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养殖水域生态学共48页
合集下载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初级生产力.ppt
2019-8-23
谢谢观赏
18
(二)黑白瓶测氧法
原理:藻类光合作用的途经和同化产物虽 然因种类组成而有差异,但一般都可以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由于氧的生成量和有机质的合成量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当量关系,即放出1 g 氧相当于合成0.37g碳、0.937 g葡萄糖或 14.70 J,因而通过测定水中溶氧的变化 可间接计算有机质的生成量。
7
初级产量、次级产量
根据生物的营养特点,生产量可分为初级产量 (primary production)和次级产量(secondary production)。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合作 用在单位时间、 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所合成的有 机质的量称为初级产量,异养生物在单位时间 内同化、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 的能量,称为次级产量。生产量是生产力的体 现,一般说来,初级产量和初级生产力是同义 词,但次级产量不一定代表次级生产力。
2019-8-23
谢谢观赏
6
周转率和周转时间
周转率(turnover rate):一定时间内新增加 的生物量(P)与这段时间内平均生物量(B) 的比率(通称P/B系数)。周转率的倒数 (B/P)就是周转时间(turnover time),它表 示生物量周转一次所需时间。
2019-8-23
谢谢观赏
2019-8-23
谢谢观赏
14
藻类的其他色素也能吸收光能,但吸收的能量必须传递给叶绿 素才起作用,因为只有叶绿素能进行水的光分解作用。
在光合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交替进行,光反应阶段约经
10-5s,暗反应经历时间就慢得多,约为光反应的10 000倍。
光合作用中所形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难溶性的高分子糖 类、脂肪和其他贮藏物质。如果只考虑到有机质成分中碳、氢、 氧、氮、磷五种最主要的元素,就可以用下列近似方程式表示: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优质课件专业知识讲座
太阳辐射能到达水面的强度随太阳高度角、 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季节和大气状况而变 化。一般地理纬度越高,年平均辐射量越小, 季节变化在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水体光照条件的特点:
(1)射到水面的太阳光一部分(约5%~10%)被水面反射,一部分透入 水层。反射部分的大小和水面状况密切相关,如风(无风5%,有风 7%,强风30%)、冰(乌冰35-40%)、覆雪(70-80%)。透入水层 的光能受到强烈的吸收和散射。
(2)通常用每米水层吸收的光能和射入的光能的比值作为光的吸收系 数。水分子对不同光线的吸收系数是不一样的,最先吸收的是红外线、 紫外线和波长长的红色光线,最后被吸收的是波长短的青色和蓝色光 线。至于散射情况则恰好相反,被水分子最强烈散射的是蓝色光线, 散射最弱的则是红色光线。水中散射出来的光线落到观察者的眼中时, 就使水面呈一定颜色。纯水散射的主要为蓝色光线,因而天然水越清 净看去也越近蓝色,但是水中悬浮和溶解的各种物质对光的吸收及散 射的情况与水分子不同,其他光线(绿光、黄光等)也被散射。因而浑浊 的水常呈绿色甚至于褐色。
(5)当水中悬浮物增加或水面被水草、冰 雪覆盖时,光照减弱。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可见,光是太阳辐射能以电磁波形式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辐射线。光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其他星体的光仅占极小部分。光是生命的极为重 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依靠进入生物圈的太阳辐射 能流来维持的。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和水体不仅带来光照,还直接产 生热效应。光能影响有机体的理化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态学 效应。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水体光照条件的特点:
