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采油技术新进展

合集下载

电机直拖大排量螺杆泵采油技术

电机直拖大排量螺杆泵采油技术
驱 动系统设 置 了软起 、 停 和电子 防反 转 , 泵杆 弹性 软 使
变形 缓慢 的释放 , 以提 高泵 的运动部 件 的寿命 , 少 可 减 断裂事 故 的发 生 , 运行 更加 平稳 。
2 电机 直拖大 排量螺 杆泵 采油技 术的结 构工 作原理
永磁 无刷 直流 电机 直拖 螺杆 泵驱动 系统 由机 械驱
驱动 系统 的结构 图见 ( 1 , 杆通 过 电机 的空 图 )光
心轴 伸 出 , 通过方 卡子 与 电机 空心 轴联接 , 电机扭 矩 将
传递 到泵杆 上 。井 口的轴 向承载 和机 械密封 装置设计 在 电机 的下端 面和 空心轴 内, 而实 现轴 向承 载 、 从 机械
密封及 动力 电机基 于一体 的设计 。密封 组合将 动密封
规螺杆泵 都是 通过皮 带 传 动 、 减速 箱 齿 轮二 级 减 速 的
驱动方式 , 传 动效 率 只有 8 %左 右 , 约着 油 井 系 其 3 制
统效率 的整体 提高 。特 别地 对 于 油井 产 液 量 高 , 配 匹
的大排量螺 杆泵 的 电机功 率 也 大 , 以其 传 动效 率 因 所
素对 螺杆泵 能耗 的影响也 就更 和铁损 , 效率不 高 。 针对 这种状 况 , 研究 实 验 电机 直 拖 大排 量 螺 杆泵
技术 , 过稀 土永磁 电动机 直接带 动光杆 转动 , 通 取消 了
皮 带传动 、 减速箱 齿 轮 二级 减 速 的驱 动 装 置 。同 时该
5 2
液 压 与 气动
2 1 第 9期 0 0年
电机 直 拖 大 排 量 螺 杆 泵 采 油 技 术
朱 义 书
T e o lp o u t n tc n l g sn a g ip a e n h i r d c i e h o o y u i g l r e d s l c me t o s r w u ie t r e y moo c e p mp d r cl d i n b tr y v

2024年油气混输双螺杆泵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油气混输双螺杆泵市场前景分析

油气混输双螺杆泵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油气混输双螺杆泵是一种用于油气混输领域的关键设备,具有高效、可靠和节能等特点。

本文将对油气混输双螺杆泵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和市场趋势。

市场概况近年来,油气混输双螺杆泵市场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主要原因包括:1.能源需求增加: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导致油气需求不断上升,相应地增加了对于油气混输设备的需求。

2.技术进步推动:油气混输双螺杆泵采用了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提高了其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环保压力增大:油气行业面临着环保要求的加强,传统设备无法满足此类要求,而油气混输双螺杆泵能够提供更为环保的解决方案。

市场前景随着油气混输双螺杆泵市场的持续发展,其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市场前景的几个重要方面:1.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油气混输双螺杆泵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预计在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2.技术创新驱动:随着油气混输双螺杆泵技术的不断创新,其性能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效、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创新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3.应用领域拓展:油气混输双螺杆泵在油田、天然气输送和化工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油气混输双螺杆泵有望在新能源领域中找到更多的应用机会。

4.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油气混输双螺杆泵市场在亚洲和北美地区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其他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区发展差异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市场竞争油气混输双螺杆泵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一些知名制造商。

以下是市场竞争的几个关键因素:1.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消费者对油气混输双螺杆泵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制造商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制造商需要不断进行研发,推出具有创新性能的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3.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用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素之一。

油田开发中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探究

油田开发中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探究

油田开发中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探究摘要:我国部分油田全面进入生产开采后期阶段后,原油开采难度继续增加。

而且我国部分油田虽然含油量相对较高,但因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开采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这一点在国内部分稠油油田体现的尤为明显。

这也是制约我国石油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利用螺杆泵采油技术可以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螺杆泵技术在油田开采后期阶段以及稠油区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原油开发效率,也可以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油田开发;螺杆泵采油技术;应用0引言进行油田开发工作时,薄差、低渗透油层具有较大的开发难度。

现阶段油田含水量不断增加,产量不断减小,开采成本增加,对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需要借助科学方法保证油田稳产以及高产。

借助同步测试信息能够发现,在沉没度较低情况下,需要建立较多的抽油机井,此类油井检泵周期短、泵效低、产液量低以及运转负荷大等。

所以对合理沉没度确定与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提升螺杆泵井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螺杆泵采油工艺分析1.1螺杆泵工作原理以及主要工艺当前油田领域所采用的螺杆泵,多以地面驱动螺杆泵与潜油螺杆泵为主,但从实际的应用来看,地面驱动、抽油杆柱转动的单螺杆抽油泵应用相对较多,具体的应用中,在井口位置安装驱动装置,主要包含动力部分、减速器与驱动头几个部分。

以电动机作为动力装备,电动机的运行中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支持,减速器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带动了抽油杆的转动,利用抽油杆将石油从地下抽到地面,完成采油任务。

油田生产作业中的螺杆泵采油工艺应用中,需在现场形成螺杆泵采油系统,该系统内包含有地面与井下两个部分,地面为驱动部分,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并将此动力传递给抽油杆,抽油杆获得足够的动力后,驱动井下部分的螺杆高速旋转,将井液带到地面。

螺杆泵采油工艺的应用中,需注意以下方面:(1)依据对油田情况的掌握,做好螺杆泵型号的对比与选择,确保所采用的螺杆泵,能完全适应油井条件,保障其运行的稳定性,确保螺杆泵的采油效率。

浅析螺杆泵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

浅析螺杆泵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

浅析螺杆泵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螺杆泵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在油田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螺杆泵采油是一种高效、稳定的采油方法,具有适应范围广、排液能力强、节约能源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螺杆泵采油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配套技术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螺杆泵采油的原理和特点螺杆泵是一种通过螺杆的旋转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的设备。

螺杆泵采油是将螺杆泵安装在井下,通过电力或液压等动力驱动,利用螺杆泵的转动将地下原油提升到地面。

螺杆泵采油相比传统的抽油杆采油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排液能力强:螺杆泵采油可以实现大流量、高扬程的液体输送,强大的排液能力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采油效率。

