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教案最全版
2013人教版选修1《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word学案.docx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导学案)主备人:张县鹏审核:高二历史组1、理解明治维新的政权前提条件2、识记倒幕运动的过程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1、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哪些社会问题?2组(1)的腐朽统治,导致日本(2)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严重动摇了幕府统治的经济基础。
(3)事件和《条约》的签订,使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总之,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忧患,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教师过渡)随着日本民族危机的加深,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当时幕府统治者对内对对外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呢?(对内对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
随之,一些中下级武士采取了什么行动?2、根据以上内容归纳“尊王攘夷”运动的原因、标志分别是什么?联系课本P110内容及上节课所学知识思考“尊王攘夷”运动的参加者都有谁?“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尊攘派”为了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都进行了哪些活动?“尊王攘夷”存在什么局限性?“尊王攘夷”运动的结果呢?3组(1)原因:①②(2)标志:(3)参加者:(4)含义:(5)活动:①②③(6)局限性:(7)结果:(教师过渡)“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以后,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要想实现富国强兵,单纯“攘夷”是不行的,只有倒幕,推翻幕府的统治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3、倒幕运动兴起的原因、领导者、根据地分别是什么?倒幕运动结果呢?4组(1)原因:①②(2)领导者:(3)根据地:(4)结果:大政奉还①背景:倒幕派:加紧倒幕运动,准备讨伐幕府。
密切同的关系,争取获得的支持。
幕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借口,保住。
②概况:1867年10月,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史称“”。
(教师过渡)“大政奉还”以后,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了,便德川幕府实际上仍然控制着国家政权,还拥有庞大的领地和人数众多的军队,对外照旧可以代表国家,所以说“大政俸还”只是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标志。
20-21版: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创新设计)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课程标准 学习要点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重点:“尊王攘夷”转变为“武装倒幕”的原因及倒幕武装迅速击败幕府的原因。
2.难点: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的原因。
“尊王攘夷” 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2)直接原因: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2.概况(1)标志:1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了幕府当权者。
(2)口号:“尊王攘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3)基础:中下级武士是主要参与者,得到了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也纷纷响应。
(4)活动⎩⎨⎧①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
②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船只等。
③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抗击西方侵略者。
3.结果——失败(1)原因主观上对幕府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客观上 幕府军队和西方列强的围攻(2)标志:1863年8月,幕府在京都发动政变,严厉镇压尊攘派。
“尊王攘夷”口号提出的原因(1)经济: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这一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
(2)政治:人们对幕府失去了信任,资产阶级力量弱小,领导运动的是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下级武士。
(3)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尚未产生,中下级武士只能树立起比幕府地位高并且为封建势力所承认的天皇的权威。
倒幕运动的兴起1.背景(1)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
(2)有识之士要求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
(3)全国许多地区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严重动摇着幕府统治。
2.领导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3.根据地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强藩。
4.大政奉还(1)背景⎩⎨⎧①倒幕派:加紧倒幕运动,准备讨伐幕府。
密切同英国的关系,争取获得天皇的支持。
②幕府:为消除倒幕派的讨伐借口,保住实际权力。
(2)概况:1867年11月,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却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特别要注意的是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
高中历史选修1《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教案高中历史选修1《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尊王攘夷”:识记尊攘派、高杉晋作、“奇兵队”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
