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材料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科一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分析题知识点(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全体面窗格(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1.儿童是发展的人2.儿童是独特的人3.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口诀:两独一发展(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口诀:三者一开放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口诀:教师教学要处理好与学生、同事、自我的关系(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二、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答:该教师行为合理/不合理,践行了、体现了/违背了……理念。
(1)体现/违背……(理论内容)。
材料中,教师……(材料关键信息)。
这体现/违背了……(回扣理论),老师应该……(如果教师行为合理,这句省略)(2)体现/违背……(理论内容)。
材料中,教师……(材料关键信息)。
这体现/违背了……(回扣理论),老师应该……(如果教师行为合理,这句省略)(3)体现/违背……(理论内容)。
材料中,教师……(材料关键信息)。
这体现/违背了……(回扣理论),老师应该……(如果教师行为合理,这句省略)(4)体现/违背……(理论内容)。
材料中,教师……(材料关键信息)。
这体现/违背了……(回扣理论),老师应该……(如果教师行为合理,这句省略)综上,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合理/不合理的。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及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及解析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及解析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及解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及解析篇1【试题】1、材料一主干部分:刘老师调整教肓策略,主动参加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人发言,在学校举办的晚会上,他和二班学生一起唱歌。
^从学生观的角虔,评析刘老师的教肓行为。
(14分)2、材料二王老师鼓励学生写小说。
(学生的小说写得差,并且父母不同意子女写小说)夸奖学生思维话跃。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肓行为。
(14分)【解析】30.刘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值得赞扬的。
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肓的学生观。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做主体需求、能够主动发展的人;把学生看做完整的人; 把学生作为有发展潜力的人;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
刘老师做到了以上几点,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共同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鼓励内向的人发言,可见老师把学生当作有发展潜力的人,并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在晚会上还和学生一起唱歌,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的把学生当做独立个体平等的对待。
因此刘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体现了素质教肓的学生观理念。
31.教师职业道德共包含六个方面:爱国守法,爰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肓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材料中的老师体现出教书肓人、热爱学生的道德规范。
(1)教书肓人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书肓人指遵循教肓规律,实施素质教肓t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材料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写小说,并赞扬其思维活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激发其创新意识,正是体现了教肓与人的职业规范。
2023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复习要点材料及模拟题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综合素质(合用于小学、初中、高中)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概述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动中小学实行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规定,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主线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积极地发展为基本特性的教育。
”素质教育重要涉及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
内在素质重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见解和意义,涉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见解,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
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1.全体性。
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期限、一定限度的基础教育。
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
换言之,素质教育不规定也不允许对入学的儿童按照某种标准(例如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和经济地位等差异)进行筛选。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主线的规定,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
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把素质教育与实行义务教育联系在一起,其因素就在于义务教育从立法上保证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与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性。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其重要定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主线的权利。
第二,保证使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教师资格证材料分析题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1.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乘车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
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正,但并无实际行动。
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你将如何运用德育的有关知识来解决这一一现实问题。
1.(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净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所以,在解决小王品德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接受其检验的。
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开展社会交往看成德育过程的基础。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问题。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反复抓2.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l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
于是要求这l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1.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州先后颁布相关政令,对学生速纪行为明确处罚原则,如对学生的惩戒分为9个层次,包括训示,学业制裁、短期停学、惩戒性转学等。
教育惩戒是我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敏感区,面对学生违纪行为,惩戒与否,如何惩戒,固惩戒不当带来的后果,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
因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收采用教育惩成,唯恐由此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
2020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
为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了依据。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认识。
(10分)(2阐述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