2. 适应范围广:螺杆泵采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油井,包括高硫、高粘度、高气藏等复杂情况下的油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 节约能源:螺杆泵采油的功率消耗相对较低,可以节约能源,提高采油效率。

4. 高效稳定:螺杆泵采油具有稳定的工作特性,能够持续高效地进行油井采油作业。

二、螺杆泵采油工艺流程螺杆泵采油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井口设备、井下设备和地面设备三个环节。

1. 井口设备:井口设备主要包括采油管线系统、报警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采油管线系统用于连接地面和井下的螺杆泵,将地下原油输送到地面。

报警系统用于监测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报警。

控制系统用于远程监控和控制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

2. 井下设备:井下设备主要包括螺杆泵、电机和配套管线等。

螺杆泵通过电机或液压系统驱动,将地下原油提升到地面。

配套管线用于连接井下设备和地面设备,实现液体的输送。

3. 地面设备:地面设备主要包括油罐、分离器、测量仪表和电气控制设备等。

油罐用于储存地下原油,分离器用于将原油和水分离,测量仪表用于监测原油产量和质量,电气控制设备用于远程监控和控制地面设备的运行状态。

三、螺杆泵采油配套技术1. 螺杆泵设计技术:螺杆泵的设计包括泵的结构设计、叶轮设计、密封设计等,设计合理的螺杆泵可以提高采油效率,减少能耗。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现状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现状
液 量又 受 到限 制 ,制 约 了这 部 分 油 井 潜 力 的 发挥 。 其 次开 展 了 G B 10—1 L 10 6型 大 排 量 螺 杆 泵 现 场试
验 。现 场 试 验 4 口 井 ,措 施 后 平 均 单 井 日液 由 4 . 7t 升到 1 7 3t 1 2 上 3 . ,平 均 单 井 日油 由 2 7 上 . 3t 升 到 86 ,已累计增 产 原油 10 4t . 3t 2 。
已进 入高 含水 后期 ,提液 稳 油对 油 田的深 入开 发极
为重 要 。针对 这一 问题 ,经 过认 真分 析 ,首 先 将对
螺杆 泵井 的治 理纳 入低液 量治 理井 中。 由于孤 岛油
田居 民 区存在 部分供 液能 力较 好 的油 井 ,抽 油 机 占
地 面 积大 、噪音 污染 严重 ,前期 采 用 常规螺 杆 泵产
从 20 0 5年开 始 陆续 引进 连 续 抽 油 杆 ,截 至 目前 共
所 产生 的扭矩使 泵 上 油管 有斜 扣 作用 ,因此需 进行
油 管 锚 定 ,经 过 对 液 压 油 管 锚 、Y 1 2 1封 隔 器 、
计应 用 1 次 。 0井
( ) 直驱 式 螺 杆 泵 采 油 工 艺 。 在 传 统 螺 杆 泵 3 应 用 的基 础上 ,孤 岛油 田 引进 应 用 了直驱 式螺 杆泵 采 油 工艺 。 新 型 直 驱 式 螺 杆 泵 在 传 统 机 械 式 基 础
2 存 在 的 问题 和 解 决 的方 法
( ) 油 管 锚 定 工 艺 。螺 杆 泵 工 作 时 ,井 下 泵 1
效应 ,井 下 抽 油 杆 、油 管 走 向 吻 合 ,无 较 大偏 磨
点 ,减 轻杆 管偏 磨 ,起下 方便 ,减 少作 业 时 间 ,减 轻 工人 劳 动强度 。由于其 具有 以上 优点 ,孤 岛油 田

世界螺杆泵及配套设备新进展

世界螺杆泵及配套设备新进展
套 产 品之 一 。HT 0 D3 0和 HT 5 型 D6 0
了泵第一个腔室 的充满程 度 ,从而降低 了泵效 ,导致 了泵的使 用寿命缩短 。为
此 ,美 国We tef r公 司研 制 出新一 ah rod
代 开 采 稠 油 的螺 杆 泵 。新 型 泵 由于 入 口
子管 耐 受更 高 的温 度 和化 学 阻 力 ( 图
2)。虽然 在橡胶 和管 之间 无粘合 剂 ,
面积增大 ,摩擦速度 降低 ,从而加快 了 采液的流动速度 。其独特 的设计使泵腔 横 向通过面积扩 大 ,转 子的螺距角更趋 于科学合理 ,螺距 长度缩短 ,因此产生 了较高 的容积效 率。该泵由于增加泵腔
的充满程度 ,改善了稠油 、砂粒和黄铁 矿或岩屑大颗粒 的移 动状 况 ,更有助于
过 去 ,传统 螺 杆 泵 由于 自身 结构
设 计而 受 到 限制 。在 处 理高 粘 和 含砂
采液时 ,泵 口和 泵筒内的压力损失影 响
新 型 技 术拓 展 了井 下 螺杆 泵 的 应用 范 围。新 泵配装一个橡胶定 子 ,可保证定
3高温螺杆泵管 .
Mo n D为新 型高温 螺杆 泵配 y oHT
困 扰着 每 位石 油 工作 者 。本 文 介 绍 的 新 型螺 杆 泵及 配 套 设备 对解 决 上 述 问 题 无疑 提 供 了新 思路 、新方 法 和新 选
图2 M y o H D 5 o n T 3 0型 并下螺杆泵
2 高温螺 . 耐 杆泵
耐 高 温
螺 杆 泵 是 美 国 R&M 能 源 公
蚀能 力。
行 井 底 测 量 的 时 代
即 将 过 去 ,新 型 柱 低 ,节 省 人 工 设 备 的 优 点 。 当新 型 测

试析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优化

试析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优化

试析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优化地面驱动螺杆泵由于抽油杆自身既需要受到拉力作用,又受到扭力作用,且下入深度较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采油技术工艺不当,往往会造成固定部位的磨损或磨断油管,以及油管或抽油杆脱扣等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对相关工艺技术的优化与匹配,以保证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一、地面驱动螺杆采油工作原理概述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如下图1 所述。

地面驱动螺杆泵作为一种容积式泵,其工作原理是由地面驱动装置带动抽油杆和转子在定子橡胶衬套内旋转,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容积均匀上移,从而产生抽汲、推挤作用,而实现连续性的排油。