2、倒幕运动的兴起:识记“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倒幕根据地西南四强藩;“大政奉还”。
3、戊辰战争:识记“王政复古”、“辞官纳地”;伏见、鸟羽战役;“戊辰战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理解“尊王攘夷”运动为什么会发展为倒幕运动?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2、通过问题探究、图表分析和比较,分析倒幕运动的成功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对日本近代化乃至亚洲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民族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增强国民潜在的爱国主义热情。
2、体会时代风云人物的魄力、人格魅力、坚韧毅力等品质。
3、伏见、鸟羽战役是明治维新的转折性战役,使学生认识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教学重难点重点:“尊王攘夷”为什么会转变为“武装倒幕”? 倒幕武装为何能迅速击败幕府?难点:西南强藩为什么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采用故事导入法:1861年6月初,时值太平天国革命正处于高潮中,有一位日本人逗留在上海,他亲眼目睹了中国政局的变动,也看到了外国舰炮的厉害。
他感慨地说: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
即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
因循苟且,空渡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该年8月,他一回到长崎,就自作主张匆忙代表本藩与荷兰商人草签了购买军舰的协定,这不仅为藩里拒绝,还被传为一时笑柄。
这位日本人是谁呢?他就是日本尊攘派和倒幕派的著名领导人高杉晋作。
由此进入新课学习。
一、“尊王攘夷”:1、兴起的原因:暗杀井伊直弼的“樱田门事件”(1860年)。
1858年6月,井伊直弼出任在幕府中掌握实权的大老一职。
8.2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学案(人教版选修1)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情境资料1868年1月3日,明治政府发布王政复古令。
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维护其领地和权力,企图负隅顽抗。
1868年1月27日,德川庆喜的部队抵达鸟羽、伏见。
明治天皇令大村益次郎出击。
大村益次郎亲率5000 名用精良的英国武器装备起来的政府军,趁夜色冲出南门。
在鸟羽、伏见两地之间占据了有利地形,架起了巨炮、机枪……时间是后半夜了,德川从梦中醒来,只觉凉气袭人,忽听一声炮响,接着是连续不断的大炮轰鸣与机枪的吼叫。
炮声隆隆,火光冲天;刀光剑影,杀声震天,从深夜一直打到天明,德川庆喜的军队被政府军打得人仰马翻,死伤过半。
政府军初战胜利为推翻德川幕府在各地的统治铺平了道路。
Ⅰ课前自主学习【基础达标】万丈高楼平地起,请你夯实地基一、“尊王攘夷”1、原因⑴根本原因:日本加剧。
⑵直接原因:幕府、对内镇压。
2、概况⑴标志:1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
⑵口号:“尊王攘夷”,即,赶走外国侵略者。
⑶基础:是主要参与者,得到部分的支持,富农、和商人等也纷纷响应。
⑷活动①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
②袭击西方国家商人和、船只等。
③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
3、失败原因⑴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⑵幕府军队和的围攻。
二、倒幕运动的兴起1、背景⑴运动失败。
⑵有识之士要改变日本现状,实现。
⑶全国各地和市民暴动严重动摇着幕府统治。
2、领导:、木户孝允、、西乡隆盛。
3、根据地:长州、萨摩、土佐等。
4、大政奉还⑴背景①倒幕派:加紧倒幕运动,准备讨伐幕府。
密切同的关系,争取获得的支持。
②幕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借口,保住。
⑵概况:1867年10月,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史称“大政奉还”。
三、戊辰战争1、原因⑴“”后,德川幕府仍控制着。
⑵1868年初,倒幕派以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强迫幕府“”。
⑶幕府准备以反击倒幕武装。
2、经过⑴1868年1月,幕府军队与西乡隆盛指挥的新政府军在京都附近的、激战,新政府军大胜。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教学案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目标导航] 1.了解“尊王攘夷”、大政奉还、倒幕运动、戊辰战争等,概述倒幕运动的主要过程。
(重点)2.探究“尊王攘夷”运动发展为倒幕运动的原因。
(重点)3.认识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力量的原因、倒幕运动成功的原因。
(难点)一、“尊王攘夷”1.背景:随着日本民族危机的加剧,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2.概况(1)标志:1860年,一些中下级武士暗杀了幕府实权人物井伊直弼。
(2)口号:“尊王攘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3)参与者:中下级武士是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得到了一些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社会各阶层积极响应。
(4)主要活动①除了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还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
②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抗击西方侵略者。
3.局限: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4.结果:1863年8月,幕府在京都发动政变,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知识点拨]19世纪中期,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不能产生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
尊攘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是为“攘夷”而“尊王”,它成为反对幕府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纲领,这是由日本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
二、倒幕运动的兴起1.背景: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2.领导:高杉晋作、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
3.大政奉还(1)背景①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动摇了幕府统治。
