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论文
森林工程 森林培育学 大学期末论文
森林工程森林培育学大学期末论文森林工程与森林培育学在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森林工程和森林培育学成为了重要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森林工程和森林培育学进行综述,探讨其定义、目标、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与技术。
一、定义与目标1. 森林工程的定义与目标森林工程是指通过深入研究森林的结构、功能、生态系统以及可持续管理方法,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措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降低灾害风险,并提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 森林培育学的定义与目标森林培育学是指通过种植、育苗、造林和抚育等活动,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与恢复,增强森林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并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学科。
其主要目标是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森林的碳储量和防止土地退化。
二、重要性与挑战1. 森林工程的重要性与挑战森林工程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管理森林资源,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供可再生的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维持水文循环,降低洪水和滑坡的风险,以及维护珍稀动植物的生境。
然而,森林工程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如干旱、洪水和林火等灾害的增加。
此外,非法砍伐、过度放牧和城市化也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2. 森林培育学的重要性与挑战森林培育学对于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与恢复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育苗和造林技术,可以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种植品质,促进森林的快速生长和恢复,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然而,森林培育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精确的培育计划和方法难以确定。
其次,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不足限制了培育活动的规模和质量。
此外,病虫害的爆发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也对森林培育学提出了挑战。
三、方法与技术1. 森林工程的方法与技术森林工程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森林培育小论文
森林培育小论文论提高林分立地质量的理论与技术摘要:我国是世界人工林最多的国家,但数据表明人工林地力逐年衰退,立地质量水平也以有所下降。
经大量研究表明,立地质量越好,森林生产力越大。
因此提高森林立地质量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人工林生产力展开并简单介绍了立地质量的评价标准,得出了提高立地质量的相关措施以及对现存问题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工林林分生产力立地质量The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improving the sitequality of forestAbstract:China has the biggest man-made forests in the world, but plantation soil data shows that the site quality level also decline year by year. The mass of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better site quality leads the bigger forest productive. Therefore improving forest the site qua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this article starts form the productivity and simply introduces the site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te quality, the relate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existing problems are the put forward.Key words:man-made forest forest prductivity site quality1.我国人工林现状和林分生产力1.1 我国人工林现状我国人工林面积约占世界造林面积的1/3,世界人工林占全球森林的1/4[1],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33.31m3/hm2,人工林发展状况对林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森林育苗技术及管理论文
森林育苗技术及管理论文1. 引言森林育苗是指在种子萌发、苗木生长及移栽等各个阶段对森林苗木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操作的过程。
它在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森林育苗的技术要点和管理方法,旨在提高森林育苗的效率和质量。
2. 森林育苗技术要点2.1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森林育苗的第一步,它包括取种、清洁、浸水和消毒等。
取种要选择优质、健康的种子,清洁要去除杂质,浸水可以促进种子的吸水膨胀,消毒可以杀灭病菌。
2.2 播种环境种子播种的环境对苗木的生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要选择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提供良好的通风和排涝条件,以及合适的土壤质量。
2.3 母株管理母株管理是保证种子质量和数量的重要环节。
要选用当地适应性强、生长健壮的母株,进行定期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2.4 育苗基质育苗基质是苗木生长的土壤,要选择透气性好、保水性强、肥力适宜的基质。
常用的育苗基质包括腐殖质、园土和沙质土等。
2.5 水肥管理水分和营养元素是苗木生长所必需的。
要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和外部气候条件合理浇水,提供适量的营养元素。
2.6 生长调控生长调控是指通过合理的修剪和控制生长条件来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要根据不同树种和需要及时进行修剪、支撑和短截。
3. 森林育苗管理方法3.1 质量检测要定期对苗木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苗高、茎粗和根系发达等指标的测量。
只有健康、优质的苗木才能被用于移栽和造林。
3.2 病虫害防治要定期检查苗圃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常用的方法有喷洒农药和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等。
3.3 移栽管理移栽是苗木从苗圃移植到森林地的重要环节。
要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和方法,并注意补栽、浇水和管理等。