(10分)2.陈老师和王老师在各自班上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
文中的谁?为什么?”“学有的学生说喜欢孙悟空,有的.....说喜欢唐僧..出乎意料的是。
两个班里都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理由是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但是,两位老师的处埋方式却不同.陈老师的回应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
土老师则反问那个学生“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回答道:“坏事!”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做坏事,你也喜欢她吗?”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问题:(1)对两位老师不同的理答进行评析。
(8分)(2)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12分)3.材料:在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他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
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鲜艳、更长久。
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
问题:(1)分析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
(10分)(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
教资考试_科二材料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_材料题一、中学德育原则(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三)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四)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七)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八)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九)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马卡连科指出:教育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移到去影响每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二、中学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摆事实讲道理。
运用基本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二)榜样示范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运用基本要求:选好示范的榜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次上;激起学生对榜样的倾慕之情;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
(三)情感陶冶法。
又称陶冶教育法。
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人言不如人声,只入人深也;春风化雨都体现了陶冶教育法。
运用基本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陶冶教育法要与说服教育法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四)实践锻炼法(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运用基本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教师考试材料分析题1.某校初中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要点】(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于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一个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
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
教师资格证经典材料分析题(三)
教师资格证经典材料分析题(三)17.材料:李老师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他常常说:“美术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
”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时,李老师听说学生家里都有不少闲置的废旧衣物,弃之可惜,留之占地。
于是,李老师组织了“变旧为新”创意大赛,号召大家收集家里无用的旧衣物,将其进行改造,这一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参与,有的学生将旧衣服改成符合时尚潮流又具有独特魅力的新衣服;有的学生将旧衣物裁剪成布条、布块,制作成灯笼,小布娃等布艺饰品……学生们给旧衣物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价值,制作出缤纷多彩的作品。
在教学中,李老师经常运用绘图技术进行视觉教学,听音乐作画、古诗词意境配画等,他还带学生去郊外写生。
每年市里举办美术展览,他都带学生去参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李老师的美术课成了学生追捧的热门课,他个人也被评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十大明星老师”之一。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解析】题目让我们从教育观的角度来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实际上就是用素质教育观的7个方面来进行逐一分析,包括: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着眼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评价方式等。
答题主题分层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参考答案】材料中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素质教育观的相关要求,主要表现在:(1)素质教育观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材料中李老师作为一名美术老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而且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教育的着眼点和教育目的)(2)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材料中李老师通过组织学生闲置废旧衣物的改造活动,不仅充分利用废旧衣物资源,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
(教育的内涵和能力的培养)(3)素质教育观要求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活泼、生动、主动地学习。
中小学教资考试材料分析题集锦+答题模板6
材料分析题集锦+答题模板26材料班主任邢老师发现大班“游乐园”的游客很少,“游客”对“游乐园”不感兴趣。
于是邢老师带幼儿到游乐园参观,看游乐园的设施,鼓励幼儿向管理员咨询问题,记录幼儿的问题,还拍下照片,幼儿在游乐园看到游客滑滑梯,坐摩天轮。
回到幼儿园,邢老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开好游乐园”,并把照片给孩子回顾,有的幼儿反映没有滑梯,有的反映没有摩天轮,邢老师则启发幼儿自己用积木做滑梯,自己画摩天轮,之后,“游乐园”生意又红火起来。
问题:请分析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哪些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参考答案】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是外部干预的介入方式来指导游戏,外部干预是指成人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
该案例中,邢老师采用了如下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1)及时帮助幼儿记录与总结角色游戏中的突出特点邢老师观察游戏中孩子的表现以及游戏主题及材料的使用情况。
及时记录孩子在游戏中的特点,帮助幼儿把无意识的游戏变为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以不断的重复与提高。
另外,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参观、记录、提问的方式发现问题,自己来制作滑梯、自己画摩天轮来参与游戏。
通过这些,不断地充实和深化幼儿的角色游戏。
(2)以交流体验为媒介邢老师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幼儿向管理员咨询问题,记录幼儿的问题),积极地表达情感,相互体验,共享快乐,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
自发交流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自发交流改变了过去交流只是教师对幼儿的自上而下的片面做法,突显了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幼儿自主独立创造的个性和社会性人格情感的培养发展。
27材料幼儿教研员刘丽心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请那几个幼儿发言,有些幼儿茫然端坐,从不举手,她疑惑地询问一个不举手的幼儿,得到的回答是:“反正举了手老师也不会叫我。