成。

油层的工作特性由综合IPR 来描述;井筒中流体则按照多相管流规律进行流动;抽油设备则主要包括了地面驱动装置、抽油杆柱、井下螺杆泵,用于向井筒中流体提供能量,其自身组成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

可通过正确地选择泵型和设计抽油参数(如泵深、转速和抽油杆柱组合等)来控制、调节油井的生产,使得抽油设备系统与油层和井筒的能力相协调,在高效、安全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产油量和经济效益。

对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井采油系统的优化设计,是以整个油井为研究对象,以各子系统的协调运作为基础,以油井的生产能力为依据,以油井的产油量(经济效益)为目标,采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进行抽油井的优化设计,充分发挥油层和抽油设备的潜力。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的节点划分,详见下图 2 所示,求解点设置在下泵深度处。

在本文中,主要就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轴向力和抽油杆柱扭矩的优化计算方法,以及抽油杆柱强度理论的计算进行了分析:1、抽油杆柱轴向力的优化计算(1)杆柱载荷的计算通常我们较常采用的是电缆加热解堵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油杆内下入加热电缆,利用电缆加热后所生成的热量使原油凝固问题得到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应对井口的油温进行定时测量,当检测到油温超过原油的凝固点以后,才可将电缆起出。

4、故障诊断技术地面驱动螺杆泵在采油过程中,如因管理不当、工况不合理或者产品质量等问题时,将会出现一系列故障问题,常见故障有采油井常见故障有抽油杆断脱、各种堵塞、油管漏失、定子橡胶脱落等。

胜利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新进展

胜利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新进展
e r s a c nd a lc to fme ha ia i r c v r e hni e n wl s d i e i — e e r h a pp i a i n o c n c lo l e o e y t c qu e y u e n d v a l d wel fShe l oi il r n l z d i hi a e nd a n r du to bo t t e lt s a e e ls o ng i l ed a e a a y e n t s p p r a n i t o c i n a u h a e tm t — f h n e hn o y a d p a tc li t n e fr d pu p,p o r s i e c v t mp,e e ti ub e s— i g t c ol g n r c i a ns a c s o o m r g e sv a iy pu lc rc s m r i
30 0口。由 于井 斜角 大 、 斜 点 高 , 井 机 械采 油 0 造 斜 成 为油 田开 发 的重 点 和难 点 。在 对胜 利油 田斜井机 械 采油新 技 术 的研 究 和应 用 现 状 进 行 分 析 的基 础
bep mpa dt eh d a l e u s d i e itd wel weema e n l h ft es i xs — l u n h y r u i jtp mp u e nd va e l r d .I i to h t l it c s g le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3 卷 08 7 第 5期 第 6 页 8
OI L FI ELD
石 油 矿 机 械 场 EQUI PMENT
2 0 3 ( ) 6 ~7 0 8, 7 5 : 8 2

人工举升技术新进展

人工举升技术新进展

人工举升技术新进展关键词:人工举升技术新进展人工举升技术的发展使得石油开采难度大大降低,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开采成本,使得石油的产量逐年提高,而人工举升技术的新进展,必将再一次提高开采效率,人工举升技术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有杆泵采油装置,此种方式在几种方式中居于中心主导地位,有杆采油的新技术改进空间非常大,其次螺杆泵采油装置的使用,此种装置包含多种新技术。

最后气举采油装置的使用,气举采油新技术的种类也有很多。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技术的特点与改进,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技术发展带来帮助。

一、有杆泵采油技术的新进展1.凡尓罩的技术改进由加拿大hivac公司开发的新型凡尓罩,采用了固定技术,使得高井液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

而且这种技术还使得井液的填充方式得到改变,使得泵控可压缩流体的能力得到提高。

此种凡尓罩的产能也是以前产品的5倍之多。

此种凡尓罩还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井液流入泵内引起大的压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第二,在柱塞运动时,泵变得更安全;第三,使得溶解气的释放大大减少。

2.高压盘根盒上的技术与盘根技术改进由app公司开发的有杆采油井的新型高压盘根盒,主要由活塞内的压缩盘根,即开口环和预加弹簧组成,新型的高压盘根盒有如下特点:每当井液压力增加,自馈系统便会压紧盘根,此种盘盒活塞更加紧密,不会出现泄漏现象。

由fce子公司研发的盘根盒盘根使得ptee和橡胶之间的配合使用取得了比较好效果,ptee相比以前的材料来说,摩擦系数大大降低,使得运行更加稳定,减少了材质损耗,由于其不具有储备能量的特性,使得材料受到磨损后必须依靠橡胶来储存能量,ptee与橡胶的创意式配合使用摆脱了传统的弹簧机构,使得运行更加流畅。

