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语文优秀阅读材料人物篇(一) 加西亚·马尔克斯不孤独的人生素材

合集下载

【步步高】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55 鉴赏人物形象(2)

【步步高】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55 鉴赏人物形象(2)

学案55 鉴赏人物形象(二)——训练反馈一、对点训练(一)高考题组(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鸟笼做成了。

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

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

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

”乌尔苏拉对他说。

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

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乌尔苏拉说,“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

再说,这鸟笼多大呀。

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

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

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

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

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

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

”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

”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

“你可以再做一个嘛!”“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

“六十个比索。

”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

“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

”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

2020学年高一语文优秀阅读材料人物篇(一) 加西亚·马尔克斯不孤独的人生素材

2020学年高一语文优秀阅读材料人物篇(一) 加西亚·马尔克斯不孤独的人生素材

加西亚.马尔克斯:不孤独的人生一位低贱的电报发报员期望儿子成为一名有身份的律师,而叛逆的儿子为实现文学梦想依然放弃了法学专业。

父亲气得指着儿子诅咒:“你小子等着去吃纸吧。

”许多年后,当儿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对儿子未读完大学而耿耿于怀的父亲终于喜笑颜开地说:“我现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报员和最知名的父亲了。

”早熟的青春即便日后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坚持认为自己不是读书写字的“好材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想象力丰富再加上运气好”。

加西亚生在二十世纪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一个依山傍海的小城镇。

小时候,他的最大的梦想是有朝一日成为魔术师。

加西亚十二岁时只身来到首都波哥大读中学,不久在那里邂逅了妹妹的同窗好友,一位有着埃及血统的东方女孩梅塞德斯·巴尔查。

梅塞德斯的美丽让情窦初开的加西亚神魂颠倒,他们一见钟情,第一次相遇,彼此就决定非对方不娶,非对方不嫁。

但他们少年时代的恋情很快就受到双方父母的干涉,而两人最终走到一起又苦苦熬了十三年。

中学时代的加西亚对文学的兴趣不是小说,而是诗歌,他还加入了学校里的诗社。

后来在与文学老师的一次交谈中,他被善意地告知自己的诗根本不像诗。

老师建议他还是写小说,因为诗歌与他无缘。

加西亚后来把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说献给了这位文学老师,他说正是由于老师的“及时点拨”让他迷途知返,断送蹩脚诗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

流浪的日子加西亚在父亲的期待下考入了波哥大国立大学攻读法律。

但学法律只是父亲一厢情愿,而非他本人的意愿。

加西亚的父亲指望他学有所成,希望他长大做一名律师,因为律师是通向上流社会的捷径。

加西亚对法律毫无感觉,他背着父亲中途辍学,并在一家报社谋到职位。

在报社工作的同时,加西亚坚持写作,其中《蓝宝石的眼睛》是加西亚的小说处女作,里面包括了他创作初期在刊物上发表过的短篇小说。

1950年,加西亚将自己修改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寄给阿根廷的一家出版社。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10 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巨翅老人》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10 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巨翅老人》

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巨翅老人》作为一个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和其他各种世界性盛誉的天才作家,加夫列尔·何塞·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小说中将现实主义笔法与神奇的拉美世界结合起来,创作了像《百年孤独》这样被誉为“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也为我们描绘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它进一步带动了20世纪60年代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起飞。

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的阿拉卡塔卡小镇。

充满神秘和恐怖气息的老宅,为他讲述家族历史和战争故事的外祖父,平静地讲着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的外祖母,行为奇谲的众多姨母……在阿拉卡塔卡的童年生活对作家的一生来说影响深远。

他后来曾说:“每天早晨,我一睁眼醒来,总感到我梦见我还呆在那栋房子里;我感到我并不是回到了那里,而是本来就呆在那里,好像我的年龄并没有增长,也没有什么特殊缘故,好像我从来也没有离开过那幢古老的大房子。

”这些萦绕在作家心中的童年记忆,后采在他的小说中成为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小镇实际上就是阿拉卡塔卡的变形,里面的众多人物,也不乏包括作者外祖父母、姨母在内的小镇上居民的影子。