3.4 监控和评估对森林育苗的整个过程要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4. 结论森林育苗技术及管理是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种子处理、播种环境、母株管理、育苗基质、水肥管理和生长调控等技术要点的掌握,以及质量检测、病虫害防治、移栽管理和监控评估等管理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森林育苗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森林培育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森林培育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摘要:森林培育是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森林培育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保持水源和土壤的稳定性等。
通过森林培育,可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此外,森林培育还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森林培育也面临一些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提高森林培育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管理和技术支持,才能实现森林培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和地球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空间。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培育;必要性;存在问题引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森林资源的破坏和退化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森林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退化,这使得森林培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森林培育是一种通过人为干预和控制,促进森林的生长、更新和健康发展的综合性管理方法。
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森林培育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科学规划、合理管理和技术支持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有效的森林培育方法和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森林培育的必要性1.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森林培育有助于保护和改善水资源。
森林是水源涵养的重要地区,通过森林的密集根系和蓄水层,能够有效地吸收雨水并减少土壤侵蚀。
森林培育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人工更新等手段,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从而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
森林业论文模板(10篇)
森林业论文模板(10篇)1生态健康生态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应该是同一个定义: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
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森林健康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
2.1森林健康管理森林健康管理,就是为了维护、促进或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森林健康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增强维持森林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除去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森林健康的因素,创建有利于森林生态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使森林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
2.2森林健康管理目标与措施森林健康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森林健康管理,让不健康的森林逐步恢复健康,让健康的森林持续健康,让新培育的森林从开始就保持健康。
健康的森林应在森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不会威胁和影响到现在或将来森林经营管理的目标。
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在维持其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又能持续满足人类对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需求。
森林健康经营要点是健康经营规划,把健康的思想贯穿到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全过程:火险管理,包括可燃物处理、火险分级、杜绝野火、控制火烧等内容;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森林健康系统监测与评价,在全国建立森林健康监测计划,为国家制订政策提供森林状况和变化趋势的信息资料;人为促进的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方法,即天然林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林以近自然经营为主,注重游憩功能、公众参与和环保意识教育。
3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有害生物管理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有害生物实施科学控制,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是运用森林健康理论,采取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林业有害生物实行有效管理,预防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维护生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森林培育对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性研究
森林培育对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性研究摘要:生态林业建设下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涉及因素较多,在林业发展中森林质量工作尤为重要。
文章对森林培育对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森林培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森林培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字:森林培育;森林质量;培育技术;生态林业引言森林培育通过种植、抚育、管理来保护森林,促进其生长和发展的过程,在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优化森林培育效果,需要采取多种对策,如科学制定培育计划、选择合适的树种、加强管理和监测等。
通过对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及优化对策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的方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森林培育对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性森林对生态环境具有稳定作用,通过合理的种植、疏伐和修剪等活动,可以促进森林内植被的生长和更新,增加树木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提高森林的碳吸收能力,缓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森林培育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状况,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水分,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而且,森林培育也可以增强森林生态环境的抵御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