而且此种盘根的适用范围较广,可以在任何一种锥形盘根盒上适配使用,减少了相应的改装费用,使其用途大大增加。

3.液压平衡盘根盒上的技术改进由trico公司开发的液压平衡盘根盒的工作原理是用储液罐中的控制液不停的浸湿初级密封的盘根,使得密封的盘根与采出液相分离。

螺杆泵采油技术研究

螺杆泵采油技术研究

得 砂 粒 不 在 泵 内沉 淀 。 油气混输效果好 , 比 其 他 采 油 方 式 具 有 独 特 的优 点 。地 面 驱 动井 下单 螺 杆 泵 采 油 系 统 主要 由 电控 部 分 、 地 面驱 动 部 分 、 井 下 泵 部 分 和 配 套 工 具 部分 组 成 。螺 杆 泵 的转 子 和 定 子 组 成 的一 个 个 腔室 是 螺 杆 泵 工 作 的基 础 , 转子运动 时 , 具 有 自吸能 力 , 以此 输 送 油 气 。螺 杆 泵 的 工作 特 性 主 要 通 过 工作 特 性 曲线 进 行 描述 , 主 要 包 括 容 积 效 率 曲线 、 扭 矩 曲 线 和 系 统 效 率 曲 线。 是 指 导 螺杆 泵 抽 油 的技 术 基 础 。定 子 和转 子 之 间 的 配 合 主要 是 有 定 子 橡 胶 的物 理机 械性 能决 定 的 , 螺 杆 泵 的 单 位 工 作 压 差 则 是 由过 盈 量 的大 小 决 定 的 。过 盈 量 过 小 。 则 单 位 工 作 压差 满 足 过 盈 量 过 大 则 单 位 工 作 压 差越 大 , 转 子 磨 评 价 的 主 要 依 据 。我 国对 于螺 杆 泵 采 油技 术 的 应 用 还 处 于初 级 不 了 油井 举 升 的需 要 , 阶段 , 现场应用时 间短 、 技术有限 , 存 在着 抽油杆断脱 , 卡泵和泵 擦 扭 矩 也 越 大 。 排 量 不 足 等 问 题 。所 以 。 开 展 螺 杆 泵 采 油 技术 的研 究 , 并 对其 进 三、 螺 杆 泵 采 油 技术 在 稠 油 开 采 中 的 评 价 我 国 螺杆 泵采 油技 术 的 应用 起 步 晚 ,而 国外 开 展 螺 杆 泵 采 行 可 行 性 分 析 和评 价 , 对于转变稠油开采方式 、 降 低 采 油 成 本 和 提高经济效益 。 具 有 重 大 的意 义 。为 了降 低 采 油 成 本 , 提 高 稠 油 油 的 技 术 较 早 , 具 有 相 当成 熟 的 经 验 , 因此 , 在 分 析 油 田储 层 特 开 采 的经 济 效 益 . 必 须 加 大 对 螺 杆 泵 采 油 技 术 的研 究 , 扩 大 该 技 征 、 原油特性 时 。 也 要 积 极 的吸 取 外 国开 展 螺 杆 泵 采 油 技 术 的 成 功 经 验 。外 国 的成 熟 经 验 表 明 . 螺 杆 泵 采 油技 术可 以在 油 层 胶 结 术的应用范围 。 油 田地 质 特 征 及 开 发 现 状 疏松 、 地 层 原 油 含 有 一 定 溶 解 气 量 的情 况 下 开采 。 同 时 。 油 层 的 油 田地 质 结 构 对 于 油 气 的 开 采 技 术 具 有 重 要 的 约 束 作 用 , 厚 度 、原 油 的 粘 度 和 油 藏 压 力 等 参 数 对 于 螺 杆 泵 采 油 技 术 没 有 根 据 不 同 的地 质 结 构采 用 不 同 的 开 采 技 术 。本 文 主要 研 究 海 外 限制要求 。因此 , 螺杆泵采 油技术 的应用能够 提高石油资源的利 河 油 田和 小 洼 油 田 地 质 结 构 。分 析 螺 杆 泵 采 油 技 术 的 应 用 地 质 用 率 , 降低 了稠 油 开 采 的 成本 。为 了使 地 面 驱 动设 备 和 井 下 设 备 结构 , 为 螺 杆 泵 采 油 技 术 的 推 广 提 供 有效 的借 鉴 意义 。海 外 河 油 处 于 最 佳 工 作 状 态 。 就需 要对 油井 的产 能 和井 身 条 件 进 行 分 析 , 田位 于 渤 海 滩 上 , 构 造 位 置 位 于 辽 河 断 陷 盆地 中 央 隆 起 的 地 带 , 选 择 合 适 的 螺 杆 泵 型 号 和 确 定 下 泵 深 度 。转 子 旋 转 的速 度 是 用 要实现较大的排量 。 就 必 须 提 高 转 子 的 转 是 一 个 受 断块 和背 斜 构 造 所 空 中 的 层 状 砂 岩 油 藏 。储 层 主 要 是 工 作 参 数 进 行 衡 量 的 , 弥 补 了 因转 速增 加 导 致 的 以河 流 相 沉 积 为 主 的 三 角 洲 前 缘 沉 积 砂 体 , 具有大孔 、 高 面 孔 率 速 。转 速 的 增 加 能 够增 大采 油 的 扬 程 。 的 特 征 。 由于 成 岩 差 , 泥质含量就特别高 , 储层结构异常松散 , 在 定子磨损的损失。螺杆泵 的腐蚀是限制泵转速 的一个重要因素 , 开 采 过 程 中极 易产 生 出 砂 的 现象 。 海 外 河 油 田在 古 地形 和 古 构 高含砂的油井 , 定子橡胶的磨损跟转速成本正 比, 转速 越高磨损 因此 , 要 保 持 螺 杆 泵 的 转 速 平稳 。螺 杆 泵 井 的 正 常 运 转 造控制下 , 形 成 了辫 状 三角 洲 和普 通 河 流 三 角 洲 两 种 沉 积 体 系 。 越厉害 。 油 田的主体处 于三角洲的前缘压相带 中, 分为水下分流河道 、 河 需 要 考 虑 油 井 产 量 和节 省 掺 稀 油量 ,分 析 出掺 稀 油 量 与 油 井 产 口砂 坝 和分 流 间 湾 等 多 种 沉 积 微 相 。海 外 河 油 田具 有 含 油 层 数 油 量 之 间 的 变 化 关 系 。 最 后 制 定 出 油 田 生产 的最 佳 工作 点 。螺 杆 多、 含油井段长 、 多 套 含 油 层 相 叠 加 的 特 点 。油 气 的储 集 不 仅 受 泵 井 杆 柱 断 脱 现 象 是 当前 采 油 过程 中经 常发 生 的 现 象 。其 主 要 构造控制 , 还 受 到 岩 性 的控 制 。 导 致 了多 套 油 水 组 合 的 现 象 。该 原 因有 抽 油 杆 杆 体 的 承 载 能力 过 小 、杆 体在 制作 或 使 用 过 程 存 油 田属 于 构 造 岩性 油 藏 。 具有油外有 水、 水 外 有 油 的 岩 性 控 制 特 在 缺 陷 以及 堵 塞 扭 矩 过 大 扭 断 了杆 体 三个 方 面 。 为 了 防 止 定 子 点 。其 油 田 的原 油具 有 高 密 度 、 高粘 度 和低 含 蜡 量 的特 点 。小 洼 干 磨 、 烧焦 , 还需 要对 螺 杆 泵 井 加 强 监 测 , 及 时观 察 油 井 的 变 化 , 油 田 的构 造 属 于 断 陷 盆 地 中 央 隆 起 的 倾 没 带 。储 层 岩 性 相 对 交 确 保 油 田的 正 常 生 产 。 错, 以 不 等 粒 砂 岩 和 粒 状 砂 岩 为 主 。 小 洼 油 田油 井 段 数 多 , 油 水 四、 结 论 关系复杂 , 油藏呈层状 , 油 水 叠 加 组 合 多 。海 外 河 油 田和 小 洼 油 通 过 对 螺 杆 泵 采 油技 术 的 分 析 和 评 价 .论 证 得 出螺 杆 泵 采 田主 要 出 产 稠 油 , 一 方 面稠 油 的 携砂 能 力 强 , 导 致 了 卡 泵 现 象 的 油 技 术 十分 适 用 于 稠 油 出 砂 油 田 , 并 且 能够 降 到 采 油 成 本 , 具 有 发生 ; 另一方 面采油措施 的增加 , 增加 了产油成本 , 这 两 个 原 因 良好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但 我 国 当前 的 螺 杆 泵 采 油 技 术 并 制 约 着 油 田 的 发展 。 因 此 。 必须 提高螺杆泵的排砂抗稠能力 , 提 不 是 十 分 成 熟 , 需 要 积 极 的 引进 国外 的先 进 技 术 和 经 验 , 从 而提 高采油效率 。 降低 采 油 成 本 。 高 螺 杆 泵 井 的生 产 和 管 理 水 平 。螺杆 泵 采 油 技 术 的 应用 , 降 低 了 二、 螺杆 泵 采 油技 术 卡泵和杆断脱现象发生的概率 。 保 证 了油 井 的正 常生 产 。 随 着 高 粘 度 原 油 的 开 采 的 不 断 发 展 ,螺 杆 泵 采 油 得 到 了 长 参 考 文 献 足发展 , 特 别 是 合 成 橡 胶 技 术 和硫 化 粘 接 技 术 的 发 展 。 使 得 螺 杆 [ 1 】 王 鸿 勋. 采 油 工 艺 原 理『 M1 . 北京: 石 油 工 业 出版 社 , 1 9 8 9 . 泵 采 油 技 术 的 应 用 范 围 更 加 广 泛 。螺 杆 泵 具 有 油 流 扰 动 小 、 排 量 [ 2 】 杨 晓翔. 工程 力学[ M 】 . 黑龙 江 : 哈 尔滨工 程大 学 出版社 , 均匀和运动部件少的特点 , 是 一 种 容 积 式 泵 。在 开 采 高粘 度 和 ��稠 油 性 能 参 数 措 施