甚至他在《百年孤独》中那种标志性的、不动声色的叙事语调,也采源于外祖母沉着冷静、绘声绘色地讲恐怖故事的语调的启发。

他1947年考取了波哥大国立大学法律系,同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第三次无可奈何》发表在《观察家报》上;后来因政局动荡辍学,并作为记者在巴兰基雅、卡塔赫纳和波哥大等地工作。

1955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问世,引起拉美文学界的重视。

此时,那些童年的神奇记忆仍然徘徊、萦绕在他的脑际,虽经过多年的酝酿,但写出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碎片,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他后来回忆说,直到1965年,突然“有一天,梅尔塞德斯(作家的妻子——引者注)和我带着孩子们驾车前往阿卡布尔科时,它像闪电一样掠过我的脑际。

小说百练:一个长翅膀的老头(加西亚·马尔克斯)

小说百练:一个长翅膀的老头(加西亚·马尔克斯)

小说百练:一个长翅膀的老头(加西亚·马尔克斯)一个长翅膀的老头加西亚·马尔克斯雨下到第三天,佩拉约两口子在屋里打死了成堆的螃蟹。

佩拉约只好穿过被雨水淹没的院子把它们扔到海里去,因为他刚刚出世的孩子发了一夜烧,他寻思都是这些螃蟹招来的晦气。

中午,光线十分微弱,佩拉约扔完螃蟹回到家里,模模糊糊地看见院子当中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蠕动和呻吟。

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头儿趴在泥水里,他身上长着一对巨大的翅膀,很碍事,无论怎么挣扎都站不起来。

佩拉约被眼前可怕的情景吓坏了,赶紧跑去找他的女人埃利森达。

他女人当时正把凉毛巾敷在生病孩子的头上,被佩拉约一把拉到院子中间。

两个人惊愕地望着倒在地上的人。

那人衣衫褴褛,口中的牙齿稀稀拉拉,他那像落汤鸡似的老态龙钟的样子显得格外可怜。

身上那对大兀鹫翅膀又脏,羽毛又稀疏,一动不动地摊在泥水里。

他们叫来了一位能掐会算的邻居来看看他。

“他是一个天使,”她告诉他们说,“我可以肯定,他是为你们的孩子来的。

只是因为这个可怜的家伙太老了,结果被雨打落在地上。

”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佩拉约家里捉到一个活脱脱的天使。

整整一下午,佩拉约拿着他那根警棍站在厨房里守着,临睡前还把他从泥水里拽出来,同母鸡一起关进铁丝编的鸡笼里。

半夜,孩子醒了,烧退了,想吃东西了。

于是两口子大发慈悲,决计把天使放走。

但是,当他们趁着晨曦走到院子里的时候,看到左邻右舍全都聚集在鸡笼前逗天使玩儿。

这帮人对天使毫无敬畏之心,竟还从铁丝网往里给他扔吃的东西,仿佛他不是什么神灵,倒是马戏团里的一只动物。

这个耸人听闻的消息传开,惊动了贡萨加神父,他七点前赶到时,首先重温了一遍教义。

当贡萨加神父走进鸡笼用拉丁语向他问候时,这位全然不懂人间言行的老者几乎连他那老态龙钟的眼睛也不抬一下。

这证实了那东西并不懂得上帝使用的语言,也不知道问候上帝的使者。

神父开始怀疑他在作假——他那副可怜的模样与高贵的天使毫无共同之处。

于是神父离开了鸡笼,简短地告诫好奇的人们,叫他们不要被天真蒙住了眼睛。

不朽的孤独——读《百年孤独》(1000字).docx

不朽的孤独——读《百年孤独》(1000字).docx

不朽的孤独——读《百年孤独》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翻开这本书,仿佛陷入了一幅悠长而宏伟的画卷之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用大师的笔触,天才的智慧,燃烧着现在与魔幻的艺术,谱写了文学史上不朽的传奇巨作。

独特的写作手法充满异域风情,给世人予一席文学饕餮,几十年里,全球闻名。

20世纪中期,残酷的内战使哥伦比亚伤痕累累,保守党政府对于游击队与反抗者的镇压,使这片土地充溢着血腥味,数十万人死于非命。

残阳如血,赤地千里,无尽的黑暗带给人无尽的绝望。

《百年孤独》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发生了……这是一片崭新的土地,温暖的晨曦下,熙熙攘攘,时间流逝,马贡多成为了繁荣的小镇。