例如,在遭受风暴、洪水、干旱或火灾时,经过森林培育的森林可以更好地进行抵御,缓解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此外,森林培育还可以减少人为砍伐和非法采伐等行为的影响,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森林培育是一种有效改善土地质量、维持土壤肥力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许多地区的土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维持土壤肥力,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土壤。
而森林培育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可以减缓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同时增加土壤的存水能力,使土壤更容易吸收养分。
另一方面,森林培育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物质是维持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植物残渣、动物粪便和微生物等,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保持土壤结构。
浅谈强化森林培育促进林业现代化
浅谈强化森林培育促进林业现代化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基建行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各个行业及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
大力发展林业,巩固林业生产成果,有利于良好生态环境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要强化森林培育促进林业现代化,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才能够促进林业生产,林业经济水平的显著上升。
关键词:森林培育;林业现代化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改善我国民生。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在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强化森林培育促进林业现代化对林木的更新与扩大起着决定性作用。
1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1.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较为广泛,但是由于一些地区的群众对林业资源不能进行合理运用,不断伐木,导致森林资源遭到大量破坏。
同时,有些地区还经常发生森林火灾,导致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减少,森林人均占有量也不断降低,这是当前我国林业资源保护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2.林业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
总体上看虽然我国林业资源丰富,但却存在森林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有些地区森林面积很大,而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却十分缺乏,严重影响到这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森林培育促进林业现代化措施2.1加强森林培育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十分深远的,影响到的是社会生产生活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林业发展的使命更加多元化。
尤其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林业发展要从生态保护为出发点,无论是在森林的培育方法上,还是经营管理理念上,都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
显而易见,要实现良好的培育与管理效果,就需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林业科技,来促进培育与管理质量的提升。
结合当前不同区域中林业发展的现状,林业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来针对性的选择,推广与应用先进的林业科技。
比如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科技体系与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对于现代林业,生态林业的发展就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良好的推广应用效果,相关的推广人员要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多元化的推广渠道,将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进行深入。
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探讨论文(5篇可选)
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探讨论文(5篇可选)第一篇: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探讨论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林业产业资源中应用科学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对林业产业的工作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时期,要求相关的林业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生产中,应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的造林技术和育林方法并熟练掌握,从而在工作生产中具体应用,有效地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现状,希望可以提高我国的林业产业的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造林技术1.1 播种造林法播种造林法就是指将种子直接播种到土地中,也被称为直播造林。
这种方法被应用于大范围造林中,有着操作简单、无需育苗的优点。
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对土地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土壤的水分要充足,且周围环境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要低,地广人稀的地方适合采用播种造林法。
在造林以后,对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的水平要求较高,在播种时,应选择种粒较大、种源充足且易发芽的种子,其中较为典型的大粒种子有核桃、油桐等。
在播种造林法中,缝播、快播和条播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操作方法。
1.2 分植造林法分植造林法是在造林的过程中,在土地中将竹子的地下茎、树木的根枝等部分直接植入,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育苗的时间和成本,可以使幼树更快生长,并且所植树木还能够遗传母体的优良性状[1]。
这种方法的操作比较简单,而且植物的存活率很高。
但这种方法同样对土地的条件要求较高,并且还会受到母树本身的情况影响。
分植造林法适用于杨树、柳树、松树和竹类等营养繁殖类树种。
