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模拟题答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

“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他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

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他认为人的生活环境应受到重视。

2、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3、白鹿洞书院——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

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曾畜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后任江州刺史时在旧居建台榭,遂以白鹿名洞。

南唐时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宋初改名为白鹿洞书院,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

朱熹、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

4、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

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5、《教育史ABC》——是1928年杨贤江撰写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是一部史论性的教育史著作,被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著的教育史论著。

6、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7、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8、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9、“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

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

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

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

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

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进行的改革实践。

(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①改变学生的观念: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长。

②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③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①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②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③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2、“战时须作平时看”的具体措施。

“战时须作平时看”,要求“战争发生时,全国各地各级学校及其他文化机关、务力持镇静,以就地维持课务为原则”,无论是学制、课程、学校秩序、教育经费都应该以平时为原则,“以维持正常教学为主旨”。

第二,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总原则下,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符合战时环境”,适当“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课程”,训练抗战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但应注意适当的比例。

第三,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一个方面要求教育学生青年真诚一致地信仰三民主义,抵制共产主义思想在青年心中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立民族之自信”。

3、明朝历事制度的具体措施。

洪武五年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相同,有的三个月,半年,有的则长达一年,甚至还有更长的。

建文时,确定考核办法:监生历事期满经考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任用,下等者回监读书。

4、书院的发展轨迹。

(1)书院的萌芽:始于唐代,宋以后书院教育兴起
(2)书院的发展:①宋代,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确立,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发展,以显示出官学化的趋势;南宋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象山、丽泽书院)。

②元代,政府对书院教育的控制增强,已经逐渐接近官学,理学思想的影响加强;③明代:书院讲会制度的确立。

④清代,书院教育的严重官学化。

5、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①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其中,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独创,蔡也是近代第一个提出美育的人;
②五育的关系:军国民教育是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是智育,公民道德教育是德育,美感教育可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是德智体教育的三者结合,五者作用不同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
6、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政策。

“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来“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包括①“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强调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②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符合战时环境”,训练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才;③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方针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即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建设重建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仍能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还有所发展。

7、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
(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8、汉武帝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
2.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

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简述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10、孟子提出的教学方法。

孟子的教学思想虽然肯定感知觉是接受知识的基础,但尤其重视理性的思考、内在的体认。

(1)“深造自得”:即强调在深入钻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心得体会。

他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是这一教学思想的体现。

(2)“盈科而后进”“不盈科不行:“科”指水道中的洼地,水流行进时要先注满洼地,然后才能继续前进,学习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

孟子还用“揠苗助长”来说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3)“教亦多术”: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教学方法。

(4)“专心致志”
11、简述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1)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2)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3)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4)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三、比较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鸦片战争前后的教会学校办学的异同点。

早期的教会学校以中小学为主,规模较小,人数一般不满10人,招生对象以贫苦人家的孩子为主,早期教会学校多免收学费等,办学目的为“传播福音开辟问路”,女子占少量。

后期教会学校已不再免费招收平穷人家的小孩,而是吸收新兴资产阶级家庭和其他富裕家庭的子弟,收取较高的学费。

不仅提高教会影响力,进行文化渗透也获得经济利益。

早起的教会学校程度较低,一般开设数学、天文、地理等课程。

随着学校层次的提高,开设相当数量的其他科技课程。

高等级的学校也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社会课程。

早期的传教士视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势不两立,后期教会学校一般都开设相当数量的儒家课程。

教会学校已开设外语课程,但后期已普遍开设外语课程,有些学校已用之作为教学用语。

2、稷下学宫和东林书院的办学风格。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学术自由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容纳百家,欢饮游学,来去自由,既允许个别游学,也允许集团游学。

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又一表现。

稷下学宫还发扬了礼贤下士的风格,给稷下学者以非常优厚的待遇。

东林书院是明朝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它还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

东林书院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

3、韩愈和荀况的教师观。

荀况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他的尊师思想有两个基本层面的涵义。

第一层面是从强调教育的作用出发强调尊师。

第二层次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的统一性强调尊师。

由此出发,他甚至提出“师云亦云”,学生对老师的学术不应有丝毫违背。

韩愈也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学无常师”。

他提出了教师的基本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

他还提出师生之间可以“相师”的主张,确立了比较合理的师生关系,这是对“师道尊严”传统的一个突破。

4、壬子癸丑学制和癸卯学制。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对以后中国学制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

从小学到大学堂,学制总年限长达20-21年。

该学制的形式仿自资本主义
国家,灵魂却是中国封建阶级的;其次,癸卯学制规定的一套详备、整齐的学校系统,远非中国当时的财力、人力所能实现。

1912-1913年,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段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7年,不分设男校女校;中等教育段设中学校4年,不分级,但专为女子设立女子学校;高等教育段不分级,设立大学。