(1)射到水面的太阳光一部分(约5%~10%)被水面反射,一部分透入 水层。反射部分的大小和水面状况密切相关,如风(无风5%,有风 7%,强风30%)、冰(乌冰35-40%)、覆雪(70-80%)。透入水层 的光能受到强烈的吸收和散射。
(2)通常用每米水层吸收的光能和射入的光能的比值作为光的吸收系 数。水分子对不同光线的吸收系数是不一样的,最先吸收的是红外线、 紫外线和波长长的红色光线,最后被吸收的是波长短的青色和蓝色光 线。至于散射情况则恰好相反,被水分子最强烈散射的是蓝色光线, 散射最弱的则是红色光线。水中散射出来的光线落到观察者的眼中时, 就使水面呈一定颜色。纯水散射的主要为蓝色光线,因而天然水越清 净看去也越近蓝色,但是水中悬浮和溶解的各种物质对光的吸收及散 射的情况与水分子不同,其他光线(绿光、黄光等)也被散射。因而浑浊 的水常呈绿色甚至于褐色。
(5)当水中悬浮物增加或水面被水草、冰 雪覆盖时,光照减弱。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可见,光是太阳辐射能以电磁波形式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辐射线。光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其他星体的光仅占极小部分。光是生命的极为重 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依靠进入生物圈的太阳辐射 能流来维持的。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和水体不仅带来光照,还直接产 生热效应。光能影响有机体的理化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态学 效应。
养殖水域生态学
物种相对多度;营养结构;空间和时间格 局。
1.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区别 不同群落的第一个特征是群落是由那些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组成群落的物种名录 及各物种种群大小或数量是衡量群落多样性 的基础。
2 .优势度
优势度(dominance)。群落中各个 物种,在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上,其作 用是不相同的,只有在数量或生物量上起 主要作用的那些种类才能对群落产生重大 影响。优势种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它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 因而对其它物种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影响。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组成群落的不同物种,虽然对主要环境因素表现着或多 或少的相同适应,但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食物关系而 集合起来的。群落有一定的结构,对生境有共同的适应, 并且在发展和演替着。群落的结构包括其外貌、种类组 成、数量和群落的总量、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格式以及 与环境节律相适应的周期性变化。 正如种群不是由个体简单堆积起来一样,种群有种群水 平的属性,群落也有一系列属性。这些属性不是由组成 它的各物种所能包括的,而是只有在群落水平上才具有 的一些属性:主要表现为:物种多样性;优势度;
§2 群落的种间关系
生物群落中物种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多样而复杂的。各种 生物互为环境中的生物因子,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 影响,形成各种种间关系(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种间关系主要表现在营养关系(食物关系)上,具体体 现在竞争与中立;捕食与寄生;共生互利;偏利和偏害; 刺激与抑制。表9-1列举两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 表中“+”表示对存活或其他种群特征有益;“-”表示对 种群增长或其他特征有抑制;而“0”表示无关紧要的、 没有意义的相互影响。当然这种划分是很表面化的,但 这可有助于我们对种间关系的分析和避免术语的混淆。
《养殖水域生态学》幻灯片PPT
动物:以动物为食的淡水动物也较多,如纤毛虫,晶囊轮虫, 疣毛轮虫,剑水藻,薄皮蚤及许多鱼类等。动物性饵料的营养 丰富,在氨基酸组成上更接捕食者。甲壳类特别是水蚤营养价 值较全面,是养鱼业的良好饵料。
