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读”、”译”、”议”、”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及实践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起了促进作用,做到既长了知识,又培养和发展了能力。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44-01

多年来,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仍然采用让学生多读课文,教师根据资料和课后注释帮助学生对每一篇文言文的字、词、句、段等进行直译。讲明字、词的用法,主讲课文知识及处理课后练习,最后强调学生背诵记忆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殊不知,这种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反而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被动的、僵化的学习文言文知识的一种方式,是应试教育常采用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只会了解和翻译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而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没学过的文言文的弊端,从而增加了学生理解、记忆及运用文言文知识的负担,学生只会就事论事,而不知触类旁通,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谈不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了。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把博大精深的传统经典文学精

粹展示给学生,并得以传承和发展,让学生在灿烂经典文化的浸润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文学素养得以提升,成了文言文教学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注重文言文知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1.读

“读”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读”,不但培养学生理解文言文知识的能力,而且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及审美情趣的形成。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说一篇文章只有反复的读,才领略其要旨。于是,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经常采取下面几个方式:

1.1预习读。学习新课之前,教师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留意课后的字、词、句、段的注释或提示,力争做到对文章中的字音、词释、句意及段落有初步的认识,有不理解的地方,先让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及书上注释去解决,摒弃那种学生只读,教师包处理问题的学习方式。这种预习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做到眼、耳、手、口、脑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2思考读。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按照课后练习的要求,边思考、边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其目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

的同时应注重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做到初步掌握。时间久了,就会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1.3精读。精读是在熟读课文并基本领会文章的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章反复的研读,尤其是某些重点字、句、段的斟酌和推敲,从而体会出文章中的关键性词语、名句及名段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或者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等。文言文许多词语古今意义差距较大,因此,要想准确把握体会其意义,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精读这种方式要因文章内容的不同、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的不同而有所选择。

2.译

教师在文言文知识译注教学中,常采用文言文的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注方式。而我教学时,特别注重对学生意译方法的能力的培养。在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直译文言文方法的运用。因为直译方式,是机械地从文章的字、词、句的逐点落实。译注的文章直来直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起不到很好的作用,有一定局限性。而意译文言文之法,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意译文言文时,要结合课后对字、词、句的注释,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联系上下文的语境,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现代语句,把文言文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并可适当添加一些形象性和富有感情的词语,以使译注后的句子更具有内涵,做到了融归纳、逻辑及

运用等能力于一体的集中考察。更适合于学生按自自己的认识水平去理解,发挥了学生想象及联想的能力。有时,根据不同的内容要灵活采用不同的译注方法,单纯运用直译或意译都是不可取的,需要直译的不能意译,而需要意译的也不能直译,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直译和意译融合在一起,二者要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文言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议

即鉴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辩论,探究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发展个性及特长,能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对青年教师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师不要做说书先生。讲课文前空讲一通之后,接着又句句讲、段段讲,越讲的起劲,学生越不动脑筋。自己不动脑筋,怎么会得意呢?所以要尽量少讲,学生领会不到才给说一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把”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实时点拨指导,做到:(1)学生在读译两环节之后,根据教材中阅读练习和探究去做课后练习;(2)先独立分析文章结构,写作顺序等,教师适时点拨;(3)小组讨论,进行课文分析;(4)激励学生针对文言文出现的一个妙字、一个好词、一个好的观点及名句,指导争鸣辩论,教师把握导向。通过以上四步,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课文的能力。

因此,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的去发现、去质疑,把学生引入一个又一个的创新机会里,积极引发学生生命潜能中创新的火花,做到新旧知识的链接及更替,从而加快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

4.写

在每篇文言文学完之后,我都开展诸如改写、续写或赞评的写作实践活动。本着古为今用的教学文言文知识的思想,在指导学生领会文章之后,进行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创新培养,借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常采用一下三种方式:(1)改写。即让学生根据文言文表述的内容和主旨,将叙事类的文章改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2)续写。即让学生根据文言文的主旨,续写一个故事;或去掉某篇文言文的结尾,再给续写一个结尾等。(3)赞评。即根据文言文中表达出的作者的观点或思想,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评判,并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写出来。这个活动是对文章主旨的升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