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基础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职机械基础课件PPT

(完整版)中职机械基础课件PPT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中职版《机械基础》第2版电子课件-绪论

中职版《机械基础》第2版电子课件-绪论

模块一 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一、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涉及杆件的静力分析、直杆的基本变形、工程材料、 连接、机构、机械传动、支承零部件、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 二、机械基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机械基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大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公共职业平台课程之一,在各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机械基础课程的任务 (1)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了 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科学维 护机械设备。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具 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 (3)形成严谨、敬业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今后解决生产中的 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模块二 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三、构件和机构 1.构件 ●构件是构成机器的各个相对独立的运动单元。 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个零件刚性连接而成,但刚 性连接的零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例如,汽车发动机连杆就是由 连杆小端、连杆大端、杆身、衬套、轴瓦、螺栓与螺母等零件刚性连 接而成的,并形成独立的运动构件。
模块二 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1.机器的特征 机器都具有三个共同特征。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机构组合而成的。例如,汽车发动机就是有曲柄连 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等组合而成的。 (2)组成机器的各部分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例如,内燃机配气机 构中的凸轮连续转动而阀杆作间歇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气体的交换过程。 (3)所有机器都能做有效的机械功,可以代替人或减轻人类的劳动,或进行 能量转换。例如,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运动机器可以改变物体在 空间的位置。
模块二 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课件
重要性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中 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 的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 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与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的设计与选型、机构设计与分析、机械系 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 机械装置和零件的设计与分析,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
较大动力和精确控制速度的场合。
PART 04
机械系统设计与优化
REPORTING
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总结词
基本原则、流程
详细描述
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能需求分析、结构可靠性、制造工艺性和维修性等。设 计流程一般包括明确设计任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等阶段。
机械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法与技术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环保意识增强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机械设计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发展,采用绿色材料和工艺, 降低能耗和排放。
资源高效利用
机械设计将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 利用,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材料 利用率和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 发展。
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展望
新材料的应用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将不断尝试和应用新的材料,以提高产 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PART 05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REPORTING
减速器设计实例分析
总结词
减速器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传动装置,其设计过 程涉及到齿轮、轴、轴承等多个部件的配合和优化。
详细描述
减速器设计实例分析将介绍减速器的设计流程,包括 确定传动方案、设计齿轮和轴系、选择轴承和密封件 等。此外,还将分析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如振动、发热和噪声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 案。

机械基础说课稿课件人教版

机械基础说课稿课件人教版

机械基础说课稿课件人教版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机械基础教材版本:人教版适用年级:高中课程时长:40分钟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类型,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

- 理解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 学会计算简单的机械效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机械学习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 机械效率的计算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机械运动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运动和简单机械的工作过程。

3. 讨论法: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与机械运动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机械运动的初步认识,为新课做铺垫。

2. 讲解新知识- 详细讲解机械运动的类型及其特点。

- 介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如杠杆原理、滑轮组的组成和作用。

3. 实验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实验,如使用杠杆举起重物,观察滑轮组的工作效果。

- 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机械效率。

4.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 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 提醒学生复习课堂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机械基础说课课件

机械基础说课课件

1.投影面平行线(一条斜线,两条直线且垂直于同轴)
定 义:
H 平行于 V 面的直线 W Z 水 Y坐标相等,称为 正平线; X 侧

角:
H 直线与 V 面的夹角称为 W
(总有一个倾角为0);
投影规律:
水平线
a’ b’ a”
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及倾角的真实 大小在所倾斜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则比实长短。
⑥总结投影特征、 联想记忆方法
⑦课堂延伸, 自主探究学习
说教法、学法
1、教学组织
2、教法
3、学法
2、教法
本节教法以设问为主,调动学生思考和积极参 与的兴趣,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规律让学生 找出,错误让学生纠正。老师用精练的语言、直观 的演示、丰富的肢体动作,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 象思维过渡。
正 投 影 的 基本性质
刘丽莉 E-mail:106048648@