②倒幕派:加紧倒幕运动,准备讨伐幕府;密切同英国的关系,争取获得天皇的支持。
③幕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借口,保住实际权力。
(2)概况:1867年11月,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
[重点精讲]1.倒幕运动比起尊王攘夷运动有更大的进步(1)它用武装倒幕代替和平的幕政改革。
(2)倒幕派虽然仍有浓厚的尊王思想,但是又赞成按照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改造日本政治体制。
课件5: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尊王攘夷
课堂小结 内忧外患 失败
倒幕运动
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统治 1868年戊辰战争 彻底结束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
课堂练习
1、所谓尊王攘夷指的是:B A、尊奉天皇,征服周边少数民族 B、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C、扶植天皇,抑制幕府 D、尊奉诸候王,抵制外国
2、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还政天皇,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实行了改革,促进了 日本的近代化和西方化,那么,促使日本明治维新 明显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民的反抗斗争 B、幕府封建统治的危机 C、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思考题:
为什么当时会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这与日本当时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有何关系? 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所以资产阶级力量不成 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 而反对现存秩序,必须具有一定的革命理论,因此,中下 级武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 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而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 皇的权威,所以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①是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日本资产阶级力 量弱小,无力担当重任,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日 本国内最大的实力集团----中下级武士便走到了前台 ②中下级武士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他们最关心日本 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命运
③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间 的多数人已经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他们吸取中 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教训,认识到:为了挽救民族 危机,必须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必须效仿西方国家, 以实现富国强兵。 ④中下级武士大多数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思考题: 尊攘派与倒幕派有何异同? 同: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 2.目的: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 3.斗争对象:指向外来侵略者和幕府的反动统治。 4.对天皇的态度:都拥护天皇,并以天皇名义讨伐幕府。 5.领导力量基本一致:中下级武士为主,大名和工商业 者支持; 6.根据地基本一致:西南强藩。
历史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 • 倒幕运动的起因与经过 • 明治政府的成立 •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的影响 • 分析与思考 • 结论
01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1 2 3
封建社会
日本在16世纪进入封建社会,形成了以天皇为 中心的统一国家。
明治政府的成立经过
01
倒幕运动的胜利
1868年,倒幕派领袖明治天皇登基,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制
度,建立新的明治政府。
02
戊辰战争
新政府成立后,与幕府残余势力进行了戊辰战争,最终新政府军队取
得胜利,彻底结束了长达近700年的封建幕府统治。
03
建立新政府
戊辰战争结束后,新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逐
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现代化进程加速
明治政府的成立后,日本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工业化、城 市化和社会化等现代化目标。
军事帝国主义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也导致了日本军事帝国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为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文化革新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也促进了日本文化的革新,为日本现代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我们学习历史的启示
学习历史的意义
通过对日本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文化根源,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学习历史的方法
我们应该采用客观、全面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仅要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要理解历史背景和影响。
对我们认识历史的帮助
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今世 界,理解当今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更 好地把握机遇和挑战。
课件3: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思考:“尊王攘夷”的口号与日本当时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水平之间有何关系?