考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考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由哪个部门组织实施的?A. 国家教育部B. 国家人事部C. 国家教育委员会D. 国家教师资格认证中心答案:A2.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报考条件是什么?A.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 年满18周岁C. 具有相应的学历D. 以上都是答案:D3.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试科目包括哪些?A. 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B. 面试C. 教学设计D. 以上都是答案:D4.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面试环节主要考察什么?A. 语言表达能力B. 教育教学能力C. 组织协调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5.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A. 总分达到60分B. 单科成绩不低于60分C. 总分达到70分D. 总分达到80分答案:B6.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报名流程包括哪些步骤?A. 在线报名B. 现场确认C. 缴纳报名费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有效期是多久?A. 1年B. 2年C. 3年D. 5年答案:C8.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报名费用是多少?A. 100元B. 200元C. 300元D. 400元答案:C9.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什么时候?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答案:B10.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试形式是什么?A. 笔试B. 机考C. 面试D. 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报名不受户籍限制。
(对)2.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报考者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错)3.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面试环节不计入总分。
(错)4.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部分包括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和面试。
(错)5.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合格标准是单科成绩不低于60分。
(对)6.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有效期为1年。
(错)7.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报名费用为100元。
(错)8.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6月。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张老师的做法不正确,违背了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首先,“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儿童是学习的 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材料中,张老师提问幼儿牌子上的字念什么 时,大多数孩子没有反应,当江江回答后,张老师放弃与其他幼儿一起探索,没 有意识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其次,“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独特的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 的人,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教师应把儿童看成独特的个体,因材 施教。材料中,在江江回答出问题后,张老师没有关注儿童之间 的个体差异, 对于其他幼儿〃无反应”的现象并没有做出针对性教育,而是只顾自己讲解。 最后,“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材料中,当孩子普遍不认识汉字 “教育类”时张老师仅让江江回答后,就快速 放弃了图书分类活动,对于不认字的儿童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耐心, 也没有利用 其他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张老师没有看到儿童身上的巨大潜力,忽视了儿童是 发展中的人。 综上所述,张老师的教育行为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育过程中, 应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 儿,相信每位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最终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内 涵
(1)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3.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
(2)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二.全面发展思想
三.教育公正与学生共同发展
儿童观答题要点:
1.儿童是发展的人(看到潜能、容错) 2.儿童是独特的人(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3.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儿童自己来、尊重儿童的想法) 4.儿童是全面发展的个体(不只看重智育或美育) 5.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儿童(教育机会、过程均等)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韩老师的教育行为。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樊老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综合素质的主观题包含两个部分,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
其中,材料分析题中又包含了教育材料题和阅读理解题。
材料分析题共3题,一题14分,总共42分。
30题和31题为教育材料题,其中,30题考查教育理念,即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三者中任选其一进行考查。
31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
32题为阅读理解题。
一、评分细则二、答题模板教育材料题为30题、31题,即教育理念题和教师职业道德题。
其问法固定,如“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洪老师的行为。
”等。
第一步:看问题,定位知识点,判断正误。
1.我们需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理念/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中哪一个角度,考生可先在草稿纸上写出答案点,以免漏答。
2.粗读材料,获得总体印象,即该教师的做法合理/不合理。
(1)合理。
可这样作答:“李老师的教学行为践行了素质教育观,具体分析如下。
”(2)不合理。
可这样作答:“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具体分析如下。
”第二步:精读材料,理论+解释理论+联系材料。
1.逐句阅读,标记知识点。
考生可在试卷纸上做标记,把材料中符合知识点的句子划线,在旁边写上知识点。
如:2.整理答案要点。
可按照材料中的知识点出现的顺序整理,注意把重点知识或显而易见的放在前面,其他放在后面作为补充。
比如教育观有3条内容,你只在材料中找出了2条,又害怕是自己没找出来。
根据材料分析“踩点给分”的评分规则,将前2条写在前面,最后一条写在最后,点到即可。
3.按照“理论+解释理论+联系材料”组织语言。
(1)“理论”为知识点(下文中的必背理论要点),需要背诵。
(2)“解释理论”是指用规范的语言简单解释一下这个知识点。
(3)“联系材料”最为重要,指的是材料中出现符合知识点的语句。
考生可以提取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1. 五十多岁的胡老师又一次拒了学校要他参加暑期培训的安排,并说:“我都快要退休了,还学什么!”这表明胡老师缺乏()。
A.终身学习的理念【正确答案】B.热爱学生的情怀C.诲人不倦的品格D.严谨教学的精神答案解析:【解析】终身学习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胡老师拒绝学校的培训,并且认为快要退休了就不用在学习,说明其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
2. 杜甫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中“锦官城”指的是()。
A.开封B.北京C.南京D.成都【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古诗中的锦官城是今四川省省会成都的别名。
古代成都因蜀锦而闻名,曾专门设立锦官、锦官城保护蜀锦生产,因此得名“锦官城”。
武侯祠位于南郊,占地14万平方米,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一个主要的参观点。
3. 下列成语中,源于荆轲刺秦王故事的是()。
A.四面楚歌B.投笔从戎C.图穷匕见【正确答案】D.完璧归赵答案解析:【解析】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A项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B项投笔从戎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D项完璧归赵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指出,若“上印三二张,未为简单,若能印数十千张,则极为神奇。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的改进B.雕版印刷的推广C.胶泥印刷的诞生【正确答案】D.金属活字印刷的产生答案解析:【解析】“印数十千张”形容的是印刷术改进后的神奇效果。
北宋发明家毕升题库及答案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具有一字多用、重题库及答案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雕板印刷术有了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师资格证材料题答题模板
教师资格证材料题答题模板
