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体育职业学院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一、现状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上海体育职业学院于2007年12月1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批准转型成为一所全日制的高等体育职业学院。从2008年起向社会招收全日制高职生,现已达到1500名在校生的规模。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员工521人,其中教练员170人,一线运动员746人,二线运动员100人。学院共有梅陇、莘庄、东方绿舟、水电路四个校区,学院总部位于梅陇校区,下设六个运动训练中心,担负着代表上海参加全国19个运动大项目,184个运动小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任务。

可用于教学用的场馆包括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篮球馆、手球馆、体操馆、身训房,为体能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场所,详见表1。

表1 学院目前已有的主要校内实训基地

(二)师资队伍建设

2008年12月6日,由我院牵头,联合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韦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星之健身管理有限公司、威康健身(上海)管理有

限公司等共九家单位申请成立了上海市体能协会(英文名称: Shanghai Strenght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缩写:SSCA),依托协会整合资源,致力于将美国体能协会NSCA先进的体能训练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架起桥梁,为我院进行体能专业的特色学科建设培养和挖掘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目前,学院在体能专业方面的师资人员共有18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7人),全部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师资方面的优势有以下四方面:第一,拥有丰富的竞技运动训练资源,大量优秀的一线教练员能为高职生的培养提供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培训。

第二,有大量深入到一线运动队中开展训练监控的科研人员,在提供保障与研究工作的同时,可为将来建立专业教材和特色课程积累大量的素材。

第三,依托体育医院和体科所的运动康复专家,以深化体能康复训练为抓手,建立以体能康复训练为特色的重点实验室,培养这方面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第四,利用体能协会的平台,最大程度的吸收和借鉴国外体能训练的发展和培训手段,将最新的体能训练知识引入我们培训课程之中。

(三)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一方面在考虑引进高级或有特长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更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专业学术力量。为我院教师提供各种业务学习机会、加强研究指导、组成新老结合的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以促进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同时我们还通过横向联合,发挥上海地区高校集中的地域优势,引进智力。通过与本地体育院校进行人员交流、共同培养研究生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开拓研究视野,提高教学的本领。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手段(如:进修、科研人员互访、参加各种专业性学术会议、攻读高级学位等),积极改善教学和科研环境。

(四)技术服务

目前,我院体能训练专业下设体能教研组,教研组共有5名专职体能教练,其中有1名已经拿到美国体能协会CSCS教练员证书。从2008年起,体能教研组

开始为我院一线运动队提供身体训练服务,服务的运动队包括了击剑、游泳、排球、羽毛球、女篮等项目。

此外,我院还依托我院体育医院、教培中心以及体科所的资源,利用科研人员下队服务建立的运动员机能评定体系,积极安排高职学生参与运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的实践中,使运动训练的场馆和测试评估的实验室变成职业技能实操授课的主战场。

二、近两年建设目标与具体建设项目

根据我院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体能训练方向建设规划,结合我院办学的实际需求,根据市教委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该专业方向建设的目标是为该专业今后建设和发展,在教学基本实施设备、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夯实基础,为把体能训练方向建设成为符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高专特色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包括:

1、重点建成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的、产学一体化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2、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中外兼有的专业教师队伍。

3、坚持并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4、建立起完善地中外合作办学体系。

5、努力将本专业打造成世界唯一、国内一流的、有影响的高职专业。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原则和运行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遵循“环境真实化,功能社会化,人员职业化”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内容、进程和建设负责人,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的工作机制,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统筹、协调管理与建设。

建设真实或仿真实训环境。在学院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

完善真实或仿真的校内实训环境建设,各实习实训场所的环境布置与设备配备按照行业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标准执行,达到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要求。具体情况如下:在校内成立“上海体育职业学院体能实训室”、“体能训练测量专业实训室”与“体能训练专用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实训室为中心,将校内其它实验实习实训场所纳入其中,统筹安排、协调管理,建成一个立体化、综合性、服务于全民健身的体育产业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课程实验实训、专业项运动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与顶岗实习等合理衔接,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3个层次,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关节中,做到实训目标具体化、实训过程规范化、实训项目系列化。

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建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其中,实训室和专业场馆每周课余向学生开放30小时以上,网球场和篮球场则全天候开放,为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在原有的实训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建校内实训基地,优化实训环境,合理统筹安排,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保证实训教学的效果。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本专业与上海韦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星之健身管理有限公司、威康健身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5家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计划在此基础上新建3-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上海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上海田径运动中心、上海球类运动第一中心等。同时,深化与各合作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订单式”培养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二)师资队伍建设

1. 专业带头人培养

将杨涛、王爱斌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安排他们参加各项专业技能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