然而繁荣不久,动荡降临,一个又一个人离去,死亡给马贡多以新的人物,却再给不了一次繁华。

蚂蚁蚕食着幼小的孩子,最后的结局,一阵风吹过,马贡多与他的故事消失了。

合上书,似梦却真,那个幻想中的古老王国,久久印于脑海;人物鲜活的活动于眼前;字里行间的哲理流进心里。

书中说:“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记得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

”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活在回忆里,纵然过去有苦有甜有故事,纵然过去有爱有骄傲,生活总是奔流不息向前的,时间不会为你的过去而回首,过去留给你的只是飘渺的记忆,真正拥有的,是现在与未来。

读《百年孤独》总给我一种现实的冷漠与魔幻的恐惧,悲伤荒诞的故事孕育着发人深思的哲理:或许很在乎物质金钱,很在乎爱情,但到头来亦不过是风过云散一片空白,近似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无奈。

七代人的身世浮沉,一隅小镇的兴衰云涌,现实与幻想的交织,让人如梦如幻……结束了,梦醒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读《百年孤独》,苦涩难懂,大家族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现实魔幻难解难分,可读完后,却给人一种佛家顿悟之感,一切都是却不仅是梦,不再去执意过往。

去吧,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马尔克斯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马尔克斯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马尔克斯自己整理的高考优秀作文素材:马尔克斯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一条】高考优秀作文素材马尔克斯1920xx年3月6日出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

8岁之前,马尔克斯住在祖父的家里。

他的祖父是一名上校。

他曾两次参加哥伦比亚内战。

他的祖母是一位勤劳的农妇,非常熟悉传统的拉丁美洲神话和故事。

1940年,马尔克斯搬到首都波哥大。

1947年进入波哥大大学学习法律,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期间,马尔克斯急切地阅读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诗歌,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马尔克斯因哥伦比亚内战辍学,不久便以《观察家报》记者的身份进入报社。

1955年,他因连载揭露被政府美化的沉船事件,被迫离开哥伦比亚,在欧洲担任《观察家报》的记者。

那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枯枝败叶》。

他花了七年时间才找到愿意发表的人。

马尔克斯曾写道:“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截至1973年),《枯枝败叶》是他最喜欢的作品,因为他认为这是最真诚、最自然的。

”马尔克斯于1958年结婚,第二年生了第一个儿子。

1960年,马尔克斯担任古巴拉丁新闻社的记者。

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之后主要生活在墨西哥和欧洲继续他的文学创作。

1975年,他为智利政变举行了一次文学罢工,并将写作推迟了五年。

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担任法国西班牙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同年,哥伦比亚地震后,他回到了祖国。

1999年,马尔克斯得了淋巴瘤,文学产量锐减。

据悉,马尔克斯由于家庭遗传、癌症化疗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写作能力受到严重打击。

20xx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去世。

【第二条】高考优秀作文素材“你的诗不像诗”很多年后,当他站在瑞典皇家学院的讲台上时,他可能会回忆起自己半生文学道路上的种种挫折和坎坷,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欣慰。

1948年4月,哥伦比亚左派总统候选人被暗杀。

当时政府和公众震惊,舆论哗然,首都波哥大一片混乱,党争愈演愈烈。

人物阅读素材: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后的“爱情”

人物阅读素材: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后的“爱情”

人物阅读素材: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后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后的“爱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这部名著享誉世界,他曾被瑞士《周刊》1996年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作家”。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博尔赫斯也称“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的莎士比亚。

”【注:马尔克斯于2014年4月17日逝世】为《一千零一夜》着迷的“大学问家”1927年3月6日,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加勒比地区一个名为阿拉卡塔卡的小镇,由于父母忙于生孩子,10岁以前,马尔克斯基本都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身为上校的外祖父不但有至少19个私生子,还参加并指挥过哥伦比亚著名的“千日战争”。

酷爱占卜算命的外祖母,经常讲那些充满死人的鬼怪故事,经常唬得马尔克斯大气也不敢出。

9岁的一天,马尔克斯在外祖父的箱子里发现了一本残缺不全的《一千零一夜》,读到一个人开了瓶盖,冒出一股烟,烟又变成妖怪之时,马尔克斯不由叫道“真神了”。

此后,邻居们经常看到只有八九岁大的马尔克斯,在常人难以忍耐的酷暑中,对《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文学作品爱不释手。