1.根据阅读材料,简要概括文章主旨。
答案:本文主要介绍了……
2. 根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答案:根据文章表述,可以得知……
3. 根据阅读材料,判断正误。
答案:根据文章内容,该说法是正确/错误的。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
1. 填空题
答案:根据该知识点的定义/特点,可以得知……
2. 选择题
答案:根据该知识点的特点/要求,可以选择……
3. 解答题
答案:根据该知识点的原理/方法,可以得知……
三、综合应用题型
1. 给出情境,分析应对方法。
答案:应该采取……的方法进行应对。
2. 给出案例,分析解决方案。
答案:应该采取……的方案解决此问题。
3. 给出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答案:主要原因是……为解决此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 1 -。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这向话出自()。
A. 《论语》B. 《学记》C. 《孟子》D. 《大学》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记》。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学记》,意思是古代的君王,在建设国家、统治人民方面,总会将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有学者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老师和教材的史实,认为数有起源与儿童观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称为()。
A. 生物起源论B. 神话起源论C. 劳动起源论全人D. 心理起源论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
3.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A. 洛克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果斯基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观点。
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他提出的主要观点有:①“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②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③学校即社会;④从做中学;⑤五步教学法。
4.某地大力扶持薄弱学校,组织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 促进教育均衡B. 促进教育民主C. 维护教育尊严D. 提高教育效率法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的相关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在“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中指出“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
”“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薄弱学校流动。
”题干中,某地大力扶持薄弱学校,组织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促进教育均衡。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教育教学观·答题模版(根据材料选取最贴切的3-4条)(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要求老师做到教育公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_,体现了老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要求老师能够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要求老师能够看到学生身上的特点、特长,做到因材施教。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求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新颖的想法,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体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6)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要求老师能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_,体现了老师“授人以渔”。
、(7)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要求老师能够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材料中,老师__________,这些都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体现。
(8)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要求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要,材料中,老师___________,体现了老师对学生情绪情感和人格的关注。
·综上所述,某某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
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某某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没有体现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及解析6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6道【题目1】某物理老师在教《轮轴》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的力气大,他故意挑选了身高相近的男女同学各一名,先请他们上讲台掰手腕,女同学输了。
接着老师又拿起了一个啤酒瓶,请这两个同学再比一比,男同学握住瓶子的颈口部分,女同学握住瓶身部分,各自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结果女同学赢了。
这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纷纷议论。
老师顺势说道:“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呢?这与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接着老师就开始了新课的教学。
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材料进行分析。
【答题要点】我赞同材料中物理老师的做法。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运用了教学原则中的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所以值得我们学习。
(1)材料中主要运用的教学原则有:①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先是让学生“掰手腕”,接着又让男女生同时扭一个瓶子,这些都是将生活中常见的、生动形象的事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感知,在充分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之上,再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愈加深刻,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③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给学生呈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以及活动,从身边的感知入手,再呈现书本上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尊重了书本的逻辑顺序;同时也体现出学生经验的获得是从直接经验入手,进而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也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材料题及写作题)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材料题及写作题)2022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将开始,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备考中,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编辑的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晓华成绩差,很多老师认为她无可救药,一天,张老师发现她作文中的一段,道:“零分,我的好友,你慢慢向我靠近,你如此多情……”重新组织后,张老师露出赞许的神情:“看,好诗!晓华听后露出笑脸,张老师说:“诗言志,从诗中看出你不甘与零分为伍,你有梦想!这诗你也能写。
晓华听后激动不已,并奋发向上,从此,晓华学习进步大,两年后,顺利升入高中。
问题:【题干】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材料中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
①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材料中,张老师没有否定晓华,而是在晓华的诗中看出晓华的梦想,看到晓华的独立性,鼓励晓华,充分发挥主动性、说明张老师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②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三大的发展潜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材料中的张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晓华,晓华成绩差,张老师没有像其他很多老师一样认为她无可救药,而是看到了晓华的潜力,帮助晓华找到自己的优点,鼓励、帮助晓华进步。
③学生是具有个性和差异的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性,并因材施教。