水产饵料生物的价值-细菌和DOM
细菌:在水生动物的营养上作用极大。细菌量大、营养成分高且易 形成聚合体。但也有的细菌有毒。水中细菌聚合体有
按动物肠道内出现的次数和重要性
1.主要食物:经常摄食且食量较大,构 成消化道的大局部食物。 2.次要食物:经常取食,但食量较小,缺 少主要食物时才大量摄食。 3.偶然食物:偶尔在消化道出现的食物成 分。 4.迫食食物:由于没有根本食物而被迫取 食的。
(三)食物的选择性
水生动物对食物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上述 食物的类别,本身就预示着动物对食物有选择。 肉食性动物对食物的选择性最明显,如金氏薄 皮蚤,当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时,最喜食 成年枝角类。草鱼喜食芜萍、小浮萍、马来眼 子菜、苦草等。鱼感鱼主以鱼白属为食 〔59.7%〕,特别是蒙古红鱼白。轮虫喜食单 鞭金藻,而红胞藻量多,但轮虫滤食的少。白 鲢对食物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摄食地点有所选 择,它们能停留在它喜食的和优质食物集中的 水区或水层,主动摄食。
虫、晶囊轮虫、薄皮溞、许多剑水蚤和鱤鱼等凶猛鱼类。
按照食物成分的划分
1.植食动物 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动物; 2.肉食动物 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 3.腐食动物 以腐败的尸体或腐屑为食 的动物; 4. 杂食动物 兼食上述两类或三类食物 的动物。
按食谱广狭划分
〔1〕按照食物成分的多寡可分: 单食性动物:专以一种食物为食,如鲶锚头
水生生物学——养 殖水域生态学
第十一章 次级生产力
第一节 水生动物的次级生产
水产饵料生物的价值-细菌和DOM
细菌:在水生动物的营养上作用极大。细菌量大、营养成分高且易 形成聚合体。但也有的细菌有毒。水中细菌聚合体有
按动物肠道内出现的次数和重要性
1.主要食物:经常摄食且食量较大,构 成消化道的大局部食物。 2.次要食物:经常取食,但食量较小,缺 少主要食物时才大量摄食。 3.偶然食物:偶尔在消化道出现的食物成 分。 4.迫食食物:由于没有根本食物而被迫取 食的。
(三)食物的选择性
水生动物对食物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上述 食物的类别,本身就预示着动物对食物有选择。 肉食性动物对食物的选择性最明显,如金氏薄 皮蚤,当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时,最喜食 成年枝角类。草鱼喜食芜萍、小浮萍、马来眼 子菜、苦草等。鱼感鱼主以鱼白属为食 〔59.7%〕,特别是蒙古红鱼白。轮虫喜食单 鞭金藻,而红胞藻量多,但轮虫滤食的少。白 鲢对食物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摄食地点有所选 择,它们能停留在它喜食的和优质食物集中的 水区或水层,主动摄食。
虫、晶囊轮虫、薄皮溞、许多剑水蚤和鱤鱼等凶猛鱼类。
按照食物成分的划分
1.植食动物 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动物; 2.肉食动物 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 3.腐食动物 以腐败的尸体或腐屑为食 的动物; 4. 杂食动物 兼食上述两类或三类食物 的动物。
按食谱广狭划分
〔1〕按照食物成分的多寡可分: 单食性动物:专以一种食物为食,如鲶锚头
水生生物学——养 殖水域生态学
第十一章 次级生产力
第一节 水生动物的次级生产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类。比如臂尾轮虫属pH幅度多在4.5~11之间,而以7.0~10.0最适。鲤 鱼为4.4~10.4,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均为4.6~10.2。海洋生物环 境中pH较稳定,因此将梭鱼移植到青海湖和达里湖均不成活,pH是限制 因子。 一些酸性和碱性水中生物也是狭酸碱性生物。前者称喜酸生物,如一些 轮虫(Elosauorallii)、原生动物(Hyalosphaenia)和无色鞭毛类(一些 素裸藻),它们仅在pH3.8水藓沼泽中央部分出现;后者称喜碱生物,如
第19页
七 溶解有机质
水体中无生命有机质包括腐屑、胶态有机质和溶 解有机质三类,淡水中溶解有机质量通常是浮游 植物量5-10倍。海水中这一比值可达200-300倍。 起源 1、自生:水体内生物死体分解,生物代谢产物, 含24%粗蛋白。C:N=12:1,水不呈颜色。 外来:经流带入,含6%粗蛋白,C:N=45-50:1, 水呈褐色。如水生植物分解产物。
第17页
间歇性水体生物特点:
