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

合集下载

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课件

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课件
古代科技的传承
汉字在古代科技的传承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古代的医学、数学 、天文学等领域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录的。
古代教育的基石
汉字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基石,古代的童蒙读物、四书五经等都是用汉 字编写的,通过汉字,人们可以学习到古代的知识和文化。
汉字与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的载体
汉字是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现代的文学、艺术、科技 等领域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
甲骨文的释读
甲骨文的释读是研究甲骨文的关键,通过对比研究 ,可以推断出甲骨文的意义和读音,为理解古代社 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金文
西周金文
金文是西周时期的一种文字形式,主要刻在青铜器上,因此也称为“钟鼎文” 。金文的书写风格与甲骨文有所不同,更加规范和优美。
金文的释读
金文的释读相对于甲骨文要容易一些,因为金文的字数较少,同时有大量的青 铜器作为载体。通过释读金文,我们可以了解西周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目录
• 汉字的起源 • 汉字的形成 • 汉字的发展 • 汉字的现代化改革 • 汉字的文化价值 汉字的教学和应用01
汉字的起源
Chapter
汉字的起源传说
01
传说一:仓颉造字
02
传说二:伏羲画八 卦造字
03
传说三:神农氏结 绳造字
04
传说四:沮涌氏刻 划甲骨文
汉字的创造者
拼音化改革的过程
拼音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采用拼音方案,将汉字转换成拉丁字母 的拼音,以便于拼读和口语交流。
拼音化改革的影响
拼音化改革使得汉字能够更方便地被发音和朗读,有利于提高汉 字的普及率和交流效率。
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分离
手写体与印刷体的背景
在古代,手写体和印刷体是统一的,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两者 逐渐分离。

汉字起源与发展(完美版)ppt课件

汉字起源与发展(完美版)ppt课件

少年阶段
• 甲骨文 最早距今3300多年 • 金文 商代中后期到汉代铁器兴起 • 大篆 西周晚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
该阶段的特点是随着早期国家的发展,初期的 像形文字开始由稚嫩变的成熟,字形复杂程度和文 字数量与之前相比都有较大的飞跃,形成了系统。
16
公元前1318年,商朝第10代君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已知的甲骨文与金文最早年代都从此算起。
• 甲骨文
发现并第一个进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学者王 懿(yì)荣(1845-1900年)。
迄今发现有甲骨文的甲骨共15万多片,包含单字 具备书法的三个 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 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 汉字的“六书”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注、假借),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原始图画文 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29
与汉字叔叔齐名的还有被称为汉字阿姨的瑞典人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中文名叫林西莉),她著有《给孩子的汉字王国》。
与汉字相关的中国古代发明
古代中国人为寻找比竹简更方便又廉价的书 写材料,最初用废旧麻绳、破布、织丝遗留的残 絮等材料制做原始纸张。公元105年(东汉年间), 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现代意义的纸张。
1
汉字演化过程
幼童阶段(甲骨文之前的高度抽象符号) 少年阶段(甲骨文至秦始皇统一文字前) 青年阶段(秦始皇统一文字至近代结束) 成年阶段(现代、未来)
2
本PPT只从考古实证的角度介绍汉字起源,不谈结绳记事、八卦、河图洛书等缺乏科学根据的说法。
幼童阶段
最早和字数最多的古文字刻符:
• 贾湖刻符,距今8000多年 • 双墩刻符,距今7000多年
由于汉朝时文化的空前统一与发展,“汉人”、“汉字”的称法深 入人心,并沿用至今。

