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的迫切性,同时阐述了公允价值的优势及利润操纵等弊端,最后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型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公允价值;知识经济;利润操纵;计量模型
一、知识经济呼唤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在工业经济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是历史成本会计。它是指以名义货币单位采用历史成本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进一步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长期决策,为企业内部强化经营管理服务。其理论依据是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这三项原则构成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历史成本原则要求所有的资产与负债的计价以发生时的历史成本入账。它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易取得等优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运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模式。所谓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根据IAS32规定)。我国1998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第一次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规定“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定义主要有两层意思:其一,该金额是双方都愿接受的公允交易的价格;其二,公允价值是价值计量,而不是成本计量。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与负债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有两个: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建立历史成本原则和公允价值模式并存的计量方式。历史成本原则虽能较好地反映工业经济条件下以有形资产为主要财富的会计计量模式,但却难以反映知识经济条件下许多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如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网景公司,主要从事网络浏览器的开发,成立10个月后其股票市值已高达20亿美元,但它仅拥有十几名员工,亦无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这些知识价值是难以通过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报表来反映的。与此相反,公允价值模式虽能反映智力资产、智力资本,包括知识产权、专有知识在内的知识资产的真正价值,体现对企业影响巨大的无形资产,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可靠性很弱,如果应用不慎,可能连起码的相关性也会丧失。因此,在现阶段应建立一个历史成本原则和公允价值模式并存的计量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提出了挑战,要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1.知识经济的本源和特征,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谓知识经济,按照OECD的定义,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的生产,其本源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知识经济将智力资源、无形资产和自然资源相结合,以高新技术为核心,来创造新的财富。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有:资产的组成以智力资产及其超常智慧的物化而形成的无形资产为主体;人员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并把管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和服务以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服务为主体,同时致力于对现有产品的更新和改造,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在投资取向上,注重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进一步统一。知识经济阶段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它以人
类高度发展的知识作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高科技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无形资产、智力资产作用日益显著,新的制造环境赋予成本管理以更新的含义,这些变化都为现代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单是依靠以有形资产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的历史成本原则,难以计量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
2.知识经济时代,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动摇了历史成本会计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是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不在交易完成之日,而在合约签订之时。这就带来了何时确认、确认什么、如何计量以及披露的问题。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预期合约,它在制订时就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而由于交易事项尚未发生,自然无历史成本可言;另一方面,衍生工具的价值会随着利率汇率的变动而发生剧烈波动,这一波动反映了衍生金融工具所蕴涵的机会和风险。如果从反映会计主体业务活动真实的价值流动出发,就应以公允价值或现行市价入账,这就必然改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3.在资本运作、企业兼并的过程中,要求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新企业的建立、老企业的兼并破产拍卖及企业的拆分,都成为社会资源重组、优化配置的形式。然而,兼并事件的频频发生向以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提出了挑战。因为当兼并事件发生时,被兼并企业整体资产的交易价值往往总是大大超过它所包含的单个资产的历史成本价值之和。为了处理这类交易中所出现的巨额差异,会计上便出现了“商誉”概念。而传统会计没有也无法反映“商誉”这一作为企业的特殊财产,这又是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挑战。
二、会计计量的公允价值详解
对公允价值这一概念进行定义,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观点,有的称公允价值是现行市价,也有的称公允价值是可变现净值,还有的认为公允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价值等等。但在我国已正式出台的有关具体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企业会计准则》2001年)从上述对公允价值定义进行的表述可看出,公允价值虽然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多样性,但其主要倡导的是会计在对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认,强调计量的真实与公允。在这一点上有别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即着重于按取得时实际价值进行确认与计量。从国际上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近几年也开始对公允价值计量持谨慎的欢迎态度。
公允价值计量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金融界之间,在于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的论争。这种争论时至今日仍在继续,并没有一种准确的论断说明公允价值计量是最合理的计量方式。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似乎能更合理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公允价值在新世纪及未来的会计计量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是一种不争的发展趋向,但是公允价值如何确定也成为困扰会计计量的一个难题。根据美国财物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公允价值定义,其实施的基础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智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达成共识(一致)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允公价值。公允价值具有广泛的内涵。(1)只要市场上没有证据表明交易不是公证或自愿的,交易的价格就是公允价值;(2)交易的价格必须是在市场上达成的,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