他们断言:“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是个大学问家”。

1947年2月,马尔克斯在哥伦比亚圈立大学报名学了法律。

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在学校清冷的学生公寓里,马尔克斯坐在床上,翻开了卡夫卡的《变形记》。

受到了启发马尔克斯几乎跳了起来大声嚷着道:“真他妈绝了!我的天,小说怎么可以这样写?这样,我也能写……外婆就是这样讲故事的。

”第二天,依据从卡夫卡那里获得的启示,马尔克斯完成了平生第一篇名副其实的小说《第三次无奈》。

自此以后,马尔克斯立志要成为一位小说大家,从《圣经》到古希腊罗马神话,从卡夫卡到托尔斯泰,他不断汲取着世界文坛巨匠的养料,准备在世界文坛上实现喷发。

沦落巴黎,街头邂逅海明威1955年,在哥伦比亚第二大报——《观察家报》任记者的马尔克斯被派往欧洲。

1956年,报社被封,马尔克斯一下子没有了固定经济收入,生活陷入全面困境。

2020学年高一语文优秀阅读材料人物篇(一) 但丁的最佳选择素材

2020学年高一语文优秀阅读材料人物篇(一) 但丁的最佳选择素材

但丁的最佳选择
文/赵元波
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具有开拓性的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不过,其幽默锐利的思辨能力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次,但丁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行的宴会。

侍者给与但丁同桌的各城邦使节端上的都是一条条肥大的煎鱼,唯独给但丁端上的却是一些很小很小的煎鱼。

面对这不公正的待遇,但丁没有向侍者表示自己的不满,也没有吃鱼。

他站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只是用手把盘子里的小鱼一条条拿起来,煞有介事地凑到自己的耳朵边,边听好像边和这些小鱼在谈论什么,然后再逐一放回盘子里,弄得在场的客人们莫名其妙:这人究竟是怎么了,把鱼凑到耳朵边,难道他听得懂鱼的语言?
执政官见状,也很奇怪,问但丁在做什么。

但丁提高了嗓门大声说道:“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去世,举行的是海葬,现在我不知道他的遗体是否已埋入海底,我就挨个问问这些小鱼,看它们知不知道我这位朋友的情况。


执政官问:“小鱼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但丁说:“它们对我说,那时它们都还很幼小,不知道过去的事情,它们建议我向邻桌的大鱼们打听一下。


执政官听后恍然大悟,明白了但丁的意思,转身责备侍者怠慢了贵客,吩咐马上给但丁端一条最大的煎鱼来。

好个睿智的但丁!没有声嘶力竭地表示不满,也没有面红耳赤地为自己抗争,只是用睿智的幽默来回答遭到的冷遇和不公,用豁达的力量去征服小看自己的人,巧妙地化解尴尬冷遇,得到应该得到的敬重。

鲁莽的抗议会适得其反,让人更看不起你;只有智慧才是让人心悦诚服的最佳选择。

11.《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11.《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补充链接:丽贝卡——暗恋钢琴师:
家里有钱了,她就开始装修房子,把房子里里外外都装修了一遍, 还添了很多家具,真的让家里的房子变得跟城堡一样气派,而这一切 都是靠着她的双手打拼而来,没有依靠任何人,但她却凭借自己坚韧 和活力支撑起了整个家族,前前后后抚养了四代人,将他们的小家变 成了一个百年家族。
在乌尔苏拉漫长的一百多年里,她抚育了三个孩子,两个孙子, 还有曾孙,曾曾孙,尽管他们或多或少都给她带来了痛苦和烦恼,但 她依然很爱他们。在她失明之后,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自己偷偷 研究声音,记住东西摆放的位置、距离和颜色。因此,哪怕眼前一片 漆黑,她仍然能够穿针引线,洗衣做饭,跟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失眠:
(第8-12段):“失眠症” 袭击布恩迪亚家族并 扩散向整个村子。
挣扎:
(第13-14段):应对 “失眠症”的措施, 及影响。
活动二:深入探究—马孔多变了样
(1)谁带来了/造成了马孔多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乌尔苏拉发现邻镇 ——四处宣扬:土地肥美、位置优越