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因为当时新的 生产关系还不成熟,即资产阶级力量不成熟,不能产 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
而反对现存秩序,必须具有一定的革命理论,因 此,中下级武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 的理论根据,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而且为封建主义 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所以打出了“尊王攘夷” 的口号。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一、“尊王攘夷”运动的兴起 1、兴起原因: (1)根本原因: 黑船事件后,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改革呼声高涨。 (2)直接原因: 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引起爱国武士的不满,形 成“尊攘派”。
2、口号和中心任务: 口号:“尊王攘夷”
(含义: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中心任务:
①尊攘派对幕府抱有幻想 ②幕府军队的进攻 ③西方列强的压力和进攻 ④尊攘派失去群众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领导: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维新三杰)
高杉晋作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西乡隆盛
3、根据地:
为什么西南强藩会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 ①政治:西南藩长期受幕府排挤;倒幕派夺取了西南藩
的实权;联合其他藩并争取到天皇的支持。 ②经济:采取了一些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强大。 ③军事:进口先进武器,组建新式军队,军事实力增强 ④群众基础: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B 3、在日本的武装倒幕运动中(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
第2课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3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内忧外患惊醒人(背景) 大刀阔斧推改革(内容) 师从西方求崛起(评价)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同样的樱花,不一样的内涵。
知识巩固与复习日本有一句著名的谚语, “花数樱花,人数武士”意思是说,百花之中,要数樱花最为绚烂,而在人中最为出众的要数武士。
一、尊王攘夷P110一、尊王攘夷P1101.根源:日本民族危机加剧2.直接原因: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镇压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3.标志:1860年刺杀井伊直弼----“樱田门事件”4.任务:中心是攘夷,为攘夷而尊王5.基础: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商人、新兴地主等,称为尊攘派6.武装:组织奇兵队,抗击外国侵略者7.根据地:长州、萨摩四强藩8.局限性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要求9.结果:1863年京都政变尊攘派被驱逐出京都,运动失败井伊直弼是日本江户幕府末期的大老(辅佐将军政务的最高官职)。
1860年3月24日,来自水户和萨摩藩的18名武士在江户樱田门外,对井伊直弼发动了袭击,尽管有60名警卫保护,井伊直弼还是被砍下了头。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樱田门事件”。
十八浪士,即死一人,自尽五人,八人自首被刑死,二人伤死,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播放日本电影《樱田门之变》的暗杀片段,让学生了解富有民族责任感的武士,为国分忧,不惜家中妻儿老小,甚至为了保密杀死岳父大人。
从武士“八人自首被刑死”中可以看出,武士只是刺杀个别幕府权贵,对整个幕府统治还是尚存幻想的,所以樱田门事件之后,投案自首,但没料到“被刑死”,说明对幕府统治绝望了。
樱田门事件四、明治政府的成立1868年,改元“明治”,进入“明治时期”;1869年迁都东京(江户)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和倒幕运动是由中下级武士而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1.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优质课教案_13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课标要求了解明治维新前的准备工作,即明治维新的政治前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尊王攘夷”:掌握尊攘派掀起尊王攘夷运动原因、口号、局限性、结局等概况。
2、倒幕运动:识记倒幕运动兴起的原因、领导阶级、根据地、过程、结果。
3、明治政府的成立:了解明治政府成立的时间、概况、迁都等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问题探究,理解“尊王攘夷”运动为什么会发展为倒幕运动?倒幕运动的主要根据地为什么集中在西南强藩?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2、通过比较分析、提问、习题训练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结合相关材料了解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日本民族危机的出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通过倒幕运动的过程分析让学生体会历史人物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尊王攘夷”为什么会转变为“武装倒幕”?倒幕武装为何能迅速击败幕府?难点:西南强藩为什么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温故而知新: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对上节课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与总结。
提出问题: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同学们总结明治维新前日本所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什么?(提示同学们从政治现状、经济现状、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四个方面回答)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当前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形势,并要求同学们理解内忧外患的具体表现。
老师总结:面对这样的形势,日本社会将何去何从?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即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首先让我们结合屏幕上方的表格内容来了解有关“尊王攘夷”运动的概况。
一、“尊王攘夷”运动:我们在课前已经要求同学们对教材内容做了预习,下面我们以提问的方式来解决教师讲解: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家在课前对教材内容做了详细的预习。
下面我们共同对尊王攘夷运动的内容再熟悉一遍。
请同学们看表格内容,结合大家刚才所说的外患即黑船事件和《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说明日本民族危机加深,是尊王攘夷运动兴起的根源。
单元八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幕府统治的结束(主要经历了三次斗争,投影)
(1)“尊王攘夷”(作用分别是,投影)——冲击幕府统治
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这几次斗争,投影:师生共同归纳。
含义:(标记)尊奉天60年
领导:尊攘派——主力是中下级武士(得到哪些人支持和响应?)
