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 舆论的起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论的中国来源
• 古代舆字的本义是 车厢或轿, 舆人则是 推车的人或抬轿的人 • 在后来的语义演化中,舆人逐 渐成为众人。
• 如《左传.僖公三十年》:听舆 人之涌。
• 舆论作为一个词组,始见于《三国 志》 • 其后见于《梁书.武帝纪》:“行能 臧否,或索定怀抱,或得之舆论。” • 《国语》记载:“厉王止谤,于是 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而齐王纳谏,从善如流,不久国威 大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wenku.baidu.com• 舆论是变幻不定, 非理性,并具有潜 在的爆发性。领导 者要警惕地关注舆 论,确保民众对统 治者的敬意。
霍布斯:《利维坦》
• 应对舆论主动进行干预, 因为“良好地管理人们 的意见就是良好地管理 人们的行为 • 作为民众利益反映的公 众舆论自然有其价值, 应当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早期的宪政民主理论
• 洛克的《政府论》 把“舆论法则”作为一 个范畴,与“神法”、“民 法”相提并论。 舆论法判别的是美德和 恶行,而美德完全是根据公 众的评价来衡量的。 使舆论从语意上摆脱了 最初的“不可靠的判断”这 一略带贬义的含义
舆论学 参考书目
李普曼:《公众舆论》
陈力丹《舆论学》
魏永征: 《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
林语堂: 《中国新闻舆论史:一部关于民意与 专制斗争的历史》
古典主义舆论观
• “舆论”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 opinio,意指众人的、没有得 到充分论证的不确定的判断。
柏拉图 《理想国》
• 所谓舆论,其实是 一些变化无常的判 断,介乎有知和无 知之间,不能和知 识相提并论。
亚里士多德
• 公众舆论便当然应当得到统治 者的重视。
• 公众舆论也会比个人的意见更 有价值,群众的智慧会优于任 何个人的裁断
古罗马人
• 古罗马人和柏拉图一样怀疑舆 论的作用。 西塞罗曾经说过,“这些普通 的乌合之众,他们多从意见而 不是真理来判断事物。”
早期的现代主义者
•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边沁
• 舆论是一种力量,通过阻止人 们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来保持社 会平衡。
• 托克维尔: • 《美国的民主》 • 政治平等与大众舆论 的关系
• 人们一致性程度越高, 就越不愿意盲从于任 何人或阶级。但是他 们更倾向于相信大众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
• 他确信民主制(和 其他形式的政治一 样)正在被资本主 义力量所腐蚀。 • 普通民众倾向于模 仿统治阶级——有 钱有势者——的意
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 (A.Gramsci)
《狱中札记》
“霸权理论” 按照霸权理论,统治 阶级的思想就是当时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黑格尔
• 政府必须给人民一个表达意见 的出口 • 反对把公众舆论作为政治行动 的指南
19世纪
舆论指的是有判断能力的公众 所从事的批判活动
舆论概念的美国来源
• 18世纪后期在美国发生了一场 关于公众舆论在政治中的角色 的争论 • 其核心是大众舆论(mass public opinion)的地位问题。 • 表现在:媒介与舆论的关系问 题
法国启蒙思想家
• 卢梭:《社会契约论》 • 突出洛克舆论法则的舆论 的社会控制功能,还进一 步强调了民意的立法功能。 • 舆论,不仅来自淳朴民风 和善良心灵的习惯和风俗, 而且可以进一步上升为一 种集体的普遍意志,即 “公意”(volonté générale或general will)。
• 英国的功利主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