第二讲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课件

第二讲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课件
甲骨文的特点: 1、数量多,结构复杂(各种造字法齐备,包括最复杂 的形声),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甲骨文的特点: 2、图画特征比较明显,笔画具有细而长、平直、方折
汉字的最早起源: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
今天在西安半坡村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发现的刻在陶器上 的一些记号,是至今见到的最早的原始汉字材料。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在字形上更匀称。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小篆的特点: 字形统一; 结构定型; 字体竖长方形; 图画性进一步减弱,符号
性增强。
小篆的诞生标志了汉字的统一(此前六国有自己的字 体),汉字的形式从此开始定型。
楷书书法家:
魏晋时期的钟繇和王羲之 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 中唐的颜真卿 晚唐的柳公权 元代的赵孟頫。
(六)、草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章 草 : 与 汉 隶 相 应 的 草 书
今 草 : 与 楷 书 相 应 的 草 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中国文字的发展》课件

《中国文字的发展》课件

金文的诞生
金文是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使 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字。
铭文的传承
金文在青铜器铭文中得到广泛 应用,并对后来的字体及书法 形成了重要影响。
书法的开端
金文的变化和发展为后来丰富 多样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
IV. 谷音之变和简化字的产生
• 在谷音之变的过程中,汉字的读音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和演变。 • 简化字的出现旨在提高写作效率和方便传播,同时引起了一系列讨论和争议。 • 简化字的大规模推行对汉字表达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2
铅字印刷
铅字的使用使得印刷业得以进一步发展,为印刷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3
பைடு நூலகம்
电子印刷与数字化技术
现代电子印刷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汉字的传播和使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VIII. 现代汉字的组成和结构
部首
汉字的基本构造单元,表示 字义类别
偏旁
汉字中含有的其他组成部分, 形象地描述字义的构成
兼容字体
兼容不同字体,确保字体在 各种环境中的可读性与一致 性
IX. 中文字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篆书体
角角分明的线条,正方形的结 构,展现古老、庄重和独特的 气质。
楷书体
工整、简洁、舒展,被广泛应 用于书法和印刷等领域。
宋体
现代汉字印刷体中最常用,以 简洁、工整和易读性受到广大 群众的好评。
• 汉字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如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也得到了广泛的 传播和应用。
•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演变和 改良。
• 如今,汉字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符号之一,享有高度的认可和重要性。
VII. 造字技术的演进
1
木刻印刷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楷书,是汉朝未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 北朝,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体。楷书点画形态 丰富,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由于它 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 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历代许多书法 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
10
汉字的演变 ⑦
由繁趋简
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 字体,三国和晋朝以来流行。这种字体写起来 比楷书便捷,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所以很受群 众喜爱,行书中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但是很难有一个 截然分开的界限。
.
11
汉字的构造
汉字的构造单位:笔画 偏旁、

笔画是书写楷体字时不停顿不提笔一次写 完的连续不断的线段。
偏旁是合体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也称部 件、部首。汉字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周围 、中间都可以称偏旁。
汉字的构造方式:六书 。
.
12
“六书”是前人分析汉字的结 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其中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转 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
.
34
2.你认为汉字将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
为什么?
参考内容:
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 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 、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 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 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 有汉字那种独一无二的魅力。
.
35
3.你认为现在的书刊中常常有汉字夹字母的情况
便把“田”、“力”二字合成新字,表示男性的意思。由此我
们也可以见到中国已进入农耕社会,耕种是当时男性的主要工
作。
“女”字不是会意字,但从“妇女”的“妇”字,我

《中国汉字文化》课件

《中国汉字文化》课件
、留学生等途径。
汉字在海外的传播过程中,对当 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对 东亚地区的文化、教育、政治等
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字对其他文字的影响
汉字对其他文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字的构词法、语法结构 等方面。例如,日语、韩语和越南语等语言中存在大量汉字 词汇和构词法,这些语言在书写和表达方式上也受到了汉字 的影响。
传统手工艺
汉字在传统手工艺品中也有广泛应 用,如剪纸、刺绣、木雕等,体现 了汉字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汉字与现代文化
现代传媒
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汉字在电 影、电视、网络等领域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
重要工具。
文化产业
汉字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出版、广告、设计等领域都 离不开汉字的艺术表现和创意发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独体 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 的意义,如“明”、“
休”。
形声字
由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 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 组合而成,如“河”、
“钢”。
汉字的特点
01
02
03
04
表意性
汉字主要通过图形和符号来表 达意义,而不是直接表示语音