3、影响
在分析影响之前,先来看一段材料,投影:结合刚才看书的内容,我们该怎样来理解这段话?(殖民侵略的两面性。这段话是不是也适应当时的日本)
课题:单元八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1课时)
备注
(1)消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民族危机加深
政治:丧失领土主权完整,陷入半殖危机,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经济:沦为列强的商品和原料市场,经济遭到破坏
(2)外患: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可能性:幕府统治结束和明治政府的建立,倒幕派掌握政权
课堂练习
领导:都是中下级武士(根源是什么?资发展不充分)
根据地:都是西南强藩
前者重在攘夷,失败;
后者重在倒幕,胜利。
当然,对于这样的结果,倒幕派会不会满意?
(3)戊辰战争——彻底结束了幕府的统治
原因:①根本②直接
目的:彻底,真正。
结果:
投影:1月开始,4月就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造成速胜的原因有哪些呢?(可以用这样一句总结:墙倒众人推。都有哪些人在推?投影)
倒幕运动的成功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对日本近代化乃至亚洲的影响
问题探究
分组讨论
民族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增强国民潜在的爱国主义热情
倒幕运动的兴起
“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倒幕根据地西南强藩;“大政奉还”
问题探究
历史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课件
掌握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的历史事件,包括重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有助于 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细节。
历史意义
理解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的历史意义,包括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价值。
个人思考
01
对历史的理解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对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
经过
前提条件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和民族危 机的加深。
领导力量
中下级武士成为领导力量,他们不 满幕府的统治。
重要事件
鸟羽、伏见战役,幕府军队大败。
结果
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影响
对日本的影响
结束了长达600多年的幕府统治,使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对世界的影响
是日本现代化的开端,为其他亚洲国家提供了借鉴。
与西方国家的联系
倒幕运动后,日本积极与西方国家联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推动了日 本的现代化进程。
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对比
倒幕运动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独立的近代国家,与其他仍处在封建割据状态的 亚洲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04
总结与反思
经验教训
历史背景
了解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的历史背景,包括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是日本政治制度变革的重要时期,可 以进一步研究日本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研究重要人物
本课程中涉及的重要人物很多,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些人物的思 想、行为和影响等方面。
研究历史事件
本课程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很多,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些事件的发 生、发展和影响等方面。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人教课标版优质公开课件
到倒幕派一方,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改变策略,集中
打击幕府,英国见幕府大势已去,支持倒幕派,向倒幕
派提供武器,“奇兵队”在各阶层人民支持下,士气高 昂,同时又争取获得天皇的支持,这一年底不满15岁的新 天皇睦仁登基,倾向于倒幕派的岩仓具视等人掌握了京都 朝廷的实权,倒幕派开始获得京都朝廷支持,取得反击幕府 斗争的胜利。
12
2.领导者:高杉晋作及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
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3.根据地:西南强藩,长州、萨摩、土佐、水户肥前等
4.人民反幕起义:农民和市民暴动,极大地支
持推动了倒幕运动的发展农民和市民暴动1860年
发生43起,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城市