螺杆泵采油技术在永宁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应用

螺杆泵采油技术在永宁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应用
收 稿 日期 :0 2—0 21 5—2 5
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介 : 孙
昆( 9 5 )男 , 19 一 , 陕西西安人 , 延长油 田股 份有 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
14 0
液体 从一端 移 向另 一端 , 现机 械 能 和 液体 能 的相 实
互转 化 , 而实 现举 升作 用 。 从
均 匀 , 脉动 抽吸 现象 。 无
2 螺杆泵 采油技术工作原理与配套技术
有 更高 的经 济效 益 和社会 效 益 , 有 常规 抽油设 备 所 2 1 系统组成 具 . 螺杆 泵采 油 系统 按 驱 动 方 式 可划 分 为地 面 驱 动
新 工艺 、 新技 术 ,0 0年在 永 宁 油 田双 河 油 区选 取 了 和井 下驱 动两 大类 , 地 面驱动 按不 同驱 动形 式 又可 21 而 侏 罗 系延 安 组 2口典 型 井 作 为 螺 杆 泵 采 油 技术 先 导 分为 皮带 传动 和直 接传 动 两种形 式 , 井下 驱动 也可 分
DO :0 3 6 / .S N.0 4 —6 2 2 1 . 3 1 3 I1 .9 9 JIS 10 0 X. 0 2 0 . 0
螺 杆 泵 采 油技 术在 永 宁 油 田低 渗 透 油 藏 的应 用
孙 昆 , 高 磊 , 文 瑞 姬
( 延长 油 田股份有限公司 永宁采油厂 , 陕西 延安 7 6 0 ) 10 0
电低 、 护管 理 费用 低 于 常 规 抽 油机 井 、 维 占地 面 积 小 侏 罗 系延 安组 和 三叠 系延 长组 。
( 仅为抽油机井 的 1 1 ) 噪音低 、 /5 、 无污染 , 利于环保
等 优点 ; 且地 面驱动 螺杆 泵井 与普 通抽 油 机井 相 比具 不 能替 代 的优越 性 。为 探 索 适 合 低 渗 透 油 藏 开 发 的

连续杆螺杆泵采油工艺在海上油田的应用

连续杆螺杆泵采油工艺在海上油田的应用
关键词 : 续杆 螺杆 泵 ; 油 工艺 ; 用 连 采 应 中图分 类号 : E 5. T 3 55 文 献标识 码 : B
Ap i a i n o ie c e Pu p o fs o eO ifed plc to fCo ld S r w m n O f h r li l
Z ANG n H Yo g,Z U u — n H J n me g,W ANG i— u Xao r i
( f h r lPr du t nPl n ,S e g i l il mp n Of s o e o ci a t h n l f ed Co a y,Do g i g 2 7 3 Oi o Oi n y n 5 2 7,Ch n ) ia
口, 井 2 开 8口, 均泵 挂 9 9 m, 平 5 日产 液 3 . , 2 3t 日 产油 2 . , 水 3 . , 效 5 . , 泵 周 期 14 工 艺 发 展 现 状
胜利 海 上 油 田开 发 初期 地 层 供 液 能力 较 强 , 螺
杆泵 完井 成本 相对 较低 , 因而 被 大量采 用 , 应用 高峰 期时 达到 5 0多 口油 井 , 多 时 占到 了机 械 采 油 的 最 5 以上 , 用于 直 井 或 造 斜 点 ≥ 6 0m 的井 和 油 O/ 9 5 适 0 稠、 轻度 出砂 井 , 形成 了一 系列 的螺 杆泵 采油 工艺 并
1 3 / 。 14 3 m。 d
14 3 1 m,日产 液 5 . t 8 7 ,日 产 油 2 . , 水 66 t 含 5 . % , 效 8 . , 泵 周 期 8 6 d 生 产 超 过 46 泵 79 检 9 ; 10 0d 0 的长 寿 电泵 井 4 7口, 目前 生 产 时 间 最 长 的 C 2 B 2井 为 2 5 4 d 有 地 面 驱 动 螺 杆 泵 井 3 B0- 3 。 o