1)能够在短时期内提供大量后代;比如,大型氵蚤 和隆线溞 在出生后6~7d就产生第一代,以后每隔2~3 d产一次,每次平 均可产20~40个;裸腹溞繁殖更快,如多刺裸腹溞出生后仅2~ 3d即产第一代,以后天天产一次,每次平均10~20个。蚌壳虫 (原蚌虫、狭蚌虫等)约1~2周达到性成熟并开始产卵,以后每 2~4 d即产一次,每次产卵数从几十个到1000多个。鲎虫达到 性成熟后连续一周内天天产300~400个卵。 2)能够在生命某一阶段渡过干燥期。间歇性水体生物和湖泊沿 岸带一些生物,都有很强抵抗干燥能力。如前述孢囊、孢壳、 休眠卵等在间歇性水体动物中是很普遍,这些特殊结构不但能 够抵抗极端温度,也能忍耐长时期干燥。有动物还形成了特殊 适应机制,使所产卵能忍受干燥并且一次充水不会所有都孵化 出来。
第19页
七 溶解有机质
水体中无生命有机质包括腐屑、胶态有机质和溶 解有机质三类,淡水中溶解有机质量通常是浮游 植物量5-10倍。海水中这一比值可达200-300倍。 起源 1、自生:水体内生物死体分解,生物代谢产物, 含24%粗蛋白。C:N=12:1,水不呈颜色。 外来:经流带入,含6%粗蛋白,C:N=45-50:1, 水呈褐色。如水生植物分解产物。
第17页
间歇性水体生物特点:
1)能够在短时期内提供大量后代;比如,大型氵蚤 和隆线溞 在出生后6~7d就产生第一代,以后每隔2~3 d产一次,每次平 均可产20~40个;裸腹溞繁殖更快,如多刺裸腹溞出生后仅2~ 3d即产第一代,以后天天产一次,每次平均10~20个。蚌壳虫 (原蚌虫、狭蚌虫等)约1~2周达到性成熟并开始产卵,以后每 2~4 d即产一次,每次产卵数从几十个到1000多个。鲎虫达到 性成熟后连续一周内天天产300~400个卵。 2)能够在生命某一阶段渡过干燥期。间歇性水体生物和湖泊沿 岸带一些生物,都有很强抵抗干燥能力。如前述孢囊、孢壳、 休眠卵等在间歇性水体动物中是很普遍,这些特殊结构不但能 够抵抗极端温度,也能忍耐长时期干燥。有动物还形成了特殊 适应机制,使所产卵能忍受干燥并且一次充水不会所有都孵化 出来。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光的生态作用PPT模板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
第二章 光的生态作用
概述
光和热是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两种辐 射能的形态,生物圈内的光主要包含5 种基本类型的电磁波。即:
微波和无线电波:波长1m以上; 热红外线: 波长4×106-7600Å; 可见光: 波长7600-3800 Å; 紫外线: 波长3800-40.3 Å; X射线和γ射线: 波长40.3-0.01 Å。
发光的生化机制
荧光素-荧光酶发光系统: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一种荧光酶 (luciferase)对荧光素(luciferin) 发生作用的产物。旋沟藻、 海萤、海笋(Pholas).
1分子荧光酶
LH2 + 1/2O2 -----------→L* + H2O
↘L + hv
发光蛋白系统:在不需要酶和氧的参与条件下,发光蛋白 (photo-protein)受Ca2+的触发而发光。管水母等腔肠动物。
行为、分布等。
(4)光对于动物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通过植物和影响其他环境因素
的动态而产生的间接关系,另一方面主要起着信号作用,对于动物的
行为和生理上有很大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光是动物生活中所需要的环
境因子之一。然而,光对动物的深刻影响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充分的了
解,因为光对有机体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还有可
七. 海洋生物发光现象
自然界很多生物能够发光,生物产生光的现 象称为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海 洋生物能发光的种类特别多,从细菌到脊椎 动物几乎每一门类都有发光的种类。其中以 细菌、水母、头足类、甲壳类、被囊类和鱼 类较为重要。在海洋中,鱼类、甲壳类和头 足类发出的光最明亮,这些动物具有特化的 发光器。具报道,深海鱼类约有2/3能发光, 头足类约有一半能发光。
第二章 光的生态作用
概述
光和热是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两种辐 射能的形态,生物圈内的光主要包含5 种基本类型的电磁波。即:
微波和无线电波:波长1m以上; 热红外线: 波长4×106-7600Å; 可见光: 波长7600-3800 Å; 紫外线: 波长3800-40.3 Å; X射线和γ射线: 波长40.3-0.01 Å。
发光的生化机制
荧光素-荧光酶发光系统: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一种荧光酶 (luciferase)对荧光素(luciferin) 发生作用的产物。旋沟藻、 海萤、海笋(Pholas).