贫民捣毁运动,主要是反对幕藩领主和商人囤积粮食投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激 化
5
佩 里 登 陆
6
日本港口的外国船只
7
商品经济的发展 改革力量的形成 幕府统治的危机 日本经济的恶化 西方列强的入侵
倒幕运动
8
尊王攘夷
1.根源:黑船事件以后,日本民族危机的加深
2.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政策,引起许 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
3.标志:1860年3月24日,来自水户和萨摩藩 的18名武士利用井伊直弼登城的机会,在江 户城的樱田门外,刺杀了井伊直弼(井伊直弼 在幕府将军德川家定病重期间掌权后,与美 国签订卖国条约,对内打击改革派)
机涨价的“米骚动”(抢粮暴动)。群众斗争情绪激昂,
不顾幕府的镇压,在街上张贴写给老中的匿名信说:
“现在要么把我们消灭,要么就把米价降到3百文(1升时
价7百文)。如这两件事都不能办到,就把全市化为焦
土。”当他们被捕时,坚决果敢地向审问他们的大坂官
山东省临清一中高二历史 第八单元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成立精品教案 选修1
第八单元明治维新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建立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面临外来侵略腐朽不堪的幕府统治已不能维护国家和民族独立,日本人民日渐觉醒,要求推翻幕府统治,戊辰战争的胜利,为明治维新的进行提供了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掌握“尊王攘夷”运动的概况;了解“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倒幕根据地西南强藩,“大政奉还”等知识;识记戊辰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结果及胜利的原因,(2)会分析“尊王攘夷”运动失败的原因;理解“尊王攘夷”运动发展为倒幕运动的原因,比较“尊王攘夷”运动和倒幕运动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对比归纳法,比较“尊王攘夷”运动和倒幕运动的异同(2)运用讨论法分析“尊王攘夷”运动发展为倒幕运动的原因;戊辰战争胜利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民族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增强国民潜在的爱国主义热情。
(2)通过对“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的学习,体会时代风云人物的魄力、人格魅力以及坚韧毅力等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倒幕派为什么能迅速击败幕府?难点:为什么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了解不是很多,可以说知之甚少。
要让学生依据学案充分预习。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
(见后面的学案)2.问题式教学。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学生依据学案预习本课,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通过检查学生对学案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黑船事件以后,面对西方势力入侵,国家主权逐步丧失,社会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日本社会各阶层不满幕府的对外软弱妥协,对内的恐怖镇压,掀起“尊王攘夷”运动。
血的教训使其最终演变为倒幕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尊王攘夷”尊攘派、高杉晋作、“奇兵队”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尊王攘夷”运动为什么会发展为倒幕运动?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倒幕运动的成功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对日本近代化乃至亚洲的影响问题探究分组讨论民族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增强国民潜在的爱国主义热情倒幕运动的兴起“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倒幕根据地西南强藩;“大政奉还”问题探究分析图表历史比较体会时代风云人物的魄力、人格魅力、坚韧毅力等品质戊辰战争“王政复古”、“辞官纳地”、鸟羽、伏见战役、“戊辰战争”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尊王攘夷”为什么会转变为“武装倒幕”?倒幕武装为何能迅速击败幕府?难点西南强藩为什么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节教材主要介绍黑船事件以后,面对西方势力入侵,国家主权逐步丧失,社会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日本社会各阶层不满幕府的对外软弱妥协,对内的恐怖镇压,掀起“尊王攘夷”运动。
但此时尊攘派重心是在“攘夷”,还寄希望于幕府实行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
1863年幕府发动政变后,尊攘派被清除出京都,支持倒幕派的长州藩在内外压力下被迫屈服,“尊王攘夷”运动终结。
指望幕府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已不可能;而且尊攘派也认识到盲目“攘夷”并不可取,尊攘派转变为倒幕派,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