复杂性
汉字结构复杂,数量庞大,学 习和书写难度较高。
文化传承性
挥。
国际影响
汉字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越 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和了解 汉字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和相互理解。
04
汉字的传播与影响
汉字在海外的传播
汉字在海外的传播历史悠久,最 早可追溯至汉代。随着丝绸之路 的开通,汉字逐渐传播到中亚、
东南亚等地区。
汉字在海外的传播形式多样,包 括官方派遣使节、佛教文化交流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 过程,其中涉及到社会、文化、政治 、经济等多种因素。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代表作品
李斯的《泰山刻石》、唐代李阳 冰的《三坟记》等。
隶书
起源与发展
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逐渐流行于汉代。隶书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古代文字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因其字形扁平、书 写方便,逐渐替代了篆书成为官方文书。
特点与风格
隶书的笔画平直,字形方正,结构严谨。不同地区的隶书 风格略有差异,如秦隶较为粗犷,汉隶则显得秀美。
03
代表作品
唐代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等。
行书与草书
行书与草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草书则是在篆书和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行书和草书都是为了满足快 速书写和表达情感的需要而产生的。
行书的特点是笔画连贯流畅,字形较为潦草,能够快速书写并表达出动 态感。行书在魏晋时期逐渐流行,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间。
对于汉字文化价值的认识与思考
01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中国 古代文化的载体,也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02
汉字的形态、音韵和语义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其他文
字无法替代的。
汉字文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对世界
03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汉字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应用和 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汉字需要不断进 行规范化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和人民。
应当加强对于汉字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推 广,提高公众对于汉字文化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培养更多的汉字文化传承人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总结与思考
对于汉字演变的总结与回顾

汉字起源与发展PPT(完美版)

汉字起源与发展PPT(完美版)

• 陶寺刻符
距今约4500年,陶罐上用毛笔蘸红色朱砂写出的“文”字。
(与甲骨文中几乎无异)
在甲骨文之前,字符更多的应该是写在兽皮、竹板上,但中国中东部湿润的气候非常不利于这些材料的留存。
• 二里头刻符
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700年,共发现字符24个,全部为陶文,尚 未发现甲骨文或其它字符。
相信随着更多古代遗址的挖掘,甲骨文之前的汉字演化过程将越来越清晰。
• 甲骨文
发现并第一个进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学者王 懿(yì)荣(1845-1900年)。
迄今发现有甲骨文的甲骨共15万多片,包含单字 超过4500个,已释读出的超过2800个。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 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 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 汉字的“六书”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注、假借),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原始图画文 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左上为张嘴鸣叫的头部,中上为翅膀。) 4排3列:日
距今8000多年,共17个字符(另有4例疑似)
从广义上来讲,贾湖刻符是汉字最原始的形态。从狭义上来讲,贾湖刻符是汉字最早的雏形。
特别介绍: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经炭14、 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其中重大发现 包括: ➢ 世界最早的文字符号。共17例,龟甲上9例,骨器
大汶口(5000年)
半坡 (6000年)
双墩(7000年) 贾湖(8000年)
龙虬庄(4500年)
柳林溪(7000年)
杨家湾(6000年)
庄桥汶(5000年)
从8000多年的贾湖刻符到4000多年的柳湾、丁公刻符,呈现明显的辐射状。但准确的来说,汉字仍然是属于多源头的。