1.3 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法是将苗木作为造林的基本材料来栽植的一种造林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树种,并且对土地条件没有限制,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比播种方法所营造的人工林郁闭早、前期生长较快,且用种量也较少,非常适合那些种源较少、价格昂贵的珍惜树种造林。
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及重要作用探究
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及重要作用探究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森林培育的重要作用,接着分析了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森林培育;主要措施;重要作用引言:森林资源的培育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在提高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森林资源培育工作还能够进一步维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流失,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1森林培育的重要作用分析1.1生态作用我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减少。
降水量总体较多,而很多地区的雨水由于当地独特的地形不能储存或变为地下水,就会顺着河流不断累积。
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的后果非常严重,会造成当地土地资源质量下降,耕地面积缩小,农作物产量减少,从而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农民开垦更多的荒地,最终陷入越开垦越贫穷的尴尬境地。
而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会减少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很多农民的生产生活。
而森林培育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帮助恢复我国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同时森林资源的恢复也会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
森林培育工作坚持采育结合的原则,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进行适度管理,确保我国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从而对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作出补救。
1.2经济作用森林培育可以产生重要的经济作用,帮助我国更好发展。
例如,可以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帮助我国调整林产品贸易政策。
森林培育工作主要通过一些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手段调整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促进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
而我国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可以为我国相关行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木材。
与此同时,在培育森林的过程中,部分林区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也会随着林下资源的发展而提高。
林业产业在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有涉猎,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植树造林方法优秀论文(5篇可选)
植树造林方法优秀论文(5篇可选)第一篇:植树造林方法优秀论文一、造林方法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
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
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
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
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
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
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
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
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森林培育论文
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及管理林木种子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育苗质量,加快造林绿化速度,扩大资源,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
林木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苗木的优劣,关系到造林事业的成败,为此要大力发展造林绿化事业,就必须从林木种子抓起,而林木种子贮藏又是种子经营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环节。
因此,做好林木种子贮藏是保证种子数量和质量,提高苗木标准,推动造林绿化发展的基础工作,不可忽视。
1 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林木种子除少数夏熟性种子可以随采随播外,大部分种子秋、冬成熟,需要贮藏数月,翌年春天(或数年后)才能播种。
因此,种子贮藏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影响林木种子生命力的因数主要包括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1.1 内在因素1.1.1 林木种子的成熟度未充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高,易溶物质还未完全转化成贮藏物质,易发热感染霉菌,很难贮藏。
因此,采种时切忌掠青。
1.1.2 种子本身的寿命这与种皮的结构和内存物质有关。
种皮薄和淀粉性种子寿命较短,如杨、柳、榆、银杏、栎类等;种皮致密,透水性和透气性低,含脂肪、蛋白质多的种子寿命长,如桧柏、合欢、刺槐等,有利于种子生命力的保存。
1.1.3 种子的含水量含水量高时,种子呼吸强,代谢旺盛,释放能量多,使种子发芽,产生自热,损耗营养,甚至丧失生命力,也可导致种子发霉;含水量低时,新陈代谢和呼吸强度弱,可以长期保存。
1.2 环境因子1.2.1 空气的相对湿度空气相对湿度高时,种子的呼吸作用就会增强,消耗的养分就多。
反之,消耗的养分就少。
一般情况下,种子贮藏期在一个季度内的,仓库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当不超过65%,贮藏两三年的不应当超过45%,长期贮藏的不应当超过25%。
1.2.2 温度温度高时,酶的活性增强,呼吸强度升高,不利于种子的保存,反之,温度过低也会使种子遭受冻害。
对于一般的种子,贮藏期间的适宜温度是0℃~5℃。
1.2.3 通气条件和生物影响及热量既及时散去,又能贮藏种子的通气状况良好,种子周围所产生的CO2保证种子经常处于气干状态。
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论文
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十分迅速。
森林经营管理是一个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多样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不仅涉及到与之相关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领域,同时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科学创新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在森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其首要工作在于森林培育。