1分子荧光酶
LH2 + 1/2O2 -----------→L* + H2O
↘L + hv
发光蛋白系统:在不需要酶和氧的参与条件下,发光蛋白 (photo-protein)受Ca2+的触发而发光。管水母等腔肠动物。
行为、分布等。
(4)光对于动物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通过植物和影响其他环境因素
的动态而产生的间接关系,另一方面主要起着信号作用,对于动物的
行为和生理上有很大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光是动物生活中所需要的环
境因子之一。然而,光对动物的深刻影响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充分的了
解,因为光对有机体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还有可
七. 海洋生物发光现象
自然界很多生物能够发光,生物产生光的现 象称为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海 洋生物能发光的种类特别多,从细菌到脊椎 动物几乎每一门类都有发光的种类。其中以 细菌、水母、头足类、甲壳类、被囊类和鱼 类较为重要。在海洋中,鱼类、甲壳类和头 足类发出的光最明亮,这些动物具有特化的 发光器。具报道,深海鱼类约有2/3能发光, 头足类约有一半能发光。
养殖水域生态学-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PPT教学课件
生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一般南部地区早于北部地区, 潮间带早于潮下带,就是在同一地区繁殖季节, 随年份不同也有变动,变动的因素复杂,但以 水温的变化为依据可靠。 从各地看,在15- 23℃范围内,多在18-20℃之间。
产卵量一般100万-200万粒,多者多达400万 -500万粒,个别大的个体,产卵量可超过千 万粒。
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加,引起植 物过量生长和整个水体生态平衡的改变,因而 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
六、赤潮的预测预报
对赤潮预测预报是减轻赤潮危害的一项非常 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发生赤潮的原因和机制 尚未完全了解,还需要进行许多基础研究,因此 迄今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赤潮预报模式。下面 介绍几项预报的依据:
赤潮的防治-4
此外,在进行港湾的围海造地或修建海堤等工程 时应充分考虑和论证其生态效应,防止过度影响 水的交换率和潮流的净化能力以及加速淤泥的沉 积。在海港管理中,应防止含有大量赤潮生物孢 囊的轮船压舱水排放入海。
刺参的人工育苗技术
概述
一、国内发展情况及趋势 二、价值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第一节 刺参生物学及生态学知识
一、分类地位 二、分布 三、生物学知识 四、生态学知识
分类地位
棘皮动物门
海参纲
楯手目
刺参科
仿刺参属
分布
海参分布遍及世界各海洋,从潮间带至水
深万米均有分布。刺参属温带种,主要分布于
北太平洋沿岸浅海,垂直分布,从潮间带至水
深20-30米的浅海海域。地理分布的北限是俄
赤潮的防治-2
主要措施是控制海区富营养化的发展。首先要根 据海区的自净能力确定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 畜牧业排水和农田排水的流入量,其次对浅海海 域的渔业发展要有计划地合理布局,不要盲目扩 大养殖面积,避免出现局部过度养殖局面。在发 展养殖业中应注意贝、藻、虾、鱼和不同食性, 不同生活空间种类的混养,这样既可提高单产, 又能强化水体的自净性能。
养殖水域生态学第八章群落生态学PPT教学课件
第三环节 揣摩意象,领略意境
—理解作品
• 克服了文字障碍,理顺了句子关系,明白了 诗句的大意,再读起作品,注意力就不会受到 疑难字句的羁绊,想象力也不会因句意不通而 阻隔,思维便可以摆脱字面而进入画面了,就 有能力形成整体印象,或分解出一个个意象, 进而再联系起来,统合起来,对作品作出一个 客观的完整的认识。这就是解释作品。其基本 原则是忠于原作,追求本意。如叶老所说: “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误会,不缺漏, 作者表达些什么,就完全领会他那些什么。”
情
志
理
趣
意象
人 写人传情 写人明志 写人达理 写人寄趣
事 叙事抒情 叙事表志 叙事含理 叙事谐趣
物 托物寄情 托物言志 咏物寓理 及物成趣
景 情景相生 绘景寄志 观景得理 描景得趣
写人传情: 写人明志: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4 水生群落的适应
浮游生物的特征是悬浮水层随水流移动, 但原生质的比重(1.04)稍高于水,因此在静止 状态下它们总是趋向于下沉的。为了其本身易于 在水中悬浮,应尽量减缓下沉速度,各种浮游生 物在进化趋同过程中形成了种种浮游适应的机制。 如通过扩大身体相对面积、减轻体重和主动运 动等方式使身体悬浮水中。
通过对这一个个意象的把握及联缀,我们就可以 把这首词的整体意境描述为:上阙写作者酒后望月 驰思,对天上人间的无限感慨;下阙写辗转不寐思 念亲人,又感悟到万事万物自古难全的道理,由此 得以自慰和宽解,并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一般说来,诗词多以一个完整的韵句为一个 意象,表达一个完整的形象及意思。如:
第二环节 弄懂字词,理顺语句
—疏通作品