《汉字的起源》课件

《汉字的起源》课件
航天技术
在中国的航天领域,汉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时需要使用各种指令和操作手册,而这 些信息的传递都离不开汉字的记录和识别。同时,地面控制中心与航天员之间的通信也依赖于汉字的传 递。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经 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 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现 代汉字的形态。
02
伏羲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创制八卦 ,教民渔猎,被认为是汉字的
创造者之一。
03
神农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创制“结 绳记事”,被认为是汉字的创
造者之一。
历史上的汉字改革者
03
周宣王
李斯
许慎
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推行“籀文”,对 汉字进行了规范和统一。
秦代丞相,推行“小篆”,统一了战国时 期各国不同的文字。
东汉学者,著《说文解字》,对小篆进行 了系统的解释和规范。
现代汉字标准化工作
简化汉字
数字化汉字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简化汉字,以减 少汉字的字数和笔画,方便学习和使 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汉字 成为主流,实现了汉字的计算机输入 、存储、传输和输出。
规范汉字
制定《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 汉语通用字表》等标准,对现代汉字 的字形、笔画、结构等进行了规范。
小篆的书写风格优美,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隶书
隶书是秦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新 字体,其特点是笔画平直、结 构紧凑。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文字书 写方式的变革,提高了书写效 率,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隶书的风格多样,既有规整的 刻石隶书,也有潇洒的竹简隶 书。
楷书
楷书是唐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字 体,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
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代表人物
夏朝伯益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大篆
大篆
石鼓文
大篆
小篆
起源
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发展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特点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代表人物
秦桧
影响
改变楷体印刷困难,加强书籍的印刷和文化的传播,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隶书
草书
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在魏晋之际最为盛行
发展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后发展出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是草书的特点。
代表人物
崔瑗、张旭、王羲之
毛笔的发明
隶书
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划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
秦隶与汉隶
汉隶《张迁碑》
秦隶
仍存小篆的形体,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
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PPT课件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PPT课件

“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 而成;
14
二、汉字的演变
15
二、汉字的演变
毛泽东草书《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6
(六)楷书
二、汉字的演变
17
二、汉字的演变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 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 、“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 、“赵体”(赵盂附)等。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10
二、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 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yì)山刻石》
秦皇
11
(三)小篆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52
53
54
55
三、汉字的分类
4、会意字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 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 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 “角”分开来字达;
二、汉字的演变
12
二、汉字的演变
(四)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 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 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到了汉代,隶书发 展到了成熟阶段, 汉字的易读性和书 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把小篆弯曲 的线条改为平直的 笔画字体进一步简 化书写变的简便但 同时使古汉字的象 形程度大为降低.形 体扁方而规整。

汉字 知识 ppt课件

汉字 知识 ppt课件

涵和表达方式。
06
汉字趣谈
汉字中的趣味故事
01
02
03
汉字的起源
讲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 程,包括甲骨文、金文、 小篆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和 发展历程。
汉字的构造
解析汉字的构造原理,介 绍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等造字方法,以及汉字 部首的含义和作用。
汉字的简化
介绍汉字简化过程和简化 方法,包括形声简化、同 音异形简化等,以及简化 汉字的优缺点。
详细描述
汉字读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不同的声母和韵母组合以及声调的变化可 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此外,汉字读音还受到方言、历史演变等因素的影响,因 此有些汉字存在多音字的现象。
汉字的字形
总结词
汉字字形是汉字知识的核心,了解汉字的字形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和记忆汉字。
详细描述
汉字字形由笔画组成,不同的笔画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汉字。 此外,汉字字形还受到书写规范、字体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有些汉字的字形可能略有差异。
甲骨文和金文的发现
商代和西周时期,人们将文字刻在龟 甲和兽骨上,形成了甲骨文;而金文 则出现在铜器上。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从图画文字演变为线条文字,形成了 甲骨文和金文,最终演变为小篆。
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
小篆逐渐简化,形成了隶书;隶书进一步简化,形成了楷书。
用汉字。
异体字与规范字
异体字指的是音义相同但字形不 同的字,而规范字则是指被官方 认定为标准的字体。了解异体字 与规范字的关系,有助于避免书
写混乱。
错别字与正字
错别字是指书写错误的字,而正 字则是指正确的标准字体。纠正 错别字,使用正字,是汉字规范