在森林培育中,科学融入森林采伐手段,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目标。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提倡和推进,我国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模式逐渐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森林培育,提出有效的经验管理方针。
关键词:森林培育;经营管理;有益途径要实现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就必须进行科学经营。
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应将森林培育放于各个工作的首位,通过科学培育,提供更多、更好的森林物种。
1 森林资源现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林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发展,党和政府以及相关的林业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尤其是21世纪以来实行的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
对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十分明显。
林业不仅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就业问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还应看到林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且质量较低。
而在对森林进行经营管理时,面临的问题也十分严峻。
主要表现为可采资源面临枯竭,产品与服务项目较为单一,规模效益十分低下,社会负担日益沉重等。
2 森林培育促进森林经营管理的有益途径2.1 加强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要保证森林经营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创新,(1)应深化思想认识。
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秉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等林业建设的重点项目,加强生态建设,要充分明确建设目标,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浅谈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及重要作用
浅谈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及重要作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及其重要作用。
在森林培育过程中,选优势树种培育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密度调控和疏伐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可以保持森林健康发展和避免过度竞争。
人工造林和天然更新是森林培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增加森林的植被覆盖率和生态多样性。
而树木修剪和修枝则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形态,提高森林的整体品质。
森林培育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培育、主要措施、选优势树种、密度调控、疏伐、人工造林、天然更新、树木修剪、修枝、重要作用1. 引言1.1 概述在森林培育中,主要措施包括选优势树种培育、密度调控和疏伐、人工造林和天然更新、树木修剪和修枝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森林的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和价值。
森林培育还可以增加森林的生产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对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本文将分别对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进行介绍,探讨其在森林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加深对森林培育的认识,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 正文2.1 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森林培育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对森林进行管理和改造,以达到提高森林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包括选优势树种培育、密度调控和疏伐、人工造林和天然更新、树木修剪和修枝等。
选优势树种培育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选择生长快、质量好、适应性强的树种进行培育,可以提高森林的整体质量和产量。
在选优树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树种对土壤的适应性、生长环境的要求以及对害虫病害的抵抗力等因素。
密度调控和疏伐也是森林培育中不可或缺的措施。
通过控制森林密度和及时进行疏伐,可以有效调节森林结构,防止过密导致光照不足和土壤贫瘠,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如何完善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论文
如何完善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论文如何完善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论文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资基础,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生态建设的不断加速,对于森林资源的要求日渐提高,除了要求总量有所增加,对森林资源的质量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现有的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模式上有所改进。
在未来,森林资源的经营模式必将秉承节约再生、多级利用、严格管理等原则,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1完善森林培育和经营管理的意义众所周知,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且分布不均的现状仍未改变,林业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森林资源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了与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向适应,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经营管理模式也应不断的创新、改进,不断的摸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森林培育方法,让森林资源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经营管理的改进,使得森林资源可以摆脱过去单一的林业资源创造方式,使得森林资源远离“滥砍滥伐”这些失衡的资源攫取现状,使得森林资源趋于健康合理的利用。
[1]2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现存的问题2.1森林资源短缺,陷入不良循环森林资源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木材的生长周期期长,需求量大,供需关系严重不平衡。
而面对现今的经济发展速度,木材的需求导致了乱砍滥伐程度不断扩大,长期对森林资源的过度使用又使得森林资源的自生能力逐渐下降,如此陷入一个不良循环,加大了森林生态的再建设难度。
虽然近年来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但是远远不能与需求相匹配。