课程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一、课 程 内 容 分 析
1、课程定位
本次课的内容在《机械制图》课的 整个教学内容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与 前续章节和后续章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1课程导入3课堂练习2知识讲授4小结评价5课后作业导入新课实例演示约5知识点讲授知识点分析解说约20课堂练习学生通过习题册练习绘制约45小结评价点评学生练习必要时再重新操作演示约15课后作业要求约5说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课程导入3课堂练习2知识讲授4小结评价5课后作业空间任意两点的连线构成一条线段线段也是物体相邻平面的交线它们的投影组成了物体的视图轮廓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机械基础说课稿(课堂PPT)

机械基础说课稿(课堂PPT)

.
23
铰链四杆机构
1、组成部分
曲柄 连架杆 连杆 铰链 机架
(a)曲柄摇杆机构
2、类型 (b)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满足曲柄存在条件 与杆长之和条件
3、曲柄存在条件:(1)、(2) 推论:(1)满足杆长之和条件:(a)、(b)、(c)
(2)不满足杆长之和条件,均为双摇杆机构。 杆长之和条件——(最短杆+最长杆) ≤其余两杆之和
以复习提问,探索性演示导入新课,创 立问题情景,激发思维,促使学生带着问题 有目的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相互探讨及自学 的能力,达到 “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 学为主”转化,满足“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原则 同时也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
19
存在曲柄且满足杆长之和条件 的四杆机构有以下三种类型: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



பைடு நூலகம்

机制工艺系
付长景
.
1
教材分析
机械基础 说课过程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后总结
.
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的《机械基础》第六章“平面连杆
机构”中的第二节。它在上一节“铰链
四杆机构基本类型及应用”的基础上,
研究和探讨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条件,
法,并能利用类型判断条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
能力目标:通过质疑、引思、讨论、归纳等程
序,教给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讲练结 合,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 变思维能力。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勤思善想的良好习惯,借助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优秀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优秀课件

承前
启后
《机械制图》 《金属材料》 《公差配合》 《钳工基础》
机械设 计基础
《化工机器》 《化工设备》 《化机制造》 《设备拆装》
2021/3/29
4
二、课程设计
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
以真实工作任 务及过程为依 据整合、序化 教学内容,重 视教、学、做 合一性,采用 任务驱动、项 目导向的教学 模式。
2021/3/29
在教学中根据所授
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 应用案例分析,分组讨 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 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 的质量,达到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
2021/3/29
6
三、教学手段与实施
常用机构
传动
轴、轴承
机械设计
联接
联轴器
2021/3/29
润滑
7
三、教学手段与实施
学情 分析
学生特点: :
充分体现高等 职业教育的高 等教育和职业 教育两大特性
设计思路
将教学内容以 真实工作任务 及工作过程的 系统化为依据 进行整合,设 计出基于工作 过程的项目, 按照不同的学 习项目分成不 同的学习情景
5
二、课程设计
该课程将学生在机
电实训(车工、钳工) 中加工制造的产品以及 生活中常见的机械相关 设备作为载体,让学生 在设计任务中掌握知识 和技能。
能力 目标
1、能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具有一定的制图 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 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 的初步能力。
素质 目标
2021/3/29
1、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创业意识等的培养

(完整版)中职机械基础课件PPT

(完整版)中职机械基础课件PPT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章节名称绪论----平面机构运动副和运动简图授课形式讲授课时1班级10综(3)教学目的掌握常用的运动副类型教学重点低副和高副教学难点运动副的区分和实践认识辅助手段教学模型课外作业课后体会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运动副的概念和特点比较一、运动副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

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

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

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

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a)转动副(b) 移动副 (c) 螺旋副(a)(b) (c)二、自由度—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和绕 X、Y、Z轴的转动,构件的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及绕A点(极点)的转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

转动副约束了沿X、Y轴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个转动的自由度。

移动副约束了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

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ppt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ppt完整版

