节,主要介绍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虽是一节概念教学课,但重点却在性质的应用上.本节的知识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还要对这三种线段的表示方法和性质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知识入手,并利用类比的方法自主探索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以独立思考为主,并在必要时进行互助交流,让学生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类比思想在探索新知中的作用,使学生在亲自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后,能够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及性质有更好的理解,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