森林资源严重失衡,不良循环在逐步加深。
这样的生态失衡状态使得森林生态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下降,当病虫害以及其他自然灾害袭来时,薄弱的森林保护屏障对于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产生极大的威胁。
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及其开发利用论文
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的自然资源相比,它具有自身独特性,它与大气资源和水资源联系密切,森林资源得到良好的保护能够对大气系统进行很好的调节、防止水土流失,使生物生存的环境更加良好。
林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必须重视对林业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1森林资源的重要性1.1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作为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国家对其规划和保护的力度也在增大。
森林资源得到良好的保护是大气资源、水土资源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对气候的调整和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也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生态环境都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治理作用更加突出。
因而把森林资源放在自然资源的首位、国家进行重点关注和保护是为了满足现实需要。
1.2森林产业发展是自然经济发展的关键观察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林业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是自然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林业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力促使林业产品的生产、销售,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
因此,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不仅仅具有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措施2.1加强森林防护工程的建设林业负责人应对森林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排查,确保有害物质得到有效清理;做好森林的防火工作,如,可以通过在森林中树立温馨提示牌、贴标语等行为提高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减少安全隐患;还可以建立森林防火带或防火墙、准备相关的灭火设备以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
2.2加强植树造林工作的实施力度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许多西方国家都有很大差距,在森林绿化方面的工作做的也不够到位,力度远远不够。
所以,我们在加大对原有园林的保护力度时,也要积极开展植树育林工作,增加我国的森林资源的基数。
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工作的思考论文
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工作的思考论文森林是重要的林业资源,在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时,需要采用分类经营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森林种类的丰富性,在对森林进行培育时,不但要保证森林的成活率,还要保证植物种类的丰富性。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工作的思考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工作的思考论文1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工作的思考全文如下:摘要:森林经营分类和森林培育工作是森林工程中的重点内容,为实现森林工程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得到重视。
为此要做好森林的经营分类管理和培育工作,保证生物的多样性,预防水土流失、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
文章主要介绍了森林经营管理的原则和主要作用,重点研讨了森林培育工作的具体做法。
并将理论投入到实践中去,以便更好的发展森林工程。
关键字:森林工程;经营分类;原则;森林培育;方法森林的经营分类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点,也为后期的森林培育工作提供了条件。
对森林经营进行有效的分类,间接的提高了森林的有效空间使用面积,保证了森林树木多样性的种植。
在森林培育工作上,制定合理的方案,账掌握森林的种植特点和分布规律,建立科学的森林种植模式,从而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保证森林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森林经营分类的原则1、森林经营分类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是进行各项生产生活的最终目的,在不破坏经济稳定的同时,进行森林经营分类。
森林分类管理要以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前提,保证森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木材来源和畜牧业来源,这不仅保证了其他生产生活的长期建设,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全民参与在森林经营分类中,要呼吁全社会进行宣传和监督。
森林的管理工作并不是由一个部门或一个区域独立完成的,需要有群众基础。
相关部门要出台森林经营管理政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认识到森林管理和森林经营分类的重要意义。
森林培育论文-森林质量体系探究
森林培育论文:森林质量体系探究本文作者:曾亚军罗在渠王进邱建生朱军罗扬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理论基础森林经营的总体原则是经济效益的体现,协调好森林的更新、生长和采伐之间的关系,使森林在体现生产力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就是遵循现代林业思想,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整体发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创始人嘎耶(Gayer)于1898年发表的文章指出:"生产的奥秘在于在森林中一切起作用的力量的和谐。
〃他认为森林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在永恒的组合中互栖共生的诸生命因子的必然的结果。
〃嘎耶用这样一段话总结了前人的错误:“人工林种什么就长什么, 一开始几乎在原先所有的阔叶林土壤上都取得了有利的成果。
关于近自然林业的原则,林学家们作了这样的解释:“接近自然〃是指在经营目的类型计划中使地区群落主要的木源树种得到明显表现。
它并不是回归到天然的森林类型,而是尽可能使林分建立、抚育、采伐的方式同“潜在的自然植被〃的关系相接近。
要使林分能进行接近生态的自发生产,达到森林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并在人工辅助下使天然物质得到复苏。
近自然林业理论基于利用森林的自然动力,也就是生态机制。
其操作原则是尽量不违背自然的发展。
近自然林业理论阐述了这样2 个道理:“林分越是接近自然,各树种间的关系就越和谐,与立地也就越适应,产量也就越大。
当森林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许多立地也会呈现出自然现象。
〃近自然林业开始以来,森林己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在以下方而获得改善:(1)物种、生物群落和结构等的多样性增加;(2)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活力提高;(3)林分的天然更新能力提高; ⑷自然物质增多,且可利用性增加;(5)经济效益提高;(6)森林各方而效益的持续提高;(7)森林景观优美与游憩价值提高。