(1)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2)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3)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4)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5)改进了教学方法。

5、试比较分析荀况提出的“性恶论”与法家“性恶论”的异同。

儒家的政治和教育主张是基于其对人性的估价,法家的一系列社会思想也建筑再对人性的认识之上。

尽管荀况提出“性恶论”,但严格说这只是一种有条件的“性恶论”,事实上他并未彻底抛弃孟子主张的一些核心观点。

而法家的人性观则表现为绝对的“性恶论”。

韩非主张在教育上,不能指望人们自觉为善,而只能设法令人不得为非。

这个尺度一定,也就定下了教育方式的取向。

法家只看到刑法的统治作用,不讲教育和感化,甚至认为无需尊重人和人的尊严,实际是否定了教育存在的价值。

但尽管荀子以为人性恶,但他没有忘记人毕竟是人,所以他强调性与伪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统一。

他认为也具备可以认识、掌握仁义礼法的本质与功能,也认为只有寻求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作用的协调与有序,人的造就是可能的。

6、试比较分析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的异同。

相同点:(1)出发点相同。

他们走乡村建设之路,谋求和平改良的途径。

(2)教育目的相同。

他们通过乡村教育达到改造乡村,再造民族的目的。

(3)教育理念相同。

他们都从教育入手,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改造,体现了“大教育乡村观”的共同教育理念。

(4)结局相同。

最终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最根本之处在于他们都没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本质。

不同点:(1)思想的理论基础不同。

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民族政治观。

晏阳初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形成现代民本政治观。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新儒学政治观,他从中国的传统出发,以文化复兴为理念,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2)内容不同。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内容是“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治“私”,培养团结力。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实施两类课程,一类是各校共有的课程;另一类课程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的课程。

(3)实施形式不同。

晏阳初乡村教育的实施形式是“三大方式”,一是学校式教育;二是社会式教育;三是家庭式教育。

7、试比较墨家与儒家教育方法。

墨家的教学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与儒家有较大的不同。

(1)主动。

儒家主张“叩则鸣,不叩则不鸣”,而墨家认为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虽不叩必鸣”。

(2)创造。

孔丘曾自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表明孔丘的特点是“述”而非“作”;而墨翟主张“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翟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表现了他的学习与教育方法是重创造。

(3)实践。

孔丘重行,要求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对人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

儒家强调的行主要是指道德实践,强调思想动机的问题,要求慎其独身,或者以为一心一意于善,善就来了。

墨翟则提出“合其支功而观焉”。

墨家更着眼于“功”或效果,讲效果也就是讲实践。

墨家的实践除了道德的和社会政治的之外,还有生产的、军事的和科技的。

(4)量力。

墨翟是首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法的,他十分注意再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及。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颜之推学前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尤其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

1)尽量早教。

最好从胎教开始,纵使没有条件进行胎教育,也从婴幼儿时期就要开始进行教育。

他认为早期教育的效果最佳,因为:(1)儿童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大。

(2)幼年时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能把学习的材料牢固记忆,以至年长期不会忘记,而年长以后思想不易集中,记忆力逐渐衰退。

2)慈与严结合。

颜之推认为对儿童教育时,应当遵循严与慈相结合的原则。

他认为父母应当严肃对待儿童教育,树立威严,只有严格的教育,子女才能成器。

3)均爱的原则。

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切忌偏宠,不论子女聪慧与否,都应当以同样地爱护与教育标准来对待。

4)重视语言和品德教育。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

他强调应从小利用一切机会加强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要重视规范性和通用性,不可偏爱方言。

道德教育除强调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外,还强调从小立定崇高志向,立志做君子。

可以说颜之推经验性地认识到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

2、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我国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分析。

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为解决内忧外患,由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洋务派官僚发动的“求强”、“求富”的运动,陆续开办了一批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又建立了新式海军。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即孔孟之道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可变的。

西学,即西方的生产技艺,可以用来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手段和工具。

“中体西用”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双重性质。

1915年,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
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论争。

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实现男女教育平等,并成立了各种教育团体。

这一切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为教育改革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对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我国现代教育观念也有深远的影响,突破封建教育思想,引进西方近代新教育思想,特别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教育思潮和运动逐渐形成现代教育观念,比如教育个性化、教育平民化、教育的科学化、教育的实用化等。

3、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首先,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其次,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第三,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

”讽之读书“。

”开其知觉“。

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第四,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4、评析1922年的“新学制”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在联系。

1922年,民国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同年公布实施。

史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新学制”的标准为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
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等。

新文化运动讲究人权、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和重视科学技术、崇尚自然、讲究实用等的新教育,可见,二者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

新学制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的产物。

5、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以及对当今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

写下了著名的《师说》。

《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

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

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

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

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

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

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