在倒幕派的压力下,幕府“大政奉还”。
幕府表面上结束统治,实际上仍控制国家政权。
为真正取得国家的领导权,倒幕派发动戊辰战争,持续一年半的戊辰战争,使幕府名实俱亡。
日本进入明治时期,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在日本实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准备了条件。
建议提问“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第一目“尊王攘夷”教材阐述了尊攘派走上政治舞台的背景、原因、开始标志以及受到的广泛支持、尊王攘夷的主要活动及最终的失败。
重点是尊攘派走上政治舞台的原因。
1.尊王攘夷运动的兴起。
在介绍尊王攘夷运动兴起的原因时,建议向学生介绍刺杀井伊直弼事件即所谓的“樱田门事件”。
1858年6月,井伊直弼出任在幕府中掌握实权的大老一职。
井伊直弼主张对内加强幕府的专制权力,对外妥协。
当时,幕府将军德川家定病重不能理政,井伊直弼掌权后,幕府的统治更加反动。
对外,井伊直弼上台后不久就同美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及其附件,出卖日本的利益取得西方国家的支持;对内,先是罢免了幕府中主张改革的官员,还以将军的名义打击主张改革的大名;不久,井伊直弼大肆迫害反对派,很多改革派领袖遭到处罚,或被免职、幽禁、流放,有的甚至被处死。
前后共有一百多人入狱,死者达四分之一。
因为当时天皇的年号是“安政”,故这次迫害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称为“安政大狱”。
为了反抗井伊直弼的高压政策, 1860年3月24日上午8时,来自水户和萨摩藩的18名武士利用井伊直弼登城的机会,在江户城的樱田门外,对井伊直弼发动了袭击,尽管有60名警卫保护,井伊直弼还是被砍下了头。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樱田门事件”。
发动“樱田门事件”的武士们宣布,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反对幕府,只是为了清君侧。
从此,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有地主、富农、商人和手工工场主参加的“尊王攘夷”运动开始了。
尊王攘夷运动的参加者被称为尊攘派。
尊攘派除了得到部分大名的支持,还得到许多豪农、豪商的积极响应,财力雄厚的豪农、豪商不但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还在尊攘派遭幕府迫害时为他们提供隐蔽场所。
尊王攘夷运动在长州、土佐和萨摩等西南诸藩发展迅速,这些藩的大名长期遭到幕府的排挤,与幕府的矛盾比较大,他们希望借助尊王攘夷运动扩大自己在日本政治中的影响力,故此对尊攘派采取支持的态度。
在介绍尊攘派的活动时,建议教师向学生指出:尊攘派是为“攘夷”而尊王,“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
教学建议:介绍结束后,可以请学生总结“尊王攘夷”运动兴起的根源、直接原因?分析尊攘派为何会得到广泛支持?分组讨论“尊王攘夷”这一口号与当时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程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当时日本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
然而凡是反对现存秩序,必须具有一定的革命理论,在当时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
因为他们除“尊崇皇室”和“击攘夷狄”的大义名分论之外,找不出其他更合理的反抗根据,这就是中下级武士“尊王尊攘”口号局限性的所在。
换言之,它成为反对幕藩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政纲,也是日本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
2.尊王攘夷运动的终结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复杂,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学生讲述、讲多讲少;也可以建议学生课后在网上或图书室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这一时期日本错综复杂的政局,了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血腥性。
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教师可以简要介绍1863年政变。
1863年秋天,幕府发动兵变,把长州藩的尊攘派驱逐出京都,很多支持尊王攘夷运动的公卿和长州大名毛利父子被免职。
毛利父子原想同幕府妥协,但遭到幕府拒绝。
遭到拒绝的毛利父子在长州藩重用高杉晋作等尊攘派人士。
尊攘派以长州藩为根据地,准备卷土重来。
大约一年后,2000多长州藩兵进攻京都。
但是,由于幕府事先得到消息,在京都集中了七八万人作好防守准备。
双方在京都展开了激战,两万八千多家房屋毁于战火,长州兵一度攻进皇宫的哈御门,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幕府兵击退。
因哈御门又称禁门,故这一事件历史上又称“禁门之变”。
由于“禁门之变”,长州藩和尊攘派被视为叛逆。
幕府还纠集35藩兵力,征伐长州藩,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次征长战争,准备粉碎反幕势力的基地,英、美、法和荷兰等国配合幕府的运动,派军舰炮轰长州下关的各个炮台。
长州藩面对内外强敌,只得妥协。
高杉晋作逃亡,其他几名禁门之变中的领袖人物被处死,幕府撤兵。
尊王攘夷运动宣告结束。
第二目“倒幕运动的兴起”教材阐述了尊王攘夷运动迅速发展为倒幕运动的原因,西南强藩成为倒幕活动的根据地,第二次征长战争及幕府在强大压力下的“大政奉还”。
