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闭关政策:清政府从 1757 年开始施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下令只限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严格控制对外
贸易。之后连续颁布了许多条文,对外国人的各方面活动及华夷交往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一方面它是落后的
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结果: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华民族长期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
2、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鸦片输入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
机,道光皇帝采取了禁烟派的主张,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林
则徐的主持下,于 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在虎门海滩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但也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3、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
辖的特权。 1843 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
在中国取得了此项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犯罪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
制裁,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国的法律进行裁判。这项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权
益。始于《虎门条约》规定,此项条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
益开创了恶例。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5、拜上帝会:是一个以宗教为形式的农民革命组织,是洪秀全用以组织进行革命的工具。它继承历代农
民革命的传统,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神教”思想和“平等”观念,以及古代“大同”思想,宣扬“神天上帝”的无上权威,树立起一神教思想。拜上帝会使洪秀全个人的宗教理想现实化,进一步激扬了他的
宗教狂想。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6、湘军: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 1853 年,曾国藩受咸丰皇帝命去长沙帮办团练。他以
湘勇为基础,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同时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并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全军统
辖于曾国藩。湘军以营为单位,其主要将领有左宗棠、刘坤一等。
曾国藩和湘军成为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
7、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国库。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
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违者治罪。肇始于起义之初,广泛推行于定
都天京时期。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后随着财货来源丰富逐渐名存实亡。
8、永安建制: 1851 年 9 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的各项制度。主要内容:确定官制,封
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
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奠定了政权基础。
9、亚罗号事件:1856 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 1856 年 10 月 8 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称
该船为英船,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当叶名琛把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后英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马神甫事件:亦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 年,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 年,知县逮捕
马赖及其爪牙,将其处死。法国遂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1、《瑷珲条约》:1858 年奕山与沙俄总督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沙俄割
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 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1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
甲
年 6 月同英法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英、法公使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通商;内河航运权;修改 6 税则;向英、法分别赔款银 400 万两和 200 万两。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
13、大沽口之战: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的非正义之战。1859 年 6 月英法联军率先发起攻击,次日袭击大沽炮台。清军沉着应战,开炮反击。经激战,双方均损失惨重。
美舰虽竭力助战,也没能挽回败局。此战使英法联军继续扩大侵略战争,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14、《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 年10 月清政府先后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条约规定:①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③割让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 ;④归还以前没收的天主堂财产,,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
至 800 万两,恤金英国 50 万两、法国 20 万两。
15、辛酉政变: 1861 年慈禧等人为夺取最高统治权而发动的政变。因该年是辛酉年,故名。又称祺祥
政变、北京政变。咸丰病死后,其子载淳即位。慈禧欲垂帘听政,遭到了辅政八大臣的
坚决抵制,于是慈禧与恭亲王奕 ?在北京发动政变,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后改“祺祥”为“同治”,辛酉政变后,慈禧掌握了统治大权。
16、总理衙门: 1861 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全部洋务事宜, 1901 改为外务部,位在六部之上。它的设立,尽管带有半殖民地色彩,
但也标志着中国步入近代意义上的外交行列。
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7、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在内忧外患形势下,采取的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强” 、“求富”运动。倡导者为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
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建设近代海陆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1895 年北洋海军的覆灭标志着洋务
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18、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企业。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虹口成立江南制
造总局,后搬至上海城南高昌庙。它的主要产品是枪支、大炮、弹药、钢铁、造船等。常年经费,
最初由李鸿章在淮军军需项下随时拨给,每月约 1 万两。后主要从江海关洋税中酌留二成。由于清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局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19、福州船政局(闽局):洋务运动中左宗棠创办的新式造船企业。亦称马尾船政局。1866 年6 月,左宗棠奏请设立船政局,得到批准后与法国人签订合同,议定 5 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轮船 16 艘,
并负责训练中国的技术人员。建厂与常年费用由闽海关拨付。这是当时最大的船舶修
建厂,用以制造和修理水师武器装备。除开铁厂和船厂外,还设立船政学堂以培养人才。船政局在中国造船
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20、北洋海军: 1875 年清政府创建的一支近代化海军,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主要为抵御
日本侵略而建。 1888 年正式成立,丁汝昌任提督,有大小船共20 余艘。后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
军覆没。它的覆没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21、赫德:英国人。他长期控制中国海关大权,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 1854 年,他奉英国外交部的任命前来中国。后继李泰国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任内创建了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在资本主义列强,特别是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上,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2、洋务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特别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形成的政治派别。其以“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为原则,以维护清朝统治为根本目的,先后提出“自强、求富”口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
统治。代表人物为奕 ?、曾、张、李、左。其变革运动随甲午战争失败走向破产,在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
程中发挥了历史作用。
23、顽固派:洋务派的对立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内部就解决内外矛盾意见不同形成
洋务与顽固两派。顽固派是一批对世界大势无知的腐朽贵族官僚,政治上他们因循守旧、仇视外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