汉字起源与发展 PPT

汉字起源与发展 PPT

该阶段的特点是经过岩画、陶画的孕育之后,具有高 度抽象特点的象形文字诞生并缓慢成长。该阶段文字符号 因地域或年代而异,但又存在前后继承,或相互学习和影 响,部分文字符号与甲骨文比较,或一致,或成为其雏形。
另有“大汶口符号”和“骨刻符”,因前者更接近图画,后者则捡自荒野,因此不做为汉字源头进行介绍。
丁公(4200年)
• 贾湖刻符(婴儿期)
解读: 1排1列:目 2排1列和2排4列:一,2排2列:二,2排3列:八 1排4列:十,1排2列:廿(niàn) 3排1列:鹤(左上为张嘴鸣叫的头部,中上为翅膀。) 3排2列:门,4排3列:日 3排4列:乙(刻在疑似印章上,可能为该氏族的姓。)
距今8000多年,共17个字符(另有4例疑似),已知含义的11个
汉字演化过程 幼童阶段(甲骨文之前的高度抽象符号) 少年阶段(甲骨文至秦始皇统一文字前) 青年阶段(秦始皇统一文字至近代结束) 成年阶段(现代、未来)
幼童阶段
最古老和最多的文字刻符:
• •
贾湖刻符,距今8000多年 双墩刻符,距今7000多年
其它文字刻符:柳林溪(7000年),半坡(6000年),姜寨(6000年),杨家 湾(6000年),庄桥坟(5000年),龙虬庄(4500年),陶寺(4500年),柳湾刻 符(4300年),丁公(4200年),二里头(3700年)……这些刻符很多都比 传说中仓颉造字的年代更久远。
该阶段的特点是随着早期国家的发展,初期的 像形文字开始由稚嫩变的成熟,字形复杂程度和字 符数量与之前相比都有较大的飞跃,形成了系统化。
公元前1318年,商朝第10代君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甲骨文与金文大至最早年代都从此算起。
• 甲骨文
发现并第一个进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学者王 懿(yì)荣(1845-1900年)。 迄今发现有甲骨文的甲骨共15万多片,包含单字 超过4500个,已释读出的超过2800个。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 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 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 了。汉字的“六书”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原始图画 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 界记忆名录》。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楷书
楷书是隶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 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
楷书具有工整、美观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书法、印刷、出版等领域。
楷书在唐代成为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字体,后逐渐成为现代汉字书 写的主要字体之一。
03 汉字的构造方式
象形字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方式,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例如“日” 、“月”、“山”。
指事字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上”、“下”、“一”、“二”。
会意字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 达意义。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 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 意义,例如“男”、“女”、“明” 、“森”。
形声字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
详细描述
形声字是最晚出现的汉字构造方式,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例如“河”、“泡”、“洋” 。
04 汉字的艺术风格
、结构清晰。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之间的书体,其特点是 书写流畅、字形多变。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汉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 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演变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卜辞等,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金属器物(如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规 整、美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每一个字的规范形体:
用线条写成站立的长方形:
.,
26
5、隶书
是汉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末,沿至三国。又 称“汉隶”、“佐书、“八分”等。早期的隶书保 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的笔法增多,这成 为隶书字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隶书的出现,为后 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 重要的转折点,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
8
八卦,是由和两种最基本的符 号组合而成的八种图形。—代表 阳,– – 代表阴。用这两种基 本符号的不同组合,代表各种自 然现象乃至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 以及相互转换。
.,
9
3、仓颉造字说
先秦典籍中记载,汉字是黄帝史官仓颉创造的。 《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 也。”
.,
10
3、省略。隶书有时直接省 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
32
4、将篆文相同的偏旁分解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
.,
33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 隶书完全抛弃了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汉字变
成抽象的记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 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隶变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文字 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文字格局,并为楷书的 产生奠定了基础。
汉字形体 演变
隶楷字 阶段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
视频182
三、汉字形体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
19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时 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又 比较成熟的文字。
.,
20
甲骨文的特点:带有浓重的原始绘画意味
形体未定形,异体字繁多
.,
36
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
欧阳询《九成宫》
37
8、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 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 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 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 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 的叫“行草”。
.,
29
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 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 丧失,变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
.,
30
隶变的表现
1、改曲为直。将篆书圆转相连的线条变为方折笔画, 字形变得方正平直。
.,
31
2、省并。对一些繁复的笔画乃至部件加以省并、简 化。
.,
27