重点是倒幕运动兴起的原因,难点是西南强藩为什么成为倒幕运动根据地。
1.尊攘派变成倒幕派建议首先请学生尝试分析尊攘派变为倒幕派的原因,然后教师加以总结: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单纯“攘夷”是不行的,不根本推翻腐朽的幕藩体制,摆脱封建束缚,决不能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以后,尊攘派以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积弱而被列强宰割作为教训,决定奋起自强。
自强首先要振兴工商业,实行开国,扩大对外贸易,以集中政治军事资金。
在此以前,尊攘派为“攘夷”而尊王。
“攘夷”是中心口号。
到了此时,根本战略应由攘夷转为倒幕,并为倒幕而要求“开国”,于是放弃了攘夷论。
就这样,尊攘派变成了倒幕派,这是幕末政治斗争形势的重要转变。
2.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倒幕派首先控制了长州藩,1864年12月,高杉晋作等潜返下关,发动了夺取长州藩保权力的战争;1865年初倒幕派获胜,重掌长州藩权力。
高杉晋作和木户孝允在长州进行“割据富强”的改革。
改革军制:从英国购买先进武器,组织新式军队;经济上:新建了造船、冶铁、炼油等藩营手工业工场,对外开放,扩大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积蓄倒幕的物质力量。
与此同时,萨摩藩以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为首的激进派逐渐取得了政权,走向倒幕。
通过改革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力量,成为倒幕派的新据点。
随着倒幕运动的深入,萨摩和长州日益接近。
1866年1月,长州和萨摩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密约规定在幕府征讨长州时,萨摩要协助长州,并共同举兵反幕。
11月,萨摩、长州建立经济同盟,由此形成了以两藩同盟为核心的举国讨幕的局面。
建议请学生结合第一节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分析为什么西南强藩会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培养学生学会从政治、经济、军事、领导、群众基础等方面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农民和市民暴动,极大地支持、推动了倒幕运动的发展。
农民和市民暴动1860年发生43起,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城市贫民捣毁运动,主要是反对幕藩领主和商人囤积粮食投机涨价的“米骚动”(抢粮暴动)。
群众斗争情绪激昂,不顾幕府的镇压,在街上张贴写给老中的匿名信说:“现在要么把我们消灭,要么就把米价降到3百文(1升时价7百文)。
如这两件事都不能办到,就把全市化为焦土。
”当他们被捕时,坚决果敢地向审问他们的大坂官吏指出:引起这次暴动的祸首就是将军。
大久保利通获悉后认为:“民心已离将军,幕府何足惧!”4.介绍“大政奉还”时,建议可以简要介绍:长州及萨摩藩的倒幕派为推翻幕府,朝着“举兵倒幕”方向迈进。
其他各藩也有主张武力倒幕的志士活跃。
1866年的12月,不满15岁的明治天皇即位,倾向于倒幕的岩仓具视等人掌握了京都朝廷的实权。
1867年10月,萨摩、长州、安艺三藩讨幕派在京都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利用年幼的明治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
他们一方面扩充兵力,另一方面秘密同天皇取得联系,准备发动宫廷政变,把德川将军赶下台去。
明治天皇写了一份“讨幕密诏”,交到大久保利通他们手里。
将军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企图在形式上让天皇执政,而自己在天皇之下掌握实权,于是在天皇发下讨幕密诏的同一天,上奏要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这就是所谓的“大政奉还”。
建议可以请学生总结幕府主动“大政奉还”的原因。
第三目“戊辰战争”。
教材介绍了“戊辰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结果及胜利的原因,重点是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
1.战争爆发的原因建议请学生根据教科书理解、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目的、直接起因,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建议向学生指出教材中所说的1868年初“京都政变”就是我们经常在资料中所看到的“王政复古”。
两者是一回事,也就是宣布京都的天皇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日本政府,天皇收回统治权,下令剥夺德川家的将军之职,废除幕府制度,紧接着要求德川将军“辞官纳地”即交出统治地区。
2.戊辰战争的爆发及主要经过“王政复古”后,幕府仍拥有实权,时刻准备反扑。
1868年1月,德川幕府以“除君侧之奸”为名,进攻京都。
1月3日中午,朝廷宣布德川幕府为“朝敌”,决定讨伐。
于是新政府军和幕府军在京都南郊的鸟羽、伏见接触,全面内战展开。
幕府军虽然有1万5千多人,但是,人民群众痛恨德川幕府,支持政府军作战;政府军作战目的明确,士气旺盛;同时一些原来站在幕府一边的藩为形势所迫,背离幕府转而群攻幕府军队,结果,幕府军队被只有5 000人的明治政府军队击败,向大阪溃逃,政府军乘胜追击,占领重要城市大阪,这次战争的胜利,打开了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政权的道路,迫使近畿以西各藩投向反对幕府的萨摩和长州方面;促使三井等特权商人决定抛弃幕府,以财力支持新政府,继续追讨德川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