采油工艺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_李宗田

采油工艺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_李宗田

采油工艺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李宗田刘应红(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工程处)摘 要 阐述了国内外人工举升技术的设备、配件、井下工具现状和相应配套软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水力压裂设计软件、新型压裂液、新型支撑剂、高砂比、端部脱砂等压裂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了调剖堵水技术和水平井、分枝井开采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的状况,以及水平井和分枝井开采的完井、井下作业、人工举升等配套技术的新进展。

经过分析对比,找出了目前采油工艺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指出了采油工艺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攻关方向,为今后提高采油工艺技术提出了合理建议。

主题词 采油工艺 人工举升 压裂 堵水 水平井 发展趋势一、 前 言石油技术的发展始终受石油价格的左右。

油价较高促进石油技术的提高,带动一批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油价较低则制约石油技术的发展。

此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研究开发实用技术成为必然趋势,而投入较多的高新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则受到制约。

90年代以来,随着发现大型优质油田的可能性减少,早年投入开发的老油田也逐步衰竭,加上世界石油价格不稳定且走势偏低,首先带来了一些高经济效益技术的发展。

作为石油开采主导的采油工艺技术,近年来受油价的影响,其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但一批新的、经济实惠的技术和成果已经转化为了生产力,进入了工业化应用阶段,并将进一步为油田的开发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二、 人工举升技术在人工举升技术方面,无论是地面举升设备,还是井下工具,国外研究的出发点都是降低采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的。

(一) 有杆采油技术作为有杆采油的主要设备,国外抽油机的发展十分迅猛。

近年来,国外研制和应用了自动化抽油机和智能抽油机。

为适应各油田不同情况的需要,国外还研制了相适应的抽油机。

例如,低矮型、前置式、紧凑型、无游梁长冲程等抽油机能够适应各种自然地理条件的需要;液压缸式、增大冲程游梁式等抽油机能够适应高含水、含砂、含石膏、含石蜡等石油抽汲和稠油、低渗透油层的开采;斜井抽油机、丛式井抽油机、双驴头抽油机、双井平衡抽油机、紧凑型抽油机等能够适应垂下井、斜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抽汲的需要;适应深井抽汲的大型抽油机的最大载荷达到2130kN,最大下泵深度达到4420m;近年来美国研制出了冲程长度为30.48m 的超长冲程抽油机以适应长冲程抽油的需要,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冲程的抽油机;为节约动力消耗,还研制应用了异相型、前置式、大圈式、轮式、玻璃钢杆、六连杆等新型节能抽油机。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井下 螺杆抽 油泵 和地 面的驱 动装置 是 组成 螺杆泵抽油装置 的两个主要组成 部分 。 其 中井下螺杆泵是 由转子 和定子组成 的 , 而 地面 的驱 动装 置则 主要是 由螺杆 泵驱动 装 置和电控箱 以及光杆卡具 和供 电系统 组成 。 其 中定 子则是 由钢制 的外套 和橡 胶制 的衬 套共 同组合形成 , 在其 内表 面是双螺旋 曲面 的, 与转 子外表面互相 组合 。螺杆泵 的_ T作 原理 ,简单的说就是在 密封室 内不 断形成 、 推移 和消失 的过程 , 在这个 过程 中 , 主要 是 产生一 种抽 吸的作 用力 , 将 地下 的石油 抽 出, 同时将 井内液体不 断的排 出。做 一个 形 象的 比喻 , 可 以把把螺 杆和所输送 的介质看 作是螺钉和螺母 的相对运 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 我 国的螺 杆泵采 油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并能够在地 貌环境复杂 的地 区得 到广泛的使用 。 本文就 以下几个 方 面对我 国 的螺 杆泵采 油工 艺进 行详细的介绍 。 1螺杆泵采油工艺 的现状 目前 我 国所 使用 的螺杆泵 采 油工 艺主 要有 : 第一 , 连续 杆配套 的采油 工艺 ; 在螺杆 泵开始工作 和停止 的过程 中, 由于其 扭转力 很大 , 很 容易导致螺 杆泵的断裂 。而使用连 续杆配套工艺则 可以有效 的避 免这一现象 , 同时还可 以减少采 油作 业 的时 间 , 大大缩短 了人力劳动 的时间 。其次 , 直驱式 螺杆泵采 油T艺 ; 在根据不 同的地形特征和 实际的采 油情况 , 在一些 岛上 进行采油 大都 使用这种 技术 , 在传统螺杆泵的基础上 , 去掉皮带传 动 的机械 部分 , 采用 立式 空 心轴 电机 直接 螺杆泵光 杆, 电机 为永磁 电机, 由专 用无刷 直流控制器进行 控制 , 大大 的提 高了采油 的 T作效率 。 第三 , 高抗扭矩抽油杆 ; 这也是在 传统 的螺杆泵基 础上研究设计 的 , 其主要 的 特点是很 大程度的提高 了抗扭 强度 , 而且使 用寿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能在作业的时 候产生较 大的预 紧力 , 有效 的防止下井时 发 生脱扣 。 第四 , 大排量螺杆泵采油工艺 ; 在采 油的后期 , 大排量螺 杆泵的使 用是很有必要 的, 它可 以有效地 稳定 后期 的采油量 , 有 效 的控制噪音 的产生和大面积 的占地 。 于此 同时 , 螺杆泵采油 丁艺还存在着 一 些需要解决 的问题 。 首先 , 油管 的锚定 工艺 ; 在螺杆泵 工作的时候 , 由于井 下泵作业过程 中产生 的扭 矩使 得油管产 生斜 扣的作用 , 所 以在采油 的过程中需要对油管 进行锚定 , 这 就需要考虑选用适当的油管锚。其次 , 驱动 装置防反转 的工 艺 ; 防反转装置 的失效会造

螺杆泵工况测试技术进展

螺杆泵工况测试技术进展

set p c s:i tlie tme s r me ta d c n r lb s d o y tm n e r to n el n a u e n n o to a e n s se i t g ain。l n . itn e me s e n nd c n r lfr g o g d sa c a ur me ta o to o
ma a e n e hn l g n h e e s r o d to o a l d a n sso i wel Thi a rr ve h v l p n g me ttc oo a d t e n c s ay c n iin frf ut ig o i fol ls y s p pe e iwst e de eo .
中图分类号 :T :A
文章编号 :1 0 —7 4 ( 0 0) 0 . 2 -5 0 03 5 21 401 90
ADVANCE OF TESTI NG TECHNO Lo GY FOR PCP BEHA VI OR
L o g , JANG Z a — ig , L U Gu —u n UO Y n I h o pn I oq a
Abta t et gt h oo o rg si ai u src :T s n c n l f por s ecvt p mp ( C i e y g r e v y P P) bh v ri tefu d t n o C rd c o ea i s h o n a o f P po ut n o i P i