波磔
东汉《史晨碑》(局部)
.,
28
隶书体态扁平,字形“八”字分散,呈现出一种动态 美:
秦代的隶书叫“秦隶”,也称“古隶”。 汉代的隶书叫“汉隶”,也称“今隶”。 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隶变是汉字发 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 岭,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变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
.,
24
4、小篆
是秦朝通行的文字,又称“秦篆”。 战国时期,中国各地文字异形;秦始 皇统一中国之后,对文字加以整理和 简化,在“大篆的基础上,规定了一 种标准字体,这就是“小篆”。秦朝 的这一统一全国文字的重要措施,对 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
25
小篆笔画圆转,符号性大 大增强,还保存着一定的象形 意味。
.,
3
2)苏美尔楔形文字
图: 苏美尔楔形文字:公元前32世纪出现在美索不 达米亚。
.,
4
3)中国甲骨文字
图:甲骨文字:又称殷文、卜辞,出现于公元前14世纪。 (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
பைடு நூலகம்
.,
5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1、结绳说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 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汉代郑玄《周礼注》曰:“结绳为约,事大,大结 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课程:古代汉语 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
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关于汉字起源的传
说,掌握汉字来源、通过汉字形体的演 变 ,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线索,掌握 “隶变”。
教学重点、难点:形体演变的过程;“隶变”。
.,
2
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1)古埃及圣书字
图:埃及圣书字:公元前3100年前后古代埃及的圣书铭刻文字。
龜 牢
.,
21
2、金文
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金文的象形度仍然比较高,但 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
.,
22
金文的特点: 仍有较重的原始绘画意味:
大盂鼎铭文(局部)


形声字大量增加:


.,
鑑 或 國
23
3、大篆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大 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 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 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 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 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 的基础。
这一传说到了汉代,仓颉造字被极力神化。 《论衡·骨相》:“仓颉四目。”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鬼夜哭。”
.,
11
仓颉
.,
12
二、汉字的起源
1、原始图画 汉字是从原始图画发展而来的。宋代郑樵《通
志·六书略》:“书与画同出。”即汉字和图画共出 一源。
.,
13
汉字起源于图画,但图画并不等于汉字,只有 当图画具有了一定的读音和意义时,才能真正成为汉 字。《古文字学导论》: “汉字的起源是图画”。
.,
34
6、草书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 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
今草
.,
狂草
35
7、楷书
汉朝末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完全 成熟于隋唐,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点画形态丰富, 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楷 书”,又叫“正书”、“真书”。历代许多书法家 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
6
据此:结绳是神农或神农 以前上古时期的一种记 事方法,以绳结的大小 约定事的大小,以绳结 的多少约定物的多少。
.,
(结绳记事图)
7
2、八卦说
《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 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
14
2、刻划记号 已经发现的可能跟原始汉字有关的记号资料,主
要是原始时代遗留下来的器物上的符号。
西 安 半 坡 陶 符
.,
15
• 汉字的演变.flv
.,
16
三、汉字形体演变
汉字形体 演变
古文字 阶段
今文字 阶段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
视频172
二、汉字的发展
古汉字 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