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与禅
《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但最初茶是作药用的,神农尝百草用之解毒。
后逐渐成为皇室贵族的特权饮料,至晋隋才在民间普及。
陆羽于公元760年隐居湖州苕溪,闭门十余载著述《茶经》,影响天下声名海外,世尊为茶圣。
陆羽是弃儿,被竟陵笼盖寺住持僧智积收养,壮年后与僧人皎然结忘年之交。
皎然是中唐著名学僧,传世文集10卷,诗文中多处提到与陆羽的友情,以及共同采茶、制茶和品茶。
所以,陆羽的茶文化思想吸收了许多佛家思想。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
“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
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慧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
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
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惟许饮茶。
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
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品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
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静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
”这里青藤讲的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
我以为陈继儒强调的“一人得神”和张源讲的“独啜日神”更近茶道之道。
论茶道,近代日本似乎更有心得。
茶自唐代传入东瀛,至十五世纪僧人珠光奠定了一套简单朴素的茶道仪式,十六世纪经千利休进一步完善,坚定确立了闲寂、枯淡的茶道美学观点,并使之升华到民族艺术的高度。
日本是岛国,偏安一隅,民族单一精致,善于吸收、总结、沉淀、堆积和挖掘。
而且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像中国茶道受儒道释三位一体的综合影响,而最终归于“中庸”平和。
日本茶道由僧侣引进,始终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自宋代禅宗东布,更使茶、禅融会贯通,达到“茶禅一味”的三昧之境。
禅和茶道对日本文化影响至深,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致答辞中,贯穿全篇的就是一个深深的“禅”字,当论及茶道时他说:“‘和敬清寂’的茶道所崇尚的‘闲寂与空虚’,当然蕴含着心灵的丰厚。
极其狭隘简朴的茶室反而内藏着无边的广阔与无限的优丽。
”最后论及虚无,他写道:“道元的四季歌题为‘本来面目’,虽歌咏四季之美,实与禅相通。
”
品茶的确是一种美的景致,茶道的确含有深刻的文化精髓,而茶与禅的确有着一种浓稠得剪不断化不开的千丝万缕的情结。
我们不妨静下心,暂且从一天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让心灵步尘赵州和尚一并“吃茶去”。
茶、禅、佛
佛教的原始教义是厌恶人身,鄙薄生产劳动。
僧人的生活来源是依靠乞讨和施主的布施,魏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时因社会动荡造成大量游民僧人流入寺院。
无寺可居的游民就成了游僧。
至禅宗三祖僧璨早在对道信传法时讲授:"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偌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说明再肥硕的地,无人耕种也就没有收获。
在他的影响下,僧人们开始实行"作"、"坐"并举,这是革命性的创举,僧人们除了打坐外还需劳作,以劳动解决吃饭问题。
因而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制作名茶、饮茶等就融入佛事活动。
坐禅,作为佛教僧人的修行方法,要求独自一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还规定过午不食,不饮酒不食荤,于是既能提神醒脑、又有清性修行的作用。
茶成为僧人必不可少的饮料,饮茶有助于参禅、面壁省悟的神妙功能,为很多僧人所认可。
唐代《封氏闻见录》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 又唐诗人杜牧的:"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生动描写了老僧煮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
饮茶与佛教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古书记载唐宋的古寺都设有"茶堂"、"茶寮",僧人们都在这里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啜饮香茗,法堂左上角悬挂着"茶鼓",击鼓招集众僧饮茶。
宋林逋《西湖诗春日诗》中的"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和《宋诗钞》陈造的诗句"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锗斫城",描写了茶鼓声下寺院的幽雅意境。
寺院中专事烧水煮茶、献茶款客的叫"茶头",还有"施茶僧"专为游人惠施茶水,寺院茶也有不少名目,如供奉佛祖的"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啜饮的"戒腊茶",全寺僧人共饮的"普茶"。
僧人早起先饮茶后佛事,每天需在佛前供茶,供茶、点茶、点汤后来均纳入佛教的仪规。
专以茶汤开筵的称之为"茶汤会"。
每逢佛教的节日,或朝廷钦赐丈衣、锡仗时则举行盛大的茶仪。
到宋代仪茶敬佛,发展成为"茶百戏",即以茶为媒介在茶汤中进行各种表演,宋代的斗茶也十分时兴,斗茶由品茶发展而来,在茶宴上,僧人、施主、香客
通过品饮、鉴评决出茶叶质量的高低,故又称"茗战"。
后为决出进贡朝廷的上品茶,斗茶风遍及各地。
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位"由此产生。
茶与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
饮茶需心平气静,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逸。
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
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茶事过程中,如碾茶时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水",点茶时的提壶三注和啜饮时观色、闻香、品味,都包涵了体味领悟自然的真谛,并以此领悟佛性和超凡脱俗的意韵。
唐代轰动一时的禅宗"赵州吃茶去",正是茶禅一味的表现。
说的是河北赵州有一禅寺,寺中一高僧名从念禅师人称"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乎?" 答:"曾到。
"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
"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何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赵州又说: "吃茶去"。
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答,正是反映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或没来过,或者相不相识,只要真心真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进入"茶禅一位"的境界。
正所谓:"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静心境;唯是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
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又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揭,不如吃茶去。
” 茶禅一味
外露地。
内露地。
松风。
茶铫。
悬泉。
飞瀑。
本来无一物,柳绿花红。
无。
和、敬、清、寂。
爱、如、脱、落纯一无杂的三昧境。
一期一会。
本来面目,露地。
无。
梦。
默。
松风。
如是。
忘路。
吃茶去。
莫妄想。
放下着。
柳绿花红。
本来面目。
平常心是道。
好事不如无。
不风流处也风流。
百尺竿头更进步。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