• 初读之时,眼在字面上跑,嘴从字面上说, 字面的意思未必连贯得起来,诗面的形象未必 形成得起来。这是由古典诗词的高度凝练、精 辟,加之语言组织的特殊性造成的。这就需要 停顿下来,尝试着把每个词语的意思弄清楚, 把词与词的意思联系起来,以求把大致意思搞 清楚。就像叶老所说:先自行思考求解,不得 其解再看注解;看了注解仍不懂再与同学商量; 同学间商量不出再问老师。
养殖水域生态学PPT共75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养殖水域生态学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养殖水域生态学(精选)PPT文档共75页
养殖水域生态学(精选)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018年学习养殖水域生态学-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资源保护PPT课件
(二)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是指多种多样 的生物类型及种类,强调物种的变异性,简 单地说是指某一地区分化的物种的总和。物 种多样性代表着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 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是进化机制的最主要 产物,所以物种被认为是最适合研究生物多 样性的生命层次,也是相对研究最多的层次。 从全球角度来看,已被描述的物种约有170 万个,而实际存在的物种还要多,一般可能 有1000万。
(一)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指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 含的各种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的总和,既包括了同一种 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变异,也包括了同一种群内的基因差 异。遗传多样性对任何物种维持和繁衍其生命、适应环 境、抵抗不良环境与灾害都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农业 育种中,作物、家畜与水产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更具特殊 意义。 复杂的生存环境和多种生物起源是造成遗传多样性的主 要原因。人们估计世界上的生物大约存在109种不同的 基因,这些基因对于遗传多样性的作用不同。其中控制 生命基础的生化过程之基因在不同种间的差异并不大, 而其他一些特殊的基因则表现出明显的变异。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论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 模和强度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使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持续性受到 严重的破坏和威胁。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制止或逆 转生物圈资源的退化,人类对它们的利用必须要有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来源于可更新资 源的持续利用,但真正把持续发展概念提到国际议程并使这一概 念在全世界得到普及的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发表的 《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一书,该书通常又称 为《布伦特兰报告》。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发表《2l世纪议程》, 使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从少数学者和政治家的倡 导变成广大群众运动。 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这个定义里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fairness)、持 续性原则(substainable)、共同性原则(common),它是一种正确 的发展观。
水域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7
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及支流的上游,凡 流速达到1—3米/秒,河底均为卵石和跞石,石上附
生卵形藻、曲壳藻、针杆藻、异端藻、等片藻之类
底生硅藻和一些丝状绿藻,浮游植物主要也由这些
藻类组成,生物量极低;到了中下游的平原河段,
流速大减,底质转为淤泥或细砂,一些真性浮游种
超过200mg/L。如云南的抚仙湖离子总量平均316.6mg/L, 异龙湖为355.2mg/L。3.蒙新高原湖区和青藏高原湖区,由 于气候干燥,湖水的含盐量较高,大多在1~20 g/L之间,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16
(三)鱼类
河流中自游生物主要是鱼类,鱼类组成在不同地理 纬度的河流间有所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河 流的大小、流域面积、主河道长度和类型等。一般 在急流河流多为带有吸盘和硬鳍的鱼类如爬岩鳅和 呈流线型游速快能抵抗急流的鱼类或能隐藏在岩石 缝隙中鱼类;缓流河流鱼类更多些。总之河流鱼类 在不同河流差异较大,就我国河流鱼类而言,仍是 以鲤科鱼类为主,鱼类群落组成与湖泊类似。