黑 龙 江 大 庆 135 64 3
摘要 :螺杆 泵工况测试技术是螺杆泵采油管理技 术 的基 础 ,也是 对油井 进行故 障诊 断的必要 条件 。在 回顾 国内

螺杆泵在胜利油田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螺杆泵在胜利油田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8 6
油 气 田地 面 工程 第 2 9卷 第 1 2期 (0 0 1 2 1 . 2
d i 1 . 9 9 j is . 0 66 9 . 0 0 1 . 4 o : 0 3 6 /. sn 1 0 — 8 6 2 1 . 2 0 4
螺 杆 泵 在 胜 利 油 田的应 用及 发 展 方 向
油工艺 存在 冲毁 基础 的危险 。 由于环境条 件 限制 以
及油井 特殊 的井 身结构 特点 ,采用 螺杆泵 配套连 续
杆采油 工艺 ,并且 在造斜 部分增 加 连续杆 扶正 器进 行扶正 ,有效 地 降低 了偏 磨 故 障 ,该 区块 1 2口井 平均检 泵周期 已达 到 4 0多天 ,最 长的达 到 7 0多 3 6
强 等 优 势 在 油 田 高 成 熟期 挖 潜 增 效 的 作 用 日
趋 凸显 , 已成 为 继抽 油 机 和 电 潜 泵 之 后 的 主
胜 利 油 田 稠 油 区 块 比 较 多 ,多 属 疏 松 砂 岩 油
力攀升 方式 ,有 着更广 阔的发展 前景 。 关键词 :螺杆泵 ;采油工艺 ;系统 ;举升
左 右 ,措 施 后 ,产 量 很 快 上 升 到 4 5m。a ~ / ,最 大 时 为 8 6n / 。 产 量 增 加 的 同 时 , 动 液 面 由 原 来 . 2 a 的 10 0m 上 升 到 4 0m ,说 明 油 层 携 砂 冷 采 大 大 0 0
延缓偏 磨 ,节能 降耗 ,延长 油井免 修期 ,降低 成本
排量 螺杆 泵开 采必 将 是 未来 石 油 开 采 的发 展 方 向 。
高 ,偏 磨严重 。该 区块 位于 飞雁 滩 油 Ⅲ外 围,属滩
涂 油 田 ,地 面 环 境 恶 劣 、井 场 面 积 小 。井 场 正 对 潮 水 面 ,涨 潮 时 水 深 可 达 到 2n ,如 果 用 抽 油 机 井 采

螺杆泵智能工况诊断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螺杆泵智能工况诊断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螺杆泵智能工况诊断技术在油田的应用螺杆泵智能工况诊断技术是油田开采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油田开采过程中应用螺杆泵智能工况诊断技术,能够实现自动诊断,自动控制,无人值守,能够远程监控,防盗报警,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螺杆泵智能工况诊断技术能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安全,所以如何进一步实现智能的螺杆泵工况诊断、提高油田开采系统的生产设计和管理水平,是当下急需探索的问题。

标签:螺杆泵;智能;诊断技术前言:在油田中应用螺杆泵智能工况诊断技术,需要完善螺杆泵配套工艺,提高螺杆泵携砂能力等手段,促进油田螺杆泵采油技术水平。

虽然在现阶段的油田现场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调参不合理、不及时导致了系统效率较低,电流、套压、扭矩偏高导致了设备故障甚至发生事故。

所以技术人员应积极研究螺杆泵技术并实现在油田中的应用。

一、油井工况实时诊断系统技术原理螺杆泵智能工况诊断技术的原理是:真正实现闭环控制和准确控制螺杆泵井的动液面、电流、扭矩、套压、转速等重要参数,实现实时测量、实时诊断、在线调参以及及时处理问题。

这项技术包括的四个子系统分别是数据采集系统、跟踪系统、控制系统和远程无线监控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现螺杆泵井的动液面、扭矩、轴向力、电流、电功率、转速等工况数据的在线检测,跟踪系统需要分析数据并计算,实时跟踪螺杆泵井的工作状态,计算出它的供液情况、载荷情况、抽汲情况及变化规律,控制系统是通过变频调速器保持螺杆泵采油的工作效率,远程无线监控系统需要进行信息传输和远程控制,将油井的异常情况用短信息发送给管理者。

螺杆泵工况常见的诊断方法有电流法诊断、憋压法诊断、扭矩法诊断、液量变化法诊断这几项。

二、技术特点这项系统有很多的优点,例如,实时监测动液面,通過对动液面的监测,防止油井沉没度较低时抽空,出现烧泵现象;跟踪测量并分析电流、有功功率、动液面、供液情况等,判断结蜡、杆断、偏磨等现象的出现或趋势,根据结蜡的原因,制定热洗制度,防止断杆,及时发现偏磨,避免管漏,延长使用期限和检泵周期;优化和设计螺杆泵井的设计,采用变频自动调速或停机,减少损坏螺杆泵井;使用远程无线监控,将螺杆泵的原始信息传输到控制管理中心,信息、调参、故障报警等可实现远程控制,保存油井的工作参数等信息,方便人们的检索和查阅。

2024年螺杆泵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螺杆泵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螺杆泵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具有稳定的流量和压力传递能力。

在工业领域中,螺杆泵被广泛应用于液体的输送和加工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当前螺杆泵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螺杆泵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螺杆泵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X%,市场规模已经超过X亿美元。

螺杆泵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制药和水处理等。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相关行业对螺杆泵的需求逐渐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 应用领域3.1 石油化工螺杆泵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原油输送、炼油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化工反应过程中的物料输送等。

由于螺杆泵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它成为了石油化工企业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3.2 食品饮料食品饮料行业对卫生要求极高,所以对泵的选择也很严格。

螺杆泵由于其无脉动特性和能够处理高粘度液体的能力,成为了食品饮料生产过程中的理想选择。

常见的应用包括面糊、酱料和果浆等食品的输送。

3.3 制药制药行业对于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螺杆泵由于其无脉动、卫生和可控的输送特性,成为了制药企业的首选。