带来的人 ——建立联系,开通商道
③阿拉伯人 ④吉卜赛人
资料:作者的生活环境
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镇。 阿拉卡塔卡镇过去是美国公司的香蕉种植园,在“香蕉热”时期
有过繁荣的阶段,后来,国际市场上香蕉的价格暴跌,美国公司 撤离,阿拉卡塔卡立即衰落下来,社会矛盾随之激化。
1928年,也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那年,香蕉工人举行大罢 工,政府派军警来镇压,死亡八百余人。此后,居民大量外迁。 阿拉卡塔卡成了孤独、萧条的地方。
她甚至能预测到自己的生命不久,她说:“雨一停,我就要去 了。”于是她在去世之前,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体面地离开了。
人物三:奥雷里亚诺

致敬马尔克斯,你从不孤独!

致敬马尔克斯,你从不孤独!

【文字客】:致敬马尔克斯,你从不孤独!初听到马尔克斯逝世了,还是觉得很突然,感觉一个时代过去了,而一切只能成为历史去追忆。

至此,让我们向这一位历史红河上,伟大的思想巨人,表示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无比的敬仰!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遗忘,他带着荣耀而去,挥别一个时代,正如马尔克斯自己所说,「曾经有什么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而且从来没有消失过。

」他作别了这个世界,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里。

重读马尔克斯马尔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指出“孤独”的症结: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生活现实,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感以孤独。

马尔克斯去了,一代文学巨星就此陨落。

他留给世人宝贵的著作,文学的想象力能否在当今给社会现实以新的启明,当我们重读马尔克斯时,我们又能读懂多少?马尔克斯全名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生于哥伦比亚,于今日凌晨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

他是著名的作家、记者,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代表作《百年孤独》是文学潮流魔幻现实主义的典型作品。

世界一直说马尔克斯很魔幻,很孤独。

当然是。

《百年孤独》如此。

《谁动了玫瑰花》如此。

《猫转世的夏娃》如此。

但绝大多数时候,他并不魔幻。

《霍乱时期的爱情》很写实。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很沉静。

他也并不孤独,甚至是个热闹的人。

马尔克斯喜欢编故事,更爱吹牛,他也喜欢故事都有令人满意的收尾,尤其是他自己的人生故事。

他是小说家里罕见的,愿意谈自己故事的人。

他善于把现实主义场面与完全出于虚构的情境并置共存,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反映和表现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无论马尔克斯或者他的作品,无疑都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最典范的代表。

如果你知道马尔克斯,不能不知道《百年孤独》,这部作品创造了虚拟的马贡多小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而现实生活中,马尔克斯一生的经历却比《百年孤独》丰富的多得多。

魔幻般的童年马尔克斯的父亲加布里埃尔是药剂师,母亲路易莎是军人家的女儿。

《流光似水》《拉美式的孤独》阅读答案-加西亚-马尔克斯

《流光似水》《拉美式的孤独》阅读答案-加西亚-马尔克斯

《流光似水》《拉美式的孤独》阅读答案-加西亚-马尔克斯(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流光似水》《拉美式的孤独》阅读答案-加西亚-马尔克斯文本一:流光似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圣诞节一到,孩子们又提出了买一条手划艇的要求。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阅读及答案(完整)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阅读及答案(完整)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阅读及答案(完整)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陈众议马尔克斯走了。

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

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

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

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

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

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

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

他与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文豪)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

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上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

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

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

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

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三)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三)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三)
今天特意读一篇外国名著>,我觉得里面的人物塑造的很好,然后后作者对战争的理解很独特,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他在_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是这样评价他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的确,>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全书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书中人物众多,却又独具特色.有坚毅的奥雷里亚诺上校,性格孤傲的阿玛兰妲,墨守成规的费尔南达以及神秘的梅尔基亚德斯,这一大家子人都有着与祖辈相似的性格.相似的经历和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马孔多建了这栋豪宅,可随之而来的战争改变了他们,让他们变得麻木.冰冷.做作.他们只能在孤独.忙碌之中寻找安宁.
战争,战争,战争.战争对这个家庭的破坏是巨大的,使他们变得没有人情味.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迈进,马孔多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这儿的人却在逐渐失去淳朴的本性.四年的阴雨,十年的干旱在不断考验着这片土地,最终它在风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文中那近亲结婚就会生下长猪尾巴的孩子的古老传说在最末代子孙中应验.
这个神秘的家族中人丁兴旺,甚至让人哭笑不得.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一个孩子.就像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十七个儿子一样他们在同一天不约而同地到来,又在同一天全部被杀.
这一家人奇特的经历让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被加西亚.马尔克斯精湛而细腻的笔触所折服.
我们不得不惊叹他笔下的百年孤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西亚.马尔克斯:不孤独的人生
一位低贱的电报发报员期望儿子成为一名有身份的律师,而叛逆的儿子为实现文学梦想依然放弃了法学专业。