植 物 主 要 为 苔 藓 类 和 某 些 藻 类 [ 水 树 藻 (Hydrurus) 、 串 珠 藻 (Ratraehospermum)和多种硅藻],它们一般呈丝状或身体延长,紧附于 石头上,常复有粘液或胶质鞘以减少水的摩擦和保护藻体。
动物种类十分丰富,除了许多习见的固着动物外,还有多种昆虫及 其幼虫(蜉蝣幼虫等)和高等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
砂底群达9000~1700感0谢0你个的阅。读
15
5.淤泥群落
在平原河流极常见。生物的种和量都很丰富, 如寡毛类、摇蚊和其他昆虫幼虫以及蚌类等数量 都较大,生物量可达每平方米40g。所有成员对 低氧都有较大的适应性。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PPT教学课件
1.水层(pelagic division):水层区分浅海 和大洋区: (1)浅水区:大陆架的水体,平均深度一般不 超过200m,宽度变化很大,平均约为80km. 环境比较复杂多变。
大洋区:大陆缘以外的水体,这是海洋的主体, 其理化环境条件比较稳定。
从垂直方向看,大洋水体分为:
( 1 ) 上 层 ( epipelagic zone): 从 表 层 至 1 5 0 ~ 200m深,这里不仅光照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呈指数下降, 温度有季节和昼夜差异,大多有温跃层。
(3)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 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
宇宙环境(space environment)指大气层以外的宁宙空 间。是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地球邻近天体 的过程中提出的新概念,也可称之为空间环境。宇宙环 境由广阔的空间和存在其中的各种天体及弥漫物质组成, 它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 要光源和热源,为地球生物有机体带来了生机,推动丁 生物圈这个庞大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因而,它是地球 上一切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影响着地球环境。 例如,太阳黑子出现的数量同地球上的降雨量有明显的 相关关系。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潮汐现象, 并可引起风暴、海啸等自灾害。
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指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间的 环境。对生物体的 生长和繁育具有直接的影响。例如, 叶片内部,直接和叶肉细胞接触的气腔、气室、通气系统, 都是形成内环境的场所。内环境对植物有直接的影响,且 不能为外环境所代替。
海水生物分区
总的来看,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具相对稳定性, 但不同海区环境要素仍然有区别。海洋生物主 要分水层和海底部分。
大洋区:大陆缘以外的水体,这是海洋的主体, 其理化环境条件比较稳定。
从垂直方向看,大洋水体分为:
( 1 ) 上 层 ( epipelagic zone): 从 表 层 至 1 5 0 ~ 200m深,这里不仅光照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呈指数下降, 温度有季节和昼夜差异,大多有温跃层。
(3)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 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
宇宙环境(space environment)指大气层以外的宁宙空 间。是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地球邻近天体 的过程中提出的新概念,也可称之为空间环境。宇宙环 境由广阔的空间和存在其中的各种天体及弥漫物质组成, 它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 要光源和热源,为地球生物有机体带来了生机,推动丁 生物圈这个庞大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因而,它是地球 上一切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影响着地球环境。 例如,太阳黑子出现的数量同地球上的降雨量有明显的 相关关系。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潮汐现象, 并可引起风暴、海啸等自灾害。
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指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间的 环境。对生物体的 生长和繁育具有直接的影响。例如, 叶片内部,直接和叶肉细胞接触的气腔、气室、通气系统, 都是形成内环境的场所。内环境对植物有直接的影响,且 不能为外环境所代替。
海水生物分区
总的来看,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具相对稳定性, 但不同海区环境要素仍然有区别。海洋生物主 要分水层和海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