它在制药过程中常用于输送药材、液体药剂和配料等。

3.4 水处理螺杆泵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用于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环节中。

由于螺杆泵的耐磨性和抗堵塞能力,它在处理高固含量的废水中表现出色。

4. 发展趋势螺杆泵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以下是一些发展趋势值得关注:4.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的螺杆泵产品将逐渐融入市场。

例如,一些螺杆泵开始采用可变频技术,以提高能效和降低能耗。

另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性也将成为螺杆泵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4.2 环保意识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环保意识将推动螺杆泵市场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螺杆泵原理和发展趋势

螺杆泵原理和发展趋势

段落一:引言螺杆泵是一种用于输送高粘度、高浓度、高温度、高磨损、易结晶和易沉淀的介质的泵,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从螺杆泵的原理、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市场前景、应用领域、优点和不足等多角度进行详细介绍。

段落二:螺杆泵原理螺杆泵是利用双螺旋线圈的旋转来吸入和排出介质的一种泵。

螺杆泵的核心部件是双螺旋线圈,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螺旋线圈组成。

当螺旋线圈旋转时,介质随之旋转,由于螺旋线圈的几何形状和旋转方向,介质被逐渐挤压到泵的出口处,形成连续的流体流动。

螺杆泵的优点是输送介质的流量稳定,压力脉动小,适用于输送高粘度、高浓度、高温度、高磨损、易结晶和易沉淀的介质。

1、单螺杆泵单螺杆泵,顾名思义,只有一个螺旋齿轮。

单螺杆泵主要由驱动轴(也称为主轴)、螺杆(也称为回转体)、定位轴承、密封设备等组成。

主轴与动力传递装置相连接,螺旋回转体位于泵壳内并沿主轴旋转。

当驱动轴带动螺旋旋转时,被输送的流体被螺旋槽的根部捕捉,向前推进并被密封。

这样,流体在螺旋的推动下从泵的进口端,逐渐向泵的出口端移动,实现了流体的输送。

2、双螺杆泵双螺杆泵是由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旋齿轮组成的。

当一对螺旋齿轮旋转时,各槽之间的空气被封闭,形成压力来驱动流体沿槽室推进。

双螺杆泵的优点是流体输送更加顺畅,泵的工作效率更高,且噪音较低。

双螺杆泵非常适合输送容易结晶、发热、对流体脉动等特性要求较高的物料。

段落三:螺杆泵的发展历程螺杆泵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是用于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种泵。

20世纪50年代,螺杆泵开始应用于化工行业,用于输送高粘度介质。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杆泵的结构不断优化,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螺杆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环保等领域。

段落四:螺杆泵的技术特点1高效节能:螺杆泵的输送效率高,能够将介质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同时也能够节省能源。

螺杆泵采油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螺杆泵采油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221CPCI中国石油和化工石油工程技术螺杆泵采油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廖 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安全环保科 宁夏银川 750006)摘 要:自20世纪中期法国学者RenMoineau获得第一个螺杆泵的专利之后,螺杆泵采油技术发展迅速。

螺杆泵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油气田开发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概述了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原理及优势,重点分析了针对我们油田地质特征螺杆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对我国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于我国采油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螺杆泵 采油 现状 趋势1 引言上世纪30年代发过学者成功的发明了螺杆泵并申请了第一个专利,近年来随着众多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螺杆泵采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螺杆泵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从重油已经发展到了大排量井及排水采气井中。

这逐渐显示出了螺杆泵正想着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螺杆泵作为一种机械采油设备,我国在设备的制造以及工艺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加拿大等国外众多学者自主研发了扬程在500m-2000m 之间的一系列螺杆泵产品,并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我国在螺杆泵采油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各项技术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大规模的形成了螺杆泵采油系统,且自主研发出一系列的排量为2-240m 3/d ,扬程为500m-1800m 的螺杆泵产品。

目前该项产品已经在各大油田的采油事业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 螺杆泵工作原理及特点2.1 螺杆泵的结构目前成功研发出取得不错效果的采油螺杆泵主要有如下四种结构:(1)采油单螺杆泵。

单螺杆泵的结构最简单,也是国内外井下采油中最主要的一种结构。

这种螺杆泵在工作时的扭矩是采用抽油杆所传递。

因此,在当井底排量很大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深井采油。

所需要的动力主要由电动机和马达提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杆泵采油技术新进展
《World Oil》2000年3月号报道了有关螺杆泵采油的几项新成果,下面对其作一简要介绍。

1、新型螺杆泵定子
加拿大Weatherford公司正在研制与试验一种壁厚均匀的橡胶定子技术。

该技术在提高螺杆泵的耐久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方面前景可观。

正在稠油井中进行6台泵现场试验,运行时间最长的达8个月。

生产常规螺杆泵定子时,橡胶注入在厚壁钢管中,形成一个双内螺旋。

这种结构曾被认为是生产定子最经济的方法。

但在螺旋最宽的部分,热量容易聚集,有可能导致定子过早失效。

而这种壁厚均匀的新型橡胶定子具有以下特点:
1) 良好的散热特性—橡胶在较低温度下运行,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且定子橡胶件因应力或磨损造成的损坏也较少。

2) 均匀的橡胶膨胀—由于橡胶厚度均匀,橡胶膨胀时也很均匀。

因此,在用于磨蚀性环境时,更便于选择合适的转子尺寸。

3) 较宽的适用范围—可用于含较高浓度芳香族化合物、C0
2和H
2
S的井以及
高温井中。

该系统额定压力较高。

常规的螺杆泵依靠转子和定子间的过盈配合产生密封,而壁厚均匀的定子与转子间的过盈配合量小,能更好地配合,因此泵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这就意味着泵可以设计得更短。

2、防漏盘根盒
R&M Energy Systems公司研制出一种可用于螺杆泵驱动头的新型盘根盒。

该新型盘根盒可以与各种驱动头相配用。

盘根盒采用专用记忆型编绳填料,密封效果非常好,且绝不会变形。

与其他类型的环保密封装置相比,此盘根盒维护简单且易于安装和保养。

这种驱动头盘根盒装有一个外部环保收集罐,如果填料开始泄漏,此罐可以将漏失的井液重新引入安全位置。

当卸掉顶驱的机械部件进行检修时,可将盘根盒完全拆开,以保持井口压力。

为确保安全,还可采用防污染盘根盒接头(APA)检漏和开关装置防止盘根盒发生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