森林培育的发展历史论文
森林培育的发展历史论文森林培育是指利用人工手段促进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旨在增加森林资源的产量和改善森林的质量和结构。
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森林培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和管理手段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森林培育的发展历史,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森林培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类通过开垦耕地和植树造林来改造自然环境,首次开始了对森林资源的改良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古代农民还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利用人工手段促进森林生长的方法,比如修剪、燃烧、间伐等。
这些实践为人们对森林培育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自然生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在19世纪,随着学科知识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森林培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根据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渐形成了森林培育的基本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培育方法和技术手段。
在20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森林培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各国纷纷成立了专门的森林培育和管理机构,编制了森林培育规划,并不断推广新的培育技术和模式。
同时,随着生态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森林培育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森林培育逐渐由经验积累向科学规划和管理转变。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培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利益,而围绕着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展开。
人们开始探索全球森林资源的联合培育和管理,提倡生态友好型的培育模式,并加强了对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同时,新兴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也为森林培育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比如无人机巡检、激光测量等,为森林培育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之,森林培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经验积累到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再到生态友好型的培育模式,森林培育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成果。
未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发凸显,森林培育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森林培育研究与分析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森林培育研究与分析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林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生态保护质量,既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又能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人们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避免森林环境遭到破坏,要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开展高质量的森林培育工作。
针对如何基于森林资源保护有效开展森林培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培育;问题;技术;措施前言:近年来,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消耗了大量的资源。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过度利用森林资源,导致自然环境和大气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当前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因此,必须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而森林培育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当前,森林培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
如何基于森林资源保护有效开展森林培育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培育为解决好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必须扎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培育工作,通过进行森林培育,能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可确保森林优质产品供给能力。
在森林资源保护中,最根本目标是确保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同时达到维护生态环境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使森林资源服务于当代和后代子孙。
目前来看,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利用之间形成紧密联系,可以协调推进和有效开展,对助推现代林业发展意义重大。
比如在《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森林法的通知》中,对森林保护、森林权属、经营管理、发展规划、监督检查、造林绿化等内容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因此给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培育提供了指导。
无论是森林资源的保护还是培育,都具有长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所以当前强调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使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利用可以制度化,可避免后续出现“无人管”和“多人管”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及管理
林木种子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育苗质量,加快造林绿化速度,扩大资源,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
林木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苗木的优劣,关系到造林事业的成败,为此要大力发展造林绿化事业,就必须从林木种子抓起,而林木种子贮藏又是种子经营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环节。
因此,做好林木种子贮藏是保证种子数量和质量,提高苗木标准,推动造林绿化发展的基础工作,不可忽视。