切削加工工艺
特种加工工艺
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工件 上多余的材料切除,以获得所需形状、尺 寸和表面质量的零件。
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 适用于难加工材料或复杂形状的零件加工。
机械设计中的精度与公差
精度概念
指零件的实际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参数与理想值之间的接 近程度。
公差概念
指允许零件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 量值。
安装与维护
介绍轴承的安装、调整和维护 方法,确保轴承的长期稳定运
行。
齿轮设计实例
齿轮类型与选择
介绍常用齿轮的类型、特点及适用场合,阐 述齿轮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齿轮强度计算
进行齿轮的受力分析,计算齿轮的弯曲强度 和接触强度,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齿轮几何参数计算
根据传动要求,计算齿轮的模数、齿数、压 力角等几何参数。
01
02
03
静力学原理
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 受力平衡条件,为机械设 计提供基础支撑。
动力学原理
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 受力与运动关系,为机械 系统的运动分析提供依据 。
弹性力学原理
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 弹性变形规律,为机械零 件的强度与刚度设计提供 理论指导。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金属材料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 工性能,是机械设计中常 用的材料类型。
图、智能优化等。
智能化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03
分析智能化设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深度学习、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融合应用。
可靠性设计技术
可靠性设计概念及重要性
解释可靠性设计的定义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关键作用,如提高产 品质量、降低维修成本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材分析
湖 3、学情分析与教学重难点确定
南 省
通过平时对的学生观察与交流,中职学生的接受能
江 力参差不齐,而且空间想象能力也有非常限,因此,
南 结合《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机械基础教学
工 大纲》的要求,并根据本知识点的特点,确定教学
业 的重、难点如下:
学 校
重点: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及类型的判断方法以 及急回特性的应用。
难点:从操作结果中总结曲柄存在的条件及类型的判 断方法;急回特性的理解。
二 教法设计


提出问题



工 业
准备教具

直观演示与 行为引导教
学法

小组合作与自由学习
探究验证 归纳总结
实践应用
三 学法指导

南 首先:创设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协作
省 学习,激发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南 其次:通过复习旧知—积极思维—实验探究—构建


工 业
2)比较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的关系

目的:

3)分别以每杆为机架得到四杆机构的类型,
1)、四杆机构 曲柄存在的条件
且比较机架与最短杆的关系
2)、类型的判断
方法
3)、急回特性
的理解
四 教学过程
湖 南
急回特性推导与理解:
省 江 第一步 南
通过演示机构-提出 问题-学生观察并回 答

新知—巩固深化,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

学 校
最后: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深化 知识结构。
四 教学过程
湖 南 省 江 南 工 业 学 校
四 教学过程
湖 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江 南 工
演示四 杆机构.

提出

问题

学生
回答
四 教学过程
湖 2、探索研究、新知学习


1)测量每杆长度,确定最短杆
南 四杆机构演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所有机械结构的理
工 论基础。
业 3).在生产实践当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牛头刨
学床
校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及类
型的判断方法;理解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及应用。
2).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综合
归纳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演示机构-提

第二步
出共线问题-学生

观察并回答
校 第三步
找出主动曲柄与从动 摇杆所对应的时间,
比较V2与V1的关系
第四步
师生推导出结果V2> V1,得出急回特性产 生的条件即K>1,θ>0,
四 教学过程
湖 南
3、归纳总结、演练反馈
省 江
1)
第3步与第2步同时进行
南 工
2)
加深学生印象 ,应用结论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基础》之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12.05.2020
1
说课过程
湖 南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工 业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湖 南 省 江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机械基础》是承接《机械制图》与模具设
计与制造专业课的桥梁。
2).“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是分析四杆机构特点、
业 学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
P97 11--12
2)
设置课后思考问题
五 板书设计
湖 南
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复习提问
江 一、曲柄存在的条件 南 工
操作记录结果
业 二、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
学 校 三、急回特性
例题讲解
THE END
湖 南 省 江 南 工 业 学 校
江南工业学校 王治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