父亲气得指着儿子诅咒:“你小子等着去吃纸吧。

”许多年后,当儿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对儿子未读完大学而耿耿于怀的父亲终于喜笑颜开地说:“我现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报员和最知名的父亲了。


早熟的青春
即便日后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坚持认为自己不是读书写字的“好材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想象力丰富再加上运气好”。

加西亚生在二十世纪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一个依山傍海的小城镇。

小时候,他的最大的梦想是有朝一日成为魔术师。

加西亚十二岁时只身来到首都波哥大读中学,不久在那里邂逅了妹妹的同窗好友,一位有着埃及血统的东方女孩梅塞德斯·巴尔查。

梅塞德斯的美丽让情窦初开的加西亚神魂颠倒,他们一见钟情,第一次相遇,彼此就决定非对方不娶,非对方不嫁。

但他们少年时代的恋情很快就受到双方父母的干涉,而两人最终走到一起又苦苦熬了十三年。

中学时代的加西亚对文学的兴趣不是小说,而是诗歌,他还加入了学校里的诗社。

后来在与文学老师的一次交谈中,他被善意地告知自己的诗根本不像诗。

老师建议他还是写小说,因为诗歌与他无缘。

加西亚后来把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说献给了这位文学老师,他说正是由于老师的“及时点拨”让他迷途知返,断送蹩脚诗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

流浪的日子
加西亚在父亲的期待下考入了波哥大国立大学攻读法律。

但学法律只是父亲一厢情愿,而非他本人的意愿。

加西亚的父亲指望他学有所成,希望他长大做一名律师,因为律师是通向上流社会的捷径。

加西亚对法律毫无感觉,他背着父亲中途辍学,并在一家报社谋到职位。

在报社工作的同时,加西亚坚持写作,其中《蓝宝石的眼睛》是加西亚的小说处女作,里面包括了他创作初期在刊物上发表过的短篇小说。

1950年,加西亚将自己修改好的第一部长篇
小说《枯枝败叶》寄给阿根廷的一家出版社。

结果该出版社以“负责”的口吻给他回信劝他尽早放弃这个行当。

尽管这封信挫伤了加西亚,但他仍不死心,消沉过后,他接着将作品寄给其他出版社,结果却都是石沉大海。

直熬过五年后,终于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这部作品,但不幸的是加西亚不仅没拿到一分钱稿费,相反由于出版商的破产他还要支付一切出版费用。

加西亚的父亲一直不能原谅他放弃学业,尤其是不能原谅他放弃学习法律做律师的决定。

他认为儿子穷困潦倒的生活完全是他沉迷于不切实际的“文学创作”的结果,他再也不能容忍加西亚“瞎折腾”了,他要求儿子回到大学重拾法律专业。

为了不让父亲伤心,加西亚只好硬着头皮回到大学待了几个月,但很快又一次违背了父亲的意愿从学校逃了出来,他最终都没有完成大学教育。

愤怒的父亲知道后指着儿子诅咒:“你小子等着去吃纸吧。


不久,他的短篇小说《六点钟到的女人》获得了全国“短篇小说奖”。

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他仍然一贫如洗。

同时哥伦比亚的政治气氛变得紧张,正值青年的加西亚怀着无比热情的勇气投身革命。

他以匿名的方式创办了一份报道新闻和评述时事的副刊。

他的一篇时事报道惹恼了独裁政府,他受到了通缉,为了免去牢狱之灾,加西亚告别了同事,告别了已经当了十年未婚妻的梅塞德斯流亡到巴黎,后又去了罗马。

在罗马,他作为报社的驻外记者有了一份体面的收入,每月三百美元。

但好景不长,报社因为报道敏感的政治新闻被查封了,加西亚迫于生计又回到巴黎开始了流亡生活。

流落法国期间,加西亚完成了长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创作,尽管文学界的朋友们无不称赞这部优秀的小说,可就是没有出版商愿意出版。