1 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
林木种子除少数夏熟性种子可以随采随播外,大部分种子秋、冬成熟,需要贮藏数月,翌年春天(或数年后)才能播种。
因此,种子贮藏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影响林木种子生命力的因数主要包括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1.1 内在因素
1.1.1 林木种子的成熟度
未充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高,易溶物质还未完全转化成贮藏物质,易发热感染霉菌,很难贮藏。
因此,采种时切忌掠青。
1.1.2 种子本身的寿命
这与种皮的结构和内存物质有关。
种皮薄和淀粉性种子寿命较短,如杨、柳、榆、银杏、栎类等;种皮致密,透水性和透气性低,含脂肪、蛋白质多的种子寿命长,如桧柏、合欢、刺槐等,有利于种子生命力的保存。
1.1.3 种子的含水量
含水量高时,种子呼吸强,代谢旺盛,释放能量多,使种子发芽,产生自热,损耗营养,甚至丧失生命力,也可导致种子发霉;含水量低时,新陈代谢和呼吸强度弱,可以长期保存。
1.2 环境因子
1.2.1 空气的相对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高时,种子的呼吸作用就会增强,消耗的养分就多。
反之,消
耗的养分就少。
一般情况下,种子贮藏期在一个季度内的,仓库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当不超过65%,贮藏两三年的不应当超过45%,长期贮藏的不应当超过25%。
1.2.2 温度
温度高时,酶的活性增强,呼吸强度升高,不利于种子的保存,反之,温度过低也会使种子遭受冻害。
对于一般的种子,贮藏期间的适宜温度是0℃~5℃。
1.2.3 通气条件和生物影响
及热量既及时散去,又能贮藏种子的通气状况良好,种子周围所产生的CO
2
保证种子经常处于气干状态。
同时还应注意微生物、昆虫、鼠类等影响种子的安全,要及时做好检查和处理。
2 种子的贮藏方法
林木种子的贮藏方法分为干藏法和湿藏法。
凡是含水量低的种子适宜于干藏;含水量高的种子适宜于湿藏。
2.1 干藏法
2.1.1 普通干藏法
适用贮藏大多数林木的种子。
把干燥洁净的种子装入袋箱等容器中后封严,放在消过毒的低温、干燥、通风的室内。
定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种子潮湿、发热,要及时翻倒或晾晒。
2.1.2 密封干藏法
适用于需要长期贮藏或用普通干藏法容易失去发芽力的种子,如杨、柳、落叶松等。
密封干藏是将经过干燥到安全含水量并精选的纯净种子,装入不透气并消过毒的玻璃瓶、铁桶、聚乙烯袋等容器中,装到九成满后加盖,并用石腊、清油与白灰混拌成腻子密封,附以标签,存放在贮藏林木种子的冷藏库内贮藏。
在没有冷库的地方,可选择比较干燥、通风良好的贮藏室进行贮藏。
2.2 湿藏法
湿藏法是将种子贮藏在经常湿润和温度较低的条件下,使种子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和通气条件,才能保证种子的生命力。
湿藏法适用于含水量高(20%以上)的种子,一般仅贮藏一个冬季。
贮藏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宜。
种子湿藏时一般与湿沙混合。
混合时沙的体积一般为种子的2~3倍,砂的湿度一般为60%,以用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
湿藏法又可分为露天坑藏和
室内堆藏。
2.2.1 露天坑藏法
在室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管理方便的地方,挖坑宽1m,长可根据种子数量而定,深度根据当地气温和地下水位来决定,原则上要
求把种子贮放在冰冻层以下、地下水位以上,通常深度为70~80cm。
一般在11月中旬进行,挖好坑后,将湿沙和种子一层湿沙,一层种子分层堆放。
种子放到距地面10~20cm时为止,其上覆以湿沙,加土堆成圆锥形超出地平面10cm,从坑中央向坑底再插入一带孔竹筒(以便通气),经常检查坑内温度与湿度。
2.2.2 室内堆藏
选干燥、通风的房间,在地上铺上10cm厚的湿沙。
把种子和沙子分层堆放,一般堆放高度在50cm至60cm之间为好,上面要覆盖10cm左右厚的湿沙,以保持湿润,防止种子干燥。
在堆中央可插一束草把,以利通气。
3 种子的贮藏管理
种子贮藏包括正常贮藏与非常正常贮藏两种。
3.1 正常贮藏
正常贮藏指从林木种子收获到下次播种前的贮藏。
种子正常贮藏是必要的商品流通现象,种子公司要做好种子供应工作,必须按期收购并贮藏种子,以为下一季的林木种子销售做好准备。
同时,种子的贮藏也是种子生理必经过程,通过贮藏使种子完成休眠期,使其生命活力得以恢复,生理功能更趋成熟。
3.2 非正常贮藏
种子的非正常贮藏多是积压种子的贮藏,都是不得已的贮藏,由于种子的生产周期较长,决定了商品种子的非正常贮藏与一般商品不同。
种子的非正常贮藏总会使林木种子的质量下降,生命活力下降而影响到林业生产。
种子非正常贮藏的另一常见类型是备荒种子的贮藏。
为了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灾害年份林业生产对种子的需求,国家总要储备一些种子,虽然这些种子的生命活力下降,但通过这些种子的贮藏与及时提供给灾年的生产用种,可以尽可能减少由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及时恢复生产。
种子的贮藏期长短影响着种子的质量。
一些种子公司为了减小资金流量,认为缩短种子的贮藏时间。
随着贮藏期的缩短,由于商品种子在农户家里贮藏的时
间延长,也会使种子质量降低。
因此,种子的安全贮藏应有一个时间界限,避免在林户家里贮藏时间过长。
而对非正常贮藏种子,则应规定流入市场的数量与贮藏时间,以免给林业生产带来损失。
3.3 贮藏种子的质量管理
为了保证正常贮藏种子的产量潜力不下降,非正常贮藏种子的产量潜力不致于下降太多,应建立一套贮藏种子的质量保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3.3.1 制定种子安全贮藏规范
要使流通的林木种子维持较高的活力,很有必要制定一个统一的种子安全贮藏规范。
该规范的内容应包括种子贮藏库的条件、种子贮藏技术体系、定期检查与检验制度、安全贮藏的时间期限、种子贮藏的活力指标等。
3.3.2 定期进行非正常贮藏种子的转商
对于非正常贮藏种子,由于贮藏期种子的生活力下降,为了避免对生产造成损失,应按时将一些活力下降的种子转成商品出售。
一般来讲,非正常贮藏种子不能超过两个生长季节,第二个生长季节前如果不能卖出去则应全部转商。
3.3.3 加速种子安全贮藏库的建设与改造
种子安全贮藏的条件是要有一个安全贮藏库,我国的绝大多数种子公司都有自己的种子库但贮藏条件参差不齐,有的贮藏条件很差,缺乏有关质量监测与温度控制的设备,有的则全凭人的经验来进行管理,没有科学的监测手段。
因此,加速种子的安全贮藏库建设是当务之急,只有在种子安全贮藏得以保障的条件下,才能平衡种子余缺,种子的供应才能得以保障。
因此,种子安全贮藏是实现种子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措施。
3.3.4 加速培养种子安全贮藏技术人员
种子安全贮藏库的建设与安全贮藏技术人员的培养应同时进行,使这些人员掌握种子安全贮藏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包括贮藏库条件,贮藏库温度、湿度的变化对贮藏种子的影响等,并使这些技术人员各尽职守,做好种子贮藏期间的种子质量保障工作。
4 总结
林业的发展对于保护我国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植树造林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苗木,好的苗木要有好的种子,要有好的种子,种子的贮藏工作显得就非常重
要了。
每年由于种子贮藏不当造成的损失巨大。
因此,做好种子贮藏,保持种子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了解各个树种种子的生理特性、掌握好种子贮藏的技术、加强贮藏期间的管理,才能保证种子的质量,确保林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我们除了要传承那些优秀的传统贮藏方法外,还应该努力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知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在种子贮藏工作上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燕山.2009.林木种子的贮藏及管理.农业科技通讯,(8):205~206.
[2] 杜凤霞冯斌.1998.浅谈林木种子贮藏技术.辽宁林业科技,(3):62~63.
[3] 李凤儒尹万民田冬.1999.林木种子贮藏方法.河北林业科技,(4):36.
[4] 周广东邵红赵攀.2007.林木种子贮藏.湖南林业,(5):25.
[5] 王秀荣.2003.林木种子咋贮藏.湖北科技报,(7).
[6] 甘强.2007.林木种子低温层积贮藏技术.科技信息,(21):33.
[7] 贾春娟高海生.2000.种子贮藏运输中的管理.商品储运与养护,(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