材料中,张老师看到了晓华在写诗方面的天赋,看到了晓华的闪光点,并且根据这个闪光点进行因材施教。
总之,张老师的做法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31.材料:为了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初三(6)班班主任熊老师趁同学们在操场上体育课时,去教室里仔细检查了每位同学的书包,果然“收获”颇丰,有好几个同学携带了游戏机、漫画书,娱乐杂志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熊老师没收了这些物品并对这些学生说:“为了防止你们学习分心,老师暂时替你们保管,期末考试之后再还给你们。
幼师资格证材料分析题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幼师资格证材料分析题【一】: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总结材料分析题可能出的问题及答案例如下列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下面的答案来回答。
一、问题一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这个老师的教学行为(综合素质教材第8页)问题二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这个老师的教育行为问题三结合以上案例,谈谈在教学实际中应该怎么做问题四分析甲乙两位老师不同的学生观、教师观问题五运用教育理念的相关知识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问题六请从正确的教师观角度,谈谈如何改进教师工作(案例主要是讲教师忽视素质教育,而只重视成绩;或者学生不参加集体活动,这是反面教材。
正面教材就是老师用各种创新手段来教育学生。
这些都适用于下面这个答案,写的时候要结合材料)答素质教育观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把全体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位同学的发展,注意因材施教,而不是面向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大部分学生。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德智体美的发展,也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
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人格意义的人,而非单纯的只是容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教师观教师应该有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课程的重视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也为,用于探索创新;主义研究与反思,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观(材料分析30题)
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3)教学课程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
(1)改变教育观念
(2)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3)转变学生观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新课改下的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多样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
“以人为本”学生观(材料分析30题)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观(材料分析30题)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职业素养:
(1)完整的知识结构
(2)灵活的教学能力
(3)教育机智
(4)情感智力和品质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二)梳理教师威信
(三)善于和学生交往
(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育问题的研究者
(4)社区型和开放型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材料分析31题)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对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业
5.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1.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
举止文明礼貌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教育法律法规(选择题)
一、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
《教育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关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是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通常规定一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是教育单行法,依据是《宪法》和《教育法》制定。
《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中的义务教育制度进行法律规范。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师法》是教育单行法,《教师法》对教师培养、教师职业活动和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规范,是集合了教师的行业管理和教师的权益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专门法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一般作为教育单行法看待。
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不仅仅是教育活动领域中的问题,也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问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出发,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规范,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部门。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关系密切.两者实质上都着眼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责任主体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部门。
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教育部制定颁发的,属于“教育规章”。
为实施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提供了实际操作规则。
《办法》不仅与学生的权利保护有关,也与教育活动中学校权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秩序相关。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规划纲要》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21世纪第2个十年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定了我国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战略任务和各个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规划纲要》适时地回答了我国在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指明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为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具体法律条文详见配套教材。
教师的权利
(一)教师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圈、文化教育权、监督权等
(二)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任何个人或部门无权干涉
2.科学研究权
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3.管理学生权
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4.获取报酬权
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5.民主管理权
教师拥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6.进修培训权
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教师的义务
1.遵纪守法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教育教学义务: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义务: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尊重学生人格义务: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
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提高思想义务水平义务:
六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文化素养(9道选择题17题-25题)
历史素养、科学素养、传统文化、文化素养
(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繁杂,想要得高分,需要平时的积累,近期会整理出来比较
完整的,敬请期待)
基本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2道选择题28、29题)信息能力(2道选择题26、27题)
阅读理解能力(材料分析第32题)
写作能力(50分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