他仍然过着潦倒的生活,等待成了生活中的全部希望,等待发薪的日子,等待出版社的回音他变得怀疑自己,怀疑这种无望的等待是否要陪伴他一生。

离开巴黎后,加西亚接受了委内瑞拉一家杂志社的工作回到了拉丁美洲。

并用回家探亲的短暂机会迎娶了梅塞德斯。

别样生活
婚后加西亚带着妻子一起来到委内瑞拉,很快他们就有了孩子,加西亚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已为人父的他必须拼命工作养家糊口。

经济的拮据让加西亚不得不厚着脸皮求助一位定居墨西哥的文学界朋友。

当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墨西哥城时囊中羞涩得以至于买不起机票。

他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后,家庭生活的压力逼得他不得不超负荷工作,他开始创作电影剧本。

尽管他很努力,还是被说成是“蹩脚的三流编剧”。

这让他变得郁郁寡欢,他后来自曝说如果不是因为生计,他真想甩手不干。

“搞电影的都是土匪、白痴和文盲。

”但他还是得迎合他们,因为那些人出手阔绰,能给他提供面包……
繁忙的工作之余加西亚仍旧挤出时间去进行文学创作。

命运在1961年有了转机,那部让他痛苦了数年的长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终于出版。

另一部小说《恶时辰》在西班牙出版。

短篇小说集《格兰德大妈的葬礼》在墨西哥出版。

1965年秋的一天,加西亚夫妇和孩子们驱车度周末,突然在开车的那瞬间,他来了灵感。

他掉转车头匆匆赶回家把自己关进书房,一关就是十八个月。

当这部“难产”的书稿《百年孤独》问世时,加西亚已经变得胡子拉碴,瘦骨嶙岣。

这十八个月是他们最难熬的时间,梅塞德斯为了支持丈夫写作变卖了所有家产,他们已经债台高筑,最后连邮寄书稿的钱都没了,梅塞德斯用仅存的首饰支付了邮资。

经历了同样的寄出、退稿后,阿根廷的一家出版社终于出版了他的书。

《百年孤独》让加西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当他和妻子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时立刻就被人认出,他们受到了无数读者的疯狂追捧。

《百年孤独》被评论家誉为“美洲的圣经”,很快就风靡了整个西班牙语地区,接着又风靡了全世界,英文、德文、法文、俄文版等相继推出。

《百年孤独》让全世界的读者认识了哥伦比亚和加西亚·马尔克斯。

从此不再“孤独”
《百年孤独》的成功让加西亚·马尔克斯从此成为最不孤独的人,他的生活也失去了安宁。

每天他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出版商,还有读者。

他的时间被这些无聊的琐事侵占,甚至有人恬不知耻地寄给他求爱信和裸体照片,加西亚变得很不愉快。

为躲避媒体和公众的注视,他把家从墨西哥搬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他回到打字机前继续他的创作,完成了《家长的没落》、《巨翅老人》、《幽灵船》等作品。

早在1969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就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有人持异议认为他的作
品“不够分量”。

十几年后的1982年,他终于在众望所归中站在了诺贝尔奖的奖台上。

当他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再也不是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了”。

瑞典文学院给他的评语是: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

获奖后的加西亚决定返回祖国哥伦比亚定居并创办一份言论自由的报纸。

但遗憾的是,几年后他还是离开了故乡并关闭了他的报社。

1983年后,加西亚离群索居,在墨西哥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

1985年,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发表,但此后他所有的作品都不及《百年孤独》所受的赞誉多。

晚年加西亚由于身体原因一直在墨西哥家里深居简出,有时也会隐姓埋名外出旅行。

他积极投身到反恐和哥伦比亚的禁毒事业中。

2000年,当古巴与美国因偷渡小男孩埃连的遣返出现危机时,加西亚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老朋友卡斯特罗一边,并撰写了《埃连陆上遇难》一文。

2020年,已过古稀的加西亚公开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并积极投身反战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